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说未统一西北,就是统一西北了,这么多百姓如何强行迁徙,如何保证迁徙后没有其他部族涌来?就连快成了戈壁滩的大非川还有许多部族在继续游牧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牛羊啃得尽。

延州,包括东南的鄜州,西南的环庆地区,都有大量游牧业,只是游牧规模不及大漠那边,并且也不是很远。然而问题便来了,陕西除了牧业还有种植业,这意味着便能养活更多的人,更多的人便会养更多的牛羊,据说一个小小的河湟地区,居然有七八十万余帐百姓。

牛羊艰难的啃着草,人要活,它们也要活,最后没得吃,便啃草根,恶劣循环开始。这便是如今延州大半光山的由来。

王家寨水土同样很差。

于是王巨才有了这条想法,居然还让他找到了紫苜蓿,这种植物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长安的。大家种植它,多当成观赏植物,绿化,或者当蔬菜食用。延州附近也有许多野生的苜蓿,以及一些人工种植的苜蓿。但大家还不知道它真正价值所在。

这种泼辣的植物载下去,马上就成活。

随后割了两茬,还割了一些青苇,将它们风干,留作冬天的青饲料。

冬天来临后,用这些青饲料与干草秸杆喂羊,因此王巨养的羊又肥又胖。

同时王巨在秋闲时,利用大家对他的信任,将劳力集中起来,在寨子西北一个溪谷里建设了堤坝,安装了一道简易陡门,又从浑州川引来河水,于是一个四十来亩大的小水库便形成了。

在西北水就是生命的源泉啊。

有了这个小水库,来年庄稼就会丰收。

王巨先将羊圈里的湿草弄出来,非是浪费,这里湿草上有许多羊尿羊粪,沤一沤便是最好的农家肥。

然后又换上干草。

其实还有,羊圈是依照他吩咐所建的,向阳,位于高爽所在,下面还铺了熟石灰。

眼下他的羊还属于共有财产,抽空大家一起帮忙的,不然他也不要想读书了。

不过羊羔子将属于他的了,这是当初他与乡亲们的约定。

几个少年在远处差一点想捂鼻子。

但也要看,吴琳退休了自己插秧种田,让铁石心肠的朱元璋都感动了。但是农民插秧种田,食不果腹,衣不撇体,谁会感动。工匠盖房子,大家都唾弃,这是低人一等的泥瓦匠,但学士罗复仁穷得只能自己替自己盖房子,朱元璋只能唏嘘良久。

若是普通的羊倌儿在干这个活,几人早就跑走了。

正是这一条,几家人都不是傻子,于是听任自家子女在王家寨厮混。

某种程度上他们认为王巨能与他们子女交往,孩子看到一些穷人的生活,看到王巨的生活,以后便珍惜财富,就不会破家荡产。

王巨又用独轮车拉到饲料。

“苜蓿啊?”

李小娘子家好奇地过来观看。

“它可是一个好东西,来,我给你们看一样好东西。”

将大家伙儿带到他家中,从柜子里拿出一个苜蓿:“就是它。”

“它是什么好东西?”朱俊不解地问。

“看看它的叶子。”

“叶子?”

“数一数它有几片叶子。”

“四片。”

“再数一数其他苜蓿有几片叶子。”

“咦,是有不同。”

“苜蓿是幸运草,它不仅提供观赏,菜蔬,还能养猪马牛羊,其效果都胜过了麦豆,还能带来幸运。”

“王小郎,你又要讲故事了。”

“没有骗你,不过不是每一个苜蓿都能带来幸运,只有四叶苜蓿才是幸运叶,撕下它的叶瓣,撕第一片叶瓣时念一句,一叶带来荣誉,撕第二片叶瓣时念一句一叶带来财富,第三叶瓣是一叶带来真爱,第四叶瓣时是一叶带来健康,最后再说一句,四叶草啊,你拥有这四种能力,然后许下一个愿望,多半能实现。朱二郎,你来试一试。不过要注意哦,愿望要求不能太高。”

