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是一个问题,但杭州临近大海,不象江南内陆地区,要稍好一点吧。若是水土不服有那么严重,官员天南地北的迁任那还了得?”

“也是,那我就去吧。”孩子多啊,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除非象元黑子那样有一手好铁匠手艺,那才能获得高收入,不然还会一直穷下去。

“我们去族长家去。”王巨丢下礼物,与王嵬一道去了王全家。

“翁翁,去年寨中铸了多少剑?”

“四百多把。”

“不能再多了。”

“我知道。”

“还有,那个寨墙抽空组织劳力,将它再加固加高,若是寨中条件允许,再吸纳几十户流民过来。人多了力量才会强大。”

总之,程勘那个买马社让王巨产生了一些不安。若是边境有变,王家寨也会首当其冲的。

“难道又有事?”

“眼下没事,但有备无患。还记得我讲的那个李继迁故事?虽然增加户口,多铸几十把剑也就出在里面了。”

“不错,我听你的,在那边如何?”

“还好吧,另外我来还有一件事要与你商议。寨中那间私塾最大的学子有多大?”

“有几个孩子十六七岁了。”

“学得如何?”

“识一些字吧,但不如你。”

“识字就行,你替我对他们转告一句话,我与人合伙在杭州治了一份产业,谁愿意去杭州的,马上准备,立即随我去延州,然后我将他们安排去杭州。”

“杭州?”

“远了一些,但杭州乃是全国顶尖富裕的地方,若是在哪里落叶生根,对他们也有好处。”

唐朝时乃是一扬二益,扬州乃天下最富,原因是那时长江口比较宽阔,潮水一直涌到扬州,能让海船直达。宋朝时长江口开始淤塞了,扬州也就渐渐末落。成都虽还是富裕所在,不过几次背叛,也受到伤害。因此现在宋朝最富的所在乃是开封,其次就是杭州,鄂州。

其实王巨若没有能力将整个历史挑动起来,那么杭州将会是最好的去处。挑动历史的惯性那会很难很难,想一想司马光、王安石、吕惠卿、章惇、曾布、蔡京这些人的手腕吧!

这一说王全心动了:“我家小强子能不能去?”

“能去,不过不能多了,我只要四五人。”

“好,我来安排。”

拖不得,说走就走,二婶还在婆婆妈妈地收拾家中的宝贝疙瘩,王巨忍无可忍,塞了一百贯交子,说道:“到杭州去置办吧。”

然后带着二叔一家,以及王强与那个归娘小娘子,还有三个少年,返回延州。

那边也准备好了,城中正在过元宵节,都没有让他们耽搁,几十人匆匆就离开了延州。

王巨这才来到程勘府上,递了拜帖。

门房用古怪的眼神盯着王巨看,看得王巨心里发毛。

然后门房进去。

一会儿一个下人半开中门,让王巨进来。

王巨心这才定下。

在古代这个开门绝对有讲究,若是闲杂人等,只开边上的角门,若是尊贵的客人,将中门全部打开。若是还可以的又不那么尊贵的人,那么就半开中门。

主要是王巨以前与程勘的过节,让王巨放心不下。

这是第二次与程勘相见,边上还有一个老年妇人,大约就是程勘的妻子,王巨作揖道:“小子见过程公,见过程夫人。”

“坐吧。”

王巨坦然坐下。

程勘也不以为意,这小子胆贼大,哪里会怯场呢。

“你在云岩那边挺乖的嘛。”

是好话还是歹话?

“小子也喜安静,以前种种无奈,得要活下去。虽然人生自古都得要有一死,可不能死得不明不白,窝窝囊囊。”

“你来见本官有何事务?”

“听说程公让朱员外承办买马务。”

“那又如何?”

“据小子所知,西夏那个小国君杀死没藏讹庞后,用汉礼,也派使者向我大宋求和,并且和议侵耕的屈野河地界。程公为何此时有此举?”

李谅祚干掉了没藏讹庞,立即与宋朝处理好屈野河疆界纠纷,宋朝做了一些让步。只要不打仗,让吧。郎有义,妾有情,和议也就搭成了。

但他的运气很不好,随着银川平原黄河最重要的支渠七级渠泛滥成灾,灵夏二州许多地区漂没一空。随后击杀小没藏氏,立梁氏为皇后。然而经宋朝的禁市,西夏很是苦逼。这时候梁氏也许未成长起来,也许影响力还不足。因此李谅祚想起父亲临终的遗言与母亲的教导,防犯契丹,交好宋朝。

