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要练兵权与拣兵权?”

“孙公也大约听说过王家寨一战。”

“某听说了,”孙长卿道,都闹得京城纷纷扬扬,我还能没听说过吗?

“那一战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还没有看到内幕,当时晚生让寨中乡亲铸剑,隐约感到剑虽给乡亲们带来财富,也能带来不好的一面,甚至是危险,在我强烈要求下,乡亲们自发地组织起来练兵,同时还购买了一些兵器。若是没有那个冬天的练兵,即便组织起来,六百多西夏敌寇而来,也无法打败他们。”

“各营都在练兵。”

“孙公,各营是在练兵,能不能当真?别的我没有看到,只看到当初那个指使程平带着几十名手下来我们那个寨子抢功,欺侮一群妇孺,但我命令放箭,只射了腿,便一起伏倒在地,放下兵器,举手投降,这也叫练兵?所以我讨要这个练兵权,让华池各营将士去真正练兵,那么一旦敌寇再来侵犯,就能有备无患。”

“某就算写一道命令给各营指使,你能调动他们吗?”孙长卿问了一句,王巨讲得没错,可是各营指挥使会不会听你的,这才是关健。

“只要孙公写,余下的交给晚生。”王巨说道。

要的就是这个名份。但他在心中又鄙视孙长卿,俺是没权利却在争权利,你有权利可没有发挥好权利。

来到庆州后,王巨刻意打听过这个人,此人外放第一官就是掌管楚州粮料院,州仓里存米五十万石,有的年久腐烂不能用,有的掺杂泥沙。

这就关系到王安石后面仓法的改革。

管粮仓的小吏没薪酬啊,因此贪污谋利,用陈粮换新粮,或者往粮食里掺泥沙,将多出的粮食卖掉谋利。

如果换其他官员那么会严惩了。

可此人倒好,细细地将粮食甄别出来,新粮留下,陈米用清水淘去泥污,此事就揭过了,大家欢天喜地,以为有仁德。

德个鬼啊,这岂不是助长了歪门斜道?

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大臣吧,然而不愿生事,不好听的就是胆小怕麻烦,这样的人放在庆州能行吗,能震住那些将士吗?

孙长卿不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劝了一句:“你虽有些才情,可岁数小。”

“霍去病岁数更小。”

“某是好心。”

“在陕西边荒地带,以军务为主,慈不掌兵,非是在内陆,要勤政爱民,在庆州能将边境守护好,不让西夏人越境入侵抄掠,那便是最大的好心了,比什么爱民如子都爱民。”

那婢子在边上终于忍不住吃吃笑了起来。

得,这小子不听老人言,就让你吃吃亏,孙长卿无辄了,立即开始写命令。

“孙公,好字。”

孙长卿不能算是书法大家,至少不是欧阳修级别的,但对于王巨来说确实是好字。这个东西金手指是带不来的,那怕他能临摹出郑板桥的竹叶体,可能摹出那种真味吗?

孙长卿的字有些妩媚,这也是现在士大夫的主流字体,以唐朝的妩媚之意为主,可对于王巨来说,也是不错了。

听了王巨的夸奖,孙长卿也有几份自得。

无论此子性格多么地怪张,但确实是一个才子,所以程勘才刻意写信让王巨进州学学习,为何,肯定能中进士。用程勘的话来说,此子心思,才情,敏锐常人皆难及。还好,程勘在信中没有说王巨以后肯定是丁谓,否则孙长卿就不知道该怎么想了。

能得王巨夸奖,孙长卿心中很开心。

写好命令,盖了印符,王巨小心地将它放在怀中,然后说道:“承蒙孙公信任,晚生很惭愧。”

“惭愧什么?”

“孙公乃是国家重臣,两朝老臣,资历深厚,非晚生所能攀附,所以晚生心中没有底,认为孙公不会答应的,晚生都做了如何向朝廷拒绝授命的打算。”

这可不是好话,若是自己不同意,这小子准得在奏呈中说自己的坏话。事实一旦闹开,孙长卿面子也不大好看,不然他也不会答应。

“你打算怎么做?”

“先看看,真不行,先将军纪振起来。”

“你小子切莫将官兵们逼反啦,”孙长卿看到王巨高兴的样子,突然后悔了,连小子二字都冒了出来。

第一五八章请权(下)

“孙公,王家寨一战时我多大?”

“十三岁,十四岁。”

“十四岁,因为岁数太小,当时寨中也有人不相信,也有人反对,但结果呢?不错,我现在岁数还是很小,华池县数千官兵,也不是我那个小寨子可相比的,但那时的我与现在的我能不能相比?逼反官兵,我也不敢哪。”

还真别说,几年后那个王文谅来到庆州抢功,真引起了兵变。

孙长卿还在犹豫,王巨又说道:“此外,晚生还带了几样好礼物送给孙公。”

“某不要礼物。”

“真不要?”

