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出屋,就见先前迎客的女子站在外面的过道里。

“怎么了?”李贞丽问道。

女子低声道:“老板。客人都走了。”

李贞丽一愣,问道:“为什么?”

悄悄用手指了指屋里,女子低声道:“可能是因为他们。”

李贞丽大吃一惊,她可是知道那些客人都是什么人的。望着女子,李贞丽吃惊地道:“他是……”

女子点了点头,道:“老板,我看见了好些个侍卫。”

绝对错不了了,李贞丽的心怦怦直跳。

李贞丽回来后,一见李贞丽的神色,陈海平就知道李贞丽知道他是谁了,就道:“李先生,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李贞丽慌忙道:“大人,不敢当,有什么话您吩咐就是了。”

陈海平道:“我夫人很喜欢这孩子,我也喜欢,我们想收这孩子为义女,你看可好?”

李贞丽懵了,孙茜也有点发傻,但转瞬间,就觉得这还真是她的想法,这孩子实在太可爱了。

清醒过来后,李贞丽大喜,立刻道:“大人和夫人收香君为义女。那是香君的造化。香君,快过来,给义父义母磕头!”

轻轻摆了摆手,陈海平道:“磕头就免了。”顿了顿,又道:“李先生,我们想把香君带回去抚养,你看可好?”

听陈海平这么一说,李贞丽心中大为不舍,但又根本不可能拒绝。香君跟着自己,再好,也是地位低下的女子。但跟了陈海平夫妇,那香君的地位就彻底变了。

一咬牙,李贞丽道:“一切都由大人安排。”

点了点头,陈海平道:“李先生,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既然香君被陈海平收为义女,那这个媚香楼显然就不能开下去了。心头黯然,李贞丽垂首道:“妾身一切都听大人的安排。”

“嗯……”想了想,陈海平道:“如果你离不开这种生活,可以一切照旧。要是不想干了,不知你想做些什么?”

不做这个,我还能做些什么?李贞丽神色茫然地看着陈海平。

微微叹了口气,陈海平道:“要是不想做了,你要是愿意,可以去太学教书,也可以去政府部门做事儿,还可以进报社,总之,能做的事儿多了。”

李贞丽晕了,但很快就清醒过来。对啊,陈海平是谁啊,她干什么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如果可能,谁愿意一辈子都混迹于青楼?李贞丽也是孤儿,没有一个亲人,又没有遇到一个可心的男人。就是遇到了,也是给人做妾,一辈子让人瞧不起,受尽委屈,倒不如自己一个人逍遥自在。

可是,繁华过后的落寞、凄苦,又有谁知?

李贞丽眼中尽是茫然凄苦之色,而且看上去李香君对李贞丽的感情也是极深。想了想,陈海平又道:“李先生,这个先不谈。要是你愿意,你可以和香君一起搬到我那儿去住。”

李贞丽彻底晕菜。

----…

时光倥偬,转眼间就到了一八五六年的初秋,十年之约已经过去了一半。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江南的一切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郑芝龙果然不负所望。已经控制了所有的外洋贸易,现在他们的商船也可以直达西夷之地,而且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和波斯等国贸易。

这么做的利润是惊人的,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因为这些源源不断而来的白银和黄金,懿安皇后对国家的掌控达到了极其惊人的程度。

现在,懿安皇后已经可以直接控制江苏、安徽等地的广大农村地区,破除了吏有封建这个最大的弊端渊薮。

但是,在解决老问题的同时,新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慈宁宫里,凝望着渐渐落下的夕阳,懿安皇后凝神沉思。现在,她终于明白,陈海平当初为什么要签订那个贸易协定了。

那曾是心中一个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疑团,现在,终于解开了。

如今,极为罕见地,不仅朝堂里吵翻了天,就是民间同样也吵翻了天。

争吵的问题只有一个,一派认为一定要把那个贸易协定给废了,而另一派则坚决反对。

要把贸易协定废了的,主要是和棉布有关的行业,而反对的则是其他大部分的行业,其中尤以和粮食有关的行业反对的最为坚决。

此外,主张把贸易协定作废的,还有很多大臣,但他们是超脱利益之争的,而是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这么主张的。

签订那个贸易协定时,懿安皇后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是南方的经济实力要远远强于北方,但最近几年,懿安皇后发现她想错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错。

如今,北方有几宗货物,那简直就跟抢银子一样。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取代窗纸的玻璃,以及其他玻璃器皿。这些东西极其昂贵,但销路极好。

其次是皮鞋,那东西同样是吸钱机。

但是,对南方冲击最大还不是这两个最能抢钱的,而是衣料。

棉花、织布、染布、销售,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但是,这本是南方最强项的产业现在却被北方打的无还手之力。

