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都,牵我战马来。”

“是。”

时间不长,宇文成都就牵着那匹纯血大宛马过来了,李王已经为它取名为红月,预示如今天下的血腥,能将青月染红,真希望有一日,世间兵戈不在起。

李王没要宇文成都护送,并答应不出大营范围,宇文成都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一路策马狂奔,来到一处矮丘,也是十来米高,站在上面,正好能看到本军大营连在一处的雄壮场景,李王心情低沉,这时候也只能以此来慰藉。

“嘶~”

一声马蹄响起,格外熟悉的声音李王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听过了,顿时会心一笑,翻身下马,牵着马缰缓步而上。

一屁股坐到地上,也不嫌脏,开怀道:“天地悠悠,不曾想你我兄弟二人却想到了一处。”

并肩而坐之人,正是赵云,而先前呼唤李王的马嘶,就是那丹青踏叶所发。

“如此夜深,兄长却不在暖帐中享度春风,为何前来受这晓风之苦。”

李王苦笑一声,看来赵云先前被自己的恶言重伤了,此时依旧不能释怀。

二人相顾无言,看着大营的星星之火一坐就是半个时辰。

赵云终于忍不住了,看向李王道:“兄长可还记得昔日在真定县所立下的豪言壮志?家之不稳,何以为国,子龙时刻谨记,不曾有半点懈怠,莫非兄长真的被那女子所迷惑,弃天下百姓安危于不顾?”

李王转身,一脸的诚恳,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关心道:“为何不将伤口处理?”

赵云摇头道:“此时子龙的心正如这块疤痕,只有表面的痛,才能缓解内心的愁苦。”

李王点头,拍了拍赵云的肩膀,解下马缰,越行越远道:“如今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天灾人祸侵蚀大地,流民何止百万,饿殍满地,浮尸千里,你与叔大尚且不忘本心,我怎敢此时摒弃,子龙啊……哎。”

赵云怔怔的望着李王策马而去的背影,莫非自己错怪了兄长?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军相接

中兴元年四月十八,袁绍整军后约战李王,在内黄以北的大片平原驻扎。

三军布阵,李王坐在车驾中,与赵无双相对而视。

而袁绍则立在战车上,遥望并州军,擂鼓声振寰宇,绵延十里而不绝,军士们群情激奋,呐喊声在平原上回响。

“袁谭我儿,可有邀请李王前来一叙?”

袁谭在战马上抱拳道:“父亲,文书已经交给敌军,但尚未得到李王的回复。”

袁绍点点头,暗道:“看来李王果真被那民女迷得神魂颠倒,如此一来倒是便宜了我袁绍。”想着转身对郭图道:“公则,张燕那处如何回复?”

郭图作揖道:“暗线已经多次接触了张燕,但他都目光呆滞,也不知是何计较,昨日似乎有些异动,其部下三千黑山旧部密谋劫走张燕,暗线之前也是黑山军将领,被请为统领,随时可以搅乱敌军。”

袁绍笃定道:“那就通知暗线,明日丑时点燃大营为号,劫走张燕,由袁谭麾下石宝亲自率大军接应。”

方腊拱手道:“既然要夜袭敌军大营,何不左右同时行军,届时敌军慌乱中必然首尾不能相顾,正好趁此时机震慑敌军。”

袁绍点头道:“如此也好,那不知另一路大军由谁统率为好,方十三可有建议。”

方腊仔细想了想道:“我麾下有大将王寅,之前便成功设伏狙击了马超、赵云的探营,可谓有勇有谋,这次石宝将军接应暗线,他为侧翼方可保万无一失。”

这时候袁绍麾下许攸伏诛,田丰被劫,反而让内部稳定起来,袁绍的一些主见也显得果断了许多,这时候做决定道:“王寅将军能文能武,可担此大任,但我大军雄厚,还需他插手统管,我看十三的侄儿方杰也是一员虎将,何不遣他为左翼大军,截断敌军在黎阳的屯粮之所,到时候火光冲天,李王必定会遣猛将前往救援,我军方可有所作为。”

