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医-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马俑所准备的陪葬坑并无二致。

令我比较感慨的是,这件事自始至终,嬴政都没有让卫杳参与过。而我们所做的所有安排,也均以“皇陵工事所需”作为粉饰,对外是完全保密的。毕竟几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忙来忙去,也并不会令人联想到什么壮举。而嬴政这些天又是认认真真地在视察工程,倒像是真的因为不放心自己未来的安身立命之所,抑或是为鼓舞这一旷日迟久工事的参与者们而来一样。

如今,这斗室的正中,修筑了一处高台,上面放置着一口无盖的石棺,周围则被数级阶梯所围绕,看上去,很像某个人的墓穴。但是不同的是,这石棺之中所放置的“人”并不是正要长眠,而恰恰是将获得新生。

在当场几人的注视下,孟姜缓缓地走上台阶,走到石棺跟前后,双手似是一翻,一团小小的光影出现在了她的掌心之上,与之前所看到的那团微弱的火苗不同,此时的这团光芒已经现出青、赤、黄、白四色华光,旋转跳跃着,生动而绚烂,顿时将这原本有些昏暗的石室照得亮堂无比!

但这跳动的光芒很快就收敛了下去,是孟姜伸手将它轻轻放入了石棺之中。没有人看清她到底是怎么做的,只是在很短一个瞬间之后,她收回双手,举袖拂了一下额头后,轻叹了一声道:“成了。”

第三百零九章 神乎其技

这就……成了?虽说这些天已经算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仍然忍不住在心里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惊叹。

然而这屋内比我激动的也另有人在,而且此人与我们拉开了一段距离,就站在那台阶的下方,见孟姜这样说,又惊又喜地确认了一句:“成了吗?”之后就快步地迈上台阶,向走下来的孟姜迎去!

孟姜的脸色在昏暗的火光照耀下显得有些憔悴,但仍然露出了笑容,点头道:“是的,陛下!”

而站在她对面的,平素一直表现得非常冷静的嬴政,此时却激动得不能自已,走到那石棺边张望着,口中连连叫道:“神迹啊!简直是神迹!”

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对于多年以来倾尽可用之力,狂热地追逐长生的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上来说,这一刻他已经期待了多久!对于我们几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在期待着这一天,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居然也能做到这一步吗?!

我下意识地望向朴翁,作为亲手缔造这一奇迹最重要的一员,他此时却显得有些发呆,一反平时那佝偻的体态,笔直地站着,被帽檐遮着的眼睛大大地睁着,一瞬不瞬地望着向他走来的孟姜。

一直到孟姜走到他面前,朝他非常笃定地点了点头,露出鼓励一般的笑容,他才像是突然放松了下来似的,整个人都是一软,幸得旁边的秦期和孟姜一把拉住,才没有坐到地上去。

虽然自始至终我都没有正面和他提到这一次转生试验的对象,正是他的亲生儿子朴云旗,然而现在看到他的反应,我已经确信他是知情的了。这些天以来,他一直都是非常专注非常平静地进行着人俑的制作,完全没有看出掺杂了任何个人情绪,现在回想起来,他的心里所经历那种纠结、担忧和巨大的压力,应该是我们其他这几人所无法比拟的吧!

“朴翁、秦期公子,果然神乎其技,令人钦佩!”孟姜由衷地说道。

此刻,我们都很想冲到那石棺边上去,看看这转世重生的人到底是何模样,无奈皇上大人一直还站在石棺边上,不住地向棺内张望着,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一时也实在不方便得意忘形,只能暂时远远地看着,稍安勿躁。

但孟姜既然说成功了,应该也就是成功了,早晚也是会看到的,所以我便强压好奇,对秦期说道:“真没想到,你居然还真做成了!”

他却斜了我一眼,脸上似笑非笑地说道:“那经络的事,后来你想明白了吗?”

“啊?”我有些意外,嗫嚅道,“这,不是你强项嘛,我干嘛要去多费脑筋……”

“想不出来就是想不出来,还找借口。”他一脸得意地说。

“好好好,那就请秦期公子为我指点一下迷津好吗?”眼下这种情境我可不想跟他抬杠。

“就连你估计也是清楚的,经络明明循行于人体之中,掌握着人体的气机往复,但却并不似血脉一般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的,那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位于骨肉之间、筋骨之间的那些空隙,如同作画的时候所留出的余白一样,被人注目到的也许是周围的景物,而真正的深意却是处于这些余白之中的。”秦期解释道。

“经络就是人体内的空隙?”我为这种新鲜的说法而倍感诧异,又问道:“那如何能令这些空隙对气机的循环产生作用哪?”