“不要。”

“不要后悔哦,它们说不定是国家利器哦。”

孙长卿被王巨气乐了,说:“它们在哪儿。”

“孙公说不要的。”

“拿来,成何体统。你也不准笑,”孙长卿冲他的小婢喝道。小婢仍然站在边上窃笑。

“在客栈,不过孙公想看,还得请几个人来,张副总管,王钤辖,种都监。”

也就是张玉,后来所谓的河北第一将,但确实有点本领。

王昭明,这个老太监久在军旅,甚至多次冲锋在第一线,也不可小视。

种诊就更不用说了,种世衡八子,真正能打的不过种古、种诊、种谔与种谊。

他们三人才是真正的庆州军方大佬,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王巨也想与他们打好关系,最好能换取他们支持,那么明年那顿美味就吃定了!

不过孙长卿有些不大明白,王巨解释道:“晚生称它们乃是国家利器,得将三位明公请来,而且想试一试它的威力,最好出城,于一偏僻所在。”

“为何?”

“威力有点大,我也担心西夏那边的耳目,例如火蒺藜,西夏便有了。”

说得有理,孙长卿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喊来衙役,将张王种三人召来。

王巨先是拱手:“久闻三位大名,王巨这向有礼。”

“王知县,莫要客气,”三人同时说道。别看王巨现在官职小,但人家乃是进士出身,还是第八名进士出身,以后升起来会很快的。

“有请。”

几个来到客栈,王巨找来一辆牛车,然后从客栈里与全三长子他们搬出几个箱子,道:“我们出城吧,孙知州,勿必要带到一个偏僻的地方。”

孙长卿按纳着好奇心,将王巨带到城外,来到了一个小庄子。

王巨古怪地看着这个庄子:“孙公,为何这个庄子一个人也没有?”

“这里本来是安家的庄子,后来连庄子包括耕地,一起贱卖给了邠州的什么秦七郎,带着家人与佃农一起搬到后方。但这个秦七郎乃是一个歹徒,用此庄诱来庆州城中药贾李员外父子,将其杀害,然后这个秦七郎不知所终,其他人也不敢过来住,说是凶宅。”

“有这等事?”王巨轻声道,但没有再问这个案子,也无权过问,打开了第一个箱子。

“火蒺藜?”

“它可不是一般的火蒺藜,”王巨说了一声,让大家站在院墙后面,这才将它点燃,狠狠地抛了出去。

外面传出一声巨响,随着火蒺藜里的铁蒺藜与铁钉等物一起飞溅出来,居然都撞击到几十米外的扉门与院墙上,深深地镶了进去。

“利器,”张玉眼睛放起光。

这才是真正的火蒺藜,又不解地看着王巨:“为何它的威力如此之大?”

“稍等一下。”

王巨打开第二个箱子,一个很大的箱子,开始掏出许多物件,搭配着一块大木板与杠梁,用这些奇怪的物件进行着组装。

“石炮?”

“种将军,算是石炮,但它有些不同。”

王巨终于组装好了,从第一个箱子里又取出一个火蒺藜,但是它更大,足足十几斤重,王巨将它放在套索上点燃,开始与李三狗操作,火蒺藜被弹飞出去,足足飞出三四百米,落在地上,随后爆炸,这才巨响,几乎将几个人耳朵都震聋了。孙长卿几人不顾耳朵嗡嗡作响,迅速扑过去察看。

它的第一次杀伤仍很有限,终不是炸弹,不过第二次杀伤那就可观了,巨大的爆炸力,将这种特大火蒺藜里的铁钉铁蒺藜迅速抛出,甚至有的深深扎入粗树中间。

几个人看了好一会,张玉又返回头看这种新式石炮。

石炮,又叫投石机。

宋朝军中不少,几人都不陌生。

可这种石炮不同,论射程不算太远,军中有的投石机抛射重量更大,也抛得更远。但那需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操作用,正是这一点掣肘了它的发挥。这种石炮两人便操作了,可以拆可以装,张玉岂能不明白它的意义?

这便是王巨在王家寨与延州捣鼓出来的物事,还向程勘讨要了火药,与一些火蒺藜样品,又不计工本地锻打了一套五金工具,扳手,启子,钳子,以及螺丝螺帽。

宋朝开始出现一些火药武器,民间也开始大量生产鞭炮。

只是火药配方不标准,王巨矫正了比例。不过王巨还是不大满意,可能硝与硫磺纯度不够吧,因此这个威力在王巨眼中还不是很大。当然,比宋朝的武药厉害多了。

王巨又利用力学原理,对宋朝的投石机技术进行改造,毕竟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只要懂它,这个技术不是很难,并且还安装了两组弹簧组与一组滑轮组,不是回回炮,但它比回回炮设计更合理。

王巨嘴中称之为国家利器,在心中却不大看重的,即便有了回回炮,有了火炮,自己有能力将宋朝的**武器提到明朝地步,那又如何?看看鞑靼人手中是什么武器?

