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躲不过去,董璜抓住身旁的一个亲兵,扔向赵云,赵云长枪一拨,直接将那亲兵拍飞,一枪刺出,带点寒芒,吓得董璜屁滚尿流,竟忘了举刀。

眨眼间董璜跪倒在地上,穿胸而过长枪被拔出,赵云用白鹿剑割下首级。

董璜被秒杀自然被兵卒尽收眼底,顿时失去了战斗的心,纷纷哭喊着溃逃。

典韦杀得不尽兴,怎能如他们的愿,但自己就一人,怎么去追这么多兵卒,手中双戟掷出,狠狠扎进两个倒霉蛋的脖子,血如泉涌,倒底不起。

赵云不是嗜杀的人,也没有追赶,而是将手中董璜的首级扔向典韦。

“莽汉,送你了。”说完开怀大笑,掉头就走。

典韦一愣,随即气急败坏的追了两步,知道赶不上赵云,最后鬼脸上还露出了阵阵笑意,如果曹操在此,也会称奇。之前典韦弃了绝影,自然自个跑回曹操身边了,如今典韦只得走回去。

听到远处树林微弱的惨叫声停止,李王起身翻弄了下褶皱的衣袍。

“曹校尉,时候也差不多了,感谢你的款待。”

李王拱手行礼,翻身上马,正好此时赵云策马而来,“策”的一声,李王驾起照玉麒麟向前方奔行。

“我相信我们还会见面,只是不知道会是怎样一个境地,曹丞相,哈哈哈…”

赵云奔马赶上李王,和曹操错身时也没看他。

八月的江夏一片繁华,不论黄巾之乱还是贼寇四起的几年,江夏受到的波及都很小。

一处茶楼中,两个年约二十出头的少年正在谈论天下大事。

“大哥,我听人说吕布凭借天险据守,将二十万大军堵在虎牢关整整三个月不得寸进,而袁术偷运粮草,少给甚至不给一些诸侯,已经惹得联军裂缝四起,我看这样下去,迟早联军会瓦解,大哥真有远见。”

此人正是赵云,所叫的大哥自然是真定县令李王,李王闻言摇头,却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庐江太守陆康每月必然会有一日到这处茶楼会客,真是不懂他为何大老远跑到这里来。”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陆大人勤政爱民,但也是当世大儒,最是喜好音律,江夏人杰地灵,公子偏偏,小姐灵灵,都是此中高手,众人趋之若赴,如果得到陆大人的指点,不止有益仕途,更加能修身养性,陆大人也乐在其中。”

这时一个少年插嘴,穿的倒是锦衣素袍,一看就是大家大户的公子。

李王嘿笑一声:“这位小哥,你也是来接受陆大人指点的吗?”

“自然不是,我只是来看看前辈的样子,你这小子,岂不闻长江后浪推前浪?”

看着少年一副骄傲的模样,在配上青涩的面容,和老气横秋的语气,赵云和李王相顾大笑,转眼间少年就离开了,二人也没在意。

不长时间,有两个门客打扮的人冲上茶楼,左瞧右看,和食客在交流什么,很快就到了李王他们这里。

“这位小哥,可见到一个头上绑着青丝,唇红齿白的清秀少年没,大概就十四五岁。”

赵云想起那少年,笑了一声,手上比划了一下:“可是这么高?”

门客顿时眼前一亮,连道:“对对,你们看到过?”

“刚才还在这里徘徊,现在不知道去哪里了,你们赶紧追出去,说不定能追到。”

门客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冲赵云拱手,然后离去。

“找不到公瑾少爷,这可怎么向老妇人交代啊。”两个门客一边走一边交流。

虽然声音不大,但也一字不落的被李王听到,顿时心底一沉。

“子龙,拦住他们。”

赵云可不管他们是谁,只听李王吩咐,被绢布包着的长枪一横,将二人拦住。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门客大惊,想要拔刀。

“两位别误会,我只是有件事想要请教,还望两位兄台不吝赐教。”李王施礼。

门客心底一松,握着刀的手却没有放松:“赶紧说。”

“我听二位兄台提到公瑾二字,可是指庐江周氏一族的周瑜,周公瑾?”

