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为什么呢?

李弘眉头紧皱,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今天的表现,却始终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惹到了李治。

“太子?”

李治的口气开始变得越暴躁起来,很显然李弘犹疑的态度让他相当不满。

李弘的头上也开始有冷汗淌了下来,烦躁的扫了一眼大殿上齐齐整整跪着的众人,李弘心中像是受到了猛然一击。

定了定神,李弘开口说道。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裴将军未请圣意,擅自招降敌酋,此举殊为不妥,李中书虽然言辞过激,但是也是为我大唐考虑,双方皆有道理,是以儿臣难以决断,请父皇母后圣裁!”

话音刚落,李弘就感到无数惊异的目光朝他投来。

不仅有来自跪在地上的李义府,许敬宗等一干文臣,更多的是来自于李绩,裴行俭等一干武将。

不同的是,武将的眼神中隐约带着愤怒的情绪,文臣则更多的是不解和疑惑。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李弘和李绩的关系甚佳,甚至于和军方的关系也不错,而相对的,他和李义府的关系相当差,但是李弘的这句话虽然看似不偏不倚,但是分明是说裴行俭的责任更大,甚至隐约是在支持李义府。

怎能不让人惊奇!

总之,大殿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因为李弘的一句话而汇集到了他的身上。

但是李弘却没有在意这些怪异的目光,而是抬起头直视着李治略微冰冷的眼神,坚定不移,毫不退缩。

良久,李治的面容缓缓变得柔和下来,轻轻摆了摆手。

“弘儿,你暂且退下!”

既没有对李弘的话表示支持,也没有表示反对。

缓缓退步,李弘站回了自己原来的位置。

却发现自己的背后早已被冷汗浸湿。

心中叹了口气,李弘有些惭愧,自己还是对于政治的敏感度不够,或者说还是低估了自己这位父皇,本以为今天的主角是裴行俭和李义府,没想到竟然直接将他也牵连了进来。

虽然刚刚只是短短的片刻之间,但是李弘知道,自己刚刚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稍有不慎就是大祸临头。

自己这些日子四处奔走,尤其是在裴府和李绩呆了那么长的时间,以李治的势力怎么会不知道,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但是今天大殿之上的情势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可谓是对李义府相当不利,而且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文武大臣的全面对抗,若是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恐怕最终的结果是李义府和裴行俭都逃脱不了干系。

这就不得不让李治疑心,这件事情乃是李弘一手谋划,为了打击李义府而布下的一个局。

李治早就知道李弘和李义府的关系很差,也知道他们两个一直在明争暗斗,但是真正让李治震怒的是,今天大殿上的局面。

以李绩为首的大部分武将如此齐心,口口声声说李义府是奸佞之徒,不免让李治以为这是李弘的手笔。

而李弘一个太子,能够指使军方有如此大的动作,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他随时有着倾覆皇权的力量,怎能让李治不雷霆大怒。

刚刚李弘若是稍稍为裴行俭说上一句好话,恐怕现在还能不能继续站在这里都是两说!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裴行俭罔顾圣意,擅自招降敌酋,此为大不敬之罪,臣恳请陛下拿下此獠!”

李义府怪异的看了李弘一眼,阴测测的声音响起。

虽然他不知道太子殿下刚刚为何会替他说好话,但是送上门来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

李弘的确是他想要对付的人不错,但是朝堂上即使是敌人也有合作的时候,眼下他的目标是裴行俭,所以李义府一见李治的脸色略有缓和,也顾不上给李弘上眼药,急急的开口道。

“哼!”

却不料李治冷哼一声,面色骤变,愤怒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含元殿。

“你们这是在威胁朕吗?”

声音中蕴含着无穷的怒火,几乎是一字一句的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中一沉。

ps:帝王一怒,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次宣传一下我们的书友群,欢迎加入重生大唐皇太子,群号码:545755662

月麒在这里等着你们,快来吧!

第一百三十四章∶没安好心的家伙!

向大家说声抱歉,月麒首次上架,不熟悉后台,搞了个乌龙,这一章是第一百三十四章∶没安好心的家伙!

希望大家谅解!

李治突然之间发怒,让所有人都愣在了当场,倒是李弘反应的最快,不慌不忙的跪了下来。

“父皇息怒!”

紧接着,一众大臣们才反应过来,跟着李弘伏地高喊。

“陛下息怒!”

“息怒?”

李治的声音越发的气急败坏。

“尔等身为臣子,拉帮结派,挟持君上,真是我大唐的好臣子啊!”

