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他有些惊奇,果敢号为什么没有等待他的命令就开火了呢?
原因很简单,尤里西奇的对海搜索雷达总算勉强能用了,开机之后他是大惊失色,在他的尾部至少有七个信号反应,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第八个、第九个甚至第十个信号反应也出现了。而且从信号的位置、航向和航速看,这些日本人绝对是冲着舰队来的。而且从敌人的队形看,这显然是准备发起雷击了。
而此时,科科林上校那边是毫无反应,这让尤里西奇是急得直跳脚,如果放任敌人从容发射鱼雷,后面的结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是用无线电不断地呼叫科科林中校,希望中校同志赶紧做决定。但是让尤里西奇郁闷的是,无论他怎么大呼小叫科科林中校都毫无反应(摩尔曼斯克号在那时忙着跟旗舰基辅号联络,顾不上回应尤里西奇),着急上火的尤里西奇无奈之下只能决定自己单干了。
“给我接尊贵号……布尔基奇同志,后面是敌人……很明显了,我准备抢先攻击,决不能让他们占据有利阵位……什么,你还要等待命令,该死的!”
很显然,跟果断的尤里西奇相比,布尔基奇就没有那么果断了,他属于典型的红军军官,习惯于等待上级的命令,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对于果敢号来说,情况就有些不妙了,科科林那边没反应,布尔基奇又没卵。子,单独一舰迎战成群的敌人可不是一个好选择。不过尤里西奇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会做到底。
“发射鱼雷,我知道这么远的距离可能打不中,但我就是要让敌人知道,我们发射了鱼雷!”尤里西奇后来回忆道。
很显然,尤里西奇的想法是朝着日舰可能占据的阵位发射鱼雷,迫使敌人不能占据那个位置,顺带着能打乱一下敌人的节奏,这可以为友舰争取更多的时间。
作为一款防空型驱逐舰,果敢号只有一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红海军的5339鱼雷(53代表口径533毫米,39是研制的年份),这种蒸汽瓦斯鱼雷性能还凑合,51节时最大射程是4000米,39节时最大射程是8000米,34节时最大射程10000米。
当时,日舰和果敢号的距离在7500米左右,按道理说他应该选择39节航速这一档。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尤里西奇选择的是34节这一档。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
按照常规的理念,在有效射程内自然是速度越快越好,那样留给敌人的反应时间就少,容易击中目标。而现在尤里西奇却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这不是瞎搞吗?
请注意,这并不是瞎搞,而是有原因的,原因在于最新型的5339鱼雷安装了一套比较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请注意,我说的是自动控制系统,而不是自导系统。虽然声导鱼雷很快就要投入战场了,但当时的苏联真没有!
这种所谓的自动控制是什么意思呢?简单介绍一下吧,一般的直航鱼雷攻击目标的方式很简单,设定好航速和深度以及离散角,发射后直接奔着目标冲过去,击中了算运气好,打不中也正常。
但是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鱼雷攻击模式跟普通的直航鱼雷不同,普通直航雷就是一锤子买卖,打不中就歇菜。但是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鱼雷却可是设定折返点——所谓的折返点就是这枚鱼雷航行到规定的路程时就开始转向(角度可控,可以是原路折返,也可以是其他的角度,就看发射之前怎么设定了)。这种带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鱼雷在第一次攻击没有击中目标之后,就会按照发射前设定的折返角度转身发动对目标的第二次攻击。甚至如果控制系统够先进鱼雷的航程也够大,还可以设定多个折返点,让鱼雷多几次攻击机会。
