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琼娘还是一脸向往地说:“好久未看到雪了。”

也不算好久,三弟成亲,琼娘也回去了,不过王巨还是怜惜地说:“让你吃苦了,而且到现在你的家人,我也没有替你找到。”

琼娘是她“妈妈”**小打买回来的,原来琼娘无所谓,但自从有了子女后,就有点想念家人。

于是王巨派人去寻找她的家人,但这是宋代,古代,虽是最富的年代,可是贫困百姓卖儿卖女的岂不要太多,所以至今未找到琼娘的亲人。

这让王巨一直感到很惭愧。

“官人,妾身很满足了,比起其他姐妹,我不知道有多幸运。”琼娘又收拾了一件衣服说道。

站在琼娘角度,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王巨还是有点感动,这么多年,自己到处跑,在京城呆的时间不长,余下跑的都不是好地方了。庆州是战区,泉州虽繁华,但是南方城市,才来包括他自己都不习惯,况且是琼娘。

因此王巨说道:“我们出去走一走吧。”

“你不是要去琼州岛吗?”

“不急这一两天。”王巨说。

两人从家中走出来,虽说王巨还有一个身份,判桂州,但总掌着两广大局,特别是广南西路,更是要精心布置,准备灭掉交趾。因此多将桂州事务交给了通判候忻,只是遇到疑难事务,王巨才出面处理一下。

其实不交给候忻也不行了,王巨一半时间就在下面跑了,无法一一处理桂州的公务。只是为难了候忻,心惊胆战地接过王巨的任务,实际王巨要求真心不高,只要不过份,他也就算了。再说,能找到多少又有才、又有德的官员?

不过这样一来,每次王巨回到桂州后,也能休息休息,于是夫妻二人便出城看看山水。

桂州百姓已经习以为常,倒是有一些进城后的蛮人大着胆子喊:“少保,少保。”

王巨也冲他们挥挥手示意。

“其实这些蛮人也不可怕。”琼娘说道。

在宋朝人眼中,广南西路的蛮人是这个样子:“诸蛮族类不一,大抵依阻山谷,并林木为居,椎髻跣足,走险如履平地。言语侏离,衣服斒斓。畏鬼神,喜淫祀。刻木为契,不能相君长,以财力雄强。每忿怒则推刃同气,加兵父子间,复仇怨不顾死。出入腰弓矢,匿草中射人,得牛酒则释然矣。亲戚比邻,指授相卖。父子别业,父贫则质身于子,去禽兽无几。其族铸铜为大鼓,初成,悬庭中,置酒以召同类,争以金银为大钗叩鼓,去则以钗遗主人。相攻击,鸣鼓以集众,号有鼓者为‘都老‘,众推服之。”

这个说法与对自杞蛮说法,是如此的相似。

所以一些胆小的文官,还没有来到到广西赴任,便被这些说法吓坏了。

事实是有一些丑陋的风俗,也比较剽悍,落后了就自然剽悍了。但也不是象传言中的那么不堪野蛮,真这样,如何治啊?

并且随着王巨大肆修路,兴办教育,许多地区面貌也在大幅度改变。

至于那些深山里的生蛮,王巨同样没办法了。

随着改观,更多的蛮人从山下走出来,进入城中,与汉人交易,包括桂州。

这些变化,归根两个字,修路。

但这个修路可不简单的,而且死了许多人,不仅是一些桀骜不驯的豪强,还有许多士兵。另外王巨还用掉不菲的钱帛。

琼娘看着这些蛮人,蛮人也看着他们,但眼中多带着尊敬。琼娘说:“官人,少年时,官家对你很器重吧。”

王巨大笑:“那时官家还小,我也小,许多都不懂。”

他不算小,但只有前世的一些知识,可前世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上位者,所以那时有的想法还是比较幼稚的。也就是这些年的基层官员磨砺,同样很重要。

对于赵顼来说,同样重要,可他没有经历过。

相反的,再看宋仁宗,他青年时代,就看着养母刘娥是如何主政的,随后即位,有的还没有做好,但几年后,就能称得上动操有术了。

无论是吕夷简,还是韩琦范仲淹,这些猛人在他掌控下,一直没有让国家出现重大的分裂。

相同的例子还有后来的宋哲宗,他亲眼看着祖母理财,然后反思,因此即位后也能称得上明君。宋神宗缺少的正是这段经历,尽管赵曙将他当成接班人培养,可培养的时间太短,赵曙自己皇帝又做得乌七八糟,没有起表率作用。后来的宋徽宗也是如此,本身就是一个花花公子,想作为,如何能守得住内心的**?

不过琼娘可不是这个意思,王巨又说道:“你也不能小看了那段经历,以我的作为,虽然有功,也是因为那段经历,官家对我还有些感情,否则早不相容了。”

别的例子不说,就说王韶吧。

以赵顼的器量,如果没有感情,还有那么多人仇视,王巨能平安走到这一步吗?

