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首诗写得真不错。”大哥反应过来。

并且这首诗富有童趣感,似乎也适合王巨这个年龄段所作。但莫想歪了红杏出墙哈。

“我是士子。”

“得,我知道你是士子,老实回答我一个问题,你究竟是不是那个人。”

“程公要找的高人?”

“什么屁的高人,一个阴谋家。”

“不见得吧,当时情况确实很危险的,一旦各族因为那个子虚乌有的宝藏,仇恨加深,不说整处延州乱了,最少保安军北部地区与延州东北肯定会混乱。”“大哥”找的是指挥黑岙岭上战斗的人,他扯到宝藏案上了,混淆视听哪!

“还是阴谋。”

“阴谋阳谋无所谓,黑猫白猫也无所谓,能捉老鼠就是好猫,能起好结果就是好计谋。范文正公都是好心,而且他操守天下无双,然而发起的庆历新政,带来多大的影响。”

总之,王巨因为自身经历之故,想法难免会偏激,实际庆历新政未必有那么好,但也未必有他想的那么差。

而且当时赵祯还没有病情困扰,及时收手,产生的一些乱象也迅速消失。正因为这次及时收手,虽然造成改革不彻底,却及时矫正了一些弊端,又未产生动荡。不是史书所说的那样,赵祯偏向保守,破坏了新政。

北宋走下坡路乃是赵祯晚年,也正是韩琦文彦博富弼等君子走上前台之时,失去了这个主心骨,宋朝才一日不如一日。

这些问题如果王巨能成功唱名于东华门,能渐渐步入仕途高层,那么接下来他就会察觉到。

但现在他是抱着很偏见想法的。

“这是朝政。”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是士子,为何不能谈论朝政,大哥。”

“我姓史,不是你大哥。”

这个大哥不是他想的那个大哥,但他让这个大哥弄得有点悲催。

“史大叔。”

“这就对了。”

“你可以回去交差,人家不愿意出来,何必找他,况且人海茫茫,又如何找他。”

“真不是你?”

“不是我。”

“对天发誓。”

“好……我对天发誓,”王巨有些犹豫不决,原来不信鬼神的,可他穿了,就未必没有鬼神。因为这个穿,让他的唯物主义多少产生了动摇。

“果然有古怪。”大哥心中想到。

就在这时,二婶匆匆忙忙跑来:“大牛,不好了,官兵进寨了。”

官兵进寨,没有好事儿,那不亚于鬼子进村。

第四十九章恶人自有恶人磨(下)

古十将迅速骑马返回。

围林寨的指使程平不大相信,古十将对天发誓,对死去的爹娘发誓,程平这才相信。

机会难得啊,他刚从京城来不久就立下大功了……

说不定因为这次立功,他能立即升官发财,还能重新调回京城。

因此他匆匆忙忙带着七八十号人马,冲向王家寨。当他们到达王家寨时,王家寨正在与归娘族围杀西夏兵。首先割脑袋啊,然后找兵牌。有了脑袋有了兵牌,就是证据。

这时候寨中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以及一群妇人。

他们默默地看着宋朝大兵在割脑袋,在找兵牌。这个不碍事,管这群大兵以后如何冒功,反正朝廷是不大可能奖励功劳给寨中百姓的。

若是到此为止就满足了,大家也会相安无事。

然而程平并没有满足。

还有呢,寨中乡亲们收缴的武器铠甲,凭借前面战事还未结束,要等寨中乡亲回来,收缴更多的脑袋,于是程平逼寨中的乡亲将战利品交出。

战利品也是钱。

如缴获的弓箭,虽不及这次所买的黑漆弓,就是那种复合弓强劲,但比寨民所用的桑木弓强吧,一把弓多少钱?而且这一战也让大家害怕了,若是方才手中有更多的良弓,是否会少死许多百姓?

再说按照以往的规矩,无论是背骡子,或者山道那一战,死者都是由全寨百姓出钱援助棺木,并且还多少拿出一些做抚恤家属之用,这些战利品就是抚恤金。

寨民不交。

程平害怕西夏军队,但不会害怕一群汉人百姓。

便下令强行收缴战利品,几十个泼辣的妇人便反抗,让他派人一起捆绑起来,用鞭子抽打。

寨中乡亲一起傻眼了,他们敢杀西夏人,但敢杀官兵吗?

