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龙戏唐-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那便好,来人!”

旁人或许不知道许敬宗是何等样人,可陈子明却是心中有数得很,这厮就是一有奶便是娘的主儿,今夏之所以能得晋升,就是长孙无忌在太宗面前私下进言之故,虽说其未必就会死忠于长孙无忌,可此际明摆着是在为长孙无忌办事,对此,陈子明心知肚明之下,又怎可能会遂了其之意。

“大人!”

陈子明一声断喝之下,自有一名班头急匆匆地从外抢了进来,朝着陈子明便是躬身一礼。

“拿此份公函去中书省,请越王殿下并中书令岑大人到我门下省一行,以议决粮秣分站转运诸般事宜。”

陈子明提笔草就了份公函,又细心地用信封装好,加盖了门下省的大印以及他自己的私章,而后方才指点着公函,语调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诺!”

听得陈子明如此下令,那名班头自是不敢大意了去,恭谨地应了一声,上前一步,捧起了公函,小心翼翼地塞进了宽大的衣袖中,而后疾步便退出了办公室,自去通知越王李贞并岑文本前来议事不提。

第326章 连捎带打(二)

“下官见过殿下,见过岑大人。”

中书省与门下省本就隔得不算远,加之李贞赶巧就在中书省里与岑文本议着事,这一接到陈子明处发来的公文,到得自是极快,而此际,陈子明却是早已领着许敬宗候在了大堂口处,待得见李贞与岑文本联袂而来,当即便迎上了前去,很是客气地行礼问了安。

“姐夫客气了,小王可是前来听您调遣的。”

李贞心中显然颇多的不满,回礼虽是及时,口中更是说得亲热,可实际上么,眼神里却是明显透着股戒备之意味,显见对陈子明此番召集议事的内涵有着别样的猜测来着,倒是岑文本沉稳得很,除了恭谨地回了个礼之外,并无甚特别的表示。

“殿下言重了,下官此番请二位前来,乃是因许大人对二位大人联名提交之粮运章程颇有不同看法,故而请二位前来一议,以策万全。”

陈子明根本就没在意李贞那等看似随意、实则满是戒备之态度,温和地一笑,一派公事公办状地便将主题挑明了出来。

“下官黄门侍郎许敬宗见过越王殿下,见过岑大人。”

听得陈子明点到了自己的名,许敬宗赶忙从旁站了出来,一派恭谦状地便冲着李、岑二人躬身见礼不迭。

“哦?原来是许大人啊,久仰了。”

许敬宗在朝中虽是厮混了多年,可一直都是中低级官员,也无甚过人的政绩,李贞对其根底自是一无所知,自不免便以为这厮是陈子明故意推出来与自己打擂台的,心中不爽也就属难免之事了的,虽说不曾当场给许敬宗脸色看,可回礼的语气么,却也就不免带着几丝的冷漠之意味。

“许大人一向心细如发,司徒大人可是多次嘉许过的,陈某相信,有许大人之帮衬,粮运之章程定可保得万全,好了,闲话少叙,殿下、岑大人,您二位请!”

陈子明压根儿就没打算为许敬宗当挡箭牌,借着夸奖其之机会,毫不客气地便将其老底给揭了出来,虽不算直言,可以李贞以及岑文本的智商,却是断然不会听不懂个中之内涵的。

“呵呵,那小王就拭目以待了,姐夫,您请!”

李贞显然是听懂了陈子明言语间的潜台词,不过么,却也并不曾尽信,也就只是打了个哈哈,一摆手,道了声请之后,便昂然行进了门下省的大堂之中,由陈子明陪着一路直进二门内的厅堂之所在,一番客套过后,彼此分宾主落了座,自有随侍的差役们紧着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

“许大人,烦请先将尔对章程有疑义之处简略地概述出来,以此为今日议事之基调,如此可好?”

待得奉茶的差役们退下之后,陈子明也无甚寒暄的废话,直截了当地点了许敬宗的名,为今日之议事定了个调子。

“下官遵命。”

许敬宗本意只是想挑起陈子明与李贞之间的战火,却怎么也没想到事情最终会演化到眼下这等地步,眼瞅着自个儿将不得不跟李贞以及岑文本发生碰撞,心下里自不免叫苦不迭,奈何顶头上司有令,他也自不敢不从,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是赶紧躬身应了诺,飞快地调整了下忐忑的心情,强作镇定地开口道:“好叫越王殿下、岑大人得知,下官已对粮运章程粗审了一番,认定个中有偏差二十一处,若无更易,恐对粮道之顺畅有大碍,其一……”

许敬宗官位虽是不甚高,可一向就是靠耍笔杆子为生,口才也自相当之不错,尽管是在吹毛求疵,可一番指摘下来,还真能说得个头头是道,一口气罗列了二十一个错处,愣是将李、岑二人的联名章程批驳得个一钱不值,直听得李贞面色阴沉如水,双眼喷火不已,若不是顾忌到场合不对,只怕早跳起来给许敬宗来上一通老拳了的。

“有劳许大人了。”

李贞那动怒的样子是如此之明显,陈子明自不会看不到,心中自不免暗笑不已,可脸上却是淡然得很,待得许敬宗结束了其那一大通的长篇大论之后,这才客气地致意了一句,示意许敬宗自行落了座,而后侧头望向了面色铁青无比的李贞,不咸不淡地开口道:“殿下,岑大人都已是听过了许大人的陈述,若有不同意见,且就逐条议了去可好?”