李王虽然没有检测过袁绍的智力,但他在正史中可是枭雄之才,足见其智力达到了一流的水准。

方腊拱手,有些犹豫道:“之前方腊被马腾的大公子挫了锋芒,如今再度征伐,恐怕会失了先机。”

袁绍笑道:“十三多虑了,方杰之猛,我大将邓元觉和石宝可是口口称赞,马超虎儿自然不能平常而论,年轻人稍有挫折不失为好事,就当磨练,只要此役烧毁李王在黎阳的屯粮之所,我便请奏天子,加封方杰为四征将军,也好为我新汉朝廷御敌。”

袁绍已经拿定主意,况且方杰能出人头地也不失为好事,方腊便不在多言,默认了此事。

袁绍看了看天日,时辰差不多了,大手一挥,喝道:“全军压敌,冲锋。”

“轰…轰…轰。”十来万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李王的大军,每一步落下都会引起大地的颤动,隆隆声不绝于耳,宛如地震天威,难以防范。

李王大军前的数千战马不住打着响鼻,显然被敌军气势所震慑,这时候不安的走动。

“主公,敌军以枪兵为锋刃,盾甲兵为掩护,其后更有数万弓箭手殿后,迟则退无可退,何不就此发动冲锋。”

赵云被卸去了军职,此时统率大军的正是军职最高太史慈。

李王掀开车幕,站在车头道:“敌军势大,但也没有不战而退的道理,让张郃统率五千骑兵在左翼游走,赵云的逐命军为先锋,可直入敌军杀敌,另遣侯君集统率三万大军,从右翼包抄,给袁绍中军造成压力,但切忌不可深入,被敌军包围。”

太史慈拱手领命,示意传令兵通知各镇将军,各司其职。

“马超何在。”

“末将在。”

李王点头:“我令你接管的张燕原属军两万人马可有纰漏。”

马超抱歉道:“已经整装待发,不曾有纰漏,只等主公一声令下。”

李王凝视着缓缓开来的敌军道:“好,你亲率一万枪兵为先锋,对敌军发起奋战冲锋,尔弟马岱亲率一万弓箭手,掩护太史慈中军冲杀,出发。”

“诺。”

各方兵卒依令行事,短短一刻钟后,两军进行了第一次交锋,令人诧异的是,第一队短兵相接的却是赵云的逐命军。

“万里逐命,有死无生。”赵云怒喝一声,似乎是在发泄连日来的抑郁,驾起丹青踏叶直入敌军,引起小规模的慌乱。

李王仗着长剑立在车头,后方赵无双透过帷幕,异彩连连的看着李王挺拔的背影,思绪翻飞,又想起连日来的荒唐,一时间脸颊羞红。

后世学校里面,一个班五十人,一个学校也就数千人,那场面也足够震撼了,但此时二十万余的大军在一处厮杀,可见场面的混乱,还好古时的人遵从号令,令行禁止,这才不至于大军混乱,造成误伤。

在场的将领,光是一流武将就有十数位,而智力破90的也有数名,何其壮观,天下少见,但此时毕竟只是先锋之战,前来支援的夏侯渊八千兵卒和朱元璋也并未参战,只在后方观望。

战过两个时辰,双方各有破万伤亡,这才鸣金收兵,各自整顿。

太史慈安排好清点战场的人马后,向李王汇报“主公,此役本军死亡人数五千余,重伤者达到两千,轻伤人数更是巨大,难以统计。”

李王点头,这伤亡还在控制范围内,毕竟这样大规模的拼杀,除了两军对垒会发生,就只有走投无路下,背水一战才有可能出现。

李王揉了揉眉头道:“等此役后续结束,张郃领骑军,侯君集领三万人马,马超领晋阳大军可各自杀敌,太史慈统掌中军,退回内黄据守,不可与敌军疆场拼杀。”

