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抗战-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蒋害怕了。

八路军得到了德国人支援日本的大批武器辎重,连装甲部队也有,现在又露出了对东三省的“野心”……可他偏偏还没有办法。因为此时的八路军已经不是他能轻易对付的了。至少,他摆在喀尔喀南面的胡宗南和傅作义两人是绝对对抗不了实力突然大增的八路军的。何况八路军所展现出来的力量也让英美盟国大为惊喜,如果不是他在那儿一直死拦着,美国人都要派人去喀尔喀跟**联系合作的事情了。所以,主动进攻是没可能的,可拐着弯儿的找麻烦也不可能……他顶多就是让胡宗南和傅作义切断喀尔喀跟华北的联系,可人家现在已经基本打开了跟东三省之间的通道……日本人在那儿集中兵力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分散兵力去切断八路军的各种渠道?

越想,就发现自己对八路军越没有办法,老蒋也就越急,也就越气……而最终,他终于把气撒到了秦卫的头上。因为在老蒋看来,正是因为当初秦卫在跟**的谈判中胡搅蛮缠,让**有机会拥有了装甲部队,才会让八路军在这一次的战役中轻松取得胜利。所以,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就是秦卫。于是,一怒之下,他撤了秦卫的空军总司令一职。

秦卫也懒得理会这个秃头,被撤掉空军职衔之后,也不跟老蒋打招呼就回到了昆明。然后什么事儿也不管,就整天跟贺衷寒一起商量着向缅北、老挝、北越等地移民的事宜。而很快,老蒋就发现了自己做错了事情……秦卫去职之后,立即就受到了桂系、滇系,乃至刚刚跑到西藏扎下来没多久的前川系军阀们的热捧,甚至连躲在晋南的阎老西儿也频频派人与之联系。而随着这些人与秦卫的联系愈发紧密,中央军收复失地的行动就开始变得艰难了……因为秦卫的情报大都送到了这些杂牌的手里。

一时间,老蒋恨不得把秦卫杀掉,可他不敢。因为就在他刚刚动了这个念头之后没多久,外界就有了这方面的传闻……舆论汹汹倒也罢了,那些杂牌找麻烦也没什么问题,可他现在视作王牌的空军却突然混乱起来,周至柔这个航空总指挥也压制不住,此外,海军方面也对此极为不满,陈绍宽和陈季良这两个海军大头领甚至亲自找上门向他进行询问,以此表示了海军方面对秦卫的支持。

无奈之下,老蒋只能放弃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为了修复跟秦卫的关系,同时也不掉面子,他授予了许久未曾露面的戴笠海军上将军衔,同时任命其为海军部长。

而再之后没多久,戴笠“指挥”中国海军那唯一的一支舰队在南海堵住了刚刚从印度战场上回来的日本印度洋舰队,就是那艘满载排水量高达七万吨的“大和”号航空母舰为旗舰的舰队。而一番据说持续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海空战之后,中国海军以损失一艘巡洋舰、伤一艘战列舰的代价,把“大和号”和半支印度洋舰队开回了海南港口。

“大魔王”戴笠的名头再次声震中外。

不过,就在戴笠风光无限的时候,又有人狠狠地压了他一头:沉寂数月的八路军从喀尔喀一路南下,摆出了一副要横穿内蒙南下华北之势。可就在老蒋大喜过望,急忽忽地让傅作义摆阵迎敌的时候,八路军却又突然一个神龙摆尾,拐弯儿拿下了日军驻守的赤峰,接着,兵锋就压到了锦州城下!

第615章一连串的无奈

对解放战争有所了解的人肯定都会知道三大战役,而知道三大战役,就会知道辽沈战役的重要性,也就更加会明白锦州对东北的战略意义所在。据闻,当时负责指挥东北作战的**因为害怕损失,不愿意去攻打这个连接东北与华北咽喉之地,结果最后还是被**强令着拿下了这座重镇。而锦州一下,东北数十万**精锐便成了瓮中之鳖,虽然经过杜聿明的百般谋划,总算用船只从葫芦岛撤走了一批,可大部分还是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并最终成为了第四野战军的战士,使得解放军的实力遽然壮大。

而这一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八路军居然“再一次”实施的锦州作战,并且在付出相当损失之后,拿下了那里。

面对这个局面,不论是日本人,还是正躲在长春的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都是惊恐不己。因为八路军这根本就是摆出了一副鲸吞东北的架势,而携着刚刚打败了“日满联军”的威势,不论是日本人,还是伪满洲国的人们,也都深切的感受到了八路军的重重威胁。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感到有些惊恐,也觉察到了八路军强悍的出乎意料的作战能力,可日本人和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却还是心存着一丝侥幸:就算八路军再强大又如何?就凭着区区十万人左右的人马,还能打下整个东北不成?