二妞咯咯地乐。

这是大哥以前哄她开心时说的话。

决窍就在最后一句,愿望不要太高哦,自己有什么愿望呢,不过就是多听几个故事,当然全部实现了。于是她偷偷找了一些四叶苜蓿珍藏起来。

这个苜蓿便是她收集后晒干的。

时间久了,又是现在的王巨开启她的启蒙智慧,当然知道大哥是在骗她开心的。

但朱俊不知道啊。

他真的依照王巨所说的话去许愿。

“二郎,许了什么愿望。”

“开心一天,忘记烦恼。”

“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呢。”

“还真实现哪,”李小娘子咯咯乐道。想让朱俊开心容易哪,将那个香玉娘子找过来,唱上一曲,保证朱俊就开心了。但天知道那个扇盗将她们三人带到什么地方躲起来。

“不管了,我带你们出去钓鱼吧。”

第三十二章山那边的人(加更求推荐收藏)

“江河冰封,哪里能钓鱼?”

“错,这时候钓鱼才有收获。”王巨从寨中借来钓鱼杆,又伴了鱼饵,将大家带到水库边,水库终于建好了,正好抢到了最后一次秋汛,许多河水溢到水库里,到了春天来临之时,它便能起到灌溉作用。

天也到了最冷时刻。

水库上面结了厚厚的冰块。

但深的地方仍有八九米,因此王巨再三嘱咐大家小心。这才开始凿开冰洞,然后道:“大家可以坐在冰上钓鱼了,保证收获满满。”

大家都不大相信。

在缺水的陕西北部地区,这片水的面积也不算太小。但他们都知道这是刚刚建成的简陋水堰,可能有些鱼儿随着秋汛的浑州川河水涌到里面,可本身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能有多少鱼?况且收获满满四个字。

“试试吧。”王巨贼笑道。

因为延州缺水哪,所以未听说过东北有一群人,不仅在冬天凿冰钓鱼,还会由皇帝带领,组成几千人的大队伍凿冰网鱼。那才叫壮阔的场面。

实际抛弃国仇家恨,宋朝周边几个国家都很意思……

忽然后面传出一声哭声,朱俊的小弟朱小四在冰上未站稳,一下子滑倒,摔得有点痛,号淘大哭起来。

反而比他小了一岁的三牛过去不停地哄他。

不过朱小四很快就不哭了。

水库冰封,水又不能流动,上面凿出几个窟窿,空气透过来,里面鱼儿自发地一起向这边游,只是即使经过沉淀,水库里水依然有点浑浊,大家看不到。

因此李万元立即感到鱼杆在动弹,用力一拉,一条金色的鲤鱼蹦上了冰面。

大家一起嘻嘻哈哈地去抓。

收获不小,到了下午时分,一起来杀鱼,宋朝饮食习惯多以煮为主,包括炖、煨、烩、焖、滚、灼、煲、熬、氽、羹……各种炒菜开始兴起,但在延州农村仍不常见。

另外还有一种传统的饮食习惯,那就是生食,包括鱼,生食鱼片鱼丝,在宋朝很常见,许多雅人往往带着调味品,与几好友来到河边垂钓,钓上来鱼后,便杀鱼清洗干净,自己切成鱼丝鱼片,就着酒一边吃一边赏看风景。

还有一些喝茶的习惯,以及其他,如椅子虽兴起,不过许多人仍习惯于“席地而坐”,甚至发音都能找到一些音节,以至王巨初来宋朝,一度以为来到棒子与倭国某个时代。

这是很开心的一天,李小娘子忽然说道:“朱二郎,你的愿望真实现了呢。”

二妞埋下头偷乐。

但王巨没有陪他们玩耍。

他又嘱咐一番,便回去了。

来到寨中,看到元黑子与孙铁匠带着十几个学徒一边在锻剑,一边教他们手艺。

王巨皱了皱眉,又来到王全家:“翁翁,元黑子怎么收了这么多徒弟?难道翁翁想扩大剑的生产?”

