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在。”按下心中对刘宪的感激之情,魏延忙站了出来。
“吾命你领铁骑三千,前取江陵。沿途路上须听军师调遣(徐庶)。”
“得令。”
刘备递了一支军令于魏延,又接着喝道,“丁封何在?”
排在魏延上手一位的丁封,一脸如常,立刻上前一步听令。
“汝为副将,辅佐文长督军。”
“得令。”
二将转身离去。
一旁的刘宪想着丁封平静面容,心里满意之余更是往前多想了一步,他可是知道魏延的前程的,刘备对魏延绝对是恩宠有加,二人若能处好关系,对丁封,甚至是整个丁家可都是大有好处的。丁氏一门是自己带进刘备集团的,纵然不能让他们重现“后世”东吴时的辉煌,但也决不能默默无名。
丁奉熟悉水战,日后与甘宁必是关羽镇守荆州的得力大将,而丁封久在骑军之中,早就没了东吴军水路两栖将军的特性。在地面上混,能交下一个朋友就多了一份助力不是。“主公,末将愿为文长熟悉军情。”
刘宪突然冒出的这句话,令刘备好生笑了一阵,你刚才忙着报恩,却怎忘了手下爱将(丁封),现在到遭起急了。但想到这二人若生了间隙,倒也不美,遂一挥手,向刘宪说道:“去吧!”
“谢主公!”
刘宪退出大帐,跨上青骢马赶了不几步,就见魏延、丁封正策马平走,二人言谈间甚是和气。
刘宪对这并不感到意外,丁封跟随他将近十年,二人情分绝不是一般的上下属关系。而魏延,往重里说还是刘宪的救命恩人,就凭这个丁封就不会在意屈其下手。
“德乾,你先去整军,我有些话要对文长说。”刘宪策马奔来,已然被二将的亲卫看到。待他到了近处,二将已经转过身来等候在一旁。
“是,将军。”没有丝毫的介意,丁封先给刘宪见过礼,然后向魏延一抱双拳,“魏将军,丁封先走一步。”
“丁将军请便。”魏延抱拳送丁封离去,这才拜向刘宪,“元度无须担心,我与丁将军……”
笑了笑,刘宪挡住了魏延话头,接着向周边的亲卫一摆手,“都散开,我有话与你家将军细说。”
魏延略感惊讶,立刻遣散身后一众亲卫,“元度,有何见教?”这时他已经感觉到了刘宪此来绝非是为了调和他与丁封可能存在的争分。
“文长可自此江陵之行的重要?”刘宪打马与魏延并列,直接进入话题。
“夺取城池,收容荆州败兵,为我军某一后路。”自觉告诉魏延,这里面还有道道。可惜他看不出来。
果然,他话刚落下,刘宪就笑了,“我敢与你打赌,主公必不坐于江陵。”刘宪倒也不怕吓住了魏延。
魏延一懵,傻看了一会,这才回神问道:“元度,此中有何奥妙?”
“哈哈哈,曹操视主公为生平大敌,岂会纵主公从容入江陵?不日必派大军来袭。”随后顺手在周边一绕,“二十万军民扶老携幼,每日只行十里,早晚必叫曹操追上!”
“主公帐下万兵虽然精锐却难敌曹军势重,必然大败,这二十万军民,真不知会有几多死伤啊?”入眼处的一个个百姓,刘宪苦笑道。
“这……”魏延一阵低沉。
“江陵之战,十有八九是不用着铁骑出阵的,邓羲、刘先心无战意,弃城而走或是举城而降,反正是不会血战一场的,不然我也不会提议着三千铁骑而去。”吁了一口气,刘宪继续说道,“你立功之处,不在夺取江陵之前,反是在其之后。”
“可知攸县的刘磐、黄忠?”
