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骁将-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已然知晓,襄阳城中能有这等身份的只有督军卷荆襄的刘宪刘元度了。再看来人胯下的一匹青色骏马,谁还会猜不出。

既然投效了刘备,那对自家军中大将自然也要心中有数,不算老将黄忠以及新近在荆南出名的魏延,刘备帐下旧将之中,关张赵三人皆是以勇武贯称,个个大名垂于天下。而近来有传闻说,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投了刘备麾下,却一直引而不发的刘宪,其军中威名更是显赫。“真是年轻,才而立之年就由这等声威,古来罕见啊!”

“诸葛军师年岁还不到而立。”鲍隆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笑着低声说道:“有这一文一武在,三四十年间主公一脉就当是兴旺!”

刘备已经四十有八了,关张二将也都是四十之上,赵云年岁小一些也有四十了,可以说未将的好时候也就剩下十几二十年。毕竟像黄忠这般,六十高龄还这等骁勇的是极为少见的。

可刘宪年纪刚刚三十,诸葛亮更是只有二十八岁,统军御兵也不是斗将争锋,个人勇武排在后面,只要不出意外三四十年间刘备一脉都不缺将将之才。这保的可是后世的子孙啊!

正在与关羽、徐庶攀谈的刘宪肯定想不到有人会把自己看得如此之高,他现在正感觉着的是“无担一身轻”。

坐镇荆襄这一段,刘宪既要收编散落各县的荆州败兵,还要命各县各州重新编纂民册,曹操败走华容之后,来到南郡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北迁荆襄百姓。

虽然因周瑜挥师赶来过快,以及地方百姓士族的暗中阻挠,进展甚是缓慢,可襄阳城周边四五个县却依旧被夏侯惇使大军赶了个差不多。

短短的半个月不到,荆襄之地却是一片狼籍。或流离失所,或避难他方,或因兵刀之祸,等等等等,荆襄旧有的民册却已然不堪再用了。

刘备想不到曹操会使出这般的绝户计,诸葛亮、刘宪也同样想不到曹操在大败之后会去做迁徙百姓这等劳财费力的事。

刘宪军中一名文官都没配,造成的结局就是得了荆襄之后面对着这一摊子烂局,刘宪只能带着哭死的心去硬着头皮顶了。

调济土地,安置百姓,拨调钱粮,测算府库以及缉盗拿匪、保境安民,等等的一切搞得他头都快炸了。在淮南,先是有糜竺、糜芳搭手,后又有刘基这个小兄弟帮忙,刘宪只要知道库中还有多少钱粮、多少兵甲就已经可以了,那里要像现在。

所以在得知关羽尤其是徐庶要来之后,刘宪是日日想夜夜盼,现在终于到了解放的那一刻了。

“曹操还真是够狠,短短半个月竟移走了不下二十万百姓。”徐庶看了刘宪交割的一些州县上表后,不由得感到一阵阵心痛。

荆州虽号称有民户五十万,可除去了南阳这个天下第一大郡之后,百姓最多也就二百五六十万,现在竟陵还在曹操手中,这又要分去了二三十万,再减这二十余万,以及战乱带来的流逝,荆州人口已经是不足二百万了。“堪堪打了个对折!”推开看过的一堆表奏,徐庶摇头苦叹。

“荆南历来民少,虽然这二十多年来的只有张羡主持时乱过一阵,可加在一起能有八九十万已然不错了。江夏靠近江东,长年征战,三十万也就到头了,荆襄本是荆州之精华所在,可现在……唉!!!”刘宪摇了摇头,“如今也只能看了淮南,那地方我经营良久,百姓大多归心,而庐江百姓因陆使君之事也对孙氏多有反感,我估计少说也能迁徙出三四十万,多的怕是要到五十万。屯田籍的充到荆南,军籍和普通百姓充到荆襄,倒也能补上一些元气。”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一百三十六章公安

