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薛礼更不用考虑,他是帅才型将领,其无双技能也偏向统率,真要他沙场斗将的机会很少,李王也就不打算在他身上浪费了。

至于其他谋士文人方面,三点的增幅并不能让他们有质的提升,最后又考虑了李靖,但他101的统率在当今只有曹操麾下陈庆之能比拟,就连李世民100点统率和曹操98点统率也比之不过,每人增加数值的机会只有两次,李王自然不会傻不拉几的给李靖增加武力了,所以也给排除了。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周瑜、赵云、马超三人了,只有他们三人数值成长到最后能达到极限,只要李王消耗一次或两次紫色权限,便能将他们提升为拥有人类极限数值的人物。

李王眉头紧皱,呢喃道:“马腾如今还健在,马超是否会归心向我还两说,那就暂时排除吧,而周瑜极限智力为99点,现在无法查询其数值,恐怕也超不过95点智力吧,那么三点智力的增幅也就显得不重要了,毕竟李王麾下谋士还有贾诩,如今智力就已经99点了,鬼知道还有三点后天数值的增幅会不会激活出来。”

李王咬牙道:“将s级紫色权限使用,对象为赵云,指点数值武力。”

“叮咚…宿主指定提升赵云武力值三点…植入完毕,当前赵云武力103点。”

李王做这个决定是有更深考虑的,正是赵云的两个无双技能,龙胆和战龙之怒。

龙胆的增幅不可谓不变,态,何谓统帅?自然是一军最高将领,有调度全军权利的那个人,想想陈庆之为统帅的时候,他自身统率值高达101点,与70点武力差距为31点,龙胆技能便能提升赵云整整10点武力,加上战龙之怒的爆发,乱军中也定然威风八面,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李王瞟眼看到身侧的赵云精神一震,显然是系统已经将3点武力赋予其身上了。

“叮咚…赵云:统率93,武力103,智力81,内政69。”

李王思索了一下赵云初见时的数值,统率提升了2点,武力提升了5点,其他数值各有不多的提高。

心满意足的退出系统,李王不忘这时候还是两军阵前。

“张燕,你去叫阵吧,让公孙越出来答话。”

张燕策马而去,高声叫门。

时间不长,一人单骑策马而出,立在城下道:“末将不知前将军亲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李王策马而出,与其面对面道:“如今袁绍伏诛,伪汉朝廷岌岌可危,公孙瓒与我有旧,你作为其弟,何不献城投降,我可保你公孙一门安然无事。”

公孙越早有此意,如今大势所趋,公孙瓒无故逃回右北平郡,与渤海和巨鹿断绝了联络,迟早也会被李王大军收复,何不献城投降,反而还能谋取一世安稳。

“越自知大罪,愿献城投降,还望前将军绕我死罪。”

公孙越翻身下马,三拜九叩行大礼,李王一把将其扶起,身后众将一路跟随入城,也不怕他会不会起幺蛾子。

太史慈安排兵卒在城外安营扎寨,自己率领一部兵马进城,将控制权收入手中,李王随即吩咐张榜安民,并亲自前往街道小巷慰问百姓,公孙越一路陪同,倒是规规矩矩。

黄昏,公孙越在县府安排宴席,为李王及其麾下将士接风洗尘。

李王坐在主位,公孙越可不敢越俎代庖,李王如今风头一时无两,别看他年纪不过二十四五,但朝廷都对其讳莫如深,可见其势力的庞大。

不一会儿,公孙越安排了几个胡姬,都是异国人士,他们身材姣好,胡姬在古代便是胡人卖酒女的称谓,但李王对他们可提不起兴趣。

前世作为资深宅男,阅女无数,至于是什么女,当然是a字打头的动作演员了。

其他将领看的目不转睛,只有李王一脸的索然无味。

李王转身对一旁跪坐的公孙越道:“今日我便在县府休息,可有安排厢房?”

