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邓铮这里,没有这么多曲折的版权命名更迭,索性就直接一次性到位,叫楚留香传奇系列了。
“真的假的?楚留香是系列?我擦,这消息简直炸裂啊!”
“古大侠,这个千万别开玩笑,小弟我有心脏病。先天的,娘胎里带的。”
“这要是真的!我特么现在就去神州在线充值,学生狗穷逼一个,但省一省,保底一个宗师!”
“你敢宗师,我就敢盟主!妈蛋,楚留香都系列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回去就卸载天狗!双十一不买了!”
“真是天大的好消息!那咱这楚留香一共有几部?三部,五部?”
楚留香一共有几部?这又是个好问题。
光邓铮知道的,就有“六部说”;“七部说”;“八部说”;“九部说”以及“十一部说”。
前六部基本上都没啥疑问,年代相近,风格一脉相承,基本没有想东想西胡乱猜疑的。
《新月传奇》79年连载时,距离最近的《桃花传奇》,已经过去七年多,期间发生了很多事,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古大侠本身。彼时,他已经从创作前三部《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时“创作力最旺盛、想象力最丰富、胆子也最大”的成熟期;创作中三部《鬼恋传奇》、《蝙蝠传奇》、《桃花传奇》时行云流水、妙笔生花的辉煌期,逐渐创作上的衰退期,渐露颓相。
无论是风格,笔法,心境,创造力,对人生对事物的看法,跟前六部都有较大差异,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质疑这一部的真伪。
不过毋庸置疑,这一部是百分百的真作。
质疑声最大的还是最后的《午夜兰花》,因为这书写的实在是太奇怪了!奇怪到很多看完还是一头雾水!有人觉得特别棒,有人觉得烂到渣!
加上古大侠找人捉笔可谓前科累累,所以怀疑这是代写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作为铁杆粉,邓铮当年还是学生时也怀疑过,还怀疑了很久,一直到他大四那年去台湾,意外淘到了套不知道是正版还是盗版的楚留香旧书。
在这套楚留香的正文前,附有一则台湾当时一位林无愁先生关于《楚留香》对于古龙的访谈,访谈中有这样的:
目前要连载的‘午夜兰花’是楚留香的第八个故事。
“我还要写四个楚留香的故事。”古龙说:“像楚留香这么的人,他有许多写不完的故事,有时候不写都不行。”
笔者:“既然他这么,为什么停这么多年不写?”
古龙陷入了一个小小的沉思。
随后,笔者林先生旁白自己给出了解释,他觉得之所以停笔几年不写,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吟松阁风波,古龙差点送命;二是离婚,妻子和情人都远去;三是他拍的“剑神一笑”和“再世英雄”卖座不佳。
古龙是个江湖人,江湖人也是人,免不了喜怒哀乐,竟是他无心写楚留香。
从这篇专门写给《午夜兰花》的访谈中,邓铮惊奇的发现,原来不仅《兰花》确实是古大侠写的,在他本人的计划中,至少还有三部楚留香要写!
这几部新的故事,将一起组成“新传”,《午夜兰花》只是这个新系列的开篇!
也就是说,如果天假以年,那么我们至少会看到十一个关于楚留香的故事!
至于说,为什么要以这样古怪的,不惜把楚留香先“弄死”的奇绝方式来写,则纯粹是因为一些人之常情……(。)的,、、,,、、
章627 万里江山一片红()
8o年代初,郑少秋版“楚留香”轰动台北。
82年8月,郑以港剧《楚留香》中的古装扮相赴台参加宣传演出,引起全台轰动,中视播完转到华视,甚至连立法院都在谈论楚留香,几天时间,更是入账近八百万。
人人都在谈“楚留香”,指点“楚留香”,但是没有人想起来古龙,也没人问起过古龙的意见,大家竟忘了“楚留香”是古龙笔下的人物,是他创造的,而以为郑少秋生来就是“楚留香”。
当时的情况对古龙刺激之大,用这篇访谈记里的一句旁白来说:“……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仿佛人都可以决定楚留香的命运,除了古龙”。
以当时古龙在台声威之隆,又是性情中人,他要是访谈间没一股明显不爽意味,相信做序访谈的这位林先生,绝对不敢写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82年8月受刺激,82年9月17日就开始连载《午夜兰花》,直接先“写死”楚留香,搞个大新闻,宣告主权,然后再慢慢续,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楚留香整个系列,拟写十一部,实写八部,如假包换。
至于传说中那已完成大纲的第九部《死狐》,则一直仅存于“传说”中,不值一提……
以上种种,邓铮在脑海中略略沉思梳理了一下,果断回道:“看情况了,要是大家比较,喜欢看,那写它个七八部,也是可以的。”
这句话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等他餐厅吃完饭回到电脑前,准备开始更新《长生剑》时,《血海飘香》已经悍然占据打赏总榜第一!
