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攻城,先拦住我再说……

真是好大的气势,但终究他有这样的气势,一人之力,拦住了分属不同时间段的两位绝世猛将,比起傻愣愣靠怪力为生的李元霸来说,项宇才是真正的无双。

“得罪了。”

罗春扫了眼赵云,打算为他争取时间处理伤口,不然凭他一人,恐怕不是项宇三十合的对手。

而就在这时候,中军擂鼓声大起,先头部队的死士听令而来,连绵成一条线,架设云车奔向护城河洛水,而其间更有数十台井阑点缀,再之后便是盾甲兵掩护的弓箭手,声势浩大。

当然,早在他们冲杀的时候,李王已经下令投石车,对城头展开了打击,轰轰烈烈上百台投石车全数使用,漫天的石块落在城墙上,坠的城墙都开始微微战栗起来……

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举攻城

早起对付投石车,便用牛皮来连,稍稍能阻挡投石车的威能,只是李王将投石车藏得深,若非早上为了恶心曹操,也不会那时候使用,不过时间相较不远,曹操也无法做出好的应对。

就在投石第一轮砸落的时候,墙垛间冒起一点点森寒的锋芒,阳关下显得格外寒冷。

床弩,这个在历史上广为使用的利器,虎牢关又怎会少了他,甚至虎牢关的床弩,比洛阳还要多,足足三百余架,在连绵如天堑的虎牢关上摆开,直指各处。

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床弩的作用都是巨大的,只是李王考虑虎牢关不比其他地方,这次攻城便取缔了床弩的使用,改换为打击力度更大的投石车。

“放!”

一声怒喝,隔得太远,城头不知道何人挥剑下令,但随着声音落下,三百架床弩齐齐放出,铮铮声不绝于耳。

靠的近的当属那些死士,一个个左右护住云车,不要命的冲上前去,虽然还没有冲到项宇等人交锋的地方,但床弩的打击距离不比投石车差多少,那劲道不摆了。

“轰!”

一声巨响,那相对简易的云车直接炸裂,飞洒的碎屑刺进人的体表,贯穿了整个身体,顿时一身的血迹斑斑,不死都是万幸了,哪还有再战之力。

但城头也好不到哪里去,投石车经过改良后,挥臂的劲道能控制在一个范围内,虽然数量不比床弩,但杀伤力可不小啊。

项宇三人互有杀伐,这时候曹操下令瓮城的兵卒出击,也有三万余人马由曹仁率领从城内冲杀出来,隔着护城河展开射击,他们的目的简单多了,就是依靠火箭来摧毁云车,阻止敌军在护城河上架设大道,否则井阑渡河而来,那城头的优势将会锐减。

你攻我守,李王军如今没有渡河,就仅靠投石车和井阑能起到打击效果,所以等同单方面屠杀一般,征召起来的两万死士也短时间倒下了千余人,按照这个趋势,这两万人马也支撑不了多久。

李王心头沉重,一把夺过高顺的令旗,对着后方投石车队下令,更换石头打击为抛投其他物件。

桐油是李王的一块心病,毕竟石油提炼的方法他一无所知,只能倚靠相对难以燃烧的桐油来代替,一个个陶罐装着桐油,经过投石车送上城头砸碎,届时用火种来点燃,应该会有奇效。

李王本身打算是久攻不下再使用,可城头的床弩和弓箭手太凶猛了,不能任由其打杀我军,提前使用了。

新一轮抛投,曹操老远就察觉了不对劲,这黑黑的物件不是石头。

等落在城头才发现了不对,早先陈庆之伏杀李广的时候,就是用这桐油铺路,如今他初一见就知道这是何物,哪还能不明白李王想做什么。

变色道:“即刻转移床弩和守城器械,命一队人马挑选义勇之人,趁着敌军还不能靠近,用清水清洗城楼桐油,能去多少去多少。”

话音才落下,对面投石车再次抛投一轮桐油,全数落在城楼上,一些更是往城内飞去,看来李王是想阻拦城头兵马,将其分割为两部分。

曹操的将令传达下去,而城下的云车也终于有了效果,当先就有三架云车得以侥幸,成功将装载的木板架设在护城河上,其后掩护的一群死士呼喊着冲向对岸,对那群三万人弓箭手悍不畏死的冲杀过去,也就数十上百人,面对三万人面不改色。。。。。。

城下的变故尽收眼底,曹操喊道:“左翼床弩照着铺好的云车打击,其余床弩试探攻击远处的投石车,若有效果,十张为一队,集中打击。”