这话的讥讽意味浓的很,对于臣子们来讲,不可谓不重,是以殿下跪着的大臣们,听到李治的这句话,几乎都是冷汗直流。

“臣等有罪,请陛下降罪!”

对于李治的愤怒,李弘倒是毫不意外。

开玩笑?

不管怎么说,李治都是一位皇帝,而且是一位并不昏庸的皇帝,而今天的情势,几乎已经和逼宫无异。

先前李义府的行为还在李治的接受范围之内,毕竟那些大臣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其实在整个朝堂中并不算很多。

但是后来情势发展到李绩为首的一干武将同样用这个法子出来,就让李治出离了愤怒。

试想一下,如果整个朝堂上动辄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请愿,皇帝还如何管理,大臣们都如此齐心,还如何让政令通达。

所以这个毛病,坚决不能惯!

先前是因为军方的态度让李治怀疑到了李弘的头上,如今李治确定了今天的事情并非李弘有意挑起之后,自然理所应当的爆发了自己的怒火。

可笑李义府连这一点都没看明白,贸贸然的继续攻讦裴行俭,只会让李治更加生气。

发泄了一通,李治坐在御座上,大口喘着粗气,一旁的武后贴心的端起茶水。递到了李治的嘴边。

至于殿下跪着的一干大臣,则是被吓得瑟瑟发抖。

“行了,都起来吧!”

生了一阵闷气,李治不情不愿的说道。

他总不能真的把殿上的人都换掉吧。想必先前这番震慑也应当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西征之事,刚才裴爱卿和李爱卿都已经对质完毕,各位爱卿都说说有何意见吧?”

李治恢复了平静,冷声说道。

这句话李治先前问过一遍。但是这一遍显然和刚才绝不一样。

这次是真的要大臣们说自己的看法,如果再出现刚才一样众口一词的景象,恐怕就真的是活到头了!

大殿内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当中。

如今帝后的态度不明,谁敢贸然前去碰壁。

没看见身份高如英国公,李中书都被陛下训斥的面红耳赤的吗?

“怎么都哑巴了?刚才不是一个声音比一个高吗?现在怎么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看见大殿内沉闷的景象,李治又是忍不住一阵怒火往上冲,寒声说道。

“陛下,老臣厚颜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听老臣一言。”

李绩不愧是历经三朝的老臣,转瞬之间便明白了李治究竟为何如此生气。当下心中一凛,沉声说道。

“西征大胜本为我大唐之幸,然我大唐向来以军功为重,概无功高盖主只说,如今守约立下如此大功,却因一纸奏章,毫无证据之猜测,被陛下卸去官职,夤夜召回长安接受审讯,老臣历经三朝。未曾见此奇景!老臣斗胆问陛下一句,若只凭一纸猜想便可将我大唐三十万大军的主帅定罪,日后又有何人胆敢继续领兵出征!”

老李说的很不客气,但是李治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愤怒。反倒脸色稍缓。

李弘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老狐狸能够混迹三朝果真不是个没脑子的主,这几句话虽然看似是在指责李治,言语之中甚至不甚恭敬。

但是以老大人曾为帝师的身份,如此说倒也不为过。

最重要的是,李绩对李治的心理把握的相当准确。

他清楚的明白今天武将齐心请愿的行为触及了李治的底线,如果军方真的如此齐心协力对抗文臣。那么很可能会超脱出皇帝的掌控,成为威胁皇权的利器。

这才是让李治如此暴怒的最大原因。

李绩的这几句话看似平淡,但是其实是在变相的向李治解释。

军方内部并非毫无隔阂,也不是如此齐心协力,只是因为裴行俭的遭遇起了兔死狐悲的感觉。

所以才如此齐心的上奏。

“李中书,英国公所说你如何解释?”

李治的面色缓和下来,对着李义府问道。

“回禀陛下,臣身在京中,并非身在阵前,对于此等大事自然缺乏证据,然种种迹象表明裴将军嫌疑重大,臣身为宰相,自不能坐视此事演变下去,密奏陛下乃是应有之意。

至于召裴将军回京,自是因为如此大事,不得不查,亦不得不辨,陛下今日准裴将军进殿自陈,即是为查明真相而来,若裴将军持身公正,又何惧对质,陛下明察秋毫,自会还将军一个清白!”

