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孙传庭望着妇人的目光很是不解,陈启立解释道:“大少爷,那个叫垃圾箱,十六户人家设一个,每家有要扔的东西都必须倒到垃圾箱里。每天清晨,都会有专人把垃圾箱清理干净,把那些垃圾运到二十里外的一个大深坑里倒掉。”

孙传庭问道:“这也是海平弄的?”

陈启立道:“是的,少爷说这不仅会让镇子看起来更美,更重要的是这会避免疫病的暴发。少爷不仅让这样清理垃圾,粪便也是这么清理的,每天天亮的时候,所有这些都会清理干净。”

对这个,孙传庭深以为然,北方的城市都没有茅房,一到下雨天,诺大的京城就成了个大茅坑,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想想确实有暴发疫病的可能。

陈启立继续道:“这些粪便很值钱的,可以卖给附近的菜园。用这个的收入,我们另外再加上一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由小见大,孙传庭更是叹为观止。

一百二十二章缩影

接风宴,免了,孙传庭只带着陈启立一人在基地里巡视。薄暮时分,他们到了位于基地东南角的医院。孙传庭再次开了眼界,他觉得自己好像身了在另外一个世界。

雪白的墙壁,一排排宽敞明亮的病房,穿着一色天蓝细布的袍服、发髻高高挽起的年轻女护。一切的一切,孙传庭如在梦中,尤其是在这一刻,在这一刻天色将黑未黑的瞬间。

宁静,极度的宁静,似乎一切都慢了下来。孙传庭喜欢这一刻的感觉,似乎有些荒谬,他觉得幸福,是那种极为满足的幸福。

女护行色匆匆,她们显然认识陈启立,知道他是这儿的最高长官,但看到他们,女护最多只是点头微笑示意,没有人主动上前搭讪。

一切都是那么宁静而美丽。

孙传庭一句话也没说,陈启立也是,他们的脚步都很轻,仿佛是怕惊醒了什么。

出了医院的大门,又走了很远,孙传庭停下脚步,回首向医院望去。

孙传庭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世上绝对没有人能阻挡他们的脚步,每一个来到这个医院的人,谁不会为了保护这一切而舍死忘生?

巡视的最后一站是学校。

在学校,刚才在医院里的那种感觉又起。

学校是全军事化管理,尽管家就在镇子里,但学生们都住校,不伦年纪大小,也不论是男是女,都是。

临来之前,孙传庭对陈海平委托给他的,让他培养管理州县的官员,说实话,虽然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但心里感觉总是有点怪怪的。

这一刻,感觉完全不同了,孙传庭觉得那是他神圣的使命。

正是晚饭时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没人,孙传庭在课桌间徜徉,那神态就仿佛流连在一个永远也不愿醒来的美梦之中。

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座位上坐下,孙传庭拿起课桌里的课本,一本一本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显然,课本也一定是在陈海平的授意下编写的。

在这方面,陈海平没有跟他透露过一个字,但这一刻,孙传庭仿佛明悟了一切,他知道陈海平要把现行的文化整个都推翻。

推翻就推翻吧,如果陈海平能把一切都推翻成医院和学校的这个样子,那把什么推翻都无所谓。

孙传庭彻底想开了,心结一夕尽去。

心结尽去,孙传庭彻底轻松下来,但他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人给搅黄了,而且不仅是给搅黄了,那简直是心头压上一块大石,外带吞了一大团死苍蝇。

孙传庭对辽东的事知道一些,他知道建奴就是一群没有人性的野兽,刚占据辽东时,怕穷人造反,于是开始杀穷鬼,后来又怕富人不堪压榨造反,就又开始杀富户,前后屠杀了数百万辽东汉人。

现在又开始了。

申子岳是第二个被召见的人,这会儿正说到辽东的情报,他道:“今年辽东大旱,六月底,奴酋努尔哈赤下达了无差别屠杀令,在辽东全境,所有的乞丐和贫民都在被屠杀的范围之内,凡是家中没有五斗米的皆在格杀之列,家中有五斗米的全部编丁入庄,成为建奴的奴隶。那些被杀的汉人妻女都被建奴掳走,她们被卖给蒙古的一些部落换牛羊和皮毛。为了这种交易建奴在河西开辟了一个马市,大批的汉人女子像牲口一样被人用绳索牵着,赤身裸体地听着建奴和蒙古买家讨价还价。”

申子岳的声音很平淡,汇报就是汇报,不带有自己的一丝情感,但和此前不同的是,说到这些事的时候,申子岳的眼皮垂了下去,他的目光始终看着地面,而不是看着孙传庭。

这是很不礼貌的。

孙传庭没有怪罪申子岳的失礼,他知道申子岳为什么不看他。申子岳是个合格的情报头子,不愿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他。但申子岳可以控制声音,却控制不了眼睛,孙传庭清楚,申子岳的眼里一定有火光闪烁。

