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过陛下,谢过太保,”禹藏花麻立即站起来山呼。

“等一下我传过了诏书后,你再拜谢官家,不过在我传诏书之前,我还要说一句,不要听信外界的外言,某虽杀了不少人,但对自己人,一向很宽厚的。可我要说的,你幡然醒悟,官家很欢喜,我也很欢喜,所以官家刻意厚赏于你,但这个厚赏是希望你以后能继续象一个多月前那样替朝廷效力,而不是宋朝离不开你。”

“太保,我知道,我知道。”

“你还不明白我的话,也就是朝廷对你好,你得识好!切莫成了惯子不孝,肥田养稗稻!”

“太保,我以后一定好好做大宋的忠臣。”

提醒了就行,王巨传诏,不仅赐禹藏花麻太子太保,连他几个儿子也陆续赐了几个尊贵的阶官,反正这些阶官都是虚官,除了一套公服(官服)外,其他的什么也没有了,不过也有实际的赏赐。

自定西城到古烽台,这两场大捷十分辉煌,不过也陆续牺牲了许多将士,这也是必然,无论什么计谋安排,杀敌一千,最少自损一百吧。

包括禹藏花麻的部下,特别是定西城大战开始,禹藏花麻部下“窝里反”,让吐蕃军营混乱,随后三路宋军杀来,在这段时间里,禹藏花麻的部下也牺牲了不少人,前前后后阵亡的士兵达到了六七百人,还有一些重伤兵,正在治疗中。

因此朝廷拿出了相当于三四万贯钱帛的各种物品,让禹藏花麻分赏下去。

禹藏花麻再次千恩万谢。

“别忘了,回去后,你要带着定西城附近的各大族长,前往河州城会聚。”

“喏。”

王巨让禹藏花麻回去,在巩州略略逗留了一天,继续向河州出发。

到了熙州时,又接到蔡确的信。

王巨的信到了京城,大家皆十分慎重。

不提养活多少百姓,仅是彼岸的各支船队,每年都在给宋朝带来了大量的税赋,况且未来还要指望彼岸喘过气来,继续向宋朝提供金银呢,只有充足的金银,才能发行更多的绢交。

如果朝廷有充足的本金,发行五亿贯绢交,外加大量的铜币,那么最少有四亿贯会在银行司存贷,一旦到了那时候,一个银行司就可以使宋朝财政变得无比的宽裕。

真的不能这么想的,规模越大越雍肿,各种各样的弊病也就越多,成本也会一步步提高。

不过有了充足的货币,会对宋朝整体经济产生更良好的影响。

于是朝廷又立即让两浙路刑狱司的官员亲自调查马家衙内种种不法的过去,同时又将刘载贬离越州。

王巨看完信,又回了一封信。

我不是替郭元章打抱不平,至于吗?

之所以在信中讲那些,是这件事背后所带来的影响,不提彼岸吧,就象郭元章那个作坊,最少养活了好几十名工匠役夫。但不仅是这些工匠役夫,以他家的规模,一年生产好几万贯纸张,那么必然会采购大量材料,包括麻,古藤,稻草,楮皮等等,这会牵连多少户百姓?

如果钱员外能将郭元章的技术消化下去,这些百姓还不会受影响,但估计很难,之所以彼岸大量采购郭家纸张,是因为人家质量确实很好。因此郭元章一走,这些人家必然会多少减少收入。

马衙内既然敢用五千贯钱强买五万贯的作坊,想来郭元章在当地也没有多少势力,平时也必然老实地交纳税赋,交到钱家手中,还指望钱家老实纳税?

其实开头那封信,王巨确实有些危言耸听,实际宋朝许多产业,彼岸无法搬过去的,就象瓷器,彼岸缺少优质的高岭土,也许有,但天知道在哪里,没有优质的高岭土,就烧不出好瓷器。

而且彼岸严重缺少人口,看似不少了,快接近一千万,但彼岸眼下几十年还是以农业与开拓新地盘为主的,庞大的船队又占据了大量人手,同时彼岸也有军队,同样占据了不少劳力,加上一块块的零散地形,以及缺乏材料,许多产业在彼岸皆无法发展。

就算郭元章去了彼岸,重整旗鼓,也未必能生产多少纸张,更不提满足整个彼岸百姓需求与商贸需求。

不过若是权贵欺压,大量有技术有财富的作坊主与商人,逃离宋朝,必然会对宋朝产生严重的冲击。

一户郭元章不会产生多大妨碍,若是一千户一万户呢?那么王巨这几年苦心经营的制造大量二三四等户计划也就宣告失败了。

最后王巨又写了一句,何谓齐人,不是大家权利财富一样多,而是朝廷得给百姓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也就是王巨对朝廷的处理很不满意,追究了马衙内,但有没有盘查那些配合马衙内压迫郭元章的胥吏衙役?

