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诉他们一定要不惜一切力量保护李信,另一方面尽快的打探出李信究竟因为什么进了大狱。”
“是,大人,我现在就去办。”马泽快步而去。田羽皱了一下眉,看来李信受了冤屈,进了大狱,出来以后才投奔闯贼的这段历史是真的了。那么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呢?现在李信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因此他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一边祈祷自己能够及时赶到救出田羽,一边连续催促七十八赶快行船。
第二天,马泽带回来更为详细的消息,“暗”字营的人能够这么短时间弄来这么多消息,令田羽兴奋不已。原来河南这几年不但连连遭受流寇的洗劫,今年再加上鞑子的蹂躏,更加民不聊生。本来明末处于小冰河时期,粮食的产量就上不去,又连遭兵灾,不少人家已经断炊,更是经常饿死人,而李信心存善念,不仅自己家里开仓放粮,又写了《劝赈歌》劝说那些乡绅仕宦赈济灾民。
那些乡绅仕宦哪里肯放粮赈灾呢,只是李信起了个头以后,灾民纷纷希望其他大户能够开仓放粮,以解饥馑,但是他们望眼欲穿也没有看到那些大户放粮,这下子群情激愤,不少饿急了的灾民开始冲击大户抢粮。这些大户无奈之下,只好放粮,不过李信是真放,而他们只不过迫于形势而已。因此不少人就恨上了李信。李信在本县有两个仇家:一个是本城的刘姓富户,这个刘姓富户前些年在田地上与李家有些纠葛,当时李信的父亲在朝中做着大官,知县为了讨好李家,再审案的时候刻意的偏袒李家,刘家不但输了官司,还赔了地,刘家的老爷子一气之下,上吊死了。这样,刘李两家就结下了梁子,不过当时李信还是小孩子,刘家看李家势大,只好忍气吞声,不过这个仇恨一直没有消融,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强烈起来。另外一个是县中的恶霸吴十一,吴十一在杞县欺行霸市,无恶不作,有一次强抢民女的时候,恰巧被年轻气盛的李侔遇到,李侔哪里能不管。可是这个吴十一仗着人多,根本不卖李侔的帐,李侔一气之下,就动起了手。虽然李侔的人少,但是号召力很大,不少围观的群众也参与进去,楞生生的将吴十一打断了一条腿。这样李家和吴十一也结了梁子,现在李家没落,吴十一和刘家勾结起来陷害李信。给李信搜刮了一个勾结白莲教,鼓动饥民闹事的罪名。杞县的县官收了吴十一和刘家的好处,不再顾念前情,要置李信于死地,而城中的乡绅仕宦恨李信劝赈,不少人纷纷落井下石,一时间李信凶险万分。
而传回来的另一个消息更加令田羽惊讶,自己曾经救过的红娘子参加了白莲教,拉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劫富济贫。听说李信下狱,红娘子念及李信的恩义,竟然带着一千多人的队伍从数百里外,赶赴杞县,准备搭救李信。
田羽想起柔柔弱弱的红娘子竟然拉杆子造反,不由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这个世道,官逼民反啊。”
旁边的马泽忙说:“大人,我看这个红娘子不但救不了李信的命,甚至还会送了李信的性命。”
田羽虽然知道这里面的意思,不过他一直觉得马泽不过一个武夫,没有想到马泽会有如此一说,因此故意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大人,即令吴十一和刘家能够买通河南的三大衙门,按照吴十一和刘家捏造的罪名,李信死罪是逃脱不了的,但是按照我们“大明律”,会定为秋决,而不是立刻斩首,李信是宦门公子,又是举人,抚、按各衙门在表面上还必须按律办事,以遮饰他们受贿枉法之罪。这样公文一来一往,半年一年的时光可能就过去了。但是红娘子这一来,那就不一样了,他的仇家,甚至就是那个鸟知县,也可以趁着兵荒马乱,黑吃了他李信。”
马泽的一番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田羽不由对马泽更加高看了一眼,他沉吟了一下,对马泽说:“你传出消息,让咱们的人无论如何与红娘子接上头,告诉红娘子,要想李信活命,赶紧退回去,不然有可能玉石俱焚。另外告诉红娘子,我田羽来了,为的就是李信,希望她能够相信我,我一定会救李信出来。”
“是,大人,我马上去办。”
望着马泽离去的背影,田羽用手砸了一下船舷,坚定的说:“李信,放心吧,我一定会营救你出来。”
第一百零九章 圣姑红娘子
杞县城外十五里铺。
