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没有棉布,他们就只能穿用羊毛织成的不透风的厚衣服。

一句话,这一次带的货物最多的是给普通牧民使用的民生物资。

关于这个部分的宣传早就放出去了,而且还言明,商队直接与普通牧民做生意,所以人才这么多。

这个自然会让很多贵族老爷不满意,原本是天上掉下来的发财机会,这下子没了,但没人敢于反对,连稍微放个屁的也没有。

价钱出乎意料的公道,而且态度也好,唯一让人不满的是限制购货的数量。在交易的时候,每个伙计都是一边卖货,一边闲聊,说要是在草原上能不担心商队的安全,他们每年都会来,而且会运来更多更好的牧民急需的货物。

至于假扮马匪突击商队这件事,车臣汗国也给了交待,说是一个小部落酋长扎里格台吉受人蛊惑而做出来的,并把扎里格台吉绑到了陈海平面前。

陈海平既没有追问受谁蛊惑,当然更没有惩处扎里格台吉,而是双方同做法事,祭奠阵亡的将士,祷告今后永不再发生这样不幸的事情。

一切都水到渠成,三天后,卫拉特联盟和喀尔喀蒙古的五大汗王以及其他二十七小部落的台吉共同盟誓:危害商队的行为将被视为他们的公敌。

七天后,商队继续向漠西蒙古进发,但留下了三个伙计,由他们教授牧民一些知识,比如羊毛怎么采取更合理,以及如何分类如何保存等等。

在卫拉特,那些掌柜的终于笑了,而且是那种很稀烂的笑,在这儿他们终于狠狠地赚了一笔。

陈海平自然不会狠赚蒙古人的,他赚的对象是俄罗斯人。

俄罗斯的贵族老爷们对茶的渴求尤甚于蒙古人,他们喝茶除了与蒙古人同样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甚至是更重要,那就是份儿。

对欧洲大陆,俄罗斯人还是未开化的土著,他们喝茶的爱好就是从欧洲大陆传过来的,欧洲大陆的绅士淑女优雅喝茶的样子是他们最为羡慕的。

卖给俄罗斯人的任何货物的价格,至少都是卖给蒙古人的五倍。

在卫拉特呆了十七天,然后折返西南,过杭爱山,穿阿尔泰山脉,经吐鲁番,进入叶尔羌汗国。

有明一代,西疆始终平静无事。

最早,占据西疆的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大明立国一年后,察合台汗国分裂成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台汗国。

东察合台汗国占据西疆,与大明始终友好往来,从无战事。其后,兄弟内讧,东察合台汗国被叶尔羌汗国取代。

不管是东察合台汗国,还是叶尔羌汗国,统治者都是察合台的后裔,但与其他蒙古部落不同的是,他们信奉的不是藏传佛教,而是伊斯兰教。

大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都是朝贡的关系,名称虽好听,但实际上做的都是赔本的买卖。比如东察合台汗国,总是拿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像狮子之类的,就能换取数量庞大的赐品。

这种买卖长不了,尤其是国力开始衰弱的时候,到了后期,朝廷开始限制朝贡的次数和规模,这使得双方的关系开始疏远,但依然维持了和平的局面。

叶尔羌汗国取代东察合台汗国后,朝贡贸易日渐减少,但由于中央政府控制力的衰弱,民间贸易开始兴起,其中主要是马—茶贸易。

为了以策万全,随行商队的有卫拉特联盟和喀尔喀蒙古的官方代表。

第八十九章影响

去叶尔羌汗国,商队有三重护身符。

首先,叶尔羌汗国同其他蒙古地区一样,极度渴求中原的各种物资,汉人的商队对他们就是九天甘露,要是动商队的心思,那无异于杀鸡取卵,只要稍微明智些,就没人会动这样的心思。

其次,是商队自身的武力,现在商队已经有超过六千的壮汉,动这样的商队,冒的风险不言而喻,一旦失败,叶尔羌汗王必定地位不保,一定会被某个兄弟叔伯取代。

最后就是卫拉特联盟和喀尔喀蒙古的态度,不要说抗衡漠北漠西的合力征讨,就是单单卫拉特联盟的合力征讨,叶尔羌汗国也是绝对抵受不了的。这么多年,他们之所以一直相安无事,就是因为漠西漠北内部都是四分五裂,争斗不休。

既然没有歪心思,那就只剩下真心的欢迎了。

一如既往,商队的交易还是很公道,至少让叶尔羌的百姓都很高兴,但即便如此,商队在叶尔羌汗国还是狠狠地暴利了一把。

暴利的原因就是玉石。

西疆的和田玉天下闻名,无论质地,还是数量,都无有其匹。

一直以来,即使东察合台汗国与大明关系良好,但有的只是朝贡贸易。叶尔羌汗国建立后,朝贡贸易基本断了,民间的马--茶贸易开始兴起,但规模不是很大,所以用不到玉石进行交易,马就够了。只是这一次不同,这次汉人商队把又好又多的货物送到了家门口,人人看的都眼蓝,恨不得把自己卖了换汉人的货物。

