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6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怜的波兰人不知道他们的总统阁下当了一把运输大队长。因此,当他们在战场上看见坦克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是协约国的援助到了,当时一个波兰连长带着他残存的部队兴奋地围了上去,结果全员被突突成了蜂窝煤。

眼见于此,第八师80团2营营长阿尔伯曼化装成法国军官,命令把坦克直接开到敌第12师的前沿阵地上,阿伦德里斯在那一刻看见了这样的情景:

突闻马达声自远而近,五辆坦克直开到我阵地前约三十余米处,上口一个露出半身的人高声用法国口音喊道:“我们是世界人民志愿军坦克部队,奉命增援你们,你们的师长在哪里?”

当时阵地上所有波兰人都从战壕里站起来看,阿伦德里斯也从指挥所出来走到地堡上,看了几眼之后他兴奋地挥手喊道:“我就是师长阿伦德里斯……”

话音刚落,那五坦克毫不犹豫地向阿伦德里斯打了五炮,这个可怜的家伙还没有高清楚状况就稀里糊涂的见了阎王。

而此时,华沙的毕苏斯基意识到,事态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估计,如果增援行动再拖延下去,第10师和第12师必定被歼。甚至剩余的30、34和11师恐怕也是危在旦夕。

所以在7月3日夜,毕苏斯基向部队下达了新的作战计划:第30、34和11师继续拖住当面之敌,有可能的话务必互相靠拢。第27师配合民兵第1师和民兵第2师脱离沃沃明战场,快速向西北方向进发,去给第10师和12师解围。

为了让27师乖乖服从命令,毕苏斯基是恩威并施,一方面给卡恰诺夫压力,另一方面也不无暗示的提醒他——只要你服从命令,荣华富贵是大大的有!

可是,卡恰诺夫接到命令后却左右为难。富贵烫手,犹太人来势汹汹,一两日之内就将10、12师团团包围,决心之大哪里是那么容易撼动的?

而且配属给他的部队也是一把烂牌,27师经过连番战斗消耗本来就比较大,迫切需要休整,这时候迎着敌人的兵锋向前冲,下面的军官和士兵畏敌情绪很严重。

再说那个民兵1师和2师,这两个师根本就是战役发动之前仓促拼凑起来的架子部队。每个师都只有4个营左右的作战部队,而且一半以上的民兵都没有武器,低下的战斗力再加上缺乏作战的经验,可以说这两个师根本就是充数的,闹不好枪一响他们就做鸟兽散了。

但是,毕苏斯基这回的命令压力相当大,协约国集团都帮这货背书了,不能不执行,卡恰诺夫思考了良久,只能长叹一口气,然后怏怏地上路。

上路之前,他很悲凉地叹道:“这一去恐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当卡恰诺夫带着部队上路的时候,巧合的事情猝然发生,因为此时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也有一只部队跟他们迎面撞了上来。

之前有说过,对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来说,这一战的目标不是歼灭波兰人的一两个师,而是要一口气将波兰的有生力量完全打包。所以在基本搞定了第10和第12师之后,一直充当预备队的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第10师突然前插,目的是截断敌第30师、34师同沃沃明附近敌人联系。将战场上的波兰军队彻底地截成两段,为今后的分割包围创造条件。

7月4日凌晨三时,在漆黑的夜色中,两支对向开进的队伍在约瑟夫乌东南三公里处突然撞到一起。毫无准备的双方将领都大吃一惊:在以约瑟夫乌为中心的五公里范围内,交战双方的部队已经交错地纠缠在了一起,谁都不清楚对方从哪里赶来,究竟有多少兵力。

民兵第一师师长维达诺夫接到的侦察报告说,当面出现了敌军五个营的番号,其中一支部队距师指挥部仅三里,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第10师师长克劳迪奥也吃惊地发现,波兰军的一支大部队与他的指挥部仅隔着一条水沟。

克劳迪奥没有迟疑,立即展开部队实施攻击。一番交火之后,民兵第一师立刻后撤。

约瑟夫乌战斗的猝然发生,令毕苏斯基都感到庆幸。如果没有截住这只敌兵,那么他的部队将被截成两段,到时候真变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庆幸之余,毕苏斯基和卡恰诺夫也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们知道民兵师的战斗力很差,根本无法抵挡犹太人任何一支部队的攻击,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27师。于是,毕苏斯基亲自下令,让卡恰诺夫务必顶住敌人的进攻,并急掉29师前往支援。

第十师师长克劳迪奥也是一员猛将,面对人数众多的敌人围攻,他轻蔑地说道:“一群土鸡瓦狗而已,这真是老天爷都想让老子大口吃肉啊!”

