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又传出一个说法,这次庆州战役,是不是将士边境生事,三十万敌人来犯,难道坐视西夏人占领环州与庆州?

就算宋朝是老好人吧,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难道坐视西夏将自己杀死也不反抗?这是那一门道理。

还有其他的谣传。

也有替西府说话的,不过这些道理是明摆着,因此许多人对西府产生失望,西府首相是谁?

…………

“哈哈哈,”嵬名科荣与焦文贵、吕宁出了郑州城,大笑着骑马向西飞奔。

他们等到了。

沾到辽国,宋朝许多大臣一个个吓趴了。

所以有的边臣在边境禁止辽国百姓越境捕渔、打草谷,马上就被朝堂各大臣弹劾。

就象庆历战争时,辽国出兵做了一个样子,一个个吓怂了,甚至都要让宋仁宗的女儿,也就是几岁大的赵念奴嫁给辽国人。

还有未来那场旱灾,辽国又来敲诈,不得已,王安石让出一部分河东路的闲田地区。

非是赵顼不想,而是大臣们挟持着他不得不对辽国低头,这才有了他临死前的遗嘱,谁得燕云者可封异姓王。

文彦博只抛出这个话题,七成大臣立即进劝。

赶快将这几个西夏使者打发走吧,这时候打发,还能有礼有节,不然辽国使者到来,他们会明为调解,暗中却拉偏架。宋朝怎么办?到时候反而更难堪。

赵顼气得要喷血。

但他却没有办法,如文彦博所说的,这个国家不仅是你皇帝的,也是所有士大夫的。

因此迅速搭成议和,还如以前那样,西夏向宋朝称臣,保证以后不得再越境抄掠与攻击宋朝,宋朝重开互市,重给岁赐,并且赵顼在国书上刻意写了一句,准许他们从庆州回去,让王巨撤军,交出战俘。

这时赵顼耍了一个心眼。

他在京城吵得无奈,因此让王巨去分担吧。反正王巨在庆州,朝中的这些大臣鞭长莫及。当然,也是趁早将西夏人打发。

这样辽国使者来了,两国都不打了,你们调解什么?那么辽国做的这件事就比较傻,分明给西夏人当猴子耍了。

嵬名科荣还想得寸进尺,继续提出什么横山,最后连文彦博都发怒了,这才停止了这个请求。

不过这已经让他们感到很满意。

一行人兴奋地向西而行,嵬名科荣抬头看着西边问:“怎么道路两边有这么多百姓?”

吕宁勒了勒马,听了听说:“好象在说什么献俘军。”

“献俘军?”

“嗯。”

“过去,”嵬名科荣说道。

正好将这个献俘军拦住,省得到宋朝的京城丢人现眼。

一行人迅速向西迎上。

只是一会,他们就看到了这支献俘军。

然而嵬名科荣整傻了眼,宋军在搞什么,官兵整一堆破烂,破烂的衣服,连官兵四肢都有不少是“破烂”的,整象一群由残疾人组成的乞丐,但战俘却是衣甲鲜明。

不管搞什么,先将战俘拦下来,他拨马冲上去。

别当真以为是乞丐,他还没有撞过去,姚雄就看到了,他带着身边的骑兵拨马迎上,两马就要撞击时,姚雄拨出长枪,一个枪花,枪尖便抵在嵬名科荣的咽喉处:“你们想找死啊。”

这群西夏人,他们一个都不认识,但高敏知道有三个西夏使者带着一些侍卫,出使宋朝了,还是王巨有意放行的。

他怕姚雄发浑,故意用挡着大军前进道路的名义,将这个夏使误杀,连忙从后面冲上来,抢过姚雄手中的枪问:“你们为什么拦住我们大军前进道路?”

“我们是夏国使臣。”

“咱家知道,但也不能拦我们大军的前进道路。”

“我们有你们天子的国书。”

“国书准许你拦我们大军前进道路?”

