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讲?”

“他们有着这种靴子,能在山道上顺利行军。可他们准备到什么地方去?绕道我们后方,天寒地冻,无法生存,而且我们也不会再犯上次的错误了。或者去柔远寨,去疆砟堡,同样没有道理。”

“说明白一点。”

“如果去柔远寨,此时不是柔远寨缺兵,而是大顺城缺兵。如果去疆砟堡,那是前线,宋人派了许多斥候在前线打探我方的消息,我方也派了许多斥候在打探宋人的消息。这么一支军队出现,梁永能将军那边的斥候不可能不注意。再说,若是增兵,为什么不从柔远寨等后方派军队去增兵?”

“都哆腊讹,你多想了,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打击我军的士气,再就是迷惑我军。”宋吉道。

“宋学士,你说说原因。”

“就象那个可恨的鼓声一样,他们这样做,肯定使我们产生了迷惑,实际不然,一是迷惑,二是打击我军士气。这次突然出城应战,我军猝不及防之下,吃了一个小亏,以后不好再攻打水寨了。然后他们再绕道,从大顺城的后面进入大顺城。”

所以王巨乐于宋吉得到梁乙埋重用,这是一个很坑爹的主。不怕空酝子,更不怕满坛子,就怕半坛子醋,似是似非的更坑干爹。

不过现在梁乙埋认为宋吉说得很有道理。

宋吉又说道:“大将军,那两边的军队差不多也要到位了,自明天起,立即派人扫除山道上的积雪。宋人的办法,我军也可以用之。一边扫除山道上积雪,一边派人立即制造版具,然后用水和泥,于大顺城东西两侧筑起这个冰墙。那样不仅将大顺城彻底封死,所需留守兵力还不用太多。余下的兵力全部挺进到敌人的后方。”

“就这样办吧。”

都哆腊讹在边上说道:“若此,不如派人与梁永能将军联系,等他攻打疆砟堡时,我们派出一支军队吃一点苦,从小道上绕到疆砟堡的后方,两面夹攻,将疆砟堡拿下。否则这个道路不畅,让我很担心。”

这也是事实,并且到了今天傍晚,九成的兵力全部抵达了,梁乙埋手中有足够的兵力可以挥霍。

因此梁乙埋又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出鼓声……

第478鼓声(续下)

这才天黑呢,宋军是不可能派军队前来袭营的。

但宋军这么做,让所有西夏将士都恶心了。

“该死!”

“大将军,宋军只是虚张声势。”宋吉安慰道。

都哆腊讹则说:“不过大将军也要小心,宋朝人有那种鞋子,而且看起来,这个窦舜卿绝对不可小视,如果我们又产生松懈之心,就象傍晚时那样,可能又会吃一个亏。屡次吃亏,士气就会渐渐低落。”

战争才开始呢。

如果丢掉了士气,后果不堪设想。

但另一员大将则是巴结地说:“未必,我今天看得很清楚,白天那几千宋军装备最好,应当说是大顺城中最强的军队。”

这一条大家都认同。

是不是最强的军队不得而知,但肯定是装备最好的军队,无论是铠甲还是弓弩、提刀。

“他们想绕道到大顺城后面再进城,得走近十里路,天色又黑了,山道尽是冰雪,就是这近十里路,他们得走好几个时辰,等进了城,一个个筋疲力尽。失去了这支最强的军队,我军虽有一些损失,但又增援了数万大军到来,他们用什么来袭营?都哆将军有些杯弓蛇影了,如果这样下去,不用打,士兵也因为睡不好觉,而丧失战意了。”

这个又似乎是一个说法。

梁乙埋想了想说:“这样吧,传令,加强警戒,余下将士,若无我令,无论宋人怎么折腾,皆不得起床。”

果然,宋军敲了一会儿,看到夏军大营没有动静了,自己儿停下。

梁乙埋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地响,气的,最后忍着怒气又说道:“另外再传令,派出斥候,明天早上顺着那几千宋军所去的方向察看,看他们究竟到了什么地方。”

虽说宋吉说的有理,但梁乙埋连续吃了数次的闷亏,也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

另一边……

高敏带着七营官兵已经走了很远。他站在一个山岭顶上,用望远镜向四周看。

满山遍野都是皑皑白雪,树叶也落光了叶子,一片萧瑟的景象。而且天色阴晦,又刮着呜咽的北风。高敏不由地打了一个哆嗦。

不过这个都不重要,他继续用望远镜四下里看着,忽然脸上浮出一片惊喜。

人未看到,但天空中飘起了小雪花。在庆州正月落雪,也不算是罕见,可这个落雪来得却正是时候了。

他走了下来,说道:“袁指使,你带着手下,吃点辛苦,返回大顺城吧。”

袁指使随着高敏这一路厮杀,同样莫明其妙,不过他是指使,也去了那个山谷,知道王巨来了,并且这两天梦幻一样的战斗,多与王巨计谋有关,只是为了保密,他不能对手下说罢了。

这次出城作战,窦舜卿再三吩咐,让他必须听从高敏指挥。高敏让他率领手下回去,那就回去吧。

“一路上要小心,宁肯慢一点,不能让士兵出事。”高敏又叮嘱了一下。

“嗯,高都监,你们要去哪里……”袁指使忽然闭上嘴巴,这是他能问的吗?

