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撼唐-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知节对罗士信真是羡慕嫉妒恨呀,这么好的运气,怎么让他遇上了呢?

这时,一个士兵匆匆走了过来,低声对程知节说着什么,忽然,有人高声喝道:“有人逃了,有人逃了!”

程知节回头一看,只见十几人朝着北方狂奔而去,其中几人更是迅速夺取了战马,策马急奔。

程知节就是一愣,这群混蛋真的不怕死吗?

传令兵一愣,急忙抬起手,道:“李、李子通!”

程知节更加疑惑了:“你说什么,李子通?”

传令兵心中大急,他差一点咬着了舌头,“刚、刚才罗将军带着李子通的人头,吴国公认出来了,那个不是李子通的人头,而是他的亲兵!”

传令兵说着,指着前方狂奔之人,道:“此人逃走,想必是李子通!”

程知节眼睛登时亮了起来,急步走到战马前,喝道:“兄弟们,李子通逃走了,随我来!”

数名亲兵闻言纷纷跨上战马,紧紧追了上去。

前方正在奔逃的正是李子通,他本要从东门逃走,但毛文深制止了他。

毛文深说:“隋军对南、北、西三个大门发动猛攻,唯独留下了东门,这证明隋军是想要围三缺一,引诱陛下走东门,一旦从东门走,反而会中了隋军的诡计。”

李子通接受了毛文深的意见,带着心腹士兵走北门而出,并留下了一名心腹假扮自己,吸引隋军的注意力。

毛文深认为隋军不认识李子通,或许可以蒙混过关,可是罗士信太过于骁勇,只是两个回合,就将李子通的替身斩于马下。

替身的提前阵亡让吴军陷入了崩溃,大批士兵的投降使得李子通想要趁乱出北宋门的想法成为了泡影,他不得不诈降,等待着时机逃走。

当程知节将注意力放在传令兵身上的时候,李子通觅到了机会,他带着心腹士兵十余人,夺马便逃!

李子通一路朝着北方狂奔,他想要先去丹阳,收拾兵马再来作战,毕竟这一战,败得如此的蹊跷,让他实在是不甘心呐。

毛文深在他身边,也策马狂奔,一张脸因为紧张而有些狰狞。

十余名士兵有的没有战马,狂奔了百余步之后,逐渐被程知节带兵追上。

“李子通,哪里走!”程知节厉喝一声,手中的马槊刺出,一名试图挡住他的吴兵手中横刀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发出一声脆响,断成了两节。

战马错过的一瞬间,程知节手中的马槊再度挥出,狠狠地拍打在吴兵的头颅上。

一声沉闷的响声后,白色的脑浆飞溅而出,吴兵的身子缓缓倒下,发出沉重的声音。

程知节的目标不是吴兵,而是李子通,杀了此人之后,他再度狂奔,程知节的青海骢跑得又快又稳,逐渐追了上去。

李子通咬着牙,拼命地抽打着战马,可是这匹战马只是普通的战马,根本无法和青海骢相比,距离越来越近了。

“你们,挡住他!”李子通大喝,指挥着亲兵,几名心腹应声,勒转战马,迎着程知节杀奔而去。

“混账,凭你几个鸟人,也敢挡爷爷去路?”程知节厉声大喝,手中马槊宛若暴风骤雨,劈头盖脸朝着吴兵砸去。

几名吴兵夷然不惧,围住程知节就是一阵厮杀,程知节虽然厉害,但他只是一个人,与几名吴兵斗了一个旗鼓相当。

程知节连连大喝,马槊舞得密不透风,鏖战了片刻时间,隋兵赶到,将几名吴军围住厮杀,吴军不能挡,先后倒下,成为了一具尸体。

这么一耽搁,双方距离又远了,程知节大怒,再度拍马赶上,毕竟是良马,速度快,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李子通大惊,心想这个黑脸汉子究竟是谁啊,这么不要命地追来,难道老子杀过他老母?

程知节要是知道李子通腹诽他,而且骂得还是他的老娘,一项至孝的他一定会一刀劈死李子通。

李子通策马急奔,但这匹战马速度不快,眼看不久就要被追上,他赶紧狠狠夹着马腹,让战马跑得更快一些。

又奔跑了几十步,李子通的心越来越紧张,毛文深也是如此。虽然是战马在奔跑,可是两人的鼻翼在剧烈煽动,生死就在一线之间,两人的额头全是汗水。

程知节心中大喜,他已经能看出李子通的战马不行了,最多再有一百步,他就能追上李子通。程知节大喜之下,口中喊得更加响亮了,“李子通,你已经逃不掉了,速速投降吧。”

“李子通,不要再顽抗了。”

隋军大声的呼喊让李子通的心中更加慌乱,他觉得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就算是当年最为落魄的时候,也没有如此的惊慌失措!