公孙越拱手道:“已经将主室腾出来了,只需前将军前往便是。”

李王喝了点酒,但不至于找不到路,在宇文成都和下人的陪同下,一道来到主室。

“成都,连日来你也辛苦了,去与各位将军畅饮便是,我这里有亲卫看护,不会出事。”

宇文成都点头应是,最后还是安排好护卫,才回去大厅。

李王将室门合上,大步流星的向床榻走去,近来连日攻伐郡县,马不停蹄,累坏了。

李王转身的瞬间,突然一怔,偏室火光摇曳,一道纤瘦的身姿正娉婷而坐,手中提着一杆毛笔,不知道在写什么。

李王借着朦胧的烛光,放轻脚步走到女孩的身边,只见绢纸上写的却是李王曾经抄袭后世的文章,顿时心头一愣。

少女写下最后一个字,起身施礼道:“将军,让静儿伺候你沐浴。”

一声酥脆的声音,李王借着酒意也不拒绝,任由其将自己的衣服除去。

李王合身躺入浴桶里,适中的温度让李王毛孔大开,连日来的疲累稍稍得到缓解,这时候少女铺开手掌,在李王胸口温柔的揉搓,也不知过了多久,李王浑身发烫,再也忍受不住胸口的欲望,一把将少女拉入木桶,纱衣被温水浸湿,里面竟然不着寸缕,就连亵衣也早早除去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孙静

李王以为自己知道此时公孙静出现在这里是为了什么,毫不掩饰心中的欲望,将小脑袋按在水中吞吐着兄弟,直到公孙静险些窒息,才将其从水中抱了出来。

公孙静刚离开水面便不住喘息,滑腻的香、舌卷曲,露在外面咳嗽,李王看得口干舌燥,顺手将其的身体掰转过去。

李王心想,公孙静此时出现在内室,无非是公孙越指使,以求谋取最大的利益,免去公孙一脉的杀身之祸,而这种吃肉又喝汤还不用付钱的事情,只要是个爷们都不会拒绝吧。

*********

李王也不去叫醒她,任由其枕着自己的大腿入睡。

夜深了,公孙静仍旧不见转醒,李王倦意再也忍受不住,就倚靠在床板上沉沉睡去,这一觉睡得很好,直至第二日日上三竿,才幽幽醒来。

但身旁的公孙静已经没了影踪,李王也不在意,就当是萍水相逢,各承欢快便是。

精神大振的李王穿戴好衣袍甲胄,推开房门伸了个懒腰,看到宇文成都已经等候在门口了,也没在意,抬脚向外走去。

行不到两三步,李王耳根一动,内院似乎有骂声,也不知怎么回事。

“成都,这公孙越兴致不错,大清早的倒是责骂起内院夫人。”

宇文成都讪讪的抬头,只见艳阳高挂,哪还是什么大清早啊,要把歪门邪道说的一本正经,还是你李王最牛鼻啊。

“之前怕公孙越吵闹到主公,我便差人去打听,听闻是其独女昨夜彻夜未归,今早发现其发髻高高盘起,恐怕是与人……也不知她是去了哪里,任由公孙越责骂也不说。”

李王一愣,转身道:“随我去看看。”

内院门前的两个丫鬟看到李王赶紧施礼,李王挥手示意她们噤声,自己迈步而入。

一个丫鬟想要追上去拦住李王,却被另外一人拉住:“你做什么。”

那丫鬟疑惑道:“当然是拦住东乡侯了,这内院可是公孙大人女眷所居的地方,东乡侯男儿身,怎能随意进出?”

早先说话的丫鬟无奈道:“你是真傻吗?连你都知道的道理东乡侯岂会不懂,既然东乡侯没有要通知,自然是冲着里面而去。”

“你是说…公孙小姐?”

……

公孙静此刻跪伏在地上,低着头面无表情,公孙越指着她愤慨道:“深闺女子,竟然彻夜不归,与野男人私通,还将发髻盘起,是要我的脸皮搁在那里?如此不守妇道,我要你作何?”