“长沙之地。”闻得黄忠之名,魏延眼睛猛地一缩,“自然知道,老将军骁勇无敌,箭术超神,实称荆襄魁首。魏某自视,非他敌手。”
魏延、黄忠交过手么?刘宪惊讶的看向魏延,“你二人……?”
魏延翛然一笑,对刘宪道:“我是义阳人士,家距离南阳不远,年幼之际就听闻过黄汉升的威名。从军之后,见过老将军神猛,自负不如。”
原来是这样,刘宪剑眉一挑,没想过这俩人还有这段渊源,“刘磐、黄忠现在攸县,拥兵小两万人马,此二人都是我好友,且刘磐更是荆州从子,待到刘琮降曹,我会说主公去信于这二将,定能纳于麾下。
届时,想我军也离败阵不远,主力若失,你等三千铁骑何以保江陵?且与德乾去说徐军师,他知道刘磐、黄忠归顺,定会遣你二将去助攸县,以取长沙。”
“你们若能在长沙顶住曹军南下,当为一泼天大功!日后的前程……”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九十五章天生“反骨”
“德乾!魏文长并非池中物,他日成就不可限量,你今日让他一步,来日则可受益终身。”丁封久在自己身边随侍,十年的熏陶,智谋武艺较之比历史上的“自己”肯定要强上一些,可要说他日后的成就能比得上魏延,刘宪却是不信的。
丁封想来是没想到刘宪会说这样的话的,微是一顿,便颇不服气的叫道:“将不在勇而在谋,这可是将军说的。”
襄阳城下,魏延独战文聘,展现的一身武艺丁封是看在眼里的,自然知道武艺上面自己远非魏延的敌手。但经受刘宪十年的观念输送,“将不在勇而在谋”这个观点是深记在丁封心中的。
“哈哈哈”,魏延能镇守汉中十余年,令曹军不能越雷池一步,岂能是一勇匹夫?刘宪伸手拍着丁封后背,“为将之人能有此心,自然大好。今去江陵路上,你尽可旁眼细观。”
“是,将军。”丁封闷声闷气的回道。
又引来刘宪一声发笑,“好了,我也不说了,你自己用心看就是了。只是之前我说的那些,你定要记在心头,若能得保报荆南,你前途无忧也。”
“这个自然。”丁封用力的点了点头,面色却有些阴暗。自己出征在即,却被告知己军主力必败无疑,这事放谁知道了,心里也会觉得不是滋味。
两人伴步又走了一段,丁封忍不住这般低沉气氛,扬声打破了寂静,“将军,你有没感觉到,诸葛军师对魏将军似乎颇有反感?”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刘宪听的一惊,“有吗?文长归于主公帐下不过才三天而已。”虽然历史上他确是第一面就要杀魏延!
“我本也没察觉,可刚才领军令时,抬头间扫见诸葛军师眉头微皱,看望魏将军的目光……”丁封踌躇了一下,最后头皮一拧说道:“颇有不善。”
“呼……”长吐了一口气,刘宪感觉自己脑门子有点疼了,虽然历史上的魏延之死罪在杨仪,可诸葛亮对他的压抑却始终是一大因素。
记得在“历史上”,魏延斩杀韩玄举长沙归顺,就是在第一次面见刘备时险些被诸葛亮给推出去宰掉。
而现在……之所以没出现这等情形,不外乎是时间、人物发生了变化。
魏延一没杀自己的主公——韩玄,二是为刘备“进城”出了死力,三则是因为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或许,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刘宪的救命恩人,凭这块招牌,就是性情高傲的关羽也要给魏延几分脸面。更何况,此刻赤壁大战刚开序幕,诸葛亮不过是打了两战,在刘备集团中的影响力要远差于‘彼时’。
“将军”,丁封见刘宪长吐了一口气后神情就陷入了沉思,心里不觉有些发痒,他知道刘宪定是想到了什么,“你可知是什么因由?”
