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撼唐-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兴城的事情虽然布置得差不多了,但河东城还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啊。杨侑忍不住揉了揉额头,他站起身来,在房中踱步,忽然,他脸上露出了笑意。

就这样办!杨侑一击掌,带着小桂子去寻找裁缝。

第128章大转移

时间转瞬,半个月就一晃而过。

崔毗伽在王行本的协助下,已经将粮食运输出来,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民夫在辛苦的运送粮食,这些民夫的待遇很优厚,除了工钱之外,每一天还有两斗米可以拿,所以他们积极性很高。到了子午谷之后,就不用手推车,而是使用背篓背粮食,比手推车更为方便省力。

杨侑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他清楚,这些粮食他不可能全部运入汉中,所以他宁愿送给百姓,博得一个好名声,再不济也要烧掉,不要说一斗米,就是一粒米,杨侑也不会留给李渊,在他看来,留下了一粒,就是犯罪。

此时,骨仪已经组织了第一批自愿去汉中的百姓,足有三万户,总计十万人之多。这些百姓,每一户不过三四人,比较容易搬迁,他们也害怕薛举杀来,四处烧杀,所以宁愿长途跋涉,背井离乡,去汉中求生。

而且,殿下是一个重信诺之人,他每一次的许诺,都做到了,跟着这样的殿下,会有好日子过。

道路上,百姓们手中推着小车,上面堆满了瓦罐、米粮,其他大的行李,则用马车或是牛车拉着,每三户共用一头畜生,所有的东西已经登记在册,住宿时,也是这三家人一起,划分在一个地盘内,沿途上,还有隋军保护着,不用担心有人趁机抢劫偷盗。

“爹,我们这是去哪儿?”一个穿着厚厚衣裳,脸蛋红润的小女孩,用嫩嫩的声音问着。

“妞妞,你冷吗?”汉子说着,这是一个典型的农家汉,双手骨节又粗又大,掌心布满了老茧,一张脸上,满是沟壑,虽然是冬天,但他的脸上,却是汗珠直淌,他在脖子上挂了一块巾帕,不时的拿起,擦拭着汗珠。

“我不冷!”女孩子嫩声嫩气的说着。

汉子爱怜的看着女儿,就在半年前,他一家三口,面临饿死的危险,正是在这个时候,殿下开仓放粮,有了粮食,汉子一家终于渡过了难关,随后秋收,殿下不仅不收赋税,还派人帮助百姓,这让汉子对殿下非常的感激。

此时女儿身上的衣裳,还是殿下赏赐的布匹所制,颜色颇为好看,据说布料是蜀锦。他不懂什么蜀锦,只是听别人说,蜀锦挺贵,贵也就算了,你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是身份的象征。

那些玩意,他都不懂,他只知道,殿下救活了他一家人,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选择相信殿下,选择了长途跋涉。

在他身边一个高大的女人,是他的妻子,也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女,她见女儿不明白,便解释着:“妞妞,要搬新家了,你高兴吗?”

妞妞扭着头,看着母亲,道:“娘,新家漂亮吗?暖和吗?”

“暖和!一定很暖和!”女人笑着,她拿出一个葫芦,扭下盖子,喂了女孩一些水。水有些凉了,女孩巴拉着嘴,:“娘,好凉。”

女子笑了笑,道:“妞妞,一会就要休息了,娘再烧点热水。”

这时,一名隋兵不断地吆喝着:“乡亲们,快走!前面已经准备了饭食,还有热水,再加一把劲!马上就到了!香喷喷的饼子等着呢!”

妞妞着急地动了动,她想要跳下手推车,但个子不高,地面不平,她有些害怕,心中很是焦急,道:“爹,快一些快一些!”

汉子哈哈一笑,道:“妞妞,坐稳了!”他手上用劲,推着手推车快步跟了上去。

在两里外,数十个火灶上,蒸笼正冒着热气,阵阵香气不断传来,一旁,是数十口大锅,里面装满了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此外还有一些热水,是给百姓们烫脚烫手使用的。

百姓们排着队,按着顺序领取粮食,白白的馒头又大又软,一口咬下去,香甜可口,百姓们吃着馒头,心中对未来,更多了几分期盼。

大兴城,骨仪正在报告着,杨侑不时点着头,骨仪在经过他点拨之后,将事情逐步完善,给予了百姓最好的待遇,这样,去汉中定居的百姓会越来越多。

此时已经是十二月底,就要过年了。不过说起来,隋唐之际过新年还不是主流,只是有了一个雏形,这是杨侑观察的出来的结论,而带动过年这个风气的,却是如今的大隋皇帝,杨广,后来到了唐朝,才逐渐定了下来,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