“妾身还有的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一句话,屁股觉得脑袋。官家龙臀下的是龙椅,所以他的想法与我们自然不同。”王巨说道,怎么办呢,总不能说赵顼疑心病重,乃是缩小版的汉武大帝,有些雄心,无其器量吧。

“龙臀?”琼娘笑弯了腰,然后用手摸了摸王巨的胡子,叹道:“时光真快,官人眨眼之间,也快人到中年。”

“是啊。”

“官人,此行要小心。”琼娘终于忍不住,将这句话说出来……

第657章海战(上)

“占城也欺人太甚,”兵部侍郎黎文盛说道。

就在交趾准备面临最大的危机之时,占城忽然撕毁了去年的温顺,重新派使过来,向交趾求那三州之地。

太师李道成说道:“国不强,敌国必辱之。”

“诸卿,如何化解?”猗兰太后在帘后问。

王巨曾评价交趾这个小皇帝李乾德很不简单,但疏忽了这个女人。交趾前面那个皇帝李日尊死了,七岁的李乾德继位,由生母猗兰太后与杨太后垂帘听政,太师李道成辅政。

杨氏乃是李日尊的皇后,猗兰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子,所以以杨氏为主。猗兰氏不服气,唆使小小的李乾德杀掉了杨氏与侍女七十六人。

猗兰氏才是罪盔祸首,当然,这个小屁孩子同样心狠手辣。

黎文盛说道:“太后,臣等与李太保(李常杰,交趾现在官制半沿用唐朝官制)商议过了,先将占城使者拖上一段时间,等这一战打完再说。”

“万一打不胜何如?”

“太后,陛下,请移驾来观。”李常杰尖着嗓子在边上说。

然后将他们带出升龙城。

在富良江畔,正押着近千名俘虏。

去年大多数彼岸的百姓让交趾人屠杀了,但有一些丁壮妇人却留了下来,当成了奴隶。数量还不少,足足有八九万人,一度在交趾战后重建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但这个作用被破坏遮蔽住了,去年的破坏太厉害,最少十几万交趾百姓因为两次席卷而死,三分之一地区而是多是交趾重要的产粮地区,被席卷一空。

直到去年元旦前,还有小股流民在到处流窜,没有被消灭干净。

挟带着无穷的恨意,这些奴隶待遇很差。

熬到现在,一个个面黄饥瘦,黄的比例都胜过了他们的黝黑色皮肤。

李常杰努了一下嘴,两边士兵将这些奴隶一个个赶到船上,然后将船驶到江中心,再一个个用兵器逼着跳下去。

结果一个个在江中挣扎,只是一会儿全部被淹死。

但是两边的百姓看到这个情形,却发出一片片欢呼声。

倒不是这些百姓残忍,他们同样恨苦了。

猗兰氏问:“李太保,你用此说什么?”

“太后,这些人多不善水性,不但这些人,包括那些船上真正的宋朝船夫,也有许多人不善水性,之所以会驭船,皆是后来上船后培养训练出来的。”

“这是一说。”

“其次那个少保手中正是有这些海商支持,才有了大量的财富,以及带来了这么多大海彼岸的愚昧夷人。而且他与宋朝皇帝似乎还有一个约定,说是四年之内,必灭我交趾。如今已经两年多过去了。只要将这些海船毁掉,那少保就无法向那些海商交待,也失去了用兵的兵费来源。即便那些海商无怨无悔地支持,想要造这么多船,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在余下两年不足的时间内是造不出来的,造不出来这么多船就无法源源不断地运来大海那边的夷人。”

“太保,你是指这些夷人不习水性,在船上也不适应,因此到时只有一些水军作战,即可歼灭敌人……”

“太后睿智,奴婢意思正是如此,而且是根源所在,否则源源不断而来,今年灭掉了,明年继续,我国危矣。”

李乾德在边上挥着小拳头说:“太保,等朕长大了,将这些宋人一起杀光。”

“陛下一定能办到,”李常杰拍着马屁说,但心里说,这些宋人不好再杀了。然后又说:“太后,但为了表示此战的决心,勿务将黄珥平等人处死。”