但它实际上也没有王巨所说的那么严重,至少暂时没有那么严重。

并且在宋朝,是帝制,是官本位,也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公平的环境,只能说大家重视一下,能或多或少阻止许多弊病的恶化。

而且经过王巨反复提醒,有一部分有远见的士大夫也会产生反思。

重要的还是眼下……

王巨徐徐来到河州,各部族酋首基本都到了,苗授听从王巨命令,拿出钱帛,买来许多牛羊,款待四面八方到来的这些首领。

听到王巨到来,这些首领立即一个个前来拜见。

在熙河路,宋朝不难治理,排斥宋朝的蕃部少之又少,还有一个好时机,那就是湟州吐蕃首领成了回鹘人的阿里骨,得不到大家认同,湟州缺少一个有威望的首领,大家心也就象沙子一样散掉了,既然湟州那边没有首领了,宋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缺点就是以前是各部族制度,税赋不象西夏那么重,想靠宽赋税的什么来赢得各部支持,是不可能了。

王巨将大家召集,来了不少人,近四百余部首领,加上他们带来的亲信,足足近两千人,亲信就别来凑热闹了。王巨只让各首领来到一片开阔处,远处宋朝官兵正在杀牛宰羊。

王巨看了一眼大伙,然后说道:“湟州那边出现了个叛孽,不顾同胞之情,带着大军来到河州洮州熙州,到处烧杀掳掠……”

“太保,他是回鹘人,那来的什么同胞之情。”禹藏花麻说道。

王巨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说道:“禹藏少保,说得不错,是某说失误了。不过大家没有被阿里骨蒙骗,官家听闻后十分喜欢,因此责令某来到河州后,将你们召集,给你们一些赏赐。”

这就是拉拢了。

还有一些人没有来,以后等着慢慢制裁吧。

甚至洮州那边一些羌部配合阿里骨里应外合,种谊正带着大军扫荡呢。

究竟熙河路有多少支持宋朝的大部族,朝廷也不清楚,不过赵顼给了王巨代赏赐之权,赏赐过后,上报朝廷,朝廷再发放相关的公服,印绶,冠带,甚至一些表现不错的,还会发放鱼袋。

这一路过来,王巨通过各州官员将领的禀报情况,已经将名单整理出来了,他开始代朝廷赏赐。

这些人瞬间都成了宋朝的刺史,防御名,观察使,团练使,但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的,至少以后他们行商,能使用紫钞,商税减半。

还不止如此,王巨读完了赏赐名单后又说道:“并且朝廷于今明两年,会拨出三百万贯钱帛,以及数万名西夏战俘,于熙河四州广修道路水利,也就是以后,你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族中出产卖不出去了。此外朝廷还会调来一些粮食与牧草的种子,让你们以后会有更好的收获。”

这些不是直接赏赐给各族长的,但他们部族生活变好了,他们自己也会是最大的受益人。

听王巨讲完,几百名首领一起欢呼起来。

王巨效果也就达到了,虽是拉拢,但不是以前宋朝买安式的拉拢,惠及的更不是这少数首领们,而是所有蕃人羌人。

并且几百名官职赏赐下去,大家都是朝廷命官了,谁听谁的?也就达到了王巨的分化目标。

王巨摆了一下手,制止了他们的喧哗,又说道:“莫急,某还要说一件事。”

然后他打了一个手势,王紫川兄弟拿来几张大地图。

秦朝的地图,西汉的地图,东汉的地图,三国的地图,西晋的地图,十六国南北朝时没有了,这里整成了吐谷浑的天下,随后到了隋朝的地图,唐朝的地图。

其实从秦朝时,疆域已经达到了河州。

到了两汉时,疆域已达到了赤岭(日月山),不过积石山还非是两汉控制范围。

隋唐更不用说了。

其实这些首领,认识汉字的并不多,不足三分之一,但地图上用红色标出了前面几个朝代控制的区域,也能一目了然。而且这一带受汉家文化影响很深,几乎所有人能听懂汉语,甚至八成以上的首领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王巨说道:“我来到这里,时常听到有百姓议论蕃汉,羌汉,但某只想说一件事,错了,实际根本没有什么蕃汉羌汉的区别。就象现在的中原百姓,有一些百姓就有着鲜卑的血脉。”

有些首领表示不解。

“北魏曾侵占过中原,然后北魏主动汉化,也就是他们所带来的大多数鲜卑人变成了中原的汉人。不但如此,我说一个大人物,孙权,你们可否知道?”