说着举起巴掌就要落下,公孙越也是武将出身,这一下打实了的话,公孙静的俏脸得好几天才能恢复。

公孙越高举的手掌却怎么也落不下,被李王右手紧紧扣住,就像铁钳一般难以撼动。

“公孙大人这大早上的怒气怎么这么大,得去去火啊。”

公孙越本来正要发怒,谁tm敢阻止我,但听到李王的声音顿时蔫了,赶紧拜倒道:“不知前将军亲至,未能远迎,小女昨夜之事实难启齿,还请前将军不要插手。”

李王呵呵一笑,转身将公孙静扶起,早在宇文成都说起公孙越的举动时,就猜到自己昨夜恐怕会错意了。

想来也是,公孙静作为其独女,深爱有加,早在年关袁谭欲娶她为妻便可见一斑,公孙静不愿意嫁给袁谭,公孙越和公孙瓒便冒着得罪袁绍的风险拒绝了这门亲事,如此溺爱,又怎会在昨夜将其推出来送给自己作践?

那公孙静临摹李清照的词就是预示,看来昨夜的疯狂是她自作主张。

李王叫过一旁的丫鬟,道:“将公孙小姐扶回房中歇息。”吩咐完便迈步离开,只是嘴里继续说道:“公孙越,为你女儿置办嫁妆,年底我会亲自派人前来迎接公孙小姐,到时候与我爱姬赵无双一并纳为妾室。”

公孙越这才脸色有些好转,但想到自己之前骂李王是野男人就是一阵心惊肉跳,不过此事算是过去了,又想到自己即将成为李王的老丈人,那么公孙一脉算是保存下来了,就算以后不能再手握军权,至少也能富贵一世。

李王走出内院,按着眉头一皱,将头绪理了理,年底需要迎娶的就有步练师、赵无双和公孙静,还真是麻烦,随后李王又想到了娇俏可爱的小乔,这小家伙来年四月就年满十六岁了,到时候要是自己不按照约定迎娶过门,指不定还要怎么跟自己闹。

李王自己把自己弄得郁闷,也没心情再巡视渤海,将众将士召集到大营中,安排接下来的一应事务。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兵马调动

李王一手支着脑袋,一手在桌案上轻轻扣着,众将士不知道李王的意思,心头跟随李王敲击的幅度而起伏。

“还是没有袁绍为何突然暴毙的消息传来?”

贾诩出列道:“我军收复被袁绍占领的郡县以来,蓟县刘虞仍旧被囚禁在深宫,连日来有势力的兵马调动频繁,不出意外是方腊贼军在行动,袁绍突然暴毙,想来与他有着必然的联系。”

贾诩是军师,有权利过问任何事情,但情报这一块都是沮授负责,这时候拱手道:“今日卯时,我接到一封密信,但其封皮上并没有落款,只是在上面标明前将军亲启,我没有拆开检查,请主公定夺。”

“拿上来。”

宇文成都小跑两步,接过信件交给李王。

李王嗅了嗅密信的味道,知道这密信不是出自周瑜之手,一把拆开,看了起来。

“前将军亲启…主公洪福,末将与公瑾暗中取得联系,从四月底直至今日,亲率步卒三百,领张清张顺两兄弟,扮作流寇,先后洗劫了公孙瓒治下右北平郡三个县城的县府,缴获马匹粮草不少,如今规模壮大到五百余人,深受各大县城官僚诟病,如今公孙瓒在公瑾的撺掇下,退守右北平郡治土垠,蓟县以东的无终等县城已经没有守备,主公需速速遣大军占领,防止乌桓四王钻了空子,荼毒我中原大地。”

“呼…”