实际两国有诚心做到了,那么可能又会和平一段时间……

可是西夏人非象契丹,反复无常,完全失去了信用。李谅祚也清楚,因此去年十月派使上书:窃慕中国衣冠,令国人皆不用蕃礼,明年当以此迎朝使。

俺可是一个好人,以前种种乃是我那个舅舅干掉的,与我不相干。也就是先表态,让宋朝看到诚意,再请恢复互市。

不过西夏国库亏空严重了,于是使者来贺元旦节时,又带了本国价值八万贯货物来交易,但是宋朝官员劣根性发作,别人强硬了,立即退缩,别人态度软了,又开始狂妄自大。经管内臣因此抬压价例,导致西夏亏损严重,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老本。今年四月,李谅祚进献五十匹良马,表求太宗御制诗草、隶石本,欲建书阁宝藏之。并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及中国正至朝贺仪。赵祯还其马,赐以《九经》。

也就是察其言,观其行。

想恢复互市,想再得到我们大宋的二十多万贯的岁赐,你得继续努力做出表现。

如果没有梁氏,也许宋夏就能继续和好一段时间。

当然宋朝也有责任,主要是讲话的人多,主意不定,加上李谅祚诱降西使城禹藏花麻,这本来是对付吐蕃人的,然而西夏却将势力延伸到了古渭州一线,若是继续发展下去,如果西夏人与陇州岷州羌人勾连在一起,那么会生生掐断宋朝的吐蕃马道与南丝绸之路的商道,甚至能对秦凤与北川产生威胁,因此这个信任最终破灭。

然而人家运气却是逆天的,眼看宋朝收拾了河湟,西夏摇摇欲坠,金人南下了。

眼看金人来了,岳飞北上了。

第六十八章悲催的马政

这个不能说。

所以王巨只是含糊地说了一个大势。

“你拜了张载为师,应当听到薛转运使主持马政的事吧?”程勘微微叹了一口气,当初自己就警告过张载,然而张载乃是老实人啦,哪里玩过这小子的心眼,居然不久就将他当成了宝贝。

王巨点点头。

“欧阳公意欲于岚石二州设马监,可马也有土性,不能将西蕃马放于河东饲养,因此本官想置买马社,于西夏那边买马,同时河东也置买马社,从契丹那边买马,二州马监便能有马养了。”

这段历史王巨也知道一些。

范祥死了,薛向顶替范祥担任陕西转运使,这是一个很会理财的官员,理财能力在宋朝能排到前十位。

陕西转运,一是军费,二就是盐,还有一条,那就是马。

宋朝于河东河北以及开封与陕西设置了许多牧监,就是专门养马的场所,陕西最大牧监就在渭水与北洛水之间的沙苑,华州北部的同州地区。面积不小,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这里曾经是汉唐重要的养马场所。

想法不错,但时与势不同了,就象大非川,还是沼泽密布的优良牧地吗?昔日的良牧场所,如今已成了池涸沙徒、旱涝频繁的环境恶化之地。

而且宋朝缺马,于是马来源地乌七八糟,有四川马,西夏马,契丹马,吐蕃马,回鹘马,甚至还有大理马,广南马。这些马天南地北,全部放在沙苑能养好吗?

官吏或贪墨或不作为,甚至克扣饲料,刻意将马养死,用死马谋利,马肉,马皮,马尾巴,马鬃毛都可以卖钱的。

大户人家又不停地侵耕,牧监面积一天天减少。

因此薛向下去一查,整傻了眼,立即上书,沙苑养马,占田千顷,岁费四千万,仅得马驹三百。用了那么大面积田地,得一匹马驹子得花费一百多缗钱。

书上,朝廷震动,薛向又献了方策,将闲田索性真正租给百姓,于其让大户人家侵耕,不如官府还能得到一些租子。再让秦州商人到京城来,给其路费与本钱,然后到边境买马,再于渭州与德顺军置场收马,给以解盐交引。

其策有数利,朝廷实际付出成本不会很多,商人想谋利,必须持着解盐交引将解盐贩到陕西各地,扩大解盐销路,抵冲西夏青盐的冲击。非是西南,朝廷不缺盐,而是如何将盐卖出去,因此朝廷用很少的成本便得到大量战马了。

其二西戎之马收之西方,不失土性,也就是不会土水不服,造成大量战马死亡。其三秦渭有许多荒地,不用侵占良田即可开拓成牧场。

这是好建议,于是赵祯下诏,以薛向专领本路监牧及买马公事,仍相度于原州、渭州、德顺军置买马场,其同州沙苑监并凤翔府牧地勾当使臣群牧司举官,并令薛向保荐以闻。

薛向又上书,本来西北有九处买马场,不过真宗说了,虽买来蕃国马,亦招来蕃部,以伺敌情,不可轻易。于是九大买马场只有秦州一处,多是汉商。朝廷从他们手中得一匹马大约花费五六十千钱,然而这些商人为了谋利,卖给官府的马都是病患之余,形骨低弱,格尺止及四尺二寸以下的病弱瘦小之马,因此请朝廷准许用解盐交引招募蕃商,以使朝廷广得良马。

