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梁乙埋又听到两个巨大的闷响远远地传来,隔得那么远,梁乙埋似乎都觉得地面在震动。不好,梁乙埋心中叫道。他也不是第一次与宋朝的火药打交道了。这得多少火药爆炸,才能产生如此大的威力?

“进攻,进攻,”梁乙埋尖厉地叫道。

如定哥开始逃跑。

姚麟此时停下了砍杀,大局已定,不用他去拼命了,他骑在马上站在一处较高的地点观看着四周。敌人的东营那边渐渐结束了战斗,随着姚麟派人喊,高敏也会意,也让手下一边杀敌一边喊,于是许多夏兵爬出营栅,抱着脑袋,趴在安疆堡下不敢动弹。还有不少敌兵向四面八方逃去。不过依然有一些凶悍的夏将继续带着少数人在战斗,只是这些人很少很少。

这时他就看到了如定哥带着一伙人向西南方向逃跑。

高敏手中全部是清一色的步兵,不过姚麟手中却有一支骑兵,他说道:“步兵随高都监杀敌,骑兵随我来追敌。”

如定哥是这边的主将,他在突围逃跑,带着一大片夏军随他逃。

然而不久姚麟就追了上来。

随着他的追上,掉在后面的西夏步卒以及未来得及上马的夏兵立即四哄而散。不过这次前来,因为道路状况不好,如定哥手骑兵本来就很少,九成全是步卒。

姚麟杀开一条血路,不管其他的逃兵了,继续往下追。这时那两个爆炸声就传了出来。

其实都是提前的安排。

那两个山虽险,也以石为主,可同样有一些黄土,于是提前将大量火药包裹好,放在峰顶下。接着覆上石块泥土,包括引信都覆上了。今天晚上,借助月亮未升上来天色暗黑之时,悄悄用绳子将十几名兵士放下堡去,潜伏起来。直到激战之时,才趁峰顶哨所夏兵不大注意,这十几名士兵才将泥土扒开,找到长长的引信,然后就在大股敌人快爬上峰顶时,将引线点燃。

这是超时代的战斗,即便完颜阿骨打在此,也要吃个大亏,更不要说梁永能了。

如定哥应当比梁永能厉害,但这时他心中依然一团雾水,甚至还没有想清楚宋朝这支伏兵从哪儿冒出来的。

不过他也猜了出来,大约就是那支消失的宋军,但不是说他们已经潜回大顺城了吗?为什么又出现了?

想这么多干嘛,逃命吧。

然而往哪里逃。

他逃得快,一会儿隐隐地看到了前方的柔远寨,他的亲卫说道:“如定将军,这条路也不通啊,从小路绕吧。”

“哪里有小路?”如定哥急切地问。

“就在前面有一条山沟。”

“那快点逃,”如定哥说,连逃字都不由自主说了出来,可想此时他的狼狈。

确实很危急,只因为说话将马勒了勒,慢了一会儿,就听到身后宋军的马蹄声了。

如定哥拍马向前逃,眼看他亲卫所说的那条山道就在不远处了,忽然就听到前方也有战马的奔腾声。

“哪里走。”野利姑界骑着马闪出。因为上次的大顺城之功,他成了宋朝一支蕃落骑的指使。

“不好。”如定哥脸色惨然地想。

这简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当然,野利姑界手中的兵力不多,只有近千骑。然而如定哥更惨,逃到这里,他手下还不满三百骑。并且后面还不知有多少宋人就要追上。

“投降不杀,立即下马投降。”野利姑界喝道。

“冲过去。”如定哥喝道,拼老命吧。

然而他前面喝令,后面陆续的有许多手下放下了武器,翻身下马,趴在了地上。

第494章会战开始(上)

三军准备发起攻击,梁乙埋挥挥手,让大家停下,然后他来到柔远寨前,大声喊道:“城上的人听好了,你们都是党项人,为何背叛大夏国?”