倒不是李王怕了袁绍,而是这样大规模的对阵,乱军中双方死伤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况且袁军人数是本军的三倍,他袁绍不怕死伤,自己却不能不顾及啊。

朱元璋拱手道:“前将军何必忧虑,下官有一计,可制住敌军大势,使其分兵两路。”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良策

李王诧异的看了眼朱元璋,本以为他此来不会尽力,只会高高挂起,暗谋名望,没成想这关头却为自己出招:“朱太守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这朱元璋长的一副老实人的模样,慈眉善目使人一见就生出好感,这时候拱手道:“听闻前将军麾下有一名异族将军唤作完颜宗望,此刻正驻守在常山郡真定县,其下兵马三万有余,何不遣其出兵,在常山到巨鹿间驻军,公孙瓒此时仍在蓟县,其守将必然会向袁绍求援,袁绍此人看重名声,出兵救援不在话下,常山的大军只消据守,敌军势大,便后撤,敌军势弱,则前行,袁军前后不相顾,当然会有所顾虑,也好让前将军的大军减缓压力。”

李王眉头一皱,完颜宗望数日前就单骑前往了平原,这事情是密谋,不足外人所道,自然不会告知朱元璋。

“就算宗望兵出常山,但袁绍大可遣一员骁将,兵马只消一万,就能扼守住要道,如此一来不就形同于无?”

朱元璋淡笑道:“前将军有所不知,近来敌军有些流言传出,说雁门边关异族大败,袁绍曾为此大怒,不知什么原因迁怒公孙瓒,如今他二人的势力都有些紧张,所以此计施行,公孙瓒麾下必然不愿在此时妄动兵戈,袁绍猜忌之人,左右摇摆间肯定会求稳,我敢保证其听闻常山发兵,巨鹿守军拒城不出,至少会分兵数万前去驻守。”

李王思虑良久,这才咬牙道:“此计可行,文和,立刻下令常山守将出兵三万,前往巨鹿范围驻扎,不可短兵相接,只管牵制敌军。”

贾诩拱手道“诺”,记在心头。

戏志才这时候也站出来道:“朱太守此为阳谋,可行,前将军何不双管齐下,阴阳合计,方能使袁绍四处猜忌。”

“哦?”李王心底一喜,赶忙道:“卿有何良策,何不直言。”

戏志才一揖到地,这才款款而谈:“正如朱太守所言,袁绍不止对属下有些猜忌,更对其盟友公孙瓒也不放心,在其麾下安插眼线不少,但公孙瓒势弱,只能压在心底不发,早先听闻公孙瓒与前将军有旧情,何不趁此两军对垒时机,频繁来往信件,暗中也可让袁军截去一二,凭袁绍的本性,自然会差人遣军回返蓟县,这样一来岂不是又削弱了敌军兵力?”

李王无奈一笑,想想前世官渡之战,曹操绝处逢生,只乌巢一役便奠定胜局,如今放到自己身上,却只能使点阴谋诡计,分化其大军。

“公与,戏志才此计由你着手,务必让袁绍认为是我发自内心求取公孙瓒的帮助。”李王吩咐了沮授,又考虑到另一件事:“为了袁绍能相信,可以临摹公孙瓒军师公瑾的字迹,迁为回信,到时候袁绍应该会胡乱猜忌。”

“主公英明。”

李王摆手道:“行了,都下去吧,我还有要事与爱姬商谈。”

李王一副无赖的模样,众人也不好说什么,各自离开,倒是朱元璋和刘基走在最后。

刘基低声道:“看来前将军并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啊。”

