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骁将-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彻底削平了凉州曹军之后,刘宪就开始着手到这个问题。最初时,刘宪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如何在凉州地面上尽快的把部队运送到该投入的地方。

“马车,除了马车别无二路可走。”刘宪在长久的思考之后,最后得出的是这样的结论!

与川蜀相比,凉州地面虽然也是多山,可道路却远要比蜀道好走的多,也平坦的多。加之凉州又是产马区,无论是战马还是拉车的驽马在这里都不会缺少。

如此两个条件,正是川蜀地区所或缺的。

有了产马区之后,刘备军的骑军必然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但骑兵不是随随便便的骑上匹马就可以的,刘宪心里十分的清楚,骑兵尤其是精锐骑兵那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训练得出的。想要拥有一支精锐的铁骑部队,刘备军要走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而这些都需要长久的时间来运作。

短时间内,至少是在两三年之内,刘备军的作战主力依旧要靠步兵来完成。所以,怎样才能把步兵快速投放到预定地点,这就是一个关乎到刘备军未来的重大问题。

况且骑兵消耗巨大,中原征战,步兵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主力。

也因此。刘宪才着力研究起马车来。

马匹的拉力很大,只要马车坚固,车圈经受得起,那么一匹马拉载十人上下完全不成问题。

在刘宪的计划中,军用马车最好都是那种带转轴的四轮马车,车体坚固,稳定性强。以两匹马来拉,车顶上面还可以放置上行军用器,如粮草、帐篷以及行军灶和马匹爱吃的粗豆之类的东西。

这样的马车,一辆上面载运一什,有利于部队起行,车辆数目的调拨也能省下不少的事情。若是制作出三千至五千辆来,那么相信刘备军日后的步兵行军速度,将会得到惊人的进展。

而眼下就“可能”有一个即将临头的“大好时机”需要刘备军完美的表现出这一运作来。

假如在西凉军迟缓的情况下,天水战局又进入到了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时,如何在最短的时候内把陇西的兵力快速运抵天水?

而且要知道,只要陈震此次西行成功,那么刘备军就要把大批的粮草交付给西凉军,如此多的粮草西凉军如何快速接受?又如何快速运抵至长离、湟中两地?

要知道刘备军虽然把金城和武威两郡的地盘和粮食许给了西凉军,可这写地盘中并不饱含着枹罕和榆中两地。

尽快的制作出一批符合标准的马车来,虽然不可能是带转轴的四轮马车。但至少在坚固、耐用这两方面上要达到刘宪要求的标准。

在陈震去后,一切渐渐准备妥当的刘宪立刻开始了大批量马车的制作,举全军之力,随军的工匠营以及当地的工匠和刚刚归附过来的一万六千名降兵,再加上三千多蜀兵和胡兵,可以负责人的说:在历城,除了警卫城池和看守另两批俘虏的部队外,其余的人马现在已经全部派上了用场。

热闹的喧嚣声响彻着历城,一颗颗树木在城外被砍到,然后又被人拖马拉的运回城内,昔日的点兵大校场近日也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木匠作坊。以此同时,在整个陇西郡内,算上再西面的金城和武威的不分地域,“车夫”的招募工作也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赶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在孔老夫子那个年代,赶车还是一项高贵的活儿。不然的话怎么会被列入“君子六艺”之中内,礼、乐、射、御、书、数,这其中的‘御’不就是赶车么?

数万军中,会赶车的不是没有,但比起车马的数量那是远远不足的,尤其是之前在天水作战时的那些暂时性的夫中还掺杂了大批的半半窍,这次在刘宪的严格要求之下都是要全部删去的。

刘宪给出的报酬不可谓不丰富,可多日下来应征者并不是太多,算上在军中挑选出的那一批人,相加在一起也不过才八百多点。

只是刘宪并没有着急,因为与赶车的车夫相比,这几天做出来的合格马车就更少了。到现在为止满打满算,做出来的还不到一百辆,而其中真正合格的更是不足三十辆。

“将军。将军——”

“刘信的声音?”听到身后传来的一声声疾呼,刘宪心头一跳,是什么事让他如此兴奋?回头一看就见刘信正一脸兴奋的向自己冲过来,距离只有三五十步远。

“将军,陈大夫的随从回来了。”刘信跑到近前,一句话说的刘宪精神猛的一提。看他这副样子,不用猜也知道,必然是事成了。

“办成了?”

“办成了!”

