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那样,你们将我们夏国逼得背水一战,胜负未必可知。”嵬名科荣说道。

确实可能会发生那样的情况,不过还没有发生呢,所以嵬名科荣说得有些心虚。

王巨也乐得装傻卖疯,恫吓道:“当真?不知道你们西夏与董毡火拼后,还能剩下多少兵马,还有多少力量与我们大宋军队决一胜负。况且你们西夏是举国而战,我手中的兵马,仅是出动了一部分我朝的军队,甚至不足陕西全路的三分之一兵力。况且在京城,在河东,在河北,那么多的军队,我动都没有动。你说,我朝能不能在此时将你们西夏灭掉?”

“真是啊,”小黄公公在边上说道。

王巨不提,他真想不起来,一提可不是如此。

就象永兴军的援兵,老曾不错,支援了三十七营官兵,但永兴军就只三十七营官兵?如果将郑白渠的保捷军抛开不算,实际出动的兵力只相当于整个永兴军数州府的三分之一。

若大的鄜延路不过支援了一万余兵马,老蔡不错,先后支援了两万兵马,但泾原路包括强人、缘边弓箭手在内,有多少兵马?至于秦凤路因为路途的关系,只过来了一营蕃骑。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包括京畿两路与河东路,几乎没有派一个官兵来支援。

嵬名科荣脸色苍白,嚅嚅道:“兵力不是越多越善的。”

刘昌祚在边上讥讽道:“对你们西夏来说,十万兵马就是上限了,但对于明公来说,则是越多越善。”

嵬名科荣不能辨,整个西夏都让王巨杀寒了心。

他本来还想说什么大战持续,民不聊生的什么,然而面对着灭西夏之功,什么民不聊生也是浮云,说不出口。

小黄公公在边上听着,一边感到惋惜,一边又感到扬眉吐气。

王巨摆了一下手,打断刘昌祚的话,道:“不过你们放心……官家没有同意上策。”

三人都失态地长吐了一口气。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黄骅在边上飞快地记录着,不但记录着他们对话,连他们的表情也用草书记录下来,等谈话结束了,再进行整理。

“然后我又出了中策,那就是占领盐州,你们也看到了,我确实是在经营盐州。”

嵬名科荣也懒得辨了,人家连歼灭西夏心思都有了,占领盐州岂能说不敢?

“咦,难道你们也默认了我占领盐州?”

“王知州,两国长久下去,终是以和为贵,你切莫开玩笑。”

“你们西夏竟然也知道以和为贵哪,不知道能和平多久呢。”王巨讥讽道。相信王韶出兵熙河,西夏还会出兵,只能说是出兵的兵力远比史上的少罢了。

“这次我们是真心带着和平之意来的。”

“别,你们党项以前传统是重信诺,但你们现在的党项传统……也不对,你们西夏也不能代表党项人。对于你们西夏的信用,不好意思,我认为我朝关在牢房里的那些骗子,都比你们西夏信用好。”

小黄公公卟哧乐了。

“王知州,你不要一再羞侮我们大夏。”吕宁道。

“吕宁,你是汉人,也是读书人,应当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吧。你们西夏一再羞侮我们大宋,却要求我不能羞侮你们西夏。难道你们西夏高人一等?”

“王知道,若是这样说,我们没办法谈下去。”

“那好啊,你们可以回去,我没有拦你们,况且本来庆州就不是国信道路(国信道路是指两国使者相互来往的驿道)。”王巨又挥起了大手,做出送客的样子,生生将嵬名科荣三个人恶心至死……

第570章戏耍(下)

“黄中使,你知道为什么我如此羞侮这几个使者吗?”王巨转向小黄公公问。

小黄公公表示很无语,人家就在边上站着呢。

“原因简单,以西夏国力,出动三十万大劳,几乎是举全国之兵力财力而来。但如今大败,整个国家面临着罕见的危机。所以他们急于向我朝求和,只要我朝答应议和,马上人心就能稳定了,否则西夏将会出现大乱子。”

嵬名科荣很想说一句,那我们就走着看。

可那样恐怕最符合这个小知州心意了,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况且王巨说错了吗?于是忍着怒气坐在哪里就当未听到,并且向吕宁使着眼色,让他克制。

“为什么西夏会出现这个危机,为什么西夏人忽然能转变态度,低三下四,这不是买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中的。”小黄公公赞成道。

焦文贵讥讽道:“不知道贵国天子有没有同意阁下这个中策?”