“德乾,关将军和徐军师把此战缴获的所有战马都拨给了你,还给你补齐了五千精锐,可见对这支骑军是极为重视,你千万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刘宪攻下荆襄,缴获的战马在万匹左右,都是当初赤壁之战时改行做水军的青徐骑兵留下的,他拨给了三千匹丁封,大头还是要送到刘备帐下的。但怎么也想不到,关徐这二位是如此看重骑军,对丁封这个刘军中的专职骑将是极为重视,不但把那七千匹战马也悉数拨下,还从全军中选出了五千劲卒交到了丁封手中。

“丁封明白。”想到现在手下的战马军将,丁封心中当然是高兴异常,可再看着一身平常劲服的刘宪,心情又再次低落了下来,“我还是想在将军手下效命。”

此次刘宪去往公安,丁封却没被同招,而是经关羽之口直接加封为偏将军。丁封心里明白,这是要自己在荆襄效力了。

不见那早走一步的刘辟、龚都,都是被主公招了去的。

刘宪听得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想在我手下效力,莫不是厌了骑军想改行领步卒的?”

“将军话中是什么意思?”丁封想不明白,自己要在将军手下效力怎么的就跟改行扯到了一块去。

“呵呵呵……”,刘宪再是一阵轻笑,“德乾,你可知诸葛军师为主公定下的是怎样的规划?”

“鼎立荆州之后的大政方针便是西进,西进巴蜀益州。”刘宪向西指了指,接着一巴掌拍醒了有些惊愣的丁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些小道上那里有你骑军的用武之地。”

“你与你兄长承渊(丁奉),还有兴霸(甘宁)日后都是要驻留荆州的,而坐镇荆州则非关将军莫属。我与荆州私下牵扯太多,是万万不会留在这里的。”甘宁加上丁氏兄弟,三个自己从江东虎口中夺下的人才,谁能想得到最后却没能有一个能随在自己身边,都便宜了那个关老二了。“呼……”刘宪不由得喷出了一口长气。“据我所知,你父亲统带的战车营也被主公调到了襄阳,过不多久父子三人却也可以团聚了。”

(抱歉,本意就是要丁仪统带战车营的,结果找了一下却发现没交代,这里做个补充。)

听到父亲要来,丁封心中一乐,不甘也被冲掉了几分,“将军,益州刘璋也是汉室宗亲,以咱们主公的心性岂会夺同宗基业?”丁封想到刘备在赤壁之战前的那番作为,心中对刘宪口中的西进,期望实在不大。

“荆州:东有孙权,常怀虎踞;北有曹操,每欲鲸吞。绝非是扎根立基之地。而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实乃是天赐主公之根基。若起荆襄之众,长驱西指,则主公安身立命有所在,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季玉虽也是汉室宗亲,享有益州之地,但他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加之张鲁在北,时思侵犯;蜀中人心离散,不得志之士必久思得明主。主公若西进,必有长明之士来投,取那西川易如反掌,以西川为基业,后北图汉中,复收雍凉,最终夺取中原,匡正汉室。此是诸葛军师之定局,亦是主公之所盼。”

刘宪的一番长谈让丁封脑子里有了一幅己军发展的大致轮廓,若真是这样的话,自己怕是只有在雍凉稳固后才有可能重归于将军麾下了,“主公若进取西川,必会委将军以大任,丁封在此祝将军再建新功。”

“那就承你吉言。”笑看着丁封,刘宪心中也起了一番兴头,“好了,就别再送了,我也该上路了!回去吧!”

“是,将军一路保重!”

“保重!”