“不对吗?”王全奇怪地问。

“非是,寨中乡亲生活好了,我也想,如果条件成熟,会主动要求翁翁选几个可靠的乡亲,我将那种钢化技术教给他们。不过我有点儿担心。一个孩子拿出几文钱上街买果子吃,会平安无事,但若拿着一锭金子,又无人陪同,走在街上,九成要出大事。若是再大规模生产这种剑,当寨子富得让四周所有村寨都垂涎时,那不亚于一个孩子拿着一锭金子走在大街上。这是边区……”

王全一呆:“难道我们宿命就该穷困吗?”

“也不是,记得西夏如何发迹的吗?李继迁起初也很惨,多次被我朝官兵击败,逃亡到南河套的戈壁滩上。但他败了便请降,请降后再发展恢复,壮大了再反叛再扩张。一步步拿下定难四州,一步步拿下灵州。我朝士大夫赞扬李德明,说李德明安份守己。错也。那也是高明的一步棋,向我朝请和请臣,换取我朝不攻击,便好西下河西走廊。得到了横山,得到了灵庆,得到了河西走廊,终于有实力立国。我朝挡也挡不住了。”

“大牛,我不懂啊。”王全苦恼地说。

一个小寨子,与西夏立国有什么关系啊。

“大者为国,小者为家,道理都是一样的,想要拥有财富,就需要有匹配的实力。如果族长想扩大生产规模,请接受我的几条建议,否则王家寨会有血光之灾。”

不要以为说着玩的,若是王家寨一年能生产上千把山寨的夏国剑,几年后将会积累可怕的财富,说不定西夏都会派少部军队直接攻打王家寨,更不要说四周复杂的其他村寨。

“那几条建议?”

“第一条正式想一想如何在寨子四周布置一些简易的防御工事,比如是寨墙,如今这个寨墙单薄,若是有十几个壮汉抬着撞木,顶多几下便将土墙撞倒。第二条是采购一些武器,良弓利刃。第三条将寨子中的丁壮集结起来训练,而非是象以前那样,与敌人作战单打独斗……”

正是这样,所以那天战斗在那么大优势下,还有许多黑蜂盗逃走。不然那有后面的种种麻烦。

“小富即安,大富虽好,却有很多苦恼。”

小富即安!

即便他说了三条建议,大家也会采纳,王巨仍不想扩大生产规模,王家寨实在不是一个“工业致富”的好地方

开心一天即将过去。

傍晚的余辉柔和而又美丽。

不过雪野寂寥,万木萧瑟,终是一片寒冬枯零景象。

王全正将寨子里几个重要的长辈聚集商议,王巨提议好是好,可得需要不少钱与劳力的。

王巨坐在雪坡上,看向远方。

没那么简单!

“大牛,你担心训练的事吧。”

寨子就这么大,眨眼大家便知道了。寨子里的李三狗走过来,轻声说道。此乃是一个真正的羌人,十几年前带着妻儿投奔王家寨。平时很少说话,直到那天战斗打响,他一连射杀了数名黑蜂盗,才让大家感到惊诧万分,原来是一个奇人哪。

王巨点点头。

寨子里有训练的人,官府抽调六人做了保捷军兵士,有三人驻地就在招安寨,不是太远,时常回来,由他们带领着大家训练,就能练出一支象样的民兵。

但王巨很担心。

非是保捷军不好,事实后来赫赫有名的西军多就是保捷军组成的宋朝军队,但这三人只是普通的兵士,能练出什么民兵?