交趾用兵邕州前,也不是所有大臣都同意的。

都一样,有赞成重武开边的大臣,也有反对开边的大臣。

特别是用兵宋朝,许多大臣反对之。

但这是交趾蓄谋已久的,以前一个小小的侬智高,都几乎将整个广南拿下,交趾为什么不能拿下。正好天赐良机,宋朝大旱,苏缄不设防,于是发八万精兵,分成三路滚滚南下。

然而还没有出邕州地界,便遭到各地豪强率领着各自土兵,将分出的两万兵马击败了。

这个结果迅速让李常杰清醒过来,宋朝未必是想像的弱。而且拖久了,宋朝从后方派来大军,这八万兵马就休想回去了。于是立即撤回来,将邕州攻破,大肆掳掠,徐徐撤兵。

但真相李常杰不说了。

后来郭逵用兵,实际那时就将交趾吓着了,这才有了请降之事。

可这时国内各个大臣仍没有产生分裂,王巨南下第一年,这些大臣甚至同样也嘲笑王巨是一个典型的宋朝士大夫。何谓典型的宋朝士大夫,重内治,爱民的神马,但比较软弱,对外国软,对蛮人也软。

不过当时看上去是如此,连胥吏与手下都被杀害了,王巨忍气吞声,一直没有出手。

去年王巨真面目出来了,一个个傻眼。

这时交趾产生了更大的争议,许多大臣旧事重提,说当初就不当入侵宋朝。

这也都一样,不但但宋朝,西夏那边同样有想战的想和的,辽国就更多了。

特别是两股百姓侵入交趾席卷,这种声音更大。虽然这些百姓席卷,让交趾人恨得牙直咬,然而错也不能全是宋朝的错,惨忍也不能全是宋朝惨忍。这是交趾先发制人,惨忍在先的。况且宋朝那么多土兵还没有出手。更要命的是这些土兵,除了极少数是来自广南东路西部的各山区蛮族子弟,余下的多是出自广南西路。但宋朝有多大啦?

郭逵南征,死了十几万人,但其中大部分是民夫,真正死的士兵只有几万人,对于宋朝能产生什么伤害?

于是许多人要求向宋朝真诚地谢罪,而不是象去年那种忽悠式的谢罪,甚至有人要求交出李常杰,只要李常杰一交,宋朝怒火也就熄灭了。

交出李常杰?

这些人悲催了,一个个被关入牢房,但没有处执,就这么拖着。

现在李常杰终于请出请求,要求将这些大臣一一处死。

“那就杀掉吧。”猗兰氏说道。

十几名亲宋的大臣迅速被斩杀。

然后李常杰开始集结各种各样的船只,许多是去年秘密打造出来的。

理论上这一战,交趾胜率很大。王巨新的船队又陆续到了朱崖军港口,因为提前交趾就派了一些斥候装作打渔的渔民,所以前面大批船队刚刚抵达,后面交趾就接到了消息,才有了这场讨论。

但交趾知道了这么多,说明去年韦胜猜得比较准确,有士兵被俘,战死的没有办法,只要被俘,尽管同样晒得皮肤黝黑,外貌上多少还能甄别出来有差异的。

严刑之下,生铁也会变成绕指缠柔,况且是人。

有的士兵吃不了严刑,便招供了。还不是一个两个,总共六人。于是交趾得到了大量情报,也通过这六名俘虏,沟通了更多的土著人,现在交趾也有了一套与彼岸土著人沟通方法了,所以才有了去年韦胜之惨败。

当然,仅是有了沟通方法还是不够的,这么多百姓继续涌来,交趾还会面临着一场灾难。

但有了这些招供,有了情报,也有了对付办法。

那就是利用这些土著人不善水性,许多人在船上同样颠得七荤八素,直接在宋朝船队未泊岸之前,与宋朝展开海战。或上船砍杀,或者用火烧,或者用凿子凿,将这支庞大的船队连人带船一起毁去。

但战斗没有放在朱崖军,因为许多船只都是去年临时抢造出来的,比较小,不适合航行太远,而且航行得远,被宋朝发现的机率大,因此决战时间就在宋朝船队出发后,快要临近交趾海岸线之时!

然而没有想到占城居然来捡便宜,但占城恐怕不知道将有一场大海战即将拉开帷幕,他们只是看到交趾全国戒备,猜到宋朝与交趾战争还没有结束,于是才来捡便宜的。毕竟去年那次席卷,将交趾弄得全国残凋不堪,实力严重下降了。

所以这一战成了交趾国运之战。

猗兰氏、李乾德、李道成等君臣全部来到码头边,替李常杰送行。

李常杰说道:“陛下,太后,太师,诸位,请留步,此战奴婢不成功,便成仁!”