辞别了丁封,刘宪领着一班亲卫,快马加鞭一路疾行,第二天上午便赶到了公安。

“叔至,主公这多了不少生面孔啊!”公安就是日后的南郡治所,原本的县衙经过修葺之后也成了颇似雄壮的太守府,但第一个入住其中的却是刘备本人。守卫太守府的当然是白耳精兵,长坂一战后白耳兵元气大伤,可经过这些天的补充倒也恢复到了千人之数。这些人多数认得刘宪,自然不会拦他。

刘宪步入太守府,见来往的官吏文士很多都不认识,而堂下候命的几个武将也是生面孔,倒是不好随便进去。就在这时却正巧撞到了陈到,一边令陈到随便亲随去通报,一遍就和陈到扯起了话来。

“赤壁一败,曹操数十万大军分蹦离散,一些本就对曹操心怀不满的荆州军将纷纷前来归附,而荆襄之地也尽归主公,那些地方的文武之士也大有人投效于主公帐下,生面孔自然不少。如那堂下三将,左列二将张南、冯习本就是刘景升旧将;而右列的刑茂,本身零陵刘度的帐下勇将,现在刘度、刘贤归附,他自然也到了主公帐下。”

刑茂,不就是那个零陵上将刑道荣么?刘宪好歹也在刘表手下混吃了多年,对荆州数郡一些有名号的将军还是有所了解的。

刑茂本名就是刑道荣,一听就知道是寒门贱名,他本人也确确实实的是一寒门子弟,只是几年前得到了刘度赏识被提拔为掌兵校尉,这才改名为刑茂,字道荣。

这人颇有勇力,对刘氏父子也很是忠心,稳坐零陵第一大将。刘宪隐约记得演义中这人是死在了张飞还是赵云手中,反正是没能活得下来。

但现在看……黄忠、刘磐出面,效果似乎真的好了不少!

关张赵等人虽然声名远扬,威镇九州,可毕竟不是荆州本地人,勇武不为当地土人所见,黄忠、刘磐多年来屡寇江东,其所为却是荆南共见,威慑力比之关张赵更胜一筹。

赵范的不战而降,刘度父子的最终束手,无一不应证着这一点。

“元度,既然来了,怎不来内堂相见?”刘备的声音翩翩传来,“还用什么通报。”

“许久不见,刘将军别来无恙。”

“见过主公。”向刘备一躬身,刘宪起身时遥想诸葛亮一抱拳,“军师一向安好!”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一百三十七章楚之良才

“刘将军,子仲传书,上言淮南各郡县中多有屯田之民,计有过五万户之多。”自江夏到公安,淮南发来的书信、奏表就没断绝过,多日参详诸葛亮对淮南民情已然是烂记于心,“如此,若加上军籍属民以及心向主公之庶民,淮南一地怕可迁出八万至十万户。不知亮可有估错?”

“军师估算的正是,淮南八十万子民,宪之前的预计迁出之数也是四十万到五十万间。”刘宪初据淮南之时,正值是袁术破灭,兵匪横行,各县十室九空,田地荒芜多不可数,可这番惨景却也正好让他来屯田安民。之后的徐州乱战,紧跟着曹袁交兵,青徐两州的百姓多有南逃,尽是入了他的囊中。这淮南的单屯田之民就绝对不下三十万,自然不会白白的留给江东,加上军中士卒家眷和一些归心的百姓,四十万是肯定能超过的,而能不能超过五十万就有些拿不准了。

“虽然是屯田,可多年下来百姓已经居有定所,食可果腹,冒然迁徙会不会让他们心生怨意,不相从啊?”刘备没组织过屯田,但他却深知百姓的心性。想让他们放弃开好的良田,盖好的房屋,再次背井离乡迁来荆州,谈何容易啊!