“好,我这就回去。”刘宪一声叫好,遂即就像刘信吩咐:“你速去派人招来众将商议。”

“小的领命。”刘信恭手退下。

——————————————————分割线——————————

历城,府衙大堂。

“小的见过上将军。”一名身着青色麻布衣衫,长随打扮的人恭手向刘宪一鞠躬。说话间重换中逃出了一封密信,双手贡奉上。

堂上的亲随立刻前去取过,然后转递给了刘宪。

封口的火漆完好无损,巴掌长短的竹筒上一道曲折起伏不定的云纹隐隐可见,确实是陈震的印记。

拨开竹筒,刘宪麻利的从中倒出一卷薄纱出来。小小的一卷东西,趁开完后却几乎占据了半个桌面。

一根丝线随着刘宪展开的动作飘然垂下,就如同隔开薄纱时不留神留下的一个线头,丝毫不引人注意。而刘宪这时的心中则立刻为之一定,这一点对上了,那就表明这道密信八成就是陈震亲笔所出的,而且在路途中也绝对没有被人私自打开过。但刘宪还是没有急着去看内容。反而在这卷薄纱的右上角细细的看了又看——五点为不可见的小孔,宛若一朵梅花。

如果不是有心之人,怕就是把这卷薄纱拿到太阳底下去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到了这个标记,刘宪彻底放下了心来。当即细细读起了薄纱上的内容。

“靠,真的假的啊?韩遂竟然有归附的意思?”刘宪大为之震惊。

陈震送来的这封信中,对于他本身使命、目的的完成只是草草的做了个交代,让刘宪知道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在这封信送出的那一刻起,最多再有五日时间西凉大军就会进抵陇西。

而除此之外,真正让陈震大书特书的是韩遂进来的举动,自从陈震抵到昆仑塞之后。韩遂在第二日单独相见的时候就隐隐的向陈震透露出了一个消息————他在这乱世之中拼搏数十年,已经是疲倦了。现在他老了,今年两次重挫,实力大损,后代子弟也都不争气,所以也就没了再争上一争的意思了。他想要举兵投效刘备集团,现在想知道的是——会得到什么样的保证和待遇!

刘宪真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此时的心理,兴奋、高兴、震惊,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在冥冥之中他心中还感到了一丝凉处,一丝为汉末群雄所感到的悲伤。

想一想刘璋一家现在过的日子,想一想在与赵云结姻缘之前张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一方诸侯,霸地雄主,听起来是够威风,掌数十万以至于上百人人口未来的命运,权力也够大,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你势盛的时候才能得到,若是一招落败……

想想袁术、吕布,想一想公孙瓒,还有自己那个便宜叔父,比起刘璋、张鲁来,他们不是更惨。

“唉,又要有一路诸侯落马了。”刘宪心中暗叹一声,能在乱世之中留下一笔声名的人物那个不是钟灵毓秀之人,若是放在太平盛世,可以想象得到,吕布、孙坚、公孙瓒、刘繇、陶谦、袁绍、刘表、袁术,这些人怕都会成为青史留名的俊才贤达,或文治或武功。而现在,他们则都已经逝去,用自己一生的名声来给对手的头冠上添上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用自己腐朽的尸骨砌成对手踏脚而上的阶梯……

曹操,汉末枭雄,国之窃贼。可就是这么的一个人物,狭天子令诸侯,对着天下大声高呼:“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雄主。当年的最大愿望不过是为一“封侯征西将军”,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一切都是乱世闹的,让煌煌中华由东汉恒灵二帝时期的五千多万人口,化作了三国归晋时的一千多万。

“上将军,上将军——”陈震的那一长随看到刘宪久久不发声音,心中不由得有了几分忐忑,惊惧之下提起了胆子轻呼了两声。

一旁的刘廉却是知道刘宪这是在发愣出神,这是他的老毛命了,不过之前那都是在堂下无人的时候,或对着一颗花草,或对着一片砖瓦,再或是仰望天空,发愣出神小半时辰那是不足为奇的。只是像今天这样在公堂上发愣,却是头一次。

“这想的都是什么呀?”回过神来的刘宪不由得在心下暗自自嘲,自己想的也偏差的太远了吧。抬头望向那名长随,刘宪问道:“你路上用了几日?孝起先生在信中言,马腾之庞柔,韩遂之成公英,此二人与你一同东来的?”

“回上将军,小的在路上用了三日时间。那二位确实是和小的同路东来的。只是庞先生留在了枹罕魏将军处,成将军则是到了榆中三将军处。”

听了这随从的一说,刘宪当即忍不住一声嗤笑,马韩这两位也太心急太露骨了一些吧。那枹罕、榆中两处的粮草还会飞了不成?现在大雪未下,长离、湟中两地也不该现在就断粮啊?

