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他才情辈出,总是一个小民,因此想不出任何办法化解。

“真不行,我们离开庆州。”

“庆州好不容易打下一个基础,一离开什么也没有了。”宋吉说道。

孙沔迎了出来,那些将领的什么,孙沔没有在意,但这几百匹马,孙沔同样很看重。环庆路四十多营官兵,有十几营骑兵,但每一营骑兵都严重缺马。没有了马,这些骑兵就不能发挥战斗力。况且就是步军,各指使都头与斥候,也需要座骑。

华池县献上几百匹马,来得正是时候。

他看着领头的王都头问道:“王知县与姚巡检呢?”

“孙公,属下不知道,不过属下听姚巡检说过一句话,他可能与王知县一道再度出兵,化解西夏人的入侵抄掠。”

“还打啊?”孙沔吓了一大跳。

于是又问两战的情况,以及损失。问完后,立即下令,让斥候关注淮安镇那边的情况。

又说道:“真乃胆大包天,画蛇添足。”

这两战下来做得很好了,胜了,西夏虽有损失,但不惨重,能忍受,自己同样也有了军功,好向朝廷交差了。但再打下去,华池县兵力有限,两战又出现了惨重的损失,淮安镇那边抄掠的西夏军队更多,如果败了,这个军功什么也没有了,而且自己还得要调动兵力填补华池县。

章楶也觉得古怪。

王巨可以派兵去淮安镇支援,但必须要经孙沔准许,与当真的驻军配合,那才能发起战斗。

否则兵力少,而且离华池县远,地形不会那么熟悉,这个地形也很重要,如果王巨不对地形熟悉,如何选择在东涧桥,没有东涧桥这个地形,又如何胜得如此漂亮。大规模的战役讲究地形,这种中小型战役,更要看重地形。甚至两战几乎全歼,也因为这个地形,如果地形再稍稍开阔,周围道路通畅,那么会有近半西夏骑兵逃出生天。

这次再度出兵没有道理啊。

…………

太阳越升越高,能看清楚杂里寨的整个面貌。

大约三百来户,算是一个大寨子。窑洞很少见,建窑洞很麻烦,而且羌人多少保留着一些游牧的习惯,因此其他地区建窑洞的羌人同样不多。

大多数是石头垒的房屋,上面披着茅草。

不过从衣着来看,寨中的百姓生活情况比较好,这时候天气还未完全冷下来,有许多女子穿着绸缎做的裙子。这些财富也未必是完全抢来的,私商同样给寨中提供了大量财富。如果不是西夏的税务重,可能这个寨子情况会更好。

寨子前面就是一条小河,也就是疆堡的东涧,水流湍急,一直流淌到华池水。

河前是大片的滩涂,杂里寨的百姓也种了一些高梁与豆子,有的收割了,有的还没有收割。

在远处的山丘上还有一片桑麻地,横山其他地区也有百姓植桑种麻,不过工艺落后,产量低,规模也不大。

王巨又瞅着寨子,做贼心虚,杂里寨同样修建了高大的寨墙,虽不及前线各个军事堡砦那么高大坚固,但也有一人多高,不亚于王家寨后期那道寨墙。

寨中的百姓都将牛羊赶出来,并且还有一百多匹马。但大家神情都有些忧伤,这里离战场并不远,过去好几天了,前方的战事他们也听到了,这一战,杂里寨同样派出去好几十人为虎作猖,但没有一个人能逃回来。

眼看有几个牧民将牛羊朝他们埋伏的地点赶来,王巨喝道:“出击。”

三营将士从山林里猛虎一般地冲下来。

“敌人。”

那些牧民一个个丢下牛羊,向村中逃去。但有的牧民来不及逃跑,被宋军赶上,妇孺老幼没有伤害,不过丁壮一个不留,全部乱刃砍死。

以德报德,以牙还牙!