“正是,莫非小哥知道他在哪里?”

“不知道,你们快去找找吧,我就不打搅你们了。”李王哈哈大笑,弄得几人都一头雾水,其中也包括赵云。

门客瞪了李王一眼,随即就下楼自去。

李王坐在椅子上,双目闪着星星:“诸葛亮还没有着落,这被他气死的周公瑾却出现了,这可是个机会啊。”

“子龙,等一下发现那少年,只管直接掳走,在西门外五十里处的望江亭等我。”

赵云不知其意,也没有询问,点头道:“是。”

这时候,门前突然一阵喧哗,原来是陆康到来。

李王看了过去,64岁高龄的陆康此时白发苍苍,脸上布满了皱纹,显然是用脑过度造成的,但他双目却极为澄澈,仿佛能看穿世事。

陆康没有逗留,在江夏官员的陪同下直接上了第三楼,后面跟着一群衣诀偏偏的少年,手中捧着琴瑟笙箫等乐器各式各样,整齐的排成一列,等待门童召唤。

“是那个小子。”赵云眼尖,一眼就看到排在最后的周瑜,步伐清灵迈出,提起周瑜就开跑,如果不是李王也看到了周瑜,也不会发现赵云的举动,看得李王目瞪口呆,这家伙不去后世拐卖儿童,还真是埋没了人才。

李王愣过之后就是兴奋,因为他已经测算出周瑜的数值了。

“叮咚…系统检测到周瑜的数值,巅峰状态数值:统率97,武力78,智力99,内政91。当前数值:统率86,武力66,智力90,内政79”

这数值,当前智力高达90,才十四五岁就几乎与李王差不多了,当真是神童。

李王左看右看,发现排在第三个,等着陆康指点的人,笑着走了过去。

“兄弟,插个队呗。”李王笑眯眯的看着他。

这男子看样子已经有将近三十岁了,但兀自混在一群不足二十的少年中,显得格格不入。

前后的人闻言敢怒不敢言,都是一脸的愤慨,那男子也向后退了一步,似乎有些惧怕李王。

李王经过两场嗜血的战斗,身上自然凝绕着一股杀气,这种东西是掩盖不了的,对于这些公子小姐来说,是致命的气息。

赵云抓住周瑜后,找到丹青踏叶就疾驰而去,令人惊奇的是,周瑜竟然不慌张,还好奇的偏着头打量赵云。

“小兄弟,不错。”赵云毫不吝啬赞美,为周瑜的冷静点赞。

“是那个大哥哥要抓我?”周瑜一眼道破。

赵云却没有回答他,毕竟这件事情并不光彩,倚着长枪闭目,也不担心周瑜逃跑。

同一时间,洛阳以西,浩浩荡荡近十里,靠前方有一道銮驾极具奢华,其中坐着一个扎须大汉,纵然穿着拘谨的官服,也看得出就是个莽汉。

这正是董卓,霸占了天子銮驾,左手搂着皇帝刘协,身上却趴着三个嫔妃,当真是何处都在享乐,毫不避讳。

突然,行至弘农的銮驾一顿,正前方远处有一道身影伫立,牵着一匹白马,男子逼停了銮驾,将一块白镐束在额头,翻身上马,根本不理会前来喝他校尉。

第十一章 再兴神勇

那个校尉一怒,手中的马鞭狠狠抽向杨再兴。

杨再兴右手一抓一带,竟让将校尉甩飞出去,砸在一旁的碎石上,脑袋迸裂,血流不止,显然死的不能再死了。

“大胆!”后面的兵士顿时大惊,冲出二十余骑扑杀过去。

杨再兴横枪立马,蔚然不惧,眼神中闪动着嗜杀的光芒,策马杀了过去。

“逐命杨再兴,特来索命。”