商队有随行的鉴别玉石的行家,每到一地,这些行家的手就哆嗦个不停。

玉中极品是羊脂玉,以色似羊脂得名,其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羊脂玉独产于西疆,数量稀少,极其名贵。最后,商队光是羊脂玉大大小小就收了三百多块。而光是这三百多块羊脂玉拿到中原,就能至少换得六七十万两银子。

商队是十月末达到叶尔羌的,这时候的天气就已经是非常恶劣了,陈海平决定在叶尔羌过年,等到明年天气转暖之后再走。

对这个决定,三位大喇嘛那是举双脚欢迎,就是陈海平不这么决定,最后他们也会建议的。陈海平自然清楚他们的心思,不过他不屑做这种假人情,所以在他们建议之前就提了出来。

在传教这一方面,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这个时候,是民族变化最剧烈的时代,是后世中亚各民族形成定型的关键时期,而这其中关键的关键就是宗教。

目前在叶尔羌汗国,居于主导地位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但像后世一样,在叶尔羌汗国的伊斯兰教也分成了两派。

嘉靖时期,麦赫杜米。艾孜木在喀什噶尔传播伊斯兰教义,后由其子穆罕买提。依敏和伊斯哈克吾力兄弟继承,成为南疆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库车、阿克苏、英吉沙尔等地的宗教首领。但为了争夺统治权,各自扩大势力范围,又分裂成两派,穆罕买提。依敏派被称为依禅卡朗派,即白山派;伊斯哈克吾力派被称为黑山派,一称黑山宗,俗称黑帽回。

三个大喇嘛确实博学,陈海平听他们讲述叶尔羌地区宗教发展的历史,最后他问道:“木夏楚克格大格西,这个白山派和黑山宗他们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陈海平那一世就不怎么明白,这一世还是糊涂。

听到这个问题,陈海平发觉三个大喇嘛的神色似乎都有那么一丝尴尬。

木夏楚克格道:“他们的教义没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在斋拜仪式上,白山派主张默诵真主赞颂词,而黑山宗则主张朗诵真主赞颂词。”

听完,陈海平笑了,他知道了三个大喇嘛为什么尴尬了。

“三位大师,商队是受佛祖的感召而来,如果有什么需要就尽管言明。”

三位大喇嘛宝相庄严,齐齐躬身致谢。

货物还有,但交易早就停止了,留下的这些货物是为了在返回的路上卖的。交易虽然停止了,尽管天寒地冻,但商队的驻地附近每天依然热热闹闹。

商队的驻地大部分是开放的,基本可以自由出入,随意任人参观。每一天,聚集观众最多的地方士兵训练和马球比赛的场地,当然,尤其是女兵训练和女子马球赛的场地。

每一天训练比赛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尤其是训练,不论是狂风,还是暴雪,训练都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分毫。

训练时,不论是男兵还是女兵,这些人都只穿着单薄的棉衣。看着一个个战士被结结实实地劈落马下,又结结实实地摔在冰冷坚硬的地上,人人的心都会不自觉地抽搐一下。

这种景象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如此。

影响力,那一世把影响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陈海平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结合的好处就是硬实力虽让人人感到震恐,却偏偏没有害怕的感觉。训练场上,那些战士是如此让人震撼,但在场下,却又是那么温和有礼。驻地里随处可见,蒙汉两族的战士相处的是多么融洽。

当陈海平再次发出招募令时,盛况也就可想而知。

对商队发出的招募令,除了白山派和黑山宗的高层,叶尔羌汗国从上到下都是欢迎的。普通百姓自然不用说了,对上层而言,他们已经意识到,招募不仅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反而会把威胁降低。所以,叶尔羌汗国的高层对招募令不仅仅是欢迎,而是大力支持,他们把自己麾下的勇士都派去参加招募大会。