李三狗乐了,他在城头上也大声喊道:“你们梁家能代表西夏吗?”

“我们梁家也是西夏人。”

“你们梁家当真是西夏人吗?就是你们梁家是西夏人,你们也是中国人操出来的,为何背叛中国?”

实际怎么说呢,不错,如今梁氏掌权,但丈夫死了,儿子小,不掌权,儿子以后还能做皇帝吗?至少在李秉常还没有被梁氏软禁起来之前,梁氏还是有一定正统权的。

再说梁氏容易吗?她们梁家只是西夏一个有钱的汉户,说句不好听,是二等公民。就象宋朝的蕃人蛮人,宋朝是软弱,是在用钱买安,可其实是二等公民,连他们想与汉人联亲都排斥之。区别就是一个做得更直接,一个更阴柔。

然而梁氏那么小嫁到没藏家,然后果断抓住时机,钓上李谅祚,再助李谅祚成功铲除了没藏讹庞,随后李谅祚死,也死死将西夏权利抓住,任她欲所欲为,这也要有一定的手腕与智慧的。

不过话换回来,柔远寨此时的蕃兵,他们算是西夏人吗?其中一半一直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一直是宋人,何来背叛。就算是野利族投奔过来的西夏人,那也是西夏打压之下,无法生活了,这才逃到了宋朝。他们若是算背叛,那么李三狗说得就没有道理吗?梁氏的爷爷奶奶不是宋朝延州人氏吗,梁氏的父亲不是宋人操出来的吗?

大家皆有理,皆没有理。

只能说比后来一些灿灿们好,一忘祖,二叛国,不忠不孝,不过人家宁肯做狗了,说忠孝无疑对牛弹琴。

其实梁乙埋说不说皆没有用,在李三狗配合下,柔远寨一带的蕃户撤离得最干净,除了闲田地区的蕃户,余下真正属于宋境的蕃户一户都不剩了,要剩只剩下这些蕃兵。

他们家人全部撤到后方,仅凭借梁乙埋一句劝说,就能动摇军心吗?

所以李三狗这句话说出来,城头上一阵哄笑。

你一个汉人,却代表着西夏责问蕃人为何背叛西夏,岂不是稀奇古怪?

梁乙埋脸色涨得痛红,他喝道:“进攻。”

开打吧,何必动这些小心思眼。

一台台攻城梯搭上城头与冰墙,眼下似乎也是一个机会,毕竟柔远寨城中的兵力不多,又分出两营出去,虽然西夏不善长攻城,不过宋朝兵力少,防线又是那么地长,为何不立即攻打?

然而非是梁乙埋所想像的那样,攻城梯搭上了,冰墙也很长,但这个冰墙不是大顺城前的那道迷宫,因为柔远寨在后方,准备时间更充分,所以水比泥多,那就意味着这道冰墙很滑。并且里面构建的是一整道木栅栏,那就意味着这道冰墙很坚固。

天气是冷,相对而言,不怕冷的西夏人是占了一些便宜。不过宋军是站在城头上或墙头上的,不仅滚石檑木一起落下,有的人好不容易快爬上墙头,结果两三个宋军用力一推,因为冰墙打滑,攻城梯立即就滑到在地,梯上的几名夏兵跌得人滚马翻。然后箭雨落下,多半被立即射死。

攻了好一会,宋军的兵力是少,也出现了一些伤亡,可柔远寨防线稳如泰山,相反的倒是西夏人立即出现大量的伤亡。

没办法打了,宋吉在边上说道:“大将军,这样攻不行,得准备大量干草与枯木。”

“可是那边等不及。”

“那边可能是出了事,然而这道墙攻不破啊,想救也救不及了,大将军,请三思。”

梁乙埋无奈下令撤军回来。

那边如定哥继续在愣神,姚麟在后面赶过来了,远远地就大声喊:“某是左藏库使安疆堡堡主庆州巡检使第九旅将姚麟,速速下马投降,饶尔等不死。”