姚兕命令将士将牛羊集中到一起,仅是羊就有四千多头,还有四百多头黄牛,一百多匹马,驴子骡子两百多匹,五十几匹骆驼。

他眉飞色舞地说道:“发达了。”

仅是这些牲畜,就解决了所有将士的抚恤与奖励。

况且寨子还没有破,一旦攻破这个寨子,相信还会能获得大量财富。

不过杂里寨不能做常例,实际西夏大多数寨子很贫困的,有的人连饭都吃不上。所以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做战很吃亏,游牧民族来入侵,仅是掳掠便能获得大量供给,但中原王朝反攻时,必须携带大量供给,给百姓与国家财政带来了压力不提,这些供给在押送过程中还易被游牧民族劫走。

姚兕又说道:“还要感谢李三狗哪。”

没有李三狗,野利族就不会提供大量情报,那么也没有这一行了。

王巨点点头说道:“扎营吧。”

几个官兵开始伐木筑造栅栏,半天后,两道高大的栅栏筑好,王巨说道:“派人去寨前喊话。”

姚兕派了一个嗓门大的士兵去喊话,限两天时间,杂里寨必须投降,否则明天日落之时,立即攻寨屠寨。

可刚喊完,寨中飞出几十支箭,那士兵连忙逃回来。

在王巨与姚兕意料之中,杂里寨做的恶事多了,怎会投降呢,况且自己这一行,不问青红皂白,刚上来就将几十名丁壮全部砍死。

因此姚兕又下令:“将石炮推出来。”

就是王巨那种组合式石炮,不过是临时抢工打造的,属于一次性产品,用不了几次。但它的规格更大,必须要五六个人才能操作,抛投速度慢了一点,不过威力更大。

姚兕一声令下,士兵将三台石炮推出来,这还是一个新鲜物事,王巨亲自教导大家组装。

组装好后,王巨将那种特大的火蒺藜让士兵抬出来,带的不多,只有几十枚。也没有全放,只放了几枚。

随着几声巨响,杂里寨的蕃人一个个哭了,仅投了几枚,便将寨中炸死了十几个人。并且它距离远,足足在三百步外,寨中弓箭根本对宋军构不成威胁。

这仗没办法打了,寨中的一个长者说道:“天黑之时,派出勇士,从山上潜出去,向疆砟堡求援吧?”

大家默默无语,只有这个办法了。

三更时分,杂里寨选出的那两名青年到了疆砟堡,实际宋军这次反抄掠十分嚣张,疆砟堡也得到了消息,并且通过旗帜还判断出是荔原堡方向来的宋军。

不过疆砟堡派出许多兵士前去宋境抄掠,但逃回来的没有几个人,堡中兵残将稀,没办法出兵了,堡主勒罗浑逯正在想办法化解此次危机。

听了杂里寨两名青年的禀报,他又趴在地图上看。

严格来说,无论从荔原堡或者大顺城,都没有道路直接进入杂里寨,有道路,那是疆砟堡与白豹城的道路。

但宋军乃是步兵,若是吃一些苦,攀山越岭,也能到达杂里寨,但就不指望带多少辎重粮食了,所以宋军才在天明后才发起攻击,那时正好寨中将牛羊赶出去放牧,靠宰牛杀羊来获得食物来源。

这也是一次机会,如果大军出击,这支来犯的宋军逃无可逃。并且宋军主动反抄掠,也让他嗅出了一丝危机,于是想来想去,向白豹城方向发出请求。

到了中午时分,斥候回来禀报,白豹城派出一千军队赶过来。

勒罗浑逯立即占集堡中兵士,六七百人出发,两支军队很快汇合,兵力胜过了宋军,而且是在自己境内,天时地利人和都对自己有利,勒罗浑逯兴冲冲地挺军杂里寨。

战斗再次开始。

勒罗浑逯带着兵马从外围进攻,杂里寨蕃人仇恨交加,从里面向宋军发起进攻。

不过宋军提前筑起了栅栏,在里面不停地放箭,又用枪隔着栅栏捅靠近的敌人。

一直到天色黄昏之时,互有死伤,依然没有将宋军拿下。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来报,说是后方又有一支军队急切地赶了过来,并且全部是骑兵。

勒罗浑逯来到山顶上向远处眺望,是一支骑兵,大约七八百人,穿着清一色的西夏盔甲,又是从后方来的,不用说是自己的军队。然而勒罗浑逯与白豹城方向的军队都感到奇怪,这支军队从哪儿来的?