“德乾,你感觉文长的样貌如何?”刘宪似乎为了拒不相干的话。
丁封不想刘宪会突发此问,呆了一下后才答道:“面若枣红,目若朗星,却似有几分关将军的神采。”
“呵呵”,刘宪一笑,魏延跟关羽可没什么相似的地方,除了红脸之外,怕就是都耍大刀了。“你不觉得文长头颅偏长了些么?”
“头颅偏长?”丁封又是一呆,略想了下继而顿首,“却是有些偏长。”
刘宪剑眉挑起,语气有些轻佻的向丁封说道:“此相貌,在面相上就是脑后天生反骨。”想到诸葛亮的那句——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他就忍不住大乐起来!
一旁的丁封听的“天生反骨”四字时,已经傻了眼了。看着长声大笑的刘宪不知所措起来,“将军,将军……”
“你为何发笑?”止住了大笑的刘宪,瞄了丁封一眼,“我自笑那可笑之人。也不知这面相祖师是否也把自己孩儿的头颅给睡扁了去?”
“婴孩生下,天生颅骨就软,父母若不小心,很有可能就……”刘宪两手在胸前比了一比,“脑袋偏长也不足为奇。”
丁封听了挠了挠头,他子女生下的时候,也没发觉这些啊!
“文长斩落城门,欲放主公进襄阳,虽然与我军有大益,可若是旁人看上,食其禄而逆其主,是不忠;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这般行做,加之他样貌奇异,诸葛亮对他心生杀机也不足为怪。
只是主公仁厚念情,与部众爱护有加,并为因此而厌了文长。”
“这倒也是,主公素来是念旧情的,两位军师都是大才,可职位上却是不及宪和、公祐、子仲三位先生,而武将上,刘辟、龚都二位将军仅在关将军和张将军之下,与赵将军、子方(糜芳)同列。”丁封没把刘宪排进去,因为刘宪此刻的职位绝对是刘备之下的第一人——安西将军,正三品大汉将军衔,刘表建安十年时,为刘宪表的,比起关张赵的偏将军、裨将军可高的太多了。
“智者,尤其是诸葛亮这般的经天纬地之才,他们多是追求一种完全的掌控。”也不管丁封是否听得懂这个超前的词语,刘宪此刻只有用这个来形容,“主公年初时与我去信,其中言道诸葛亮所做的隆中对,这就是他给主公制定下的一条发展路线。我军只能也只有顺着这条制定好的路线前行,稍微的偏出方向都不是他(诸葛亮)所能容忍的。而在此期间各种英才聚会,像文长这样令他反感之辈,若依他的性子,那是不可能……”
“完全的掌控”,丁封右手紧紧一握,半响才松开,迷茫的眼神慢慢变得清澈如水,“主公,对诸葛军师几乎是言听计从,除了一些……事情上,都是依了军师。但依我看,诸葛军师是想要做到完全掌控,似乎不太可能。”
“哦,说说看?”刘宪心中大为好奇,想听一听丁封口中能道出什么话来。
“将军,与关将军,三将军,怕都不是诸葛军师能掌控的了得。”丁封脸上竟起了一丝笑容,是被刘宪刚才的那段话激起了心中的反逆,还是……
刘宪顿住了,稍稍懵愣后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翘笑来。关羽就不用说了,久镇荆州;张飞则在阆中,镇守一方,两人跟诸葛亮还真是没什么太多的交集。
而自己么……“哈哈哈……哈哈哈……”
ps:大家仔细想一下,诸葛亮屡次进兵之时,真的没关张什么事。便是张飞还活着的时候。
细想一下,关羽镇荆州,调不动还有的说,而张飞……
有的说法是,诸葛亮北伐之际,关张已死,缺少爪牙。可我就有点怀疑,那个时候就算关张不死,诸葛亮敢找他俩来么?