“我马上就要说到,不过在这之前,我还要说一句话。你们心中肯定认为我羞侮了你们,慢怠了你们,但我再问你们,你们西夏使者来我朝,一路官员小心对待,又派引伴使作陪,一直送到京城,再让你们进入皇宫,觐见我朝天子。可是我们大宋作为上国,使臣到了你们西夏,有没有去过兴庆府?不仅如此,象被你们诱杀的杨定入使你们西夏那样,有多少使臣在你们西夏的宥州遭到你们西夏人哄骗利诱恫吓?”

“我就不懂了,当真你们西夏比辽国还要厉害,还要高贵?即便辽国吧,我们宋使去了,也能觐见到辽国皇帝,如果辽主在中京附近捺钵,就会在中京接见我们大宋使者,在长春捺钵,就会在长春接见我们大宋使臣……也不对啊,辽国使者去了你们西夏,则是在兴庆府接见的,为何轮到我们宋朝,每年送那么多银子茶叶,最上等的精美丝帛给你们西夏,却只能在宥州,难道我们大宋真弱成这种地步?”

焦文贵无言以对了。

实际后人能替辽国翻案,不管怎么说,虽然辽国借机敲诈过宋朝两回,不过总的来说,还是遵守了和盟,同时对待汉人,并不象金大神写的那样残暴,实际在辽国汉人与奚人是二等公民,地位还远在女真人、鞑靼人之上。

尽管自澶渊之盟后河北边境仍有打草谷现象,规模并不大,也非是辽国官方组织,谁让宋朝这边富裕,官员与官兵都不争气呢。

但替西夏翻案者,都是傻逼!

然而王巨这番话可不仅是说给三个使者听的。

“懂了吧。”王巨又问:“这叫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我算是对你们很客气的了。”

“何谓直?”小黄公公问。

“直非是德,而是指公平,如果敌人怨恨自己,他们是对的,自己就要努力改正,如果敌人纯粹是恶意的,那便要以德报德,以牙还牙!”

“原来如此,难怪我读这一句时读不懂。”

“无妨,夫子还是以仁义为主,因此用以直报怨代替了以德报怨与以牙还牙两个词语,尽量地以德去报怨,真不行那只好以牙还牙了,这才是以直报怨的真正含义。就象我这次来到盐州,换成西夏进入我朝的城镇,烧杀掳掠会一起来了,否则几千里渭塬如何成为一片死寂之地?但我却再三勒令,让官兵不得扰民。”

“明公真仁爱啊。”

仁爱?三个夏使身上都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王巨转过身,对他们三人说话了:“焦文贵,你说得对,官家没有同意我的上策与中策,仅同意了我的下策,就是占领横山一段。非是为横山这段出产,这段出产对我朝来说根本无所谓。所以占领,其用意就是你们西夏以后若是利用横山的地形优势来抄掠我朝百姓,我朝也可以利用这段横山的优势抄掠你们西夏。这样,能强行逼得你们与我朝妥和,边境和平。”

横山这段,三个使者都知道的,那是必失无疑了。

当然,大家都感到可惜,更知道它的重要性,然而却无法夺回了,除非宋朝有大变发生。

“但这种策略我很不喜欢,所以列为下策。不过我也料到了官家必因为一些士大夫的说法,最终选择了它。因此我做了几步打算,一是迅速开采盐州的青盐,然后将它卖给商贾。若陛下同意上策,这些卖盐所得,便会化为奖励,刺激三军将士,迅速出兵灵州与你们的兴庆府。若是陛下同意中策,因为广开青盐,不仅官府会获利,用之奖励三军将士,环庆百姓也会受益,弥补这些年因为你们入侵带来的损失。同时盐州百姓也暂时获利,民心会向我朝倒戈。有了民心,这里便可以统治。若是陛下只同意下策,同样奖励了三军将士,下次与你们西夏开战时,会因此三军信心满满,那便能取得更大的大捷。”

其实灭夏灭个头啊,占领盐州占个鬼啊!

这是王巨故意说的,不仅说给西夏三个使者听,也说给国内的一些大臣听,这么好的机会,就让你们错过了。

暂时平安无事,时间长久之后,必然互相扣尿盆子,王巨这是在备尿……

“不过我也无所谓,你们能出使我朝,以我朝一些大臣的德性,在他们怂恿下,你们必能成功达成心愿,但我也达成了心愿,虽然你们西夏会因为迅速进入安定,可你们那个梁太后地位也稳固了。在她带领下,你们西夏早晚会走向灭亡。所以我等着朝廷的诏书,诏书一来,我就让你们去京城。”