这时,李子通看见前方有一片连绵数里的密林,枝叶正无比茂盛,整个密林显得十分深幽。

李子通心中大喜,这片密林是他的救命之林呀,只要遁入了这片密林之中,李子通相信,隋军一定找不到自己!

想到此,李子通加快了速度,朝着密林狂奔而去,就在这时,他胯下的战马发出一声悲鸣,前蹄一弯,轰然倒在了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激起灰尘无数。

“哈哈,哈哈哈!”程知节哈哈大笑,心想李子通你还能逃到哪里去?

程知节刚刚笑完,大嘴还没有合上,眸子里,已经露出了惊讶之色,片刻之后,程知节忍不住说了一声:“直娘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634章招降李子通

程知节目瞪口呆的时候,李子通已经跌倒在地,一个年轻的小子带着十几人一拥而上,顿时把李子通给绑了个结结实实。程知节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这是!这个小子从哪里冒出来的,好像有点面熟?!

程知节心中十分不甘,赶紧拍马上前,这时,那群人已经将李子通给捆绑了起来,其他跌倒在地的士兵,总计有五人,也被抓住了,此外还有毛文深。

毛文深毕竟是文臣,马术并不精良,跌倒的时候几乎是直直撞倒在地,额头被磕破了,嘴角也被咬出了血,显得十分狼狈。

侯君集奔了十余步,忽然停了下来,他知道李子通等人为什么会摔倒在地了,地上拉了一根绳子,挡住了去路,李子通一心想着逃走,因此忽视了这根绊马索,措不及防之下,摔倒在了地上,吃了大亏。

程知节及时勒住了战马,跳下战马,快步走了过去,当他看清楚这全部是一群年轻人的时候,程知节恶狠狠地道:“干的不错,此人就交给我吧!”

“为什么交给你?”那个队正模样的小子说道。

这小子,不识像啊。程知节想着,冷笑了一声:“小子,有这样对本将军说话的吗?”

年轻的小子也冷笑了一声,道:“程将军,李子通可是我捉住的,你想要强抢,那可是不成!”

“本将军的话,你敢不听?”程知节一吹胡子,瞪起了眼睛,仿佛地狱吃人的小鬼,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你虽然是将军,但却不是我的上司,管不着我!”年轻的小将说道,一脸傲然。

程知节心中顿时就是一愣,这个小子如此沉着,看他说话,似乎出身名门啊。

就在他一愣的功夫,远方十几名骑兵狂奔而来,战马的速度很快,只是片刻功夫,骑兵就到了众人面前。为首一人跳下战马,快步走来,此人又黑又壮,满脸胡须,一双眼睛像铜铃一样,赫然便是隋帝面前的红人,侯君集。

侯君集人还没有靠近,爽朗的笑声就传了过来:“哈哈哈哈,萧家小子,老子没有说错吧!”

被唤作萧家小子的正是萧怀安,闻言他快步走了上来,双手一抱拳,朗声道:“卑职见过侯将军!”

侯君集哈哈一笑,迈步朝着李子通走去,途中经过程知节身边,“咦”了一声,却没有说话,更没有停留,而是继续走到了李子通身边。李子通被五花大绑,绳子几乎陷进了肉里,他想要挣扎,可是越挣扎,绳子陷得越深,他只能放弃了努力。

侯君集嘿嘿一笑,道:“李子通,想不到吧,老子早就让人待在这里,等着你上钩呢!”

李子通气呼呼而看着侯君集,可是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萧怀安走了过来,奇怪地问道:“侯将军怎么知道此贼会走这里?”

侯君集裂开嘴哈哈一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程知节看见是侯君集捉住了李子通,只能放弃了努力,摇摇头,带着士兵们遗憾地走了回去。侯君集哈哈一笑,吩咐萧怀安带着兄弟们,押着李子通、毛文深等人,朝着杨侑的所在走了过去。

此时杨侑已经带着士兵走下了山坡,沿途是抱着头投降的吴国士兵,隋军分开阵型,手中拿着兵刃,严密监视着吴军。还有一些士兵,手中拿着绳子,逐一将降兵捆绑起来。

这一战收获的粮食并不多,但由于李子通出人意料地出现,使得这一战成为了杨隋和李吴的决战。若是能擒获李子通,江东一战的结局几乎就可以定了下来。

杨侑一边走一边思考,李子通到底到哪里去了?

“陛下!”这时,几名将领来参见杨侑。

杨侑示意众人平身:“诸位爱卿,这一战辛苦了。”

裴行俨摇摇头,道:“可惜李子通逃了。”

“哈哈,谁说李子通逃了?”大笑声中,侯君集的声音响起,他匆匆走了过来,道:“陛下,微臣已经捉住了李子通。”

说着,侯君集一挥手,道:“带上来!”

