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强国梦-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司令,我们是来请战的。”周子鹤直截了当地说道。

“请什么战?”肖志华不解地问道:“兵工厂那边的炸弹还没造出来呢!”

“我们造出来了。”周子鹤的话让肖志华吃了一惊,转头看了看,另两位使劲点头,表示认可。

接过周子鹤递过来的图纸,肖志华仔细看了看,不禁板起了面孔。虽然他不是很懂,可这炸弹也太简单了,用适当长度的导火索控制时间,再有一个装满炸药的铁罐子——

“胡闹。”肖志华不悦地训斥道:“这东西能拿到飞艇上吗?飞艇用的是氢气,一个静电火花都可能使它爆炸,你们还要在上面点导火索。”

“氢气没有泄漏,我们再小心一点,应该没有问题。”一个艇长小心翼翼地说道。

“我们会很小心的。”周子鹤陪着笑脸说道:“清军的炮火太讨厌了,我们去敌人炮兵阵地扔两颗炸弹,肯定吓得他们阵脚大乱,以后就是空载飞过去,他们估计也要心惊肉跳。”

肖志华使劲摇着头,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三个傻大胆的提议。开什么玩笑,不说一架飞艇的造价,就是这些飞艇驾驶员,那都是宝贝呀!

“你们不用着急,兵工厂已经找到了制造炸弹的思路和方法,正在加班加点赶制,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就能起飞轰炸敌人了。”肖志华和声劝慰道:“不要光想着杀伤敌人,你们也要想想飞艇一旦出事,对我军的士气也是沉重的打击。”

肖志华这番话不是敷衍他们,而是真的。因为不能用明火,喻培伦和几位工程师经过研究和试验,已经决定用炮弹的碰炸引信来制造炸弹。原理虽简单,但弹壳的铸造,尾翼的安装,都需要时间。但是如果成功,空中轰炸带给北洋军的绝对是震撼的效果。

。。。。

第一卷第五十八章航空炸弹

江面上闪烁着耀眼的金光,时而聚拢,时而散开,象一群快乐的精灵在嬉戏。小理水天交接处,依稀可以看到一线山痕。这朦胧的景色,似乎把人们带到了虚无缥缈的仙境。

“我真想掌握家里的全部财产!到那时,我随时可以将钱捐献给革命,宋先生就不会发愁了。”孔祥熙站在船头,望着岸上遥相呼应的龟、蛇二山。

“你的崇高愿望真是令人感动!”宋蔼龄觉得“圣人”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可爱了,笑着说道:“我也渴望支配巨大的财富,那样,我就能达成爸爸建造二十万里铁路的宏愿,也能帮妈咪建立孩童乐园。”

“可是——”孔祥熙忽又嗫嚅着说道:“听父亲说,大家之子不知艰辛,易生挥霍之心,等到自己操持家业时,就会变得一毛不拔,锱铢必较了。”

“锱铢必较不是坏事,为富不仁才要不得。”宋耀如笑着走了过来。

“宋先生。”“爸爸。”两个人赶忙打着招呼,宋蔼龄象个撒娇的小女孩,上前挽住了宋耀如的手臂。

宋耀如扬手一指,说道:“看,那里就是黄鹤楼了,在武昌换船,我们与湖北军政府的工作人员一起去汉口。战事紧张,志华他脱不开身。”

“清军又进攻了?”宋蔼龄厌恶地说道:“这群满清的忠实走狗。”

“宋先生,您似乎想出了募集救灾资金的办法,不是那么发愁了。”孔祥熙问道。

“想出了几条,可都没什么新意。”宋耀如苦笑道:“无非是以工代赈,向富人劝募劝捐,政府拔款救济,太简单了,谁都能想到的。”

“其实也就这么多办法,难道还能点石成金,另辟蹊径不成。”宋蔼龄劝慰道。

“我身上还有不少钱,可以都捐出来。”孔祥熙慷慨地表示道。

宋耀如轻轻点了点头,欣慰地看了孔祥熙一眼,将头转向汉口方向,希望志华能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钱,复兴会是有很多,但无限制地花下去,却也不是办法。

“在当今你的崇拜者中,

没有人比我,

更能理解赞美你,

值得自豪的荣誉。

你的名字曾使沉醉,

象胜利的名字………”

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宋耀如不由自主轻轻用英语吟诵起魏尔伦的诗歌。

孔祥熙咧嘴笑了笑,但立刻被宋蔼龄看作是一种不以为然的表情。她不由得瞪了孔祥熙一眼,说道:“怎么?不服气?虽然你家也算是有点钱,但要与乔森叔叔比,九牛一毛而已。”