第十师在约瑟夫乌打得坚决果断,各部队的前沿都出现了激战,作战双方的伤亡都很大。后来被授予“英雄勋章”的的六连副连长达维多维奇就是在这场战斗中阵亡的。

当时他的部队遭到敌人猛烈地攻击,连长重伤,三个排长也光荣了两个。在无比艰难的情况下,达维多维奇带领六连仅存的几个战士冲了上去。冲击的路上,达维多维奇被数粒子弹穿透胸膛,负伤倒下后他又重新站起来,抱着一束手榴弹跌跌撞撞地扑向敌群……

达维多维奇皮肤白皙,身材高大,梳着分头,英俊潇洒,作为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他本来可以舒舒服服的在英国当律师,可以休闲的享受生活。但是为了民族的独立,他毅然放弃了这一切,投笔从戎走上了战场。

达维多维奇牺牲时,上衣已被鲜血浸透,但脸还是那么白净。战友们发现,这位副连长右边的口袋里是一张全家福,左边的口袋里装着一封未还写完的信。

这封信是写给他在伦敦的母亲的,在信中他如此写道:“跟伦敦的生活相比,军旅生活艰辛而且危险,但是妈妈,我从来没有对这个选择后悔……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些刊登在报纸上的画面,永远也忘不了那些惨遭凌辱的同胞……一想到还有千千万万的同胞在蒙受苦难,我就坐立难安……知识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但是无法改变其他同胞的命运,只有他们能够跟我一样幸福快乐生活的时候,我才能感到快乐!而现在,我已经离这种快乐越来越近了……”

当时,波兰人和犹太人唯一的差别也就是在这里。当犹太军官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的向前冲锋时,波兰人的军官却像大老爷一样畏畏缩缩的藏在后面。

在约瑟夫乌的战斗中,波兰人也曾试图雄起一把,卡恰诺夫亲自到第一线督战,他命令组织敢死队,办法是:“连升三级,赏金一万。”开始要求自愿报名,但整个师八千多人报名的只有七个人,于是又改成上级指定。

一番鸡飞狗跳的折腾之后,一百多人的“被”敢死队哆哆嗦嗦的跃出了阵地,像小偷一样鬼鬼祟祟的向第十师的阵地进发,刚刚走了两百多米,对面阵地上的第十师官兵枪声一响,这些敢死队员立刻就变成怕死队员,一窝蜂的就逃回了阵地。

面对这种哭笑不得的情况,波兰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干爹求助,要求干爹的空军助战。很快新一轮的战斗又发起了,从华沙起飞的协约国空军将所有能飞的飞机全部投入了战场,一口气在小小的战场上投下了超过10吨炸弹,将整个战场变成一片火海。

“犹太匪徒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震死了”卡恰诺夫很是满意的说道,“接下来只要搜索一下就可以占领了。”

第十师老兵也回忆道:“敌人火力相当猛烈,通讯设备全部被击毁,火药气味辛辣刺鼻……到处都是火焰,一幢幢房屋被击毁,墙壁倒塌,犹如天崩地裂一般……烟尘弥漫,对面几乎不见人。已伤者再伤,死者也再次惨遭亵渎……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但是,当波兰人在接近第十师阵地时,还是遭到猛烈的反击,顷刻之间他们又一次被击退了。面对这一切,卡恰诺夫不禁感叹道:“他们是人不是神,就是钢铁都要融化,可他们为什么能这样顽强?”(未完待续。)

488垂死挣扎(上)

毕苏斯基终于感觉到了不妙,他留在沃沃明附近的七个正规师和两个民兵师已经被犹太人紧紧的缠住,而且随着第10师被歼灭,第12师被重创,战场上的形势朝着越来越有利于犹太人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他终于清醒了,明白如果不赶紧想办法,沃沃明附近的部队也会一点儿不剩的被包饺子。到时候他就只有空城华沙一座,恐怕只有黯然滚下政治舞台一条路可走了。

解围,让后将残存部队安全的撤回华沙,这就是毕苏斯基唯一的祈求了。不过想要做到这两点谈何容易。前往解围的27师以及民兵第一、第二师被挡住了,战场上他再也没有多余的部队,总不能让他带着守卫华沙的那个民兵师去解围吧?真那么做,恐怕不是解围,而是送菜的。

“让29师脱离战斗,立刻增援27师,务必在明晨之前击退当面之敌,恢复同第30、34师以及第11师的联系。”

29师可以说是毕苏斯基最后的救命稻草了,将这个师从围攻沃沃明的战斗中抽调出来,就是他最后的办法。不过这个办法行不通!

为什么?