那支军队越行越快,勒罗浑逯想了想说道:“快快相迎。”

不管是那一部军队,现在兵马还是少了,鏖战到现在,始终不能将宋军拿下,若是再来一部,那么力量会更强大。

那支军队越来越近,看上去全部是羌人,自己人嘛,岂不多是党项人。只是天色黄昏,视线渐渐昏暗,战马又腾起尘土,不能清晰地辨认出他们的相貌。

正在勒罗浑逯有些惊喜有些纳闷的时候,那行人已冲到他们眼前。

可是马没有停下。

勒罗浑逯正想喝斥时,忽然他冷汗涔涔,大声道:“不对,是宋朝的蕃落。”

然而来不及了,那几百人已冲了过来,手中的大刀也举了起来。

第一九七章大捷

勒罗浑逯与白豹城的兵士也带着马,可现在攻打姚兕的栅栏,因此全下了马,又是不备之下,这才是一场真正的虐杀。

姚兕都没有出手了,坐在大营里看两营蕃骑如何虐杀西夏人的。

直到西夏将士开始纷纷逃命,姚兕才下令三军追击抓捕。

想修路啊,况且还是修子午山的路,那需要多少劳力,上哪儿找这些免费的劳力?

王巨没有指挥了,静静地看着战场,战场上的血肉横飞,才开始时他也不大习惯,可几场战役打下来,他也麻木了,其他宋朝将士也是如此。不过这是好事,也许个体战斗力宋军不及西夏人,不过西夏人更散漫,又是来自各部族,甚至有的部族还有着世仇,因此不团结,这削落了西夏人的战斗力。相比于西夏人,宋军更团结,并且是募兵制,配合也胜过了西夏人。

只是瘸腿的制度,让宋军丧失了优势。

另外就是战斗,西夏人位于四战之地,不但不收敛,反而四面交敌,或者抄掠,因此战斗不休。那太过了。然而与西夏人相反,宋朝以和为贵,宋军普通缺少了战斗经验。

这几战下来,出现许多伤亡。

不过在王巨心中,宁愿要现在的宋军,而不愿意要原来数量更多的宋军。

看着宋军组织有序地迎战,越来越接近训练时的表现,王巨脸上出现一丝欣慰。

天色黑了。

杂里寨门打开,一个老者走了出来,说要见军中主将。

“让他过来。”

全二长子将老者带过来,见到王巨,老者立即跪下,王巨也不扶他。

老者说道:“我们愿意投降,但不知道明公如何安排我们?”

“你们不愿意投降又如何?”王巨冷笑道。

“明公,以老朽的眼光来看,这支宋军估计是中国最强大的军队,如果明公不愿意妥善安排我们,我们只好鱼死网破,虽然寨子必然不保,但也能伤亡明公一些手下,他们都是精锐,明公当真舍得,明公何不退一步?”但他心在想,怎么这行宋军的主将如此年青?