三个使者心中五味杂陈,心想,我们太后才不是你想的那样。

但不管梁氏是不是王巨所说的那样,他们首要任务是想办法到宋朝的开封城,拿来宋朝议和的国书,不然西夏真会发生动乱了。

因此三人有气当没气地听着,全部不作声。

刘昌祚听着王巨胡说八道,心中有些好笑。

实际刘昌祚因为从开始就参与商议,倒是很清楚。

依然王巨与章楶的想法,从开始时就决定了这次会战后是浅攻。

何谓浅攻,便是在打败西夏大军后,立即将横山这一段侵占。

这样做不是不灭夏,而是灭夏的时机不大成熟。首先三军将士缺少实战锤炼,这时还好一点,特别是庆历年间,为什么李元昊能迅速得逞?有多种原因,一是想不到李元昊会先发制人,二是想不到李元昊的强大,三是当时西北根本无备,连象样的堡砦都没有,即便有,也几乎荒废掉了,四是经济困难,先是大旱,后是黄河决堤,国库空虚,所以庆历那几年打过后,加上旱灾到来,导致一些地区发生了农民起义。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承平几十年了,三军将士不习实战。

辽国那次失败,除了辽兴宗指挥失误,也有这个原因。

在庆州境内打一打,有主场优势,有地形之利。但过了庆州,多是平坦地带,地形反过来对敌人有利了,如果盲目的想进一步进攻,弄不好就会引起高梁河惨败的命运。

但没想到被王巨曲解成这个样子。

可刘昌祚同样没想到,王巨这次戏耍,那是大有深意的。

王巨继续说道:“不过对于你们西夏呢,这次也有两个机会。第一个机会,如果去了京城,认准了人,态度又比较好,言语说得恰当,说不定会有一些重臣,主动替你们说话,让我交出占领的这段横山,甚至又会提议归还绥州。”

“这不大可能吧。”小黄公公不相信地说。

“真有可能。”

“咱家知道了,战争开起,百姓会很苦。”

“可能会有少数大臣确实是这样想的,但我只说一件事,我朝有多少贫困孤寡的百姓,全国那么大,那一年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灾害,这些整个嘴上挂着生灵百姓的士大夫们,有几人手中财产属于赤贫的?又有多少人家中财产不可估量的?但他们又拿出多少财产,支持国家,或者救济灾民贫民孤寡?”

别的不说,只说司马光,司马光父亲司马池少年丧父,将家中数十万贯财产悉推诸父,也分给了诸位叔伯。

这后面发生了什么故事,王巨不大清楚。

有没有“悉”,更让人怀疑。

那只是真宗年间,宋朝经济才刚刚转好,司马家族仅是司马池一户,就有几十万贯财产,可想而知,整个司马家族积累了多少财富。

这也没有关系,自家的财产,也是有本事积累的,有钱人只要是正当手段获谋的财富,同样也没有错。但别打着民生的口号,明明自己敛得无数财产的同时,还虚伪地说自己是活菩萨,甚至去住树屋……

“那为何他们反对战争?”

“中国自古以来就好客,明明自家都穷得揭不开锅,客人来了还要杀鸡买酒招待。因为有了这个伟大的传统,所以宁赠友邦,不赠家奴。国内虽然贫困百姓多,不过为了客人开心,必须要挤出钱帛赠送,让客人满意。国家那么大,客人地盘小,因此侵占一点也无所谓,权当是送礼物招待客人的。但切莫让客人感到委屈,因此不能慢怠客人,不能占客人的便宜。”

这是什么理由?

但王巨之所以说这些话,那是为了以后,也不是以后,一个月后就用到了……

小黄公公听傻了。

嵬名科荣也听呆了,甚至他还真的去想,是不是啊?

不然不能解释,有的宋朝士大夫怎么软到那份上?

至于吕宁与焦文贵更是挠头,许多汉人传统是好客,但不至于如此吧,俺们也是汉人哪。

刘昌祚心中又是好笑。

不过王巨让刘昌祚旁听,也是让刘昌祚在迅速成长。

王巨用手指头磕了磕桌子,又说道:“还有一个机会,既然官家采取了我的下策,那么前线也用不着这么多军队,因此我会陆续将许多兵马撤退到后方,第一批撤退的便是刘将军与王将军带来的几万保捷军。但余下的兵马依然看押着战俘,继续修堡砦,也继续让百姓运盐。因此,这对于你们西夏人来说,那也是一个大好机会,董毡出兵河西,只是为了捡便宜,不会选择与仁多零丁决一死战的,相信不久他就会撤军回去。那时候你们西夏可以集结全国所有兵力,前来盐州,一雪前耻。”

“这个机会莫要错过哦。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你们回驿站,写奏疏回去吧。”

两国互使,可不是小事。

不能王巨说同意了,三个使者就带着仆从,立即去开封。

这还得派人通知一下后方。

三人神色很迷茫地走了,小黄公公却急了,说:“明公,还真是啊,春天渐渐到来,不仅这几万保捷军,军中的蕃军、保捷与强人,同样也要让他们回去。如果西夏集结大军来袭,我军又是在敌境之内,真有危险啊。明公,怎么就说给西夏人听呢?”