书评区下,万里山河一片红!
……
“假如世上真的只有七个人能闯过这十三道埋伏,是哪七个人呢?”
“其中至少有一个人是绝无疑问的,无论你怎么算,他都必定是这七个人其中之一。”
“这人是谁?”
“白玉京!”
这是《长生剑》第一章“风云客栈”结尾的一段话,不知是谁说的,也不知在说谁,总之,接在青龙会货物被盗剧情之后,惹人遐想无限。
而紧跟着,第二章名字就叫“天上白玉京”。
然而,这正文第一句话,却是“白玉京并天上,在马上”。
这个叫白玉京的人,骑在马上,马鞍是旧的,他穿的靴子也是旧的,剑鞘也是旧的,但他的衣服却是新的,而且是崭新的,用古龙的话来说,是因为:
“旧马鞍坐着舒服,旧靴子穿着舒服,旧剑鞘绝不会损伤他的剑锋,新衣服也总是令他觉得精神抖擞,活力充沛。”
彻头彻尾一落拓不羁潇洒浪荡的浪子形象。
剑鞘轻敲马鞍,春风徐吹吾面,白玉京心中极为愉悦,但更让他愉悦的是前面马车里的一双眼睛。
小镇客栈里第一次相遇,她的笑容里充满羞涩和歉意,脸红的就像是雨天的晚霞,他就开始期待第二次撞见。
饭馆里第二次看见,他酒刚喝到第三杯,而她垂下头,嫣然一笑。这次,他也笑了。
然后就有了第三次,缠绵春雨中,打湿春衫的他,受邀进了马车……
“我了个去!白玉京春衫湿了,我看湿了!是谁说古大侠不会写感情的?这尼玛简直教科书级的邂逅啊!”
“我服。感觉这位袁紫霞姑娘才是真女人啊,撩汉圣手,寥寥几笔,看得劳资脸红心跳的。”
“最喜欢白玉京骑马先行,然后慢悠悠等姑娘马车赶上的那段文字:‘现在她的马车果然已经赶上了他,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有意也好,无意岂非更有趣。’好一个更有趣,这字里行间的那股子骚情,真是浪的冒泡啊!不过我喜欢!”
中举凡男女主相遇,往往就等同于麻烦事的开始,《长生剑》也不例外。
白、袁二位拼酒醉醒之后,白玉京现客栈周围,已经被第一章出来过的“青龙白马、赤太行”四拨人给监控住了,不止如此,还有一老一少抬着棺材在院子里哭了高僧做法事,气氛诡异压抑到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个谜团未解,却立马就有另外一个谜团抛出人扼腕叹短,根本没看够,却就完了?
唯一确定的是,终于见到男主了,这位叫白玉京的浪子,不仅是名字取的切题,人格有魅力能撩妹那么简单,中途二人在马车上互撩时,有三人飞马取走他的剑,最后却又乖乖奉还,还抱拳欠身的一幕,逼格满满,几乎已经明确宣告了这就是“长生剑”!
但这个结论,也只能吸引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一门心思急着往下看……
另一边,稍迟了几分钟更新的《血海飘香》第二章“海上浮尸”更是厉害。
几个时辰功夫里,海上6续漂来的四具浮尸,悬疑惊悚气氛达到满级。
这四名死者都是武林中人,身份极高但是全无相关,还都死的很惨:七星夺魂左又铮、杀手书生西门千、海南剑派灵鹫子、“沙漠之王”有中土刀法第一名家之称的札木合。
依死状伤口来瞧,似乎全是后者杀死前者,最后的札木合更是很明显地死在神水宫秘药“天一神水”之下。
这“天一神水”无色无味,是天池神水宫自水中提炼出的精英,江湖都称之为天一神水,而神水宫门人且都称之为重水。比世上毒药都毒,一滴的份量已比三百捅水都重,常人只要服下一滴,立刻全身暴裂而死。
说着话时,第五具尸体飘来。
一个神水宫的漂亮女子,左面被人连肩带臀削去大半,疑似是被之前的扎木合临死前奋力一刀给劈死的。
但当李红袖把这个同归于尽的结论说出时,楚留香却不同意,他认为是扎木合先死,然后有人拿着扎木合的大风刀,故意这样杀死这位神水宫女弟子,然后要让别人认为这件事到“同归于尽”这里已经完全结束了……
“点亮我。血腥高能警告请谨慎点击观大晚上一个人在家,这章看得我快吓尿了。”
“才知道武侠还能这样写!我服!”
