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王踩着马镫翻身上马,突然有了一种骑自行车的感觉,流畅了许多。

“驾”李王双腿夹紧马肚子,大宛马吃痛下迈开蹄子奔走,李王一手攥紧缰绳,双脚架在马镫上,一些之前做不出来的高难度动作也流畅起来,看得一旁的兵卒目瞪口呆。

狂奔了一会儿,李王翻身下马,握紧綦毋怀文的手道:“怀文真乃大才,得之我幸,今我便赠予你万金,日后邺城重建,允许你与我的官邸毗邻而处,等你将这利器普及全军,我便酌情为你加官进爵,如何?”

綦毋怀文本就是为了功名而来,闻言感动道:“承蒙主公器重,不嫌弃我卑微的身份,今后若有差遣,我必效死相报。”

“哈哈哈。”

李王的大笑声传出老远,既然这第一套马上设施问世,后面的还会远吗,想想自己率领轻骑兵对敌军的重骑兵发动冲锋,一定会被敌军认为是疯子吧,但正是有了这马蹄铁和马镫,全军素质的提高定然不止一星半点。

綦毋怀文没有告诉李王,目前这一套是他日夜全心全力赶制的,想要普及还有重重困难需要克服,但无所谓了,没有难题有怎会显得自己的独一无二?

李王得到了这样的喜事,自然也将雁门战事稍稍放下,大喜的日子,自然要请几个心腹,好好的小酌几杯。

“让开,我要见东乡侯。”

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喧哗,李王听声音就知道来人是谁,吩咐一旁的兵卒道:“去让门外的护卫放那几人进来吧。”

“诺。”兵卒领命而去,小跑一会儿就到了门前。

“东乡侯,东乡侯。”

李王无奈一笑,这小子果然还没有长大,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孟起,你干啥。”

马超老远就看到了李王,不,准确说是看到了李王牵着的大宛马,这才有些冲动。

“你做什么。”

马超没有理会李王,双目闪着小星星,忍不住伸手抚摸大宛马:“纯血大宛马,整个中原恐怕也没有五匹…”

李王一愣,赶紧翻身上马,警惕道:“你做啥,这可是我的。”

马超也是一鄂,失望道:“好马配英雄,可惜了可惜了……”

李王脑门子一黑,这马超是变着法说自己不是英雄啊,旋即怒容满面,想要挑衅他,但想想马超还在稳步增长的武力也能秒杀自己,只能悻悻的闭上了嘴。

“这是什么?”

刚才李王翻身上马很流畅,正好被马超看到,这时候有些不解的询问。

李王得意一笑,你牛逼撒,还不是得向我请教,又是好一番解释,才让马超弄懂,就连身后的马岱也是一脸的震惊,嘴巴张的老大,都能塞下鸡蛋了。

马超脸泛异彩,双目精光四射,垂涎道:“东乡侯大人,要不,你让我试试?好歹我也有近十年的驾龄了,这等物事我最有话语权。”

李王闪过黑线,这是换着方要骑伏寿送我的大宛马啊,这怎么能行:“不行,这战马可是一位有人相赠,今生不能改换他骑。”

马超才不管这是谁的,转念道:“要不你将这物事给我一套,我自己回去研究?”

李王嘿笑道:“没了,只有这一套。”

马超脸色一黑,怎么看李王的笑容都是那么的欠揍,转念计上心头,也奸笑道:“不知之前东乡侯吩咐之事,还想不想完成了?”

第一百三十章 袁绍怒火

李王愣住了,之前他确实有任务分配给马超,还承诺只要完成便向马腾说明自己征用马超为将军。

“那你还想不想我向你父亲说明?”

