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传庭此番告“老”还乡,提前三十年退休,与其说是看魏忠贤不顺眼,倒不如说是失望透顶。对魏忠贤,他当然没什么可失望的,让孙传庭失望的是那些总是以“正人”自居的东林党人。最让孙传庭感到无奈的是,掌握大权的不是魏忠贤这样的歪人,就是东林党这样的正人。

既然天下皆浊,自己留与不留,死与不死,皆毫无疑义,那还不如明哲保身,回家侍奉父母。

这就是孙传庭辞官的原因。

孙国清本人没什么大本领,但眼光却是有的,尤其是看儿子的眼光,他知道这个大儿子是孙家最有本事的。

孙家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大可能还有比大儿子更有本事的后代出现。

孙国清知道大儿子的性情,对大儿子一路官运亨通,他都感到奇怪,最后只能以儿子有真本事和运气特好来做结论。

孙传庭为人沉毅,多谋略,有大才,当然有真本事。在家之时,就是好人敬,坏人怕,虽然年纪轻轻,但在代州,没人不敬服。他一路官运亨通,原因也确实如孙国清想的,否则没别的解释。

孙传庭和妹妹孙茜的感情特好,对这位妹婿自然也极关心,通过与父亲的书信往来,知道这个妹婿极为不凡,深得父亲器重,他也自然更感好奇,但因公务在身,一直也没有机会见上一面。

孙传庭是二月初辞的官,中旬到的家。

到家之后,与父亲详谈过,孙传庭大吃一惊。因为那些事不方便写在信里,所有他此前一点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妹婿带着妹妹出外经商,不在家,如此而已。

怕父亲担心,所以孙传庭没有与父亲深谈这件事,半个月后,他以探听妹妹消息为名,出关去了归化。

到了归化,孙传庭惊的下巴差点没掉下来。

第九十五章禁忌

“你……你说的都是真的?”

听儿子说完,孙国清的下巴也快掉了下来,不管他对女婿评价有多高,但这些事似乎不是人能做出来的。

“有些是我的推测,但应该错不到那里去。”

孙国清仍然感到难以置信,他继续问道:“伯雅,你是说海平他才是归化城的主人,顺义王卜石兔仅仅是个傀儡?”

孙传庭不由苦笑了一下,道:“我这个妹婿真是了得,他让卜石兔当傀儡不难,难的是还让卜石兔心甘情愿作这个傀儡。”

虽然对儿子向来信服,但孙国清还是不信,他道:“这都是你的推测之辞,怎么可能?”

孙传庭道:“我们山西的商人在归化城附近建立了不少城堡,如果不是卜石兔心甘情愿地做傀儡,建那等规模数量的城堡是不可思议的。”

孙国清问道:“这才不过一年的时间,而且海平又不在归化,卜石兔怎么会心甘情愿做傀儡?”

孙传庭解释道:“父亲,卜石兔做这个傀儡是明智的。这首先是因为卜石兔这个人很平庸,没什么本事,也没有不切实际的野心。其次是他的地位越来越不稳,就是土默特部内部听他话的人也越来越少,再加上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日益强势,早就眼馋归化这个地方。现在他愿意做这个傀儡,就会得到海平的支持,他的地位就会稳固,威望就会提高。最重要的是海平是汉人,卜石兔没本事,又真心合作,没人比他更合适做这个傀儡,所以他只要活着,海平就不会让别人取代他。再者,除了权力少了,他的利益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能在与海平的合作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孙国清信了,但仍然感到有些茫然,跟做梦似的,他叹道:“这个卜石兔倒也是个聪明人。”

孙传庭道:“我不明白,孙家只是个二流的商人,海平他凭什么让那么多大商家就因为他的话而投入巨资?”

轻轻摇了摇头,孙国清道:“具体的事情我也不清楚。”

孙传庭又道:“我听说在瀚海大漠,商队遇到了上万人的马匪,但被海平打的溃不成军,斩杀了六千多,而商队总共才死了七十九个人。”

“这个倒很有可能。”

“呃,父亲,海平他哪儿来的这么强大的武力?”孙传庭惊讶地问道。

“是海平他自己训练的。”

“您详细说说。”

听孙国清说完,孙传庭吃惊地问道:“仅仅两千多人?”