“楚留香厉害,三个小姑娘也不弱啊。李红袖武林活字典,她亲口说,宋甜儿暗器不次于楚留香,苏蓉蓉易容和下毒本事,更是远胜楚留香。”
“很纯洁的问一下,这三位跟楚留香什么关系啊?姬妾?夫人?朋友?兄妹?”
“感觉甜儿、红袖跟楚留香关系很正常,介于兄妹与好朋友之间的感觉,但苏蓉蓉一出来互动,气场立马不一样!苏蓉蓉明显对楚留香很不一样!”
“一堆猥琐佬,难道就我一个人现楚留香是南方人吗?楚留香一开始把天一神水比作是糖水,糖水,这可是我们南国特有的说法啊!”
“难道就我一人觉得是因为古温是南方人吗?”
“难道就我一人看完记得投票打赏吗?!”(。)
章628 热血方能懂古温()
四部书,几天连载过去,故事渐次展开。
各方面成绩暂落下风的是《长生剑》和《秋风》。
前者尽管悬念迭出,奇诡莫测,文字凝练到如诗歌散文般,惊艳了许多人,但也并非人都适应这种创新,所以毁誉参半,书评区简直就是争辩大擂台。
后者相比较而言,按理说更符合传统习惯些,但千不该万不该早前提前的噱头是“革命性创新”,但最后却又偏偏在形式、篇幅乃至书名概念上与《长生剑》发生“毁灭性撞车”。
这样一来,就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各方面没人家“创新”,写的又没人家浪啊浪的有格调有情趣,读起来伤春悲秋苦哈哈的,本身悬念又不足,要不是大家恨得牙痒痒,顺带郁闷忐忑的,等着看男主丁俊是不是真被自己女人给“绿”了,估计成绩和人气会更差!
但是最终要以这样的“悬念”来保持成绩,郑文翰简直吐血,这《七生七死》系列的第一部,已经算是失败一半了。
相比较而言,凌风上人苦心孤诣之作《牧野龙蛇》,就高明多了。
如果单看这书的故事框架,貌似不过又是个复仇、成才加上英雄双双飞的俗套。
但故事框架,在邓铮看来,对于眼下创作功力已经初入小宗师境界的凌风上人来说,不过是个表演功夫的舞台。
正如中国的戏曲舞台上表演什么类型的故事并不,的是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如何唱念做打,观众要欣赏的是艺术家的“手眼身法步”。
邓铮也在读《牧野龙蛇》,看得出来,凌风上人如今的创作状态,极为自信,他对于整体的故事系统似乎并不格外煞费苦心去标新立异,而是信手拈来一个故事就开始经营,就仿佛一位建筑大师,拿着一张简略的草图就开始施工,他的本事和信心不显露在建筑物的外表上边,而是要显露在建筑物内部的奇工异巧方面。
因此,虽然貌似是个复仇的俗套故事,但被他以高节奏强悬念多伏笔的西式写法写下来,同时又尽量赋予角色相应的智商,竟让人欲罢不能,跟被人齐呼惊艳的《血海飘香》连续几天对抗下来,一时间,竟然也并不太处于下风。
很多事,不怕有得比,就怕没得比。
这一对上,顿时就是腥风血雨。
网络聊天群中。
“楚留香写得好,他英俊,潇洒,武艺高强,永远风度翩翩,多情而不滥情,风流而不下流,对朋友一腔赤诚,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
“好个屁,你那纯粹是意淫,世上哪有这种人,简直跟东瀛漫画一样不真实!《牧野龙蛇》才写得才好。李牧野多真实啊,既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感和智慧感,又不虚无缥缈,故意神化。虽身负血海深仇,但并不苦大仇深,也不歇斯底里,有着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同时有着最高明的特种部队战士一般的处理危机的能力,有比较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而且还不滥情。”
“我去,你到底懂不懂欣赏艺术啊?是的,也许从艺术、角色塑造的角度来看,楚留香这个人是不存在的,但从的角度或者的角度来说,是需要这么一个人的存在。江湖,是需要偶像的,而楚留香,就是人的偶像。人人都想成为楚留香,但没有人可以成为楚留香,而这,也正体现人们对于完美的不断追求!”