“大牛,不如这样吧,若是寨子真扩大宝剑生产规模,不得不训练百姓,就将他们交给我吧。”

“三叔,不是我看不起你,这虽是训练,实际就是练兵性质,不是练箭术与武艺,这中间有区别的。”

李三狗沉默了大半天说道:“我以前带过几百名手下。”

“你是逃兵?”王巨盯着他脸上看,看刺字哪,就算去掉了,也会有痕迹的。

“你看不到刺字,我是那边的一名将领……”

“西夏那边的……为什么到了王家寨?”

“那边杀了我家大王,还要杀我们这些心腹,我无奈之下,带着妻儿逃过来。”

“你家大王……”

李三狗犹豫了一会,眼前这个大牛小时候虽出众,也傲气,还不能称为凤毛麟角,即便刚从保安军城回来,也未看出有什么不同。然而那天打猎后一跤迭倒,仿佛突然开了七窍。加上他又在拼命读书,可能未来前途无量,因此最后低声说道:“我家大王乃是野利遇乞。”

“什么?”王巨差一点跳起来。

明白他身份了,以前乃是野利遇乞帐下的一句偏将,后来李元昊中了种世衡的反间计,杀死野利遇乞,但野利遇乞还有不少心腹的,李元昊当然不会留下,因此他带着妻儿化名三狗逃到宋境,在王家寨隐居下来。计算他来到王家寨的时间,也比较吻合。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啊,若他不说出来,谁能想到他是野利遇乞手下的偏将?

“三叔,那时你还比较年青哪。”

“年青又如何,我的部下全是铁鹞子!”

提起这三个字,李三狗一脸傲然。

铁鹞子,西夏最强大的军种,清一色的重甲骑兵。

“铁鹞子在府州那边还不是被张亢与张岊一次次打败?”

“这世间有几个张亢与张岊?”

王巨不由也笑了,这些人用兵,不能用其战绩来分析各自兵种是否强大的,如观陈庆之的部下,就能说明江南兵强大无比?他们的指挥艺术早就弥补了军队战斗力的不足。

“不过寨子所需的是步兵为主,防御为主,铁鹞子……”

“大牛,你博学多才,山道上那次战斗你表现也十分惊艳,不过军旅你还是不大懂。攻城难守城易,不要以为山那边的人不善长攻城,就不善长守城了。宋人善长守城,就善长攻城了,若那样,幽州早被宋朝拿下。防御之道,我也懂一点。步卒攻防之术,我也懂一点。”

王巨却有些发呆。

虽然李三狗是野利遇乞手下的将领,可能会领兵作战,练兵整备,但不意味着会讲大道理,那是文士干的活。

不过这个质朴的话才是大道理啊。

想一想未来那座城池吧……灵州!

第三十三章愚者

“你是野利遇乞手下重将,为何不投奔朝廷,换取一官半职,而隐居在我们这个小寨子?”

“大牛,你还小啊,听说过山遇兄弟的遭遇吗?”

王巨无言以对。

山遇兄弟指山遇惟亮,山遇惟永,山遇惟序,乃是李元昊的叔父,自李继迁后,汉姓还是李,羌姓却不是拓跋了,有嵬名,有山遇等等,但也属于皇姓。

李元昊想入侵宋朝,当时西夏有许多亲宋派大臣,包括山遇兄弟,他们竭力反对,李元昊便动了杀机。山遇惟亮便想投奔宋朝,先是写信给金明寨李士彬,准备率兵扼守黄河渡,阻挡元昊部下,将部落内属一起迁徙到宋朝,不知什么原因,未等到李士彬的回信,那边元昊却准备下手了。只好仓促逃跑,其母甚至怕连累他们逃跑速度,置于室中,焚火自尽。

这是第一错,否则安排妥当,宋朝将迎来数千山遇部族百姓与兵士,其中还有许多是西夏的皇族,不用打仗,只要派他们于战场上喊喊话,也有许多夏兵心乱了。

山遇惟亮仓皇带着名马珍宝逃到保安军,知军朱吉通报延州知州郭劝,这也不错的,那时山遇兄弟手掌西夏军政,对西夏虚实了如指掌,得到了山遇无疑等于得到了十万精兵。可郭劝反而为了两国交好,将山遇他们抓起来交给李元昊,山遇兄弟号哭称冤,郭劝不听,让监押韩周送于边境,让李元昊活活箭杀。

自此以后,罕有西夏重臣投奔宋朝,直到今年夏天……

尽管宋朝也意识到郭劝做错了,包括赵祯都在反思,但自此以后谁会相信宋朝呢?