说着,他略有点悲壮以走上一艘船。

其实在这一刻,他真的有些后悔招惹了宋朝……

但是船上的其他交趾战士却没有想那么多,他们手握着战马,嘴中唱着古怪的歌,准备用身上的热血与手中的武器,来保卫他们的家园。

“这就是哀兵,哀兵必胜,”李道成说道。

战船一艘艘出发。

而升龙府城中大牢里,吕城走进牢房。

他看着里面一间牢房里躺在地上的那个人,眼中暗暗闪过一丝晶莹的泪光。

不过嘴上大喝道:“蔡三方,快起来。”

“呸,你这个国贼,汉奸,早晚少保带着大军南下,将你大卸八块,”蔡三方扭过头,轻蔑地说道。

“让我进去。”吕城扭头对牢卒说。

“吕将军,这犯人很是凶狠,你要当心哪。”

“他这个样子,能狠什么。”

牢卒只好用钥匙将门打开,吕城走了进去,在蔡三方身上踢了几脚,酷刑的折磨,蔡三方身体不行了,也不起来反抗,只是继续用冰冷的眼神盯着吕城看。

吕城大约是愤怒了,于是弯下腰,用手捏着蔡三方的下巴,说道:“你信不信,我随时将你弄死掉。”

两个牢卒见到吕城对昔日同伴如此羞侮,也是不屑,转过身看都不看不一眼,说不定他们还巴不得蔡三方能站起来与吕城拼命呢。

“交趾大军出发了,从水路走的。”吕城眼角扫了一眼那两个牢卒,悄声说。

“好,吕兄弟,我家人就交给你了。”

“放心,你家人以后就是我的家人,这是给你的,”吕城递过一个小丸子,这一刻他真的想号淘大哭。

“快点走,不要让这两个牢卒发现,两家人都等着你活命呢。”

“嗯。”吕城说完站起身,又讥笑道:“真不知好歹啊。”

大约看到蔡三方没有屈服,于是怏怏不乐地离开牢房。两个牢卒看着他的背影,也呸了一口。

吕城便出了城,城外水军已经走光了,只有富良江在安静地流淌着,吕城一直往西走,来到一片密集无比的榕树林间,在这里他提前放了一叶小舟,用垂在河水上的树枝掩盖着。他趟着河水,来到那片茂盛的垂枝下,将小舟推出,借助傍晚的余晖向江对岸划去。天色渐黑,终于划到了对岸,然后拨腿就向北方拼命地狂奔。为了两家人,他必须得活着……

第658章海战(中)

两支船队迅速裹在一起,但船太多了,以至于后面各艘船上的土著人都没有察觉。

一艘八橹船迅速驶上来,与主舰靠在一起,吕何让从八橹船跳到主舰上。

王巨迎过来说:“东良兄,这几年辛苦你了。”

也冲八橹船上的各个兵士拱手道:“也辛苦大家了。”

“不敢,少保。”各人纷纷答道。

“请进来,”王巨又将吕何让请进船舱,杨从先很自觉地避让在一边。去年皇上派中使来了,相信上面也知道王巨在下面所做的事,但看样子朝廷也默认了。

毕竟交趾太凶残,又想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那只好以毒攻毒,以邪克邪了。况且正大光明的征战交趾,万一又来一个损失惨重怎么办?

但这事儿终有争议,自己躲开为妙,那么别人以后追究,就可以说吾不知也。

王巨让吕何让坐下,端详着他:“一去数载,人瘦了许多,看来东良兄吃了不少辛苦。”

“还好还好。”

“那边如何了?”

“燕将军舍不得下手,那个岛上还有不少人,也杀害了好几百名移民,最后我带着手下上去,又清剿了一番,才将危机化解。”

“但你切记,若无燕将军带着八万士兵上去驱逐,岛上那么多百姓,想要完全驱逐,得死多少人?各人的位置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此事以后就不在再说了,而且以后也罕有这样的机会……”

“机会有的,那要十几年后了。”

中国人传宗接代思想浓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一旦有了充足的土地粮食,就拼命地想生孩子。当然,这情况也可以改变的,就象前世,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加上养孩子成本太高,就算放开生二胎,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生二胎了。

这也算是一种洗脑,洗脑无处不在……比如现在的尊尊,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来世因果报应,比如前世清朝的割辨子,特别美帝的民煮,洗得一群人将狗比人看得还要重,不过也幸好,美帝吃鸡,吃牛,吃羊,吃猪,吃鱼,否则有了爱鸡党、爱牛党、爱羊鸡、爱鱼党、爱猪党、爱马党……这日子他妈的怎么过啊!相比起来,还是棒子猴子倭国更耐抗,俺就吃狗了,怎么着!俺就杀海豚了,怎么着!

难道牛对人类贡献岂不是更大?难道那些海豚岂不是更可爱?难道马岂不更忠诚?

况且牛马还没有人类第二大杀手狂犬病……

这就是洗脑的作用,洗得大伙跑到倭国去买中国生产的大米,马桶,结果自己企业只好倒闭,只好永远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以环境换取利润,炒房子,农民倒牛奶……

当然,王巨现在也在洗脑,在庆州宣传蕃汉一家,鼓励蕃汉联亲,加速融合。在广南西路更是如此,而且兴办教育,教这些蛮人子女习说宋朝话,识宋朝字,当语言、文化、生活习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