李王长出一口气,仅仅三百人就能将公孙瓒布防在右北平郡的三万人玩的团团转,只有被动防守的机会,却无反抗之心,还是你李靖够牛鼻。

李王兴奋的一拍桌案,起身道:“张郃,你亲自率领一万步卒为先锋军,向无终行军。”

“末将领命。”

李王又转向马超:“孟起,你与异族有交手的经验,便让你领张郃本部骑兵,直奔徐无山以北的长城范围,路遇公孙瓒大军不用理会。”

“是。”

“侯君集何在。”

沮授赶忙道:“右中郎将还留在济北国驻军,并未跟随大军而来。”

李王点头,扫视了一周,最后停在张燕身上:“张燕,由你统率一万步卒前往广阳郡驻扎,敌军不动你则不动,敌军若来犯,则避其锋芒,务必为我大军牵制住他们。”

“末将领命。”

李王又转向赵云:“子龙,你与沮授领两万大军,向巨鹿郡行军,务必将其收复。”

话音落下,还不待赵云回话,公孙越拱手道:“如今巨鹿郡太守与我一样,都是瓒兄的从弟,其名公孙范,原为渤海太守,前将军可否让我随军出征,我定当于大军前劝谏他献城投降。”

李王欣然允诺,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一郡,何乐不为。

“宗望,你即刻返回常山,大军直接开赴广阳郡,将蓟县封锁,与张燕东西相望。”

“诺。”

“子义,你继续统领大军,由我坐镇中军,大军开赴右北平郡。”

说完还呢喃道:“公孙瓒啊公孙瓒,墙倒猢狲散,不知你可有想过也会有今日光景。”

并州军的巨轮正在隆隆行进,蓟县中却一副哀嚎。

袁谭披麻戴孝,跪在袁绍的灵柩前,泪水布满了脸,但只要有细心的人,定然会察觉到他嘴角微微勾起,分明是在兴奋。

“袁公子…”

“恩?”袁谭眉头一皱,不满意这个称呼。

那兵卒赶紧改口道:“丞…丞相。”

袁谭这才满意的点头,道:“何事?”

那兵卒赶紧道:“三日来已有三位将军追随丞相去了,就在不久前,郭图郭公则也在自己府邸悬梁自杀。”

袁谭沉默了下,挥手道:“死了就死了吧,将剩余将领谋士全部召集起来,我倒要看看,有几人不满。”

高干、逢纪、审配等好几个将领谋士围在一起,似乎在合计着什么。

高干凝眉道:“袁谭如今已经疯了,竟然听信方腊的逆言。”

逢纪道:“袁谭早就看不惯我,如今公则也追随丞相而去,想必他更是肆无忌惮,恐怕不久后便会拿我开刀。”

审配叹息道:“袁谭心狠手辣,却少谋,妄自尊大,根本不配为人主,如今丞相尸骨未寒,他却妄想黄袍加身,我等还是早谋出路为好。”

高干道:“要不,我们今日便诈开城门,投奔别处。”

逢纪沉默不语,审配说道:“李王眼里容不下我等,投降他的话只有死路一条,我等何不投效安定太守朱元璋,其手下徐晃、徐荣等人都是降将,我等前去必然会受到重用。”

高干有心自立,但无奈麾下缺兵少将:“也只能如此了。”

一个兵卒闯进来道:“袁公子请诸位到府邸一叙。”

众人面面相觑,高干让他自行下去,这才道:“看来袁谭已经要对我等出手了,何不就此离去?”

“虽然我们处于李王的势力包围下,但只要扮作流民,应该不难逃出去。”

众人一咬牙,也不收拾钱财细软,跟随高干直奔城门。

……

方腊带了数十骑,直奔扶余而去,路上碰到大队异族牧民,都谨慎的避开。

“叔父,我们为何将大军留给袁谭?”