“太假!都是古温在意淫,自己意淫不够,还带着你们这些人集体意淫!”
“装什么纯!不意淫你看什么武侠?”
“意淫也不是这个意淫法……船上同居三个未成年美貌少女,这事,怎么说?”
“我尼玛,龌龊啊龌龊!真是心中有佛便是佛,心中有屎便是屎,认识这么多年,才知道你是这种货色!人都说了是收养的小姑娘,居然还乱想?!草,羞与你这种人为伍,现在就动用群主特权清理你出去,走好拜拜!滚蛋不见!”
朋友圈。
“完了,被楚留香圈粉了。古温这新书真是写得炸裂啊!精致的布局、跳跃的情节、简练的语言、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描绘,包括人性的光辉、人性的丑陋,怎么感觉有种开辟武侠新天地,自成一派宗师的架势啊?这与金梁笔下的张三丰极其类似:在前人的阴影下,开宗立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武当与少林分庭抗礼……嘿嘿,后面的话容易招黑,就不说了,总之,大赞!”
“你要是这样要求的话,看《牧野龙蛇》,斗智及推理都是我这几年看过的最佳,没有之一。故事情节在不知不觉中波翻浪涌,险象环生,可谓奇中见奇,令人匪夷所思。”
“亲,《牧野》也在看,还不错。但还是更喜欢楚留香。”
“真的假的,看过《牧野》,还能看得进去楚留香那种乱七八糟的书?”
“呵呵,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你看《牧野》,我看《血海》好了。”
“真不明白你们这些年轻人,体现品味独特,难道明知是屎也要爱吗?听没听说过我们牧野圈里这几天流传的一句话:不跟读楚留香的人做朋友!没品!”
“呵呵,是吗?”
“是……【对不起,对方尚未加你为好友】
斗嘴节目《文化侃侃侃》现场。
著名文化人、前评书表演艺术家老渣,折扇一摇,金丝眼镜一眯,阴阳怪气:
“读楚留香很好玩,别人读出了盗帅,我却读到了古温。
楚留香无疑是一个矛盾体,但却不是楚留香的矛盾,而是古温自己的矛盾。
实际上,从萧秋水,到江小鱼,再到楚留香,古温的每个人物都疑似是他本人的象征,也是他所希望的理想人格或这种人格与社会矛盾的产物。
楚留香无疑属于第一种,他显然拥有古温所渴望而现实中没有的一切,英俊的外表、自由的意志、实现自我意志的能力,千杯不毁的身体等等,因为从字里行间,我能深刻感受到,古温在创作这个角色时,对楚留香有了一种压制不住的嫉妒和羡慕,这种对笔下角色的嫉妒羡慕,极其残忍和扭曲,是对楚留香,也是对自己,更是对。所以,写出这样的书来,我很同情他。”
有娱乐圈纪委主任之称的爆料大王李大眼,当即不服:“那渣老师看的是哪一部?”
“自然是《牧野龙蛇》。就如第二章中,男主李牧野之名言:‘须知智慧之为物,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那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只有看这样的智慧型,才会明白以前武侠都是白看了。呼呼哈哈,你打我我踢你,纯以蛮力相较,论胜负道理,成何体统?”
李大眼毫不留情回呛:“阴谋、智力的斗垒,按理讲,这种智力型的拼搏,是很能吸引人的,但讲实话,慕名看了《牧野龙蛇》,我才知道这种智斗不过是某些人的夸大其辞。往往是,针对人物,写了一段心理描写,然后说一段话,揭出对方的心理秘密,按常理讲,那种心态在当时情境下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但却小提大作,经常性的一句话是:‘方知某某某实是智慧过人,有料事如神之能。’这样的句型用的太多,几乎是个人都是这样的评价,但其实那件事情是很小的,不值一提的,都是常理,却被看着是大计谋。特别尴尬。”
老渣金丝眼镜一摇,竖眉喊道:“瞎说,你看过书没?”
李大眼冷笑回敬:“问得好,我倒想问,渣老师如此恶意揣测古温本人,到底看过《血海飘香》没?看过古温之前的《神州》《绝代》没?
在我看来,古大侠的其实有一个显著特点,善于微观着手。
不像正统的大江湖武侠,历史背景清晰,上至朝廷皇帝、各大官员,下至各大帮派教会,组织严明,井井有条,并由国家与国家的矛盾,民族与民族的矛盾,朝迁与江湖的矛盾,帮派之间的矛盾展开整个的布局,气势恢宏,且在其作品中体现出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