“那是,嘿嘿。”孔祥熙有些尴尬地解释道:“我哪敢不服气,乔森先生有药厂,又有银行,说是富可敌国也不过分。小理”

“这话说得不对。”宋耀如摇头道:“乔森是很能赚钱,可他更会用钱,这一点,了解他的人没有不服气的。而且他对革命事业的投入是别人难以想象的,如果他把这些钱用来替自己投资,凭他的眼光和手段,富可敌国都不足以形容。”

“看看,乔森叔叔不仅投入巨资,而且为了革命,结婚这么多年,连孩子都没要。”宋蔼龄充满钦佩地冲孔祥熙扬了扬下巴。

宋耀如微微皱了皱眉,琳娜经过挫磨后,身体有了隐疾,可能再不能生育,这件事情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但肖志华依旧惜她、爱她,浑不以此为意。等到革命成功,国家稳定,或许可以想个别的办法,让志华有个继承人才好。宋耀如的思路突然被汽笛声打断,抬头看时,船正慢慢靠向码头……

炸弹是这样的吗?肖志华摸着下巴,围着一个加装了尾翼的普通炮弹转了两圈,伸手摸摸尾翼,不太确定地问道:“试验过吗?飞行时的稳定性如何?”

“试验过,稳定性还是可以的。”喻培伦兴奋地说道:“清军用的是75毫米火炮,咱们用的是105毫米口径的海军炮弹,比他们威力大多了。”

肖志华轻轻点了点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使用的还是将普通炮弹加装尾翼或是用手榴弹改制而成的航空炸弹,兵工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搞出来,也实属不易。望着喻培伦通红的眼睛,他有些感动地伸手拍了拍喻培伦的肩膀。

“明天,请允许我参加空中轰炸。”喻培伦似乎对肖志华慰劳式的举动根本不领情,**地说道:“总司令,你早就答应过我的,可从广州到汉口,你就没实现过诺言。”

肖志华翻了翻眼睛,这臭小子,好心当成驴肝肺,好好弄你的炸弹得了,非要去战场杀敌。

“明天不知天气如何?”肖志华顾左右而言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天边的晚霞。

“明天应该是个晴天,刚才我看到了火烧云。”周子鹤迫不及待地说道。

什么人哪,根本不会看脸色。肖志华撇了撇嘴,白了一眼正兴奋地望着炸弹的周子鹤,得,人家没看见,估计看见也不在意。

“你去轰炸,兵工厂怎么办?炸弹谁来造?”肖志华一瞪眼睛,冲着喻培伦说道。

“兵工厂自然有人负责,炸弹造起来也容易,拧掉弹壳,加上尾翼就行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喻培伦立刻将肖志华的借口堵了回去。

“那,那你去问他们。”肖志华索性把这件事情推干净,伸手一指周子鹤等人,又别有用心地大声加了一句,“如果他们不介意少装几枚炸弹,愿意带上你,我也没意见。”

周子鹤等人立刻紧张起来,上前抱起炸弹试试重量,又上下打量着喻培伦,似乎在估算多个人会少带几枚炸弹过瘾。

喻培伦此时已经满脸堆笑地凑了过去,浑似见到了久别的亲人,那谄媚的笑容让肖志华一阵恶寒。

受不了,肖志华皱着眉转过头去,正好看见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

。。。。

第一卷第五十九章聚首

“耀如兄,来得好快呀!”肖志华上前与宋耀如热烈拥抱,然后抓着他的双臂仔细打量,微微点头,调侃道:“嗯,看起来气色不错,不过好象瘦了些,是不是想我想的?唉,相思真是一种难言的痛啊!”

“你这家伙。小理”宋耀如哭笑不得地用手背拍了肖志华的胸膛一下,说道:“穿着军装倒是挺精神的,怎么就不说好话呢?”

“呵呵,好久不见,缓解一下气氛。”肖志华冲着两个认识的武昌军政府官员打了个招呼,又转头瞅了瞅宋耀如身后的几个年轻人,笑道:“这就是你的手下喽,有男有女,不错啊!”

“乔森叔叔,我是蔼龄啊!”宋蔼龄笑着自我介绍道。

“哦,哦,原来是你呀!”肖志华很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然后笑道:“几年不见,小丫头长成大姑娘了,了不起。”

“人人都会长大,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宋蔼龄捂嘴笑道:“乔森叔叔既是医学家,又是经济和法律专家,现在又当上了总司令,这才真了不起呢!”

