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7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想而知,被乌利茨基和犹太人联合恶心了一番的李晓峰心情有多恶劣,他拿前者没太多办法,但是收拾犹太人还是轻松愉快的。既然犹太人以为自己翅膀硬了,以为自己很牛逼,他不介意给对方一个深刻的教训。

“安布雷拉公司和诺基亚公司在芬兰的工厂什么时候能够投产?”

雅科夫想了想说道:“安布雷拉的制药厂已经开始试运行了,在下半年可以进行全速运转,至于诺基亚稍微麻烦一点,不过在明年年中也能够全速运转。”

李晓峰点点头,吩咐道:“很好,那么先将两家公司的总部迁往芬兰,仅在东普鲁士保留销售中心,在芬兰工厂全速运转之后,裁减两家公司在东普鲁士的生产份额和工人,并尽快在芬兰建立第三条生产线!”

雅科夫惊呆了,在他看来这么做就不仅仅是准备敲打犹太人了,这个力度实在太大了,谁不知道安布雷拉和诺基亚所产生的利润是东普鲁士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环。不客气地说东普鲁士30%的收入来源于转口贸易,另外30%就是这两家企业的贡献。一口气断了人家一多半的收入,这是要弄死人啊!

“这是不是太激烈了一点?”雅科夫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晓峰却摇了摇头,其实哪怕犹太人不自己作死,他也要将安布雷拉和诺基亚的生产重心转移回芬兰,毕竟维堡地区完全掌控在他的手中,而且曼纳海姆也比犹太人识趣,双方合作很愉快。最重要的是,二战爆发波兰、东普鲁士都是重灾区,他可不想自己的企业被打个稀巴烂。

当然,李晓峰原本也没准备这么早转移生产重心,原计划他是准备在1937或者38年左右才着手办这件事,而现在犹太人不老实,他不介意提前一点做这件事。

处理了一堆烦心事之后,李晓峰又想起了B2发动机的问题,前面说了,他要B2是为了北方工业的一款型坦克进行定型试验做准备。而这款坦克原本预定的客户里就有犹太狗大户。

而现在出了这档子事,犹太人不太可能认购了,既然如此,李晓峰觉得干脆也别那么着急了,还是等自己的发动机厂投产吧!

而既然反正要等,李晓峰觉得不妨干脆来个一步到位,最初的型号的B2发动是有一定问题的,一是生产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不然哈尔科夫第75厂不会生产了一年才有不到50台的产量),二就是这款发动机搭配的变速箱体积比较大。就是因为发动机纵置的关系,T34的炮塔才会显得那么靠前。

如果能一步到位的用后来的改进版变速箱,发动机可以横置在发动机舱里,可以节省不少宝贵的空间!现在既然无论如何进度都赶不上了,李晓峰就认为干脆就追求尽善尽美吧!

而这种搞法让雅科夫都惊呆了:“还没有投入生产,就又进行大规模改进,这是不是太急躁了一点?”

不过李晓峰却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这一点,并且还指出:“我们就是要大胆的创新,大胆的改进,比如我们不光要研制更加紧凑的变速箱,而且要在B2发动机上下功夫,要做到更加紧凑的同时还要提高功率,现在的B2是520马力,但是我认为这款发动机完全有更大的潜力,700马力甚至900马力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这一点确实不假,B2的徒子徒孙们确实繁衍得异常广袤,一款20世界三十年代的发动机,毛子修修改改一直用到了21世纪,并且还有继续使用下去的趋势,不得不说这确实很神奇!

当然,这其中的经验教训也有不少,比如毛子长期掉在机械增压这个坑里爬不起来,如果他们能早一点转到涡轮增压这条路上,B2所取得的成就可能会更大。

对此李晓峰就指出:“要提高功率,我认为涡轮增压是好办法,我们应该集中科研力量在这条路子上做探索。而且我们不光要改进发动机,还要在变速箱上下功夫,固定轴机械传动虽然简单可靠,但是却影响坦克的机动性,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领域,比如双功率流传动!”(未完待续。)

0454号工程

李晓峰一声令下,准备直接开始大跃进了。B234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了,他准备直接搞定B54A和搭配的固定轴机械传动。

李晓峰为什么忽然想要从B234一跃跳到B54A呢?原因非常简单,首先这货准备跟乌利茨基怄气,你丫不是不给我B234吗?那老子直接用更好的B54A,一定要压过你丫的一头。其次嘛,之前曾说过,北方工业正准备设计一款划时代的坦克。什么样的坦克能算划时代的坦克呢?

