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眼巴巴的戴小蓉,陈海平心中好笑。

当匾额抬出来,揭去红绸,戴小蓉都喘不过气来了,激动的泪水瞬间就涌上了眼眶: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那一瞬间,戴小蓉热血沸腾到了极点,觉得整个人空了,也透了,以往心中念兹在兹的那些东西都像尘土跌落,而她,则像出尘的仙子,向无尽的天际飞去……

戴小蓉热血沸腾,很多女人也跟戴小蓉一样,她们也都同样热血沸腾,泪水不知不觉就盈满了眼眶。

陈海平的眼眶也湿润了,他抬眼向无尽的苍穹望去,繁星点点,他仿佛看到了有一双炽热如火的美丽眼眸在笑,在大笑,在纵情开怀大笑……千百年后,他希望那个叫秋瑾的女人不会叫鉴湖女侠,也不会写下那些让人断肠的诗篇。

戴小蓉几乎是冲上台去的,她抢过匾额,高高举起……

掌声响起。

第一下的掌声是陈海平拍的,随即,掌声就山呼海啸。

那些女人们明早醒来,很多人的双掌一定会肿起来的。望着台下疯狂拍掌的女人们,泪水又蓦地涌了上来。陈海平默默走下台去,他什么也不想说了,因为他想说的都在这些女人的掌声里。

――――――一觉醒来,虽然兴奋依旧,但戴小蓉身上的仙气也已经散去了九分。

实际上,在昨晚**海上台宣布捐银子的时候,正出尘的仙子就已吧唧一声,重新落到了地上,又染上了满身的尘埃。

**海捐了十一万两,不仅把赢来的银子全捐了,还另捐了一万两。

这事儿戴小蓉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听到这个数字,她差点没当场晕过去。十一万两,北京城又能有多少身家有十一万两的人家?

事情还没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众人在惊愣之后,立刻就掀起了学习**海同志好榜样的小**,纷纷认捐。

当然,今晚的风头只能是**海的,谁也抢不过去,所以虽然是学习**海同志好榜样,但大都只是意思意思,可即便如此……

二十万两啊,二十万两,这样的夜晚不会再有了。一个晚上,戴小蓉就体验到了两种极致的激动。前一种的激动感觉好极了,但绝不会晕过去;后一种的激动虽然没有那么美好,但很容易就会让人晕过去。

真是太让人幸福了,这一夜,戴小蓉差点就让金子乾精尽人亡。

醒来时,太阳老高,丈夫也已经走了。戴小蓉躺在被窝里,看着窗纸上的冰花,感觉幸福极了。

把被字蒙在头上,戴小蓉继续咂摸幸福的滋味,但就在这时,小丫鬟进来禀告,说是领政大人有请。

他找我干什么?跟发神经似的,戴小蓉一脚把被蹬开,翻身坐起。

心又开始长草,那家伙会不会是要打她那二十万两银子的主意?戴小蓉左思右想,不安极了,幸福这个鬼精灵也就随之消失不见。

这要是以往,要去见陈海平,戴小蓉都会仔仔细细把自己好好收拾收拾,但今天不行,今天心乱,坐不住,更没这个心情。

洗脸更衣之后,戴小蓉很罕见地素颜出门而去。

到了紫光阁,工作人员径直把戴小蓉引进了会议室。一进会议室,戴小蓉心就是一沉,感觉愈发地不好。

屋里的人不只是陈海平,孙传庭、徐光启、鹿继善、成基命都在,而更让戴小蓉感到不安的是三爷也在。

来之前,戴小蓉就认为陈海平找她十之**是和那二十万两银子有关,她也想好了应对的方法,但她的法子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只有她和陈海平两人,不能有外人在。

现在,戴小蓉几乎可以肯定,陈海平找她就是为了那二十万两银子,但她却是一筹莫展,她竟然忘了这小子是多么的了解她。

见戴小蓉进来,鹿继善就皱眉,他还以为是戴小蓉因为不知进退才到这儿来的。及至看到陈海平让戴小蓉坐下和戴小蓉的神色,鹿继善的眉头就舒展开了,他想到了昨晚那令人震惊的捐款数字。

本来就想找机会跟陈海平说说这事的,现在看来用不着了,但陈海平会怎么处理呢?鹿继善是越来越喜欢这位领政大人了。

看到鹿继善一脸的饶有兴味,戴小蓉就咬牙,但无论如何,她都不敢在鹿继善面前撒野。不知怎地,在鹿继善面前,戴小蓉就是没这个底气。

一看戴小蓉的神态,陈海平就觉着可乐,但脸上不敢流露出来丝毫。待戴小蓉坐下,陈海平一本正经地道:“昨晚江东家大开善门,这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对江东家的善举,我们要大加鼓励,要让这类事会越多越好,而这就有了个问题,就是该如何管理这些善款。”