这是极其严重的问题,但却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

北方产的毛料就不说了,虽然抢钱也抢的厉害,但对南方冲击的范围毕竟还有限,可北方产的棉布布料比南方便宜一大块,这就极其极其严重了,因为相关的人有成百上千万之多。

一开始还以为是北方压价竞争,很多人还笑,因为这是不可能长久坚持下去的,所以也就一直等着看北方那些人的笑话。但,谁也没想到,北方似乎不是在压价竞争,而是真的能把价格降下来。

棉布的价格下降,冲击的是整个的产业链,涉及的人太多了。好在,外洋贸易与日俱增,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要不,问题就更严重了。

由此,更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他们抨击这个贸易协定太不合理。但是,现在南北方纠缠的太深了,何况隔着陈海平的北方,还有更北方更广大的地区。而且,这贸易协定关乎整个天下的形势,绝不是说动就能动的。

双方吵翻了天,但就是没有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

八月初七,懿安皇后宣布,将亲赴辽东为袁崇焕老母八十寿诞致贺。

这个消息一出,争吵登时平息下来。

谁都清楚,如果陈海平不同意,单方面更改贸易协定是不现实的。

要是他们单方面更改贸易协定,那样的话,先不要说他们内部的分歧,就是按照协议,陈海平、袁崇焕和皇太极三方联兵,那个后果就远不是经济层面的事了。

虽然,不论是袁崇焕,还是皇太极,都是绝不愿与陈海平联手对付他们的,但贸易对袁崇焕和皇太极同样至关重要。

最后,即便袁崇焕和皇太极都食言,不同意联兵,那陈海平最少最少也站到了理上。何况,他们内部的分歧一定会被陈海平大加利用,到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谁也无法预料。

所以,要想更改贸易协定,首先必须与袁崇焕和皇太极取得共识,然后再与陈海平进行交涉才行。

而要去跟袁崇焕和皇太极协调这件事儿,除了懿安皇后亲自去,别人都不行,尤其是最后和陈海平交涉,更是非得懿安皇后亲自出面不可。

一路上,沿途所见,懿安皇后还是很满意的。

这几年,天灾比以前更严重了,灾情更重,范围也更广,但却看不见一个讨饭的人。

只是,过了黄河,进入山东之后,懿安皇后的好心情便很快地就不见了。因为,世上的事儿就怕比,如果河南的景象算是安居乐业,那山东的景象就是生机勃勃。

这些不用细看,只要看随处可见的那些人的神情就行了。

“只要有敌入侵,仅只山东一地,百万大军旦夕可成!”

陈海平这话没一点水分,懿安皇后完全可以想象,那些看到过这些的人心底会受到怎么样的震动?

----…

徐从治由黄河渡口,一路护送懿安皇后到故城,横穿了整个山东;在故城,接替的是政务院总理孙传庭和法务院总理鹿继善。

到了河间府,陈海平和夫人孙茜、妾室红娘子率领三百多政商巨头迎候,场面盛大之极。

在河间府住了一夜,第二天,启程回京。路上,孙茜和红娘子上了懿安皇后的座驾。其他人,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在后面紧紧相随。

进到大园林之后,透过纱窗,懿安皇后看着外面,心头极是震撼。

虽然早就知道的清清楚楚,但亲眼见到,却还是震撼依旧。

到了京城,懿安皇后依然住的是紫禁城的慈宁宫。

懿安皇后自然还有很多随行的人,但这些人,除了太监宫女,其他人一律都住到了迎宾馆。

迎宾馆又翻修过了,规模比以前扩大了三倍,气派堂皇也是以前的迎宾馆所远远不能比的。

进到紫禁城,懿安皇后举目四望,心中感慨万千。

现在,紫禁城已经不是衙门办公的地方了,这里又回复了往日沉静和肃穆。

紫禁城里纤尘不染,也看不到旁人,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太监和宫女。

见到懿安皇后,有认识的,都跪在一旁,眼泪婆娑。

看着这些人,触景伤情,懿安皇后也罕见地眼底闪过一丝泪光。

懿安皇后到时,田秀英在慈宁宫的宫门前迎候。

不幸的女人或许从外表还看不出来,但幸福的女人,人人一眼都能看得出来。

田秀英就是幸福的女人,而且还是非常非常幸福的女人。

看着田秀英,懿安皇后心头更是百味杂陈。

田秀英大礼参拜,懿安皇后心底幽幽叹了口气,俯下身去,把田秀英轻轻搀扶起来。

慈宁宫里空无一人,懿安皇后随行的宫女、太监迅速就位,好像他们原本就是这儿的人。

落座之后,懿安皇后对田秀英问道:“是男孩吗?”