萧怀安带着两名士兵将李子通押送了上来,“微臣见过陛下!”

“又是你?”杨侑忍不住笑了,这个萧怀安,总是能捉住一些重要人物,运气不错啊。

萧怀安一丝不苟:“托陛下洪福,捉住了李子通。”

杨侑将目光放在了李子通身上,道:“李子通,你可服?”

李子通咬咬牙,道:“我不服!”

侯君集在一旁大怒,这个李子通,见了陛下竟然不下跪,实在是可恶,他忽然抬起了脚,朝着李子通的膝盖弯踢了过去。

“啊!”李子通吃痛,身子一滑,跪在了地上,但他还是咬着牙,一脸的不屈服。

杨侑摆摆手,道:“侯君集,不得无理。”

说着,又看着李子通,道:“李子通,朕对你的平身略有了解,说起来,你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也不认识几个字,但你还是有着不少优点的。”

“比如说你对百姓不错,劝耕农桑,积极恢复经济,江东虽然战乱不少时日,但在你的带领下,损失还不算大。”

“朕沿途走来,农田大多开垦,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朕知道你居功不小。更何况,朕还听闻你修葺祖父坟墓,仅仅是这一点,朕就不会杀你。”

李子通原本以为会死,闻言不由一愣,脸上带着犹豫之色,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要投降,可是心中不甘,他的大业就此飘散在风中。可是不投降,今日就会葬身此地!

“李子通,你已经被朕擒住,除了投降,便只有一死,但朕许诺不杀你。你只能被朕囚禁一世,这样的结局恐怕你不想吧?朕最后问你一句,你可愿投降?”杨侑顿了一顿,脸上露出杀机:“你若投降,便是要真心实意,朕许诺至少保你一世富贵,衣食无忧。若是怀有异心,朕必定灭你九族,高悬在城门之上!”

杨侑说这话的时候,不仅仅是看着李子通,也在看着其他人。在杨侑的压力下,有数人额头上大汗淋漓,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有奶便是娘了!

李子通沉吟半响,开口道:“陛下宽宏大量,李子通愿意投降,罪臣愿意说服江都守将投降,归附大隋。”

杨侑上前一步,扶起李子通,一伸手,侯君集十分麻利地递过了一柄匕首,杨侑伸手接过,替李子通挑断绳子。李子通投降,是好时间一件,避免了江都遭受兵灾,江都的百姓,已经不能再承受了!

“诸位爱卿,你们之中,有的人在朕还是代王之际,就跟着朕,多半是老臣。”这是指侯君集、杜如晦等人。

“有的人,却是跟着朕不久,或许对朕不是很了解。朕对于忠心之士,决不吝啬。而对于那些不忠之人,决不姑息。”杨侑目光扫过众人,一旁,罗士信、程知节、裴行俨三人互相扫视了一眼,都忍不住点点头。

杜伏威默默沉吟,没有说话。他知道陛下的意思,这不仅仅是宽心,更是立威。

杨侑突然抓起了杜伏威的手,走到了李子通面前,道:“杜爱卿,李爱卿,朕知道两位有仇,但事情已经过去,如今同殿为臣,朕希望两位能化干戈为玉帛,言归于好。共同为大隋效力!”

杨侑温和的语气让杜伏威心中十分舒服,杨侑是皇帝,本来可以用命令的口气,可是他却没有,而是一种希望,这让杜伏威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李子通也是如此,他也知道,虽然都是投降,可是他是战败投降,而杜伏威却是早早从龙,被封为吴国公,两人的身份地位可以说大大不同。这个时候的他,处于劣势的位置。

听到杨侑的劝慰,李子通当即一抱拳,半跪在杨侑和杜伏威跟前,道:“陛下,微臣愿意投降大隋,此生此世若有背叛,天打五雷劈!”

说着,又看着杜伏威,道:“杜兄,当年之事,是我不对,在这里,我李子通给杜兄赔罪了!”李子通果然是个汉子,说着的时候,连连磕了三个响头。

杜伏威也是一条汉子,见李子通把话说清楚了,更是当着众人磕头,是一名铮铮铁汉。杜伏威急忙上前一步,扶起李子通,道:“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杜伏威若还记在心中,便不是一个男人!”这个誓言,已经可谓极重。

两人执手而笑,一笑泯恩仇。

杨侑呵呵一笑道:“两位爱卿能和好如初,朕十分欣慰。如今江东略定,可谓百废待兴,两位爱卿可要用心,协助朕平稳定江东。”

杜伏威、李子通两人齐齐跪下,道:“我二人愿为陛下效力!”

