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龙戏唐-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子明之功,说是此番征伐吐谷浑之冠也断不为过,以不满千之军力,横扫吐谷浑,斩首七千余,实我大唐罕见之奇功也,按律,本该晋封县公的,便是郡公也不为过,奈何朝中争议颇多,以致委屈了子明,仅封魏城县侯耳,实封三百户,晋左监门卫中郎将之职,苏某以为区区一中郎将,实难展子明之大才也,今,恰巧太子左卫率出缺,以子明之大才,若是能为率将,必可为诸率之表率也,不知子明意下如何哉?”

身为太子谋臣,太子不好说的话,苏昭自是得帮着去说,眼瞅着火候也已是差不多了,苏昭也就没再绕甚弯子,直截了当地便将今日宴请陈子明的用意道了出来。

太子卫率之率将的官阶乃是正四上,而左监门卫中郎将的官阶则是正四下,看似只差一阶,可实际上么,却是天差地别,没旁的,中郎将只是十六卫的中高层将领,上头还有两将军以及一名大将军在管着,只不过是个听令行事的将军而已,可卫率之率将却是独掌一军,尽管实际上手下真能掌控的兵力并不算多,只有一千人马而已,可却是有实际军权的,一旦将来太子登基,那便是从龙之天功,实属晋升之捷径,再者,卫率将已然是太子所能给出的最高职位了,说是格外之恩赏也断不为过。

“太子殿下如此厚爱,末将感激涕零,只是末将平生之愿乃在沙场,前番得蒙代国公不弃,传末将兵书战策,是时,末将便已发下宏愿,当为社稷扫平边患,永固我大唐之绥靖与宁和,故,末将只能叩谢殿下之鸿恩了。”

太子卫率将乃是极其清贵之要职,若是换了个人,得闻能晋升此职,难有能保持平静者,可陈子明却是不愿陷入天家之争中去,别说太子卫率将了,便是让他去当太子左庶子,他也不想干,当然了,这等话自个儿心中有数也就是了,说,是断然不能说出口来的,陈子明也就只能是半真半假地胡诌了一通,将已然告病在家的李靖搬将出来,当了回挡箭牌。

“嗯……”

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太子的脸色自不免便有些不好相看了,不过么,倒是没就此发作出来,仅仅只是闷闷地吭了一声,内里满是不悦之意味。

“子明能立此等宏愿,实社稷之幸也,当得浮一大白,苏某敬子明一樽。”

这一见太子如此作态,苏昭还真怕这位爷会忍不住冲动了起来,真要是就此将陈子明这等样人推到了越王那一头,对东宫来说,当真不是啥好事来着,正因为此,苏昭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这便紧着端起了酒樽,笑呵呵地朝着陈子明一晃,说了句缓和气氛的话语。

“苏学士,请。”

陈子明本心也不愿就这么跟太子闹翻了去,能有苏昭出面缓和上一下,他自是乐意得很,也无甚犹豫,双手捧起了酒樽,很是干脆地便一气将樽中酒饮了个精光。

“好,子明果然是爽快人,去岁子明讼庶母之际,苏某便言是案必为真,无他,我朝律定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此天道人伦也,违此者,必逆无疑,惜乎小人作祟,以致真相不昭,却是委屈子明了。”

尽管出言和缓了下气氛,然则苏昭却显然不曾放弃拉拢陈子明的心思,这便作出一派义愤填膺状地拿去岁陈子明讼殷氏一案来说事,个中之重点么,明显就是那句“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摆明了就是要陈子明在此事上表个态。

“过去的事不提也罢,陈某非怨天尤人者,古人有云: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耳,我大唐乃是法治之地,非是奸佞小人可以胡乱作祟者,此一条,陈某始终坚信,公道当自在人心!”

一听苏昭这般说法,陈子明便知不虚与委蛇上一番,今儿个怕是难以全身而退了,一旦真惹怒了太子,闹不好与汝南公主的婚事便会出变故,而这,显然不是陈子明所乐见之局面,正是出自此等考虑,陈子明也就顺着苏昭的话头,隐晦地表态了一番,当然了,也就只是云里雾里地扯了一通罢了,就算是传扬了出去,旁人也难拿陈子明这番话来作甚章的。

“子明说得好啊,公道自在人心,若是满天下人都作此想,何愁天下不大治哉,偏生就有小儿辈不识趣,硬要作祟连连,不过枉做小人耳,子明以为然否?”

