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看庆州城的兵力,看能不能围攻庆州城。

这道命令也没有问题,随着道路畅通,梁乙埋分出数万大军由美利堡进入到淮安镇,这让仁多零丁手中兵力激增,即便燕达兵力合二为一,与夏军兵力相比悬殊太大了,他还是不敢出城迎战。

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庞大的夏军,浩浩荡荡漫过淮安镇,涌向后方。

第505章飞天(上)

章楶抖了抖身上的雪,在门口就说道:“敌人来得快,游骑都到了庆州城郊外。”

“那岂不是正好?”王巨奇怪地问。

这是预料当中的事,为什么章楶这时候再次离开庆州城?要知道现在离开庆州城会有危险,说不定就在半路上遇到敌人的游骑。

“子安,那个仁多零丁从后方强行抓了十七个人,这些人都是来自通塞川西夏商贾家的管事,以前因为私盐与庆州城中许多私盐商贾有来往。仁多零丁让他们昨夜潜入庆州郊外,早上敌人还未至,我照例将城门打开,让百姓出去采樵,结果这十七个管事趁机混入城中。”

这个没办法杜止的。

虽然前段时间夏军未至时,庆州官府再三下令,前方无论各堡砦还是郊外百姓一律撤出庆州,后方郊外百姓也一律撤向后方。但无法强行执行。

特别是庆州城,里面住着许多大主户,就是大地主,他们家有许多佃农,还有的人在郊外有许多亲戚朋友,虽然说朝廷再三保证撤向后方的安全,也安排好了衣食住行,可有多少人相信?因此这些人一起涌进庆州城。

所以现在庆州城龙蛇混杂,不要说涌进十七个陌生脸孔,就是涌进一百七十名陌生脸孔,官府都无法查访。

不过有的商贾还知道轻重的,俺们以前交易归交易,可不能坐视你们侵占庆州,让庆州沦为西夏领土。在西夏治理下,大家还会有好日子过?

所以这些管事前面登门拜访,后面就让他们抓起来,交给官府。

不过这事儿有些复杂,那些笨头笨脑的管事,肯定抢先找死,不过其中也有极少很聪明的,他们未必马上就会打探。

实际也不用打探。

章楶交接时李复圭还没有离开,李复圭配合王巨,他去大顺城视查,将政务交给章楶处理,章楶顺利地接过了庆州军政事务。然后李复圭离开大顺城,也立即离开了庆州。

开始大家并没有注意,反正章楶政务处理得不错,也就没有关心李复圭去了哪儿。不过几十万西夏大军入侵,李复圭仍没有出现,渐渐坊间便有了一些议论声。

当然,庆州几个官员是知道的,可是为了保密,胥吏并不知道,也不能通知他们,这些胥吏都是来自当地的富裕人家,有的胥吏本身就与西夏那边不清不楚,所以也不能说。

如今庆州这种情况,知州却不见了,让百姓们岂能不紧张?

所以若是精明一点,也不用登门拜访,马上就能打听出来,李复圭多半不在庆州,要么如同坊间谣传,说李复圭遇害了,可西夏那边清楚啊,李复圭怎么可能遇害呢?

章楶隐隐感到不安。

庆州太乱了,否则将这十七个人找出来,那也没有关系。找不出来,或者明天封城,那也不行,说不定城门未关之前,便有探子将消息带回去了。章楶得知后,感到有些棘手,于是又骑马来到宁州。

王巨挠了挠头说:“真不行,质夫兄,开始吧。”

“不等了?”

从开始时,一直就是为了一个“放”,现在几十万西夏大军一起放了进来,放在这个巨大的蟒蛇嘴巴里。那么就可以吞了。

不过还要等,一等长安来的援兵,先头部队明天才能到,后面的大军估计到后天才能抵达宁州。

二等苗授,顺便还要问一下董毡那边的消息,这才能制订详细的下一步计划。所以王巨命令姚麟冒险多拖了一天时间。

王巨沉声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吧,仁多零丁起了疑心,万一他派出三五千士兵退后,高敏那边就凶险了。而且他们现在三军会师,兵力足够多,分出三五千兵马,就如同未分兵一般。”

章楶又好笑,又无语,就这么大点国家,居然能派出三十万军队。

“还有,这个天气不错啊。”

天气很差,飘着小雪花。不过对于王巨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天气。

章楶重重点头,战争嘛,天时地利人和,天气也是一个主要因素。象前几天天气晴朗,给宋朝实际带来了一些麻烦,若不是因为月色好,魏庆宗也不会壮烈牺牲了。

“还有,你看这雪,”王巨伸手从空中接了几片雪花,晶莹剔透的雪花遇到他手掌的热气,迅速化成水珠,在他手掌心中晃动着。

这也是天气,尽管庆州依然很冷,可也到了正月下旬,象这种寒冷的天气不久了。实际气温在慢慢回升,否则不是水雪,而是干雪了。但许多作战计划,就是依据这种寒冷的天气。所以也拖不得。