不过这一路确实要吃点辛苦,大顺城南边有一条崎岖的小道,也就是李谅祚当初逃命的那条小道,那条道不远。不过它临近战场,高敏杀不过去,所以杀向了西南方向。

但从这里去大顺城的后方,就如那名西夏将领所说的那样,得走近十里路了。

其实边境那些事儿,双方都比较清楚。所以范仲淹派赵明夺后桥寨,建大顺城才“鬼鬼祟祟”的。当然赵明也很争气。不过朝廷对赵明也不弱,赵明死了,朝廷继续重用赵明二子,赵余庆不用说了,第十六旅旅将,原来是以西京左藏库副使的职官担任着柔远寨都巡检的差官。但现在让王巨调到了平戎镇,也不是不重用,而是会有重要的安排。总之,这次各将的任命与领军所在,大多数都有特殊的意义,比如姚麟在安疆堡。

如果不是姚麟,而是燕达,安疆堡能不能“丢失”。再比如林广在大顺城,林广就是在大顺城“发家”的,论对大顺城的熟悉,有几将能及之。

赵明还有一子,赵余德,原来是大顺城蕃部都巡检,不过让王巨调到庆州城去了。他也有其作用,还有环庆路的钤辖郭庆,也不是王巨不重用,郭庆也有郭庆的用场。

但在真相未揭开之前,有的不能透露,有的未得到准确消息,王巨也不便说出。

不过最后,一个个谜面终将揭晓……

高敏也没有在意,好奇之心嘛,人皆有之。他又说道:“此外,在路上还吃点辛苦,每走一步,让你的部下多踩上几脚。”

“这是……”袁指使忽然醒悟,又闭上嘴巴。明白了,这样肯定很吃苦,等摸回到大顺城,还不知得花多长时间呢。不过这样一来,明天西夏斥候过来,肯定以为这七营官兵一起回大顺城了。但他心中更加好奇,那么高敏将他六营部下率领到什么地方去?

高敏看着这一营官兵远去,又下了一个命令:“折枯蒿。”

这是野山,有许多野蒿子,现在全部枯萎了。士兵们一一折断,又听从高敏指挥,将它们集成束。只不过这些士兵同样不解与纳闷。

“诸位,随咱家前进,不过后面的将士用蒿子扫去足迹。”

这回终于明白了,这是遮蔽掉自己留在雪地上的脚印。不过他们要去什么地方,一个个不清楚。

又走了一会儿,路越走越偏僻,并且又攀过一座比较险峻的山岭,来到一个比较冷僻的小山谷中。

“停下。”高敏道。

三军停下,高敏自己却走到了前面拐弯处的一个旮旯,然后在地上寻找着什么。

他找了好一会儿,开始在积雪里扒掏着,这让后面的许多士兵很担心。这时候九成九以上的人,都很迷信的。他们莫明其妙的出城,莫明其妙地来到这个鸟都不拉屎的所在,加上高敏莫明其妙的举动,还有这个飘着小雪的漆黑夜晚,夜风又如同鬼哭狼嚎一般,有的人居然感到有点儿毛骨悚然。

不过不用他们担心很长时间。

一会儿,高敏掏出一个黑窟窿。

他手一招,让大伙儿过来,继续让后面的人将足迹打扫干净,说道:“随我下去。”

说着用火舌点燃了一根小枯松树枝,未敢用火把,略有点微弱的光芒吧,说着便钻了进去。

大伙没办法,只好随他往里面钻。

然后他们惊奇地发现里面居然是一个早就挖好的地道,有点深,但面积不是很大,毕竟时间太紧了,又怕被西夏斥候无心中撞到,但能勉强让六营官兵挤进去。

并且这个地道里还准备了淡水,干粮,木炭,以及一些消毒用的高度酒、纱布与药材,还有一些保暖的被褥。

“咦。”一个个感到十分神奇。

“受伤的人立即包扎伤口。”高敏说道。

刚才那一战,不仅有一些人牺牲,也有不少人受了伤。若非用了新式良铠,伤亡率可能会更高。

这是正事,大伙默默的清洗伤口,又敷上药膏,再用纱布包扎。有十几名士兵伤势比较重,高敏说道:“这里离柔远寨有十七八里路,你们明天天不亮就离开这里,立即去柔远寨,那两名兵士腿上也受了伤,马上我让人做一个简易的担架,你们相互帮助一下,将他们抬回去。到了柔远寨,再立即返回庆州城,将情况向章通判禀报。你们能做到吗?”