因为进攻喀尔喀失败,梅津美治郎的军事指挥权被植田谦吉所取代。而这位原本负责坐镇远东的关东军大将对战局进行了一番分析之后。立即就组织了大量的兵力对锦州展开反攻,而与此同时,他还向华北方面军的筱冢义男求助。从华北调集了部分兵力,对锦州进行南北夹击。

许多人都以为八路军面对这样的压力会选择主动撤退。毕竟八路军一向都是以游击战而闻名的嘛。可出乎几乎所有人的预料,八路军总部派出了副总司令彭德怀亲赴锦州,指挥锦州防御战。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撤。

激烈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关东军、伪满军、日华北方面军、华北伪军……总数据说超过了十五万,在植田谦吉的指挥下,将锦州重重包围。而锦州城内。则是彭德怀指挥的不足四万八路军,而且这支部队还在不久前的攻城战中蒙受了相当的损失。

胜败似乎已经相当明显……如果八路军没有外招的情况下。

可问题是,八路军从来不会打呆仗。

彭德怀率部将植田谦吉和关东军主力死死拖在锦州城。而剩余的八路军,还有新四军则乘势杀入了东北。叶挺、刘伯承、贺龙、**、聂荣臻、罗荣桓、徐向前……再加上在乌兰巴托总揽全局的**和朱德等人,日本人在东北的统治几乎有瞬间就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得到了充足装备的八路军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强悍。

被迫留守的梅津美治郎在对方近乎疯狂的进攻下,左支右绌。仓惶向东京求援。可此时的东京已经抽调不出任何兵力了。于是。一直在叶卡捷琳娜堡注视着欧洲战场的西尾寿造被迫从麾下本就不多的兵力中又抽调出了半个师团,又从那些以苏联劳改犯为主干组建的劳改部队中抽调了部分兵力,开赴东北进行支援。可这支部队还没有过贝尔加湖,就被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陈毅和**打了个措手不及。陈、李的部队并不多,可就是这样一支“小部队”,竟死死地拖住了西尾寿造的援军,使之难以前进半步。

东北战成一团。

最终,植田谦吉围攻锦州三个多月。损失近半兵力,也还是没能拿下这座城市。无奈之下只得退兵,希望能够用剩余的兵力赶走在东北“肆虐”的**。可问题是,这个时候,东北已经有大半的乡镇落入了**之手,且剩余的乡镇也大都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被拿下。不仅如此,原本只有十万左右兵力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兵力已经翻了两倍还多,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的增长之中。所以,植田谦吉的计划根本就没有实施的余地,只能将兵力打散入东北的各大城市,努力保证日本对这些主要城市的统治。可这只是暂时的。虽然关东军高层拼命宣传,只等部队进行休整之后,就会展开反攻,把**赶出东北。可所有人都明白,随着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只等着**消化了前期的作战成果,部队休整之后,就会展开新一轮的进攻,而那个时候,日本人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也就是说,经过一番血战,东北已经攻守易势!

显然,这种局面是许多人都不想看到的。日本人、老蒋,甚至是德国人都不愿意看到。

东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日本人的生命线,为了支持自己的侵略战争,日本人疯一样从东北攫取各种战略物资,可现在东北大部“失陷”,他们就等于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后勤基地,战争潜力将进一步枯竭。而老蒋呢,自然是看到了**夺取东北之后将会迅速发展壮大的局面。要知道,当初的奉系军阀可是中国最强大的势力,那里不仅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还有着张作霖当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工业……

所以,在锦州战役期间,老蒋曾多次下绊子,最疯狂的一回,就是命令驻兵北方的胡宗南和傅作义直接进攻喀尔喀。不过这道命令最终都没能获得执行。傅作义接到命令之后阳奉阴违,表面上调兵遣将,可动作却慢得要死,等植田谦吉在锦州城下坚持不下去,都退兵了,他的部队都还没集结完毕呢;而胡宗南虽然比傅作义好一点儿,可他的主要兵力都在陕西和山西一带,还要预防阎锡山卷土重来,把他好不容易占去的地盘儿再给弄走,虽然勉强抽调了不少兵力,但跟喀尔喀之间还隔着一个内蒙,而内蒙等地,目前几乎都是傅作义的地盘儿。傅作义虽然表面上听从老蒋的指令,可他实际上还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自然害怕老蒋玩儿假途灭虢的把戏。所以,在傅作义有意无意的阻挠下,在东北战事告一段落之后,胡宗南的先头部队也还没有看到喀尔喀的边境。