“非是,是责令庆州王巨释放战俘。”

“将国书拿给咱家看。”

嵬名科荣打开诏书,高敏也下马,这是国书,但也等于诏书,虽然不象后面电视那样要焚香接旨,最少得做一个样子,因此站在地上,掸了掸官服,施了一礼,然后观看国书。国书是四六体,废话多,只有一句提到了让王巨撤军,释放战俘,并且写得很含糊。看了,高敏也就会意了。这个释放战俘,无外乎是搪塞之言,因此说道:“你就是夏使嵬名科荣?”

“正是。”

“你自己看好国书,官家是让王子安释放战俘,有没有让咱家释放战俘?”

“他们也是战俘。”

“战俘就要释放,那么请问一句,你们西夏掳走了我们宋朝那么多百姓官兵,有没有释放回来,如果是这样,请先将秦州的那些熟蕃一起释放给我朝。”

“你是……”

“不要问咱家是谁,若不让路,咱家会下令,用鞭子将你们抽走!”高敏凶恶地说道。

都是些什么玩意!

“好,好,”道路两边听着他们对话的百姓不由地传出一片喝彩声。

嵬名科荣还想争取,吕宁见势不妙,连忙将他拉到一边,让开道路。杀,高敏是不敢杀他们的,但用鞭子抽,绝对敢。他们能借助辽国狐假虎威,吓唬京城的宋朝那些文官,但可能吓住这群来自庆州的将士?

嵬名科荣不甘心。

吕宁又劝道:“我们还是先去庆州吧。”

不要国书上有让王巨放战俘的话,到时候还会麻烦,那小子才是最不好惹的,所以一路向西,必须在路上想出一个应对之策。

嵬名科荣只好站在路边让开道路,不过他眼中同样喷出怒火,因此他在这群战俘中都看到了一些熟人。只是因为惭愧,这些熟人一个个低下脑袋。

实际不是惭愧,而是羞愧,他们为了活命,一五一十地招供,然后送到京城来献丑,随后宋朝才可能将他们释放。至于那些倔强不降不招供的,早让王巨送走了。

献俘大军渐渐远去,嵬名科荣握了握拳头,重新上马西奔。

其实他有什么想法,那一个人会在意?

京城在望,更大的轰动开始……

第583章致命的耳光

“你们为什么这样做?”赵顼道。当然,他知道这多是为朝廷奖励一直不发,王巨恶心一些大臣的。不过他心中也觉得好笑。

这事儿弄得,以后史书如何记载哉?

不过对此赵顼并没有太排斥,要强国,必强军,强军必须强器甲,然而自己稍稍往军器监多拨一点款项,马上大臣们群起夹攻。因此王巨这么一弄,反而让赵顼很开心。

但高敏不能回答这是恶心人的,打文彦博嘴巴的。

他徐徐说道:“启禀陛下,虽然前线有不少将士换装,但还有许多将士确实穿着纸甲皮甲在与敌人作战,即便有铠甲武器,也有许多是不合格的,因此每每击败敌人,有许多将士打扫战场,立即换上西夏的器甲。奴婢这次又带来许多伤兵,他们皆失去战斗力,马上要退役了,所以王巨让他们脱下好的铠甲,让给其他将士。”

“为什么你们要带着伤兵来献俘?”赵顼又问。

随着高敏带着献俘军队离京城越来越近,弹劾的大臣也越来越多,这是弹劾最多的两条。

为什么带伤兵过来,还是恶心人呗,但还是不能这样答出来。

“陛下,是这样的,因为西夏入侵,我朝不得不反击之,保卫环庆路。但因此,后方百姓负担越加沉重,这些百姓身在后方,不知前方情形,眼界又低,必有怨言之。因此王巨让伤兵来献俘,是给后方百姓观看,你们苦,三军将士更苦,并且他们付出的是生命。这是无奈,谁让西夏屡屡入侵。用之减少百姓的怨愤,让国家安定。”

这似乎是一个说法……

不过赵顼又说道:“高卿,你的手……给朕看一看。”

高敏手腕也被西夏人砍了一刀,至今还有一个深深的伤疤,因此他举着牙笏说话时,左手不停地颤抖,一半是装的,一半确实是伤势未好,有些不利索。

“奴婢这不算什么。”

赵顼却拉着他的手问:“还有其他伤口吗?”