“很简单啊!”秦期说着朝我走过来,一抬手就捂到我的嘴上,说道:“将空隙填上,不就行了!”

“唔唔唔”我一时说不出话,赶紧伸手将他的手下一把拉下来,不满地叫道:“哎呀知道了,以后拿你自己示范啊!”

虽然是说笑,但是秦期的意思我确实已经领会了。既然经络是人体内的留白,说明它所处的位置,都是在筋与骨之间,骨与肉之间,肉与肉之间,平时并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一旦有外力介入,比如,受力、受刺、受热时,通过筋骨肉之间的传动关系,它就会开始发挥威力,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规律,将调节气机的作用发挥出来。

原来这就是经络“不在而在”的艺术,就是人体中深藏千年的秘密啊!无怪乎近代学者纷纷自“有”之处去寻,却始终不可得了吧。我顿时对眼前这位吊儿郎当的针医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接下来问题又来了,我马上问道:“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怎么把它做到人偶之中去呢?毕竟活人的肌肉筋骨是柔软的,可以起到传导的作用,在泥人身上又怎么能做到?”

“这个嘛,”秦期却转身望向孟姜,笑道,“就得问孟姜姑娘了。”

孟姜正扶着朴翁,像是在安抚着他的情绪,听到我们这么说起,也就解释道:“肌肉筋骨由死而生,由柔而刚,是人的意识力量造化的结果。”

“啊,我明白了,就像你之前举的那个灯火的例子一样。”我恍然大悟。

她默默点头,又轻轻拍了拍朴翁的手背,转身向石阶上的嬴政走了去。走到近前,施礼说道:“陛下,这些天您也操劳了,如果没有什么疑问的话,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孟姜吧,稍后向您详细回禀。”

嬴政听到她这样说,“哦”了一声,却像是有些不舍似的,不断回头向那棺中望着,半晌才调头走下了石阶,赞赏地对孟姜道:“你立了如此大功,让联该如何赏赐你为好?”

孟姜知道他只是感慨,并不是真的在问,笑了笑,没有说话。

嬴政却已经举步开始向门前走去,走了几步,又回头道:“联想到了,稍后你过来一下,联再宣告封赏!哈哈!”说罢径直离去,一路大笑,显是心情极好。

他这一走,章邯也不得不跟出去,看他也不断地向石棺那边看的样子,估计也是很好奇,但君臣之礼哪能怠慢,再好奇也只能忍了,最后只好对我们匆匆地低声说了句“稍后我再过来”,就赶紧追上去了。

眼见他二人的身影消失在石室的出入口,我们剩下的这一众人,再也无所顾忌,直接就向那石棺飞快地聚拢了过去。

但其他人也都明白此时心情最迫切的是哪位,自然默契地闪避,让朴翁先行登上石阶,扑到了石棺跟前。而我们则是围在他四周,将脖子尽可能地伸长,眼睛尽可能地瞪大,向那棺内看去。

“哦”……这一看,一阵来自心底的惊讶之声顿时从众人口中发了出来。

这第一具人俑我也不是头次见了,但先前见到时,它们还是分别塑成的数个部件,形成完整的人俑后送入地窟阴干烧制后就没再见过了。虽然如此,泥塑之类的是什么样态,怎么着也是有个概念的。

但我现在所看到的这具人俑,却完全和我想象的不同,如此生动鲜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只见“他”不仅拥有与人类完全相同的体态,而且刻画极其细腻,那张脸,眉目、口唇、鼻耳,就连头上的发丝,都纤毫毕现,不止如此,还涂上了非常接近人体自然颜色的油彩,在这样的火光下看来,真如酣睡中的真人一般!

难怪孟姜用“神乎其技”来对朴翁和秦期表示赞叹,这样的作品,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鬼斧神工!

但我心里也非常清楚,此时的重头戏还不止在于这具人俑本身,而是那其中所蕴含的生机,那将死者唤回阳间,令其转世重生的逆天之举!

我们都亲眼看到孟姜已经将那灵动的死魂放进这具人俑中了,但此刻离得有段距离,却似乎看不出到底有啥效果,直到,我分明看到,这人俑的胸口居然在轻轻的起伏,幅度很小,但这起伏却一而再再而三有韵律地出现,令我顿时确信我不是在作梦:这具泥胎居然在呼吸,它居然真的,活了!