红娘子的大军到了这里已经大半天了,红娘子一袭红衣,带着几个壮硕的村妇,在营中四处巡查,不断的催促兵士准备,只要等到和李侔联系的人回来便去攻打县城。自从田羽将红娘子一众从山贼的手里救出,红娘子仍流落江湖,卖艺为生。直到遇到了白莲教传教的一位圣使,在这位圣使的鼓动下,红娘子的思想再慢慢转变,同时这些年来的遭遇也让她灰了心,不过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拉杆子造反。后来在卖艺中再次受到富绅的欺压,那个富绅看到红娘子长得貌美,仗着势利,准备强迫红娘子做他的第十二房姨太太,红娘子一怒之下,带着人将那个富绅杀掉,然后开始扯旗造反,自称白莲教圣姑。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红娘子的队伍就发展到了二千多人,但是在一次与官军的战斗中败北,狼狈逃窜,势穷之下,只好依附其他杆子。而她依附的杆子看到她初败,联合起来挤兑她,准备吞并她的这股势力,再加上势力最大的一股杆子有一个大头目,贪图她的美色,想纳她为压寨夫人,红娘子无奈之下,选择了火并,但是她人少,又打了个败仗。只好再次流窜,而那位白莲教的圣使也在火并之中中了药箭,坚持了几天也就含恨而终。红娘子经过这两次打击,有些心灰意冷,选择了一处高山,当起了山贼。经过几个月的恢复,红娘子的人马再次升到了一千多人。
前些日子,红娘子的人听说李信下狱,告诉了红娘子,红娘子念及李信帮助自己的恩义,不顾一切的带着人从砀山赶到了杞县,准备攻破县城搭救李信。只不过她的压力也很大,现在兵荒马乱的,许多县城都加强了守备。杞县光兵士就有一两千人,而且据探子回报,城墙上堆满了火药、擂石、弓箭。同时杞县的县令也听到了红娘子准备攻城救李信的风声,因此下了严令,所有城中壮丁一体上城协助守城。现在城墙上人挤得满满的,凭借自己这点人能攻打下县城吗?虽然她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但从来没有打消过救李信的想法。为了能够顺利的攻破县城,红娘子派出了自己得力的手下孙广斌带着数十人化装成普通的百姓混入县城,准备里应外合。现在杞县城门紧闭,红娘子已经和孙广斌失去了联系,不知道现在城中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红娘子想着自己一旦攻城,那么孙广斌他们在城中一定会有所动作。因此现在只好等着天色黑下来,尽快的攻破县城。
红娘子巡查完大营,正在和几个得力的属下商议如何攻打县城的时候,她的亲卫小菊跑了进来。这个小菊刚刚二十多岁,但是命比红娘子还要苦。小菊十二岁的时候就给人家当起了童养媳,而她的丈夫当时只有四岁,还是个什么事情都不懂的毛孩子。童养媳的生活是非常悲苦的,不但要照顾自己的小丈夫,家务,田里的活哪个也拉不下他。等到她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以后,他的公公向她伸出了罪恶的双手。他的公公虽然已经当了公公,也不过二十八九岁的光景,而她的婆婆已经四十多岁了,当时的人寿命都很短,再加上长年的操劳,让她的婆婆已经成了一个小老太太,说起来她和公公更像是一对。当她被公公强奸后,不但得不到婆婆的支持,婆婆反而暗示她这种事情童养媳都避免不了的。她所在的那几个府县,有童养媳的风俗,妻子往往要大丈夫几岁,甚至十几岁,等到丈夫成年,一般妻子都已经人老珠黄,所以公公扒灰的事情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恶俗。用现在的话说已经形成了“潜规则”,寻死觅活了几次,都被救了过来,她心如死灰,也就无奈屈服在这种恶俗之下。只是丈夫越来越大,对男女之事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她背负了太多的屈辱,在她和丈夫圆房之后,她拒绝了公公的再次寻欢。没有想到她的做法遭到了公公百般的报复,而婆婆更是火上浇油。当她的公公再次强迫她发生关系的时候,忍受不了之下,她用镰刀砍进了她公公的头颅,然后带着点衣物就逃了出来。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世面的村妇,想在乱世存活简直是痴人说梦,当她饿昏在路边的时候,恰巧遇到了红娘子。红娘子见她可怜,就收留了她,让她做了自己身边的护卫。
看到小菊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红娘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皱了一下眉头,站了起来:“小菊,出了什么事情。”
“圣姑,外面有两个人自称是官府的人,相见圣姑。”
“官府的人?”
