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咚的一声,周泰始终在力气上逊色了一些,腰盘吃不住力,险些被压到战马的背上,二人就此错马而过,远远对立。

对视两眼,再度厮杀起来,同为使刀的高手,都是追求一击毙命的招数,二人想要分出胜负,就在一线破绽之间。

短短十息间,二人间就过去了二十余回合,虽然不分胜负,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周泰已经被压着打了,往往招数相较不远,那力气就会成为胜负的唯一要素。

大刀再次碰撞到一处,黄忠双目凝重,大刀诡异的挽出了一朵刀花,想想枪花的形成,全靠长枪的长度和枪身的柔韧性才能做到,大刀舞出银花,这还是头一遭见到。

周泰心底暗惊,措不及防下竟然判断不出该防御哪路,直到大刀出现在右边,这才侧过身子稍微格挡了一下,但吃不住巨力直接从马上掀飞。

这也就是裸身武力达到96点的周泰,换做其他人恐怕已经被斩杀了。

轰然落到地上,周泰腰身刚想挺起来,却察觉到耳边刀刃的森冷,不敢怠慢,左手支起身体一旋,右手大刀从怀中转出,直接猛力撞击到黄忠的大刀上。

这一击堪称用出了全力,黄忠挂在战马上的身体,差点反被掀飞,一时间惊疑不定的看向落地的周泰,实在想不通为何他能在关键时候爆发暗劲。

也许只有远在上党的李王才知道,这是因为周泰失去了马匹,反而得到神器三点武力的增幅,可谓造化弄人,但尚有一点李王有些疑惑,就是黄忠的无双技能为何没有提示……

第一百九十七章 算无遗策

周泰瞬间爆发的力量足够秒杀一切二流武将,就连次一点的一流武将,在措不及防下也有被秒杀的可能。

一击未果周泰尚未失去理智,还记得李世民的叮嘱,迈腿狂奔,向着本军大营跑去。

黄忠怎能遂他的愿,举起大刀想要追赶,但又担忧周泰此举只是卖个破绽,他算是看出来,弃了马匹的周泰无论是招式还是力道,都提升了不少。

局势不容多想,黄忠捻指一并,抽出箭羽,拉弓满弦,一枚流星般的箭矢飞射而出,竟比罡风还来的急速。

周泰听见耳边风声,还以为黄忠大刀袭来,匆忙将头一撇,大刀就要回身迎击,势大力沉的箭矢根本不给他格挡的机会,直接没入肩胛,力道不减,带着周泰蹬蹬的向前扑了好几步,这才散去力道,静静的挂在周泰的肩膀。

“叮咚。。。黄忠无双技能坠流星爆发:黄忠可发连珠五箭,连珠箭齐出时,每一箭叠加武力三点,并且每一箭将会降低敌将全属性1点,若其单箭开弓,有30%的几率使箭矢带上流星之势,强行提升武力10点,并降低敌将武力3点。”

李王大吃一惊,黄忠这技能有点逆天了,凭他的箭技,随便配合一员猛将,谁来都只有饮恨,这数值的降低和增幅有些猛烈啊。

周泰此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喘,猛地一翻身,连滚带爬的回返本军,喝道:“撤退撤退,此人老而不减勇力,猛比廉颇,不可力敌。”

主将不敌,连带大军也是一阵慌乱,赶紧调转马头,向安城奔逃而去。

刘磐大喜道:“黄将军果真威猛,此役当记一大功,不过当务之急是随我杀敌。”转身喊道:“将士们,冲锋。”

近四万将士看着周泰的一万兵马逃走,惶惶如丧家之犬,都觉得胜券在握,嗷嗷呼喊着冲杀过去,这些光生生的头颅,每一个可都是功绩啊。

狂奔有五里路,周泰大军终于被撵上,短兵相接不在话下。

周泰军有李世民早早叮嘱,这时候虽慌不乱,一路且战且走,只管招架,不求杀敌,敌军一时间竟然无法将其冲散,这就像卯足了劲,一拳打在棉花上,令人心头不上不上,极为难受。