“好了,退下休息去吧!”刘宪对这那长随摆了摆手,全副心神都转移到了粮食上来。手中有粮心中才会不慌,马韩这两位看来这一段真是被粮草问题给闹的心焦了,难道要先向枹罕运去一批粮草?否则的话人家心中不安啊!

“刘廉。”

“在。”

“你先遣人送信给士元先生,最多再有六日我步骑大军必可抵进天水。另外你亲自到城门口等着,一有天水战报送到就立刻来报。”刘宪望了一眼二门,傅彤等一班将校已经过进了府来。

“是。”刘廉低声应了一声,转身退出了厅堂。

西凉军即将到来,刘备军自然要做出一定的准备:

1、整军备战。再有两日时间,西凉军大队人马就会感到陇西,到那个时候两军合一,就要立刻增援天水战局。

2、火速拨运一批粮草运往枹罕。这是在表决心,让心急粮草的马韩两人看看己军的心意,同时也算是稳定西凉军军心。毕竟现在的西凉军中,大多半都是从长离、湟中两地招来的羌人。

3、全力全速制作马车,务必在西凉军赶到前凑齐两百辆马车。如此连同没被解散反倒在战后做了一定补充的骑兵队,那刘备军就可以出步骑兵马五千人,随同马韩西凉军前行天水。

马韩即将得到的金城、武威两郡的地盘和数不尽的粮食那些可都是卖命钱,即将在天水进行的那一战,主力应该是西凉铁骑而不是刘备军步卒。

虽然这一点谁都没挑明了说,却也是都心知肚明的。所以,刘备军只需要做出必要的样子,然后就可以用大部队在后面徐徐行军。

当然了,急行军也可以,只要不抢先加入战团那就一切都好说。况且马韩所部带来的都是骑兵,四条腿再怎么慢也要比两条腿来得强吧!

用西凉军数万铁骑来树立起历城一众降兵对刘备军,对刘备集团的坚定信心。刘宪打的这个主意固然有些取巧,可在天水一战之后,军中所有的一切不稳定因素都将荡然无存。这个确实无法被否认的事实。

历城和临洮两地降兵就有两万三千来人,这次可以全部抽调去,再配上窦茂部氐族兵和傅彤督率的骑兵队,正好是三万人马。也好凑齐一个整数。“不过……”刘宪沉吟了片刻,再抬头时,第四道令脱口而出,“两天之内,全面收编姜叙部残兵。”

没有了带头的,己身又是“深陷”危局之中,这个时候强行收编还不是小菜一碟。等到西凉军到,大军并力东进时,在那种环境之下这批降兵想都不敢再想寻机声势。等到天水一战己军大胜之后,大军再挥师北上,攻拔安定、北地两郡,一连串的胜利足以让他们心神为之大变。

这一招对付曹军老卒不行,可对付失去了领头的凉州本地曹兵却是行得通。如此来日的进军之中,刘备军的表面兵力将会达到三万五千人之多。

如此加上之前回援的无当飞军和关平部一万人马、杨千万部五千氐族兵,连上天水郡本有的三万余兵马,此战兵力之多已经是继阳平关之战后的刘备军最大的集群了。

虽然这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水分,可他们现在毕竟也是刘备军不是,何况还有那几万即将到来的西凉铁骑。

现在,刘宪只希望夏侯渊别像受惊了的兔子,轻风刚起,就刷的一下窜跑了。那样的话,自己这边费心费力部下如此大的阵势岂不就是白费了!

“天水,安定,北地…………”

ps:君子六艺——在中国,“六艺”之说有二,一指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

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另一说,“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

第四卷征伐天下二百八十七章历城会师

二百八十七章历城会师

两日后。城外十里处——

沿途传报来的消息使得刘宪对西凉军的行进速度了如指掌。算准了马韩所部会在黄昏时分抵到,是以在未时之后就早早的引一队人马在此恭候。

火红的夕阳垂挂在西边的天际,将最后一丝的光辉照耀向大地,为万物生灵披上了一层血色的光彩!

一道黑线从西面的地平线上越出,滚滚如九天雷动的轰鸣声续续传来,伴随着轰鸣声的越加响亮,那道黑线也如大海荡起的波涛越发的汹涌起来!

整整三万铁骑!