马超学李王嘿笑道:“父亲已经查到了我去向,知道我在东乡侯麾下,也就默认了这个事实,所以不存在呗。”

李王哼了一声,真要自己放过这个未来的超一流武将,肯定是不可能的,指着綦毋怀文道:“这玩意儿是他弄得,你找他吧。”

马超二话不说,对李王还要顾及其身份,别人就不用拘束了,招呼马岱一道架起綦毋怀文,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李王忍俊不禁,马超的武力足以镇压一军,李王打算直接将他投入冀州战场,但如今公孙瓒只是暗中向雁门增兵,还没有撕破脸皮,只有等完颜宗望做好万全的准备再说了。

倒是之前李王的秘密任务,是为了给马超提高名望,好得到重用,听其言语,似乎已经完美完成了,所以也不慌。

“去将张居正和诸葛瑾唤来。”李王随口吩咐了一句,便下去弄菜肴了。

战局乱如麻团,不只是并州冀州陷入战火,华夏神州好多地方也处于水深火热中,特别是荆南地区,孙坚因为南蛮的突然入侵,不得不退军,这也使得李世民的孤军尴尬起来,反倒是荆州军四面八方支援而来,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

李世民依旧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眺望长江两岸,甘宁等人立在一旁,或多或少都有些焦虑。

可以说如今的局面全是尉迟敬德一手造成的,要不是他贪功冒进,被支援而来的黄忠和秦琼击杀,必然不会落到如此境地。

之前他依照计划,与甘宁的追击船队夹击敌军,便能将荆州艨艟队全数剿灭,届时占据夏口港,不论追击还是据守,都能游刃有余。

李世民轻笑一声:“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军如今失了先机,就当买个教训,事不可为,缓慢撤军便是。”

众人只好作罢,如今且战且走,已经退入武昌境内,这座江夏郡的治所看来也要拱手相让了。

无论如何,天下的局势都在推进,没有人能阻挡,只能随波逐流,往往一战的胜负就能奠定一州的归属,李世民是如此,李王也是如此。

本身李王阳平失利后,整个魏郡都将陷入泥沼,但还好贾诩早有定计,一朝灭了袁尚八万大军,如今除了戍卫魏郡的三万大军,其余兵马由太史慈、侯君集率领,分两路行军,分别向冀南地区用兵,所过县城无不闻风而降,毫无阻力便收复了,全在贾诩的算计之下。

自此,魏郡十五县,还包括被袁绍占据的兖州部,平丘、白马、濮阳等郡县,合计二十余尽数划归于李王统治,缴获粮草超过百万石,兵器战甲更是多不胜数。

虽然李王暂时失利,但太史慈大军在此役的出色表现,让并州军气势大增,消息传遍整个冀、幽两州,令远在蓟县的袁绍大怒。

“轰”的一声,袁绍将桌案直接掀翻,他直至今日才知道,掳走甄宓,杀害袁熙的正是李王,而且邺城大火,怎么看都有并州军的影子,要说袁尚的死与他们没关系,打死自己也不相信。

“令袁谭尽起冀州大军,放下青州战事,与我军在平原汇合。”袁绍阴鸠的双目扫视着满堂的将士,这些人里面有的是刘虞麾下转投而来,也有一部分是心腹之人,当然,更多的却是新近投效自己的流寇,名唤方腊的正是其首领。

“方将军,我在陛下面前保举你为镇国将军,此时正是报效朝廷的时机,可尽起你部下,倚为先锋,与我分兵,先行前往阳平。”

方腊看起来很文雅,就像一个书生一般,身着白袍,举止有度,谁都想不到宋时最大的起义军首领竟然是这般模样:“丞相,既然我投效了陛下,自当尽心尽力,我麾下已经多次请求出战,这次正好遂了他们的愿望。”

袁绍这才好受了许多,想到王寅和方杰的武艺,定然能和袁谭麾下的石宝、邓元觉配合无间,正所谓杀子之仇不共戴天,袁绍即刻胁迫刘虞邀文武进殿,自己要宣读要事。

刘虞黄袍加身,但却没有作为天子的喜意,三月来整个人都瘦了不少,合拢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满堂文臣武将齐聚,公孙瓒赫然也在其列,周瑜作为其军师,也被封为中书令一职,仅次于九卿,比之李王也不遑多让,想想还真是可笑。