宋朝的官职可能后世的人很头痛,特别有些官职,差职兼有,比如这个左藏库使,它实际就是差官,可大多数时候也可以当成实职官来用,还有皇城使,它也是差官,但同样可以当成实职官来用。比如郭庆的皇城使,不是真的皇城使,那在京城呢。这个皇城使便是实职官,与左藏库使一样,是从七品武官,据这个实职官拿薪水的。

另外还有阶官,是荣职。同时还有一些官职是职官与虚官的结合体,比如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

放在真正的宋官身上,就是职官,特别是节度使,薪酬比宰相的还要高。放在蕃人身上,就是虚官,什么都没有。就是图一个好听说法的,比如李三狗身上的刺史。

但如定哥做为西夏一员大将,略懂一点,应当这算是一个能说得上话的官职。

他还在犹豫不决。

姚麟又说道:“兀那夏将听好了,只要你投降,配合我军,战后某承诺,会让你回西夏。”

这又是很模糊的话,何谓配合,如果办不到呢?

但就是这句,如定哥长叹一声,放下武器,下马投降了。卡在这个小山沟里,没有办法逃,宋人提出优惠的条件,还能不投降吗?

姚麟骑马过来,下令用刀割破夏兵的衣服,用它们做绳带,将余下的夏兵一起捆起来。然后问:“你叫如定什么来着?”

“如定哥。”如定哥答道,姚麟不会说党项语,但如定哥会汉语,这就是先进文明的影响,辽国那边也是,能说契丹语能写契丹文字的宋人很少很少,不过会写汉字会汉语的契丹人却很多很多,甚至汉字一直是辽国与西夏的主流文字。或如现在,一点儿茶叶传到西方,立即成为奢侈品,喝完了,连茶叶都吃掉,这个泡完汁水的茶叶好吃么?

还有后世的文化,论优雅,有几个乐器能及古琴与古筝,西洋画当直能达到中国画的意境,就是插花也是中国式的插花最为优美,可是人家发达,所以洋画洋乐器成为主流,中国的却成为二等残废。

姚麟肯定不知道,他心中甚至想都没有想,这岂不是很正常吗?

“如定哥将军,那么立即配合某办一件事,劝降你的手下。”姚麟说。

如定哥脸露为难。

“难道你想你手下死吗?上马。”

不是这个道理,但这时候如定哥还能说什么。姚麟又说:“野利指使,立即派十几人将这些人押回柔远寨,余下的人随我‘劝降’夏人。”

“喏。”

这也是无奈,安疆堡下此时战斗恐怕早就结束了,也开始抓捕了,不过满山遍野的逃兵,余下的宋军全是步兵,恐怕来不及了,于是姚麟动用了手中的骑兵,扩大战果。

一行人重新调头,杀回安疆堡,一路走一路抓捕。开始因为分兵捆绑看押,导致不断地分兵。但不久,就与步兵会合。于是姚麟带着步兵一起抓捕,让步兵看押捆绑,他继续向安疆堡前奔驰,一路在如定哥“劝说”下,抓捕也比较顺利,顺利不要紧,主要这样快啊,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当到达安疆堡下,仅是姚麟这一行就抓了一千多敌兵。

还有呢,高敏也抓了不少人,以及伏在安疆堡下面的,又有近两千降兵。

仅是这一战,就活捉了四千一百多名战俘,同时又击毙了五千六百余敌兵。

“哇噻。”一个指使听着战绩,大声尖叫着。

就凭借这一战果,也能名载于宋朝对外战争史册了。

还有呢,堡内不知烧死了多少敌人,刚才那两炸,整个山峰从山顶到山下都是密密麻麻的敌兵,又不知炸死了多少敌人。

真不少,仅是安疆堡内烧死的敌兵就达到了一千六百多人,外加两峰下还有近千夏兵伤亡。并且还有一部分夏兵失去了方向,这个不多,有逃回去,有的被后来的梁永能派游骑找到,带了回去,不过也有两三百人活活冻死饿死。