“能,”十几人答道。

“还有,这里的一切,除了章通判外,不得对任何人泄露。”

“喏。”

“各位,现在我将真相透露给大家,但大家也不得泄露。”

“喏。”

“你们先将木炭点上,取一下暖。”

几十名士兵去点燃木炭,高敏又让人将口子重新堵上,但为了透风,另一边还有一个透风口,透风口更隐蔽。至于地道上面还铺着木板,木板上面还盖着茅草,茅草上面才重新覆上泥巴、枯枝烂叶与积雪。这个高敏没必要解释了。

高敏继续说道:“先透露一个消息,你们中有许多人是从郑白渠那边过来的,也是王子安明公带领过来的。”

“是啊,是啊。”

“但王明公究竟来不来庆州,就是来到庆州,会担任什么官职,你们这些天都在猜测吧。”

“是啊,是啊,”有几个胆大的士兵嘻嘻地笑。

“现在咱家告诉你们,明公担任的是庆州知州,同时还兼任着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陕西安抚使之职。”

“啊,啊。”许多人都感到惊喜,不过又有人奇怪地问:“那么明公为什么返回宁州去了?”

“西寇忌惮明公,若是知道明公前来庆州,必须严加防备,那么不利于作战了。所以明公这一行刻意保密的,实际前几天他就与李公完成了交接。明公人虽暂时不在庆州,但一切都交待好了。包括这两天的作战,皆是明公的主意。”

“难怪如此,难怪如此……”许多士兵张大嘴巴,这两天的作战打得太神奇了,原来是王巨的计谋啊。

高敏心中不知是哭还是乐,这些人对王巨太推崇了,推崇到了迷信地步。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提前将真相透露,否则困挤在这个地道里,不知得等多长时间,士兵会心情很紧张的。

“实际咱家率领你们来大顺城,并不是参加大顺城战斗,这两天你们也知道了,除了今天傍晚一战,余下的战役,窦公皆在让你们休息。真正我们的任务是在下面。”

“这也是明公安排的?”一名士兵问。

“恩,正是他的安排,下面我们会有两个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暂时成为一支消失的军队。”

“消失的军队?”

“就是让西夏人根本想不到有我们这支军队的存在。因此我们先去了大顺城,并且明公算好了,在他的计划安排下,敌寇为了鼓作士气,必攻水寨,只要他们攻水寨,我们用击鼓多次进行迷惑,然后乘他们不备,我们就能从大顺城突围。再让袁指使带着那营官兵返回大顺城,这便造成一种假像,让敌人以为我们也回到了大顺城。这样说你们懂了吗?”

为什么要出城,不仅是想继续消耗夏人的士气,那是很次要次要的,主要就是为了“消失”!

“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接下来怎么做,到时候咱家会通知你们。”

这样说众人都明白了,大伙开始整理被褥休息。

但另一边的人却没有睡好。

入夜了,可是宋军讨厌的每隔半个时辰,便击一次鼓,还有几次几千兵马越过水濠,继续做出进攻的样子。

开始时梁乙埋还忍不住出来看看,看到最后,他越看越气,而且两天两夜都没有睡好了,于是吩咐了几句,便迷迷糊糊入睡了,管它外面鼓声震天。

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四更时分。

宋军再一次击鼓,又有数千兵马笨拙地过了水濠。这一回,就连巡逻放哨的夏兵都不太在乎了。顶多有脾气不好的哨兵骂了几句娘。

但他们因为“冰原”所隔,离得略有些远,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士兵手上都握着两根长木棍,棍柄上又有绳子,系在铠甲下面。此时,几千宋兵两手将木棍放在冰面上,也猫下了腰。

随着鼓声一变,西夏人未注意的,不过随着这个鼓声变化,几千人握着滑杖用力一蹬,踩着简易的滑雪板,象一只只飞箭一样,扑向了夏军大营。

等到有哨兵反应过来,他们已经滑到了夏军大营前面。甚至有的夏兵还认为自己眼睛看花了,怎么可能那么快?这不是人类的速度,是神,是鬼,是怪!