袁绍从座位上站起,根本不去理会一旁的刘虞,朗声道:“李王狼子野心,只会做些黄口小儿之事,偷鸡摸狗被我查实,先是暗中抢夺我儿媳甄宓,后面走投无路将我二子残忍杀害,此仇不共戴天,随后突袭阳平粮仓,被我儿料敌于先,才没能得逞,如今更是驱使太史慈和贾诩,擅自攻伐陛下的江山,此举等同造反,如此善变小人,当诛之而后快。”

说着袁绍隔着虚空点了点刘虞,道:“高祖建立的四百年汉室江山啊,先是光武帝复兴我大汉,时至今日,天下烽火连天,正是中兴之时,只有剿灭李王,才能虎视黄河南岸的宵小,所以陛下与我商议决定,尽起三十万大军,由我亲自统率,于阳平与李王决一死战。”

整场会议全是袁绍一个人在表演,除了其本部势力,别人都不敢触怒其霉头,就连合盟的公孙瓒都不说话,乐的自在。

公孙瓒与周瑜同驾离开,二人在车驾里交谈。

公孙瓒笑道:“如今大片治所被太史慈收复,看来袁本初这次是要狗急跳墙了啊。”

周瑜闭目道:“越急发动这场战役的人,越难收场。”

“哦?”公孙瓒眉头一挑,疑惑道:“公瑾(周瑜此时化名公瑾)此言何意?”

周瑜睁开双目,敲着眉心道:“在此之前,可否问一下主公派遣冉闵到雁门,可有听从我的建议?”

公孙瓒索性依靠在窗沿,道:“之前公瑾曾劝我让冉闵按兵不动,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最后还是采纳了你的意见。”

周瑜暗中松了口气,这才笑道:“之所以如此建议,实在是别有目的,主公且听我娓娓道来……”瞬间忽悠模式开启。

第一百三十一章 肺腑之言

战书加急传到并州,仅仅用了三天时间,袁绍约定与李王在阳平会战,完全不给李王考虑的机会,一时间冀州兵马调动频繁,包括渤海治所南皮,河间乐成等郡治,纷纷尽起雄兵,响应袁绍的号召。

其中最突出的,当属袁谭的六万雄兵和方腊的三万赤膛寇,其中方腊部浩浩荡荡奔赴阳平,就连公孙瓒治下巨鹿郡都给他们让行,持观望状态。

而袁谭作为袁绍的大公子,此时却大军开赴平原,恭迎袁绍大军,此时的袁谭最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与他暗中对立的袁熙、袁尚纷纷死去,此时可谓大权在握,包括近十万的兵权,冀州大片地区划归自己治理,更有谋士郭图的支持,武将也有新一代冀州双猛石宝、邓元觉,可谓是自信心爆棚。

六万雄兵前往平原迎接袁绍,一路上招摇过市,扰得民声载怨还不自知,全以为这天下都是袁氏一门所有……

李王召集满堂将士商议,应对这次大战,贾诩火烧邺城之后,便与宇文成都一道回返上党,正好赶上这次会议。

李王背负着手,朗声道:“三十万大军啊,光是大营连在一起都有数十里吧,一天的粮草用度堪比我常山郡半月所需,劳民伤财袁本初啊。”

张居正拱手道:“虽然袁军势大,但我军进来连克二十余县城,士气正是高涨时分,稍加利用,未必惧怕于他。”

李王罢手道:“我并州带甲之士也有二十万,但雁门四万大军有戍卫边疆的重任,不能动用,完颜宗望的三万大军事务繁忙,加上公孙瓒摇摆不定,也不能调离,戍卫黄河的五万大军更是不能减少,否则水寇席卷我治所,得不偿失,如此算下来,能投入此役的甲士唯有魏郡五万大军、上党三万大军,实在不行还可以抽调晋阳的两万士卒投入战场,但如此以来,我并州本部必然空虚,袁本初真是选了个好时机啊。”