枪出如龙,没有花俏的动作,一路如同割麦子般,所过处兵士应接倒地,或许对于他来说,杀人比割麦子简单多了。

銮驾绵延十里,董卓更是重中之重,自然有层层叠叠的重兵把手,光是大将就有徐荣,牛辅,胡车儿,张绣,魏续,王方,樊稠,张济,统率骑兵五千,步卒多达三万。

此时杨再兴已经杀进了西凉兵中,无人可以挫其锋芒,鬼神避散。

杨再兴枪法大开大合,往往一枪扫过就能带起蓬蓬血花。

突然,杨再兴感觉侧脸一寒,有罡风袭来,不敢怠慢,向后一趟,眼角余光瞟到一个汉子,正是王方,长枪一带竟然将王方的一只耳朵齐根削掉。

杨再兴一击未果也没在意,继续向前冲杀,他的目标是董卓,不敢逗留,毕竟好汉架不住人多,如果陷入泥沼,想要脱身就难了。

后方的大臣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听到喊杀声,一个个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候正好有传令兵卒通告全军加强戒备,并且召集各大将领前去迎敌,这才难以置信的看向西边。

这时候杨再兴已经冲杀到距离銮驾数百步的距离,与銮驾摇摇相望,董卓沉着脸坐在銮驾中,将一个嫔妃的头狠狠按在胯下,不长时间才长舒一口气,一脚将那不足二十的嫔妃的身子踹飞,站在銮驾前让陪侍在一旁的徐荣等人前去御敌。

“是。”有三人在马上拱手,策马自去取杨再兴首级。

董卓以前作为凉州刺史,常年和羌胡等蛮夷作战,也是一员猛将,什么风浪没见过,只是杨再兴单骑闯万军实在是匪夷所思,愤怒的同时他也有一丝欣赏,董卓此人极为看不起文臣,若不是李儒是自己的女婿,也会受到排挤,这能从贾诩身上看出一些,相对的,只要是勇武过人,只要效忠于他,都能得到重赏,比如李傕郭汜,这二人狼子野心谁都看得出来,但董卓自信能驾驭二人,也就任由其重掌兵权。

少年刘协怔怔的望着蜷缩在角落里,嘴角渗血,双目瞪得斗大的妃嫔,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而另外两个女人抱在一起,双肩抖动,忍不住抽噎。

杨再兴杀得双目通红,已经不知道多少人丧命枪下,血液的颜色将额前白镐都染成了猩红色,脸上斑斑点点,正如阿鼻地狱的修罗鬼使。

三骑而来,眨眼就至,徐荣当先冲杀,手中提着的也是一柄长枪。

杨再兴也看到了他,西凉军中只有统率一方部队的将领才能身披金甲,如吕布华雄,其余将领只能披银甲,带白翎。

“助纣为虐,当杀。”杨再兴没有迟疑,弃了围追堵截的兵士,冲向徐荣,临近时长枪直指前方,千钧巨力让空气都为之一凝,徐荣瞳孔急剧收缩,想要回防已经来不及了,只好长枪前指,想要针尖对麦芒。

可惜的是,徐荣是统率型的武将,单挑斗将却差了杨再兴不止一丁半点,双枪刚一接触,徐荣的长枪就被击弯到了极点,回震之力竟然将他的双手崩裂,虎口溢出血丝,再无任何知觉。

“大人勿惊,我等前来相助。”

这时候两声大吼,左右各有一个身披银甲的大将冲出,一人擅使百斤铁锤,一人手持双刀,二人骑在马上,行动如风,竟没有一点阻碍,手中兵器舞动,极为绚丽,正是牛辅和胡车儿二人。

“雕虫小技也敢献丑。”杨再兴嗤笑一声,将袭来的几柄长枪拦腰拍断,挽起无数漂亮的枪花,长枪一悬一挑,那断了的几支枪头竟向着左右不同的方向射去,在烈日的照射下闪着幽幽银光。