将令不可违背,当即就有床弩调转身子,对着远处依稀可见,正在摆动臂膀的投石车招呼过去。

但终究相距太远,投石车乃是靠抛投的下坠之力打击,而床弩却是飙射过去,距离上略有不足。

但曹操也并没有多少遗憾,毕竟李王想点燃城头的桐油,还得依靠井阑上的弓箭手。

不过他也就这一秒庆幸了,下一秒却脸色大变,那远处依稀可见,数十上百的火光亮起,起先隔得远,还只是个小点,等从天上飞落而下时,已经变了脸色。

原来李王早先用来恶心曹操的抛投粪便并非无的放矢,通过密封的窑罐,粪便的沼气散不出去,最是易燃,而想要大面积点燃烈火,却又要使用桐油,所以这才不得不率先抛投桐油。

而作为火种,李王只需要将粪便的罐子装上投石车,在抛射的同时点燃早已抹好的桐油,就能点燃罐子,届时落在早先铺洒的桐油上,罐子碎裂的同时,那粪便极为易燃,正好能将桐油全数燃烧,根本不需要井阑在其中起作用。

也正如李王安排好的,城头几个眨眼就火光四起,虽然说面积不大,但对敌军的利器床弩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曹操反而冷静了下来,下令道:“命城门外的兵将回城防守,床弩打击云车的力度放小,先掩护将士们入城,所以只需稍稍阻拦便可,集中打击井阑和冲车,免得对城墙造成伤害。”

曹操也是不得已下达的这条命令,己方无法对投石车造成麻烦,那只要李王无休止的落下桐油,那这场仗不用打了,所以他打算固守城头,只要放敌军过河,虽然是少了一道防线,可李王顾虑会误伤己方将士,也就不敢再肆无忌惮的抛投桐油和火种。

而激战不下的项宇三人也纷纷退开,项宇虽猛,但也和杨再兴不是一个类型的将领,他力可千钧,但也不能在十余万人马中来去自如,所以这一刻城头起了变故,他也萌生了退意。

好巧不巧的是赵云头脑沉重,是失血过多的症状,三人至此便各自离去。

只是这一战项宇力拼二将,还能稳占上风,这天下第一人的名头,算是暂时坐实了。

眼看项宇孤身离去,好些不要命的死士扑身去拦,不过霸王渡江,龙蛇都要避退,谁能阻拦?

一路横冲直撞,竟无人可当。

第四百七十五章 乌巢有问题

随着出城阻敌的曹军陆续回城,一架架云车也彻底在洛水上摆开,相互紧靠,密集的程度堪比平地,当先一员猛将纵身跃起,将吊桥粗壮的绞索直接斩断。

正是罗春,他将赵云送反中军之后,便单骑而出,直奔城下,长枪大开大合,吊桥应声落地。

“杀!”

不用中军号令,上百架冲车轰隆着驶过吊桥,撞击城墙,但虎牢关乃是天下第一关,那是如此容易撞开,只能冒着箭雨,一次一次的冲撞。

四人一队,没有任何掩护,抬着云梯的将士视死如归,紧随冲车逼近城下,一架架云梯密集的搭在城头,其后更有悍不畏死的将士飞扑而上,冒着无数凶险,攀登云梯。

李王当即下令投石车停止进攻,本军将士接触过密,若是火种落在人群中,将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还不如将胜负交给这些儿郎来决定。

这时候刘基在一旁走了过来,凝重的望了眼城头,不知道想些什么。

李王尽收眼底,好奇道:“我军占得先机,曹操在城外布置的铁蒺藜和壕沟都不能起效,为何伯温却愁眉不展?”

刘基作揖道:“大王,我观曹操往日之举,并非坐以待毙之人,此前寒冬腊月,尚且敢出奇兵袭击荥阳,可今日我多次询问过斥候,周遭并无伏兵,莫非曹孟德果真黔驴技穷,打算死守虎牢关?”

一语点醒梦中人,王守仁转念就明白刘基所想,也在心头计较,是什么地方有纰漏吗?

而李王笑道:“就算曹操不顾约定,对并州的门户发动进攻,也不可能没有消息传来,李靖数万大军驻守,岂能易于?我想曹操应当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刘基二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彼此的凝重,摇头道:“不一定,曹孟德麾下荀?荀攸都不是易于之辈,更有猛将许褚、项宇,加之兵力比我军分兵后相较不远,大可出城混战,也不至于陷入如今被动的局面。”

李王愕然,被他说的有些动摇了,莫非真的有什么没算到的吗。

仔细想想,除了李靖处能影响中军动向,似乎并没有什么要道,能让曹操出奇兵,袭击。。。。。。

奇兵?袭击?李王瞳孔微缩,细思极恐,越想越不对劲,似乎还真有个地方能左右大军战局。。。。。。不行,必须马上命人去看看,不然我心难安。

凝重道:“阳明,麾下可还有将士能调配?”