不过也有一些哨兵反应过来,一面大喊:“敌袭,敌袭。”一面跑着通知梁乙埋。

然而这时,几乎所有人都睡得正香,整个大营里鼾声如雷,哪里能喊得醒,就是醒了,经过昨天晚上的折腾,也多以为是哨兵大惊小怪,不愿意起来,继续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

几千宋兵停下,没有神臂弓,这时要求的就是速度。

所以全部是清一色的黑漆弓。

取弓搭箭,箭全是火箭。

一支支火箭射向一座帐蓬。一边射,一边移动着。帐蓬本来就是易燃物,这时又是天气寒冷之时,帐蓬里有许多御寒的草铺,士兵身上穿的是兽皮,盖的则是毡毯。好了,全部是容易能烧起来的东东。更致命的是西夏因为兵力太多,导致一个帐蓬连着一个帐蓬……

第479章贪婪

随着火光腾天,开始有人自发地反击。

虽然梁乙埋吩咐过,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动,可这时候谁还听他的。

但现在真的很乱。

很多帐蓬烧着了,许多士兵在救火,并且与宋朝不同,西夏的士兵多是役兵制。这又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西夏人用兵费用少?

有人说他们抄掠,可打败了怎么办?

有人说他们是游牧民族,但游牧民族又怎的,难道不吃不喝不住。

实际真正的原因非是上面两条,而是这个役兵制。

还有一个例子,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据传曹操兵力是四十万,刘备兵力是三十五万。但起初刘备没有三十五万兵力的,因为兵力不足,虽然斩杀了夏候渊,不得不在汉水与曹军僵持。这一段史实罗贯中基本写出来了,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写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蜀国其实是一个小国家,力量薄弱,士兵数量少。当时继续僵持下去,对刘备很不利,因此刘备立即派人去成都,让诸葛亮紧急调兵来支援,杨洪以汉中乃是益州咽喉之故,劝谏诸葛亮在这存亡之即,应当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居然逼得让妇女来做民夫。

但蜀国有没有亡国?

再想一想庆历战争花费多少?不知几亿,无可计算。但另一场战役却有大臣做了统计,那就是澶州之战。这个规模虽然很大,但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就是这场战役,宋朝花费了七千万贯!

但真正动用了多少军队,不足二十万!虽然战场上的军队更多,但王超带着十几万河北大军在定州继续摆天门阵呢,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

如果象刘备这样玩,那得花多少钱。

实际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役兵制。

这也是韩琦与王安石屡屡想打役兵制的原因。

不过自唐朝以后,役兵制实际在中原王朝已经无法执行了。就连西夏与辽国的一些常驻兵,也开始实行半募兵化了。

现在烧了起来,从武器到行李,甚至包括帐蓬,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能不救吗?

但这一救,整个就乱了套。

虽有人要反击,不过根本就没有一个组织。但又有一个问题来了,是反击了,可等他们踉踉跄跄地走出一小步时,保捷军将士用滑雪杖轻轻滑一下,便滑出十大步。加上没组织的反击,反击力度又不强,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这几千保捷军继续放射火箭。

“太可惜了,”城头上有许多将士叹息。

“你们是不是可惜,若是大顺城兵力充足,趁乱杀出,夏寇必大败?”窦舜卿问道。

“窦公,正是啊。”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今天随着后方夏寇援兵不断而来,现在这里聚集着十几万贼军,如果我们不能大败他们,必被他们所困,就算手上有三万兵马,被十几万敌人围困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窦舜卿说道。

“再者,就算大败夏寇,后方就是敌境,当年大顺城打到那种地步,依然还让大顺城两边近半敌寇逃走,如今敌寇全部在城西,我们能杀伤多少敌人,两万,三万?”

王巨要的可不是两万三万。

他的野心更大。

虽然具体计划连诸指使都不知道,不过大多数计划还是告诉了十几员旅将。

王巨也料到了,随着这个鼓声结束,会有很多将领感到惋惜,因此刻意对窦舜卿做了解释,让他劝慰诸将。甚至王巨刻意对窦舜卿用委婉的语气说了,我不求杀伤多少人,主要就是打击敌人的士气。语气虽是委婉,实际就是命令!

但面对着这个大好时机,无论窦舜卿怎么说,大家心中的想法还是有点儿五味杂陈。

梁乙埋与诸主将也起来了,再不起来,马上大火就要烧他们屁股了。

在他们指挥下,西夏人渐渐变得有秩序起来,同时一支支兵马,开始对那几千保捷军形成合围之势。

“撤吧,”窦舜卿道。

城头上吹响了撤退的号角声。

几千宋军迅速撤退。

这时又让梁乙埋看傻了眼,这是什么东东哉,怎么那么快,似乎比战马在没有积雪的草原上奔跑的速度还要快。

几千宋军平安地撤回,却给西夏人留下了一地鸡毛。

梁乙埋几乎是眼含着热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