第三百一十章 勉力

而注意到这一点的显然也不止我一个,站在我们最前面的朴翁,此时已经激动到说不出话来,只是伸出手去,颤抖着,似乎是想要去抚摸一下这重生的躯体,但又像是害怕一触碰就会危害到这娇嫩的生命一样,犹豫不决。

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于是都默默地守望着,见证着这骨肉重聚的时刻。

正在此时,却听到身后传来“扑通”一声,紧接着是急切的呼唤声:“孟姜,孟姜,你没事吧?……”

我回头一看,却是站在最后的孟姜已经晕倒在了桑青身边!

没等我赶过去,秦期已经先行一步奔到了她那里,捉起了孟姜的手腕,伸出三指,为她诊起脉来。

喂,这还用诊嘛,她连日消耗,身心俱疲,全靠心气强撑着,如今肯定是大功告成,心气一泄,顿时就无法再勉强下去了。这一点,早先从她的脸色上也看得出来了,只不过看到她那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让人不忍心去劝阻而已。

果然,秦期沉吟了片刻后说道:“她是太累了,心脉有些弱,好好休息一下就会恢复的。”

桑青一听,像是稍稍松了一口气,说道:“我送她回去吧。”

我和秦期对望了一眼,都觉得这样最是妥当,也就没再说什么。一直将她二人送到门外,又目视她们远去,我不禁自言自语似地说道:“做了这么一件大事,不累就怪了。”

“是啊!”秦期非常难得地没有和我抬杠,老老实实地应道。

倒是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跟着的偌嵇突然碰了碰我的胳膊肘,低声说道:“公子,早先不是说要做一整支军队那么多的人俑吗?现在只是做了一个,孟姜上师就累成这样,剩下的那些可怎么办啊?”

不得不说他年纪虽小,看事情却很犀利,这也正是我现在在思考的问题。也许,最近我们是把工期赶得太急了,导致孟姜劳累过度,但使死魂重生这事,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略过不做的环节,需要消耗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是显而易见的。假如,真的要将这样的过程复制到一整支军队上去,就算是孟姜也是抗不住的吧?但如果不是她的话,又有谁能承担得了呢?

然而我不相信这样重要的问题孟姜从未想过,以她的性格,明知会如此还打算这样做,最大的可能就是,她已经找到解决的办法了,只不过这办法目前还没有到分享给我们知道的时机而已!

“你觉得呢?”我问秦期。

他却扬了扬眉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我只是个工匠,对打造这样一支军队也很感兴趣,如此而已。”

“你这家伙,居然置身事外啊,鄙视!”我半开玩笑地说。

“这是哪里话?”他却反驳道,“我们是一个团队,要合作,就要互相信赖。每个人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尽最大的努力就好。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还需要同时为同伴去操心,那估计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你这说法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我说,“有人在路上看到两个奇怪的人,其中一个人会在地上挖一个坑,另一个则取土填上,之后两人会向前走一段路,挖坑的人再挖一个,另一人则再次把土填上。旁边的人实在不解其意,上前去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解释说:‘我们三个人要在这条路边种一排树,今天负责放树苗的那人没来。’……”

“哈哈……”我刚说完,身边的偌嵇已经笑了起来,但看到秦期一脸严肃地望向他,马上噤声了。

秦期接着又皱着眉头将狠辣的目光投向我,那神情分明是在说“你是在质疑我的智商吗?”

“呵呵。”我干笑了两声,没再说什么,望着桑青和孟姜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虽说朴云旗的重生已经初见成效,但正如孟姜所说,重生的死灵想要将人俑这个特异的环境完全改造为和人体一样,还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现阶段他的状态,有些类似现代意义上的“植物人”,只是有生命的征象,却还没办法像人一样活动。只不过区别在于,植物人是身体还在,意识已经休眠,而如今的朴云旗,则是意识已经苏醒,而“身体”仍然在沉睡。

按照孟姜的指示,偌嵇每天会在固定的时刻,去将特殊调配的药汁滴在人俑口中。不得不说,这个精细又规律的活计,还真的很适合这个心细如发又很有耐心的少年。

一转眼三天过去,孟姜经过休息,终于又恢复了昔日的神采,嬴政倒也很耐心地等了这三天之后,才派人来传,让她过去一趟。

孟姜听到传话,披上斗篷刚要走出大帐去,那传话的人突然又对她说了一句:“皇上说了,上师可以带助手前去。”

我们听到这个词都是一愣,随即,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助手?是在说我吗?我一脑门子汗。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我是孟姜的助手,而是感到皇上此言定有深意,这一去……恐怕又没什么好事啊!