二婶一看形势不妙,偷偷冒着危险跑出来,通知王全他们。

“这就是官家养的好官兵哪。”大哥感慨万千。

王巨一声冷笑。

宋军的军纪就从来没有好过,那怕是王韶的部下,都有杀蕃人冒功的现象。除了岳飞……

所以宋军一到巴蜀便成了土匪强盗,王全彬的部下,王继恩的部下,雷有终的部下。

“回寨。”

大家伙儿迅速回寨。

不过确实有点儿难办,即便王巨,又能拿宋朝官兵有什么办法,况且围林寨离王家寨这么近。

但进了寨子,他看到让他恼羞成怒的一幕。

寨中的王老六倒在血泊中。

王家寨刚才死了许多乡亲,但不包括王老六,他一直带着十名乡亲呆在山顶上。而且有一些西夏兵没有被水溺死,王巨怕出意外,便让寨中的几个妇人通知王老六,让他不要参与追击了,带着那十名乡亲到下面的小湖荡子捉俘虏。

“这是怎么一回事?”王巨问身边的一个老人。

老人说出真相。

程平下令鞭打妇女,这个鞭子抽得可狠了,一鞭鞭下去,有的妇人抽得皮开肉绽,其中包括王老六的老妻,王老六便扑上去阻拦,推搡了几下,便让几个宋兵活活乱刃刺死。

这些丁壮匆匆忙忙返回,几乎刚才都参与了战斗,身上带着血迹,也将程平吓了一大跳。

王老六的死,更让这群丁壮眼中闪着怒火。

但他们是宋朝官兵啊,虽怒火冲天,更多的却是无奈眼神。

程平懂了,这群兔崽子也怕他们,于是大喝道:“你们手拿着武器想造反哪。”

王巨扭头看了“大哥”一眼,低声说:“史大叔,造反都说出来了,今天恐怕不能善了,不反抗都要死人,反抗了说不定会死更多的人,说不定他们还用乡亲的人头冒功。”

史高手也是无言。

王巨说的不是恐怕,而是必定能发生。

除非刚才寨中的妇人不与官兵发生冲突。

王巨说道:“诸位乡亲,三人一组,前排蹲下,中排半蹲,后排站立,举弓搭箭,听我号令,前排射腿,中排射胸,后排射头。”

“小子,你想找死啊。”程平举着鞭子扑过来。

“前排,射。”

几十支箭射出。

“前排,再射。”

又是几十支箭射出。

“前排,最后再射。中排预备。”

三拨箭放出,所有宋兵一起中箭。

史高手傻眼:“小郎,事情不好办了。”

“大哥,你还指望今天事情能善了?”

程平捂着大腿,也傻眼了,都顾不上痛疼,大叫道:“小哥子,有事好商量。”

“商量一个鬼啊,放下武器投降,不然中排放箭。”

中排放箭,那是对着胸部去的,这些京城富贵兵那有胆子赌寨民敢不敢射。王巨话还未落音呢,一起将手中的武器抛在地上。

“捆起来。”

寨民涌上去,一个个五花大绑。

“三狗叔,你立即去朱家将情况汇报,让朱家的通知程公与胡签判。”

直接绕过保安军,不过围林寨本来就属于延州管辖,与保安军无关。

“取来毛巾。”王巨一边让乡亲将那些妇人松绑,这群兵**对自家人可凶残了,几乎所有妇人打得皮开肉绽开。

“垫上毛巾,给我狠打。”

有毛巾,即便打成重伤,外面都看不出来。

“这样不好吧。”

“无妨,我已派人通知延州程公,就看他如何处理。史大叔,我们是宋朝子民,你找那人找了很长时间,也在延州呆了很长时间,更知道边区百姓的贫困疾苦。随时生活在危险中,并且还要替朝廷承担大量兵役劳役,还要交纳税务。然而朝廷却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安全。是朝廷欠边区百姓的,而非是边区百姓欠朝廷的。上一拨围林寨官兵化成黑蜂盗,这一批官兵更糟糕,直接撕破脸皮,公开化为盗匪。活不下去了,那么只能投奔西夏。”

“投奔西夏,你们刚杀了西夏的士兵。”

“那只是一群撞令郎罢了,若非是宋人,我相信投奔西夏,西夏会热烈欢迎。”王巨说道。

这非是假话。

宋朝已形成制度,这种制度限制了王巨的发挥,到了西夏,他利用前世的记忆,反而会有更多的机会。

不过他带着狭隘的民族思想,内心深处对西夏是排斥的。

可逼急了,为了活下去,为什么不可以?