李晓峰和特里安达菲洛夫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29师从自己眼不前溜掉,怎么会让他们舒舒服服地去增援27师?所以29师刚刚有脱离战场的企图,格鲁乌立刻就反守为攻,牢牢地粘住了对方。

“师长,犹太匪徒的攻击很猛烈,部队根本撤不下来,对!敌人的反击很猛烈,撤不下来,没有任何办法……”

嘟嘟嘟的忙音提示科莱斯尼森科电话线路断了,他的主力290团最后留下的声音就是团长林德佩尔嘶声力竭地吼叫:“顶住,让3营必须顶住……一定要顶住……”

一种很不妙的感觉涌上了科莱斯尼森科的心头,望着眼前烟雾弥漫的沃沃明,他觉得自己永远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地狱了。

格鲁乌的反击相当的犀利,措手不及的29师差一点就要被当面击溃,如果不是202混成旅发现情况不妙,赶紧拉了科莱斯尼森科一把,他们这对难兄难弟恐怕就一起玩完了。

激战了一整天之后,特里安达菲洛夫指挥部队收复之前丢失的全部阵地,像牛皮糖一样牢牢地黏住了第29师和202混成旅,让他们无法抽出一兵一卒去支援北面的27师。这也直接导致了毕苏斯基的企图破产,他的部队靠现有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困脱围!

关键时刻还是得靠干爹,毕苏斯基就像个被抢了棒棒糖的小屁孩,哭哭啼啼的向自己的老子求救了。协约国集团对波兰战场形势迅速恶化也是措手不及。之前他们还在积极防守,还在等着犹太人“釜底抽薪”。

结果犹太人倒是釜底抽薪了,不过是去华沙釜底抽薪,这让在什切青干等了半天,准备借机把德国人也卷进去的他们空欢喜了一场。

犹太人没有攻击什切青,德国政府自然不需要跳脚,而德国人不插手,仅仅靠刚刚抵达什切青的那个志愿军旅,别说救援毕苏斯基,碰上了犹太人主力非得把自己都搭进去不可。

“形势万分紧急,一旦毕苏斯基的部队被围歼,整个波兰将完全不设防。乘虚而入的俄国人和犹太人会席卷中欧和东欧,彻底地颠覆欧洲的秩序。为了维护民主与自由,为了维护文明世界的秩序,在当前形势下,只能与德国人达成一定的妥协,以换取他们抵挡住东方的恶魔!”

这不是危言耸听,波兰如果垮了,协约国围堵俄国的封锁链条就断了一条大口子,到时候共产主义将大踏步的向欧洲的腹部进军,将深刻影响东欧以及巴尔干地区,这么说吧,那意味着要变天了!

这个时候,协约国集团中哪怕最不喜欢德国人的高卢公鸡也不得不承认,德国人又一次变得举足轻重了。如果他们能果断地出兵,能击退犹太人,那么东欧和中欧还有挽救的余地,反之连锁反应即将爆发!

连法国人都知道事态紧急,有拉拢德国人的意思,那剩下的那两大巨头没道理阻拦。在此危急存亡之秋,三大巨头很快达成了一致,以一定的政治妥协换取德国人挽救危局。

不过在怎么利用德国人,应该给德国人多少好处的问题上,三巨头依然是有较大分歧的。对美国人来说,对老欧洲这嘎达并没有太多的念想,他们更希望欧洲四分五裂,希望欧洲的大流氓们势力越均衡越好,最好是没有一家能够做大,让欧洲人互相牵制才好。

所以给德国人松绑他们并不是不能接受,最好是让英国、法国和德国继续互相死掐才好。

而对于英国人来说,完全给德国松绑那是不可能的。打了这几年的仗,花了这大把的银子,又死了这么多人,为的还不是维护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怎么可能让敌人轻轻松松过关呢?

当然,作为老流氓,英国人很懂得平衡之道,彻底地给德国人松绑或者彻底地干翻德国人都是不可取的(后者会让法国失去束缚)。所以狠狠地教训德国人,阉割掉汉斯的野心,将他们变成大英帝国维护欧洲秩序的马前卒才是最理想的。

要实现这一点,教训德国人是一方面,但是适当的让德国人喘口气就是另一方面了。

至于法国人,作为德国人的死敌,他们无疑是最想消灭德意志的国家。不过有英国存在,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野望。而且前面也说了,波兰如果完了,德国就是法国同共产主义疫区的唯一防火墙了。如果不给德国人一点好处,让他们帮着收拾波兰残局,很有可能法国在未来将要直面北极熊和共产主义的威胁。

从这一点看来,德国对法国还是有价值的,所以法国人最理想的做法就是稍微给德国人一点好处,用三瓜两枣给这匹野狼就打发了,让他们乖乖地去收拾波兰的残局。等波兰的形势稳定了,等警报解除了,再彻底给这匹狼扒皮放血。

可见法国人就是想利用一下德国人,然后就准备过河拆桥。问题是,德国人有那么傻吗?