不经意地瞟了戴小蓉一眼,陈海平继续道:“我一向主张信制不信人,在社会道德层面,我们要大力劝导人人向善,希望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但政治实践的层面,我们又更要大力建立起各种必要的制度,要尽最大可能确保任何人都无法作恶,所以我建议鹿大人为这类事立个法,要确保这些善款都用到本来的目的上。”

鹿继善含笑点头,道:“领政大人放心,我回头就组织人研议这件事。”

陈海平道:“鹿大人,把善款认定为公帑,贪污善款定罪比照贪污公帑,您看合不合适?”

合适,怎么会不合适?鹿继善点头,道:“理当如此。”

陈海平又接着道:“我把戴夫人请来,是希望戴夫人也参加立法的研议,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更好更公平地把善事做好,尽量要让各个方面都能满意。”

戴小蓉原本要气死了,但现在一听,似乎还有转机,可转念又一想,她面对鹿继善能占到什么便宜?

二十万两银子啊,要不是因为这个,戴小蓉真想甩袖子走人,好好给陈海平个脸色看,但不行啊,如果不去,那鹿继善这个老家伙说不定弄出个什么鬼法来。

商议完了,陈海平向戴小蓉看去。无可奈何,戴小蓉站起身,道:“如果没什么事,那我就先告辞了。”

陈海平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戴小蓉恨不得把陈海平的肉拧下来一块才解恨。

随后,又商议了一些其他的事儿,会就结束了。把众人送走,回到大厅,李芳云过来禀道:“戴夫人在书房。”

陈海平点了点头,戴小蓉要是就这么走了,那就不是她戴小蓉了。

陈海平进到书房,见戴小蓉安坐如山,正对他怒目而视。

来到书案后坐定,陈海平一边整理文件,一边随意地道:“师姐,我想成立一个女政部,有没有兴趣牺牲一下?”

咯喽一声,戴小蓉给呛得满脸通红。好一会儿,这口气才平复过来,怒道:“你什么意思?”

陈海平笑道:“师姐的事业做的这么大,或许看不上这个女政部的小小尚书。”

扑哧一声,戴小蓉乐了,娇媚地飞了陈海平一眼,道:“看得上,我怎么敢看不上?”

陈海平道:“看上就好。”

戴小蓉问道:“那我什么时候走马上任?”

陈海平道:“不急。”

“什么叫不急?”陈海平说不急,而戴小蓉却立刻就急了。

陈海平道:“师姐,你应该明白这件事会有很大的阻力,所以你先把那个女人会搞起来,到时影响大了,我再提议成立女政部也就顺理成章了。”

似乎有点道理,但戴小蓉还不放心,追着问道:“那到底得多长时间?你给我个准话。”

陈海平道:“最多不超过两年。”

戴小蓉知道陈海平逗她是逗她,但说话算话那是用不着怀疑的。不过,这里面还有个问题,戴小蓉又问道:“是不是只要我想做个尚书,那就一定是我的?”

陈海平笑了,道:“师姐,只有一个前提,只要你别捅什么大乱子。”

这个补偿是不错,但想想还是很憋气。也没说个谢字,瞪了陈海平一眼,戴小蓉就起身走了。

戴小蓉走了,陈海平双手交扣,放在后脑勺上,然后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这些天的事情的发展可真够离奇的,从**海把江俞佳带到皇宫,有关女人的事就骤然汹涌起来。

实际上,在他心里,除了缠足,除了晚婚,有关女人的事是不那么急迫的。他让女人当官,出来做事,这在客观上虽然有利于妇女的解放,但这并不是他考虑这些事的出发点。

对于妇女解放和女权运动,他的态度是让这些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自然地演进,他要做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刻抬抬手,但因为这一连串的偶发事件,竟然引发了女人问题的大跃进。

因为商业协会的选举,**海把江俞佳带到了皇宫,希望能有所收获。接着,事情的发展分成两条线,一条是江俞佳认识了孙娇,进而就和中国日报发生了联系;而另一方面,因为张万林这个蠢货,事情就骤起波澜。随后,两条线又合流一处,把这件事推上了**。

随之,在更大更高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戴小蓉的一时心血来潮又触发了影响至为深远的一系列后续发展。

或许,戴小蓉的心血来潮未必不是受到江俞佳这件事的触发,而这两个人所引发的两件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就使得女人的问题一夕之间发生了大跃进似的突变。

后世会怎么评价这件事呢?