李义府倒也机灵,一番话说下来,不仅把自己给择了出来,而且竟像是裴行俭心虚了似的,还小小的捧了李治一把。

“陛下,裴将军素来严正,此次虽急功近利,但却是为我大唐着想,何况前方军情瞬息万变,裴将军临机专断也无不妥,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时不查有些许过错也不掩其大功。”

刘仁轨跟着出位说道。

倒让李弘的眉头一皱,这个老家伙怎么会帮裴行俭说好话!

别人不知道,但是李弘既然有意重用军方,自然对军方内部的势力有所了解。

虽然如今的军方看似铁板一块,但全是因为有李绩在那镇着。

实际上军中已经分裂为了好几派,最强盛的莫过于受李绩支持的裴行俭一脉,但是除此之外,以刘仁轨为首的另一脉也有不小的势力,隐隐有和裴行俭抗衡的趋势。

当然,军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势力,整个形势复杂的很,不比朝堂上简单多少,但是目前来看,仍然是这两脉势力最大。

若是真的扳倒了裴行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刘仁轨。

李绩毕竟已经老了,军方的接班人也不是他能够一手决定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仁轨和裴行俭在李治心中的分量都不轻,否则也不会有现在军方的局面。

现在这个情势上,刘仁轨站出来替裴行俭说好话,李弘本能的感觉这家伙没安好心!

ps:感谢书友立立之之,白杰1,流泪的十字,99yu的打赏,感谢书友十九平方的评价票。

第一更!

求收藏,求推荐,跪求首订啊亲们~~~

上架感言

上架感言

马上就要上架了,首先感谢主编锐利大大,责编皮蛋大大一直以来一直对月麒的帮助,以及那么多的推荐,月麒发自内心的感谢!

但是……就这么猝不及防的要上架了!

编辑大大通知周五上架的时候月麒还愣了一会,一转眼皇太子已经快要三十万字了。

这两个月以来,收获有赞誉,也收获有谩骂和嘲讽,当然更多的是书友们真心的建议。

话说第一次上架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关于书评区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想跟大家聊一下。

唔,该从何说起呢……

月麒是第一次写书,新人未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月麒尽力在避免,但是还是会存在一些硬伤,在此先对各位书友说声抱歉,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于皇太子的支持。

啰嗦了这么多,咱们进入正题。

百度上盛唐的定义是唐玄宗开元时期二三十年的时期,但是昙花一现,到了玄宗后期就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但是说实话,任何一个盛世都不会如此短暂,武后时期到玄宗时期,大唐的经济,文化,民生都达到了顶峰,但是惟独边境不宁,军事地位早已没有了初唐之时的绝对优势。

所以玄宗时期才不得不重用藩镇,给予节度使更大的权力,以求得边境的安宁,玄宗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即使是在后期,也不可能完全失去判断能力,重用藩镇的决定,实际上是从玄宗初期就开始的,逐步加大了藩镇的权力,以至于最后尾大不掉。

玄宗不是没有看出重用藩镇的危害,但是当时的边境已经一片糜烂,强敌环伺,所以不得不给予藩镇更大的权力,只能说,玄宗最后信错了人,最后才酿成了安史之乱。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不能仅看它的民生问题,还要保持好他的军事地位,否则就会让这个国家有倾覆之危,当然,这和穷兵黩武不是一个概念,其中的度要把握好。

而这一切就要归咎到武后时期的统治了,武后一介女子,改朝换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阻力。

所以其对待高层的政策也是以严酷为主,吕思勉先生的一本著作中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并且总结了武后政策的四点恶影响。

包括重用奸佞,滥杀李氏宗族,大开幸进之门,专注防制国内,忽略了对外的压制,以至于突厥,契丹蹂躏河北,十万大军而不能御,吐蕃强盛,令西边也时常告急。

也正是因为武后滥杀李氏势力,使得在军事方面,大唐在高宗之后,鲜有名将出现,最终迫使玄宗为了解决边境问题,重用藩镇。

可以说,安史之乱的祸根在武后时期就已经埋下了。

还有就是武后的滥杀,导致初唐时敢言直谏的风骨之臣日渐凋零,凡是反对武后的大臣,皆被斩杀。

直到玄宗之时,方才有所缓和,相继出现了宗璟,张九龄几位风骨之臣。

所以武后在民生,经济等方面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但是实际上自高宗中叶以后,大唐的国威就已经不振了。

而唐朝的衰颓,也是从武后代替高宗的时候就开始了。

还有就是大家最近都觉得弘哥儿很窝囊这个问题。

其实在那个时代就要遵守那个时代的规则。

说实话,太子不是个好干的活儿,恰巧高宗朝又是一个无比特殊的历史时代,前文说了,李弘不受武后待见,而且因为李弘日渐长大会威胁到武后的原因,这两个派系天生就带有几分敌对之意。

李义府的嚣张在史书中有诸多记载,其人固然能力出众,但也狂傲自负,太子发展势力肯定会和他交锋,那么对方主动出击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贺兰敏之,那个货就是个疯子加混蛋,月麒只说一件事,不是野史,正史记载,贺兰敏之强行ooxx了李弘的未婚妻,是真事!