孙国清道:“是的,海平告诉我,他这两千人即使面对两万蒙古铁骑,结果也是一面倒的屠杀。”

孙传庭感到难以置信,但这些事又有哪件不是即便亲眼见了也难以相信?沉吟了一下,他道:“父亲,我明白了,或许海平就是用这支武力说服那些大商家的。只要安全,去蒙古高原经商,那就是暴利,只要海平能让那些商家相信他有这个能力,那接下来的事就有个合理的解释了。”

这时,父子俩对望一眼,他们都想到了一个问题:除海平到底想干什么,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现在观陈海平的所作所为,早就不能用一个商人的身份来衡量了。

不论是对孙国清,还是对孙传庭,即便他们是父子,这个话题也都还是一个忌讳,他们都沉默不语。

―――――到了归化,休息一晚,第二天白天,陈海平先后去了寿灵寺、银佛寺和席力图召,拜会了三位大喇嘛。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姿态,双方的利益要是太一致,反倒没什么好谈的了。

陈海平又分别捐了三千两银子的香油钱,但这已是小钱,现在三位大喇嘛也已意识到,归化这块大饼,陈海平划给他们的那一块将来会生出多大的利益。

晚上,陈海平拜会了顺义王卜石兔,两人这顿酒一直喝到天光大亮。席间,陈海平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把成破利害和他的想法又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事还是那点事,但做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会有天上地下的差别。而且,陈海平有一种魅力,他能让人信赖。最后,两人约为兄弟,互托生死,卜石兔明言,把所有的主导权都交了出去。

陈海平很高兴,天亮后回到在归化城里的家,脸红红的,眼睛也笑咪咪的,看得孙茜、紫桃和绿柳直乐。

睡梦里,陈海平嘴里嘟嘟囔囔,但就是听不清嘟囔的到底是什么。

孙茜、紫桃和绿柳这三个女人的好奇心都被激发起来,她们轮流把耳朵贴在丈夫的嘴边听了又听,然后反复进行分析比对,最后终于确定丈夫嘟囔的是什么话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是什么意思?三个女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陈海平醒来时,已是晚霞满天。

经历了这一年多大漠草原的洗礼,三个女人的心性也都变了许多,至少耐性增强了不少。服侍丈夫洗完脸,又吃过了晚饭,孙茜这才问起了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抹了把脸,陈海平问道:“我说了吗?”

她们对丈夫已经非常了解,这个动作也就意味着丈夫想要耍赖,孙茜不依道:“你就是说了。”

陈海平道:“那些个蒙古兵原本一个个懒得要命,你看他们现在勤快的,这还不是因为有那么多好榜样吗。”

这话听着倒也合理,而且似乎也没别的解释,但三人还是觉得不对劲,可也又说不出什么了。

“走,我们出去看看草原的落日。”

黄昏,落日的霞光给整个城市披上了一层宁静的金色光芒。街上人不多,他们骑在马上缓缓地走着。

陈海平早有严令,任何汉人,包括商队招募的蒙古人,绝对禁止有任何嚣张的言行,包括他自己,违者一律严惩不贷。

在城里,纵马狂奔就是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

城外,大河如带,金光粼粼,美极了。

九十六章城墙

立马高坡,放眼向草原之南望去,烟波浩渺,尽头就是家。

离家才会爱家,大家小家莫不如此,微风拂动发丝,陈海平心头填满了浓到化骨的思乡之情。

他爱那个地方,不仅因为那个地方有他的亲人,更因为那块土地孕育了许许多多不朽的伟大灵魂。就是因为孕育了这些伟大的灵魂,才使得中国人把这块大地和其他的大地清清楚楚地区分开来。

白天在睡梦中嘟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感到了从榜样那里汲取的无穷力量。

他的榜样是两个人,是两个有着世上最伟大灵魂的人。

在古往今来所有的民族之中,中华民族是最奇异的,似乎天地诞生之初她就存在,更似乎会一直存在到天地的毁灭。

每当这个民族面临危难,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挺大厦之将倾,建不世之功业。

危难越重,拯救危难的人就越伟大,因为危难越重,拯救危难需要的人格力量就越大。

那一世,中华民族面临了从未有过的危难,是真正亡国灭种的危难。所以,拯救她的人当然也就是这个民族最伟大的人。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不仅代表了中华文明最高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她要求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载育万物。

在那一世,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代表中华文明最高精神的两个伟大的灵魂诞生了。他们一个如天,高大刚毅,自强不息;一个如地,厚重广阔,载育万物。

仅仅是为了完成他们的心愿,陈海平就甘愿生死以之,如果达成了,那将是他无上的幸福和荣耀。

―――――青羊谷是两块丘陵南北夹围而成的谷地,坐落于归化城西南三十八里,面积大约在二十平方公里上下,宽约七八米的菜籽河从谷中流过。

青羊谷是海平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在归化的基地,现在已经建起了数百栋房屋,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儿没有城墙。