方腊抹了把脸上的灰尘,眼神深邃的看向后方:“我军本就是流寇,如果还率领大军离开,先不说袁谭会怎么想,至少李王不会放任不管,到时候袁谭无兵据守,三五天便会被拿下,我等也难逃被李王剿灭的事实。”

王寅接话道:“袁谭有了大军,李王必然会先行与他交锋,就算他袁谭再蠢,也能拖个十天半个月,到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扶余的范围,李王也只能望尘莫及。”

方杰似懂非懂的点头,道:“那为何叔父又让袁谭诛杀其父袁绍?”

王寅笑道:“有一句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绍只要存活于世,那么袁军就是被拧在一起的麻绳,李王想要嗑起来也不简单,只有让他李王一统北地,打破平衡,那汉室朝廷才会忌惮他,进而兵戎相向,届时你说他李王会面对几方势力的征伐?”

方腊大笑道:“朱元璋应该极有野心,从他出身便能看出端倪,豫州牧曹操虽然交好李王,但朝廷牵头,也不得不全力出兵,再有刘岱、孔融、陶谦这些汉室忠臣,他李王也只能疲于应付,我们在扶余才有利可图。”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

李王的大军,就像是一艘巨轮,在中原广阔大地,横推而过,掀起无数浪潮,让人为之震惊。

谁也想不通,为何拥兵三十万,坐拥幽、冀两州的庞然大物会一朝倾覆。

不管外界怎么看待李王,他的步伐却并未停下,直至中兴元年六月二十日,张燕统率一万步卒,兵临广阳郡,完颜宗望也在常山发兵,仅仅不到七日,便与张燕的大营隔城相望。

而李王本军,直接兵临土垠,大营连成一片,可谓壮观。

幽州的城镇也有几个比较繁华,多数是一些在异域行商的商人带动起来,这土垠县也在其列,它朝东是辽西,向北是长城,落脚的商人往来频繁。

但今时今日却不同了,李王亲率数万大军,早在前日就在倚靠徐无山的南方安营扎寨,谁也拿不定李王的想法,所以连日来土垠城中鲜有人敢出门晃荡,包括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混子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将自己隐藏起来。

公孙瓒焦急的在县府中来回踱步,愁容写满了脸上。

公孙度与公孙瓒同姓,虽然并无血亲关系,但自从韩馥被囚禁,便投效了公孙瓒。

这时候公孙度匆忙走进大厅道:“大将军,两日来我派遣了五名传信的兵卒,但李王却关闭大营,闭而不见。”

公孙瓒凝眉道:“我虽然与李王曾经有旧,但局势发展不是感情所能左右,如今袁绍一朝崩塌,发生的太快,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加上近两月贼寇凶悍,我军此时恐怕难逃升天了。”

公孙度继续道:“公孙越降了李王,算是将公孙一脉保留下来,凭借主公与李王的交情,只要打开城门,他定然不会为难,我们何不…”

公孙瓒大手一挥,沉声道:“我公孙瓒征战近十年,从不败降,先有黄巾贼寇杀得我只剩数百骑,后有异族蛮夷将我逼入绝境,哪次不是死战才得以脱困,公孙度切勿让别人小瞧了我。”

公孙度平时也是沉着镇定的人,但如此局面不得不将一颗心悬在空中,闻听公孙瓒之言,只能在心底沉沉叹息。

公孙瓒突然道:“公瑾,你自任我军师一来,每战料敌于先,此时何不畅所欲言?”

周瑜泯了口茶水,半晌后才低声道:“我观前将军如此举动,恐怕并无其他深意,主公何不就表面现象来看待此事?”

公孙瓒眉头紧锁,不确定道:“公瑾的意思,是说李王心里并不想与我交战?”

周瑜点头道:“前将军治下民声极好,与袁绍交战也不乘胜追击,乃为大义,如今前将军统率大军兵临城下,哪怕只是强攻,我军不出半月也会城毁人亡,但他没有这样做,我猜想,恐怕他一方面为了兵卒性命,一方面也是为了还大将军的往日恩情。”

公孙瓒仍旧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