就这样,虽然老蒋急得直跳脚,却拿**没有任何办法。有心拿傅作义开刀,却又担心逼急了把傅作义直接逼到**那边儿去,真要是那样,**可就不是只占领东北那么简单了,人家的兵锋可以直指平津,进而窥视整个华北。

可这样光看着也不是个办法。老蒋是绝对不会坐视**占领东北,进而取得偌大的本钱的。虽然这目前看似已经没有办法阻挡,但明挡不行,还有暗挡。所以,一开始,他就跟日本人暗地里达成协议,许诺**暂时不会向日军展开进攻,以此让日军可以抽调华北、华中、华南等地的部队支援东北。可出乎他的意料,日本人确实是调兵了,不过这兵不是调去东北的,而是调去了南亚……锦州战役落幕的时候,坂垣征四郎在印度战场上取得了一场大胜,消灭了英印八个师的部队,将印度总督韦维尔打得连连败退,夺取了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重镇,在殖民地时期,从1772年直到1911年的140年间,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在这期间,该市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所以,加尔各答的陷落,使得整个印度都陷入了混乱之中,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而同样的,因为加尔加答的陷落,正在孟买地区跟从北非撤回的日军激战的亚历山大所部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士气大幅低落,尤其是那些印度士兵,出现了大量的逃兵和叛变现象……可以说,孟买的失陷几乎已经是注定的了。

所以英国人真的是急了,再加上埃及方面告急,苏伊士随时都有陷落的可能,丘吉尔终于低下了他那高傲的头颅,以撤销“麦克马洪线”,割让东孟加拉省,支援武器辎重为条件,换取了中国方面的支援。可是,如此“屈辱”的代价,丘吉尔得到的却并不是他希望的中国远征军对坂垣征四郎的进攻,而是早就已经到达西藏,养精蓄锐许久的川军的南下……以潘文华、刘文辉等人为首的数万川藏军进入尼泊尔,然后在韦维尔这个印度总督撤回新德里之前就到达了未来的印度首都,在那里等待英国人的武器辎重。也就是说,原本应该去支援英国人,替英国人去面对日本人子弹的川军,反倒跑到了英印军队的大后方,好整以暇的开始坐山观虎斗……而英国人不仅不能找他们的麻烦,还得好言好语的伺候着,因为他们真的很需要这样一支援军。

第616章〃小强〃日本?

中**队“进入”印度,而印度最重要的工业、文化、教育中心又落入了日本人的手里……以英国人一贯以来的性子,应该是会向这两个“敌人”同时发飚的。可这一次丘吉尔那个暴脾气的矮胖子却罕见的选择了沉默,虽然最终通过外交干涉,将川军潘文华等人“赶”出了新德里,可他们还是一改往常的傲性,不仅对川军进行了平等的对待,还对其进行了相当的安抚……据说花费不小。

而川军方面呢?在得到补偿之后,倒也没有跟英国人闹腾什么。因为他们虽然被赶出了新德里,却得以驻扎到旧德里附近。显然,英国人还是很有“诚意”的。而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暂时不必直接跟日本人交战。因为在占领加尔各答及其附近的部分地区之后,坂垣征四郎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摆出了一副休整,并准备消化加尔各答及其周边占领区的架势。虽然英国人对此极为紧张和着急,可短时间内他们却没有办法发动反攻,只能抓紧时间重新组织力量,留待日后。只是加尔各答拥有各种工业,对印度而言,其地位差不多就等于是东北加上海之于中国。日本人占领了那里,如果再将其消化,实力必然会大为增涨……印度战场的未来局势必然更加“火爆”!