脸一红,田秀英轻声道:“是男孩,叫泰岳。”然后又谢道:“谢谢您送的长命锁。”

田秀英生的孩子叫泰岳,百日的时候,懿安皇后命人送来了一支长命玉锁作为孩子的百日礼。

懿安皇后道:“应该的。”

气氛不知怎地有点沉默,孙茜笑道:“姐姐,晚上我们陪您逛夜市,一定要好好玩玩!”

孙茜奔三十的人了,却依旧娇憨如少女,懿安皇后也笑道:“好啊,京城夜市,我早就久仰大名了。”

孙茜道:“姐姐,我们是现在吃点,还是到夜市一起吃?”

懿安皇后笑道:“你是地主,客随主便,妹妹你怎么安排,姐姐就怎么是。”

孙茜兴致勃勃地道:“那我们就早点去,到那儿再吃。”

懿安皇后问道:“你不怕被认出来吗?”

孙茜道:“认识我的人不多,何况有规矩,只要我不主动打招呼,即便认识,也不会过来打扰的。”

懿安皇后奇道:“这么说你常去?”

孙茜笑道:“是啊,要是隔几天不去,我这就没招没落的。”

懿安皇后看的报告,自然不会有什么感性化的词句,都是一板一眼,力求客观准确的描述,所以懿安皇后对夜市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现在听孙茜一说,尤其是孙茜的表情,懿安皇后不由也兴致大增,真想立刻就去看看夜市究竟是个什么样?

第二百九十四章逍遥

第二百九十四章逍遥

南京也有夜市,也很红火。懿安皇后也去过两次,但却没听谁说几天不去就没招没落的。

从紫禁城里出来的时候,坐的是孙茜逛夜市的专用马车:外表普通,但内有乾坤。

马车换了,衣服也得换,她们这会儿穿的都是普通人的衣服。

这时,天已经是黄昏了。

坐在车里,透过纱窗,懿安皇后默默看着外面的街景:天地间,一切都是那么安详和宁静,就是那哭闹的孩子,不仅没有破坏这一刻的安详和宁静,反而使得那安详和宁静更多了一丝丝平安和幸福的味道。

马车忽然停了,捅了捅懿安皇后,孙茜道:“姐姐,我们下车。”

“到了?”懿安皇后问道。

“没呢,还有一条街,穿过去就是了。”孙茜说着,递给了懿安皇后一顶四周垂着黑纱的紫色圆顶小帽。

下了车,四下望了望,懿安皇后有些吃惊地问道:“就这么一直走过去?”

懿安皇后知道。北京的夜市是数条大街合并而成的,全长有五十一里,这要是光靠走,很多人一定是受不了的,她就是。

孙茜道:“逛夜市的人太多,所以不得不禁止马车进去,但没有马车,还有人力车。呆会儿要是姐姐累了,我们就坐人力车。”

懿安皇后奇道:“什么人力车?”

孙茜笑道:“解释听麻烦的,姐姐,呆会儿您看见就知道了。”

没多远,不过走了二十几丈,横穿过这条大街,夜市就在懿安皇后眼前了。

一入眼,懿安皇后就惊讶极了,这里看得见的门窗,竟然全都用的是玻璃!

缓缓走着,慢慢看着,懿安皇后知道,南京城的夜市跟这里是没法比的。这不仅仅是规模,实际上,简直那哪儿都比不了。

眼前的街道极为宽阔整洁,两旁的铺户人家无不是高房大屋、窗明几净。人虽然多,但一切的一切都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杂乱的感觉。

忽然,懿安皇后的目光向一辆“车”看去,她知道这一定就是孙茜说的人力车了。

这种人力车就像是一把大椅子下面安了两个轱辘。而椅子的扶手又很长,人就是拽着这两个很长的扶手,拉着大椅子向前走的。

这时,孙茜拉了拉懿安皇后,问道:“姐姐,您要是累,我们也坐车。”

懿安皇后回头一看,身后不远处跟着两辆空着的人力车。这两辆车比刚才看见的那辆车大,能坐两个人。

轻轻摇了摇头,懿安皇后道:“还不累,先走走。”

街上简直是香气扑鼻,从两旁的铺户里,各种各样的香气滚滚而出。这么多的香气混杂在一起,形成的气味更是难画难描,而且每走一步,香气就有变化。

忽然,懿安皇后的鼻子矜了矜,随后满脸惊讶地转头向左前方看去。

又提鼻子闻了闻,而后,懿安皇后拉了拉孙茜,道:“我们去那家看看。”

到了近前。那铺子的门楣上高悬着一块黑字金匾,上刻四个大字:王记花果。

真是,懿安皇后心中惊讶之极。

客人不少,但很清静,即便有人说话,声音也都压的很低。

四人一落座,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立刻就走了过来。

姑娘手里拿着一块雪白雪白的抹布,把本就能把苍蝇滑倒的桌面又认真擦了一遍,同时,甜甜地笑着招呼道:“客人,想吃些什么?”