申子岳说完,孙传庭闭上了眼睛。

“建奴用汉人女子从蒙古人那儿换来的牛羊和皮毛转手就运到了张家口,换了粮食、布匹和铁器。”看着双眼紧闭的孙传庭,申子岳的嗓子眼动了动,但最终还是把这句话压入了心底。不管如何愤怒,他都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言行违逆少爷的意图。

申子岳走后,孙传庭一个人又在书房里坐了很久。

第二天上午,孙传庭拜会了顺义王卜石兔,与卜石兔共进午宴后,他又接连拜会了寿灵寺的迈达里胡图克图、席力图召的希迪图噶卜楚活佛和银佛寺的罗桑吉坚活佛。

离开训练营之前,孙传庭和陈海平就蒙古的形势,其中尤其有关宗教方面,他们仔细推研了数天。拜会过卜石兔和三个大喇嘛后,孙传庭知道陈海平跟他说的没有一句夸大之词,这里的一切都确如陈海平所说的那样。

第三天,孙传庭召见了那个实际管理归化的委员会中的人。

委员会由十一个人组成,其中三大寺庙各占一人,顺义王府占三个人,剩下的五人是属于集团的。

孙传庭召见的是隶属于集团的那五个人。

人来了之后,孙传庭吃了一惊,他竟然看到了三个年轻女子,而其中最大的也才不过二十出头而已。

普遍地讲,女人比男人更忠诚,更有爱心,更不易受诱惑,女人当官会更爱民,更不易贪污,所以要比男人好的多。即使女人的能力比男人弱一些都没有关系,何况从训练营出来的女人别的不敢说,论能力,至少现在朝廷的官员是没法比的。

这是陈海平临别前特意跟他解说的,虽然很是觉得匪夷所思,但孙传庭是务实的人,他不得不承认陈海平的话有道理,而且还是非常非常的有道理。

到了这一刻,所有的心结都去了,现在孙传庭真的很渴望看到,如果将来真的出现一大批女官员,那她们会干得怎么样。

孙传庭相信,那些女官员至少最初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就凭她们对陈海平无限的忠诚,就足以让她们做的比男人一定更出色。

眼前的这三个女子就是例证。

李花云、姜小丽、范海云、陈小同、刘裕隆,每一张脸都那么年轻,那么生机勃勃,充满了自信。

活了三十多岁,除了在陈海平身边,孙传庭从没有看过有这种精神面貌的人。看到她们,孙传庭的心胸豁然开朗,他的心里漾溢着一种极为愉悦的幸福。

与五人祥谈过后,孙传庭充分理解了陈海平所说的信制不信人是什么意思。

原来参与管理归化的远不止陈小同五人,像他们这样的人竟然有数百人之多,而且是不定期进行轮换。

所有参与管理的人既要做好各自负责的本职工作,他们还都肩负着监督他人的任务,如果发现有人违反了规定,那就要立刻上报委员会,同时还要上报给暗部备案。

这都是公开的,陈小同说少爷管这个叫监督与自我监督。

一切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不论什么时候,除了集团内部的人或者是出于公务,任何管理人员都不能与他人一起吃饭,总之就是不能与外人发生一丝一毫任何形式的金钱和物质往来。

凡此种种都令孙传庭极为震撼,但最令他震撼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有关官员的财产方面的规定。

青羊谷建有一个类似陈海平说的国家行库的机构,每个从集团领薪俸的人要把所有的财产都存入国家行库,如果需要用钱就来行库支领,不用就存在行库。

此外,在这个机构里,不仅有每个人详细的收支记录,而且还有他们家人的财产明细,如果发现任何一方出现用度的异常情况,那就立刻予以追查。

孙传庭再次叹为观止。

任何制度的本质都是人,孙传庭不知道三五十年以后会如何,但至少在这三五十年内,在这批人主政期间,陈海平一定能开创一个远比贞观之治更要强盛十倍百倍的盛世!

现在的归化就是将来国家的缩影,陈海平在做实验。

一百二十三章母子

孙传庭是极有个人魅力的人,像他这种人,往往不需要做出什么实际的成效,只是平常的言谈举止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畏,更何况孙传庭确实有着非凡的本领。

仅仅一个月后,孙传庭就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而这也再一次认证了少爷的无比正确和伟大。

天启五年,九月十九,上午。

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孙传庭正伏案读书。忽然,门帘一挑,申子岳走了进来。

工作的时候,这里的人都无事不登三宝殿,申子岳来必然有事。把书放下,孙传庭起身,亲自给申子岳倒茶。

在陈海平的极力倡导下,这儿的人等级观念都很淡。陈海平对他们这些高层特意交待,让他们带头创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所以,对孙传庭亲自给他倒茶,申子岳也没有过多客气。

落座后,孙传庭问道:“子岳,有什么事吗?”