―――――正月二十六,中华全国总商业协会正式宣告成立;隔日,正月二十七,通过了商业协会法。

这个商业协会法不是国家律法,它只是商业协会自己订立的行为准则。商业协会法规定,总商业协会有会长一名,副会长三名,由商业协会代表选举产生,一任五年,最多可连任两届。

商业协会实质上就是行会,但以前只有各个行业的行会,而没有总商业协会,现在的这个总商业协会就是各个行会集合起来的总会。

任何一个组织背后所映射的都是某种权力,没有权力也就不会有组织的存在,这个总商业协会的出现也是因为权力的存在。

以前的那些行会当然也有很大的权力,它们能够确立行业的各种规则,而规则也就意味着利益。但是,那个权力再大也是根本不可能同现在比的,因为现在这个总商业协会被赋予了一定的国家权力,这是以前的那些行会所根本无法具备的。

所谓一定的国家权力,就是在某个行业,国家只规定了各种边界约束条件,而在这个边界约束条件之内,商业协会将拥有相当的自主权。比如矿山,国家只按照相关的规定收取赋税,以及监管矿主不能违背哪些硬性的法律和规定,但矿山的开采权给谁,国家是不管的,而由商业协会自己决定。

仅仅这个权限就意味着极大极大的利益,而这也就自然意味着极大极大的权力,所以进入商业协会的核心高层对任何一个家族而言,那不仅是意味着地位和荣誉,更意味着的是极大的权力。

因为商业协会有这么大的权力,所以激烈的博弈就是免不了的,而第一轮的博弈就是这个商业协会法。

商业协会之所以到今天才成立,就是因为这个商业协会法没搞定。

第一轮的博弈完成之后,紧接下来的第二轮博弈就是会长和三名副会长人选的争夺。而这,也就是**海为什么要把江俞佳带入皇宫,以及李匡泽对张万林愤怒之极的原因所在。

第一届的商业协会总会长自然非王元程莫属,这没什么好争的;至于三名副会长,其中两名也没什么好争的,那是秦刚和申万雨的。起争执的,是最后一个副会长的名额。

在剩下的有资格竞争的人当中,李匡泽原本是最有希望的,而**海的资格原本排不到前五名之内,但就因为**海把女儿带入皇宫,以及随后发生的事情,**海反而一跃取代了李匡泽,成为了最有希望的竞争者。

在商业协会成立以及商业协会法制定的过程中,陈海平没有插过手,这让商人们对陈海平愈发地信任,但不插手绝不等于没有影响力,而陈海平最大的影响力就体现在会长和三名副会长的人选上。

这是人的本能,为了取得最大的利益,当然是要让陈海平尽可能地满意,而要让陈海平满意,商业协会的核心高层自然得是陈海平属意的人来做最好。

所以,在众人的心目中,谁在陈海平眼中的地位越重要,那谁就越有可能当选。

正月二十八,结果出炉,王元程当选为第一届中华全国总商业协会会长,**海也如愿以偿,和申万雨、秦刚并列为三名副会长之一。

随后,就是各个行业的商业协会选举,江家又在其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第二百三十章龙凤

第二百三十章龙凤

阳光明媚极了,这在寒冷的冬日似乎闻到了一丝春天的气息。

中海的冰面上,有相当大的一块平滑如镜,没有一丝积雪,十几个小孩子在上面奔跑嬉闹,不时就传来一阵咯咯咯的清脆的笑声。

忽然,冰面上,脆亮的哭声传了过来,王元程不由停下了脚步。

随着王元程停下脚步,申万雨、秦刚和**海也都停下了脚步,他们都向嬉闹的孩子们望了过去。

年纪大了,王元程的眼神变差了些,离的又有点远,看不清楚是哪一个孩子在哭,但听声音,王元程知道不是孙子良雷。

王良雷今年七岁,是王元程。的长子王佑棠最小的儿子。

人才,尤其是在自己的子孙中,今。后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海和张万林就是一个再清楚不过的对比。而且,今后和以往不同的是,以往只要当家人有才干就可以了,但今后,越多越好,因为今后的天地将足够大,既能容纳他们,同时更需要他们来支撑。

王元程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早就开始培养,但可惜的是,像儿子佑礼的王家子孙太少了,训练营的那种苦再没有王家的子孙能够吃得起。