这样的鱼雷无疑比一锤子买卖的直航雷高大上了不少,在二战中也属于黑科技之类的玩意,比如德国人在G7系列鱼雷中就应用了这方面的技术(也就是所谓的FAT和LUT系统)。通过发射前的设定,这种鱼雷可以在走Z字形多次攻击目标(主要用来攻击船队)。而且和后面的声导鱼雷相比,自控鱼雷技术要求低很多,在二战后德国的黑科技就被战胜国瓜分了,苏联也用来改进了当时其主力鱼雷5339,后来出口了相关技术给土。共,土。共的鱼1(5339的复刻版)也有这样的能力。
当然,这个时空有某仙人在,这种不算黑科技的黑科技自然是能早点用就早点用,所以5339鱼雷定型之初就有了自控装置,可以在海面上越快的穿越了。
所以尤里西奇的选择就很合理了,现在只有他一条驱逐舰发起攻击,而且一波也就是五枚鱼雷。五枚鱼雷攻击一个目标都实属凑合,为了给敌人多找点麻烦,就需要这五枚鱼雷多在海面上走几圈了。所以选择一个较低的航速,但是获得最大射程就很有必要了。
不过实话实说,苏联的蒸汽瓦斯鱼雷航迹还是比较明显的,攻击隐蔽性比较差,而日本人又专门点了夜战技能,所以发现这批鱼雷问题并不是特别大。
简单介绍一下蒸汽瓦斯鱼雷吧,因为很多同志总是望文生义,以为这是一种以蒸汽瓦斯作为燃料的鱼雷。啧,只能说这真心是错得离谱。
从头说起吧,最早的鱼雷其动力是压缩空气,这种鱼雷也叫冷机鱼雷,也就是说这种鱼雷的动力就是靠压缩空气驱动螺旋桨,当气瓶里的压缩空气消耗完了,鱼雷也就停了。所以早期鱼雷的射程相当的可怜(几百米)。这种鱼雷实际上只利用了工质的位能。
后来,工程师将压缩空气和燃料(通常是酒精或者煤油)充入燃烧室燃烧,再用高温气体去驱动发动机做功,这就是所谓热动力鱼雷。
热动力鱼雷虽然航速和射程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燃气的温度相当的高,容易损坏发动机或者燃烧室。于是工程师就采取整机浸水来降温,不过这样一来热效率却降低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又采用了新办法,那就是往燃烧室里喷水。而这些喷入燃烧室的水在高温作用下蒸汽化,当鱼雷的速度越来越快航程越来越远时,也要求更多的水喷入燃烧室降温,甚至这些喷入的水比燃料还要多,而使用这种降温模式的鱼雷就是所谓的“蒸汽瓦斯”鱼雷了。
而所谓的酸素鱼雷和普通蒸汽瓦斯鱼雷的区别,就是普通鱼雷注入燃烧室的助燃剂是压缩空气,而酸素鱼雷注入的是纯氧。纯氧燃烧后就消耗掉了,而普通蒸汽瓦斯鱼雷因为注入的是空气还有其他气体成分,所以还需要排气,这些排出的气体就形成了明显的航迹。当然氧气是易燃易爆品,储存具有高度危险性,安全性不好也就很正常了(德国人更疯狂,用过氧化氢作为助燃剂,双氧水是什么性质就不用多说了吧?)
当然,同是热动力鱼雷,发动机也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苏联习惯用卧式双缸往复式主机,英国和日本采用多缸(四缸或星型排列)式半柴油机,而美国人习惯用汽轮机。
好了,废话说完了,继续说战斗的事。发射完鱼雷之后,果敢号也没有闲着,更没有调转船头高速撤退,这不是战斗民族的风格。尤里西奇很快就命令全部主炮开始射击,而目标正是西村祥治的旗舰由良号。
倒不是尤里西奇有火眼金睛,漆黑一片的深夜都能将由良号识别出来。实际上俄国人的眼神不怎么样,至少跟专门强化了这方面技能的日本人相差甚远。当然在这个漆黑的夜晚,日本人也没能准确的识别出果敢号的级别,日本人后来承认:“一艘美国轻巡洋舰首先开炮。”
从吨位来说,果敢号勉强也能够上轻巡洋舰的边,至少已经接近日本的夕张号了。果敢号一共有四座炮塔,每座装有两门130毫米高平两用炮。和之前33型驱逐舰相比,这种130毫米主炮身管短许多(四十倍口径,前者50倍口径),自然的初速、最大射程也是大大不如。但因为缩短了炮管,全炮重量大大降低,连带着俯仰和旋转速率极大提高,配上半自动装弹机,最大射速可以稳定在12发到15左右。
当然,该炮主要的职能是防空,对海和对陆攻击并不是重点。如果是白天,苏联的短管130碰上了由良号的140,那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了。不过好在这是晚上,而且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10公里以内,这下130就没有那么吃亏了,如果算上苏联方面的火力优势(8门对6门,12到15发每分对6到10发每分,那红海军还占上风)。
不过,这一切都是空对空,不管你的火炮口径有多大,射速有多快,打不中目标一切都是白搭。而在这方面日本人相当的自信,就在果敢号抢先开火的同时,西村祥治笑了,他很自信很得意地对由良号全舰官兵训话道:“诸君,是到了展示你们训练成果的时候。拿出最佳的表现让美畜大吃一惊吧!”