他驾驽得了关张么?尤其是关羽。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九十六章傻--逼诸葛
“元度,丁将军。”魏延压下战马,抱拳向刘宪、丁封二人见了一礼,“三千军马都已点齐,该出兵了。”
“魏将军辛苦了。”丁封也抱拳回了一礼。
“哈哈哈”,刘宪一阵轻笑,望着魏延、丁封笑道:“你二人都与我向善,何必这般见外,我看表字相称既可。”
一个是“救命恩人”,一个是心腹爱将,真的没必要这般生疏。
魏延、丁封二人对视一眼,不觉都笑了起来,“文长兄(德乾老弟),小弟(哥哥)见礼了!”
“哈哈哈,哈哈哈……”
丁封到底跟了刘宪长久,知道他的脾性,并不是太过注重礼节,当即向刘宪一拜,“将军,军马点校齐全,文长与我还需去见徐军师,这就别过了。”
魏延见丁封说的直白,心中还颇有些不好意思,抱歉一笑着望着刘宪就是一拜。“元度,既然知道不日就有一场大败,何不向主公言明。”说着魏延望了望后面拖拖拉拉的百姓,黑压压的宛若一片乌云,“可惜,主公当日不肯进襄阳,不然的话……唉!”
“怎么?文长,莫不是觉得主公迂腐了些?”刘宪笑着问道。这句话绝对没有用什么隐含讽刺刘备抑或魏延之意,语气之间很显然是句调笑话。
魏延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只是觉得可惜了大好机会。”
“主公当日若能狠下心来,此刻将军怕已经是在汉江边上宿营扎寨了。那还用的这般……”丁封说着一挥手,指向了队伍后面。
刘宪吐了口气,望着身后看不到头的百姓,脸上反露出了一丝真挚的笑容,“主公不进襄阳,是厚情守信;不弃百姓,是仁德爱民。”
“跟随这样的主公,便是受一时之挫又如何?”看着魏延、丁封,刘宪右手用力拍打着自己的胸脯,“你们不觉得……这里面很踏实么!”
恍惚是晴天响雷一般,炸傻了魏延、丁封,半响二人才回过神来,“谢将军(元度)指点。”抱拳拱手就向刘宪行了个大礼。
“好了,不跟你们瞎掰了,刚快走吧,徐元直那里怕已经等得心急了。”刘宪挥了挥手,不待二人再言,自己便策马翻身奔去……
待刘宪再转回大帐,就见帐中只留有刘辟、龚都二将还在,余下都是不见,“元达、广允,主公众人何在?莫不是送别徐军师去了?”
“非也,主公依孔明先生之言,着关将军与公祐先生引五百军,前往江夏求救,主公众人便是去送别关将军的。”刘辟、龚都自从汝南大败之后,就一直在刘备身边随侍,位置很高,但没什么实权。想那新野总共才万把人,关张赵三将统帅都是鲜少,那有余兵交给他俩。不过二将倒也是自得其乐,几年下来都胖了不只两圈。
对,是有这么一回事。刘宪皱了下眉头,长坂坡一战没关羽什么事情,反倒是最后他引了一万水军前来接应。这么说,关老二就是这个时候走的了。
刘宪眉宇才舒展开,随即又再次紧锁了起来,他记得很清楚,自己进大帐之前,路过那片众文武家眷的宿营地,甘糜两夫人,徐庶的老母,张飞、孙乾、简雍以及刘辟、龚都等人的家眷的车马可是一个没少?
“诸葛军师,就只让关将军与公祐引去了五百人马?”这也太疏忽了吧?刘宪惊愕的向两人问道。
“对啊!”刘辟、龚都互望一眼,确定之后齐齐答道。
只感觉满肚子的火气向上窜,“诸葛亮,你他*妈*傻*逼啊……”刘宪破口骂道。那么多的文武家眷放在哪,你诸葛亮眼睛就没看到一次,狗日的放着别人家的就不理了,自己家的倒是早早的搬去了江夏。
“你他马啥彼”,刘辟艰难的学了一片,不解的望向了龚都,“广允,这话啥意思啊?”