刘宪听了一笑,抱拳向刘备禀道:“主公有所不知,淮南的三十万屯田之民,多数是您主政徐州时的旧日百姓,对主公仁德怀念还来不及,现重归治下怎会心生怨意。余下小部是青州、豫州的,其中青州又占据了大部,这些人都是袁曹交兵时逃来的,久苦了曹操,对曹操惧意颇重。若不是这些年末将一直压着寿春打,他们怕也不会留在淮南。”

“袁曹交兵,曹操缺粮,对青州、冀州的掠夺确实重了些。”刘备刚刚脸上还带喜色这一句话后立刻落了下来,声音都显得低沉了许多。

“这个主公勿忧,我们只要放出消息,说南北还要大战,就足以让那些青州百姓乖乖跟上。赤壁之战江东获胜靠的是水军而不是步骑,而淮南一旦战起,驰骋疆场的便是步骑而非水军。青州甚至是整个北地,都视江东为水上弄儿,轻其陆战。如此一来,主公便无优矣!”说实话,不要说江北,就连刘宪他自己心底对江东军的陆战也是有些瞧不上眼的。但现在孙刘两家正是蜜月期,淮南换荆襄双方大吉,既没有利益冲突,也没有欠账不还。周瑜自然是不会再送上门来找气受,有他督领,江东军陆战的水平该会抬高一些。

“主公,合肥、庐江都还存有大批的粮秣,亮草草点算了一番,仅淮南本地的粮食储备就足够支撑此次百姓迁移所需,甚至还需要再番的向江夏转运。”诸葛亮一边向刘备说着,眼睛却赞赏的看向了刘宪,心中真的是有些服了刘宪的“积攒能力”,简直就是天下第一号的仓鼠。“只是,如此大规模百姓迁移,少说也要用一个月时间,需得年后才能向江东交付淮南,这一点还要派人前去通报。”

“吴候若是不准,又该怎样?”四五十万百姓,这什么概念?都顶得上江东超三成的民力了。开什么玩笑,孙权他会舍得下?刘备可不怎么认为。

“主公答应吴候的是淮南之地,刘将军当着江东众将的面许下的也是淮南之地,可都没一句牵扯到百姓。”诸葛亮一摇羽扇,毫不为意的向刘备进道:“不要说我们迁徙的只是愿意跟随的,便是连那余下的三十万一起迁了,他江东又能说出真言的话来?土地、城池可都不是人口!”

“主公,这一个月无论如何都是要拖过去的,不但是我们自己需要,同样也是给曹操调兵的时间!否则江东十万水陆军,今日接手淮南,明日就可围攻寿春,据寿春营淮水而北叩青徐,徐图天下。曹操安能不倾力反击?他们两家交兵,稍有不慎就会牵连到我军。孙刘同盟依在啊!”

诸葛亮不愧是诸葛亮,寥寥数语便能让人茅塞一开,头脑生出炸明之感。

江东十万大军现在就扎在柴桑,若接手淮南,不日大军就可围攻寿春,那定然能拿下的。然而依照周瑜、孙权的心性他们必然不会顿足淮河,徐州,至少是广陵郡,江东势在必得。如此一来曹操安能还在许昌舔伤口,肯定会调集大军来战。如此孙曹大战,江东便会相求到荆州,以联盟之谊劝说刘军北上竟陵、南阳甚至是汝南,以分曹操军势。

那么一来在荆州根基还不算深厚的刘备集团,就要面临着一个不得不吞咽的苦果。来不及巩固自家根基,就要再次举兵北上,如此实非长久之道。而此战无论胜败,这荆州根基都将是刘备集团的一个软肋。

“军师高明,刘宪佩服。”刘宪之前是一门心思的就往移民上歪,确是没想过这一点。

“将军过誉了。”诸葛亮温温一笑,还向刘宪和手一礼,“主公,此据新年还有一月多的时间,我军在淮南的举动以及换地之言必会传到曹操的耳朵里去,以此人的谋略安会看不出寿春的重要性,定然会调集精兵猛将去援,如此一来曹军据寿春,江东居合肥,相持不下方于我军最益。”

“军师尚落了两人,以立之见,主公还需遣使西凉,连结马腾、韩遂,以为照应,西拖曹军,此方可行西进大计!”诸葛亮话音刚落,就听得门外一个清越的声音响起,接着刘宪便见一名比自己还小几岁的文士施然进来。