但见孟姜带着微笑望着我,脸上又泛出健康的红晕,娇艳如花,又哪里说得出推辞的话,立刻乖乖地就跟着走了出去。

但是走在路上的时候,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你说,皇上特意让你带人过去,是什么意思?”

“墨晏公子最长于察心之术,难道还用得着我指点?”孟姜笑道。

“别逗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情况,”我讪笑道,“不瞒你说,接下来我还真有点私事要去办,为皇上效力固然荣耀,但咱是真没那么大本事啊!”

如今这兵马俑之事最关键的一步已经完成,我觉得已经没什么我能做的了,心里倒是记挂着对桑青的承诺,打算要带她一起去找越璧的。作为一个男人,没人不想找机会成就一番伟业的,而眼下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就在这里,寻找机会表现一番的话,还愁做不成什么大事吗?

问题在于,这样的事对于我来说,却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到底是为什么来到这儿,我一天也未敢忘记,一天不解开血矶炉的秘密,踏踏实实过日子这种事我就想都不用想!而谈起到底怎样解开这个秘密,如今我能想到的,也只有从与我有过重要交集的这几位故人处得到助力,别无他法!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很想把孟姜也带走,哪怕只是有机会见到她,我都觉得心满意足。然而曾几何时,我已经意识到,她与我所走的路已经不同了,如果我于此时纵情妄为,我怕我真的会永远迷失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里。

而这个曾几何时,大概就源于曾经的那个时刻吧,就从那个得知孟姜的家族需要永世效忠于皇室的时刻开始!。

a

你们的陪伴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近一段时间身体比较差,精神有点不济,为保证故事的质量,请允许我休息几天,最迟下周一恢复更新。

另:非常感谢几位朋友(尤其大地兄、缄默兄)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在盗版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走在创作路上的人最知道这旅途的寂寞和艰辛,你们的陪伴是我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结果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第三百一十一章 鸵鸟心态

现在我非常好奇,墨晏到底知不知道血矶炉里隐藏的是什么呢?是仅仅知道它与永生有关,还是连其中的就里都明确地知晓呢?在知晓了之后,又有没有采取什么对策呢?难道所谓的对策就是封印自己的记忆?

当初他将血矶炉交给孟姜的举动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我不认为像他这样深思熟虑的人会做无全意义的事,只不过想从这个闷葫芦的嘴里知道那个“意义”很困难而已。Ω现在我好不容易具备了与血亲意识相通的先天优势,他却偏偏又闹起失忆来,真是郁闷到极点!

而血矶炉在孟姜手中停留了这将近三年,似乎,也并没有为她的永生大计提供什么像样的助力,难道说是墨晏估计错误了?血矶炉并不能为陶家血统之外的人所用么?如果墨晏是知道这一点的话,又为什么要把血矶炉交出去呢?假如封印自己的记忆已经是解决家庭诅咒问题的终极**,将失去用处的血矶炉毁掉或是藏在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岂不是更好?

想不通的事情太多了,剪不断,理还乱,但最终我的思维还是落到了一个问题上:墨晏那失落的回忆当中,到底隐藏着什么?

如果能解开这一点,说不定我就会在血矶炉的问题上获得重大突破!

所以,我不能再流连在这里,我需要多与这段神秘记忆中的主角们去接触,也许,就能找到解开这谜题的契机!就算万一这段封印的记忆就是解决血咒的方法,大不了我知道了之后再重新封印一次就是了!

尽管,当我做出这样的决定之时,内心总有隐隐的恐惧感。那是我回到这段历史之后,唯一贯穿始终的一种感觉,像是低吼的野兽正在栅栏内蛰伏,等待着破笼而出的那一天,而笼外的我将无疑成为它的猎物一样。

孟姜并没有急着对我的话进行评论,只是偏着头,笑着看着我。

“怎么?”我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了,只好问道。

“你有没有本事,我心里是有数的。”她说道,“而且我很早的时候就说过,会尊重你的决定。”

我明白她指的是什么,曾经墨晏想要亲手葬送掉自己的过去的时候,她就说过这样的话。虽然这样的态度相当有立场,但我真的很想知道,假如她当时表示阻止的话,墨晏又会怎么做呢?他完全可以一个人默不作声地去操作便是,却选择了将决定告诉孟姜,还将血矶炉交给他,是否内心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