龚都望着被刘宪暴摔之后仍然晃荡不止的帐帘,摇了摇头后,颇有深意的对刘辟说道:“我虽不知道,可敢打赌,绝对不是什么好话,你没看刚才元度出去时,那副怒火冲天的样子……”
刘宪当然要火大了,他现在火大的要死,诸葛亮要是现在出现在他面前,轻则一阵暴喷,重则拳头伺候都说不定。
长坂坡一战,刘备集团最大的损失是什么?
演义之中自然是糜夫人,可历史上的呢?真正的正史记载,徐庶的老母亲就是在长坂坡一战中被曹军俘获的,徐庶也正是因此才不得不弃刘归曹,从此郁结一生。
因为之前刘宪的先知先觉,徐母被早一步接到了新野,可也是因此才有可能复被曹操夺取。
无论是现在的刘备集团,还是日后成都登基的蜀汉昭烈帝,徐庶这般的智者都是可与而不可求的。
想想看,若是日后除诸葛亮之外再有庞统、徐庶、法正为谋,那样的智囊团是何等的强大?
而另令刘宪恼火的就是糜夫人之事。虽然他之和这个烈性女子只有数面之缘,并无深交,但糜竺、糜芳却是刘宪的常年旧友。
自从刘备入荆州之后,二糜待在淮南的时日要远比在刘备身边来的长,三人之间的交情自是不用多说。所以对于糜家后日“残败”的根源,刘宪绝对要予以阻止的。
一想到雍容大方,敦厚文雅的糜竺会因内疚焦怒,在荆州之变后仅一年就郁郁而死,刘宪心里头就想发狂。纵然开始时,他还对糜芳“另眼相看”,可几次交集后,刘宪感觉糜芳并不是自己原先想象的那种人,如今小十年过去,早就成了老朋友。
关羽镇守荆州时,糜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但一直被关羽所轻视。这也是他在关键之时,叛蜀归吴的一大因素。且关羽北伐襄樊,命他与傅士仁供给军资,因不能完成任务,而被关羽怒斥,更是放言要回头算账。这等滋味,是人都会生出反感。
刘宪不会傻到去要关羽改变自身性格,但若是糜夫人还活着,甚至是给刘备生下一儿半女,那样的话……关羽还会……他可不是傻子。
总的来说,诸葛亮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一个能影响今后大局的错误。
至少在刘宪看来是这般的。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九十七章入当阳
“子龙,元度与军师可曾起了什么纠误,怎的这几日面色颇为不渝?”自从关羽去后的当天,刘备就隐约的察觉到了这一点。现在一连五六日过去,刘宪不但没有敛气,反而有越来越怒的迹象。这可把他给愁坏了!
这些天来刘宪对诸葛亮的不满并没有遮遮掩掩,赵云自然也看在了眼里,可起因是甚,他确是不知,“似乎从云长离去后,就是这般。云着实不知!”
“主公,这事情我倒是知道一些。”一旁的刘辟突然插嘴道,献宝一样的把那日的情形道了一遍。
“你他马杀彼”,刘备懵愣之余,心中更是担忧,这是多大的怒火才让刘宪口出“杀”字啊!他却是再次听错了。
刘备一脸愁容,刘辟这是一脸的八卦,二人都没看到赵云那满脸的憋笑,什么你他马杀彼、你他马啥彼啊,是‘你他*妈*傻*逼’好不好?他在淮南与刘宪、丁封等人接触甚多,对刘宪的几句怪异的口头语知之甚详,其中怎会少了这句。
“子厚,你去招来众人,我有事要商。”刘备很快做出了决断,他要把诸葛亮派出去,关羽去江夏这般长的时日还没消息传回,刘备心中颇为放心不下,索性也把诸葛亮遣到江夏去。
而之后,自己再好好的同刘宪谈一谈,一定要解开这个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