朱元璋低着头不说话,但心里赞同刘基所言,这时候不便交谈,只能回营再说。

李王去掉衣物,享受着赵无双的伺候,这狐媚小娘子媚入骨髓,让李王打心眼里喜欢,要不是创世系统,自己还真没有这等待遇。

一边享受着赵无双朱唇的舔趾,一边也不忘思索局势的走向,今日一役后,双方伤亡基数相近,但相应的人数和伤亡比例却相差甚大,不得不考虑后路啊。

脑海中迅速飞过无数的镜头,包括三国时期的几大经典战役,但都被一一否定,思绪最后还是飞回了前世记载的官渡之战,呢喃道:“那时候曹操独斗袁绍,将士兵马都差了袁绍一大截,粮草更是即将用之殆尽,还好他有荀彧动之以情,以春秋时期的战例做思想工作,莫非我也要行那画地而守、扼喉待变之事?”

想想李王挺无奈的,并州近年来天灾少发,风调雨顺,自然粮草丰备,加上南面地区在贾诩的计谋下尽收囊中,已无后顾之忧,但正是这兵马的劣势,缺项一根鱼翅卡在喉咙,吞咽难耐。

再说,官渡之战这样的经典战役,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根本不能复制。

烛火熄灭了一根又一根,李王愁的无心睡眠,赵无双裸着娇躯挂在李王的胸前,两只硕大雪白的兔子就在李王手心变换着模样。

突然,大营外一阵喧哗,李王神经绷紧,翻身而起,低头吻在赵无双的额头上,低声道:“好生休息,不用等我归来。”

赵无双轻声答应,站直娇躯搂住李王的脖颈,在其上狠狠一吻,留下一道痕迹。

“成都,怎么回事。”

宇文成都闻言赶紧拱手道:“主公,西营火起,恐怕出了变故,我已经遣人去探查,赵子龙将军已经统率五百逐命军前去救火了。”

李王点头,接过红月马的缰绳,翻身而上,成都你随我前去探查,其余人护卫帅帐,没有我的命令,谁敢强闯就地格杀。

“诺。”

狂奔了一阵,正好路过贾诩的营帐,只见其正与一个兵卒交谈什么,李王赶紧将他叫住。

“文和,西营出了何事。”

贾诩皱着眉头道:“西营数千将士哗变了,此刻点燃营帐,劫了张燕想要逃跑,被本军人马截住,正在厮杀。”

李王眉头也皱了起来,这可不是在计划中啊,看来必然出了变故,策马想走,被贾诩叫住。

“此事不对劲啊主公。”

李王一愣,90点的智力有点跟不上这节奏了:“莫非还有深意?”

贾诩点头道:“我完善的计谋没有这一环,所以此举要么是黑山军降卒,要么就是……”说道这里贾诩一怔,击掌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知道了,此举必然是袁军的计谋,为了分化我军罢了,只是好巧不巧正好在这紧要关头赶上我们的计划,主公何不将计就计……”

声音越来越小,李王只得躬身附耳才能听见,完了后拍手道:“文和计谋足可比拟张良再世,那我这便前往西营救火。”

贾诩却摇头道:“非也,非也,袁军有内线配合,自然不会错失如此打击我军的好时机,全军救援西营,另外的方向必然空虚。”

李王凝眉道:“文和的意思是敌军会偷袭东大营马超本部?”

贾诩摆手,眼放精芒,遥望西营的反方向:“恐怕袁军意在黎阳屯粮之所。”

第一百四十七章 阴差阳错

“黎阳?”