又退了十余里路,仍旧没有出现较大的伤亡,倒是刘磐军将士有些索然无味,心态渐渐烦躁起来。

黄忠眉头紧皱,安城已经遥遥在望,本军将士却如同无头苍蝇,胡乱冲杀,渐渐失了章法,赶紧道:“刘公子,敌军本营在望,何不收拢大军,以免被敌军抢占了先机。”

刘磐哈哈笑道:“汉升太过谨慎了,你看这敌军四散奔逃,只有招架的功夫,连反抗都忘却了,岂是我荆州儿郎的对手,若是安城大军不出来还好,要是真敢出来,一并扑杀便是,凭我数万大军和汉升的勇猛,谁来都是送死。”

刘磐一脸意气风发,倒不是说他不够谨慎,而是难得遇到如此大胜,有些失了理智,毕竟李世民叮嘱周泰只败不胜,大军奔逃间,很难看出端倪。

一路撵杀,路过一片荒草地时,黄忠再次忍不住了,拱手道:“刘公子,正所谓穷寇莫追,如今我们全军掩杀,已经追出了三十里路,再深入二十里便是安城了,还请公子三思啊。”

刘磐正想好说歹说安定黄忠,但南北两面突然响起阵阵擂鼓声,宛如平地惊雷,炸响在四野之地。

李世民亲自率领一万兵马埋伏在此处,半人高的巨石在荒草地并不显眼,随着兵卒缓缓推动,起先还不明显,半晌后随着惯性的驱使,巨石竟然在平地奔腾起来,直接滚向刘磐大军。

好些将士躲闪不及,被压成了碎泥,猩红的血液混杂着一些令人作呕的白色浆糊,令整个战场都宛如修罗地狱。

这还只是噩梦的开始,四野之地几乎全是杂草,临近九月大多都已枯萎,盘杂在一起,最是易燃。

野草地接连有五处亮起火光,刘磐军一时间慌了神,竟然忘却了追赶敌军。

周泰检查了箭头,发现并没有毒液,这才稍稍心安,抬头正好看到四野火起,记起李世民的吩咐,点火之时就率军掉头掩杀,顿时有些拿捏不定。

毕竟水火无情,不分敌我,若是受到波及,误伤己方,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啊。

周泰一阵犹豫,但军令如山,此时千钧一发,根本不容他质疑,咬牙道:“敌军已经乱了阵脚,随我冲杀。”

一声令下,早就憋了一股子气得江东军才不管火势,调转身形,狰狞着面目扑杀向荆州军,局势的变换太快,换来的却是刘磐军的错愕,前排兵卒慌神间忘记了反抗。

长戈宛如割麦子的镰刀,收割着兵卒将士的性命,乱世中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谁会在乎?

五团火光冲天,竟然神奇的将荆州军分割成四团,外部兵卒还好,能看出火势的端倪,但内部两万余将士因为慌乱,还以为火光早就连绵成一片,一时间推搡踩踏,不少兵卒丧命己方人马的脚下,可谓悲惨。

有人不解了,为什么火势没有蔓延,因为早先李世民就除去了大部分火势周围的杂草,为的就是不让火势蔓延,而周泰军为何也没有异样,正因为其大军抱成一团,没有被冲散,首尾都能顾及,这时候游走在火势中,才能心安。

五牢困龙阵,在极大的战场上,用火势造成假象,能让敌军误以为身处大火的包围,慌了心神,忘记反抗,己方只消派遣一员骁将,率领数千兵马入阵,一阵拼杀,能将数倍于己方的敌军瞬间冲散,只顾夺路而逃,再无拼杀之心。

一些兵卒找到牢笼的出路,正庆幸逃出了火势,免受其害,奔逃了一阵,突然大地一陷,一道一尺出头高的巨坑出现在眼前,那些兵卒措不及防,纷纷落入其中,但还好大坑下没有陷马桩,否则又是一波杀戮。

后有追兵,左右又是巨坑拦住去路,刘磐已经失去了斗志,只好惶惶中朝着原路夺路而逃。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刘磐的绝望

黄忠陪护在一旁,心底暗自一声叹息,李世民果真狡诈,招数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刘磐策马就走,亲卫护卫在身边,紧随其后。

奔逃了好一阵,前方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前方来将可是荆州刘磐?”