王守仁被问得一愣,想了想道:“我麾下八部将都有任务,除非能抽调荥阳的张辽回来。”

李王嗯了一声,一股不好的预感爬了上来,沉声道:“王双调配攻城,默颜也在其麾下受命,徐晃作为冲车阵统帅,不能抽调,连子龙也重伤。。。。。。算了,我亲自走一趟。”声音一顿,转进车架叮嘱了几声又走出来,道:“阳明,此间战事必须速战速决,我领亲卫走一趟乌巢。”

王守仁和刘基同时一愣,旋即脸色大变,乌巢虽然处于后方,但若是被敌军断了此处,粮草将再难维系,就算夺下虎牢关,不出三日,退守洛阳的曹操仍旧可以大摇大摆的重归虎牢关。

事不宜迟,李王翻身跳上红月马,吼道:“成都,速速点齐蓝剑亲卫,随我驰援乌巢。”

王守仁大惊,道:“大王不可自去,如今身份尊贵,若是有半点差池,北方岂不是会大乱?”

李王看他攥紧缰绳,无奈道:“阳明放心,敌军绕道我后方,人数必然不多,况且此事乃是我的猜测,本就不一定会出差错,切莫担忧。”

王守仁凝视李王,能看出他的决心,犹豫道:“高顺尚在不远处蓄势待发,何不让我调他回来,随同大王启程?”

李王罢手道:“高顺的陷阵营就是攻城的定海神针,如果没有他露出獠牙,做那先登之人,本军将无法占据城头,加之陷阵营多为步兵,而我蓝剑卫全是骑兵,能驰援乌巢,别说了,事不宜迟。”

王守仁还想再劝,刘基却从身后拉住他,暗自摇了摇头。

心头一紧,旋即将缰绳松开,任由李王领军而去,转头道:“军师何故阻我,大王此去凶险万分。。。。。。”

刘基眼神深邃,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听张叔大有言,初期大王只有识人之明,却无执掌大权之身,可逆境而起,方能文武全才,你我都未能看出乌巢之祸,大王却能一语中的,可见一斑。”

王守仁愕然道:“一语中的,军师的意思是袭扰乌巢,却有其事?”

刘基深深点头:“曹操麾下有几人可堪重任,陈庆之、夏侯渊都是统军大才,可你看城头,人影绰绰,却并无他的踪迹,按说早先领弓箭手出城的便该是他,可当时领军之人却成了曹仁,这正好能说明问题。”

王守仁疑惑道:“这也并不能说明什么。”

刘基突然笑道:“确实不能说明什么,如果此事为子虚乌有,岂不更好?正好免了大王涉险。”

王守仁一怔,越来越看不懂刘基了。

李王领军已经脱离了中军,顿时下令全军急速奔走,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乌巢。

说来也是,曹操前世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打的可谓漂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火烧乌巢,李王一经转念,正好想到了此事,如今乌巢屯粮无数,只要被摧毁,中军将无法维系生存,不容有失。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军奔袭而走,短时间也到不了乌巢,只能暗自着急。

曹操这时候立在虎牢关城头,投石车停止打击,对他们来说算是松了口气,但局势仍旧不容乐观,北方军的人马个个都不要命了,全然不顾城头的箭雨。

心头下定了决心,转身道:“将备好的滚油和滚木投入使用,床弩对准井阑射击,不用管冲车,务必在夜幕来临时,阻拦住敌军的脚步。”

各方将士轰然应诺,各自下去吩咐,兵马调转,按照曹操的指令行事。

战事越演越烈,罗春一马当先攀爬云梯,可城头滚油是一盆一盆的落下,自己血肉之躯,哪能对抗,只能无奈飞落城下,伺机而动。





第四百七十六章 乌巢火起

李王直接亮明了身份,刚要从官渡渡河而走,却暮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要渡河,来不及细想,赶忙跑了上去。

怒道:“太史子义,你不在乌巢驻守,何故出现在官渡?”

对面那人大惊,待得见来人尊容,忙拜倒地上:“平北将军太史慈,叩见北王殿下。”

李王直接打断他的后话,凝重道:“为何不在乌巢驻守,擅离职守,乃是砍头的大罪。”

太史慈一惊,旋即想到了一应异常,将怀中的信笺低了上来,抱拳道:“请殿下观看,我正是接了密信,才只身前来。”

李王一把接过,直接掏出信纸看了起来。

原来信中所言,太史慈的老母,在青州听闻李王调他在乌巢驻守后方,颇有不满,直接冒着寒冬前往虎牢关,打算质问李王为何不让他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可行至半道,却被曹操的探马劫了去,这才以此要挟李王,只要交出太史慈,就可以放他母亲回来。

全文都是以李王的口气来书信,也符合李王的行为举止。

李王大怒道:“太史慈,忠孝两难全我不怪你,可自己的母亲你该比我清楚,老夫人岂会因为这点事情责问于我,况且乌巢乃是我军之重,天下人尚且知道这个道理,老夫人如此精明,难道也不知吗?此信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你是在误我,误我啊!”