朝廷再次准许。

所以王安石与蔡京对商人都施了狠手,确实某些时候他们干的事太不地道。例如这马,例如往军粮里掺沙石泥巴。

本来是好事。

可是杂七杂八的人太多了,那时欧阳修正好从开封府尹调任群牧使,这个窟窿捅开,感到脸上无光,将功恕罪吧,于是也上书,唐之牧地,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内则岐、幽、泾、宁,东接银、夏,又东至于楼烦。今则没入蕃界,沦于侵佃,不可复得。惟河东岚、石之间,山荒甚多,汾河之侧,草地亦广,其间水草最宜牧养,此唐楼烦监地。迹此推之,则楼烦、元池、天池三监旧地,尚冀可得。臣往年出使,尝行威胜以东及辽州、平定军,其地率多闲旷。河东一路,水草甚佳,地势高寒,必宜马性。又京西唐、汝之间,荒地亦广。请下河东、京西转运司遣官审度,若可兴置监牧,则河北诸监,寻可废罢。

欧阳修这条建议还好一点,虽然用心不良,事后诸葛亮。

但另一个人就搞笑了,小宋宋祁。

他以前也担任过群牧使,薛向将黑窟窿捅出来人,他脸上同样无光,于是挖尽心思写了一份奏章。

臣以前担任过群牧使,就曾说过只要诸监买母马五六万匹,一岁就可得五六万驹,不出五年,便能得驹二十五万,就中破死损十分之二,还能得驹二十万,再从中选出一半差马做驮马,还可得十万战马。就可以与夷狄相驰逐了。

敢情这不是养马,而是养老母猪,老母猪恐怕也没这个繁殖能力……

然而连薛向的建议王巨都不大认同。

想了一会说道:“程公,以小子之意,薛公此举也未必妥当。”

“哦。”

“程公,薛公还是养马,但养马的目标是做什么?乃是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军。为什么养不好马,乃是奸商谋利,与官吏勾结,售劣马给朝廷。胥吏贪墨,克扣贪墨养马费用,导致马养不好甚至死亡。又占用大量良田。即便移到渭州,这些弊病仍不能更改。不如索性将这些马直接交给军队。”

“朝廷会一直缺马。”

“我朝失去灵州河套以及河湟,已注定缺马。”王巨断然道。

事实到了北宋末年,宋朝那怕占领了河湟,都没有真正组织起来一支强大的骑兵。正是马政舍本求末了。

“欧阳公的建议也是如此,若是有心于河东牧马,不如交给百姓饲养,以谋利性质饲养,朝廷就会节约一大批冗费,而且百姓谋利,就会想方设法去养出好马。”

王巨真以为程勘为了配合欧阳修,置办的买马社,也就离开了。

看着王巨离去,程夫人说道:“官人,为什么不将真相说出来。这个小哥机灵古怪,说不定还会想出更好的办法。”

“他懂什么?”程勘道。

“然而他说了两条却让官人深思。”

程勘嘴张了张,终是无言以对。

这个买马社乃是程勘大计划中的一部分。

西夏面积也不算小,可物产贫瘠,多是沙漠与戈壁滩,因此许多物资如布匹、茶叶、铜铁甚至粮食,必须抑仗宋朝。一旦中断,马上就会引起危机,例如庆历宋夏战争,在宋朝不值一贯钱的粗绢到了西夏那边居然暴涨到八贯多钱。

没藏讹庞侵耕屈野河后,宋朝中断了和市,特别是薛向主持陕西转运事务后,又狙击了青盐的流通,西夏那边物价又开始上扬了。

西夏百姓苦逼了,横山地区的百姓更苦逼。

还有一段历史,李继迁得势,最早就是银夏宥一些山区利益受损的部族支持,包括支持李继迁并将女儿嫁给李继迁的野利部。宋军大部队来了,向南河套大沙漠里逃,撤了再来,活活将宋军拖得默认他得到银夏地区。

这部羌人就是横山羌。

但随着野利遇乞被杀,连带着横山羌在西夏变得地位低下。

心情失落加上贫困,许多横山羌便对西夏产生了不满。

因此横山部将轻泥怀侧写密信给程勘,愿意率所部,甚至拢络一些部族,投奔宋朝,并且与宋军里应外合,直取灵夏,建万世之不朽基业。

程勘得到密信大喜,傻子也知道若是操作得当,也会是一个天大的立功建业机会。

朱欢的买马也让程勘产生了想法。

横山那边正贫穷着,缺衣少粮,动用一部分粮食,就可以引诱横山诸部大肆将私马贩卖给宋朝。

但宋朝继续禁止互市,西夏那边会有什么反应?