苏昭显然对陈子明的表态不甚满意,不过么,却并未明着指出,而是话锋一转,就此将讼案过渡到了眼前的朝局上,言语间暗示的意味已是相当之浓烈了的。

“苏学士斯言大善,陈某以为以不变应万变方是善之善者也,但消自身立得正,行得直,又何惧小儿辈妄动心思哉,倘若因变而变,其实已落下乘也,故,我辈行事,但求心安,至于其余,却是无须计较那么许多,姑且风轻云淡处了去,怕不是好的。”

尽管不可能投向太子,可为其进一番忠言倒也无妨,姑且算是报答一下太子的厚意也就是了,正是出自此等考虑,陈子明也就顺着苏昭的话头,隐晦地指出了太子其实没必要去争,只要自身不出岔子,有着嫡长子的身份在,李泰那头再如何折腾,也难奈何得了太子,当然了,建议归建议,至于太子听还是不听,陈子明可就不想理会那么许多了,左右该说的、能说的,他都已是说过了的。

“子明果然大才,能有此等见地,实栋梁辈也,惜乎树欲静而风不止,奈何,奈何?”

苏昭虽是狠夸了陈子明一把,可实际上么,却明显不认同陈子明这等淡然处之的观点。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古今概莫能外罢。”

陈子明要的便是苏昭的不认同,没旁的,真要是让他认同了,那陈子明想要脱身怕就难了,而今么,狠别一下苏昭的苗头,让其生不出招揽之心,于陈子明来说,无疑是善之善者。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好,说得好啊,子明出口成章,当真了得,当再饮上一樽。”

果然不出陈子明之所料,这一见陈子明才学过人,武双全,又与自个儿的谋略之道大相径庭,苏昭可就不想再延揽陈子明了,无他,私心作祟耳,但见其笑呵呵地一举酒樽,就此岔开了话题。

“苏学士,请。”

听话听音,这一见苏昭转开了话题,陈子明立马便明了了其之心思,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是一松,不过么,却并未带到脸上来,而是淡然地笑了笑,跟着也举起了酒樽,陪着苏昭又好生喝上了一樽,算是就此揭过了延揽一事,至于各自的心中究竟在想些甚么,那就只有各人自己清楚了的……

第86章 丈母娘的考核(一)

无论太子还是苏昭,都能算得上是饱学之士,虽说太子的学识要稍差上一些,可也不是等闲之辈可比的,一旦不涉及到延揽之事,都能算是聊天的好对象来着,这么一场夜宴下来,倒也宾主尽欢,唯一的麻烦是喝得兴起之下,忘了时间,结果么,陈子明出了东宫才发现早已过了城门落锁的时辰了,无奈之下,也就只好去寄存马匹的客栈眯了**,直到天色大亮了,这才出了城。

“子明,你可算是回来了,都急死小爷了!”

轻松应付过了太子的延揽,陈子明的心情自是相当的不错,也就没急着往家赶,一路悠闲地逛荡着,待得到了家,都已是快巳时了,这才刚在府门处下了马,脚跟都尚未站稳呢,就见程处弼气急败坏地从府门里蹿了出来,跺脚连连地嚷嚷个不休。

“哟,三公子这又是咋的了,谁惹你了?”

这一见程处弼焦躁若此,陈子明自不免为之大奇,不过么,却也没太过在意,左右这厮向来猴急,一点小事都能咋呼个没完。

“别多说了,赶紧,换了身衣裳,这就去芙蓉园,杨妃娘娘等着要见你呢。”

一听陈子明还有心情调侃自己,程处弼顿时便更急了几分,忍不住便推了陈子明一把,急吼吼地又嚷了一嗓子。

“啊……”

程处弼此言一出,陈子明当即便傻了眼,愣是半天没醒过神来。

“我说你倒是快点啊,都急死小爷了,今儿个一早小爷就被赶着来通知你,可你倒好,居然一宿未归,成啊你,害得小爷干着急。”

眼瞅着陈子明光顾着发愣,程处弼自不免急上加急,又伸手狠推了陈子明几把,大为不满地埋汰着。

“等着!”

未来的丈母娘指名要见面,自然不是小事一桩,陈子明又哪敢怠慢了去,本打算这就翻身上马赶了去的,可一闻身上全是酒味,心当即便虚了,也顾不得多啰唣,随手将马缰绳丢给了程处弼,一溜烟地便冲进了府门之中……

芙蓉园,位置就在曲江,离着陈子明的府邸并不算太远,也就只有四里不到的路程而已,始建于隋帝时期的皇家园林,开唐后,屡有增建,所不同的是大唐虽也将芙蓉园视为皇家园林,却并不禁平民百姓入内游览,当然了,每逢帝王后妃到来时,清场却还是必须的,很显然,在不曾得到上谕之前,匆匆策马赶到了芙蓉园的陈子明与程处弼都进不得园门。

“娘娘有谕:宣奉车都尉陈曦紫云阁觐见。”

陈子明本以为他一到便可入内觐见的,却不曾想足足等了大半个时辰,天都快午时了,才有一名中年宦官迈着八字步从园门里行了出来,一板一眼地宣了杨淑妃的口谕。

“末将遵谕!”