姚麟虽不知道具体数字,但知道大部分逃出去的夏兵只要自己不抓,多半能活着与西夏大军会合,不过姚麟看到安疆堡火势渐渐弱了,不能再耽搁了。于是下令,先行让自己手下五营兵士押着战俘去柔远寨,哪里即将迎来一场恶战,这五营官兵不仅是投奔,也是增加安疆堡的实力。姚麟带着手下,打扫战场,将武器清点出来,余下的粮草帐蓬等物资,全部堆放在一起,一把火烧光了。然后驰向东谷砦。

日渐午,梁乙埋看到一队队西夏战俘被押过来了,他几乎疯掉了,立即再度下令强攻。

一队队夏兵立即将搜集来的枯草枯树枝,抱着来到冰墙下面。

不过寨内早就有了防备,看到他们抱来了这些易燃物,一桶桶烧开的雪水,立即从城头上泼下来。

结果没有烧着,反而导致许多士兵被烫得哇哇大叫。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所有战俘一起被押到城中。

再攻就没有用了,梁乙埋又下令撤兵,然后呆呆地问:“后方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在这时,手下过来禀报:“大将军,你看。”

梁乙埋重新登上塔楼,他就看到柔远寨内的宋军,陆续从冰墙后面撤走,全部撤回寨内。

这又是在干嘛?

李三狗却在寨内动援:“真正大战来临了,各位做好准备吗?”

“做好准备了,赵将军。”诸将齐声答道。虽然马上这一战很凶险,不过只要守上几日功夫,并且寨中又新增了五营援兵,还有那些战俘就是一手好牌,因此个个都有着胜利的信心。

寨内在动援,梁永能却在半路上发呆。

安疆堡终于到手了,虽然成了一个残堡,不过白豹城路终于彻底打通。然而付出这么大的损失,值吗?

他率领着三军,徐徐到了柔远寨的背后。

梁乙埋这一回也明白了为什么宋军撤回了寨子。

梁永能没有下令进军,而是让手下将这一东一西两道冰墙毁去,让大军联通起来。

“永能,发生了什么事?”

梁永能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那支宋军……”梁乙埋后悔不迭,为什么当初不听都哆腊讹的话?

宋吉在边上急切地说:“大将军,此战惨败,有一个人会开心万分。”

“谁?”

“都哆腊讹。”

“定蔑,勿得诬陷国家忠将。”

“我只想说一件事,自始至终,都哆腊讹就有些厌战情绪,看看都哆腊讹到达荔原堡后,有没有发起一次象样的进攻?”

第495章会战开始(下)

这似乎是一个小伎俩,但放在梁乙埋心里,就不是小伎俩。他立即联想到很多东西,嵬名浪遇——议和派——党项皇族以及他们的支持者——梁家的地位安危。

宋吉也没有办法,他是“总设计师”,但这一战打到现在,整个磕磕碰碰,并且损失惨重。至于宋军那边,除了损失了一个废堡外,将士的伤亡还不及他们的零头多。从眼界上,他似乎也不及都哆腊讹,所以不给都哆腊讹上眼药水,又能怎么办?

可当年袁绍手下谋士田丰就是这样被逢纪坑死的。

梁乙埋走来走去,想了一会立即下令,让都哆腊讹发起总攻,全面压迫宋军。

当然,他这边也要准备发起总攻,不过梁永能率着大军前来,一路辛苦不提,后勤也跟不上来,他自己的后勤也正短缺着,必须从白豹城那边调一拨后勤物资过来。

所以总攻放在了明天。

这时都哆腊讹同样在郁闷着。

昨天傍晚,游骑回来禀报,说是华池城中兵力很多,究竟有多少,同样不大清楚,但不比荔原堡兵力少上多少。在后方平戎镇又分布着一支宋军。

而且华池城几乎就是顺山而建,更加难以攻打。所以就不要打主意了。

不过又听到了一条好消息,说是凤川砦兵力空虚,几乎都没有一个宋兵,只有一些强人在防御。

“这不大可能,”这是都哆腊讹听到后第一句话。凤川砦地位也不差的,东南控着龙蟠镇以及庆州的后方,后面就是直罗县,某些方面,它的位置远胜过了荔原堡。不然范仲淹当年也不会刻意花费大量钱帛人工去重建了。