没有城墙既不是还没来得及建,更不是没有力量建,而仅仅是因为陈海平留下话不让建。

陈海平说的很明确,要想在这儿生根,靠城墙是没有用的。如果要靠一堵墙守护什么,那是守护不住的,唯一的差别是早点死晚点死而已。要想真正守住,那就不要城墙,敌人骑马打来,你就骑马迎上去,这才是唯一的守护之道。

有件事陈海平一直想不明白,他不明白那一世的伟人为什么要把北京的城墙拆了,现在他觉得摸着点门道了。

伟人真正要拆的不是北京的城墙,而是要借此拆掉中国人心里的城墙。

这或许有点牵强,但却是最合理的解释。那个时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并没有因为建国而结束,相反更危险了。这一点,普通的中国人不知道,甚至是许多将军都不知道,但伟人知道。

如果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考虑,或许就不那么牵强了。

是的,如果中国人不建城墙,那中华文明会是什么样?什么样陈海平不知道,但他至少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不建城墙的中国人一定比现在强悍得多。

他不会拆城墙,因为他还有时间和机会拆掉中国人心里的城墙,还不需要把这种符号抹掉。

拆当然不拆,但也绝不会再建,这就是拆掉中国人心里的城墙的第一步。同时,这还是一种无声的宣誓,有心人一定看得懂。

不建城墙给了很多人巨大的压力,王仲然就是其中最大的那个。虽然陈海平没对他说什么,但王仲然知道的一霎那,大山他就已经背上了。

情报不能有丝毫疏忽!

给暗部的人灌输这个,王仲然比以前又不知严厉了多少。

这儿藏着巨大的财富,没有城墙这就是个火山口,随时都可能爆发。不建城墙对任何一个汉人的影响都是难言的巨大,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而这种影响又必然会反应到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上。比如,大老板们督促手下练功的次数多了,也严厉了。就是普通的伙计,有事没事也会蹦达两下,锻炼锻炼。

王仲然也在基地,陈海平到基地召见的第一个人就是王仲然。

汇报了这一年来的工作,王仲然最后道:“少爷,孙大人来过了。”

“那个孙大人?”陈海平一时没反应过来。

“是夫人的大哥。”

啊,他老人家怎么来了?陈海平道:“已经走了?”

王仲然道:“一个月前走的。”

对王仲然没什么可嘱咐的,有什么事交待下去就行了。王仲然之后,海平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次股东大会便正式召开了。

各位股东都已从手下掌柜的那里得到了详实的资讯,都兴奋的恨不得狂抽自己的嘴巴子才开心。何况,这位特别年轻有为的董事长又极大方公允,不仅不占他们的便宜,还把自己的利益往外放。

这么好的董事长上哪儿找去?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董事会自然就开成了马屁会,歌功颂德会。

陈海平脾气好,脸上总是笑眯眯的,看上去很是受用,于是诸位大老板与这位年轻有为的董事长在心理上又亲近了一层。

王元程当然也在,这一次他又见识了陈海平的另一面,内心更自惕厉。

在归化呆了七天,临行前,陈海平把陈启立留了下来,他特意嘱托陈启立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处理好营里汉蒙士兵的关系,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亲如兄弟,融成一体。

天启四年,五月十一日,踏着朝阳,商队缓缓起行。

第九十七章初见

三夫人乐翻了,丝毫不顾礼仪,抱住女儿就不撒手,又哭又笑。

孙国清只是在一旁苦笑,什么也不说。

就在三夫人向女儿扑去的时候,陈海平的目光和孙传庭的目光自然地在碰在了一处。

在《明史》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两个人的死和明亡联系在了一起。这两人一个是袁崇焕,一个就是孙传庭。说袁崇焕是“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说孙传庭是“传庭死而明亡矣”。

陈海平觉得这不是偶然的,他认为这与袁崇焕和孙传庭两人的性情有直接的关系。

袁崇焕和孙传庭都是性情中人,只不过一个狂放,一个内敛,但底蕴都是一样的,他们都轴,都犟,都为了家国完全不顾自身的生死荣辱。

在末世那种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时刻,只有这种不顾生死挺身而出的人才可以挽狂澜于既倒,但像袁崇焕和孙传庭这种,既有罕见的才能,又有这等胸怀性情的人本就少之又少,明末一下子有两个,已经是老天厚爱了,所以他们死,一个是“亡征决矣”,一个是“亡矣”。