胡车儿和牛辅傻眼了,根本做不出反应,眼睁睁看着枪头从咽喉处透过,带点血花,接着在坠马那一刻,又有接二连三的枪头没入胸口等处,直至坠落地上,眼睛兀自瞪得斗大。

徐荣右手失去了直觉,看向杨再兴的双眼充满了恐惧,这种感觉只在吕布身上出现过,但都没杨再兴来得强烈,这种睥睨天下的气势,吕布那种反复小人是没有的。

杨再兴踏马而过,他不愿逗留,否则现在徐荣也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只有五十步了,杨再兴几乎能看到董卓的胡须有多浓密,麻木了,此刻的杨再兴已经忘却了时间,只知道要将那身着官服的丑汉斩杀,一路横冲直撞,不知道斩杀了多少兵卒,就连银甲将军也有十数人倒下。

距离董卓十步的时候,杨再兴突然凝住了,从马上跌倒,跪在地上喘着粗气,四肢有规律的震颤,竟是脱力的表现,但杨再兴没有倒下,竟然还在支撑,四面八方有无数长枪横在其脖子上,之所以没有杀了他,是因为董卓要活的,死了的那些将士兵卒在董卓眼里什么都不是,只要得到杨再兴,可抵千军万马。

而此时的江夏茶楼第三层,陆康的雅间面江而设,一处阳台只几根木柱支撑,挑在空中。

所有的青年才俊都等着召唤,这时候李王前面的那人垂头丧气的走了,自有护卫叫下一个,李王整了整衣袍,施施然的走了上去。

“参见陆大人。”李王拱手行礼,言语也显得极为恭敬,陆康是氏族子弟,但他同时也是当世大儒。

“咦?”陆康瞧了眼李王,却见他手里什么也没带,怎么弹奏音律。

李王确实什么都没有准备:“陆大人,其实我前来是要请教一件事情,还望陆大人允诺。”

陆康有些好奇,二人萍水相逢,之前更是没有见过:“说来听听。”

“我听闻陆大人和荆州司马徽交好,互有来往,不知最近你们有约定见面吗?”李王直接道明来意,这些大儒不喜欢拐弯抹角,直率点还能引起他的好感。

果然,陆康没有拒绝回答,点头道:“我确实和司马徽交情匪浅,但自从黄巾乱起,我们已有五六年没有见过了。”

“这样啊。”李王点头,虽然有些遗憾,但也知道有些东西都是命中注定,求不来。

“我看小兄弟是有要事?这样吧,你把话留给我,如果他能云游到老夫这里,必定原文相告。”

李王心想也只有如此了。

“我本是为了司马徽的的门生而来,听闻他门下博古通今,学识广阔浩瀚,如今我也是朝廷官员,想要征召一两人为己用。”

陆康这才恍然,同朝为官,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少,起身拱手:“不知小兄弟官至何位,老夫还真是有眼不识真凤凰。”

“小子窃为常山郡真定县令,经过虎牢关一役,得到冀州刺史赏识,举荐为魏郡太守,只等天子敕封文书到了就能上任。”

李王言之凿凿,不似有假,当下那些江夏官员纷纷起身施礼,这可是大官啊,放在一方也算封疆大吏了。

陆康若有所思的看了眼李王,缓缓道:“可是逼出猛虎华雄,再遣义弟斩杀,百骑逼退虓虎吕布的勇士,真定县令李王?”

李王这就有些诧异了,没想到自己的名声传的这么快:“正是小子,我为后辈,自当多向陆大人学习,当不得勇字。”

陆康罢手,拱手一拜:“李大人高义,若非李大人挫了西凉军的威风,说不定关东将士会有多少损失,我代表不了天下,仅以己心表达对李大人的谢意。”

李王不敢怠慢,赶紧将陆康扶起。

“不知道大人对司马徽门生有无动心之人,来日我见到老人定要使尽浑身解数为李大人争取。”

李王知道,这算是陆康的承诺,而这类大儒,言出必行,会少花自己很多时间和精力。

“听闻去世已有三年的诸葛珪有三子,大儿诸葛瑾,次儿诸葛亮,小儿诸葛均,这诸葛亮听闻自小聪明伶俐,思维开阔,虽然现今不过十岁之龄,但也知世事,胸藏韬略,我欲引他出仕,亲自培养。”

陆康心中第一想法就是荒唐,但随后却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

第十二章 再兴屠董,权限等级

“可是曾经泰山郡城之子,现今豫章太守侄儿诸葛亮?”