“元度,此乃武陵廖立,廖公渊,楚之良才,为军师所举荐,现为长沙太守。”刘备一见来人,了了一笑却不见怪,还当即为刘宪介绍道。

“廖立廖公渊,现任的长沙太守,到底是何方神圣?怎么一点印象都没。不过——楚之良才,这评价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得的。就是不知道谁给他许的,刘备亦或是诸葛亮?”刘宪心中这般想着,嘴上却要老实的客气一番,“久仰……”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一百三十八章马谡之论

“军师,宪在荆州也有渠道耳目,对各郡县的在野贤才多有耳闻,可却从没听闻过廖公渊的名号。不知此人是何方神圣?竟值得军师如此看重。”刘宪并肩诸葛亮徐徐徒步,眼睛望着的却是刚刚快步离去的廖立。

“呵呵”,诸葛亮一声轻笑,羽扇遥指廖立匆匆而去的背影,“公渊乃是水镜先生高徒,与元直系属同门。八年前其父病殇,遂转回临沅(属武陵)服孝三载,之后一直在家侍奉母亲,未曾再踏足荆襄,才名自然也就被埋没了。不说是将军不知,便是荆襄之中也无几人知道公渊大才。”

大才,诸葛亮对廖立真的很看重啊,刘宪眉宇间不由得一皱,“守孝三年,侍母五载,八年的时间本该让人更加的沉稳、厚重,可这人身上还是带着一丝浮夸之气,可见绝非是心性坚韧之辈。这般的人,初来就委以长沙重任,真是不知道是福是祸。”想到刚刚廖立未经拜见便于屋外插话,进的屋来时还是一副神采飞扬之态,刘宪心中不由的暗暗摇头,“少磨练!”这样的人便是有才,也绝不能一来就付之高位,应该好好的磨砺一番才是。

就像……就像是自己的那个心高气傲的小内弟——马谡,马幼常!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多有名的桥段啊,可现在里面的某人竟然变成了自己的小内弟,真是不能不让人感慨世事啊!

“刘将军,今日公渊之提议,以为如何?”

“一试倒也无妨!”刘宪剑眉一扬,“如今曹操北方之敌,也就是西凉的马韩二人了,与之结下盟约却也可起到一定的牵制,互通气息总是胜过孤身自立的。不过主公兵力还是太过弱小,淮南之事结后,也该再招来几万兵马了。”

“此话甚是,荆南五溪蛮实力不弱,而零陵、桂阳、武陵三郡兵马却还都不足万人,委实弱小了些。长沙虽有万余兵马,但其可通豫章,只有万余人马驻守我心中也难以放心。”诸葛一生谨慎,自家后院不稳的情况下,绝不会再轻起刀兵的。

“不但荆南要需补充二万到三万兵马,那江夏同样也要充入万人步卒,至少要放两万步骑,一万水军在那里,才能有自保之力。而江陵、襄阳同样要重兵相驻,主公想要有西进之力还需招募十万之兵才行。”轻出一口气,刘宪有些讪讪,那是十万兵啊!

诸葛亮也有些无奈,谁让孙刘两家不是真正的一条心呢?虽然现在处的不错,可都有自己的一番小九九,不防不行啊。

“对了,刘将军,你可知道季常(马良)、幼常(马谡)如今都已被主公招为侍从了,现在已经随到了公安。”诸葛亮不知道刘宪心中就廖立一事已经转过如此多的念头,马谡赫然在列,只是照着自己所想说了下去,反正是顺口说谈,自己也就尽尽人事。“听季常言,幼常对将军极是仰慕,常欲从将军麾下,奈何将军总是不受。今日无奈之下才从召主公,而就文职。”

“不错,是有这事。”刘宪当即点了点头,对这一点他用不着否认,马氏一族上下可谓是人人皆知。只是季常为何要告诉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