不用姑娘说话,懿安皇后一看就知道是家乡人,及至这个姑娘一开口,就更是确定无疑。

把帽子摘了下来,懿安皇后吃惊地问道:“姑娘,你们这是甜水镇的王记花果?”

不自觉地,懿安皇后说话时就带出了一丝乡音,姑娘一听,眼睛就亮了,满是惊喜,道:“大姐,您也是甜水镇的人?”

懿安皇后道:“离甜水镇不远。”

这时,孙茜、田秀英和红娘子都已把帽子摘了下来,这姑娘一看四人的容貌,就是一失神,太晃眼了。

等姑娘清醒过来,懿安皇后道:“姑娘,来四碗花果。”

“您稍等。”姑娘躬了躬身,然后转身去了。

很快。姑娘回来了,手里托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放着四只玉色小碗和四副吃碟。

到了近前,姑娘把托盘放到桌上,然后双手捧着,把四副吃碟和四只玉色小碗一一放到了四人面前。

小碗里是乳白色的汤汁,汤汁里有几个类似元宵的丸子。

看着小碗,懿安皇后问道:“碗怎么这么小?”

姑娘笑了,亲切地道:“大姐,这不是我们甜水镇,客人来逛夜市,要吃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每家只能吃一点点。”

懿安皇后点了点头。

拿起吃碟里的羹匙,懿安皇后舀了半匙汤汁,轻轻送进了嘴里,然后闭上眼睛,细细品位。

片刻之后,懿安皇后睁开眼睛,笑道:“似乎比甜水镇那会儿更好吃了。”

姑娘松了口气,笑道:“京城都是贵人,在这儿做生意,任何一点都要做到最好才行。”

点了点头,懿安皇后问道:“你们怎么到这儿来了?”

姑娘道:“是有人请我们过来的。”

懿安皇后转头向孙茜看去。孙茜笑着低声道:“我们那位嘴馋,而且就喜欢各种小吃,所以就……”

懿安皇后轻轻叹了口气,没有人会不喜欢这种小吃,如果陈海平真把天下有名的小吃都集中到这儿来,那还真如孙茜说的,几天不来肯定就没招没落的。

这是软功夫,而且是最厉害的软功夫,刚才在街上,难怪看见那么多的外邦人,其中尤以蒙古人居多。

细细品着家乡的吃食。心里回想着儿时的记忆。外面人流如织,屋里却很静,懿安皇后不觉有一种置身梦境的感觉。

从王记花果出来,又接连进了几家店。懿安皇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店都一个样,都很幽静。

后来,懿安皇后慢慢发现,原来人人都很自觉,只要从外面看到屋里的人多,就不进去,即使就想吃这家的东西,也只是在街上等着。

懿安皇后真是叹为观止,这家伙还是人吗?

----…

坐在人力车上,又是另一种风味,尤其是和孙茜臀腿相接,懿安皇后心里微微起了一丝涟漪。

逛,就是逛,走累了就坐车,缓过乏来接着走。等到感觉真累了,懿安皇后抬头一看,月亮都已经往西偏不少了。

竟然都是后半夜了,而这也就是说,不知不觉,她们至少已经逛了三个多时辰了。

而且,就算是感觉累,但似乎还是意犹未尽,懿安皇后觉得,就这么逛一夜,绝对没有问题。

懿安皇后苦笑。

这种生活确实是吸引人,吃天下最好吃的小吃,茶楼喝茶听书,戏楼听天下各种各样的小曲,而且不仅可以看可以听,要是有兴致,自己也可以上台来一段。

陈海平这个天杀的王八蛋,他不但把天下最好的小吃都集中到这儿来了,也把天下唱曲最好的戏班子也都弄这儿来了。

后半夜了。街上依旧是人流如织。

“姐姐,累了吧?”孙茜问道。

“有点。”懿安皇后点了点头。

孙茜道:“行了,走,最后一个节目。”

懿安皇后问道:“什么节目?”

孙茜笑道:“姐姐来了不就知道了吗?”

坐着人力车,她们来到了一栋广厦华屋,华屋高高悬挂着一块横匾:万喜堂。

万喜堂?这里是干什么的?

进去后,懿安皇后发现,这里没有一个男人,全是女人,见到孙茜,人人都恭敬之极。

显然,她们都知道孙茜的身份,孙茜也一定常来这里。

进去好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