正是有着这样的原因,此时的百姓们并没有怨言,愿意去汉中,还有不少百姓留在大兴城内,观察着局势,犹豫该不该走。

由于天气寒冷,带的东西也不少,第一批百姓在四日后才抵达子午谷口,此时,李靖带领的一万士兵已经将子午谷修葺一新,六百六十里长的栈道,已经修葺了两百五十多里,而汉中方面,也修葺了一百七十多里,余下的那几段,问题不大,很快就能修葺完毕。

此时汉川郡的太守是陈政,此人是益州太守之子,久居汉川郡,他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也是不敢相信,但他还是派出民夫,修葺栈道,只不过速度却慢了很多。

因此百姓们不得不暂停等待,夜晚挤在栈道上,扎起帐篷,抵御寒冷。

足足用了八天的时间,第一批的百姓才走出子午谷,比正常速度多了三四天,但当这个消息传到杨侑耳中的时候,杨侑满意的点点头。只要能让百姓安全迁往汉中,这就是胜利了。

随后,杨侑又组织了第二批百姓。这一次的百姓更多,不止是大兴城,甚至有武功、盩厔、鄠县乃至于华阴、渭南的百姓,足足有五万户,二十多万人,在一月中旬出发,朝着汉中行进。

这得益于第一次的成功迁移,同时也是骨仪不遗余力的大肆宣传,在他的口中,薛举薛仁果,乃至于李渊都是杀人越货的魔王,民众很容易被忽悠,他们选择了相信。

隋军大规模的迁移百姓的行动终于让薛举得知,但此时,除了大雪依旧封山之外,他极度缺粮,向突厥、铁勒人,甚至是吐谷浑换取牛羊?笑话,他们所遭受的灾情更为严重,自己都不够用,会和薛举换吗?那可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

由于这个原因,薛举只能无奈的看着隋军迁移百姓。

至于李渊,他的心中仍然在疑惑中,他吃过几次亏,被杨侑骗了好几次,以杨侑的性格,他很有可能做出这种看似不可能的行为来引诱人,而且,根据线报,杨侑每日都在大兴城中出现,有时鼓励百姓,有时发放粮食。

更重要的是,据说隋军无缘无故消失了一万人,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那里,这让李渊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时间就在指尖上流逝,一月底,杨侑又组织了第三批百姓入汉中,这一批,包括不少将作监和军器监的官员和能人,同时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足足有四十万人。

如果着四十万人迁入汉中,那么杨侑前后就已经迁入了七十万人以上,这个数字是巨大的,同时对汉中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么多的百姓涌入,治安的压力必然大增。

二月十日,朱粲兴兵来犯,由于李靖扼守关中要道兴势山,朱粲只能派兵攻打,双方在兴势山下一场大战,隋军损失一千余人,而朱粲丢下了五千多具尸体,狼狈撤出兴势山。

这一战朱粲被打怕了,他被李靖设计埋伏,大输亏输,自己也受了伤,逃回西城郡休养。此时房陵郡多处县治已经被他屠空,只有西城郡还能勉强养活三军。

他认为这一战是输在天气寒冷,决定开春之后,再夺汉中。

四十万人行军何其困难,汉中太守陈政忙的不可开交,他忙着寻找地方,以便安置百姓,幸好杨侑提前派了李袭誉、尧君素等人,带着数十名官员前来协助,这才勉强将事情办妥。

李袭誉是西城郡安康人,在汉川郡也颇有人脉,他连日走访汉川郡的世家,同时按照杨侑的指示做出许诺,保证这些世家的利益,这才将安置五十万人的地方找到。

李袭誉将事情办好,仅仅过了十日,四十万人的先遣部队就已经赶到,而此时,陈政竟然生了病,他外出奔波,感染了风寒,以至于卧病不起。

就在汉川郡一片忙碌的时候,杨侑在大兴城中,看着人口越来越少的都城,心中感慨万千,自从他穿越之后,就不曾想过放弃大兴城,但这一幕,最后还是发生了。

随着这四十万人的迁出,时间也到了二月中旬,等他们稳定下来,至少是二月底三月初的样子,而这个时候,天气已经转暖,没有多少时间了。

大兴城将近四十万人口,扣除了皇宫内的宦官宫女以及官吏、驻军等等,人口约在三十六万人左右,加上其他华阴、渭南等人口大县,总人口约有一百五十万人以上,这一次就迁走了一半的人口,着实不少。

此时的大兴城显得很是空荡,尤其是宫中,大批的宫女和宦官被迁走,只留着了极少数,服侍着杨侑和韦娟。

三月十日,最后一批移民开始动身,这一次,大多是世家,其中以独孤家居多,包括独孤千山、独孤武师等人,韦氏有一部分,其中有一些族内的杰出青年,其他世家也多多少少派出了一些人,跟着大部队迁往汉中。

第129章不是最后一次欺骗

大兴城南门。

一排排的车队朝着南方缓缓开拔,在数十名禁军骁果包围之中的,是一辆颇为平凡的马车,上面并没有特殊的装饰,比起前面的,显得黯淡失色,但这辆马车却是最大的马车,足够容纳十五人以上。

韦娟看着儿子,道:“大郎,你真的不走?”