第571章贵人

“黄中使,你想一想,就是我不说,难道西夏人就不知道吗?”王巨反问。

“也是。”

“但我还不能立即撤军回去,继续驻军于盐州,一是保障横山诸堡砦的顺利建设,二是为了盐。”

小黄公公也无言。

宋朝的盐太贵了,想一想一斤生铁不过三十文钱左右,在这时候开坑成本有多高,况且还有将铁矿石冶炼出生铁的成本。

因此王巨这一放,几乎整个环庆路百姓疯狂了,不但环庆路,就连赵卨也默许了保安军与延州的百姓过来运盐,这不是运盐,是在抢钱。

大军在盐州每多呆上一天,就意味着从西夏人手中抢走了三四万石青盐,甚至更多,化作钱币,就是好几万贯钱帛,散落到各个将士、百姓的口袋里。

所以王巨的军队能不撤最好就不撤,继续在盐州呆着。

王巨又说道:“我不说,他们也许想入非非,我说了,他们反而不敢想入非非。”

这太深奥了,小黄公公表示听不懂。

黄骅将刚才的记录,重新整理,几人的对话,包括各人的神情,全部写下来。

王巨将整理后的记录递给了小黄公公看:“黄中使,你看是否如此?”

“是。”

“那就好,你将它也带到京城去,交给官家,对官家说,暂时莫要将它拿出来,等到夏使觐见,诸位士大夫提出种种想法时,再将它给诸士大夫观阅。”

小黄公公想了想,忽然眉开眼笑道:“妙,若此,再也不会有人敢谏议将横山退还给西夏了。”

他想到了只是这一条,但没有想到,王巨这么干,会让一些人真正掉到臭粪坑里了。

那边,三个使者也在商议。

吕宁道:“是啊,如果他们大批的撤军,前线兵力少,确实是有机可趁。”

嵬名科荣皱了皱眉头道:“若此,他岂会告诉我们?还记得他让宋吉送信给梁国相,说想要两国和平,结果呢?切莫上当啊。”

“那他是何意?”

“依我猜测,恐怕是宋朝国内那些文臣反对战争,这小子无法打下去了,所以故意如此,继续诱惑我军出手。那么不是他主动开战了,又是我们大夏主动开战,正合了他的心意。”

“还真是如此。”

“所以关健还是在我们进入宋朝京城一行上,看能不能说服宋朝那个皇帝,让他下达诏令,逼这小子撤军回去。否则让他继续将青盐源源不断地运向宋朝陕西,以后我朝经济都无法恢复。”

宋朝一年消耗的盐数量惊人。

但青盐幅射的范围有限,只不过是陕西路,要么通过延州,幅射到河东路的北部地区,南边不行了,有解盐。或者一些权贵喜青盐味美,有一部分流散到了京城与京畿地区。

然而象眼下宋军这样开采法,恐怕这些地区未来四五年内,都不再对青盐渴求了。

没有青盐的经济来源,西夏财政更难以恢复。

想到这里嵬名科荣暗暗叹口气,心想,怎么败成这种样子。不能说梁乙埋与梁永能岁数小,史上岁数小的将军不要太多,也不说霍去病了,就说拓跋族的祖先,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十五岁便称帝立国了,魏世祖拓跋焘十二岁便远征柔然。况且隔壁的那个小知州岁数也不大。

想来想去,他叹惜一声:“此子不死,夏难不已。我们不要想那么多了,写信禀报给太后,由他们想办法去。”

说着开始写信。

并且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密集,放在蜡丸里,又将这个蜡丸放在侍卫的鞋底,还有一个是公开的信。

这防止路上王巨派人搜查。

搜个鬼啊。

不过至于王巨说梁氏如何如何,这些话自动抹掉了。

第二天三人随着大军一路南下,这是有意不让他接触战俘的。

至于地形保密的什么,那都无关重要,嵬名科荣返回,肯定不会走庆州道,而是自国信道返回西夏了。等到那时候,整个横山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边梁氏也收到了嵬名科荣的密信。

梁氏没有看到王巨对她的评价,因此长松了一口气。只要使者成功进入宋朝京城,那就好办。

不过王巨所说的两条对西夏有利的,第一条梁氏自动忽视了,她在后方没办法,只能看三个使者如何在宋朝京城争取。

第二条她还是很慎重的,不过想了想,也是枉然,仁多零丁还在疯狂地与董毡交手。

这次董毡与史上的相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