“恩,他们自己说是山东镇的。”
红娘子不由一脸的疑惑,这里是河南,山东镇的人怎么找上自己了,她又看了看自己那几个手下。满脸胡须的郑八九说:“圣姑,官府的人来绝对没有好事,我看要不别见了,我们晚上就要动手了,免着节外生枝。”郑八九的意见得到了其他几个人的赞同。
红娘子有些犹豫,她总感觉这里面不像郑八九说的那么回事。她不由又问了问小菊:“他们说有什么事情吗?”
“说是他们总兵大人给圣姑带个口信。”
“总兵给我带口信?”红娘子更是一惊,总兵多大的官她不是很清楚,但是她知道河南最大的将领陈永盛是个副将,这个总兵好像比他还要大。不要说是总兵,就是副将她也没有见过,陈永盛手下的一个游击就打得自己落花流水,这个总兵得是一个多大的官啊,再说自己什么时候认识过总兵了。越想越头大,最后她还是决定见一见。因此她朝着郑八九等人说:“我看还是见一见,他们不就是两个人吗,我们这些人还怕了他们不成。”
红娘子在这股杆子当中很有威信,要不这帮人也不可能跟随她来打坚城。因此郑八九等人听到红娘子相见见对方,也就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红娘子示意小菊让他们进来。
不大一会,一老一少就跟着小菊进来了,老者一身普通百姓的装束,个头很矮,除了一双眸子里面不时的闪出精光以外,和河南普通的老人没有什么区别。那个年轻人不过十七八岁的年龄,一身客栈伙计的打扮,缩头缩脑,似乎非常胆怯的样子。
红娘子正襟危坐,看到两人进来,冷着脸说:“你们究竟是什么人?来做什么?”
那个老者胳膊一顺,一只金色的腰牌已经拿在手上,朝着红娘子示意了一下:“老夫山东镇董飚。受总兵大人之托,给红娘子带个口信。”
“什么口信?”
“你就是红娘子?”看到红娘子点头,董飚继续说:“我家大人让属下给你带个口信,让你带着人马赶紧退回去,至于李公子自有我们大人营救。”
红娘子冷笑了一声:“我们千里奔袭,难道就凭你家大人一句话就让我们放弃?”
董飚不卑不亢的说:“正是,我家大人说了,很佩服你红娘子巾帼不让须眉,但是红娘子到底是一介女流,看事不明,虑事不周,虽然讲义气,但是你这一来不但救不了李公子,反而会坑害了李公子。”
虽然董飚是复述田羽的话,但是被人当面指责,红娘子不由怒火攻心,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我的事情还轮不到你们大人指手画脚,我是来救李公子的,不是来害李公子的。”
“凭你们这些人能攻破了县城?”
红娘子其实也有些心虚,但是现在打肿了脸也要充胖子,她冷哼了一声:“这个就不劳你们费心了。”
董飚仰头大笑了两声,用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红娘子,一字一顿的说:“早就耳闻红娘子是个大英雄,还想着是如何的英雄,如何的能耐,不想今日一见,看来也是个目光短浅之辈。”
红娘子被董飚的一席话说得满脸一红,一把拔出宝剑指着董飚:“你可是欺我的剑不利?”
董飚摆了摆手,轻笑着说:“你的剑不应该指着我,我们都是为救李公子而来。李公子宦门公子,你这么一闹,他不是勾结白莲造反也是勾结白莲造反了。你想过没有,你即便救出李公子,李公子下一步该怎么办?难道和你们一样造反?可要知道李公子可是当朝的举人,有功名的人。”
红娘子听到李信出事,心急如焚,恨不得带着人立马攻破杞县救出他来,其他的根本就没有想过,董飚这么一说,她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自己这样一来,李信就逃脱不了勾结造反这个罪名了。他一个公子,能放下身份和自己造反吗?还有自己不过是一个残花败柳,他……他能接受自己吗?听说李信的夫人是个才女,自己怎么能比得了呢?一时间各种念头涌了上来,让她沉默起来。
董飚看到红娘子不语,知道她已经被自己说动,因此趁热打铁的说:“我家大人又说了,只要你退走,他保还你一个完完整整的李公子。”
听到董飚这么一说,红娘子脸色不由一红,这个大人说话怎么这么难听,我是李信什么人啊,怎么就还我一个完完整整的李公子。不过马上心头上涌上了一丝甜意,要是能嫁给李信,自己这一辈子还有什么可怨的呢。突然她心上又是一惊,这个大人怎么知道我喜欢李信?对了李信他知道我的心意吗?这时候红娘子脑中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郑八九看到红娘子不言语,一脸的忸怩之态,不知道她心中想着什么,不过现在对方等着自己这方表态呢,因此他朝着董飚说:“即便你说的有理,我们凭什么信你?”
“我家大人说了,只要说了他的名号,你们一定会同意退兵的。”
“你家大人是哪个?”