杨侑看着母亲,笑了笑,道:“娘,等我办完事情,就去汉中。”

韦娟叹息一声,她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再说前几日已经问过了好几次,每次杨侑都只是摇头不肯,说有大事要办,此时,韦娟也只能摇摇头,既然劝不住儿子,那就任他折腾吧。

韦娟正要进车厢,忽然她伸手一指前方,杨侑顺势看去,只见前方一辆马车窗帘落下,随后被紧紧地拽住了,杨侑苦笑一声,他认出那是独孤雁的马车,他知道到了现在,独孤雁还在耍着小孩子的脾气,不肯见自己。

不过这样也好,杨侑倒省心了,她就是一个最好的晴雨表,让独孤怀恩误以为自己有什么诡计,从而成功的迷惑了李渊。唉,其他的事,到了汉中再给她解释吧。

独孤雁的马车里,并不只有一个人,除了她之外,还有阴世师的女儿阴少华和幼子阴宏智。阴少华看见独孤雁的摸样,忍不住笑了:“既然那么担心,为什么不出去,向他道别?”

独孤雁嘟了嘟嘴,道:“谁要向他道别?他可坏了。”

对于这一点,阴少华很是赞同。不过,她的心情也非常不好,尽管父亲信誓旦旦的告诉她,在办妥了事情之后,立刻就会和殿下赶往汉中,但阴少华却有一种感觉,这一次分开之后,恐怕再也看不见父亲了。

但是父亲给她一个任务,那就是抚养阴宏智长大成人,作为阴家的唯一血脉,她必须要做到,才能为阴家保存香火。所以,她不得不选择了去汉中。

这时,马夫一声吆喝:“坐稳了!”说着,一挥马鞭,马车晃了几晃,开始平稳地向前驶去。

杨侑看着母亲,道:“娘,一路小心!”

韦娟看着儿子,叫了一声,一个宫女从车厢里探出身子,手中捧着一件红色的衣物,韦娟道:“大郎,这是娘给你缝制的披风。”

杨侑心中一阵感动,他立刻展开红色披风,一名亲兵替杨侑穿上,大小颇为合适。杨侑笑道:“多谢娘。”

一名隋兵骑马奔来,道:“殿下,时辰已到!”

“出发!”杨侑说着,韦娟深深的看了儿子一眼,道:“大郎,一定要平安回来!”

杨侑点点头,“一定!”韦娟钻进车厢,马夫一声吆喝,马车朝着南方行驶而去,杨侑挥着手,向众人告别。独孤雁偷偷的揭开窗帘,看着杨侑使劲的挥着手,她紧咬着嘴唇,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阴宏智奶声奶气的道:“大姐,姐姐哭了!”

阴少华叹息一声,她顺着缝隙,看到了父亲,看到了杨侑,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送走车队,杨侑跨上战马,此时在他身边的心腹官员已经不多,只有阴世师、丘行恭、小桂子等几人,杨侑这时嘿嘿一笑,带着他们以及一百多名禁军士兵,沿着朱雀大街奔驰,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声声作响。

此时的朱雀大街上,人并不多,众人呼啸而过,声势极为惊人。此时,在香格里拉,一个汉子抚着长须,目光热烈的看着朱雀大街上,呼啸而过的骑兵。当骑兵消失在视线中的时候,他叫过店家,结账下楼。

独孤府,一间小屋内,独孤怀恩正焦急的走来走去,族人和家中下人都走了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一部分不愿意去汉中的族人。独孤怀恩为了应付杨侑,他让人假扮自己,去了汉中。

他并不用担心被识破,这些日子他深居简出,经常对着下人破口大骂,很多族人都知道他心情不好,没有人会来触犯这个霉头。就在他焦急等待的时候,门外响起独孤潜的声音:“老爷,是我。”

“进来吧!”独孤怀恩说着,不等独孤潜说话,他就问道:“事情怎样?”

“老爷,殿下的确没有走,刚才还带着一百多人,从朱雀大街回到皇宫!”独孤潜正是在香格里拉的那个汉子。

独孤怀恩眯起了眼睛,“嘿嘿,这个血本下的可真大!”他转身坐下,磨墨写信。

响午时分,在郃阳的李渊便接到了消息,他叫过李建成,与他商议着。

两人根据独孤怀恩的书信,判断出这是杨侑的引诱之计,如果没有错,下一步他可能会主动挑衅,引自己上钩。

就在这时,柴绍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盒子。

李渊问道:“嗣昌,你手里是什么?”