“我这个司令是混事儿的,做不得数。小理”肖志华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房子,说道:“这个时候来,大家肯定没吃饭吧,来,咱们先去吃完饭再好好说话,我这肚子,现在可咕咕地直提抗议呢!”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平易近人,风趣幽默,这是肖志华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孔祥熙暗自庆幸,肖志华在复兴会中的地位谁人不知,他和宋耀如又是如此亲密,看来在船上跟宋耀如搭讪真是上帝赐予他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不用去大冶铁矿,而且似乎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只要在此次赈灾工作中尽心皆力,得到宋耀如的认可,便可一举进入新政府之中工作。

这是一座食堂,为指挥部军官和警卫营提供伙食。当然,饭菜肯定比不上外面的菜馆美味,不过,却没人敢露出不满之色。肖志华、宋耀如还有大家可都瞅着呢,既然高喊革命,怎么会连这点苦都吃不了。

“耀如兄,慢点吃,当心你的胃病。”肖志华关切地提醒道。

“已经好多了,不碍事。”宋耀如感激地点了点头。

肖志华歪头看着宋蔼龄用筷子在碗里挑来挑去,便笑着问道:“怎么?吃西餐吃惯了,这大锅做出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吧?”

宋蔼龄慌忙趴了一口饭吞下,含糊地说道:“没有啊,这饭很好吃。”

其实宋蔼龄的确嫌饭菜不合口味,从小锦衣玉食惯了,军队里少滋没味的大锅饭又哪里能够马上适应得了?

“我让师傅加了两个菜,马上就能上来了。”肖志华抱歉地说道:“耀如兄,条件简陋,万勿见怪呀!”

“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宋耀如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说道:“如果中国百姓都能吃上这样的饭菜,咱们也不用为民生发愁了。”

“是啊!”肖志华苦笑着说道:“可这温饱问题,可是不容易解决的。而且这赈灾工作繁杂而劳累,说实话,我是不建议你接手的。”

“为什么?就因为困难、劳累,我还没老得走不动呢!”宋耀如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小理

“你的身体是次要的,主要是你的脾气不适合。”肖志华一点也不在意宋耀如的表情,放下筷子继续说道:“别忘了你的胆汁质性格,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创业是你的专长,赈灾这种细腻耐心的工作,并不适合你。你应该去海南大展拳脚——你听我说完。”肖志华笑着摆了摆手,示意性急的宋耀如继续倾听,“海南大开发,需要的人力成千上万,要是将灾民组成一支十万人的农垦大军,不知道你这个未来的省长有没有把握安置好他们。”

“当然能。”宋耀如瞪起了眼睛,不甘示弱地保证道,随后苦笑着指着肖志华,自嘲地说道:“又被你给绕进去了,不过这办法很好,海南岛一年三熟,开荒农垦确实能安置大量的灾民。”

“还有橡胶。”肖志华低声提醒道:“别忘了,咱们在海南岛种植橡胶已经成功了,那可是赚钱的大买卖呀!”

“你吃完没有。”宋耀如不耐烦地催促道:“吃完了咱们好好聊聊,你一句一句地蹦,我听起来费劲不说,还勾引得我心急火燎。蔼龄,你也快点吃,好做记录。”

“好好好,我马上就吃完。”肖志华端起碗,大口地吃起来。

……………………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疆,是湿热地带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她得天独厚,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十分丰富的自然优势。但是海南的经济历来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有其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原因。

从历史根源看,海南自西汉设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她孤悬天涯海角,远离祖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王朝把她看成“蛮荒之地”,当作放逐“判逆”人士的流放场所。然而被放逐而来的义士文人使海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为海南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给海南带来了刚直不阿、热爱祖国、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

从现实原因看,海南一直视为国防前哨,政府对经济建设不做太大的投资,长期执行闭关锁岛政策,使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形势得以延伸造成一个封闭性的僵化的经济体系,使地理优势变成劣势。

虽然复兴会在海南建立基地,带动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大张旗鼓地开发建设还根本没有开始。

“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宋耀如完全被肖志华的描述吸引住了,他兴奋极了,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到海南岛,“利用侨乡优势和特区政策,大量吸引资金,开矿建厂;再用拓荒的热土激发起移民的激情,组织几十万人的农垦大军,以新兴工业、热带农业为基础,揭开海南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好,说得太好了,你那座海滨别墅就包在我身上了。对了,蔼龄,都记录下来了吗?”