刘磐暗惊,抬头看去,只见前方一列兵马一字排开,目测能有五千多,相较于自己的残兵败卒,这就是致命的。

李世民立在码头,拱手道:“世民在此恭候多时,还请刘公子下马一叙。”

刘磐冷笑一声,暗道:“若自己下马,那不就真成了待宰的羔羊,怎么可能。”

这刘磐要不是数值不高,必定也是留名史册的将领,正是因为其不屈的气节才得到了黄忠的认可:“李世民,两军阵前只论胜负,没有交情,既然你将我逼入绝境,何不就此拼杀,也好全我刘磐忠义之名。”

李世民诧异的看了眼刘磐,摇头道:“你忠的是何人?刘表吗?如今天子为刘协,破虏将军受天立命,为天下效死,敢为先锋,而刘表不尊天子号令,划治荆州,做起了一方诸侯,十八路诸侯进京勤王,刘表却高坐凉台,坐观天下走势,天地昭昭,其心可表,乾坤朗朗,其人可诛,你为其侄儿,何不为荆州人士作先驱,倚为表率,方能彰显我大汉之天威。”

论诡辩,刘磐怎是李世民的对手,一时间被说的面红耳赤,不过其生入豪门,气度还是值得中肯的:“李世民,孙坚先是在袁术麾下效力,之后改换门庭,入江东自立,去岁大战,更是以下犯上,征伐袁术,此举可谓不忠,随后南蛮来袭,又苟且偷生,以利诱使袁术罢战,枉顾南地百姓生死,惨遭荼毒,此为不义,如此不忠不义之人,何谈英雄?”

李世民哈哈大笑:“东乡侯李王,私自放走乌桓单于蹋顿,昭告天下以虫食之计坏其内部,其影响之深远可比马伏波用兵,他的观念尚且如此远大,何况破虏将军收拢兵权,应战南蛮?”

刘磐一时无言,转身看了下后方的惨状,一颗心沉到了谷底,但本军数万将士都可以降,唯独他刘磐不可以,因为他是刘表的亲侄子,更是一军主帅。

“荆州的儿郎,此役何不效死,感念刘荆州予我们的安定?”

一声大喝激起了军士的热血,除开一千亲卫,此时陆陆续续有逃出五牢困龙阵的兵卒聚拢,人数大概已有三千余,兵力上并不输李世民多少。

“为刘荆州效死,保荆州万事安泰。”

“为刘荆州效死,保荆州万事安泰。”

战争就是这样,一方的统治者只要处事不过底线,在民众的心里都会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刘表入主荆州,联合一批地方士族,打压一批地方士族,三年来深得民心,其执政理念也不能忽略。

李世民也没抱希望在劝降上面,见敌军士气高涨,便知道事不可为,右手暗中对令旗兵打了个手势。

计划照旧,李世民大军掩杀,但中部区域却微不可见的打开了一道缺口,有助于敌军突破过去。

好一阵厮杀,黄忠力保刘磐,双手持刀,马下亡魂已达三位数,好些兵卒的肚子被其划拉开一条口子,肠子混杂着黑色的秽物流了出来。

刘磐马鞭一指前方,喝道:“突围,敌军势大,速速突围。”

似有所感,李世民大军微微分开,中间留出一道缝隙,虽然不大,但总比铜墙铁壁来得好。

刘磐在护卫的守护下,一马当先,逼退沿路的敌军,直接穿出了敌军方阵,向远处奔逃。

黄忠犹豫的看了眼紧追不舍的敌军,道:“刘公子先走,容黄某为你断后。

刘磐犹豫了一下,还是拉住黄忠的手道:“将军只要安然回返,我做主向叔父举荐你为一郡太守,保重。”

黄忠知道刘磐的话不是作假,乃是真情流露,感动道:“公子自去便是,黄某唯有以死方能报效公子知遇之恩。”

李世民原本就有意放刘磐离去,后面还有两道关卡自会将其拦下,以保存己方为数不多的兵力,但没想到尚有一人悍不畏死,独断后路。

李世民转身道:“此为何人?”