那种强悍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不能再深刻的印象。

招募极其严格,最后录取的人不是很多,只有四百三十八人。

第九十章机会

春节,过年了。

消息半个月前就已传了出去,商队要在汉人最重要的节日摆宴,不论贵贱,来了就是客。

还有消息说,届时,商队将会提供一种不要说他们吃过,就是听都没有听过的美味。不仅如此,还有种种热闹,比如放焰火、跳舞、唱歌等等。

寒冬腊月,大雪漫天,生活之无聊可想而知,现在汉人要摆宴,不仅白吃白喝,还有种种热闹新奇的好玩意,所以凡是能来的,没有不来的。

腊月二十三,从小年起,商队驻地就挂起了九百九十九个大红灯笼。

灯笼都是现做的,有红布就成,而让三个大喇嘛大为惊讶的是,商队不仅带有火药,竟然还有做焰火的师傅,他们真不知道陈海平的脑袋是怎么长出来的。

有人气就是宏法的好机会,三个大喇嘛每天都不辞劳苦,整天吐沫星子乱飞,嘴就没有停的时候。

毕竟天太冷了,路也太不好走了,所以尽管有这种好事,但聚集来的人也不是很多,大致有一万人左右。

过了腊月二十七,总算开恩了,商队放假七天,于是乎就更热闹了,这下马球算是玩疯了,就是下着鹅毛大雪也照玩不误。

干玩自然没啥意思,对抗赛才有劲,商队早就组建了三十二支马球队,分为四个区,先是在四个区内部打循环赛,然后每个区有两组球队出线,最后胜出的八支球队打淘汰赛。

这是男队,女球队因为人少,所以不打对抗赛,只打友谊赛,但就算是这样,女球队打球的时候,人气绝不输给男队一丝一毫。

放假后,每一天人都疯了,人人都有自己拥趸的球队,喜欢的球星,就是本地人也不例外。

热闹虽然热闹,但这都是表面上的东西,实际上,背地里,不论是叶尔羌大汗阿不都里提夫,还是陈海平,都是戒备森严。

来做客当然要带点东西,商队不提供酒,他们也没有酒,于是酒水自带,来做客的几乎把家里的酒都搬了过来。

皑皑的雪地上,一堆堆篝火漫山遍野,熊熊燃烧,照亮了天际。腊月三十晚上,整个喀什噶尔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人都豪爽地吃着、喝着、笑着。

商队说的那个他们听都没听过的好东西叫粉条,这东西确实好吃,大铁锅架在篝火上,羊肉牛肉、干菜和粉条混在一起炖,那叫一个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粉条太少了。

酒是葡萄酒,杯是夜光杯。

陈海平没那么多讲究,这都是阿不都里提夫大汗带过来的,今晚几乎所有在喀什噶尔的王公贵人都到了。

火光缭绕,映照着夜光杯中荡漾的殷红色的葡萄美酒,陈海平看着杯中酒,恍如隔世之感又起,他这是在哪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穿透悠悠千载的时光,大唐男儿那让天地更高更阔的豪迈之情似乎灌注到了夜光杯中。仰起头,陈海平望向无尽的夜空。到底什么时候,汉家男儿失去了这种让天地为之高阔的豪迈,纵使是英雄豪杰,有的也只是悲壮?

盛唐之后,那一世,只有那一段童话般的年代,中国人才可以无愧于自己的祖先是盛唐中人。但那样的时代太短暂了,那个时候,伟人是不是也觉得无力、无奈和无尽的遗憾?

他能消弥那种遗憾,他能创造一个比肩,甚至是超越盛唐的时代吗?

就在陈海平神游物外的时候,阿不都里提夫原本一直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奇异的年轻人。忽然,一个仆人急冲冲地走了过来,到了阿不都里提夫身旁,急促地低声说了两句。

腾地一声,那人还没有说完,阿不都里提夫连个招呼也来不及打,转身就急匆匆地冲了出去。

这么大的动静,陈海平就是游的再远也得回来了。看着阿不都里提夫迅速远去的背影,陈海平问一旁的木夏楚克格道:“大师,怎么了?”

木夏楚克格微微皱着眉道:“似乎是阿不都里提夫的一个妃子要生孩子。”

陈海平明白木夏楚克格为什么皱眉头,他皱眉头是因为不看好阿不都里提夫这个人。就因为一个妃子生孩子,阿不都里提夫身为一国之尊就如此失态,那……

想了想,陈海平道:“大师,我们最好立刻就跟着阿不都里提夫大汗去。”

看着三个大喇嘛问询的目光,陈海平继续道:“如果一切顺利,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但要是万一有什么意外,比如难产什么的,那这就是个好机会。”

吉坚占布图问道:“施主,什么好机会?”

陈海平低声道:“大师,我这有人能救治难产的妇人。”

“什么?”三个大喇嘛都是一惊。

在藏地蒙古,死于难产的妇人要比中原更高。这种事,虽然汉人郎中很有一套,但死亡的孕妇依旧很多。

“施主,你有多大把握?”图噶图布问道。

“八成。”

“八成?”三个大喇嘛都惊呆了。

陈海平道:“大师,我们治疗难产的方法特殊,是从未有过的。”

木夏楚克格问道:“施主,到底是什么方法能有这么高的把握?”