德国人当然不傻,对于他们来说,波兰的局势变得越坏越好,越不可收拾也越好。最好是犹太人和俄国人砍瓜切菜一样收拾掉波兰擦脚布,然后他们好借机洗干净一战的污点摇身变为抵御共产主义泛滥的卫兵和战士。

所以,法国人指望用三瓜两枣打发德国是不可能的,相反,德国人很沉得住气,一副稳坐钓鱼台不拿到足够的好处决不罢休的架势。

所以,协约国集团指望德国人赶紧插手一点儿都不现实,德国人不光没有帮忙,反而不留痕迹的设置障碍。比如运往给毕苏斯基的物资,德国人就故意让铁路系统拖拖拉拉。比如情报方面,他们也是冷不丁的就误导协约国集团一下。甚至暗地里还跟同犹太人暗通款曲,将相当一部分战争“剩余”物资倒卖了过去。比如说步枪、比如说轻型火炮、弹药,比如说飞机。

苏霍伊和他的军事顾问团在五月中旬就抵达了但泽,理论上他们是海军的顾问团,负责训练新生的东普鲁士人民共和国海军航空兵。不过傻瓜都知道这不过是个幌子,东普鲁士人民共和国海军根本就是俄国人的天下,根本可以说是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一只分舰队。

苏霍伊的主要任务也不是训练犹太飞行员,而是接收德国军火,重新武装更强大的俄国海军航空兵。毕竟俄国的工业能力相当有限,航空工业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形势。从1916年开始,俄国空军的主要作战飞机就依靠从法国进口。而1917年布尔什维克上台之后,这条路子就走不通了,这也直接导致了俄国空军很快就落伍了。

尤其是如今已经是1919年,跟战争末期那些性能更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相比,俄国空军的那点儿家当显得是相当的寒酸和落伍。如今能秘密的利用犹太人的渠道获得德国的飞机,那李晓峰自然要好好的利用起来。

经过一系列地秘密交易,犹太人花费了大把金钱从德国人手头收购了不少新式飞机,这么说吧,德国人将原本驻扎在东线最先进的飞机统统卖给了犹太人,至于那些不太先进的,一部分被就地销毁,另一部分留给了波兰擦脚布。

这么说吧,犹太人的空军和波兰人的空军几乎是同是组建,用的也都是德国货,不过一个是高大上,另一个则是捡破烂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果然有钱的才是爷。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适应训练,在6月末,苏霍伊的海军航空兵部队被初步建立起来。拥有战斗机一百来架,轰炸机三十来架。这么说吧,他手头的这些力量几乎就是一战俄国空军剩下的精华了。

从六月底开始,不管是在沃沃明还是在上马乌基尼亚,随着所谓世界人民志愿军空军抵达华沙,波兰的天空就被协约国集团占领了。没有对手的他们可以尽情的侦察、可以尽情的俯冲扫射,可以随便乱丢炸弹,除非他们自己玩脱了,否则不会有一点儿危险。

虽然协约国空军并没给地面上的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造成太大的麻烦,但是老这么被人骑在头上拉屎,也是很烦人的。所以当苏霍伊向某仙人报告部队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之后,某仙人立刻命令他们开赴战场!

在奥斯特鲁夫郊外,一块刚刚用人力平整过的空地上,一架又一架福特正在起飞。领飞的长机正是那位喜欢喝茶的小胡子苏霍伊。抵达奥斯特鲁夫的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投入了进攻,他渴望同协约国集团的飞行员掰掰腕子过过招。因为他听到过某些传言,据说那帮自以为是的家伙私下里说:“俄国飞行员都是一群莽夫,就是一群空中拖拉机手,根本就不懂得飞行的艺术!”

自认为很文青很有艺术范的苏霍伊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评价,他想要用实际行动给对方上一课,让那群自以为是的家伙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飞行艺术。

苏霍伊的编队径直向西南方向飞去,书面上的任务是进行一次空中侦察,搞清楚波兰人的态势,为后一步战斗扫清迷雾。但实际上苏霍伊根本就是奔着空战去的,所以抵达预定空域之后,他没有降低高度去侦察,而是不断的盘旋寻找敌机。

很快敌人就出现了,一架双座侦察机晃晃悠悠的出现在了苏霍伊的视野里,这两个可怜虫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危险,发现苏霍伊的时候,还亲热的摇了摇机翼友好的打招呼。这两个可怜虫大概以为是遇上了友机。

虽然打死靶子在苏霍伊看来毫无技术含量,但是对送上门的猎物他也不会手软。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之后,苏霍伊仅仅用一次扫射就让这架双座侦察机带着滚滚浓烟坠向了地面。

苏霍伊能看到那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