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9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晓峰确实有些犯难,将乌博列维奇推上总参谋长的位置,他肯定是乐意的,但与此同时,李晓峰也不愿意放弃总装备部部长的位置。倒不是他想将好处一个人全占了,而是在当前,总装备部很重要。比如之前提到的导弹计划和核弹计划,如果没有总装备部和KGB的强烈坚持,就算有乌斯季诺夫也是搞不下去的。

不光是这两项计划,在军队内部究竟该装备和研发什么武器,不同军兵种之间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建议。比如海军的老顽固喜欢战列舰不喜欢航母,比如空军六发巨型洲际轰炸机,比如陆军想要弄个超重型坦克玩玩。

总而言之,各种莫名其妙的设想是一堆堆,但是前面说了,苏联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将宝贵的资源都浪费在这些脑洞大开的项目上,那才真心是哔了狗了。至少李晓峰是不能允许这些破烂项目抢资源的。所以掌控总装备部也就很重要了。

如果赶图哈切夫斯基下台,将乌博列维奇调到总参去,那总装备部谁接手?反正李晓峰暂时是没有太好的人选的,要么将特里安达菲洛夫调回来,要么就只能提拔沙波什尼科夫。但是前者是纯粹的战术和战略家,对于行政尤其是军内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上,肯定没有乌博列维奇那么顺手,毕竟后者在这个部门干了十几年,一切都门清。

至于沙波什尼科夫,将他调回来不是不可以,可让谁去接收基辅军区司令员呢?而且沙波什尼科夫毕竟不是纯粹的自己人,并且其年纪大了而且身体并不是特别好。让他当总装备部长也只能是过渡,从长远看还是得找个更合适的人选。

但是这个更合适的人选暂时是不存在的,如果过几年,当罗科索夫斯基一干人成长起来之后,李晓峰才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而现在,他不管是扶上登上这个位置,后面都麻烦。

思来想去,李晓峰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拖着呗,反正总参谋部的权力已经被限制了,图哈切夫斯基就算想要作死都不是那么容易了,让他继续干下去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

而且考虑到托洛茨基并不是那么容易放手总参谋部,要让他同意图哈切夫斯基下台,必然要进行一定的利益交换。而从长远看,这肯定会让李晓峰吃亏,还不如就这么将就着算了。最多也就是1945年,托洛茨基就得下台,老托都滚犊子了,图哈切夫斯基想留也留不下,那时候顺其自然的拿下总参谋部才是正道。

基于这样的想法,托洛茨基不吭声,李晓峰自然也懒得出气,图哈切夫斯基在卫国战争中确实表现拙劣,但是他毕竟是第一批苏联元帅,毕竟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于社稷,赶走他多少显得不近人情,李晓峰才不会傻乎乎的去当恶人呢。

托洛茨基没有想到某仙人竟然这么有耐心,竟然能够忍住总参谋部的诱惑,这下就轮到他坐蜡了。实话实说,图哈切夫斯基不下台,他这边其实也被动,原本准备坐享其成,谁想到李晓峰竟然不上当,这可怎么办?

一时间,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李晓峰都不做声了,反倒让一开始摇摇欲坠的图哈切夫斯基暂时稳住了阵脚。当然,图哈切夫斯基并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够继续当总参谋长,并不是政治局和军委选择继续信任他,而是内部的权力和利益斗争中不得已的妥协和拖延。说白了就是时候未到。

图哈切夫斯基并不清楚这一点,他以为自己已经度过了难关,所以他那颗死灰一般的心脏又开始不安分了。他觉得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拿出个好表现稳固自己的位置。

所以,他图谋已久的明斯克反击作战又被摆上了台面,我们的总参谋长准备在八月末和九月初发动一波攻势,将德军赶出白俄罗斯!

“这个家伙真是不知趣,就不能消停一点嘛!”

这个消息让李晓峰自然是很不高兴,不光是因为一开始他就对所谓的明斯克反击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个当口合适进行这样的反击作战吗?

库尔斯克战役刚刚结束,虽然是打了一个大胜仗,但红军的损耗也是很大的,而且经过这四个多月的消耗,红军迫切的需要休整和补充。哪有能力投入新的反击作战?

如果一定要进行这样的反击作战,那办法只有一个,还是得拆东墙补西墙,而上一次图哈切夫斯基这么干直接导致了乌克兰战局糜烂,再来一次,这是准备将好不容易才扳回来的局面再次葬送吧!