而且当时他并没有遭到处罚,贺兰敏之是在几年之后才被杀的,而且是因为另外的原因。

所以书中虽然有些地方有漏洞,但是有些东西还是参照了史实的。

最后说弘哥儿窝囊的问题,我想问什么才叫不窝囊,贺兰敏之挑衅辱骂李弘,没有大耳刮子抽他吗?他策划皇城刺杀,最后不是被判斩立决了吗?李义府一再寻衅,弘哥儿不是在谋划着要扳倒他吗?

何况除了在李治和武后面前,弘哥儿就是在言语上也没吃过亏啊!哪一次不是他把别人气的半死!

贺兰敏月虽然在弘哥面前一句话也不弱,但是她手里的势力基本已经全归李弘了好不好……

至于势力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结交军方,建立东宫六率,收服贺兰家的情报网,最重要的是打击武后的势力,贺兰敏之死了,无论如何都是武后的威信被打击的最大,弘哥儿怎么能说是一无所获?

最后,月麒是第一次写书,bug难免,希望大家多多谅解。

今天上架,爆更十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百三十六章:人家也会下血本!

“老夫自然不会胡言!”

李绩抬眼看了看李义府,虎目之中流露出一丝狡猾的神色,淡淡的说道。

转身拱了拱手,李绩对着李治说道。

“陛下,守约此次回京,不仅带来了阿史那伏念的降书,还带来了一封亲笔信,请陛下娘娘御览!”

李绩不紧不慢的从袖子里抽出一份书信,递给从御座旁匆匆下来的吴良辅,一脸的从容淡定。

倒是裴行俭一脸惊奇,他怎么不知道自己还带回来这么一封书信,别说是什么书信了,就是阿史那伏念的降书也没有带回来。

那如今李绩手中的究竟是什么?

众人各怀心思中,李治拆开了信封,仔细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李治眉头微微舒展,没有说话,转手将书信递给了武后。

“陛下,依臣妾看来,此议可行!”

武后微微沉吟,终于开口说道。

殿内之人皆是一惊,尤其是李义府脸色明显变了。

没想到武后从大朝会开始就一言不发,一开口竟然是支持裴行俭的。

想也知道,李绩递上去的那封信肯定是对裴行俭有利的。

“宣!”

李治点了点头,淡淡的对着吴良辅吩咐道。

吴良辅从武后手中接过书信和降书,开始读了起来,略带尖利的声音穿透了整座大殿。

降书的内容乏味可陈,不过是一些公式化的语言,没什么可说的,无非是突厥仰慕大唐天威,然内部有小人作乱,幸得****出兵平乱,愿意代表突厥永世归顺大唐,称臣纳贡。

这些本是应有之意,倒算不得什么。

重点是刚刚李绩递上去的那封信,随着信的内容被李治公之于众。大殿当中一些人的脸色开始慢慢变得难看起来。

信并不长,言辞恭谨,充分体现了一个战败之国对于大唐的恭顺。

尤其是这封信乃是来自阿史那伏念的手书,分量更是重了许多。

在信中。阿史那伏念提出不仅愿意年年向大唐称臣纳贡,更是表示希望求娶大唐宗室之女作为阏氏,并且保证突厥三代之内皆与大唐联姻,更是言及,愿意将突厥汗位交给自己和大唐宗室之女的孩子。

这可就是下了血本了!

须知不论在哪个国家。血统都是极其严肃的一件事情,阿史那伏念提出和亲倒是在李弘的预料当中,但是他愿意将继承人定为宗室之女的孩子就出乎意料了。

历朝以来,和亲之事不再少数,但是凡是被送去和亲的女子,很少有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继承人的,甚至于有许多根本一辈子都生不出孩子,就是担心汗国的血统不纯净!

这其中的隐秘李弘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才会对阿史那伏念的魄力感到震惊!

更重要的是三代联姻,才是让李治动心的根本。若是连续三代都是由大唐宗室的女子生下的孩子为继承人,那三代之后,这突厥的大汗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唐人血脉。

就凭他在大唐的亲人纠葛,就可以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