贾诩这时候出列道:“都说主公擅用计谋,何不分调敌军,把战场切割成几块,这样我军压力也会降低许多。”

李王诧异的看了眼贾诩,擅用毒谋的贾诩竟然劝自己保守作战,不是他的风格啊,不过转念一想,贾诩这分明是在试探于我,当下嘿笑道:“文和此议不可行,袁绍雄踞冀州幽州,青州孔融的半数郡县也收入囊中,如果此役不能将这猛虎打死,日后想要一夕剿灭袁绍就难了。”

贾诩顿时心情大好,人生喜事,不过得一知己:“那不知主公可有妙计?”

李王索性在堂前的阶梯上坐下,道:“昔年我不过真定一县令,麾下五百布袍,便敢与虓虎吕布斗于虎牢关,一路披荆斩棘,不畏生死,才博得了这并州大好山河。”

众将士不知李王为何提起往事,将领们手按佩剑,文士却抱着双手,只等李王下文。

“如今我并州不说风调雨顺,但在诸位的协同治理下,民风淳朴,安居乐业,谁不言我一声好?”李王顿了顿,话锋严厉起来:“但他袁本初何德何能?竟然背弃朝廷之恩,妄立刘虞为帝,公然造反,想想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光是一方大吏就有韩馥、张邈等人,可谓风头无两,而我李王却有什么?你们说。”

李王话音顿下,示意大家回答,贾诩哈哈笑道:“主公坐守并州,北御蛮夷,西荡贼寇,南卫朝廷,东抵逆贼,乃是世间真英雄。”

李王呵呵一笑,有个自己如妖的人在身边就是不同,这贾诩真会配合,赶紧接上道:“文和此言大善,可我我李王并非真英雄,昔年我以为董卓挟持天子,是有好大的气魄,但我错了,董卓被剿灭了,其尸首也被痰食殆尽,落了个天怒人怨的下场,后来我又以为其部下李傕、郭汜,坐拥雍凉两州,至少也是英雄一列,可是我又错了,子龙千里奔袭安定,救援马腾,可笑李傕竟然畏首畏尾,最后下场不过被一些乡勇绞杀,可悲啊。”

李王起身拍了拍屁股,继续道:“刘虞,皇室宗亲,坐拥幽州,为汉室戍卫边关,初到蓟县两年,就将数百年不能解决的异族之祸解决了,我曾经拍手称快,以为他是当世大贤,可是我又错了,刘虞不过是一个摇摆老儿,与蛮夷签订和战协议,妄图以那虚伪的人情感化他们,顽固不堪!这是资敌,是将我们汉人置于水深火热的祸首。”

李王说完反笑一声,走到宇文成都面前,为他理了理甲胄,伸手拍在肩上,道:“前次我与曹侍郎煮酒畅谈,自以为天下英雄不出我与他二人,但我错了,我李王何德何能称之为英雄?英雄者,手持锋利,谈笑戍边,头洒热血,尚能温酒半壶,所以当世英雄者,杨再兴、马腾、孙坚、赵云、宇文成都都是,唯有我李王,他袁绍,不能称之为英雄。”

诸葛瑾心有所感,拱手道:“那不知主公与袁绍,又用何称?”

李王缓步走到堂门前,眺望朗朗乾坤,掷地有声道:“他袁绍,不过是飞蝇走狗,我李王,也只是一块屋瓦罢了。”

李王暗喻袁绍是跳梁小丑,又比喻自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贾诩九十度鞠躬,朗声道:“主公英明,诩敬佩。”