申子岳道:“大人,叶尔羌汗王阿不都里提夫死了。”

对“大少爷”这个称呼,孙传庭实在是觉得不自在,最后他让众人不要这么称呼,还是叫他“大人”为好。

孙传庭知道陈海平在叶尔羌布下的那手棋,他立刻问道:“那个阿丽梅尔和小王子有消息吗?”

申子岳道:“她们已经启程了,大人,我是来跟您请示的,我想亲自去迎接她们。”

孙传庭问道:“不是有人保护她们吗?”

顿了顿,申子岳道:“大人,少爷似乎很看重阿丽梅尔夫人。”

孙传庭一听就明白了,申子岳的意思是妹夫似乎对那个阿丽梅尔本人很感兴趣。

孙传庭知道申子岳这些人,他们为陈海平做什么决不是拍马屁,对他们而言,哪怕是陈海平一个最微不足道的愿望,他们都愿意不惜牺牲生命去完成。

略为沉吟了一下,孙传庭道:“我对叶尔羌的事不太熟悉,子岳你自己可以看着办。”顿了顿,又道:“谁是现在的叶尔羌汗王?”

申子岳道:“是阿不都里提夫的女婿穆罕默德。”

孙传庭道:“如果有人意识到阿丽梅尔出走的危险,那她们这一路不会好走。”

申子岳道:“大人,我们一直很注意这件事,早已做了些必要的安排,现在我带人立刻昼夜兼程,争取尽快赶到。”

孙传庭问道:“你打算带多少人去?”

申子岳道:“我这儿有一百多人,另外再带八百儿郎。”

轻轻摇了摇头,孙传庭道:“你带两千人去,一千汉军,一千蒙军,就当一次训练。”

没有推辞,申子岳道:“是,大人。”

申子岳去后,孙传庭又把陈启立找来,让他命王佑礼率领两千人在叶尔羌和归化之间移动,既为演练,也是对申子岳做个接应,以防万一。

十月初三,消息传来,王佑礼已经和申子岳会合,没有出什么意外。

阿丽梅尔母子将是今后他们涉入西域极为重要的一张牌,孙传庭自然不会轻忽。接到消息之后,估摸着时间,孙传庭带着夫人接出去了一天的路程。

风雪太大,见面时,孙传庭没让阿丽梅尔下车,阿丽梅尔只挑起车帘露了一面。

阿丽梅尔整个人都裹在了厚厚的狐裘里,脑袋也一样,只是露出了一张美到惊心动魄的脸。

阿丽梅尔确实美丽到了极点,尤其是那股异国情调,更是令人禁不住心神摇曳,以孙传庭的定力,心也跟着忽悠了一下。

孙传庭学识广博,他知道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儿子是不能娶父亲的女人的,但没听说女婿不能,穆罕默德怎会轻易放过阿丽梅尔?

事情这么顺利,原因只能有一个,就是申子岳等人为此而做了充足的准备,否则不可能这么一帆风顺。

孙传庭不会去探究这件事的细节,即使他心里想知道,但也不会去问。在陈海平建立的这个体系内,讲究的是信任和问责。用人不疑,一旦选定了人,就予以绝对的信任,但要是事情出了差错,则必须离清每个人的责任,然后做出相应的处置。

孙传庭清楚自己的位置,尽管他在这儿有最高的权力,但他不是陈海平。陈海平既可以不闻不问,也可以事无巨细什么都过问,没有人会有任何想法。但如果他事无巨细都过问,除非必要,那一定会给属下留下他不信任自己的想法,而这自然就会影响到他的权威,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

打过招呼,孙夫人跟着进了阿丽梅尔的车内,然后大队继续前行。

几天前,小王子阿什矣染了风寒,有点发烧。一上车,孙夫人就发现了,她摸了摸阿什矣的额头,安慰道:“王妃不要担心,到了家我们就把小王子送医院去。”

苦笑一下,阿丽梅尔道:“现在哪还有什么王妃?我不过是落难之人,夫人莫再这么称呼,叫我阿丽梅尔就好。”

孙夫人怜惜地道:“我听说你和孙茜的关系很好。”

提到孙茜,阿丽梅尔精神一振,问道:“陈夫人好吗?”

孙夫人道:“小茜是我的小姑子,如王妃不弃,我就托个大,你也叫我嫂子如何?”

阿丽梅尔一听,立刻起身就要跪倒,但让孙夫人给挡住了。

重新坐好之后,车内的气氛已然不同,这时阿丽梅尔才想起“医院”是什么,于是问道:“嫂子,医院是什么地方?”