王元程知道,像佑礼的那种孩子可遇不可求,世上。只有一个王佑礼,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按正常的途径来培养王家的子孙。

显然,对今后而言,人脉的关系将极为重要,所以王。元程将王家最聪颖灵慧的小孩子都带到了京城,让他们和那些豪门家的孩子一起成长。

望着那些孩子,申万雨、秦刚和**海都非常羡。慕,他们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资格,但,会有的,而且很快。

陈海平就是陈。海平,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还是那套,不论是那个孩子哭,也不论是孩子们之间有了什么矛盾,陈海平不许大人插手,只能在一旁看着。

但,一点除外,陈海平绝不允许把成*人间的地位差异带到孩子们中间,任何人都要小心维护这个,王元程也是一样,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从不允许孩子在家中受到这方面的影响。

这一点令王元程极为感慨,而这也是令申万雨等人心头的火更热的原因。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会交到真正的朋友,建立起真正的友谊,而这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这时,**海道:“鹿大人他们来了。”

正月三十,上午巳时,陈海平主持召开了领政扩大会议,最后敲定纸币发行的相应细节。

人人都很高兴,因为在这个新政权之下,他们人人都越活越高兴,越活就越有奔头。王元程、申万雨这些商人就不用说了,他们现在一想就不由自主会想到几辈子,甚至是十几辈子之后的事儿;至于鹿继善这些人,他们一方面可以痛快做事,而另一方面,他们刚刚知道他们自己都拥有了一家产业的股份。

股份当然也是银子,但这和陈海平直接给他们银子那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这些股份是不可以变卖的,但每一年都可以领股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股息他们可以领,他们的后代也可以领。

鹿继善等人虽然都不在意财富多寡,但知道之后,那份感觉当真是说不清,总之,感觉踏实,很好,非常好。

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用紫色锦缎包着的锦盒,打开锦盒,里面是两排凹下去的小方格,小方格里安静地放着即将发行的货币本样。

纸币的规格有八种,分别是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两元、五元、十元和五十元;硬币的规格有三种,一角、五角和一元,其中五角硬币的材质是黄铜的,而一角和一元硬币的材质都是钢的。

正面龙,背面凤,不论纸币还是硬币,龙凤都是基本的图样,所以这套货币就被命名为龙凤币。

鹿继善、王元程等人都轻轻用手指摩挲着小方格中的钱币,人人都极为感慨。

跟着陈海平不断学习,不要说是鹿继善他们这些老夫子,就是王元程等人也都重新认识了经济对一个国家到底有多重要,而货币又在国家经济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没有货币,国家必亡,货币缺乏,国家必乱,现在这已是他们的常识。

显赫一时的大元帝国之所以短短百年而亡,他们发行的纸币交钞的崩溃就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试想,如果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没人要,那也就意味着离灭亡不远了。而大元朝又没有大明朝这么幸运,有那么多的海外白银涌进来,弥补了货币的匮乏之弊。

这小小的物件竟然承载了毁天灭地的力量,大元朝的交钞失败了,大明朝的宝钞也失败了,但他们不会,他们占据了太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摩挲了一会儿,鹿继善抬起头,问道:“领政大人,假币会不会成为问题?”

轻轻摇了摇头,陈海平道:“要仿造出能以假乱真的纸币,可能性不大,仿制硬币倒有可能,但我想不会有人这么做的。”

鹿继善不解,问道:“为什么?”

陈海平解释道:“为了防止出现假币的问题,我让把硬币的制造成本提升为面值的八成。如果是小规模的仿制,根本不会有利可图,如果大规模仿制,制造的地点就不可能在我们境内,那这一来一往,成本既高,风险又大,同时也不会有什么用。所以,要是假币真能造成什么问题,那只能是在偏远的乡村。”

鹿继善一听,就放心了,看来假币真不会成为问题。随着农村的全面改革,政府对全国的控制力将空前强大和绵密,出现问题会很快被发现,这就能让那些用粗制滥造的假币骗人的家伙受到严惩。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相关的细节,最后,谈到了货币发行成败的问题,陈海平道:“宝钞为什么失败?我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到底应该发行多少货币,所以很容易就无节制地发行,而这也就必然会导致货币贬值,以致最后彻底失败。”

这一次,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三爷问道:“那我们应该发行多少?”

陈海平道:“要知道发行多少,得先知道两件事,一个是要收多少税,一个是一年全国大致的产出。要知道收多少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