“那好,我就退一步,有三个要求,第一听从我的安排,我会将你们全寨百姓押到凤川镇东面,寻找几块河谷,让你们生存。”

“第二个你们原来是宋人,却主动叛投到西夏,这个不提了,然而你们主动做夏寇的向导,屡屡带着他们越境抄掠,个个罪不可赦,因此你们寨中的所有丁壮必须服一年以上的劳役,表现好了才能释放回家,若有反抗,必杀无疑。”

“第三,我会留一些牛羊给你们,也会留一些财产给你们,妇孺老幼不会追究责任,不过你们必须要改姓,不再姓杂里,而是姓灭西,灭,消灭的灭,西,西夏的西。”

“为什么不改成灭夏。”全二长子奇怪地问道。

“他们这些西贼如何担得起夏,大禹的那个夏才是夏国。”王巨又转向老者说:“李谅祚性格多疑,若是你们改成灭西之姓,即便以后再逃到西夏,李谅祚也必然派出大军灭掉你们全寨。这三个要求是我的底限。否则我们马上灭掉这股你们请来的西夏军队后,必然屠杀你们全寨。有胆量,那就反抗吧。看看你们能伤亡我多少手下。滚。”

老者狼狈地逃出大营。

看着他的背影,王巨说道:“还以为我是以前的宋将宋官,好忽悠呢。”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诸将士押着一批批战俘返回大营,杀羊做饭。

河谷的战事也结束了,不过还有将士在继续捉拿逃兵,搜捕逃散的战马。

寨门又打开了,这一回出现了好几名老者,见到王巨后又跪下,说道:“明公,我们错了,愿意听从明公的发落。”

“你们这群刁民,果然刁滑,”王巨讥讽道,又说道:“让你们全寨人一起出来集合,若半个时辰内还不出来者,杀无赦。”

这是一次很巧妙的围点打援战术。

姚兕想私下拿出三百匹马,由朱清换成钱帛,抚恤奖励士兵。这是一件好事,能更好的激励起士气。

但它不合制度。

简单的一个例子,张亢到了府州后看到禁兵军纪散漫,而敌人又势大,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打开州库,将州库里的钱帛发放给官兵,由是士气高昂,一举将李元昊打败。

虽然不合制度,也是权宜之计吧,再说国家养那么多兵是干嘛的,无外乎抵御外侵,内镇叛乱起义。如果张亢打了败仗还有一说,关健胜得无比的漂亮,没有府麟路的激战,李元昊能安份么?

但就因为这条,言官反复弹劾张亢,张亢悲催了,没有功反倒有了罪。

带头弹劾张亢的乃是御史宋禧,也是一个小“君子”。

所以王巨不得不防一手。

不过姚兕反映的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打了那么大胜仗,如果朝廷没什么奖励与抚恤,将士必然心寒,心寒了比士气低落还要恶劣。

于是王巨想出这个办法。

西夏那边的环境王巨不熟悉,可是叛逃过来的野利部有一些人熟悉,正好蕃军中就有许多是野利部人,闻听李三狗大名后投奔了新蕃骑,王巨便让李三狗询问,果然有几个人对疆砟堡到白豹城一带的地形与各部族比较熟悉。然后几人秘密挑选,选来选去,选了这个杂里部。

一是他们作恶多端,二是他们富裕。

但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去的时候好办,攀山越岭,吃点辛苦,可以秘密抵达杂里寨下,回来就不大好办了,得要押运牲畜物资,必须走正规的道路,那怕是小道,得要有道。

最后大家便商议出这个计划,先让三营步兵攀山越岭,抵达杂里寨下,恫吓杂里寨的蕃子,兵力不多,容易让敌人轻视,孤军深入敌境,又是反抄掠,敌人必然派兵相救。然后结栅防御。另一拨人马,由李三狗率领,清一色的蕃骑,并且穿着缴获来的西夏铠甲武器,自大顺城穿向白豹城。

因为行动秘密,现在大顺城的宋军还真以为是一支敌骑从大顺城返回西夏的。但不管怎么样,派人拦一下吧,然而倒好,居然没有一个官兵过问。

这些真的不能想,一想王巨就头痛,他都不知道史上蔡挺如何做到以环庆一路的兵力,将李谅祚生生击败的?