由良号迎战的状态很有趣,一般来说,如果要进行炮战,那么就要发挥出全部的侧舷火力,也就是要扭转船身,同敌人平行航行。但此时,由良号并没有这么做,它依然用船头对准果敢号,而且依然保持较高的航速,这更像是一副突击姿态。
实际上西村祥治也是准备继续突击,因为暂时他只看到了果敢号,而“美军”舰队的主力还不见踪迹,现在敌人又抢先开炮,这意味着他必须抓紧时间找到敌人主力,并赶紧的发动第一轮雷击,这样才能为本方舰队主力争取一定的优势。
自然的,面对果敢号的骚扰,西村祥治就不以为意了,在他看来用船头的三到四门主炮就足以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美畜了……(未完待续。)
405夜战(3)
此时日本人的队形是由良号打头,身后紧跟着七艘驱逐舰,所以在由良号开始还击时,它身后的驱逐舰因为角度的关系并没有加入战斗。在这场夜战爆发的最初时刻,可以说是果敢号和由良号的单挑。
由良号舰首有两门140毫米主炮,再加上舰桥两侧的另外两门140毫米主炮,理论上说在船头这个半球可以有四门主炮参战。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理论而已。实际上由良号并不能时时刻刻用四门主炮还击,原因就在于日本的5500吨级轻巡那个蛋疼的主炮布置。
说实话,其设计有浓郁的一战遗风,舰首中线上的两门140毫米单管主炮炮塔呈现背靠背布置,一门炮口向前另一门炮口向后。也就是说炮口指向舰尾的那一门正前方射界是受限制的。不光是这门主炮射界受限制,在舰桥两侧的那两门主炮同样也无法向另外一侧船舷射击。
总而言之,日本的5500吨轻巡是一种浓郁一战遗风的轻巡,除了适航性相当不错之外,在1940年代也就没有太多值得一提的东西了。
尤里西奇在战后就回忆道:“敌舰的火力不是很强,最多有三门主炮能向我舰射击,多数时间甚至只有两门主炮参加战斗……而我舰的八门主炮可以不停的倾泻弹雨……”
西村祥治也回忆道:“敌人的火力很猛烈,不过炮术不佳!”
西村祥治为什么说果敢号炮术不佳呢?原因就在于炮战开始的前五分钟,果敢号发射的炮弹很多但却无一取得命中,更要命的是跨射都少,这是怎么回事呢?按道理说安装有炮瞄雷达的果敢号表现不至于这么差啊!
是的,果敢号的炮瞄雷达准确地锁定了由良号,但是红海军的雷达在中途岛战役中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水土不服。红海军的雷达更适应凉爽干燥的环境,而中途岛所在海域湿度和温度都大大有别于红海军的既定作战环境,所以总是或多或少的要出问题。
比如此时,果敢号的雷达不知道怎么回事测距误差有点离谱,所以果敢号打不中对手也很正常了。当然,尤里西奇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毕竟黑灯瞎火的他也看不见,观察哨也看不清炮弹的落点,所以他只能盲目地按照火控雷达的错误指示去射击。
真正帮助他发现这个问题的还是另一侧的尊贵号,此时她稍稍落在果敢号后面。虽然舰长布尔基奇一直在等待上头的命令,但是尊贵号的战斗准备工作还是就绪了,其火控雷达也死死的盯着由良号。而尊贵号很快就发现果敢号的射击偏得离谱,她的火控雷达准确地扑捉到了果敢号的炮弹,其平均射击误差在五百米左右,这简直就是在放空炮。
“尤里西奇同志,你在搞什么鬼?”布尔基奇实在看不下去了,“你的大炮在瞄哪里?所有的炮弹都远了五百米左右!”
这时尤里西奇才明白自己又被不可靠的火控雷达坑了,他赶紧下令人工纠正误差,并要求雷达兵们赶紧去解决这个问题。战后果敢号整修的时候才发现是因为雷达电路受潮导致的问题,更换了部分电路之后一切才恢复正常。
战斗在继续,果敢号蹩脚的表现让西村祥治信心更足,他命令舰队继续勇敢的突击并做好雷击准备,同时还命令炮手们加把劲尽快给美国鬼畜一点颜色看看。
是的,在这几分钟里,不光是果敢号没有开胡,由良号也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只不过由良号的这种表现还算正常,首先,其没有雷达,完全得靠人眼去解决问题,其次,由良号参加炮战的火炮较少,也不容易取得战果。
此时,双方的距离大概只有六千米的样子,而就在此时,战斗终于变得激烈了起来,首先是跟在由良号后面村雨号也开始断断续续射击,尊贵号也结束了静坐开始发言,开始向由良号猛烈开火。
西村祥治回忆道:“敌人的另一艘巡洋舰也开火了,火力也很猛烈,此时我必须考虑一个问题,是继续突击还是立刻发射鱼雷。”
尊贵号的开火让西村祥治意识到“美畜”已经警醒过来了,继续向前突击很容易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但是让他郁闷的是,在这一片海域依然只能看到三艘“巡洋舰”,美畜的其他舰只哪里去了呢?