但想抢功劳了,手中有一样东西比没有的强。

张玉说道:“王知县,一定要将它们推广。”

“张总管,莫急,再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王巨打开最后一个箱子,乃是一套铠甲,王巨说道:“它的重量不足三十斤,还请张总管试一试。”

两种试法,一是用弓箭射,看它的防御力,二是用刀砍。这两关通过了,它就是合格的铠甲。

张玉试了试,脸上再度大喜:“它造价如何?”

“不比普通铠甲便宜,应当相仿佛,但张总管,有没有想过它的重量?”

它是反复锻打出来的,重量减少,损耗却增加了,也废工,但重量轻啊。宋军不是每一个兵士都能穿戴铁制铠甲,然而皮甲布甲与纸甲防御力很低,铁制步人甲防御力有了,但是太重,重者能达到五十多斤,手中还要提着兵器,若是行军,后面还要背着辎重,这也是古代人,若是后来的人,不用作战了,就这么背着走一天,也会被累得活活趴下。

这么沉重的步人甲虽有了防御力,但上了战场如何发挥战斗力?就是跑也跑不动了,所以胜只能是小胜,追不上!败却是全军覆没,逃不了!

减轻了二十斤重量,会产生什么意义?

“王巨,将它的方法说出来吧,”孙长卿道。

“张总管,你用你的刀与我的剑对砍一下。”王巨抽出佩剑说道。

张玉听从王巨意义,来了一个对砍,生生将张玉的刀蹦出一个小口子,但张玉的佩刀那是好刀啊:“桃溪剑?”

“正是桃溪剑,这个技术很早以前我就献给了朝廷,不知朝廷如何处理的,但我从未看到用这种法子冶锻出来的武器。你再看这些构件,它就是用了桃溪剑的一些技术锻打出来的。这仅是一个模型,小型石炮,两人便可以操作,利于野战时发挥作用。还可以增大……那是攻城用的。”

张玉与孙长卿都听明白了,这个技术得保密,否则让西夏人得到,再搭配这种特大的火蒺藜,那将是宋朝的恶梦。

“桃溪剑那种生产方法很慢,因此我想,必须请孙公通知朝廷,让朝廷派可靠的京城匠人到庆州来,进一步研发,一是为了保密,二是为了能大规模生产。不仅是石炮,还有铠甲,刀枪弓箭等武器,都能改良。”

“王巨,说得有理。”

“孙公,桃溪剑与这种石炮,是晚生想出来的,晚生可以交给朝廷。不过这种火药与晚生无关,而是他,”王巨朝李三狗努了努嘴:“晚生乃是国家官员,必然交出。三狗叔却是一个平民百姓,朝廷想要他交出,多少给一点赏赐吧。”

“你想要什么赏赐?”孙长卿问李三狗。

王巨代答道:“蕃落军指使。”

“蕃落军指挥使,难怪你要拣兵权,”孙长卿惊讶地说,又道:“王知县,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第一五九章钱哪(上)

王巨将孙长卿拉到一边悄声说道:“孙公,此人乃是山那边的人,原来是铁鹞子一部偏将,曾统领过一千余铁鹞子。”

“西夏人,偏将,铁鹞子?”孙长卿愣住,那可比程勘收留的王文谅厉害多了。

“正是。”

“他为什么逃到你们那个小寨子?”

“在那边得罪了人,活不下去,带着妻子逃到王家寨。”

“为何不投靠朝廷?”孙长卿终于反应过来,若此,那可是一个人才。实际王巨有的还没有说呢,如果说出李三狗就是野利遇乞手下的偏将,并且野利遇乞对李三狗还十分赏识,又是野利族的人,孙长卿会更重视。但得要考虑李三狗的感受,并且这个野利,也是一张好牌,暂时不能揭露。

“孙公,想一想山遇一家。”

“郭劝当初坑苦了朝廷,不过程公亡羊补牢……”

“孙公,程公是做得不错,可人家未必会这样想,朝廷诏令朝秦暮楚,所以他不大愿意投靠朝廷,如非我苦劝良久,他都不会出来。”

“如是这样,做一个指使倒没问题。”孙长卿沉吟道,实际是废话,能带领一千多名铁鹞子,还带不好几百名蕃落军吗?