史大哥面带苦色。

这个妖孽少年在宋朝想发展起来相反的很难很难,除非唱名东华门。但到了西夏,一旦成长起来,那会是一个比张元还要恶劣的妖人。

不行,等程公到来,我一定劝说程公。

各有各的心思。

然而这群凶恶的宋军宋将被乡亲打惨了,有的居然打得嘴解吐血。

史大哥心里又想到,恶人终需恶人磨啊。

PS:谢谢十分钟的等待788起点币打赏。

青涧城营田官兵捉百姓过来强佃,王韶手下杀熟蕃冒功,庞籍因为军纪不象话了,气得砍手断脚,甚至活活将兵士打死。所以这段不算夸张。不过想请教大家的是,这种夸张程度能不能接受,或者能不能再加大一点。请赐教。

第五十章满意

“见过程公。”

程公听闻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好不容易将去年的事抹平,说不定修路得到政绩,又来了。

但他知道这事儿可不小,本来因为去年的事,民间就有些怨气,又出来了,弄不好就会产生民变,立即带着十几名亲卫,以及几名官员立即骑马奔到王家寨。

可他看着诸乡亲,气乐了。

场面很不友好。

对于王家寨百姓来说,去年的振武营乃是黑蜂盗,但今年调来的官兵比黑蜂盗更恶劣,至少人家不敢公开。并且去年官府一直在找他们,吓得王家寨的百姓都不敢说话。所以对朝廷彻底失去了信任。

王巨带着大家出来迎接。

可是大伙儿面色很不善,有的人刻意将沾血的衣服露出来,甚至还握着刀,背着弓。

王巨挥了挥手:“诸位乡亲,还不快见过程相公。”

大伙儿有气无力的唱了一诺,见过程相公。

当然,王巨可不相信程勘会象程平那样粗暴地处理。可能程勘同样还是不快活,官兵这样做不对,可他们是官兵,百姓反抗则是更不对。

天地无情,视万物如刍狗。官本位思想,那么官员无情,视黎民若刍狗。

做为官员,第一要任,得维护官员的威信,也就是尊尊!

有人说宋仁宗后期变好了,无他,许多文学大家上位,士大夫逼得宋仁宗一步步让权,产生了类似民主的制度。王巨却不以为然,宋朝的内治要感谢感谢的人是柴荣,是赵匡胤赵匡义,因此才有了赵普的齐人之说法,因此才有了宋太宗时一个百姓失去了一头猪崽子居然敲响闻鼓院的大鼓,惊动了赵匡义的古怪事。实际只要萧规曹随,宋朝内治就不会差。

有没有变好,得看经济民生。事实这两条在剧烈恶化。

这种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模式更非是民主模式,只不过是士大夫成功地从皇帝手中抢来了更多的权利,而这个权利并没有让给百姓。百姓依然没有分配到权利,何来民主模式?

百姓依然是刍狗!

“这是怎么一回事?”

“禀报程公,事情经过乃是这样的……”王巨将经过讲了一遍

“然而程公,你也是知道的,寨中铸打的不是真正的夏国剑,一把售价不过几十贯钱,而且成本高昂,虽是得了一些钱,家用以及寨中为了防御,治了一些武器,也就没有了。至于羊确实养了几百头,但都是羊羔子呢。可是此人刻意混淆,说成真正夏国剑,未提羊羔,那寨中财富可就多了,况且他自己也拿出一千匹绢。”

“你说他拿出一千匹绢,仅是为了陷害你们?”

“也不全是,刚才我们问过俘虏,还有一个用意。寨子位于边境,财富巨大未必是好事,物以稀为贵,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因此小子有意限制了铸剑数量。但换一个想法呢,它仅是几十贯钱的剑,想来宋朝能佩得起的人还是不少的,若是一年能铸五百把或者一千把剑,那将是何等的利润。因此他又提出一个要求,务必活捉寨中的铁匠,想来就是得到这种铸剑的技术。又报了仇,又得到铸剑技术,为什么不做呢?”

原因就说出来了。

发生了这么大事,总有一个动机吧。

“侥幸我们提前听到消息,似乎将要出动六七百人。”

“为什么不报官?”

“程公,你乃是我们大宋的重臣名臣,非是庸官,应当明白当时那种情况报官,谁信啊?不信又打草惊蛇了,何苦之。”

这是给程勘台阶下的,否则王巨就要说了,报官屁用啊,有几人会管边荒地带百姓死活!看看土门南面的百姓吧。

“特别是我们回来问情况,程指使破口便是一句,你们想造反哪。”

“程公,边区百姓很苦,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人命如刍狗,兵役,力役,赋税,一样还不少,但我们还是大宋子民。因此我主动将铸剑关健的技术写在纸上,交给朝廷,就是希望国家强大。人生自古必有死,可死也要死得其所。一个造反意味着什么?他们马上就要用这个理由动手,会用我们人头进一步冒功,会给我们扣上谋反的大帽子。程公,你让我们怎么办?”

程勘脸色便青了。

不要说不可能,而是很可能。

那么到时候冒功不提,连这个寨子都会让这群无良官兵给灭了。

若是不懂罢了,但知道后果,这小子不急吗?