自然,李晓峰是坚决反对所谓的明斯克反击作战,他的理由很充分:兵力不足,基层指战员很疲惫需要休整,以及德军的主力还是很强大的。

那么图哈切夫斯基听进去了吗?他要是能听进去就不是图哈切夫斯基了。不过好在此时的总参已经不是彼时的总参,总参谋长必须跟着军委的指挥棒走,所以他倡导的立刻进行明斯克反击战的计划被驳回了,不过也没有彻底的否定他的建议,而是将这场战役改为9月中下旬,等红军进行两个月的休整和补充之后再进行。

似乎是皆大欢喜了,其实不然,不管是李晓峰还是图哈切夫斯基都不满意这个结果,一个认为兵贵神速,另一个认为明斯克反击战这个设想就是垃圾,你说说能高兴得了吗?

“不高兴就对了,”托洛茨基很平静的说道,“要是事事都顺着安德烈同志的意见,那还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

这么说吧,其实这回故意跟李晓峰过不去的就是托洛茨基,说白了老托还是想打破沉默,逼着某仙人主动跟他合作从而赶图哈切夫斯基下台,要不然,那他就会不断地利用图哈切夫斯基给某仙人找麻烦。就是要烦死李晓峰。

这样的战术有作用吗?不好说,因为李晓峰虽然暂时能够忍耐,但这不代表他能一直忍耐,至少是没可能忍耐到1945年老托下台的那一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围绕许多军事问题,李晓峰和图哈切夫斯基之间都爆发了直接或者间接的矛盾,双方的火气是越来越大。比如在坦克炮的问题上,双方就闹得很不愉快。

按照大部分同志的印象,苏联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性能是低于同时期世界先进水平的。比如苏联的76。2毫米坦克炮实际上仅仅比美国的75毫米M3坦克炮强那么一点,85毫米坦克炮还不如德国75毫米的KWK40和美帝的3英寸坦克炮(M7),至于D10系列的100毫米也是不如德国88毫米的KWK43,只比KWK36强点。

事实真是这样吗?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复杂,而且评论一门坦克炮是不是好用,得结合国力以及战场环境来看。甚至光说炮都是扯淡,再好的坦克炮也仅仅是炮,离开了先进的弹药光有炮有啥用?

就比如说,在1941年以前,红军的坦克炮真的比世界同等水平差很多吗?说实话,真不见得,当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坦克还在玩机枪和37毫米炮的时候,苏联用的是45毫米坦克炮,就这个45炮的性能来说,击毁同时期的其他坦克是基本没问题的。

但是当时苏联满足了吗?并没有满足,相反,苏联装甲兵和炮兵深感火力不足(纯属于自己吓唬自己),而且随着新一代坦克立项上马,更大威力的反坦克炮就提上了日程。比如格拉宾设计局就承接了57毫米和107毫米反坦克炮的研制任务。

其中的这个57毫米反坦克炮就是后来的ZIS2,(92厂获得了“斯大林工厂”的荣誉称号,全称为ZavodimeniStalina,所以该厂研制的火炮被称为ZIS型)。

ZIS2在1940年服役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坦克炮之一,这种火炮发射重3。14公斤的BR271穿甲弹可以达到1000米/秒的初速,在10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9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在1500米距离上仍然有75毫米的穿甲威力。

而且请注意,ZIS2型并非当时格拉宾设计局研制的身管最长的57毫米炮,另一种1940年11月开始研制的ZIS1KV型57毫米炮身管长达86倍口径。使用BR271时初速达1150米/秒,但是寿命过短。按格拉宾本人的说法:“射击40发后,初速和精度就明显下降,50发以后,炮弹就不旋转并且开始翻跟头(膛线被打秃了!)”,尽管格拉宾的说法有些夸张,但ZIS1KV寿命过短是个不争的事实,后来ZIS4也受到过类似的困扰。

可以看到,1943年以前,ZIS2的威力是足够使用的,哪怕是经过改进的四号坦克碰上了ZIS2也只有被吊打的份。但是很好很强大的ZIS2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产太麻烦而且造价太高。以至于产能十分有限,而且请注意ZIS2诞生得有点“太晚”,从1940年开始,苏联已经开始准备战争了,而当时红军的普遍看法是45毫米火炮的威力和潜力有限,必须发展更好的反坦克炮取代他们。

为了尽快的完成这一任务,格拉宾设计局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性能不是很理想的F22加农炮身管和ZIS2的炮架结合在一起,攒出了ZIS3。这也就是后来红军炮兵的反坦克主力武器。至于ZIS2则继续改进和发展,等工艺成熟之后再量产。

当然,总所周知1941年卫国战争就爆发,ZIS2的量产工作就被前线急迫的需求所取代了。对于红军来说,生产成本更高,生产技术更复杂的ZIS2真心是用不起,只能拿ZIS3先凑活了。

因为战争的关系,本来才应该是红军主力坦克炮的ZIS2也只能退居幕后默默流泪了。所以只有一小部分炮兵和装甲兵获得了这种武器(炮兵是ZIS2,而装甲兵则是T3457,其装备ZIS2的改进版ZIS4坦克炮,后来发展成为了ZIS4M)。

这么说吧,这个ZIS2及其改进版本的57毫米坦克和反坦克炮实际上比后来广泛装备T34的D5T85毫米坦克炮威力要大一些(ZIS2使用BR271P和BR271N时穿甲威力在1000米距离上分别达到105毫米/90度和140毫米/90度,而在500米距离上更是分别达到145毫米/90度和155毫米/90度,而BR271N在1500米距离上仍然有125毫米的穿甲威力!)