“那是当然,不然我岂能提出这个请求。”

“火药与他无关吧。”

“不管是谁改善的,反正都会交给朝廷。李三狗又不想泄露身份,总要给他找一个借口。”

“你啊,”孙长卿乐了,指着王巨鼻子说道:“行,本官答应你,不过还须等朝廷诏令下来,他这个指使才能名正言顺。”

没有说拣兵组营的事了,那么多弓箭手与强人,想拣出一营兵力,太容易了。反正宋朝兵冗到这等地步,再冗一营又有何妨?甚至韩琦与欧阳修巴不得再多冗一点呢。

“你也满意了,还不快去华池。”

“喏。”

“练兵可以,但不能急躁,最好请教那个三狗。”孙长卿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我知道,不但是李三狗……”还有一个人呢,大姚,不过大姚姚兕现在名声还不显,有这两个助手,足以将华池军务领手起来。

“速去华池吧。”

孙长卿说完,让衙役将王巨带来的几个宝贝小心地收拾起来,得立即送给朝廷,兵要强,器也要利。

…………

得得得。

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从清黑色的华池水畔响起。

“大郎,好奇怪的县城。”全二长子说道。

华池城很小,方圆不足六里,其城样式也奇怪,倚据南山而建,因此从山上到山下的城墙落差近六十米,然后又在山顶处建立了一个小方城,那便是县衙所在。

盯了一眼这个小城,李三狗说道:“这样建,便会易守难攻。”

“三狗叔说得对,包括高丽那边也有许多城池多是这样建设,因此唐太宗攻了两次,都没有歼灭掉高句丽。”

但王巨的眼光却瞟向西方,华池镇虽险固,却不是未来的主战场,主战场还要往西去。

不过王巨心中戚戚,这个蛋糕虽然很美,却不是那么好抢的,那是十万敌军!他要做很多准备,迎接很多困难。

渐渐到了华池镇,王巨勒住马,翻身下马,换上官服,准备进城。

大顺喋血实际从这时已拉开了帷幕……

看到了王巨进城,守城士兵立即到山顶上小方城禀报。

武知县打老远地就迎了下来,一见面便说:“王知县,老朽久候多时。”

他开心死了,呆在这个破地方能干嘛,想立功是立不了功,想捞钱也捞不到油水,早走早好。

王巨也客气地还礼。

两人交接,包括官印,账薄与库存。

王巨打开账薄简单地看了看,没有细看,以他的眼光来看,即便武知县没有贪墨,这个账也记得一塌糊涂。即便贪墨,王巨也不想找他的麻烦了。

然后细看华池的兵力分布,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正式的军队只有八营,三营振武,三营定功,一营保捷,一营蕃落。还有平戎镇近二千四百八族强人,壮马一百七十一,合为一百四十一队。荔原堡,十三族,强人二千二百二十一,壮马三百九十四,为八十二队。华池镇,三族,强人二百六十二,壮马十八,为十二队。凤川镇,二十三族,强人八百七十五,壮马一百四十三,为二十队。

强人就是指各蕃部族组成的民兵,叫法也不一,蕃兵,蕃弓箭手,蕃敢勇,蕃捉生,强人。壮马就是自家有马带马的蕃民兵。

一般一队是十人,不过考虑到蕃民兵的不规范,所以不大标准,实际一队接近了二十人。

另外还有一些厢军,以及由汉人组成的义勇。

兵力不少,但能派上用场的有多少人,王巨现在不太清楚。

看完了,王巨合上文案与账薄,说道:“就这样吧。”

武知县大喜:“既然王知县觉得没有问题,老朽就离去了。”

早走早好哪。

“这么急?”

“老朽是关中人,华池乃边陲之地,老朽将家人一起留在故乡,这次能交接,老朽想赶回去看看家人。”

“那我送你一送。”

王巨带着县里的官吏将武知县送出城门口,大家这才一起拜见王巨。城中还有一些百姓,一起挤在街两旁看热闹,议论纷纷,王巨岁数太小了,大家一起感到好奇。

又有一些当地乡绅赶过来要替王巨接风洗尘。

王巨摆了摆手:“我就是保安军的人,离华池不远,大家勿用见外。”

若不是岁数小,就是这句话,也会让大伙儿感到亲切。

“大家一起散回去吧,本官不喜麻烦别人。”

让大家散去,王巨带着诸位官吏,重新回到山顶上那个小方城里。县衙就在上面,王巨看着县尉说道:“仇县尉,能否替我租一间房子。”

“行,马上就能办妥。”仇县尉说道。

西夏来犯,包括华池县也有许多民居迁徙到后方,城虽小,却有许多空宅子,并且租金很便宜。

仇县尉离开,王巨又看着大伙说道:“本来华池县就很小,西夏入侵,许多人迁徙而去,这个政务你们不会当真,我也不会当真了。”

大家一起哄堂大笑,这个小知县有意思,实话实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