“这个自然,小王倒要问问许大人,头一条,设扬州为总转运站乃是兼顾盐运之所需,较之设于江宁,虽陆路运输上稍多了些路程,然,便利之处显而易见,此又有甚不妥之说,其次……”

李贞为了捣鼓出这么份粮运章程,可是下了苦功的,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忙乎个不休,说是其心血之结晶也不为过,而今,居然被许敬宗如此这般地批驳了去,简直就像是在当面打他李贞的儿子一般,是可忍,孰不可忍,先前陈子明没发话,他也自不好呵斥许敬宗的无理取闹,而今,陈子明既已开了口,李贞可就再也按捺不住了,怒气勃发地便逐条驳斥着许敬宗的提议,话越说越是冲动,到了末了,竟是忍不住拍起了几子来。

呵呵,这就原形毕露了?有趣!

李贞越是暴跳,陈子明的心中便越是轻松,无他,章程本身有没问题是一回事,李贞本人的表现如何又是另一回事——太宗出的考题可不止是在考李贞的行政能力,其工作方式乃是行为举止本身也在考核的范围之内,很显然,从这么个意义上来说,就算章程最终得以通过,李贞的表现也只能给个勉强合格的评价罢了,而这,对于陈子明来说,无疑便是个最好的结果。

“许大人,殿下对尔之诸多提议皆有着不同之意见,尔以为如何哉?”

面对着李贞的冲动与暴怒,陈子明丝毫不曾动气,也不曾直接对李贞的诸般言语加以置评,而是顺势便又将许敬宗提溜了出来,他自己么,摆明了就只是准备当一仲裁罢了。

“大人明鉴,下官以为越王殿下所持之诸般理由皆似是而非,实不足取,其一,江宁本就是我朝南粮北调之枢纽所在,漕运之始也即在此,原就有粮仓无数,何须再在扬州另建粮仓,此未免有浪费之嫌也,其二……”

这一见陈子明又将自己给提溜了出来,许敬宗心中当真是苦不堪言,奈何事情都已是到了这般田地,他也已是没了退路,若是不能争辩出个所以然来,一顶“故意刁难”的大帽子随时都会扣在他许敬宗的头上,真到那时,只怕陈子明顺势便会治他一个渎职之罪,一本参将上去,后果须不是好耍的,一念及此,许敬宗尽管满心不愿跟越王李贞起冲突,可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了。

“荒谬绝伦,许大人诸般言辞尽皆是在吹毛求疵,小王断难苟同,若是门下省就是这么个态度,小王自当上本向父皇禀明,朝议之际再见分晓!”

李贞到底年轻气盛,尽管有些城府,可毕竟远算不上宦海老手,被许敬宗这等态度一激,心态也就彻底失衡了,不管不顾地便放出了威胁之言。

“殿下还请慎言,此朝廷要务也,非是可以随意置气者,有甚事,摆明了道理来说也就是了。”

李贞这等赌气的话语一出,陈子明心中虽是暗笑不已,可脸却是板了起来,毫不客气地端起了当朝宰相的架子,冷声便教训了其一番。

“小王……,哼,岑大人,还是由您来说好了。”

一听陈子明这等不甚顺耳的话语,李贞额头上的青筋当即便蹦了出来,有心发火,可到了底儿还是没那个勇气,转念一想,又觉得此际跟陈子明扯破脸有些得不偿失,也就强忍住了暴跳的冲动,转手便将难题推给了始终不发一言的岑文本。

“陈大人,许大人所言可是代表了门下省之意么?”

岑文本与李贞之间是无甚交情,可毕竟是奉旨协助其办差,于此份章程上,也是花了不少精力的,自忖已是将诸般事宜都往细里考虑过了的,却不曾想会遇到许敬宗这等吹毛求疵之挑剔,别看其先前一直默然无语,可其实心中也同样很是不爽,只不过城府足够深,并未有所流露罢了,而今么,李贞既是将难题推了过来,他也就不打算再保持沉默了,一上来便问出了个尖锐无比的问题。

“岑大人怕是误会了,许大人所言只是他自己的看法,然,既是牵涉到粮运大事,自该好生合议一番,所谓求同存异便是这么个道理,岑大人,您说呢?”