当然,这个一提前,整个都要提前了。

王巨先是让传令兵立即去细腰城,请求周永清立即从细腰城发兵。

随后写了一封信,请求韩绛与郭逵发兵。并且在信中再次提出一个请求。如果会战到来之时,让鄜州知州杨文广率几营官兵前来援战。

当然,杨文广绝没有评书杨家将那般的神奇,甚至不及苗授与刘昌祚,但也是二姚燕达级别的大将,又担任了近一年鄜州的知州,应当对鄜州的官兵比较熟悉。

将是名将,对自己手下的兵又熟悉,王巨是不会放过的。而且交通也方便,王巨以前知华池县时还刻意修过直凤道,从鄜州到直罗县,再到凤川砦都是平坦的大道,即便是步兵,也能迅速抵达凤川砦,投入战场。

信写好后,立即派人用快马送往延州。

章楶道:“时间很紧哪。”

这样一来,延州那边只有几个时辰集结军队的时间了。

“原计划明天他们就要发兵,只不过提前了一天,如果二公有心,大约军队也集结好了。若是无心,即便到明天,也不会集结多少军队支援。”王巨淡淡说道。

不过他相信无论韩绛还是郭逵终不是司马光那样的人物。况且韩绛对自己不恶,郭逵与自己更无过节。但这又是实打实的战功,风险性似乎也不大,所以不会刁难自己的。

事实也如王巨所料,两人并没有为难,而且这一战他们也调出一个王巨意想不到的名将出来,并且这个名将还是王巨的老乡,只不过是一个蕃人。

只是韩绛看到信上王巨又请求杨文广支援,讥笑了一句:“这个小王巨,胃口真好啊,马上延州的将士一起要为他服务了。”

不过杨广文是否也要支持,那要看明天那一战结果。

当然,还要继续下令,四道命令,分别送给刘昌祚、刘阒、赵余庆与高敏。

传令兵一一骑马离开。

王巨这才说道:“质夫兄,这样,如果敌人派兵围困庆州,让他们围困。如果明天早上敌人还没有发兵庆州,你也派出骑兵驱逐敌人的游骑,然后继续放百姓出城采樵,只是略略限制时间与采樵范围。然后明天晚上我立即发兵。”

“子安是想……”

“你认为呢?”

章楶微微一笑,然后骑马回去。

这并不是为了安全着想,而是回去有意地安排,让几个西夏探子逃出庆州城。否则若是十七个探子全是笨蛋,一一落入法网,王巨的安排就浪费表情了。

章楶多想了,当他返回庆州城时,仁多零丁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

“李复圭不在庆州?”

“大将军,他失踪了好多天,此时庆州城中谣传纷纷。”

“兵力也不多?”

“是啊,只有四五营官兵,还有少量强人,而且城中有很多从城外逃进去的百姓,治安混乱。”

“哎呀。”仁多零丁拍了一下脑门子,若早一点派人去庆州打探消息,再分兵去庆州,而非是强攻雪泥堡,图谋环州,若是运气好,岂不是会立下奇功?

不过他随着苦笑了一下,如果美利堡不拿下,三军不能会师,自己当时又怎能想到庆州城?但现在怎么办?若是再分兵,那就要向梁乙埋请求援兵了,不然自己手中兵力紧张。莫要忘了,无论淮安镇,还是五交镇,都有一支数量比较庞大的宋军。

他思考了好一会,最后还是写信给了梁乙埋,请求他再发援兵。这一天梁乙埋继续让李三狗折腾得仙仙欲死。不过正事重要,他想了想,也同意了仁多零丁的请求。

柔远寨一战虽然宋人打得十分猥琐,不过同样彻底暴露了西夏不长于攻城这一事实。

反正自己手中兵力够多,不如广撒网,指不准在哪里就捞到了一条大鱼。

不过他也感到奇怪:“李复圭不在庆州,难道宋朝就默视一个通判指挥?”

“大约李复圭调走了,新的知州听闻我国大军前来,不敢来交接,所以庆州事务只好由那个通判来指挥了。但那个通判也不可小视,听说他在上次大顺城之战中就担任了庆州签判之职,十分得蔡挺器重。”宋吉在边上说道。

“也就是他比李复圭更懂军事。”

“应当算是吧,不过他终是一个通判,如果庆州还没有出现严重失利,可能略有一些威信遥控指挥着诸将。如果出现重大失利,庆州立即会变成一团散沙……这样,大将军,不如让我率一队兵马立即去庆州吧。”

“你去庆州?”