“田羽田盛公。”
郑八九等人当然听过这个名字,听得不能再听了,耳朵都快出了茧子,不过听到田羽要来救李信,不由都怔住了。红娘子恍惚中听到了田羽的名字,不由一下子清醒过来,口中甚至带着颤音:“你说什么?”
“我家大人便是田羽,田盛公。”
红娘子这次听清了,激动地说:“你说恩公要来救李公子?”
董飚不知道田羽曾经救过红娘子,不由一愣,不过他马上就意识到怎么回事,肯定的说:“不错,我家大人明天可能就能到杞县,一到杞县,立刻营救李公子。”
红娘子一脸的激动:“只要田大人救李公子,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我答应,我答应退兵。”
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迟暮
杞县县衙监狱。
往日杞县的监狱很平静,只有三三两两的狱卒挑着杞县监狱的灯笼四处巡视,而今天的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除了狱卒外,还有不少县衙的捕快,挂着腰刀,一句话也不说,冷着脸四处巡视。
监狱中本来管理很松,不少犯人的家属甚至可以被放到监狱的铁窗前与犯人接触,可是今日却非常严格,不少送饭的家丁、仆人都被挡在了外面。平日里,监狱中的犯人被蚊子,蟑螂等侵扰,都会奋力的拍打,但是现在犯人们却是安静异常,因为外面的梆子声让他们奇怪不已,静静的听着街边的声音。
和平日不同,今日街上一直想着锣声,还有衙役声嘶力竭的喊声:“县尊太爷传谕,无论乡绅仕宦之家,还是庶民百姓,凡是有丁壮男子,现在一律携带灯笼武器,即速上城,不许迟误。倘敢违令,定行严究不贷!”这声音透过高墙,传入监狱中,让监狱中一阵阵骚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以往鞑子入寇也好,流寇攻城也好,都是传谕壮丁轮番登城,现在竟然要所有人马上登城防御,看来是有大事情发生。这个声音穿过高墙,透过监狱锈迹斑驳的铁窗,一遍遍的敲击在犯人的心上,让他们躁动不已。平日里跳蚤咬,蚊子叮,被尿桶的腥臊味熏,都没有今天让大人莫名的痛苦,焦急的等待着事情的发展。现在大家都焦急的等待着外面的消息,大家互相的对视,交流着自己的想法。这里面有不少人罪名比较轻,有着出狱的希望,不免心怀惴惴,恐怕有什么大事情发生,耽误他们出狱。而多数人都是心怀着希望,巴不得有人攻破县城,打破这个囚笼,营救他们出狱。因此监狱中的人各怀着心思,倾听着街上的声音。
在后院一个单独的监狱中,李信正在灯下沉思,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来到这里,虽然李家在杞县的势力很大,再加上家里舍得花银子,才使他有了单间的待遇,但是这几天让他难以成眠。他叹息了一声,从床上坐起,一边倾听着外面的声音,一边用火钳子拨弄着火盘中的木炭。虽然是夏秋交接之时,但是昏暗的牢房中仍然阴冷不已,不得不点起了火炉。他望着火盘中发出光亮的,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不想我李信竟然有囹圄之祸。”
街上的声音越来越大,让他不由站起身来,走到了斗室的窗口,脚上沉重的铁镣让他举步维艰,但是他仍然坚持走到了窗前,往外面望去。平日里安静的监狱之中,不时可以看到全副武装的捕快来来往往,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沉重之色,见面之时,只是点头示意,而没有任何言语。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由心中胡乱猜测,难道是流寇复燃,来攻打县城,不过闯贼不久前被洪承畴、孙传廷歼灭,据传流窜在商洛山中,他不可能来攻打杞县。难道是张献忠,不过他马上推翻了自己的猜测,张献忠就抚谷城,即便是再次造反,也不可能这么快的打到杞县。难道是一撮毛,这个一撮毛是河南境内最大的一股杆子,号称劫富济贫,却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虽然他是宦门公子,又有功名在身,再加上家里肯使钱,可是他的罪名是煽动民变和私通红娘子。红娘子是谁,那可是白莲反贼,因此他脚上是沉重的铁镣,就是手上也是带着铁拷。前几天,他的弟弟曾经探访他几次,说要去开封寻寻关系,营救他。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李侔音信皆无,让他失去了信心。昨天,他心腹的书童来给他送信,说是李侔去了开封,不论花多少银子也要营救他出狱,让他稍微的又看到了一些希望,今天气氛与往日不同,让他的心里沉重无比。
虽然李家在省城有些亲属,也认识些官员,但是自从他父亲因阉党失事去世以后,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