只要西夏禁止,会有更多的部落产生不满。

大事可成!

但程勘现在必须面临着三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就是支持轻泥怀侧物资武器,让轻泥怀侧出兵灵夏。那个就不当真了,但会给西夏一些重创,甚至让横山各部产生更大的分裂。

第二个选择便是收留,让轻泥怀侧带着各部逃到宋朝来,这个容易,就在边境,若是有可能,轻泥怀侧能带数万百姓投奔宋朝。横山羌厉害,得有人,一起逃到宋朝,哪里还有什么横山羌。即便留下来的羌人,西夏防范心更重,又能产生更多的操作空间。

第三个那就是激进的想法了。让轻泥怀侧配合,果断出兵横山,不可能将整个横山占领,但能占领三分之一,有这个三分之一的居高临下之势,那么对灵夏就能产生严重的威胁,宋朝到时候会占据多大的主动权?

机会来了,程勘却无从选择。

其实最大的机会程勘却错过了。

PS:求一下推荐票,各种**,过几天下新书榜,会给各位一个大大大大的惊喜哦。再次感谢十分钟的等待588、1888,书121028150558513的100,履588起点币的打赏。

第六十九章泄密者

是好机会,但还有王巨提示的那个机会好吗?只要朝廷有心,派二十个敢死队员,一万贯钱就可以办到。

然而王巨却未听到任何动静。

其实也不能怪赵祯,若是真的,那么没藏讹庞干掉李谅祚后宋朝必须有一系列跟进的措施,才能将利益最大化,所以必须召集大臣们商议。不过……

赵祯苦得不能再苦。

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因此程勘如果敢与王巨说实话,王巨就会敢与他说实话。毕竟他现在是宋人了,也想宋朝好。

只要将真相说出来,程勘就会做出一个选择,不惊动朝廷,单干,就象种世衡那样。并且若没有意外,赵祯马上去世,宋朝多事之秋,也不会同意。

那么占领横山不可取了,尽管这可能是上策,但必须要宋朝支持大量物资与军队,靠鄜延路数州军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反而会引起溃败。

转移各部同样不可取,一旦收留,那将是几万人,鄜延路安置不下去,必须往其他地方安置,这样又要上报朝廷。

但还有一策可取,假意授予一些支持,让轻泥怀侧出兵灵夏,并且收留部分其家属,其结果轻泥怀侧必败。

然而操作空间留下来了,给未稳定的李谅祚政权重创了,横山诸羌也产生分裂了,而且鄜延路的力量也够了。

同样是大功,不亚于种世衡反间计的大功!

但程勘未说,王巨只好离开。

随后程勘上报朝廷,还提了马的事,不管他对王巨有什么看法,这两条建议程勘认为可取的。

赵祯迅速收到他的奏章,这是密奏。他也惩治上次所犯下的错误,因此只召来两府几个大佬过来商议。

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再次开始扯皮。

但很秘密,外界不知道。可奇怪的是如此秘密的消息,居然前面程勘上书不到两个月,西夏那边就知道了。

李谅祚吓坏了,立即派人加封轻泥怀侧官员,又运了一笔财货拉拢横山各部酋长。

到了四月,横山各部立即安定下去,无人有反意。

程勘傻了眼,有收获,在程勘运作下,从横山那边得到了两千多匹马,如果不是消息泄露,只要程勘将粮食源源不断往横山运,说不定一年下来,能让程勘得到上万匹良驹。

程勘的麻烦还在后面。

这件事被司马光也得知了,此人乃是有人的绥靖派,便恨上了程勘。

程勘三年任期到了,他在延州做得不错,朝廷考虑到无人代替,便加了武安节度使职官,让他再干三年。那就继续呆着吧。

但司马光连上两书:程勘素无才术……况今老病,昏庸尤甚,在鄜延苟且偷安,以度日月,为吏兵所慢,戎翟所轻……

程勘建节再任,不合众望,乞追前命事……自以老衰,畏人指目,专务姑息,取媚群小……

这比骂娘还要狠哪,程勘差一点气晕了,司马小子,俺哪里得罪过你。

没人听他的,结果宋神宗上位,司马光再奏,索性将轻泥怀侧这件事翻出来,“窃闻边臣言赵谅祚部将轻泥怀侧,欲以横山之众攻谅祚归命。朝廷许令招纳。进谋者但言其利,不言其害……”

真相揭开,原来是司马光为了轻泥怀侧这件事恨上了程勘。

赵顼刚继位不久,因为此事秘密,赵顼也不知道,于是不解,什么轻泥怀侧啊,便让人下去查。

这一查便迅速查出来,若是无人泄密,西夏那边不会反应那么快。而且泄密之速度也让人难以想像,几乎不亚于是前面得到消息,后面是用快马通知西夏的。

作为一个进取心无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