陈子明本就无意为许敬宗的卑劣行径作背书,这会儿表起态来,也自不会有甚含糊的,毫不客气地便将许敬宗推到了“小人”的范畴之中。

“陈大人所言甚是,岑某别无异议,还请陈大人就此章程加以评述,若有不当处,改之便是了。”

岑文本与陈子明同朝多年,自是清楚陈子明有多难缠,本心里就不愿跟陈子明摆明了车马地打擂台,而今一听陈子明如此说法,悬着的心也就此落了地,紧着便表明了愿与陈子明携手合作之态度。

第327章 连捎带打(三)

陈子明与岑文本这么一番交谈下来,便算是为今日议事之格局定了调,很显然,无论是先前咄咄逼人的许敬宗还是暴跳不已的李贞,都已成了看客,这等情形一出,李贞固然是悻悻然不已,可面对着两位宰辅的决定,也自无奈得很,只能是独自生着闷气,至于许敬宗么,脸色虽尚算平静,可额头上不住流淌而下的汗水却将其内心里的惶恐全都暴露了出来,只是到了这般田地,又哪有他插话的余地,也就只能是眼神闪烁不已地暗自发着狠,内心里早不知将陈子明咒骂上多少遍了的。

“岑大人明鉴,依陈某看来,此份章程基本已算是完备,操作起来也算是有据,只是有几处不甚大的瑕疵须得改进上一番,其一,粮运总站设在扬州固然可以,然,似乎无必要将所有粮秣全都一体先发往扬州,我朝产粮重地并不止在江浙一带,两湖更是重中之重,既如此,不若稍作调整,以就近之原则,将各处调运之粮秣分别发往江宁、扬州、九江等沿运河口岸,而后统筹安排调运之顺序,如此,操作上虽稍显繁琐了些,却可省下不少人力物力;其二,山东一地之粮仓设在齐州似有些不妥,诚然,齐州城大,人力物力都不缺,调运起来似乎甚是方便,然于路途却不免有些绕弯子,若是设在济州,无论是北上幽州,又或是从胶澳走海路过渤海,皆相适宜焉;其三幽州重镇固然是进出长城之关隘所在,然运河并未直通幽州城中,据陈某所知,其入城水道时常淤塞,将粮仓设于城中,恐多有不便,窃以为不若就设在运河尽头的通庄(今之通州)便好,以上三条乃陈某一己之见,还请岑大人斧正则个。”

陈子明根本就没去理会李贞与许敬宗二人的小心思究竟如何,面色淡然地便畅畅而谈了起来,将自个儿对章程中的几处须得更改之处摆到了桌面上。

“陈大人所言有理,此三条意见,且容岑某回去后与诸有司人等详议过后,再行定论可好?”

陈子明所提的意见自是中肯得很,更改的理由也自充足,岑文本自不会有太大的异议,问题是更改的幅度虽不甚大,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却是不算少,整份章程虽不致于到须得推到重来之地步,可要想做出相应的调整,却也不是三两句话便能达成的,对此,岑文本也就只能是谨慎地给出了个保证。

“这个自然,岑大人且请自便好了。”

陈子明之所以要召开这么个碰头会,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连捎带打地在整治许敬宗的同时,给李贞下点眼药,而今么,目的既已达成,他自是不打算再多啰唣,淡然地笑了笑,一派风轻云淡状地便同意了岑文本的提议。

“越王殿下,您还有甚吩咐么?”

在见识到李贞暴跳的那一幕之后,岑文本心底里对其之上位可能已是不抱丝毫之期颐了的,然则其终归是亲王,又是总揽粮运差使的正选,于情于理,岑文本都不能真正无视其之存在,在议事结束前,出于礼貌,问上一句终归是要的。

“就先如此好了,姐夫,小王便先行一步了。”

李贞到底不是傻子,发了通脾气过后,再静心一想,自也就警醒到了自身的失误之所在,心中自不免满是懊丧之情,连带着对陈子明以及许敬宗都恨到了骨子里去了,奈何这等场合下,他就算是有着再多的不爽,也断不敢再胡乱发作出来,也就只能是勉强地笑了笑,丢下句场面话,就此悻悻然地走了人。

“陈大人,下官……”

许敬宗其实并不是长孙无忌的心腹手下,之所以此番肯为其出头搅事,一者是在还长孙无忌的人情,二来么,也是误判了陈子明的态度,他本以为陈子明为了力挺李恪之故,必然会出手横击李贞,如此一来,他许敬宗不单可以还了长孙无忌的人情,又可以趁机讨好一下陈子明,却万万没想到最终会演变成了眼下这生模样,自觉失算之下,心中的惶恐自是不消说地浓着,方才一送走了李、岑二人,他紧着便要向陈子明作出个解释。