“医院呢,……”孙夫人开始讲了起来,阿丽梅尔的眼睛则越睁越大。

孙夫人为人本就温厚贤德,对妹夫那一句“再也不会让嫂子守一天活寡”的话更是感激涕零,她已经知道妹夫似乎对这个番邦女子有点意思,自然对阿丽梅尔呵护备至。

一路上,外面天寒地冻,朔风呼号,但车内的阿丽梅尔却如沐春风,心中对未来的那份忐忑很快就消去了大半。

第二天未时,大队回到了青羊谷。

雪停了,风也止了,清冷的太阳孤零零地挂在天上。

外面一直很吵杂,沿路好像有很多人在干活,阿丽梅尔好奇地问道:“嫂子,外面在干什么?”

孙夫人道:“他们在扫雪。”

“扫雪?”扫雪怎么这么大的动静,阿丽梅尔很好奇,迟疑了一下,她道:“嫂子,我们能去看看吗?”

孙夫人笑道:“这有什么行不行的。”

马车非常大,实际上就是一个移动的房子,车内不仅有洗浴方便等生活设施,还分卧室和客厅。小王子阿什矣和两个婆子在卧室,孙夫人和阿丽梅尔在客厅,她们出去不会影响到患病的阿什矣。

打开车门,从人把厚厚的车帘撩了起来,阿丽梅尔向外探头一看,立刻就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大雪满天,天寒地冻的时节,塞外草原的生活枯燥到了极点,即便贵为王侯,在这一点上并不比普通牧民好多少。在喀什喀尔,当然也是扫雪的,但不论雪大雪小,都只是清理出一条骑马能通过的小路而已,可眼前却是这样。

这次下的是大雪,平地就有三尺深,可眼前的景象又是什么呢?笔直的大道宽阔干净,两旁有很多人,包括许多老人和孩子,他们都在往一辆辆马车上装雪。

“这就是归化吗?”阿丽梅尔欣喜地问道。

“不是,这是青羊谷,归化可比这儿要大好多倍呢。”孙夫人答道。

“青羊谷,这儿这么漂亮,我怎么没听说过?”阿丽梅尔吃惊地问道。

“这儿是我们的基地,方圆二十多里都不许人进入,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孙夫人解释道。

“我听说归化非常美丽,比这儿还美丽吗?”

孙夫人笑道:“我们这儿可比不了归化,差远了。”

归化有一个很大的功能是给人看的,但基地不是,这儿讲究的是实用,论好不好看,青羊谷跟归化是没法比的。

一路上,阿丽梅尔的眼睛就有点不够用,到了医院,本来就大的眼睛更是睁得溜圆。

阿什矣的感冒不重,只是年纪小,让人特别担心。三天后,阿什矣的病就完全好了,又恢复了贯日的活泼。

因为阿什矣患病住院,接风宴就推迟了三天。三天后的傍晚,孙传庭举行家宴给阿丽梅尔接风。客人除了陈启立和申子岳,还有就是孙夫人了。

晚宴结束后,送阿丽梅尔回到卧房,三夫人问阿丽梅尔是这就起程,还是过完年,等到明白春暖花开之后再去关内?

出乎孙夫人的意料,阿丽梅尔说要等到来年再走。

实际上,这也不意外,阿什矣年纪太小,如果路上再感冒,那可就不是小事了。另外,虽然申子岳说妹夫对阿丽梅尔感兴趣,但也只是似乎,而阿丽梅尔显然还根本不知道。

到现在为止,这都是他们这些底下人一头热。

阿丽梅尔住下了,每天都过得非常快乐,孙夫人多了一个良伴,两人几乎天天都在一起,感情越来越好。

年关将近,不好的消息传来,察哈尔部的林丹汗终于忍不住要伸手了。

一百二十四章林丹(一)

把报告放下,陈海平轻轻叹了口气。

历史真是诡谲到了极点,到了末世,大明帝国和蒙古帝国的命运是何其相似,又何其相近!林丹巴图尔,蒙古帝国最后的一位大汗,与明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一生竟然惊人地相似。

元朝灭亡,至万历三十一年,在二百三十六年的时间里,北元蒙古一共经历了二十二位可汗。傀儡也好,强者也罢,战乱也好,统一也罢,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的主人一直是蒙古人。除了也先那一年不成功的篡位外,蒙古人的可汗一直都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子孙。

万历三十一年,大汗布延去世,因为长子莽古斯早逝,便由长孙林丹巴图尔继位。

布延去世之时,汗权再次衰落,除了察哈尔本部之外,再也没有人听奉中央大汗的号令。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年仅十三岁的林丹巴图尔登上了汗位。

林丹巴图尔的出场要比崇祯帝朱由检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