“请大将军相信我。”宋吉之所以提出这个请求,一是这几天攻城,将梁乙埋攻毛了,动不动就发脾气,还是离开梁乙埋为妙。二是他可以“光宗耀祖”返回宋朝土地。三是看能不能捡一个便宜,胜利了就是他的功劳,失败了则是仁多零丁情报之误。

宋吉劝了许久,梁乙埋终于同意,从柔远寨就有一条直道直达庆州城,现在仁多零丁的兵锋已经到了业乐镇下,宋吉的夏军并不算孤军,因此宋吉立即清点兵马,离开柔远寨,不过想到达庆州城,还要带上一些物资辎重与粮草,速度快不起来,最少明天中午才能到达。

宋吉离开后,天色渐渐暗了下去。

梁乙埋让三军撤回来,晚上继续堆土山,他算是与柔远寨耗上了。

不过都哆腊讹那边攻势却缓了下去,连续三天的进攻,使他手下伤亡惨重,而且他越攻越感到不安,因此刻意放缓了攻势。

但在荔原堡的后方,一支军队却悄悄开始了行动。

都哆腊讹有些心灰意冷,连荔原堡都攻不下来,就不要说华池镇,而且刘昌祚的军队缓过来,陆续地派出大股斥候部队,于野外清剿西夏的游骑,所以都哆腊讹从今天起,便有意地撤回了前方的斥候。

要的就是这效果。

刘阒悄悄率领着他的部下离开华池镇,悄悄向平戎镇摸去,天空中正飘着雪花,加上野外村寨几乎全部撤离,因此此行无一人注意。同时在北边又有一股更大的军队也在悄悄行军,领首的正是王巨要求的大将高永能,同时还有王巨疏忽的一员虎将,保安军诸族巡检,也是保安人氏,蕃将刘绍能,还有王巨熟悉的老朋友归娘浪埋。

刘阒带着三军来到平戎镇,赵余庆也率领三军从平戎镇出来。为什么赵余庆被西夏人打败后,还能逃出来,是因为他对大顺城、金汤城、白豹城到平戎镇这一带的地形无比的熟悉。所以王巨将他安排到了平戎镇,不是看重他的军事才能,更不是看重他能打,实际这两样他皆远不如他死去的老子赵明。王巨所看重的,正是这个熟悉地形。

两军会合,顺着山道继续向前艰难的行军。

另一边,韩绛郭逵用刘绍能也是这个道理,刘绍能远比赵余庆能打得多,不过韩郭二人不知道哪,之所以用刘绍能,同样也是看重他熟悉地形之故。但除了刘绍能,这一行还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巨喜欢的,一个是王巨极不喜欢的,喜欢的就是保军知军景思立,不喜欢的就是没藏讹庞那个家奴王文谅。

而且这两人在韩绛心中,远比刘绍能重要得多。所以用刘绍能,与王巨用赵余庆一样的性质,那就是超级向导。

毕竟延州的大军走的道路与刘赵三军走的道路一样的崎岖,几乎全部是山间小道,而且是在这个飘着雪花的夜晚。不过两军目标一致,那就是闹讹堡……

第506章飞天(下)

诸慕容们默默地看着这支宋军从他们眼皮子向远方行去,然后各自心中打着小算盘。

他们中间多数还真能说是中立派,即便仁多零丁派人暗中来劝降,他们也没有答应。不过让他们放下身架去支持宋朝,心中又极不愿意。

然而看着一支又一支宋军从细腰城而来,他们这一刻也迷茫了。

周永清率领着大军继续向前。

他就在镇戎军,若不是隔着重重大山,镇戎军与环州等于是邻居,因此对环州的情况比较了解。

准确地说,只要现在还继续留在环州的各个部族百姓,可以说七成都是桀骜不驯之辈,不是指他们一心想谋反,而是指他们以前根本就不将宋朝当作一回事。

但这些部族的怎么处理,与他这一行无关。

五千大军日暮时抵达环州,但没有在环州休息,继续向前,惠丁堡、木瓜堡。

这一行有点远,而且天空中又飘着小雪花,所以直到下半夜才疲惫不堪地抵达木瓜堡。不过这个天气,周永清也喜欢,正好能瞒住西夏人,反正明天会休息一整天。

东边的宋军那不叫神奇,只能说借助了西夏人思维上的盲点。

就包括仁多零丁在内,感到不对,所以才派了探子进入庆州城打听消息。但做梦也没有想到宋人的好胃口。

况且大顺城两侧那么多夏军,几十里路外柔远寨的夏军更多……况且,为什么不去攻打金汤城哪!