讲道理,那就好办,史“大哥”长抚了一口气。

程勘大踏步迈向寨子里面。

里面还有几十名被抓起来的官兵。

一个亲卫轻拽了他的官袖。

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在寨子外与在寨子里面是两回事的。

“无妨。”程勘冷静地说道。

一开始王巨下令射腿,他便知道这个野小子也给寨子留下后路,留下后路那么及时处理,便不会有**烦。

寨子里情况很惨,死了许多乡亲的,分成了两排,东面是那些躺在地上直哼哼的妇人,以及一具死尸,西面死尸更多,还有许多伤者。

程勘又闷哼一声,这是有意摆给他看的。

都大半天过去了,太阳也渐渐落山,尸体还摆在这里做什么?

但不用说,东面的那些伤者与那个老年人就是官兵做的孽!

“程公,我们冤枉哪。”程平大叫道。

程勘冷冷地盯着他:“为什么来王家寨?”

“我们是好心来救援的,那知道这群刁民想谋反。”

“闭嘴!”

临来的路上他已先骑马赶到围林寨,大约问了一下情况,然后史矸又抢出来迎接,在到寨子门口的路上又将大约情况说了一遍。各人角度不一,说法也不一,但大约情况程勘已经很清楚了,就包括程平这一行前来抢功劳丑行,围林寨也有官兵招供了。

抢功劳也不丑,丑的就是他们前倨后懦,开始那么凶悍,结果一波箭射在腿上,便一个个将武器扔掉,伏手投降。这样的官兵还能上战场吗?

“小子,是谁动手杀死王老六的?”

“他,他,他……”王巨连指了七人。

正是这七人用刀活活将王老六捅死。

“拉出去,斩了。”

“程公,饶命哪。”七人狂叫。

叫也不行,不要说他们丢了那么大丑,就是青涧城那边的老兵功将,因为营田的丑行,也让程勘斩杀了好几人。

程勘又看着王巨。

王巨于动无衷。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好诗好诗,好雅趣的小诗。”

“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这首诗柔美之极,却是出自唐太宗之手。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这首清丽的江南春小令却是出自寇莱公之手。诗词的好坏未必与人好坏有关,若此,江南国主李后主都是一代名君了。”

“奇少年,”史矸心想。

一个蛋大的孩子与若大的相公程勘侃侃而谈,不但讲道理,诗词信手拈来,能不是奇才吗?

这是赏识的看法,不赏识的看法则是这小子无法无天,性子野,刁滑!

包括程勘也是这种想法。

真是糟糕的一天,又遇到一个糟糕的野小子!

不绕弯弯了:“你可否满意?”

还不放人哪。

“程公,小子自有分寸,”实际王巨心中也叹了一口气,在中国得学会低调做人哪,他也不想发生这种事:“昔日曹宝臣公久在秦中,治军森严,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世人却讥之。可是军纪象这种样子,官家欢喜吗?程公乃是一代名臣,当向官家禀明。”

“小子,这是程某的事,勿劳你操心,你还不放人!”程勘索性喝破。

第五十一章想法

其实王巨说的真的很重要。

无论戚家军,岳家军,或者后来那支人民的军队,都以军纪闻名于世。正是森严的军纪,才造就了强大的军队。前朝也有,不仅是曹玮的军队,还有程不识的军队,周亚夫的军队,李绩的军队。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似乎一起看不到,曹玮以严治军,反遭到种种讥讽嘲笑。这真是一个古怪的朝代啊。只要沾到兵,一切变得不可思议。

“小子能否提出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围林寨驻军前面是黑蜂盗,后面比黑蜂盗更恶劣,程公能否换蕃骑营或者保捷军驻扎?”

“保捷军就能变好吗?”程勘忍住怒气说。

“保捷军与蕃骑营虽不能变好,可他们是二等兵,行事必有忌惮。否则围林寨临近最边陲所在,又夹在保安军与延州管辖的交界处,天高皇帝远,即便换其他京城禁军,依然有种种不好现象发生。非为王家寨恳请程公,乃是为这一带数千户所有边陲百姓向程公恩请。”

程勘又是冷哼一声。

不算太过份的要求,即便王巨不请求,他也要换人,否则以后必有冲突。

至于看到七名手下被斩首示众吓傻了掉的程平,回去后好好处理!

太让他失望了,就害怕围林寨会再发生不好的事,派驻前,刻意招见程平,再三嘱咐,甚至将本家同姓程都使了出来,那知道才来几个月,便丢人现眼了。

“世间高尚的隐士却是不多,多数人为了名利,也就是权利金钱美色而奔波操劳,因此矛盾多多,我朝有内争,西夏辽国同样也有。然而不管如何争,不能勾结外敌,这就是规则。但延州城为了仇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