这么说可能没有直观的映像,直截了当一点就是ZIS2和ZIS4使用BR271N弹(APCR)时,可以在1200米的距离上击穿老虎的装甲。穿甲威力是相当可观的。

当然,也得有一说一,APCR弹这种“神器”对苏联来说太高端了,并不是所有的坦克和反坦克炮都能配备的,一般都只配发给最优秀的炮手。当然这在当年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现象,毕竟钨资源有限,而且碳化钨弹芯的生产也是相当的麻烦。

就拿不差钱的美帝来说,1944年登陆诺曼底之后,配发给三英寸和M1A176。2毫米坦克炮(请注意,不是后来的阿布拉姆斯坦克啊!广泛用于M4坦克、M10坦克歼击车)使用的的T4高速穿甲弹(也就是APCR弹,或者叫HVAP弹)有多少?两千发而已!

到了1945年阿登反击战结束时,被德军装甲部队虐了一轮的美国坦克和坦克歼击车这才疯狂的申请T4,并马上换装使用76。2毫米M1A1坦克炮的M4。而截至到三月份,美帝豁出去了才给前线配发了多少T4?一万八千发而已!

一万八千发很多吗?其实算算美帝在西线的76。2毫米坦克炮数量,你就知道每个车组能分到多少了,用美国人自己后来的记录来说,在1945年以前每个月每个车组仅仅能获得一发T4穿甲弹。而到了1945年2月,也仅仅是每个车组一次性接收5发T4穿甲弹。甚至美帝奋战在法国阿尔萨斯的第6集团军在1945年1月前没有接收过一发T4。

为啥会这么悲剧,关键的原因就是钨不够用的,哪怕是美帝这样的土豪都不能敞开了用。而且T4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完美,实际在战场上,T4的效果比实验中差不少,在800到100码(731到914米)的正常交战距离上,无法击穿黑豹改进型的正面装甲,只能击穿其侧面。

再回过头来说这个ZIS2,原计划中它才是苏联应该广泛装备的坦克和反坦克炮,只不过因为战争的原因,其优先级一下子就掉了下去。历史上苏联也是在1943年之后遭遇了虎豹之后,感觉ZIS3的火力不够用了,这才想重新发展ZIS2。当然,我们也知道,ZIS2依然没有迎来春天,在坦克炮竞争上,这一次将其PK下去的是后来的D5系列。

虽然从穿甲威力角度讲D5还不如ZIS2,但是D5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成本实在比ZIS2低太多了(其身管和52K高炮基本是一回事),所以ZIS2极其发展型ZIS4和ZIS4M又一次被装甲兵放弃了(但是炮兵还是广泛装备了)。

而现在,当德国的黑豹第一次登上战场之后,敏感的红军装甲兵立刻就觉得火力不足了,认为很有必要给坦克和反坦克部队换装更好的火炮。而在这个问题上,图哈切夫斯基更欣赏ZIS2系列,而李晓峰认为D5系列就够了。

好家伙这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了,图哈切夫斯基坚持要重新恢复ZIS2的生产,而李晓峰是坚决不同意。那么李晓峰为什么不同意呢?原因其实之前已经说过了,那就是ZIS2生产麻烦而且寿命低。

首先这是一门71倍口径的超长加农炮,众所周知火炮身管越长加工也就越麻烦,而且更要命的是ZIS2所使用的穿甲弹需要比较高的制造工艺。而要想发挥其优异的性能,就必须搭配更好的穿甲弹。而现在苏联的穿甲弹生产工艺实际上是不过关的(1941年时,连45毫米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穿甲弹质量都是奇差)。哪怕是乌斯季诺夫一再的抓生产加强工艺,也仅仅是暂时解决了76。2毫米火炮的穿甲弹问题。

这个时候上马难度更高的BR271系列,这合适吗?而且坦克炮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反坦克,还需要配合步兵作战,击毁工事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而在这方面ZIS2天生就不擅长,其高爆榴弹威力太低了。

问题是,李晓峰跟图哈切夫斯基讲道理,后者却根本听不进去,始终坚持反装甲才是第一位的,必须提前预防德军更先进的坦克威胁……(未完待续。)