西边的这支宋军却将会拉开一场神奇之旅。

为什么仁多零丁在后方许多路口上置了戍所,他也不是针对宋军今晚这一行动的。

目的不过是为了粮草。

宋朝坚壁清野,西夏不得不携带充足的粮草过来。当然,如果将庆州城以及庆州境内所有重镇一起拿下,那也就不用担心粮草了。不过战争也进入了下一阶段,那便是如何守住子午山,将庆州整个吞下去。

但现在的粮食与后勤却是西夏人最头痛的问题,这是几十万大军的粮草,想一想北宋初两次伐辽,宋朝带了多少专门押运粮草的民夫?

因此仁多零丁不会担心宋军截他们的后路,那是不可能的。可担心宋军会劫他们的粮草,这个并不难,无论是西侧的木瓜堡、惠丁堡,还是东侧的东谷砦,都能从山道上进入车厢峡道。

这才是仁多零丁置了二十几个哨所的用意。

正因为这些哨所,所以王巨的命令到了近二更时分,才送到高敏手中。

“出发。”高敏说道。

六营官兵爬出地道,一个个来到地面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尽管地道下开了进出气口,但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也不好受哪。

高敏看着六营部下,徐徐说道:“这是一场神奇之战,战后我们会瓜分最大的战功,当然,你们也明白的。”

下面传来一阵轻笑声。

这个都懂的,那意味着升官发财,还有其他额外的各种物质奖励。并且都知道这次真正主帅是王巨了,而不是那个李复圭,因此信心满满。这意味着一个更懂军事的人在指挥,同时王巨赏罚公平也是有名的。

高敏又说道:“刚刚明公传令来,又带来一句话,以后陕西一些商贾会从蔗糖作坊、烧酒作坊、竹纸作坊,陆续分六年时间,拿出两百万贯用作奖励或抚恤,另外明公可能还有办法,战后募得一百多万贯,同样会拿出做奖励与抚恤。这是三百多万贯,你们想瓜分多少,就看下面这一战了。”

“哦哦,”两千多官兵一起发出低低的惊呼。

其实也不是象他们所想的那样,王巨绝对没有打诳语,但这次大会战参加的将士达到多少?仅是环庆路本身包括强人在内,就达到了八万有余。还有泾原路与鄜延路数量不清的庞大援兵。

实际均摊下来,每一个人也不多的。

当然,这是额外的收入,并且他们这一行尤其重要,也会分得更多。可王巨这句话传得正是时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升官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显然不切实际,升不了官,那就发财吧。

大家精神抖擞地爬上东岭峰。

不过这时候虽然高敏做了解释,可许多人眼中还是有些不大相信,包括高敏在内。

诸人悄无声息向峰顶上爬去,高敏率先来到峰顶,然后辨别着风向,西北风,而且夜风正烈。应当能符合王巨所说的风向风力条件了吧。

所以王巨说择日不如撞日,虽然提前了一天,让几支军队都因为这个突然的变动,忙得鸡飞狗跳,行军更是匆匆。不过今天晚上的天气真的很好哪。

首先冷,其次黑,又飘着小雪,正是夜行军的好时光。

而且还有风,不管是西北风、北风、东北风,那怕是东风,也能勉强凑合。怕的就是南风、西南风与西风。南风与西南风在这个时间罕有了,不过春天终是将要悄悄逼近,偶尔还会刮东南风的。

一旦刮起东南风,这道悬崖将会成为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

那么只好向南,避过这道山峡,但那边西夏的哨所怎么办?稍稍惊动,此次行动必将失败。

最神奇即将开始。

高敏挑出两名胆大的士兵,然后按照王巨留给他的图纸,将两件奇怪的物事搬过来,物事下面的绳带照着图纸上所画的,系在这两名兵士身上。另外还有一大堆粗麻绳,不过在麻绳的上面又有细麻绳,细麻绳的上面又有丝绳,用真正的生丝绞织的细绳子,很轻也很结实,高敏将丝绳头系在两个士兵身上。

不过为了不让他们尖叫,又用方帕将他们的嘴巴堵上。

当然,在地道里高敏也解释了,不过大家都好奇地看着这一幕,因为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两个胆大的士兵虽自愿报名,不免小腿儿打着颤。

这可不是开玩笑哪,下面就是深不可测的悬崖,掉下去连骨头都能摔成碎渣。

姚雄哈哈一乐,拍着两人说道:“不要怕,从此你们可能会就名载史册。”

两个士兵点着头。

这都早说好的,这时候还能打退堂鼓吗?

“开始。”高敏说。他脸上可一点都不好笑,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

两个士兵壮着胆子,开始起跑。不过冲到崖边时不约而同地闭上了眼睛。

所以得堵住他们的嘴巴,否则这时他们必然会大叫。

不要说他们,实际后面的宋兵几乎有一半人闭上了眼睛,不忍看下去。

但随着他们就听到身边有人说:“咦,真飞起来了。”

于是又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