李三狗快要抵达到白豹城,忽然调头转向,驰向杂里寨。

因为方向、相貌、铠甲武器,都让西夏人迷惑了,于是才有了这场大捷,并且连疆砟堡堡主勒罗浑逯也被生擒活捉。

现在回去方便了。

第二天,五营官兵押着两千多百姓,以及五六百名俘虏,又用缴获来的大大小小六百多辆车子,装上物资与粮草,浩浩荡荡上了大道,直奔疆砟堡。

这个疆砟堡快成了一个空堡,余下几百名西夏人那敢阻拦?

看着山顶上这座险堡,姚兕说道:“说不定能拿下。”

王巨道:“明年吧。”

这几场战役已胜得很辉煌了,相信李谅祚也会肉痛一番,没必要再画蛇添足。

确实让李谅祚肉痛了,听到消息后李谅祚一度暴跳如雷。

不过随后的是担心。

三场战役场场很胜得漂亮,特别是第二场与第三场战役,一度被宋军杀得急了,好几百名西夏兵士跳入河中,活活淹死,尸体随河水冲到华池镇与庆州城外,官府才派衙役捞起来掩埋,以至让两城百姓好些天不敢吃河中的鱼。

实际宋军兵力并不多,东涧桥那场战役王巨投入的兵力最多,也不足三千人,看似压着西夏人在打,还没有西夏兵力多呢。

所以三场战役都在绝地里打响,但因为兵力少,还是让少数西夏将士逃了出去,包括罔藏逋、野乌兴舍。

这些人逃回去禀报失败原因,为了推卸责任,只好夸大其词。

他们的禀报便到了李谅祚手中,暂时他只能依据这些禀报做判断,于是产生一个错觉,自己派出大军在抄掠,可这些兵力并不在一处,这便给了宋朝一个机会,集中庆州的主力从北往南清扫,那么自己余下几路兵马还会溃败,因为越往环州方向,宋朝能抽出来的兵力越多!几路抄掠的兵士被宋朝吃干净了,然后宋军好反抄掠了。

抄掠事小,那么疆砟堡、白豹城、麦经岭、骆驼巷、洪德川、青岗峡这些战略要地,随时都能丢失。

所以他接到前方的消息,匆匆忙忙下令,将余下还在抄掠的西夏军队一起调回来,又分出兵力驻守疆砟堡。

这次抄掠终于停下。

所以王都头说,姚兕与王巨出兵化解西夏抄掠之危,不过兵不在淮安镇,更不在环州,而是在疆砟堡后方的杂里寨。

王巨将几场战役经过,与立功的名单再次上报给孙沔,返回了华池镇。

还有不少事呢。

要派出斥候注意西夏那边的动向,防止李谅祚报复。

要安排杂里寨的百姓,依照姚兕的想法,将丁壮一起抓起来修路,路修好了,送到矿坊做矿奴,一直挖到死,至于妇人小孩子一起卖掉。太狠了……

王巨终究干不出来,尽管西夏那边时常这么做。

不过为了惩戒,他还是下令将所有丁壮一起押起来,与战俘一道修路,这个路可不大好修,在大山里转来转去,最后修好了,必然会死一些人。但死了就死了,王巨不会心痛这些西夏将士以及杂里寨百姓。即便不杀妇孺老幼,王巨也不大客气,找了四个小河谷,生生将杂里寨一切为四,分在四个地方安置,从一个大族变成了四个小部族。又留下少许牛羊与粮食,强迫他们开荒,种冬小麦。中间曾有人反抗,被王巨带着一队官兵,立即镇压,连带伙伴全部砍头示众。

民族问题很头痛,但王巨做法很简单,恩要有,威同样也在立。

几千人立即安安静静。

然后王巨又花钱购买了三千石冬小麦,再加上运费,到了华池县境内,价格有些偏高。王巨将它们交给了贫困百姓,劝戒他们秋播秋种,无论是酒,还是明年那场战役,都需要准备大量的粮食。

两次剿匪,三次大战,山中一些山匪全部逃之夭夭,吓坏了。不但华池境内的这片山区,包括龙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