“有,不过为陛下作战,乃是奴婢之荣幸。”

“那一战你们打得很惨?”

“是很惨,奴婢一边打着一边看日头,日头落下去了,敌寇仍有疯狂地进攻,一波波的,不知来了多少兵马。那一天,死了那么多官兵,奴婢,奴婢……”高敏一下子哇哇大哭起来。

“唉,唉,诸卿,随朕出皇城。”赵顼扭头对群臣说道。

他带着群臣出了宣德门。

宣德门外更热闹,伤亡比是柔远寨的蕃人最高,但论人数却是京城的最多。

这些伤兵回来了,家属也来到道路两边,但因为军纪,他们不好冲上去,可看到自家的儿子丈夫父亲伤成这样,如何让他们不伤心?

况且还有王巨事先布置的发酵,哭泣者有之,落泪者有之,议论者有之。

赵顼也大步走过去。

一个两个伤残的,不会显眼,但这么多伤残的将士聚在一起,那多刺人眼睛哪?赵顼眼睛也湿润了。

文彦博脑袋嗡嗡作响。

他知道事情严重,可事情比他想像的还要严重。

接下来的剧情很老套。

无外乎安顿战俘,普通百姓可能不大清楚,但他们清楚,这些战俘皆是西夏有身份地位的人。所以王巨挑出来献俘,以后会派人劝降,愿意留在宋朝的,让他们留在宋朝,甚至给一个小官,不愿意留在宋朝的,遣返回去。

然后设宴款待三军将士,赵顼又从内库里拨出五十万贯钱帛做为赏赐。

虽然因为这个奖励,让文彦博越来越难堪,但实际这次奖励与抚恤可能是宋朝史上,也可能是以前整个历史上最高的一次奖励抚恤。

不仅有朝廷的奖励,还有王巨那边凑出来的奖励,未来那些作坊的谋利,也非同小可。

虽然之前争得不可开交,但在这一刻,大家还是皆大欢喜的。

宴罢,在京城的禁兵返回各营,让他们休养了,伤兵者,一一退役,非京城的,也要息几天,再让他们回去。

西府下令,三衙安置。

文彦博则是提前下值,他很不开心地回到家中,喊来家中一个仆役:“你出去打听一下,看看市坊上百姓在议论什么?”

仆役不一会回来禀报:“老相公,外面的百姓多在骂西府……”

骂西府就是在骂文彦博。

这也是背后有人在挑唆,但文彦博清楚,这与王巨则是无关了。他搞这些,无外乎是对西府不满,甚至都不知道西府反对朝廷得赏,那么争的则是提早发放奖励,余下的种种就是多谋利,多收买军心。

收买军心,这条罪名文彦博已经提前给王巨按上。

但推动的人,泄露真相的人,不是王巨。当然王巨也可恨之,然而现在不是对付王巨的时候,大捷之下,全国沸腾,再加上王巨这么一闹,恐怕遥远的岭南百姓都在关注着这场胜利。

所以必须等这场胜利的消息冷却后再想办法,将这个可恶的小子拿下去。

而且王巨现在也不是重心,重心是韩绛,还有东明县……

东明县这步棋若是下好了,能将整个变法派推向深渊,至于王巨……暂时文彦博还真没有放在心上。

仆役又问:“老相公,要不要派人……?”