并且游骑又带回一句话,说是凤川砦内还有大量百姓与物资。究竟如何,他们没有进入城中,无法得知。

连番吃了几次大亏,都哆腊讹有些疑神疑鬼了。

昨天晚上,他还是没有拿定主意。就在黎明,他同样看到了那把火。

其实环庆路前线这些堡砦离得都不远,只是隔着一道道山,所以看上去很远。但火光不会走山路绕弯路的,它是直线照射过来的。不仅柔远寨,包括荔原堡、大顺城与东谷砦,一起看到了这片火光。只是东谷砦离得有些远,看得不大清楚。

“有变。”因此在早晨,都哆腊讹更加疑神疑鬼,又派了游骑再次去凤川砦察看,反正不在乎这一天半天。

他做梦未想到宁州还有大批的宋军。

游骑又去了凤川砦。

都哆腊讹又派游骑去安疆堡方向打探消息。这里也有一条小道,只是略远,也有些难走。

不过未到中午,都哆腊讹便打听到一部分真相。

他感到迷茫了。

那支突然冒出来的宋军,无疑就是那天莫明其妙杀出城的宋军,这无用质疑了。不过这一连串的战术,让他怀疑,真是那个李复圭安排的?莫要说大顺城的窦舜卿,他还不能做到让三军全部听他的调动。

就在这时,去凤川砦的游骑回来禀报,确认无疑。

“讹一罔玉,你立即率领一万兵马攻打凤川堡,若是华池砦的宋军出来援救,你务必将他们纠缠住,随后我带领大军杀到。”

不能再等了,时机一眨眼就过去。况且宋军在前线似乎布置了大量兵马,相信整个环庆路也没有多少兵力可用了。

讹一罔玉带着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凤川寨。

然而仅仅刚过正午,他就派人传回话,说是刚刚有一万多宋军从龙蟠寨方向,抵达凤川砦,问都哆腊讹怎么办?

反正讹一罔玉已经让三军停下。

这非是少量宋军,而是一万多宋军,再加上原寨里的强人壮马,兵力更盛。这个冒然跑到凤川砦下,与大军脱节,说不定就成了宋军的开胃菜。

实际这时还是一个机会。

刘昌祚刚刚率领大军入寨,人困马乏,腾好房屋后,地上铺上干草,拿起一些保暖的褥子,就一起倒头睡下了。哪里还能战斗哦。

但都哆腊讹不知道啊,大顺城城下折了那么多兵马,昨天夜里折的兵马更多。尽管得到了安疆堡,然而宋军兵力损失了多少?

这让都哆腊讹更加胆寒,因此立即下令,让论一罔玉撤兵回来,别看自己兵力多,如果再一一分散,弄不好就让宋军一口一口啃掉了,特别是象昨天晚上那样,两三口就啃得一干二净。所以得将兵力集中。

他这个做法,让姚兕长松了一口气。

只是他被困在了荔原堡,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情况,但夏人这一撤,华池城的兵力就可以悄悄抽了出来。

各自在斗着心思。

都哆腊讹根本也没有想到早上派出的军队,会让姚兕如此苦恼,他下完了撤军命令后,坐在大帐里苦思。

整个环庆路的兵力他不清楚有多少,但能做一个估计。宋朝号称陕西驻兵三十万,但那不可能的,宋朝整个官兵能多少。这个三十万实际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