“大牛,不是我没有归属感,中国地大物博,百姓勤劳,人多了就容易出人杰,不是没有人才,就象你,若是换在其他朝代,说不定就成了一名重将,但为什么要拼命读书。若是继续这样下去,纵然再多人才,早晚中国必得被夏辽消灭。大王曾经评价过宋朝,畸形的国家,不然大夏何以敢立国!”

王巨大半天才憋出一句:“那你为何不投奔辽国?”

“往哪儿逃,过一天算一天吧,不过小子,你可不要泄露出去啊。”

“你武艺如何?善长什么,箭,还是刀剑枪棒?”

“问这个干嘛?”

“寨子里的人见识短,没有好身手,不能服众。”

“你二叔如何?”

“他不错啊,有力气,箭术好。”

“我见到过,不过若放在战场上,我五合之内,必斩你二叔。若是我骑在马上,我一合就斩掉你二叔。”

羌人说话就直来直去,王巨却咽得不轻。

半天后他才说道:“那么也行,我对族长说一下。你再与寨中丁壮比较一下,让他们心服……对了,当初野利部下就你一家逃出来了吗?”

“不止我一家,还有一些人。”

“他们呢?”

李三狗摇了摇头。即便透露了真相,他也未说他的真正姓名,想来肯定不是三狗这个名字。

比试开始。

其实指挥能力与武艺有什么关系?那样王巨都敢PK跛子陈庆之了。

但寨子里相信这个啊。

比试很快有了结果。

王嵬、苏大丁、王小泉三个大汉站在谷场上,脸胀得痛红。

憋闷哪。

他们三人可以说是寨子里身手最好的,可是无论箭术、刀枪,还是棍棒,或者举石锁与相扑,他们三人无一人是李三狗的对手。

而且让王嵬更憋的是他在心中比较了一下,即便连他最崇拜的大哥王平若是活着,恐怕还不是这个羌老汉的对手。实际李三狗也不算老,只是看上去有些老气,才四十出头呢。

王巨看着二叔的表情,有些想笑。

这个结果是王巨早就料到的。

西夏那边的铁鹞子都是羌人,相对而言羌人比汉人更强壮,这是没办法的事,一个是“食肉动物”,一个是“食草动物”,一代代基因相传下来,两者体力肯定有些悬差。

他说野利遇乞出事时就指挥了数百铁鹞子,那时李三狗应当才二十五六岁,若非勇力过人,不可能成为数百铁鹞子的首领。

这是在谷场上比试,若是在战场上,在马上,穿着盔甲,二叔他们败得会更惨。

王巨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一只手拍上了他的肩膀:“小哥,有麻烦了。”

“东翁,什么麻烦?”

“老夫派人与白云道长联系,可不久他就逃走了,不知去向,他的徒子徒孙反而上门向老夫要人,说是老夫害了他。”朱欢郁闷地说。

早知如此,不如当初就直接干掉他。

黑岙岭的事程勘都放下了,难道程勘还会为一个神棍追究自己的罪行?

“这倒是一个麻烦……”王巨沉思。

不管朱欢害未害,得有证据。

然而朱欢肯定说不清楚。

并且有了这个大师的诅咒,两家即便成亲,心中也不会舒服。

似乎那个赵家小娘子与朱俊差不多大小,虽然据传有的大户人家的小娘子为了寻找一个好夫婿,宁肯拖到二十五六岁都不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