325坦克炮之争(2)

其实李晓峰和图哈切夫斯基之间的争论说白了还是思路不同。或者说他们心目中的坦克发展方向完全不一样。

李晓峰心目中的坦克更接近后世的主战坦克概念,这是一种全能的坦克,既要能快速机动突破作战,还要能承担摧毁敌人坦克的任务,最后还得支援步兵作战。也就是用一种坦克去承担绝大部分作战任务。

而图哈切夫斯基的想法不同,他认为术业有专攻,不同的坦克承担不同的任务。轻型坦克承担前出侦察任务,中型坦克担任机动作战和大纵深突破任务,而重型坦克则承担支援步兵攻坚的任务。三种坦克各司其职并紧密配合。

所以在图哈切夫斯基看来,轻型坦克就不需要太重的火力,强调机动性能就够了。而中型坦克要承担纵深突破任务,在保证一定机动性的同时,坚固装甲防御,至于火力,务必确保能够摧毁敌人的装甲力量。所以图哈切夫斯基很看重中型坦克的反坦克能力,认为必须保证中型坦克遭遇到敌人的中型或者重型坦克时有较强的反装甲能力。至于支援步兵作战,图哈切夫斯基认为这并不是中型坦克的主要任务。

用他的话说:“中口径坦克炮威力太小,对付坚固工事的能力远不如大口径火炮,在重型坦克上安装较大口径的坦克炮支援步兵作战才是正路。”

所以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设想,苏联装甲兵的构成应该是这样的T60或者T70轻型坦克突前侦察,T3457作为主力伴随突破集群移动,而重型坦克则作为突破力量同步兵一起作战,一旦打开了突破口,大量的T3457立刻跟进,像潮水一样将突破口洗大,然后快速向纵深突入,不给敌人重新堵上突破口的机会,并包抄合围配合步兵将敌人分割歼灭。

很显然,在图哈切夫斯基的设想中,T34不需要太强的支援步兵火力,这项工作完全可以交给装备122毫米D25榴弹炮的ВИ2和装备100毫米火炮的T54去干。T34只需要关照敌人用于封堵突破口的装甲力量就足够了。

看上去,在这种分工合作下,T34确实只需要保持足够的反装甲能力就行了。反正它就是个装甲打手的角色,只需要干掉敌人冒出来的坦克就够了,至于支援步兵作战,在图哈切夫斯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自然的,图哈切夫斯基就对D5T不感兴趣了,在他看来D5T反装甲能力不如ZIS2,支援步兵打碉堡的能力不如D25T,属于不伦不类的存在,这种不上不下的存在完全没有必要在红军装甲兵中存在。

但是在李晓峰看来,图哈切夫斯基的选择太偏激了,也许在坦克发展的早期阶段,因为坦克主要性能的三大方面难以照顾周全,只能发展不同类别的专用坦克来满足需求。而到了1942年,这种陈旧的老思想已经完全过时了。随着装甲、动力和火力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用一种或者两种坦克取代三种坦克的职能。

而且这么做,对于后勤,对于生产的压力要比同时搞三款或者四款坦克小得多。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思路搞,局限性很大。

前面说过了ZIS2的反装甲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发射新式碳化钨次口径穿甲弹的时候,它的威力比D5T还要大一些。但是,它也就剩这么一个优点了,除了纸面上的穿甲能力稍强之外,和D5T系列的85毫米坦克炮相比,其他方面它全部都是劣势。

比生产成本和工时,ZIS2比D5T麻烦一截,如果它好生产也不会在1943年之后才投入量产。比反装甲能力,纸面上的数据比D5T稍强,但是实际上恐怕是两回事。从后来的评价看,ZIS2的穿甲弹,因为口径小弹丸轻,远距离存速能力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在中近距离上它很神,但是超出1000米以外,其反装甲能力是直线下降。并且该炮因为弹丸轻,穿透装甲之后的杀伤力略显不足,从后世的调侃看,这门炮属于神针,只能在敌人的装甲上穿一个小洞,穿甲后效不足。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谁让ZIS2的速射快,牛逼的炮手和装弹手一分钟可以开二十炮以上,可以用连珠弹雨打瘫对手。真正要命的还是这门炮支援步兵作战的能力太差了,因为口径小,其榴弹重量轻装药少,自然威力也小。而步兵需要有足够的威力的榴弹为他们开路。

比如历史上美帝诺曼底登陆之后,为什么一度死抱着75毫米坦克炮不放手?原因就在于75炮的高爆榴弹比76。2的要好得多,步兵相当满意其支援作战的能力。与之相反,76。2毫米坦克炮属于长身管加农炮更合适发射穿甲弹,其榴弹因为弹壁厚,装药和破片少威力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