还真有人知道,一名首领说道:“太保,你说的是三国东吴那个皇帝吧。”

“不错,正是他,《三国志》记载,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也就是方脸大嘴巴,眼睛与普通汉人不同。再到《献帝春秋》,说孙权是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也就是黄胡子,上面的胡子长,下面的胡子短。”

“天哪,他是胡人。”下面立即议论起来。

这些相貌综合起来,可不是一个胡人?

至于《三国演义》所写的紫髯碧眼就别当真了,即便孙权的老妈将孙权生下来,也会被孙坚活活将母子俩弄死。

王巨又摆了一下手,让大伙安静下来说:“这是为何,因为孙权父亲孙坚曾在凉州任过职,可能在凉州纳了一个胡女为小妾,生下了孙权。然而世人并不以孙权身世为耻,相反的天下人皆敬重他是一个英雄人物。”

“诸位,再看这张地图,实际河湟很早就被中国统治,中国也陆续地迁徙过来许多百姓,特别是隋炀帝时,几乎将全国所有犯罪的人一起迁徙过来了,但莫要以为耻,隋炀帝乃是暴君,实际这些所谓的罪犯未必是坏人,还有一些驻兵的后代。但现在河湟的汉人呢?”

大伙又面面相觑。

“他们没有被你们这些蕃部全部杀死吧?”

就是全部杀死了,谁敢答啊?

“其实他们后裔全部活着,甚至你们有不少人就是汉人的后裔,只是现在全部融合了,河湟这一带,是汉人吐蕃人与吐谷浑人融合的后代,洮州那边则是羌人与汉人融合的后代,甘州凉州那边则是胡人、铁勒人、回鹘人、党项人与汉人融合的后代。但为何现在分成了蕃汉羌汉?因为以前吐蕃统治这里时,推广的是吐蕃生活方式,包括服饰饮食,种植放牧,宗教文化。但无论如何蕃化,你们许多人仍会说汉语,甚至认识汉字,就是这个缘故。但去了吐蕃高原那边,会说汉语的人少之又少了,几乎有的部族没有一个人会说汉语。”

大家忽信忽疑,若是这样说,他们的祖先算是什么人哪?

“也许你们不相信,再如沙州那边,原先曹家控制的归义军地区,则是汉人,后来被沙州回鹘替代,则全部成了回鹘人。不久后,沙州回鹘被西夏所灭,如果西夏不灭,以后说不定又成了党项人。”

“某听闻秦州一些蕃人贵重借种,实际何须如此,真说起来,大家都是一家人,所谓的……种,一样的贵。就是没有汉人的血脉,你们在官家眼中,都是大宋的子民!”

这些首领一起听傻了,敢情是一家人哪?

就连苗授也听傻了,当真是一家人吗?

第822章是他

苗授低声问:“太保,是真的吗?”

“难道这还有假吗?”王巨反问道。

不要小看了这些蕃人,他们都是熙河的精英,王巨说了,他们也未必相信,必然会暗中请人查访一些相关的史书。

在这件事上,王巨是做不来半点假的,不然就弄巧成拙了。

而且他说的认同,也极其重要。

就象一个汉人与一个少民结婚,生下一个孩子,他们认为这个孩子是汉人,那就是汉人,甚至与白种人混血,仍是汉人,只能说是混血汉人,当然了,如果是与黑种人混血的后裔,那多少有些难办了。

如果他们认为少民是高大上的存在,长大成人后想生多少孩子就生多少孩子,读大学还会加分,平时政府也有补贴,甚至可以公开带着刀逛街……那么将这个孩子定性为少民,以后这个孩子长大后,各方面就会向少民主动靠近,最后成了真正的少民。

如果在海外,那怕是纯血汉人,但他们认为我就是美国人,欧洲人,中国的啥与俺没有关系,实际这些人已经就不能算是汉人,而是香蕉人。无论他们是什么人种,好将他们看成外国人,甚至敌人了。

实际就是吐蕃高原上也开始混血,融入了一部分汉人的血液,比如唐军的那些战俘呢,还有两次和亲送去的几万名工匠呢?不可能全部被虐杀了吧。

因为文明的进步,各族的交流,实际从很早起,中国各族就开融合了。但融成了汉人,还是胡人哉?