身旁一个见多识广的兵卒拱手道:“夏口一役,民间流传荆州双猛将的故事,此人便是其中之一,姓为黄,名为忠,表字汉升,现为韩玄麾下军师马。”

李世民点头,尉迟敬德的死,便是此人一手造成,但成大事者,不会被感情左右,相较于已经亡故的尉迟敬德,能一箭秒杀他的黄忠,足以撑起一片天地:“众将士扑杀过去,不可坏其性命,只消将此人活捉,我有后用。”

一声令下,大军轰然而动,好些追赶残兵的将士掉头转向黄忠。

黄忠不及其人靠近,连珠箭齐发,当头十余人应声倒地,无一不是喉咙被穿透,死得不能再死了。数千将士扑杀,黄忠的弓箭也就只是昙花一现,立下微末功绩,随后便被大军吞噬。。。。。。

刘磐拍马远走,行至一处矮丘才掉头望去,正好看到黄忠失陷大军中,眼眶一红,悔不当初,要是之前听进去黄忠的谏言,稳扎稳打,也不至于被敌军逼到残军败逃的局面。

江潮滚滚,不进者,只有败亡,这便是时间长河不变的规律。

刘磐率领余下不到两千人马,蓬头垢面来到之前驻扎的地方,心中叹息一声,也来不及收拢物资,就要退走。

一声牛皮战鼓轰击的声音响起,周泰留下埋伏的三千兵卒应声而出,箭矢飞扑直下,奔着刘磐大营而去。

三千兵卒也不短兵相接,就在远处射击,荆州军奔走,他们就继续跟上射击,直到荆州军留下数百条人命,才放他们离去。

残军随后来到九尺丘,刘磐已经不似来时般意气风发,冠宇早已不见了踪影,甲胄破败不堪,将无将相,神志也消沉了不少。

叹息道:“李世民用兵,只如鬼神,将我的心思步步算准,也不知后方是否还有埋伏。”

随着话音落下,四伏中一阵喊杀声响起,原来早早埋伏好的孙策伺机而出,正好兜头与刘磐打了个照面。

第一百九十九章 劝降黄汉升

孙策整个人都是郁闷的,后方安城方向火光连天,就连他都能看到,其灼热的气浪就好像扑打在其脸上一般,令整个人都****难耐。

两日来接连剿灭了两拨押运粮草的兵卒,人数不过一千五百人,而且大多见势不妙就倒地投降,很不痛快,气急下孙策差点杀俘了。。。。。。

这时候远处一阵喧哗,听声音的来向,知道是刘磐残军,这才大喜过望,不过孙策也算小心谨慎,并没有急忙扑杀出去,反而借着九尺丘的掩护,打量起敌军。

此时刘磐军人数不足两千,多半人马都是瞧见事不可为,各自趁着刘磐不注意,当了逃兵。

孙策观察了良久,心中顿时笃定,李世民曾经说过,若敌方残军奔逃到九尺丘,便掩杀出去,将敌将生擒活捉。

待得刘磐逃到不远处,孙策暗自打了个手势,后军应声而起,左右两路各有埋伏,不长时间就将刘磐的残军包围。

似乎已经认命了,刘磐愣愣的看着一马当先的孙策,早在周泰故意卖出破绽,李世民伏兵断路,更有大营外暗藏的伏兵射杀,他就猜到后路中必然还有李世民的暗棋,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哐当一声,丧失了斗志的众人再无反抗之心,丢掉手中的兵器,蹲在地上等候敌军的清剿。

时间不长,全场荆州军就只剩下刘磐还在站立着了。

孙策一脸的郁郁之色,弄了半天还是没有畅快的征战沙场,除了投降还是投降,莫非刘表麾下都是纸老虎?