负责做笔录的宋蔼龄抬头笑道:“都记下来了,一个字都没有遗漏。”

“审讯结束了吧?”肖志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苦笑着说道:“走吧,外面还有一群人呢,虽然你即将卸任这个赈灾专员的身份,但也不能拍屁股就走呀,总得留下一个大概的赈灾方略才好啊!而且,为了我的海滨别墅,也得努力奋斗才是啊!”

………………………

。。。。

第一卷第六十章会议(一)

在战事未止、局势动荡的情况下,刚刚掌握了一些地方权力的革命党人,能够关心人民疾苦,采取积极的赈灾措施,这不仅仅是值得称道的事情,更能得到广泛的社会同情和民众支持。小理而且临时政府如能在灾荒问题上对封建统治做出深刻揭露,便已经足以让人们逻辑地得出结论:象满清这样腐朽而又暴虐的反动政权,除了坚决推翻它之外,难道还能有任何别的选择吗?

虽然复兴会在未发动之前,便已经充分利用舆论和媒体的力量。他们在追求共和制度、埋葬封建君主**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大声疾呼地歌颂未来新制度的优越性,抨击清朝反动统治的落后与黑暗。在涉及各个方面的无情揭露中,灾荒问题是谈得较多的一个话题。复兴会所控制的媒体尽情描绘了灾荒带给人民巨大祸害的悲惨现实,反映了他们对劳动群众特别是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

而且,复兴会在大多数场合,并没有停留在天灾这样的认识水平上,而是透过灾荒,进一步寻求和揭示与灾荒相关联的种种政治因素,从而得出正是反动统治的“**”导致了或加深了“天灾”的结论。他们认为中国所有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统的贪污。这种贪污是产生饥荒、水灾、疫病的主要原因。官吏贪污和疫病、粮食缺乏、洪水横流等等自然灾害间的关系,可能不是明显的,但是它很实在,确有因果关系。

然而,揭露归揭露,舆论归舆论,如今复兴会决定挑起这副担子,就要干好,既要让民众看到革命党人不是光说不做的假把式,更要由此聚积更多的人望,在道义上占据高点。在肖志华看来,临时政府更可以借此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打破列强设置的官方屏障。

参加此次“长江流域赈灾工作会议”的不仅有代表临时政府的肖志华、宋耀如等人,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四川等省也将派出代表前来武昌。不来白不来,来了就有赈灾款拿,大概很多人是这样的想法。然而,事情会是如此简单吗?

夜深了,食堂内却还是灯火通明,肖志华、宋耀如等人正在开会。时间不等人哪,原定后天便要在武昌正式召开各省赈灾工作会议了,怎么也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的赈灾计划来。

现在,宋耀如已经将自己在船上的拟定的计划作了陈述,将目光转向了肖志华,却发现他有些走神了。

历史在改变,然而有一些事情还是会发生,上天会重新安排一些机会让这本该断裂的事情再接续上。肖志华瞟过坐在那里的孔祥熙,方方正正的脸,认真听讲的模样,显得很有朝气,或有一些稚嫩。宋耀如对这位年轻人充满了好感,认为他是一个可以造就的人才,“似乎天生有种理财的本领”,有意用其为私人秘书。是的,他是个人才,却是个贪腐的人才……

宋耀如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肖志华,肖志华这才醒悟过来,不由得自失一笑,人是随着环境而变化的,如今小孔同志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历史上那种贪污**的机会,那自己还耿耿于怀作什么?只要把监察制度健全了,这比搅尽脑汁来回想该人在原来历史中的所作所为,小心翼翼地防范每个人更为重要。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种氛围一旦形成,谁都得小心翼翼。自己可不能因为人家未来可能要犯的罪行,而进行惩罚。

肖志华整理了下思路,开口说道:“此次赈灾,是我们复兴会执掌地方权力以来的头一回,关系到临时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希望大家能充分重视,把它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宋先生刚才已经谈了不少,都是很实际的意见,对此我完全赞同。现在,我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大家进行研究讨论。”

孔祥熙低下头,在本子上刷刷点点地记录着。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这位复兴会中的重量级人物,在宋耀如将众人介绍给他时,唯独对自己似乎有一种很特殊的关注,目光不时移注在自己身上,还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

“以往地方出了灾害,满清朝廷很忌讳,而现在,我们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将灾民的惨况公之于世,不仅要发动国内媒体,还要让外国报纸也参与进来,让世界上崇尚正义和公理的民众都看看满清这个腐朽末落的政府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不光是要打满清的脸,提高临时政府的声望,还是争取国际援助的一种手段。是的,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