所以这个认同很重要。

但总的来说,想要河湟融合,比较缓慢。

以后会陆续派出一些永久的居民过来,那就是保捷,让他们带着家人过来,半民半兵,一边开垦一边守卫各个堡砦。

时间久了,大家也相互融合了。

可是这个时间比较长,毕竟与人烟萧条的西夏相比,整个河湟并没有遭到连番的战火催残,更没有苛刻的税赋,虽人烟不及中原稠密,但也不能称为稀疏。

想大规模迁徙许多汉人过来融合,是不可能的。

不过只要朝廷往上面引导,会加快这个速度。

其实王巨不知道的是,史上唃厮啰这一脉系并没有中绝,就象洮州一带姓赵的汉人,最少有十分之一就是唃氏的后裔,也就是从血统论上,他们比那个****还要尊贵。

不过他们后来全部成为汉人了,而不是所谓的吐蕃人。

想彻底的融合很难,不过王巨这个新颖的观点宣扬出去,能有利于减少双方的矛盾与隔阂,至少大家都是“亲戚”了。

也不能怪王巨无耻……宋朝在军费上花费太多了。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象****军费占据着国家财政税收的百分之九左右,别说什么GDP,今天修了马路,明天毁了再修,GDP又出来了。

因此还要看它与财政税收的比例。

这是一个安全的比例,一直没有拖累着国家的发展。

再看美帝,达到了百分之十七八左右,实际达到了这个比例,已经或多或少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美苏争霸时,苏联就是这样被拖下海去的。

但再看宋朝呢,往往能达到百分之七十!

正常的军费开支并没有那么多,就象现在,正常的各项开支加在一起,不过六七千万,不到国家财政税收的百分之四十。

然而问题是周边战争在不停地爆发着,一场稍大规模的战争,很可能就要花费一千万贯以上,象前段时间几场战役,胜得极其光彩,实际上几千万贯下去了。

因此就是王安石变法后,国家财政收入激增,平均每年的军费开支仍达到了百分之六十!

幸好辽国只是军事强国,不是经济强国,否则就是用兵费也能将宋朝同样拖下海去了。

现在不能计算军费多少了,未来数场战役,还不知得花费多少钱帛呢。

主要是以后,能占领,占领后没有多少反叛,那么整个西北不但节约了大量正常的军费开支(各种军队的兵饷以及粮草器甲等消耗),也会节约大量非正常支出(战争支出)。

如果能将军费压缩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整个宋朝财政状况会立即变得宽松。朝廷有钱了,才能陆续执行各种惠民政策,不仅仅是黄河与进一步宽免两税,水利方面还有很多呢,比如钱塘江等,这些大型水利工程,王巨前几年同样不敢动手。

那么如何降低未来的反叛,正是这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

这些蕃人议论纷纷,王巨又打了一个手势,让他们安静下来,说道:“并且某还要说一件事,大后年春天时,某会派人过来,从你们各部族中挑出三名小娘子,两名十五岁左右的小娘子,一名十岁左右的小娘子,做为某三个儿子的小妾,不是你们所看到的那种小妾,她们会是我孩子未来的二娘子,平妻。”

“啊,啊。”

这些蕃人又傻了。

有一个蕃人大着胆子问:“太保,公为何不纳妾?”

“我的婚姻有点乱,不说纳妾了,连狎妓也不敢。”王巨苦笑道。

许多人莫明其妙,不过有极少数人知道真相,那就是王巨与宋朝的大长公主还暧昧不清呢,甚至也能算是大宋的驸马。

这样一想,王巨身份无疑贵上加贵。

王巨更无语,心想,如果将赵念奴带过来,说不定不用自己这番苦心,这些蕃人也就跪伏了。但这只是想一想,如果他真敢将赵念奴带到河州,估计蔡确也要操毛笔,与王巨拼命。

但许多蕃人同样十分激动,刚刚还听到孙权身世由来呢。

“然而有一条,这个小娘子,某不会看重她所在的部落大小,而是要看她是否能知书识礼,品德贤惠。”

从现在起,你们回去后,从各族里挑选好女孩子培养吧,至于相貌王巨没有提了,他相信不会有人挑选丑八怪来恶心自己。在这个载培的过程中,必然要请一些汉人的先生过来,实际这也是一种利于融合的举措。至于什么吐蕃人,羌人,到了彼岸后,还能分得如此清楚吗?

许多蕃人依然很激动,这可是与宋朝最顶级的权臣联亲哪。

王巨又说道:“最后一件事,朝廷此次拨出了巨款,用于你们各部兴修水利道路,也要你们配合。如果这次机会错过了,下一回可就没有这种好事了。”

三四百万贯,不仅是用来这四州的,还包括了兰州、会州与岷州的道路水利修建,但就是七州,也是一笔巨款了。想一想这两年的三千一万贯基建,那是均摊在三百多个州军身上的,也包括熙河路五州了,一州均摊下来,连十万贯也不足。就是这样,也让宋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能熙河路多山地形,但还有一条,以前的基建,七成费用是用来支付百姓役钱的,现在全部用了西夏战俘来修,付的只是他们吃喝的费用,再加上各部族主动派百姓出来配合,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