张居正等人纷纷反映过来,赶紧拜倒。

李王此举并非为了刺激军心,而是希冀此言传出去,在民间制造舆论,好将袁绍势力逼入绝境,至于会战之事,李王早有定计。

李王背过身道:“着令各郡县抽调义勇之人,即日开赴魏郡内黄地区,令太史慈本部将士,前往内黄驻守,严防方腊贼军祸害我治所。”转头看向张居正道:“叔大,联络豫州曹操,洛阳朝廷,徐州陶谦,请他们前往内黄,共商讨贼之事,另遣完颜宗望交付兵权给郝昭和史可法,单骑与太史慈汇合,抽调三千兵马,昼伏夜行,前往平原,与甄家护卫甄华取得联系,再听我调令。”

第一百三十二章 倒戈相向

中兴元年四月十二,伪朝廷起雄兵二十万,与并州牧李王在阳平约战,此战役双方还没有到场,就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止曹操势力、洛阳势力在关注,就连新晋的安定太守朱元璋也为之侧目。

但同一时间,雁门也爆发了一场大战,只是战局显得有些怪异。

冉闵在大帐中坐定,询问副将道:“马邑等地安排好了吗?”

副将拱手道:“已经将乌桓大军的补给掐断,另五千兵卒已经在二十里外驻扎,只等将军号令。”

冉闵胡须轧面,眼神阴冷道:“传令后军,即刻发起冲锋,点火为号,我军届时便各自冲杀。”

副将犹豫了一下,道:“大将军让我们按兵不动,先前对杨再兴叫阵已经违抗了军令,如今再倒戈相向,丞相那里说不过去吧。”

冉闵蒲扇大的巴掌拍在桌案上,瞬间其上布满了裂痕,吓了副将一跳:“我冉闵本就在右北平郡诛杀了上千异族,不得不投效大将军避祸,这些胡狗我可是见一个杀一个,袁绍想让我协助乌桓人,简直是痴心妄想,你也不用再说了,此役我是主将,随我杀敌便是,若是大将军怪罪,由我一人承担便是。”

副将叹了口气,赶紧下去安排。

时间缓慢流逝,异族大营的后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几朵火光在白昼下也极为扎眼,冉闵一把掀翻桌案,操起一旁的双刃矛和连钩戟,向外面冲去。

“弟兄们,蛮夷祸乱神州,多少汉族儿郎被斩杀,今日便是复仇之时。”

说完翻身上马,111的武力被冉闵展现的淋漓尽致,仅靠双腿之力,竟然硬生生钉在马背上,做出的动作更是匪夷所思,极尽妖孽。

乌桓人听到动静,纷纷出来抵御,但冉闵一马当先,旋风一样的卷过,身后满布尸体,没有任何一人能让冉闵补上第二戟。

兵卒的喊杀声混杂在一处,每每斩杀了一营的将士后,便点火将大营直接烧没,跟随冉闵的脚步,向塌顿大营所在而去。

“杨将军,敌军大营突然哗变了。”

一个兵卒气喘吁吁的赶来汇报,显然被之前的一幕震惊了。

杨再兴先一步跑上瞭望塔,遥望远方大营,只见大火蔓延,小半营帐全部被大火侵吞。

这时候赵云出言道:“乌桓人并不多,相对讲都很团结,这时候两军对峙,怎么可能出现哗变。”

李靖眼神一转,猜测道:“会不会是那冉闵所为?”

经过李靖点醒,杨再兴突然想起冉闵上次错马而过的那句话。

“敢杀异族之人都挺好的。”

“张顺,你点齐三千骑兵,去右翼查看冉闵营帐,如果发现没人值守,可点燃其大营为号,我随机掩军冲杀。”

“诺。”张顺领命自去不提。

赵云说道:“师兄,主公曾有言,让我们留意一个叫蔡琰的女子,务必将其救下,若敌军果真哗变,我等可以趁乱将其带离。”

杨再兴点头道:“不错,听闻入胡的商队都在乌桓大营后方修养,届时子龙率领大军冲杀,我再去后方寻人便是。”

时间不久,右翼大营突然腾起大火,众将领大喜过望,看来是冉闵与塌顿不合,兵将倒戈无假了。

“传我将令,全军随我杀敌。”

杨再兴亲自下去点齐骑兵,绕过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