“不要了,过几天这些愚民,自会闭上嘴巴。”文彦博说道。

这些刁民生活个个不易,那可能天天关注这件事。现在文彦博只是在等待,一是等张茂则回来。想要推倒韩绛,至少手上得有张茂则的取证,才能说话。

其次就是在等东明县,东明县事件一旦发作,相信所有百姓视线一起转移到东明县。

不过王巨这两记耳光打得可不轻。

并且打得让文彦博无法发作。

他在等,但没有想到第三记耳光又扇过来了。

三个夏使风尘朴朴地冲向庆州。

王巨还没有回来,至于章楶,他只是通判,而且通过高敏的羞侮后,三人也不想与章楶交流了。因此又迅速扑向盐州。

国书上写了两句话,合在一起只有十几个字,一是让王巨释放西夏战俘,二是让王巨从盐州撤军,从此两国互不侵犯。

战俘重要,撤军也重要,青盐那也是西夏重要的收入之一。

王巨将国书看了看,说:“将这三人关起来。”

“为什么关我们?”嵬名科荣惊叫起来,他正准备说服王巨呢,没有想到王巨不等他说话,反而来抓人了。

“这国书是伪造的。”

“不可能。”

“是不可能,所以我才说它是伪造的,来人啦,将他们三人与一行侍卫一起抓起来看押,我写奏折禀报陛下。”王巨下令道。

一大群兵士将他们抓起来,扔到盐州大牢里。

嵬名科荣三人在牢房里欲哭无泪,不带这么玩的,好不好?

然而悲惨的生活到来了,因为他们三人伪造国书,所以王巨发怒了,每天只给三个使者与一干侍卫一碗小米粥,并且连一个咸菜都没有,爱吃就吃,不吃拉倒。

这还没有完,王巨占领着盐州,西夏现在穷蹙,在等候嵬名科荣的回话,也不敢发兵。所以王巨只好替西夏治理着盐州。宋朝的大臣替西夏治理盐州?这种情况想一想就绫乱了,所以治安很不好。王巨迫于无奈,派出官兵来了一次大扫除,将这些地痞无赖一起抓起来,也扔到大牢里,与三个尊贵的使者关在了一起。

然后牢房便开始热闹了。

王巨也不问,只要三人不死就行了,他写了一封奏折,连同国书递向京城,禀明此事。

这国书不对,西夏经此一役,全国劳民伤财,又有许多部族叛乱,其实就在这时候若能出兵,都能将西夏灭掉。

反正瞎扯么,京城那些养尊处优的士大夫又看不到西夏的实际情况。

朝廷应当不会犯下这等错误,许诺西夏这么优厚的条件。就是以和为贵,也要趁机逼迫西夏人承诺,以后让宋使出使西夏时,前去兴庆府,而非是什么宥州,弄得上国不象上国,反而象一个前来乞怜的下国似的,有辱国体。

还有这个岁赐,那是战败国对战胜国的赔偿,现在宋朝是战败国吗?即便以和为贵,最少在承诺继续给这个岁赐的同时,也让西夏交出两三千匹战马吧,那怕是一千匹战马,西夏也是赚了的,那么宋朝也能对天下百姓,三军将士有一个交待。

现在这个国书上什么也没有,反而让前线立即撤军,交还战俘,宋朝怎么傻到这份上?

所以这个国书一定是伪造的。

请陛下写一份真正国书原样,送给臣,让臣去执行。

然后让黄骅慢腾腾地带着这份奏折与国书,前去京城。

这时张茂则也回到了京城。

调查结果出来了,张茂则也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实话实说。但就是这个实话实说,也要了韩绛的命。连王安石看着疏奏上韩绛的种种,都看不下去。

韩绛也知道不妙,于是上了一奏,说:诸将攻讨,斩获招降不少,况荡平和市,焚毁村族甚多。今西贼一二百里之外方敢住止,使其弃失庐井,老小流寓,已废春耕,不为不困。彼虽时出兵马,弱势已露,荒堆、怀宁之战又复败北,独抚宁被害,若以全体较之,则胜负可见。今朝廷不以兴师为功,使武将悍卒宣力立事之人,莫不解体,何以激励士气,惟偷惰者必自得也。