这时候刘磐惨然一笑,悲凄道:“想我刘磐生在豪门,却养尊处优,多有战事,却都在荆州将士的庇佑之下,今日独领一军,不止害了黄汉升的性命,更是将这三万余铮铮儿郎带入绝境,我之罪天地难恕,就此而去,以慰藉无辜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说着佩剑一横,就要抹脖子撒手归去。

众人眼前一花,一道银芒落到喉咙之间,其森冷的气息逼得一小块皮肤暴起鸡皮疙瘩。

孙策的长枪很快,快到众人都没有看到他是怎么抬手的,随之刘磐的佩剑就应声落地了:“你就是敌军主将刘磐吧,刘公子,都督有令,可是要将你生擒活捉,要是你在我这里伏诛,那可就白白失了一桩功绩。”

刘磐不住苦笑,何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别人邀功的俘虏,当真造化弄人,到了这里刘磐已经失去了寻死的心思,自己眼力劲不低,孙策的武艺足以胜过荆州大半武将,在这种枪法入神的武将面前,想要自杀,无异于登天。

刘磐征伐李世民便草草落下帷幕,文聘统率先锋军向安城行军,途中收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刘磐兵马近四万,比李世民全军还多,竟然不出数日,便被剿灭殆尽。

文聘沉声道:“立刻将急报送到都督手里,我军就此驻扎,等候都督命令。”

斥候拍马而去,直往中军大营奔去,那里有黄祖亲自统率的五万人马,倾尽了江夏周边十县的兵力,势要取下李世民首级。

大帐中,李世民高坐堂上,对着五花大绑的刘磐道:“刘公子,都说识时务为俊杰,如今你的年岁不过二十出头,正是大好青春,何不投入我帐下效力,我保证你受以重用。”

刘磐苦笑一声,摇头道:“若我是别部将领,大可投效都督,但此时我依旧是荆南的将军,统管长沙军务,李都督此言却是瞧不起我刘磐了。”

李世民起身走了一圈,叹息道:“刘公子年少有为,气节更是高大,世民实不忍让公子就此饮恨,这可如何是好。”

乱世中有些人不惧生死?但也要死的有所值,刘磐说的坚决,不过是大义作祟,这时候听李世民似乎有转圜的余地,有些期待的看着他来回踱步的身影。

良久后李世民双拳一紧,决绝道:“不如这样,刘公子在我这稍住些时日,待得战事平定,我便放公子安然离去,如何?”

刘磐不疑有他,但也不能表现的过于兴奋,只好低着头不说话。

李世民双目一道精光闪过,微不可见的掩饰过去,笑道:“左右何在,为何还不给刘公子松绑。”

左右护卫赶忙上前,为刘磐松绑,刘磐揉了揉发麻的手肘,抱拳一礼,全做感谢。

李世民又安排了桌椅,就让刘磐挨着他的桌案而坐,随后到:“将黄忠带上来。”

黄忠同样是五花大绑,被两个兵卒推搡着走了进来,正要开口大骂,突然瞧见刘磐安坐堂上,惊疑道:“刘公子?莫非你。。。你降了李世民?”

刘磐面色有些不悦,正要解释,却被李世民笑呵呵的打断:“黄将军此话过激了,刘公子本就是汉人,我主孙坚也是大汉天子亲封的破虏将军,何来投降一说。”根本不容二人回话,李世民抢先一步来到黄忠身前,亲自为其将绳索取下,不忘说道:“黄将军同为汉人,也无别家之论,如今天下归心,你我之争不过是庶民之争,乃为天下百姓的生计而争斗,而非为了刘荆州抑或孙将军,汉升以为如何。”

李世民情不自禁喊出了黄忠的表字,其劝降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