“许大人忠于职守乃是好事,只是我等皆是社稷之臣,办事当看是否有利社稷,太过苛求完美终归难以办到,此事便到此为止好了,许大人且自去忙罢。”

陈子明很清楚许敬宗不过是被长孙无忌当枪来使罢了,本就没打算惩处于其,也自不想跟这么个小人多拉呱,不等其将话说完,便已是笑着一摆手,点到即止地说了几句,便即一挥手,就此下了逐客之令。

“大人教训得是,下官自当铭记在心,永不敢或忘焉,大人留步,下官告退了。”

这么些年来,倒在陈子明手下的朝臣实不知凡几,许敬宗可不以为自己真有跟陈子明扳手腕的资格,尤其是在被陈子明看破了根底的情形下,要说不担心陈子明下狠手,又怎生可能,有心转圜上一番,奈何陈子明都已是下了逐客令,他也自不敢再多啰唣,只能是作出一派诚惶诚恐状地表态了一番之后,便即忐忑不安地告退而去了……

“哈哈……,子明这一手连捎带打办得当真漂亮无比,嘿,小王可是听说了,八弟那厮回了府之后,很是发了通脾气,砸烂了不少碗碟,有趣,实在是太有趣了,哈哈……”

这世界跑得最快的便是流言了的,这不,上午才发生的事儿,到了下午,李贞在门下省失态的表现便已传遍了官场,李恪的心情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一下了班,紧着便将陈子明又请到了秘密会面之处,卜一见面,便是好一通子的大笑,幸灾乐祸之模样根本不加掩饰。

“不过小胜一回罢了,殿下何须如此兴奋,须知笑到最后的,方才笑得最美。”

李恪倒是笑得个畅快无比,可陈子明却并未露出丝毫的笑容,不单不曾跟着附和上一番,反倒是板起了脸来,不甚客气地便给其浇了盆冷水,无他,概因在陈子明看来,光凭李贞今日之表现,固然会使其在太宗心目中跌分不少,却未见得便会令太宗就此放弃了李贞,道理很简单,李贞不过是方才入朝参政的年轻人罢了,气盛上一些,也是可以理解之事,偶然的失常并不能真正反应一个人的品行与能力之高下。

“子明教训得是,是小王失态了。”

听得陈子明这么一说,李恪当即便被闹了个大红脸,再一细想,也觉得自己确实是笑的过早了些,认错起来么,自也就自觉得很。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自古以来,向不罕见,殿下若是不能始终谨小慎微,何以青云直上,此一条,还请殿下莫失莫忘才好。”

尽管李恪认错的态度很是诚恳,然则陈子明却并未因此便放了其一码,而是不依不饶地出言提醒了其一番。

“嗯,小王记住了,今,八弟虽是受了小挫,然,却终归还是有差使在身,可小王如今却是依旧闲着,长此下去,却恐朝野见嫌,当如之何?”

李恪虽说被陈子明说得脸色愈发红了些,但却并未有甚怨言,诚恳地认了错之后,便即将话题引到了正事上。

“殿下要做的事并非细务,要表现的也不是治政之能,当着眼于掌总之能才是,朝中衮衮诸公,能理政者无数,身为帝王者,又何须事事亲躬哉,但消能表现出大局观,便足矣,有时间琢磨揽差使上身,倒不若提些合理化之建议,顺带着让纪王殿下也去忙乎上一回好了。”

对于李恪的担心,陈子明根本不以为意,没旁的,概因陈子明早已把握到了太宗的心脉,又怎可能会不知太宗对李恪的考核其实就是品行二字罢了,而这,并非三数月便能见根底的,终归须得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方才会见分晓,正因为此,哪怕李恪都已回京近三个月了,陈子明也没急着为其谋划出个好差使。

“哦?子明莫非已有良策,还请赐教则个。”

李恪除了担心自己会因没有差使在身而遭群臣忽视之外,也不免担心李贞一旦将差使办好了之后,会有异军突起之势,而今听得陈子明这般说法,精神立马便是一振,赶忙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殿下应是知晓的,自晋以来,门阀世家始终盘踞庙堂之上,纵使我朝历次整顿,也难见成效,何也,概因教化普及不够,以致于文士多出自世家之中,朝廷虽欲广收天下之才,却终因可选之才过少,不得不容忍世家门阀子弟纵横朝堂之上,此等情形若无更易,后患无穷也,陛下非不知此点,屡屡下诏求变,却终不得其法,某思虑再三,觅得一策,或可解得此困,现有条陈一份在此,还请殿下过目。”

陈子明有心要力挺李恪,自然是早为其将方方面面的事儿都考虑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