说话间,天色已经亮了,战场也打扫的差不多了,大火已经熄灭,抢救了不少粮草出来。

杨侑见到了毛文深,作为李子通帐下的第一谋士,他的判断没有多大的问题,只是隋军的工作做的十分好。杨侑思考了片刻,封此人为余杭太守,即刻上任,毛文深吃过早饭之后,带着几名士兵赴任。

隋军在原地休息了一日,第二日朝着北方行去,当日黄昏抵达丹阳,李子通亲自出阵劝降,丹阳城见陛下都投降了,守将立刻作出了最为明智的选择,开城投降。

而在稍晚的时间,雷世猛带着水师顺江而下,顺利进驻石头城,将丹阳的水路牢牢掌控在手中。

在丹阳城休息了一日之后,杨侑率领大军杀奔江都城,半日后,隋军顺江东下,抵达江都外围。阚棱带人前来迎接,当他看见李子通这个仇人和义父在一起的时候,不由瞪大了眼睛。

杨侑进驻大营,迅速让李子通派人前去招降王文飞和乐伯通,在李子通已经投降的情况下,王文飞和乐伯通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第635章壮志雄心

江都城,吴公台下,一片肃穆。

杨侑身着孝服,手中举着三支清香,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头,在他身后,是杜如晦、侯君集、杜伏威、李子通、罗士信等群臣,神情也十分肃穆。

随着杨侑的跪拜,群臣也跟着跪拜。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非常严肃。因为在吴公台下,长眠着的,是先帝,是杨侑的祖父,后世中声名狼藉的隋炀帝杨广。

作为臣子,群臣不敢妄议,而作为杨侑,祖父对他是慈祥的。就算祖父对不起天下的百姓,至少他对得起士人,对得起自己,而这,对于杨侑来说,就足够了。

破旧的吴公台下,有一些修葺的痕迹,这是李子通的功劳,正因为如此,杨侑才会饶他一命。在吴公台四周,威严的禁卫军士兵手中持着刀枪剑戟,东南风吹动赤红色的旗帜,显得是如此的悲壮。

杨侑的神情非常严肃,他恭恭敬敬的磕头,每一次,都能听到清脆的声音。九个响头磕完,杨侑的额头上,布满了鲜血。

“祖父,孙儿不孝,在祖父危难之际,未能及时赶到江都,致使祖父蒙难,此乃一也。”

“国破山河,至今李渊老贼仍在长安逍遥,孙儿不能克服大兴,收复大隋国都,此乃二也。”

“高句丽小丑,言而无信,不服王化。至今仍然折磨大隋十余万将士,孙儿日日想起受到折磨的大隋将士,夜不能寐。此乃三也!”

“祖父,孙儿此番前来,正为继承祖父之遗志,宣扬大隋国威。还望祖父在他乡异国,保佑孙儿完成理想!”杨侑说着,将三柱清香插在炉鼎中,然后重重在地上磕头,久久未起,小半柱香时间后,杨侑这才站起身来,他一抹额头上的鲜血,在祖父简陋的墓碑上,快速地写着什么。

群臣屏住了呼吸,不敢说话,纵然是一向顽皮的侯君集,也抿着嘴,不说话。此时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半响,杨侑写完,手指上已经磨破了皮,血迹斑斑,显得十分触目惊心。但杨侑浑然不在意。他转过身子,目视着群臣,抬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诸位爱卿,在此发誓,若不能扫平高句丽,迎回大隋将士;若不能收复大兴,重建大隋,先帝之陵,将常驻于此,直到完成朕的志愿!才会迁回祖陵!”杨侑给了自己压力,他宁愿顶着一个不孝的名声,也要在办完事情之前,坚决不迁移祖父的陵墓。

群臣之中,杜如晦高声喝道:“陛下,我等愿为陛下分忧,扫平高句丽,恢复大隋河山,让大隋的赫赫威名,传播四方!”

“微臣愿为陛下分忧,扫平高句丽,恢复大隋河山,让大隋的赫赫威名,传播四方!”在杜如晦的带动下,群臣也高声喝道。他们鼓足了力气,声动四野,山风仿佛为群臣的声音所惧,停止不前。

禁军士兵闻言,也纷纷跪下,齐声大喝:“我等愿意为陛下分忧,扫平高句丽,恢复大隋河山,让大隋的赫赫威名,传播四方!”

这一次的声音更大,气势更加冲天,地面仿佛都被喊声所惧,微微颤抖起来。

杨侑的目光扫过群臣,扫过禁军士兵,忽然,他深深地躬身,道:“诸位爱卿,你们都是大隋的忠义之士,朕相信,只要有你们在,大隋必将再度崛起,统一中原!”

“朕一定会携同诸位,扫清四合,威震八方!让大隋的威名,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可是而今,大隋还有英勇的将士们在高句丽受苦,他们受尽高句丽人的折磨,吃尽了苦头!”杨侑说着,话锋一转,言语中透露出了悲伤。当年被高句丽俘虏的数十万将士,在高句丽人的折磨下,只剩下了十余万,这是何等的耻辱?!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