半个时辰的时间虽不算长,可对于心情忐忑的陈子明来说,不啻于是一种煎熬,还是特别难耐的那一种,此际听得终于叫进了,心弦不单没松下来,反倒是更绷紧了几分,好在城府足够深,倒也不曾露出甚异色,也就只是恭谨地行礼谢了恩。

“陈都尉,请罢。”

那名中年宦官显然是杨淑妃身边听用之人,对陈子明的底细无疑是清楚的,自不敢摆甚架子,虽说不曾笑脸相迎,可态度却还是颇为恭谦的。

“有劳了。”

尽管心情忐忑已极,可陈子明这回却是不会忘了规矩,悄悄地一弹指,已将一小锭银元宝弹进了那名中年宦官的衣袖中。

“嗯。”

这一见陈子明如此识趣,那名中年宦官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丝笑容,不过么,也没多言,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转身便引领着陈子明往园子里行了去。

芙蓉园乃是依池而建,准确的说是依曲江而建——隋帝猜忌多疑又迷信风水,长安城(隋时叫大兴城)东南高西北低,风水倾向东南,后宫设于北侧中部,在地势上总也无法压过东南,有人提出应该采取“厌胜”的方法进行破除。如把曲江挖成深池,并隔于城外,圈占成皇家禁苑,成为帝王的游乐之地,这样就能永保隋朝的王者之气不受威胁,开唐后,两代帝王虽增建了不少亭台楼阁,却并未改变这等依池而建的格局,主要之景点大多分布在池水两侧,陈子明要去的紫云阁自然也不例外,只是离园门处稍远了些,一路行将过去,足足走了近一炷香的时间,方才见到一三层的阁楼屹立在池水边的竹林间。

“娘娘有谕,宣奉车都尉陈曦入内觐见。”

尽管是奉谕而来,可到了阁楼外的警戒线处,陈子明还是被宫廷侍卫们毫不客气地拦了下来,只有那名中年宦官独自进了阁楼,好在并未让陈子明等上多久,就见其又紧着转了回来,再次宣明了杨淑妃的口谕。

“末将遵谕。”

陈子明照着规矩谢了恩,又悄悄地深吸了口大气,强自平抑住了忐忑的心情,而后方才缓步前行,不徐不速地行进了阁中,沿着梯道登上了三楼,入眼便见一三十出头的贵妇在一大群宫女宦官们的簇拥下,闲散地跪坐在一张矮几的后面,而汝南公主则是乖巧无比地依偎在那名贵妇的身旁,毫无疑问,这名雍容华贵至极的陈子明**定然便是杨淑妃无疑。

“末将左领军奉车都尉陈曦叩见淑妃娘娘。”

只一接触到陈子明的视线,汝南公主当即便羞红了脸,慌乱地低下了头去,那等秀色可餐的样子一出,陈子明的心神自不免便是一荡,好在心理素质过硬,倒也不曾露出甚不应有的表情,紧走了数步,便已是抢到了近前,规规矩矩地便是一个大礼参见不迭。

杨淑妃在宫中一向是不惹是非之人,也甚少去关心朝局,若不是因着汝南公主的缘故,杨淑妃压根儿就不会去关注陈子明其人,可自打知晓了汝南公主与陈子明的恋情之后,杨淑妃可就不敢掉以轻心了,专门派人去好生了解了一番陈子明的生平,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还真就吓了一跳——一个末流贵族之后,还是个无赖一般的人物,居然短短一年时间便成长为天下闻名的绝世勇将,这本就有些令人惊奇不已了,还居然会吟诗,吟出来的还尽是传世级别的佳作,偏偏这位诗人拢算起来也就只上了四年不到的私塾,再天才也不是这么个天才法罢?杨淑妃第一个反应便是不信,唯恐自家爱女被骗之心自不免便大起了,奈何汝南公主死活不肯离开陈子明,杨淑妃也只好安排上一场面试,为的便是亲眼见识一下陈子明这位传奇般崛起的武全才。

“免了。”

丈母娘看准女婿通常只有两个反应,一个么,便是越看越顺眼,再一个么,自然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别看杨淑妃贵为四妃之一,可在这一点上,与寻常妇女并无甚不同之处,很显然,专门打扮了一番的陈子明仪表堂堂,英武之气勃发,又隐约带着股儒雅之气息,怎么看都是一大好男儿来着,杨淑妃越看越顺眼也就不足为奇了的,不过么,杨淑妃到底是混过两朝宫廷的人物,尽管心中对陈子明已是有了不少的好感,却并未有丝毫的流露,叫起的声音里也自不带丝毫的感**彩,淡淡然就宛若接见普通朝臣一般无二。

“谢娘娘隆恩。”

一听杨淑妃这等平淡的口吻,饶是陈子明生性沉稳,心里头也不禁有些发虚,好在城府足够深,倒也不曾带到脸上来,也就只是恭谨地谢了恩,便即站直了身子,但却不敢平视,而是规规矩矩地微躬着身子,摆出一副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陈都尉平日可都治何经典?”