而南亚方面的失利,再加上北非的败退,还有德军又开始大规模转向西进……全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局势由此变得相当严峻。罗斯福再也坐不住,向丘吉尔和老蒋发了电报。要求三人进行会面,商谈在全球范围内如何进行统一的反法西斯战争……会议地点原本是打算定在埃及开罗,可考虑到德意军队攻势正盛。蒙哥马利所率领的英美联军可能无法阻挡隆美尔,于是,开会地点最终定在了伊朗的德黑兰。这也就是说,原本应当出现的“开罗会议”没有了,而原本应该由英、美、苏三国举行的“德黑兰”会议的参加者也变成了中、美、英!苏联被排除在外……而事实上,罗斯福在开会之前也并没有招呼斯大林。

这一场会议最终在1944年夏初举行。

因为中国表现还算可以,这一次的老蒋并没有再成为一个单纯的配角。而是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根据三国签订的协议,中国不仅可以取回原先割让给日本的诸多领土,诸如台湾、琉求。还将获得在老挝、越南、柬埔寨的诸多权利。换言之,英美两国以原本法国在东南亚的利益换取了中国的支持。不过这还不是德黑兰会议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其最重要的成果,是重新确定了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部署……在老蒋提议。以及罗斯福的支持下。丘吉尔放弃了“先欧后亚”的战略,转而支持“先亚后欧”!

达成这样的协议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在全世界战场,目前只有中国方面频频取得了对法西斯的胜利。而身为中国的对手,日本人左右开弓,一边儿打到美洲,还一边儿又抽到了非洲,现在又拿下了印度最重要的一个地区,真的是非常的让英美厌烦。同时也让这两个列强感到了巨大的威胁。所以,支持中国。就等于是约束住了日本这只不安份的狼崽子的力量。再者,苏联人经历了数场大败,已经无法拖住德国人,而随着德国人将大批力量转向西线,在欧洲,还有北非大陆上面,德意志战车几乎所向无敌,英美短时间内根本就难以组织反攻,只能努力防守。这种情况下,将主要力量转向亚洲方面,支持中国先打击日本,打败,甚至是摧毁轴心国的东方支柱,不仅有利于解决英美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还有利于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局。当然,中国海军解决了日本印度洋舰队一半以上的力量,使得印度洋的航线对同盟国来说变得相对安全,也是促成会议达成这一协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于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英美对中国的支援骤然增强。大批的物资运抵中国,而随之而起的,就是中**队对日军的大规模反攻。

钱粮充足,兵甲精良……老蒋一时意气风发,大有一举克复全国的气势。而战事在一开始的时候也确实像他所预料的那样,**层层进逼,取得了无数“辉煌”的胜利。河南、安徽、江西等省相继收复,除沿海的几个省市之外,大半的国土又重新回到了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可之后,局势就开始变得僵持起来。

兵力愈发集中的日军顽强地守住了沿海各省,**几次展开大规模的进攻,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不仅如此,因为之前的胜利,使得部分军队轻敌冒进,反而遭到了日军的迎头痛击,损失惨重。而面对这种情况,老蒋极为恼火,他纠集了何应钦、白祟禧、陈诚、秦卫等人进行商议,要打一场大仗来挽回自己和颜面。不过让秦卫等人无语的是,老蒋这场大仗的目标居然是收复南京。

秦卫等人是坚决反对这一计划的。虽说有了英美的大力支援,可日本人毕竟也不是吃素的。随着兵力的收缩,长三角一带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日军;而南京身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又是汪精卫那些汉奸的大本营,日本人在其中的防御力量自然是相当强的,强行进攻,最后即便是拿下了那座城市,恐怕也会得不偿失。所以,众人建议老蒋改变计划,转而先收复福建、苏北、鲁南等地,先将华北和华南的日军切裂开来,再逐步消灭之。然而老蒋并不是一个喜欢听劝的人,尤其是在他觉得已经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就更不喜欢听人劝了。所以,在他的强力推动下,收复南京的战役如期展开。

战事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极其激烈的境地,日军似乎是觉得自己已经到了末日一般,死战不退;而**呢,虽然占据武器方面的优势,进展得却非常缓慢,损失也非常大。而面对这种情形,白祟禧提议老蒋利用空中优势,派王耀武所率领的空降军突袭台湾,再配合戴笠的海军实行抢滩作战,打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减轻南京方面的阻力。可老蒋再一次拒绝了这条建议,转而命令前线加强攻势。可就在这个时候,东北方面传来消息,八路军在地下党的配合下,成功策反了长春的伪满洲国安**一部,并在起义部队的配合下,顺利拿下长春。局势让老蒋更加着急,亲赴前线督促战事。而就在他的“努力”下,**与日军激战四个多月,最终以伤亡十余万人的代价,重新夺回了南京,并将日军主力赶至了淞沪一带。

战局终于正式变得明朗起来。谁都知道,日本人在中国的败局已定,现在所剩下的,就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英美对此都极其欣喜,丘吉尔和罗斯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