虽然罗兀城最后放弃了,但这一战也不是一无是处,真正失败的只有抚宁寨一战,但在荒堆寨与怀宁寨下,同样打败了夏军。

有功有过,功大于过的。

如果王巨在京城,赵顼问王巨,王巨一定会说,韩绛说得有理,拼血值嘛,若场场都是这样拼,顶多十年,西夏就将鲜血拼完了。

不过韩绛奏折还没有到京城,在文彦博等的进谏下,朝廷发下诏书,韩绛坐失宣抚失律,降知蔡州。

种谔坐抚宁寨失守,责授汝州团练使,于潭州安置。

黄骅这才来到京城,大家看着这道奏疏,一个个呆若木鸡,这小子,居然将西夏使者关到盐州大牢里。这算怎么一回事?

倒是赵顼讪讪地写了一道诏旨,简单地将经过解释了一遍,辽国即将到来,恐有他变,这才不得不委屈求全,因此让王巨撤军,将三名使者释放。

诏书到了王巨手中,王巨又回了一奏。

辽国有那么可怕吗?虽有高梁河与岐沟关之惨败,但也有唐河徐河满城这样的大捷。如非当年王超将十几万宋军放在定州摆天门阵,萧燕燕恐怕在澶州城下,都休想能回去!

其实宋初与辽国的战争,有胜有负,也非想像的那么弱。但因为一些人的渲染,对辽军的战斗力夸大其词,因此整个宋朝都得了一种重病,恐辽症!

这个病得治,如果辽国当真强大到无敌的地步,何来的河曲惨败?

如今西夏国破民残,已再无战斗的可能,仅是辽国一国,如何入侵宋朝?又为什么入侵宋朝?

替西夏打抱不平?辽国傻不成,不要忘记了,他们还有着仇恨呢。如果真联手,为什么不在西夏入侵庆州时联手,现在联手入侵宋朝,辽国人脑子岂不是坏掉了?况且这一战大捷,当真对辽国不产生震慑,我朝若是继续进攻西夏,辽国可能会调解,但没有进攻西夏,辽国为什么强行调解?难道每年那五十万,一点作用也没有?那么还要给什么五十万,不如省一省,也好宽于民。

出此策者当是大宋第一竖子奸臣,大宋的李林甫是也,陛下请出之,勿贻害大宋百年基业。

也就是建议立即与西夏议和的,乃是一个误国误民的小子,小人。

要命的是辽国使者也来到京城,是问了问,不过听说宋朝与西夏议和了,便没有再提。

虽说是因为议和了,才没有提的,不过也似乎能证明了王巨说的话是对的。

于是大家看着这道奏折,又看着那个刺眼的“竖子奸臣,大宋之李林甫者也”,然后一起将眼光盯着了文彦博。

为什么立即议和,正是害怕辽国相逼。但王巨解释清楚辽国不会相逼,至少不会出兵相逼,那么这个和议也太丧权辱国了。不要说道理,就象当初王巨说辽国不会出兵,真的没有出兵。

以胜败论英雄,一场场大捷,一场场准确的预言,这让王巨在军事上有着绝对的发言权与威信。

那么文彦博是带头者,确实就有点李林甫的味道了。

就不是李林甫吧,但你对军事一窍不通,凭什么呆在这个西府首相位置上,西府是干嘛的,管军事的!

这个耳光才是一记致命的耳光!

文彦博看着这个奏章,虽然他心里面满腔怒火,但额头上却不由地涔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第584章东明县(上)

为什么致命?

请参考对韩绛的处罚,坐宣抚失律,意思就是你这个宣抚使没有做好,因为无能,犯了错误,因此贬知蔡州。

并且这事儿才刚发生不久。

现在文彦博也因为无能,枢密使没有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