《明史》载,说孙传庭“仪表颀硕,沉毅多筹略”,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颀硕说的是外表,孙传庭身高足有一米八,比例匀称而健壮,足当“颀硕”二字;沉毅说的是神态,孙传庭脸容柔和,目光坦荡,站在那儿就像一座山岳,天不可拔;筹略说的是本领,这个自然不需多说。

两人相视一笑,微微点头示意,虽只是初见,但自有一股奇异的默契在。

陈海平上前,对孙国清大礼参拜。

孙国清也是性情中人,为人也有些狂放,一向不喜欢虚礼,以前这种时候,他总是在陈海平跪下前扶起来,但这一次没有,这一次他是在女婿结结实实跪在地上后才弯腰去搀扶。

人都有一种奇怪的心态,或许老爹已经认定这个女婿将来会如何,所以受这一拜。孙传庭在一旁看的清楚,心情很是复杂,他自己也想不清楚该怎么办。

“来,海平,给你介绍个人。”拉着陈海平的手,孙国清大声道。

“岳父,不用了,这位一定是大哥。”平和地看着孙传庭,陈海平道:“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不像父亲,还没等陈海平躬下身去,孙传庭便把陈海平扶住了:“海平,不必多礼。”

“大哥!”这个时候,孙茜已经从母亲的怀抱里挣脱出来,跑过来紧紧抓住了孙传庭的手臂。

孙传庭最喜欢这个小妹,见妹妹人黑了些,但更壮实了,整个人似乎从里到外都在发光。毫无疑问,妹妹婚后非常幸福,这个妹夫也真是个奇人,竟然把妹妹这么个大家闺秀养得又黑又壮。

见妹妹这么幸福,孙传庭对陈海平的印象更好。

趁着陈海平给大家一一见礼问候的时候,孙传庭又开始打量随着妹夫来的那些人。

这一细看,孙传庭再次震惊之极,觉得不可思议之至。这些人个个气度沉雄,站在那儿都稳稳的,不四下张望,神态温和,不见丝毫局促之色。

仅仅凭这份气度,这其中任何一个都堪称人杰,孙传庭看的乍舌不已,而更让他震惊的还是那些女兵,他发现就是这些女兵的气度也比他见过的最强的官军还要强上许多。

孙传庭打量那些女兵,院子里的很多人也在打量那些女兵,尤其是三夫人。上一次在代州城外三夫人也见过,但那时人都裹在棉衣里,而且心情激荡,那会留心这些。但这会儿,正值盛夏,人人皆着单衣,这些女兵素日苦练,身材个个都没的说。

当初都是买来的,又不在乎银子,自然挑的都是出众些的,再加上这么多年的训练和熏陶,姑娘们人人都自有一股不凡的气质,尤其是里面还不乏非常美丽的姑娘。

三夫人的目光在这些英气勃勃的女兵和女婿身上来回转换,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以致很多人都发觉了,那些女兵从容淡定的气度慢慢消失了,人开始忸怩起来。

别人不好说什么,但孙茜一发觉,马上就不干了,她不由分说把老娘拽进了内堂。

“娘,您干什么?”到了没人处,孙茜停下脚步埋怨道。

“看你这孩子,怎么跟娘说话呢?什么我干什么?”三夫人不满地质问道。

“刚才您那是什么眼光?多不好意思。”

“茜儿,我问你,他弄这么多漂亮姑娘干什么?”三夫人问道。

“娘,那些姑娘都很可怜,都是夫君买来的。夫君把她们买来后,教她们练武,教她们读书,让她们过上了人的日子。您不知道,夫君对她们就是天,您刚才的目光极大地冒犯了她们。”

“你是说陈姑爷和她们没……”三夫人不信地问道。

“娘,夫君把她们都当亲妹妹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欺负她们。在我们那儿,她们都是宝贝疙瘩,不知有多少小伙子想把她们娶回家去。”

这回三夫人信了,因为要是有这种事,陈海平用不着瞒着女儿,而女儿更不必瞒着她。忽然,三夫人拉起女儿的手向自己的房里走去。

“娘,干吗?”孙茜不耐地问道。

“走,跟娘说说陈姑爷的事儿。”

到了这会儿,三夫人也知道这个女婿非常了不起。俗话说灯下黑,三夫人就是,她还是从别人嘴里知道女婿现在的风头。

第九十八章攻势

每个人都有礼物,而且还都是让人人喜出望外的礼物。

三位老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