柴绍摇摇头,道:“岳丈,小婿也不知。”看着李渊、李建成疑惑的模样,他便解释着,原来他正要出府办事,却看见大门外放着这个盒子,上面还写了一张纸条,说是送给李渊的,他便送了过来。

李渊心中疑惑,此人是谁,送礼物还需要藏头露尾吗?

李建成站起身来,他将盒子打开,顿时愣住了。盒子里,花花绿绿,是一件衣裳,还是用上好的丝绸所做,从做工上来看,出自名家。但李建成刚提起衣裳,他的脸色就变了。

这赫然是一件女人的衣裳!李建成刚抖开衣裳,一张信纸飘下,柴绍捡起来,只见上面盖着代王的大印,赫然是杨侑的手笔。

柴绍将信拆开,匆匆一阅,他就变了脸色,道:“岳丈!杨侑小儿如此无礼!”

李渊接过信件,仔细的看着,他连眼皮都不跳一下。杨侑在信中,对李渊进行了侮辱,说他是女人,只会龟缩功,一点也没有男子气概,所以送他一件衣裳,请他笑纳。

李渊看完,将书信叠起来,他站起身,拿起衣裳,看了半响,比划着:“好像还很合身?”

李建成气愤的道:“爹,杨侑小儿,赢了一仗,便如此嚣张!”

李渊这时身体已经养好,又是以前那副沉稳的模样,此时闻言,他呵呵一笑,道:“建成,你也不小了,这点小事,都沉不住气?”

“他上次在大兴殿上故意做戏,痛打自己的心腹,无非就是学周瑜,引我上当,这一次,我不会吃亏!”李渊笑着道,因为独孤怀恩提供了大量的粮食,他没有了粮食危机,心情变得开朗多了,思绪也比以前清晰了。

“他将百姓迁入汉中,依我之见,是因为薛举的关系。如果我没有估计错误,他在大兴城留下的,大多是精兵,迁往汉中的,多是百姓。他应该是想要利用……”李渊缓缓的说着。

这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脚步声直奔书房而来,“嘭”的一声,门被撞开了,寒风卷了进来,吹得衣裳乱舞,信四散飘开。

“爹!隋军已经在撤退了,为什么还不追击?”李世民一进门,就嚷嚷着。

柴绍目瞪口呆的看着他,李建成也皱起了眉头,李渊毕竟老了,如今虽然已经立春,但天气依旧寒冷,李渊顿时打了一个冷战,连连咳嗽。

李渊一张大手猛地让桌上一怕:“逆子,你要做什么?”

李世民急忙道:“爹,隋军已经撤退,若是趁势追击,说不定有所斩获。要是迟疑不前,被薛举抢了大兴城,那就悔之晚矣!爹,不要再犹豫了!”

李渊勃然大怒,他目光阴冷的盯着次子,“逆子,你是要害死我吗?”

李世民顿时一愣,道:“爹,何出此言?”

“逆子,你上次射杀兄弟,我还没有找你,你,你……”说着,李渊咳嗽不已。

李建成叹口气,道:“世民,你先下去吧,这里有我。”

李世民冷冷的看着大哥,他在大哥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一丝惋惜。他突然觉得很不公平!凭什么?你凭什么?不过是比我大了几岁吗?凭什么你是长子就获得比我更多的信任?

这一次,杀入关中,还不是靠我吗?如果没有我,你们还困在河东,束手无策!

他冷哼一声,大步走了出去。

李建成苦笑一声,道:“爹,二弟还小,爹不要生气。”

李渊气呼呼的,他颓然坐下,道:“逆子,逆子!上一次他要杀智云,这一次又想杀我!”

李建成劝着他,轻轻的为李渊敲打着背。

李世民心中恨极了,他怒气冲冲的走出书房,到了院子中,他将披风一把扯下,狠狠的卷成了一团,仍在地上,又吐了一口口水,快步走了出去。

不远处,一个身影闪了出来,裴寂冷冷的看着这一切,他想了想,朝着李渊的书房走去。这时,李渊的心情已经平静了下来,他冷笑一声,道:“建成,你传令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不管是谁,有什么身份,都不能私自出战,违者,杀无赦!”

柴绍心中一凛,眼中沉思着什么。

李建成点点头,道:“爹,你放心!”

这时,裴寂走了进来,他拱拱手施礼:“唐公,陇西公,柴总管!”

李渊道:“玄真,你来的正好,我有一事,请你参谋参谋!”

裴寂道:“唐公请说。”

几人坐下,李渊这时开口,道:“如今天气转暖,逐渐到了用兵之际,如何拿下大兴城,恐怕是个难事,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裴寂瞟了一眼李建成,笑道:“唐公,薛举已经拿下了扶风郡,大兴城岌岌可危,我认为,应该让他们两方搏杀,然后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