西村祥治看不到红海军的主力实在太正常了,当时红海军特混舰队的阵型很散,而且库兹涅佐夫接到科科林的通知之后,立刻就意识到情况严峻,一方面命令明斯克号和基辅号全速前进,拉开同敌人的距离,另一方面命令四艘战巡和重巡前往支援科科林的小编队。至于其他的轻巡编队,按照库兹涅佐夫的要求向航母收缩,护卫两艘航母撤退。
库兹涅佐夫知道日本人很擅长夜战,所以他不打算让两艘宝贵的航母冒险,将航母带出险境,拉开距离之后用飞机解决问题更合算。说心里话,库兹涅佐夫真心希望夜间飞行员能多一点,这样在晚上航母就不是个摆设了。
此时苏霍伊和库兹涅佐夫唯一能做的就是:“弹射四架Ro2,去搞清楚后面敌人的情况。”
由良号和果敢号依然在激烈的对射,双方的炮手都憋着一股子劲,都想弄死对方。首先开胡的是由良号,其舰首的四门140毫米主炮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终于一齐开火,四枚38公斤重的榴弹飞越五公里多的距离落在了果敢号周围,其中一枚准确地击中了果敢号的船头。
用尤里西奇的话说:“前甲板升起了一个火球,舰桥也抖动了一下,很快他们就告诉我前甲板部分舱室进水,有人员伤亡。”
果敢号的损管队很快就赶到了现场,一番紧急抢修之后,堵上了漏洞并排空了积水。应该说这一弹对果敢号的打击是微乎其微的,完全没能影响到接下来的战斗。
据尤里西奇回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本人的弹药威力较小,其140毫米榴弹不如红海军的152毫米榴弹给力。应该说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因为日本的140毫米舰炮弹丸确实比主流的152轻不少(38公斤对45公斤),而日本人之所以开发这种口径的弹药,原因在于日本海军担心在实战中扬弹机受损只能人力输送弹药。而对于矮小的鬼子而言,全重在45公斤以上的152毫米弹药显得过于沉重,所以干脆适应本国国情减少口径减轻弹重。
当然,客观上说,140毫米弹药和152毫米弹药并没有质的差别,威力相差并不大,而日本的140毫米舰炮性能也还是不错的。之所尤里西奇觉得损伤不大,源自于果敢号驱逐舰良好的设计,抗损性和损管设施很合理,这才造成了这种错觉。
由良号取得命中之后,果敢号很快就还以颜色,8门130毫米主炮用猛烈的齐射告诉了日本人,俄国的130毫米舰炮不可小觑。为什么这么说呢?前面说了日本的那个140毫米舰炮弹丸重量是38公斤,而红海军的130毫米舰炮弹丸重量在33。5公斤左右,双方的差距也就是四公斤左右。这么说吧,在主流的5英寸(127毫米)级别火炮中,毛子的130威力真心算是很大的(法国的130威力也不错)。
所以别看舰种和吨位上由良号好像高出一线,但是论实际战斗力,由良号可能真心打不过果敢号。而很快这种情况就表现出来了。果敢号利用尊贵号的炮瞄雷达修正误差,算是补上了那块要命的短板,在随后的对射中连连中的。
第一枚130毫米榴弹就击中了由良号舰首的A炮塔,这枚榴弹轻松的撕开了炮盾(仅20毫米厚,说心里话只能防弹片)然后在炮塔内部爆炸,横飞的弹片瞬间杀死了炮塔内所有的炮手,并差一点就引燃了炮塔内的待发弹。
而这一弹也中断了由良号良好的射击趋势,整整停顿了三分钟,由良号才再次开始还击。原因就在于滚滚的浓烟遮挡了视线,让日本人看不清果敢号的位置。
在这三分钟里,果敢号是再接再厉,虽然没有再次直接命中敌舰,但是几枚近失弹却让舰桥里的西村祥治吓出一声冷汗,有一枚炮弹几乎是擦着舰桥飞过去,他都能觉察到弹体和舰桥表面钢板的摩擦声,感谢天照大神这枚炮弹的引信没有起作用,否则以由良号舰桥那点可怜的装甲,真心不够干什么的(51毫米)。
在此之后,又连续有数枚炮弹落在了由良号左右两舷,这充分说明敌人的火控设备已经锁定了由良号,如果继续闷头往前冲,恐怕不会有好果子吃。眼见如此西村祥治放弃了继续猪突,选择转舵发射鱼雷。
“雷击准备,瞄准敌人重巡洋舰,预备,放!”
所谓重巡洋舰其实就是摩尔曼斯克号防空巡洋舰,此时她终于比较清楚地进入了日本人的眼帘。在鬼子看来,这艘重巡所在的方位应该就是敌人主力所在,朝这个方向发射鱼雷,应该有戏!
由良号立刻开始转舵,将硕大的船体横过来,而船体中部的水兵们也立刻开始忙碌起来,8。8米长的鱼雷发射管开始缓缓旋转,带动着两枚九三式酸素鱼雷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