李王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将黎阳设为屯粮所还是自己提出来的,而且黎阳城墙高,连接邺城到内黄,又是处于后方,所以自己仅仅派遣了耿武统率五千兵卒驻守,要是袁军绕过眼线,大举攻伐,到时候粮草补给断缺,十万大军就真的只有撤退了。

“文和,西营走火由你负责,务必按照计划行事,我点齐张郃部骑兵即刻去救援黎阳。”李王调转马头,对宇文成都道:“随我去寻张郃。”

刻不容缓,各自领命自去,李王奔马行走,却看到赵飞燕在一队护卫的护送下,正赤着双足向他跑来。

“无双,你怎么出来了?我不是让你在帅帐好好呆着。”李王心疼的瞧了眼赵无双,见他屈着脚趾,显然被石子划伤了不少。

赵无双展颜一笑,怯声道:“双儿不知将军何去,但帐外乱作一团,我不放心,就出来寻找将军。”

李王点头,实在不忍心责怪,伸手将其拉入怀中,道:“那便随我杀敌。”

李王与张郃合兵一处,没有停留,直接向黎阳赶去。

战马奔过官道,直走捷径,并没有花费多少时日,便进入了黎阳范围。

喊杀声混作一片,黎阳的大门已经被诈开了,城头两军正在抢夺城门的控制权。

“兄弟们,随我进城。”

李王怒喝一声,夹紧马腹直冲而下,宇文成都也没犹豫,紧跟其后,倒是张郃要统筹全军,稍微落在后面。

占领城门的袁军也发现了敌军的支援,分出几人去通知将领,迅速组织好人马迎头而上。

李王武力84点,又有红月马3点武力的加成,这时候一路冲杀毫不畏惧,怀中可人儿紧闭着双目,美背就靠在李王的怀中,享受着异样的安全感。

仅靠李王和宇文成都,城门敌军竟被他们二人逼退,张郃这时候冲杀过来,接管了战局,场面瞬间出现一面倒的情况。

城门的混乱得到了控制,一个兵卒甲胄染血,对李王道:“前将军不必管我们,耿长吏还在屯粮处抵御敌军,那火光亮起的地方,就是我军所在。”

李王知道时不待我,没有过多问询,留下一部分人马帮助守卫城楼,旋即再次奔马而走,在巷道中穿插。

也不知敌将是何人,至少人品还不错,没有惊扰黎阳百姓,反而只图烧毁粮草。

一路消灭了十几波敌军,终于,穿过了县府,视野豁然开朗,一大片粮仓暴露在眼底,这些可都是上党地区日夜送来的粮草,堆积到一处,莫名的壮观。

但局势不容乐观,小半的粮仓此时已经被烈火吞噬,想要救援来不及了。

“儁乂,速速遣人去将纵火之人就地斩杀,粮草辎重能救多少救多少,其余人随我救援耿武大营。”

大营驻扎之地还是比较开阔的,李王率领剩下的铁骑直扑营帐,刚刚到达,便有敌军发现了他们,迅速组织起兵马迎战,就在此处厮杀。

“杀。”

李王冷哼一声,如今的自己可不是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对待敌人可谓冷血,阻止我前进的脚步者,要吗知难而退,要吗我亲自将其斩杀,踏着尸体过去。

双方没有任何交流,直接战到了一处。

随着李王的增援,方杰也听到了喊杀声,他又不傻,内黄距离黎阳不远,也知道迟则生变的道理,这时候不得不考虑后路了。

“兄弟们,留下一军断后,其余人随我向西城门冲击,与我出城。”

一声令下,袁军迅速整合道一处,看人头攒动的模样,少说也有两万。

大军轰轰烈烈的开赴西城门,守军将士心头惧怕,但也没有忘记分内之事,只能硬着头皮阻挡敌军的攻势。

这时候依靠高台据守的耿武率军下了城墙,李王看过去,人数也有近万,肯定是耿武自知不敌,征召了乡勇抵御袁军。

“主公,敌军主将是方腊的侄子方杰,意在我军粮草,之前诈开城门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毕竟我方粮草上百万,他短时间也只能烧毁小部分,损失还在可控范围,请主公责罚。”

李王大手一挥:“好了,此役敌军有心算无心,也不能全怪你督管不力,此事就此揭过去,此后你将损失清点上来,我再命诸葛瑾弥补损失。”

黎阳算是度过了危机,但整个战局却更显扑朔迷离,袁绍此役策反了数千黑山遗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