李王点头,陆康这才恍然,他与诸葛珪没有交集,但也听司马徽提起过,琅琊有一神童,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三岁时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更加神奇的是他能学以致用,没有贪多嚼不烂的事情发生,想来李王也派人去琅琊和豫章寻找过,不然不会来陆康这里碰运气。

“这样吧,你的话我一定带到,请李大人放心。”

李王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既然目的达到,也不愿多做停留,毕竟还有个樯橹灰飞烟灭的小周郎等着自己调教,笑着向陆康势力告辞。

陆康等人也没挽留,李王停留时间已久,回到冀州路途遥远,想必天子敕封的文书已经到了魏郡了。

弘农官道上,天子銮驾前,杨再兴被无数刀枪架着,垂着脑袋,压到了董卓面前。

“下方何人,竟敢冲击天子銮驾,擅自斩杀朝廷兵将,可知罪?”董卓想要收复杨再兴,自然要花些功夫,此刻也知道放低架子。

杨再兴冷笑,但脑袋垂着,谁也看不到,心中默念“还差一步”。

董卓似乎胜券在握,极有耐心的和他交谈:“虽然你犯下大错,但陛下念你勇武过人,若你加入西凉军,为朝廷效力,天子允诺赦免你的大罪,留在军中戴罪立功。”

杨再兴知道再不说话不行了,遂抬起了头,就像用出了全身的劲道,虚弱着犹豫的说:“你能保证我的安全?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董卓一喜,脸上布满了笑意,只是这笑容比哭还难看。

“这是当然,我为汉相,天子也得听我的,只要你…”话音未完,董卓却看到杨再兴双目神采一变,竟如同西凉孤狼一般,嗜血,孤独,倔强,吓得他向后退了两步。

“距离够了”,这是杨再兴那一刻的想法,双手绷紧,青筋暴起,插进脖子上架着的刀枪的缝隙中。

“喝。”杨再兴大吼,浑身一旋,枪刀纷纷断裂,抓住一根断裂的枪,没有枪头,使劲的朝着銮驾一掷,刚刚窜进去的董卓直感觉后心一痛,身体被一道巨力带着砸在銮驾尾部,断裂的枪柄去势不减,钉穿了銮驾,将后面一名茫然的士兵的命索了去。

杨再兴跳上一匹銮驾的马匹,用夺来的长刀割断绳索,策马向北而去。

这时候兵将们才反应过来,口中喊着:“国相死了,国相死了。”

抱头鼠窜,竟无人去拦夺马而逃的杨再兴。

銮驾中,那两个妃嫔恐惧的看着趴着椅子上,一动不动的董卓,难掩眼中的恐惧,而献帝刘协抽出发髻上的金针,狠狠扎在董卓脑袋上,顿时白色的红色的纷纷流出,混在一起极为恶心。

后方的大臣听到了奔走的士兵所喊,顿时有人欢喜有人忧,都有些惊疑不定的看着前方。

这时候有一个五六十的老者,抓着一个身披金甲的将军:“张绣将军,你父亲张济是骠骑将军,世受汉禄,享受天恩,如今董卓已然伏诛,匡扶大汉朝的重任全系于你。”

张绣犹豫,董卓积威已久,如今局势还未明朗,而且还有徐荣等将领约束西凉兵,自己贸然翻脸,恐怕得不偿失。

王允一跺脚:“匹夫之勇,当断不断,如今西凉军大乱,此时不冲杀更待何时。”

张绣看向远方,那些兵士乱如麻团,如同无头的苍蝇乱窜,一咬牙,唤过亲卫,点齐三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