陈海平道:“剖腹取子。”

“剖腹?”三个大喇嘛再次惊呆了。

陈海平道:“三位大师,这个法子虽然骇人听闻,但确实有效,不论对孩子还是对大人,都有八成的把握。”

如果要是别人说的,三个大喇嘛肯定不信,至少也会存疑,但这话是陈海平说的,他们只有相信,并按照这个相信去做事。

接下来该怎么做?这种事他们不用陈海平教,都清楚的很。

一声令下,相关的人无声而迅速地行动起来。

在路上,忽听后面爆响声阵阵,众人回望,灿烂的焰火正冲天而起。

―――――――――上架了,背后就悬着根鞭子。上架前想多攒一些稿子,这样以后写起来多少会从容些。我写文章揉不得沙子,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所以第一章的质量和风格什么样,最后一章也会是什么样。希望朋友们看在质量的份上,对更新的要求能降低些。

很对不起大家,码字的速度始终快不起来,平均每天也就三四千字。希望看到白花花银子,能有意想不到的动力。请朋友们再耐心等上几天,上架后,我会尽最大努力,争取保证每天六千字的更新量。

今天这一章是为gq731朋友加更的,聊表谢意。再次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另,关于铁丝网的问题解释一下。铁丝网不是什么高技术,拔丝而已。铁钉就是用拔丝的方法做的,山西荫城的匠人手艺极好,几根钉子一斤,几乎分毫不差。

再有,关于书名是什么意思,这个现在还不能说,大家看下去就明白了,总之,名符其实。

第九十一章难产

好嗳,果真是难产!

这等歹毒的心肠当然只能是陈某人的,但三位慈悲为怀的大喇嘛也难免不禁有些往天意上靠靠的小心肠。

可也是,换谁都难免不这么想。

生孩子难产不奇怪,阿不都里提夫的妃子难产也不奇怪。在这方面,大汗的妃子和奴隶的女人没有任何不同。但是,如果不是今天赶在这个时候突然难产,那他们就根本不会知道有这件事。即使知道,那也是事后的事,晚了三秋了。

众人赶到时,阿不都里提夫这位大汗已经到了爆走的边缘,看见他们,仿佛是抓到了根救命稻草般,立刻就扑了过来。

见快要爆走的阿不都里提夫扑了过来,陈海平退后一步,同时向木夏楚克格使了个眼色。

陈海平把这份大礼让给了自己,木夏楚克格人虽老,但反应更是机敏,他毫无痕迹地挡在了阿不都里提夫面前,躬身合十道:“大汗莫急,佛祖保佑,我们或许还有些办法。”

一听有办法,跟打了鸡血似的,阿不都里提夫眼珠子瞪得滚圆,他道:“大师,那快快快……快点啊!”

木夏楚克格有一躬身道:“大汗,此事不急在这一刻,您先请坐,救治之前,有件事得先要说清楚。”

强耐住性子,阿不都里提夫道:“什么事,大师请说,只要能救得了阿丽梅尔,不论什么事我都答应。”

木夏楚克格道:“大汗,实不相瞒,救治阿丽梅尔夫人我们只有八成的把握,其余的两成要靠佛祖保佑。”

“是是是……”阿不都里提夫一个劲地点头,他以为这个时候大喇嘛要跟他传教。

也不说破,木夏楚克格道:“大汗,我们救治阿丽梅尔夫人的方法有点特别,所以必须事先说清楚。”

不是传教,阿不都里提夫愣了一下,然后问道:“大师,怎么特别?”

木夏楚克格道:“大汗,我们要剖腹取子。”

“剖腹取子?”惊讶地重复了一句,阿不都里提夫的脸色立刻跟着就白了,他惨声道:“我要救的是我的阿丽梅尔!”

木夏楚克格道:“大汗误会了,这就是为了救阿丽梅尔夫人,但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要事先说清楚。”

不救一定是死,所以最后阿丽梅尔万一死了,也不能怪罪他们。阿不都里提夫脑筋不糊涂,尽管在爆走的边缘,考虑事情还是很清楚。

转回身,阿不都里提夫厉声道:“把医官给我叫来!”

一个五十多岁,下巴上长着一卷山羊胡子的老者哆哆嗦嗦地站到了阿不都里提夫面前。

“库顿,夫人怎么样了?”

库顿的腿跟筛糠似的,哆嗦地道:“大汗,夫人恐怕不行了。”

忍住没有一脚把库顿给揣出去,阿不都里提夫转过身,对木夏楚克格一躬到地,虔诚地道:“请大师救救阿丽梅尔。”

点了点头,木夏楚克格道:“请大汗把里面的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