FT17算,这个法国豆坦克奠定了现代坦克的基本布局,确实很有意义。再往后,能算得上划时代的就得到T34了,李晓峰确实有山寨T34的想法,但是他却并不完全满足于山寨,还准备画蛇添足一下。对于T34的悬挂系统,某仙人并不满意,这种脱胎于克里斯蒂悬挂的弹簧悬挂虽然简单,但是性能并不是很好,而且从时代发展看,扭杆悬挂才是主流。

所以,李晓峰的意思是发展一款使用扭杆悬挂的山寨版T34,用这个山寨货让北方工业练手,功力达标之后,在39年之前直接跨向T54。

应该说这个想法还是很现实的,为此某仙人特别让北方工业成立了几个攻关小组,第一组自然是攻关B234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第二组就是攻关扭杆悬挂,毕竟三十年代早期,苏联的冶金还不强,对于扭杆悬挂的加工技术真心是没掌握,至于第三个和第四个攻关小组就是火力方面了,三组负责攻关100毫米坦克炮,四组攻关坦克炮的双向稳定系统和火控。

当然,四个小组的优先级别肯定是不一样的,优先级别最高的自然是负责动力这一块的。优先级别最低的则是负责攻关100毫米坦克炮的小组。

四个小组从1929年开始成立,用了三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了发动机和扭杆悬挂的问题。如今正准备进入“攒机”状态,结果却被乌博列维奇放了鸽子。没有发动机,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至少按照某仙人的设想山寨T34是肯定不行了。

按照乌利茨基的尿性,哈尔科夫生产B234是肯定不会给北方工业的,而一辆坦克从设计、生产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北方工业如果按照原计划山寨T34,不可避免的就会同科什金设计局的正版T34撞车。

那时候,北方工业的山寨T34可就没有优势了,输给科什金的正版是在所难免。而也就是发现了这一点,李晓峰才要求另辟蹊径,干脆的,咱们别山寨T34了,一步到位直接奔向T54算了。算一算,大部分技术其实都是现成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再攻关一下,坦克炮还有时间。

就算坦克炮暂时搞不定,也可以先拿76炮凑合一下。最乐观的估计,在38年左右,缩水版的T54就可以提前诞生了。而T54相对于T34的优势有多大?连玩山口丁的朋友都知道,不是一个档次的。

李晓峰是准备一步跳到T54,准备放一颗大卫星了。但是很快问题就来了,他有点过高的估计了北方工业的能力。很快各个分系统的总工程师就纷纷造反了!

第一个前来抱怨的就是他的伪娘老哥康斯坦丁,作为动力系统方面的总负责人,康斯坦丁对于某仙人瞎胡闹的行为表示了强烈地不满。

“B234本来就是一款相当复杂,应用了大量新技术的柴油机。而北方工业的底子你是知道的,在精密加工环节是很薄弱的。我们的技师极其缺乏经验,能在三年的时间内量产B234就已经很为难了。而你竟然再一次提高了难度,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等李晓峰回答,康斯坦丁咆哮道:“这意味着我们之前所做的准备都白费了,一切都要重头来!!”

看着愤怒不已的康斯坦丁,李晓峰嘬了嘬牙花子,对于这位伪娘老哥他实在有些无语,因为这位从1923年改行研究动力系统之后,脾气就不断地见长。二十年代天天追着他的屁股要这要那,要不就是抱怨北方工业糟糕的基础研究投入。而他这个做弟弟的已经算是很忍耐了,尽可能的满足了伪娘老哥的要求。而现在他不过是小小的拔高了一点点要求,这位竟然爆发了,尼玛,他们俩究竟谁才是老板?

“这跟谁是老板没有任何关系!”康斯坦丁气鼓鼓地尖叫道,“而是你在瞎指挥!我只是想提醒你,如果你要研发一款超越B234的改进型发动机,那就必须付出时间的代价!”

李晓峰想了想,他还真不能不管时间的拖延,如果康斯坦丁没有撒谎,要搞定B54A发动机很可能要三年,那时候就是36年了,留给北方工业扩大产能的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至少再有延误,那一切节点都保不住了。

“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李晓峰问道。

康斯坦丁很生气地望着他,怒道:“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急于改进B234,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一款相当紧凑,紧凑得过于精巧的发动机了!”