杨淑妃并未急着开口,而是审慎地打量了陈子明好一阵子,见陈子明的神情始终宁静,并无丝毫的慌乱之色,心中的欣赏之意自是更浓了几分,不过么,却并未因此而放弃了考校的心思,也无甚寒暄之言,直截了当地便发问了一句道。

“回娘娘的话,末将对诗(《诗经》)、书(《尚书》)、礼(《礼记》)、易(《周易》)、《春秋》、《论语》、《孟子》皆有所涉,唯不甚精熟耳。”

杨淑妃这等考校的言语一出,陈子明的心弦立马便是一紧,自不敢稍有怠慢,赶忙一躬身,满脸恳切之色地作出了回应。

“哦?曾子问:如已葬而世子生,则如之何?”

陈子明话虽是说得谦虚,可听在杨淑妃的耳中却又是另一回事了,没旁的,这时代的读书人之比例其实并不大,明经取士也就只考《诗经》、《周易》、《论语》、《春秋》四经而已,至于《尚书》、《礼记》这等鸿篇大著么,基本上很少涉及,陈子明居然敢言儒家这么些经典都有所学,说起来已不是谦虚,而是自矜了,对此,杨淑妃自是不甚相信,眉头微皱地便出了道题。

第87章 丈母娘的考核(二)

杨淑妃这么句问话一出,汝南公主当即便紧张地坐直起了身子,没旁的,饱读诗书的汝南公主很清楚五经里就属《礼记》最为博杂,也最缺乏连贯性,寻常人要想背熟《礼记》可不是件容易之事,没个几年苦功,压根儿就别想办到,她本人倒是熟稔得很,问题是此时此刻,她却是不能帮着陈子明作答,甚至连暗示一番都不成,若不然,怕是少不得要挨杨淑妃的狠批,一旦弄巧成拙的话,反倒不美,故而,汝南公主也就只能是空着急罢了。

“孔子曰:大宰大宗从大祝而 告于祢。三月,乃名于祢,以名遍告及社稷宗庙山川。又曰:诸侯适天子,必告于祖,奠于祢。冕而出视朝,命祝史告于社稷 宗庙山川。乃命国家五官而后行,道而出。告者五日而遍,过是非礼也。凡告用 牲币,反亦如之。诸侯相见,必告于祢,朝服而出视朝,命祝史告于五庙,所过 山川;亦命国家五官,道而出。反必亲告于祖祢,乃命祝史告至于前所告者,而后听朝而入。”

陈子明眼神好得多,尽管只是用眼角的余光在观察,可却是一眼便看到了汝南公主的紧张,不过么,陈子明却是丝毫不以为意,此无他,若是考别的,陈子明或许会为难,可要考记忆力么,陈子明却是丝毫无惧,概因其这一年来,不管是习武的间隙还是作战时的空暇,总是书不离手,早将五经背得个滚瓜烂熟了的,这一听杨淑妃搬出了《曾子七问》中的第二问来当考题,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松了大半,随口便将问题的答案款款背了出来。

“嗯,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何解?”

这一听陈子明如此流畅地背出了答案,还竟然一字不差,杨淑妃的眼神当即便是一亮,不过么,却并未出言点评,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又接着发问了一句道。

“回娘娘的话,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只一听,陈子明立马便明了此问还是出自《礼记》,压根儿就不曾有半点的迟疑,几乎在杨淑妃的话音刚落了当口,陈子明便已接口给出了解释,用的也是《礼记》中之所言。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出自何典?”

一见陈子明反应如此之快,杨淑妃虽还是不曾出言点评,可却是嘉许地点了点头,只不过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紧接着又提了个问题。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杨淑妃这么个问题可不是那么好答的,纵使朝廷明经考试也不过就是这么个难度而已,无他,此句出自鸿篇大著《尚书》中《汤誓》篇的一语,还是只有半截子话,若不能对《尚书》熟稔已极的话,根本不可能想起此言在哪一篇中所载,当然了,难度只是对旁人而言的,以陈子明那等**的记忆力而论,这道题可谓是简单至极,随口便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嗯,看向阁外,即景赋诗一首。”

眼瞅着陈子明如此从容之气度,杨淑妃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显见对陈子明的才学已是相当之认可了的,但却并未就此结束考核,而是伸出如葱根般的玉手,向阁外一指,再次给出了道试题。

“诺。”

要说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