西凉军的鲜血不能白流,打下的地盘也不能白白的还回去。所以,当马韩大军东下去后,马超则督引着一万西凉兵屯驻在昆仑塞,占据着周边五六个县城。

大军离去,西凉军在敦煌、酒泉二郡的地盘就无法继续守卫,对王秘、黄华二人的压制力度也将无可避免的消减下来,这二人再次占据诸县后实力必然会慢慢的恢复起来。这么的一来,等于是将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盘拱手相让给敌人,那也太便宜他们了。在乱世中闯荡了二三十年的马腾、韩遂可都不是省油的灯,二人一合计,一条计策马上就新鲜出炉,于是乎就有了马超的这次留守。

督兵一万,兵力并不多,但在敦煌、酒泉二郡。马超部进攻虽不足,可防守却绰绰有余。他这一部兵马的存在完全可以隔开王秘与黄华、张进等人之间的联系,将敦煌王秘完全的孤立起来,且还能很好的牵制住一部分黄华的兵力,使其不敢全力向东增援张进、和鸾、颜俊等人。而再加上马超在西凉威名赫赫,昆仑塞距离湟中路程又不太远,由他坐镇昆仑塞,湟中诸羌也可以避免在自己实力大损之际被别人捡漏子。可使东下的西凉军军心安定,无后顾之忧。

这是一举数得的好计,对于西凉军而言。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陈震之前可没想到这一点,在他的盘算中:西凉军东下时,湟中诸羌在留足了守卫部落的兵力后,马腾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兵力再去顾及敦煌、酒泉两郡了。而韩遂,兵力本就弱小,其根基又在长离,自然也不可能在敦煌、酒泉两郡留驻兵力。

可偏偏陈震没有把马超的威名考虑进去。他不知道马超“神威天将军”的名号在羌人中间的威慑力有多么的大,可以说只要有马超在,那些羌人就不敢凭白无故的去触犯湟中。如此一来在,湟中诸羌人部落留下的护卫兵力只有一万多骑,这使得马腾在拨去马超那一万兵马后,手中还握有整整三万铁骑。

而金城距离长离更是只有咫尺之遥,只要韩遂能重掌金城郡,那么按照之前的惯例,彻里吉(羌王)手中只需握着万余人兵马就可保的长离平安无事。

马腾三万骑,韩遂两万骑,西凉军浩浩荡荡的五万骑东来。一点都没有少于之前陈震所做的预料。可就因为一个马超,使得马腾麾下硬生生的多出了一万人马来。

大军行到枹罕,马岱自引一万骑取道榆中如武威,而成公英也领着一万骑北上金城。如此再少了两万兵马,临到历城时也就剩下了三万骑了。

陈震一直随军而行,看着马韩二人留兵分兵,心中虽然小小的郁闷是免不了的,可阻拦的话却是说不出口的。一来是他并有立场,西凉军虽然分走了一半兵力,可他们毕竟率了三万骑到历城,有了这三万铁骑的帮助击败曹军确切无疑;二是若说出来的话九免不了要伤情份,那样会显得刘备军此行目的太功利化。

算是白玉微瑕吧,这天底下从来就没十全十美的事情。

“哈哈哈,二位将军,别来无恙,刘某在此恭候多时了!”看到策马在万军之前的马腾、韩遂二人后,刘宪立刻打马迎了上去。说话间刘宪抬又向了稍微落后马韩二人半个马身的陈震、魏延一抱拳,“孝起先生、文长,二位辛苦了!”

随着西凉军分兵金城、武威,魏延在枹罕也就没有了太大的意义,所以他把粮草运送一事交付给了随军的书吏后。自己就随着西凉军转会了历城。

“刘将军别来无恙!”马腾、韩遂也抱拳向刘宪还了一礼。一侧的陈震、魏延同样也是如此。

“别来无恙”——刘宪的确是别来无恙,与半年前在雍州拜见马腾那时候相比,他是一点的变化都没有,一样的赳赳气昂,一样的风定神闲。

可马腾、韩遂这半年来却是大变了样子,像是骤然间年老时十岁时的。刘宪细细打量着马腾和初次见面的韩遂,心中不误感叹道:“老了,这二人确实是老了。”

半年前的马腾,气壮宏伟,雄健的身躯宛若一座不可摧毁的大山一样,给人一见就有一种靠得住的感觉。可现在,他须发全已经斑白,深深地皱纹印在额头,雄健的身躯也变得有些萎缩,让人一见就知道是个老人。

一颗参天大树,老了!!!枯枝落叶,再也不能给人以依靠了。

与五十多岁的马腾相比,年过六旬的韩遂更是人之将老,木已腐朽。满头的银须白发和那深深的老年斑,根本无法遮掩。笔直的身躯虽然依旧挺立如松,纵马奔驰虽然依旧能轻松的跟得上军队的进速。然在西北风的吹拂下,几根散乱飘零的白发和那被风吹起的银须无不透着一股难言的苍凉。

英雄暮老,豪杰命衰!

“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