这话不假,B2不管是在当年,还是21世纪都算是很紧凑的发动机,否则苏式坦克也不会长期保留世界第一小的动力舱的记录。和动则八九立方米甚至是十几立方米的西方坦克动力舱相比,苏式坦克的动力舱才不到六立方米,这个奇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B2的紧凑性。

当然,紧凑是有点,但是过于紧凑带来的麻烦也不小,为了减小体积,为了减轻重量,B2用了大量的铝合金,这和笨重的铸铁机身相比轻是轻了,但可靠性和寿命也大大降低了。而与此同时加工的难度也是直线上升,毕竟铝合金不管是焊接还是切削都麻烦。

这么说吧,苏联刚刚投产B2的时候,遇到的麻烦是相当的多,之前就提到过哈尔科夫第75厂很长时间里产能是相当可怜的。而且早期的B2废品率极高,寿命也是相当的凑合(一度只有三百多摩托小时)。

在康斯坦丁看来,B234的性能已经很逆天了,相比列强的那些垃圾汽油机,B234实在是太先进了。既然如此,李晓峰为什么还不满足,还要无缘无故的马上上马改进型号呢?

“公司决定上马一款划时代的坦克,而B234和其搭配的变速箱体积过大,导致动力舱过长,严重影响了底盘的布局!”

“就这么点儿事儿?!”康斯坦丁满不在乎地说道。

在伪娘看来,底盘稍微长那么一点能有多大的事儿?为了迁就底盘,就得对已经定型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进行大改,这是多脑残才干得出来的事儿?

不过我们的李晓峰还偏偏是这样一个偏执狂,他恨不讲道理地说道:“我不接受发动机纵置,B234必须进行大改!”

“这绝对不可能!”康斯坦丁也火了,“要大改可以,再给我三年的时间!”

“没有三年,最多一年!”李晓峰是寸步不让。

“一年?”康斯坦丁冷哼了一声,“那你就另请高明吧!”

说完,伪娘准备拂袖而去,这下李晓峰傻眼了。对于自己这个伪娘老哥,虽然他挺无语的,但是这个伪娘确实有真本事,在发动机领域很是天才,他如果撂挑子了,北方工业的动力部门就垮了一半。

“不要冲动!”李晓峰赶紧拉住了伪娘,好言相劝道:“我也是为了提高产品性能,咱们可以慢慢想办法嘛!”

康斯坦丁白了某人一眼,轻蔑道:“想办法?想什么办法?你以为研制一款全新的变速箱很简单?”

李晓峰摸了摸下巴,说道:“呃,变速箱不能动,那么咱们就从发动机入手,要不缩短缸距和缸体直径?”

康斯坦丁道:“这种调整太大了,加工和材料都得重新来。没有两年没办法投产,而且功率指标很有可能会下降,你确定要这么做?”

李晓峰想了想,B234那五百马力的性能对T54来说只能算刚刚好,如果功率指标掉下来了,以T54的重量,速度性能就不太好看了。最重要的是,这么改都要两年,真心是等不起。

李晓峰咬了咬牙,又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不,就牺牲一部分功率指标,将B234的十二缸改为十缸,减少了两缸长度自然也就小了,你看怎么样?”

康斯坦丁目瞪口呆地看了李晓峰半天,才憋出了两个字:“扯淡!”

为什么康斯坦丁会说李晓峰的建议很扯淡呢?原因非常简单,B234的确实紧凑,但是这种紧凑不是没有代价的,因为它的汽缸采用了V型六十度夹角的设计,这就导致了它无法像其他V型机一样很容易的演变为8缸和10缸的机型。

这么说吧,B2每一排的六个气缸是一个整体,是用硅铝合金整体铸造出来的。这个设计导致B2的变形机只能保持12缸六十度夹角这一项基本设计不变。后来B2的各种功率衍变型号其实都是一个模子,有的甚至连大小都完全一致。

总而言之,在这一点上,B2是硬伤,是谁都没办法的事儿。而李晓峰却很外行的提出了这么一个搞笑的建议,你说康斯坦丁除了说扯淡之外还能说什么?

听完了康斯坦丁的解释,李晓峰也傻眼了,以前他一直以为B2是神器,以为它有多么多么牛逼,这才一门心思的向神器靠拢。谁知道这个神器是如此的奇葩,顿时让他有一种世界观坍塌了感觉。

“真的就没有一点儿办法了?”李晓峰很苦恼的地问道。

“想要通过减少气缸数量缩小体积基本是不可能的!”康斯坦丁神经兮兮地笑了起来,那满满的都是挖苦和讽刺,他拿出纸一边写写画画一边说道:“像B2的这种结构,想要缩减汽缸数量,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接拆掉一半的汽缸,将其变成六缸直列式发动机!”

看到这,可能有同志会说:“这不是减少了六个汽缸吗?发动机的体积肯定变小了吧!”

话是这么说没错,问题是,前面讲过,B2的12个汽缸分成两排以六十度夹角并在一起工作,而且每一排的六个汽缸是一个整体。按照康斯坦丁的这种缩减办法,汽缸是减少了,可是发动机的长度其实并没有缩小!这么搞在发动机依然纵置的情况下,怎么可能缩减动力舱的长度?