太史慈自知大罪,也不辩解,伏在地上不说话,只管任由李王发落。

而一旁的宇文成都却察觉了不对,吃惊道:“大王,你看封皮上的纹路和下方的褶皱,是我军与暗线往来的印记,不似有假。”

李王这才凝神,一看可不是吗,这些印记跟本军印记一模一样,分明就是贴印在信件上的暗号,以免敌军造假,信里信外都有两道印记,没有模仿的可能。

心念电转,李王这才知道错怪了太史慈,叹息道:“此事也怨不得你,快快起身随我回援乌巢,乌巢粮草多不胜数,敌军一时间无法摧毁,力求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切莫让敌军得逞。”

太史慈抱拳起身,背上插着短戟,挑选了一匹快马就翻身而上,随同李王登船渡河。

原来早先李王巧取司隶的时候,和曹操往来频繁,暗线岳精兄弟都是使用的密信暗号,肯定是被曹操窃取了关键,这才抓住太史慈的孝心和李王的行事风格,调离太史慈。

只是李王如今为主,不可能认错,只能让太史慈委屈了。

而从太史慈离去的脚程来算,敌军在中间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来操作,加上乌巢守军万人,应当能控制住局面。

有守将的调配,一千人马仅仅耗费了半个小时就渡过了黄河,只是这一来还有些脚程要走,比不得太史慈单骑而来,只能希冀敌军暂时无法拿下守营将士。

正所谓有希望就有失望,李王的想法来得快,破灭的也快,短短一刻钟的时间,北方突然亮起红光,此处不比虎牢关的艳阳,天色有些阴沉,那红光就显得突兀了起来。

心头一沉,大喝道:“全军加快脚步,前往乌巢救火。”

正如天气一样,众人的心情也越加阴沉,四面八方汇集的粮草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乌巢的粮草同时供给李王中军和赵云中军,受众人数从主战二十万兵马到近十万调配兵马,共计三十万,每天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只能靠往来兵马及时输送,如果断了一个环节,那就意味着粮草将会断续,至少半个月陷入无粮的局面。

大军奔腾而走,火势越来越大,按说敌军不可能在短短一个时辰就清缴完乌巢的将士,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曹军利用调离太史慈的方法,再次调开了乌巢的人马。

。。。。。。

终于,李王一行马不停蹄赶到了乌巢,但大营火光一片,共计十二处屯粮所有半数都被点燃了,而剩余的一部分也有曹军四处奔走,看来已经是准备点火了。

李王暴怒下喝道:“分头拿人,见敌军不留活口,给我屠尽这些人。”

令下,将士们轰然应诺,哪怕李王不说,他们冒着杀头的危险,也不会留下一个活口,不要任何俘虏。

要知道乌巢被捣毁,直接影响十万来计的人马损失,这同草菅人命有什么区别,但乱世必为,是世之悲凉,是战之罪。

一面倒的屠杀,敌军人马看样子也就三四千人,这还是零散分布的,蓝剑卫如狼似虎,杀的他们哭爹喊娘。

李王满脸的血,后方火势越来越大,转身抓住一个亲卫,吼道:“持我将令,立刻去征召乡勇前来救火,可许以重利,人越多越好。”

那人知道事态的严重,顾不上礼数了,拨马就分头而走,一面联络被调离的守军,一面命人去乡县征调乡勇之人前来救火。

杀着杀着李王就与大军走散了,身边不过十余位亲卫,就连宇文成都都不知道去了何处。

“李王,束手就擒!”

暴喝声响起,一处粮草堆砌的地方策马而出一员大将,凝眉一看,正是曾经救过自己的夏侯惇,若非他在司隶率军来援,自己说不定仅靠薛仁贵一人,还逃不开吕布和董承的追杀。

但此时盛怒之下,哪还顾及这些,转身迎了上去,喝道:“断我粮草,坏将士性命,今日先将你擒下,容后发落。”

夏侯惇不答话,直接赶马上来。

李王长枪舞动,怡然不惧,兜头就是一枪落下。

麒麟牙是夏侯惇的长枪,枪头成钩廉状,有三分戈的形状,此时正好迎头而上,堪堪抵住李王的长枪,但冲杀之势可不小,二人虎口同时一震,差点脱手飞出。

身后的将士去拦夏侯惇,却听他暴喝一声:“滚开。”声震如雷,这三国的将士个个嗓门都不小,真不知道他日得见张飞,又是怎样一副光景。

李王拨马回头,喊道:“尔等不是对手,与我为护卫,拦住虾兵蟹将,看我如何擒下此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