反正李晓峰是明白了,变速箱才是硬伤,实际上从后来B2的改进来看,B2的长度不光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B234长1568毫米,B54A长1583毫米),为什么一个能横置而另一个却只能纵置呢?说到底,还是T34的传动系统不给力!

折腾了半天,李晓峰很悲哀的发现,这尼玛就是一个大坑,不改变T34那个蛋疼的变速箱,底盘的长度就减不下来。而要动变速箱,就需要时间。

“你的部门多长时间才能拿出一款符合我的要求的变速箱?”李晓峰垂头丧气地问道。

康斯坦丁耸了耸肩:“两到三年吧!”

经过一番思考,李晓峰只能对现实妥协,暂时使用原本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组合,先发展一种A状态的发动机纵置版本的T54,等康斯坦丁搞定了变速箱之后,再改进A状态的T54。

说心里话,这种选择真心是让他很无语,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有心在聚宝盆里采购一批T54使用的固定轴机械传动一边用一边让康斯坦丁山寨。不过康斯坦丁最后用一番话打消了他这个念头:

“就算你能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到能让发动机横置在动力舱里的变速箱,我也建议你不要这么做。北方工业的动力部分太缺少熟练的技师了,如果你不让他们在实际生产中从易到难积累经验,他们在将来又怎么能生产更复杂的变速箱呢?”

李晓峰对此深以为然,发展工业其实就跟玩网游升级一样,刚出新人村的小新人就得乖乖的去打小怪兽,别一开始就惦记着后面的BOSS,否则?否则就会变得跟后世的阿三一个得性,总是好高骛远,总是盯着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还没学会走就想着玩百米飞人大战,那还不摔跟头?

如果不想跟三哥一样总是用“将要”、“未来”之类的字眼自慰,那就乖乖的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才是真理!

随着李晓峰放弃外行指导内行,北方工业工程代号54的新式坦克研发工作终于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在某仙人提供了图纸的情况下,研发工作进展相当的快,只进行了少许的修改,总体设计工作就算基本完成了。如果不是因为要等发动机和火炮,在1933年,山寨版T54就可以下线。

当然,这不是说54号工程接下来将会一帆风顺,实际上后面的问题还相当的多,不过这些问题大部分都不是工程上的,而是政治上的。因为重工业人民委员会的干扰,54号工程几乎无法获得苏联国内的任何支持,乌利茨基很喜欢这种给某仙人穿小鞋的感觉,是乐此不疲。

不光是乌利茨基,在红军内部,对54号工程的争议也是相当的大,以布琼尼、伏罗希洛夫为首的一票骑兵将领疯狂的抵制装甲兵,他们要求将大量的经费用于骑兵建设而不是装甲兵建设,挤占了大量宝贵的资源。

而在装甲兵系统内部,图哈切夫斯基更偏向于多炮塔的重型坦克,或者是什么飞行坦克,对于54号工程很不买账。在小图看来,单炮塔坦克只能用来进行侦察,突破敌人的防线只有多炮塔坦克才能胜任。

在图哈切夫斯基的强硬要求下,坦克方面的资源大量的向多炮塔重型坦克倾斜,而单炮塔坦克中,他又更亲睐BT系列的快速坦克。一时间,54号工程竟然完全没有销路!

当时李晓峰是气得够呛,他开始有点明白当年钢铁为什么一定要清洗图哈切夫斯基这货了,因为这货对红军的发展和对红军的误导都是双重的。按照他的要求弄出来的那些新式装备,在未来的战争中都表现得一塌糊涂。比如多炮塔的重型坦克,不管是T28还是T35,那都是渣渣!

不过暂时李晓峰也拿图哈切夫斯基没辙,谁让这货是总参谋长,谁让他背后有托洛茨基的大力支持,只能暂时忍着让他胡折腾。当然,李晓峰还是通过个人关系,让乌博列维奇帮忙打着测试的名义给54号工程下了一定的订单,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总归是开张了。之后,他又利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名义,让格鲁乌采购了一批54号工程样品。

不过在39年以前,可怜的54号工程仅仅卖出去了150辆,相对于整个工程庞大的投资而言,简直就是血本无归。

好在某仙人根本就不在乎这点儿投入,而且他也有信心54号工程能够取得成功,只要二战爆发,以T54的性能会没有销路?而且三十年代的T54山寨版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不管是发动机、变速箱还是扭杆悬挂,表现都不算特别理想,需要北方工业的技师们再苦练一点儿内功……(未完待续。)

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