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自的反应不尽相同,但可以说一点,那就是从冀州开始扩散,不只是一些人想要拉拢态度不明的人,也有更多的中立派开始动摇了,选择站队。

不过这些都是内部的事情,总的来说经过一场大败,李王和曹操势力诡异的平和了下来,双方也没有爆发大战,陷入了暂时的修养期。

倒是赵云的大军开始动了,以山阳为中心,青州、兖州的人马调动频繁,其中逐命军统帅蒲飞领着一千二百人为先锋,先一步往沛县方向行军,其后五千人马由王浩民统领,走汶水南下。

早有准备的刘备已经先一步回返徐州,命二弟关羽和从事徐庶领兵马三万人进入沛县,就地驻扎,而他自己和三弟张飞则继续在彭城不出。

周瑜率大军出征,手中拿着的正是徐州的密信,暗线将陶谦、刘备等人的详细动向都记录在上面,看得他眉头紧皱。

赵云慢悠悠走过来,将一块干粮递给他,自顾自坐于一旁。

“公瑾为何眉头紧锁,是否敌军有了动向,不利于我方?”

周瑜罢手道:“并非如此,如今徐州局势太过明朗,甚至可以说明朗的让我有一种迷雾重重的错觉,子龙你看,此处是下邳毗邻的即丘,原为青州门户,王守仁当初就设了一计,安插了整整一万人马在此处驻扎,可你看陶谦对此不管不顾,下邳驻军应当在三千人左右,这不等于把下邳甚至整个徐州的大门都拱手让给我们吗。”

赵云细想了一下道:“可我军要绕道汶水,会耽搁比较久的时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回援。”

周瑜摇头道:“并非如此,王守仁驻军的目的恐怕就是试探,毕竟当时的条件不允许对陶谦开战,所以我现在想不通,我等远来,但却有必胜之心,这陶谦为何不防守?甚至在沛县小城仅驻军三万。”

赵云沉吟了一下没说话,毕竟这些事情自己想也想不通,甚至在遇见李王之前,对于一些复杂的计谋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得长远,这陶谦应该也没有这个本事。

沉默了一下,周瑜索性将密信扔了,烦恼道:“三万将士的性命可不能含糊,虎牢关失利,我等就需要一场大胜来稳定军心,沛县必须取下来,而且要取得漂亮……”

第四百四十章 伪君子

大军开往沛县,但令人惊奇的是,关羽的三万人马竟然畏战,紧闭城门,对赵云大军不管不顾。

二人策马来到城外,城头影影绰绰,只是普通的兵卒例行值守,连一个说得上话的将领都没有。

“真奇怪,敌军莫非是在故布疑阵,使我们自乱阵脚?”

刚刚兴起这个想法,周瑜转眼就排除了,别看陶谦能戍卫一州之地,但他的本事小到成了沙子也懒得去揉,他是文人领军的代表,算是汉朝末期的一个通病,所以整个汉末才能从十八路诸侯的交锋,缓缓衍变成三国的角逐。

转眼对赵云说:“明日一早先命人去叫阵,看看敌军是什么情况,另外派人连日前往彭城,务必弄清楚徐州的局势,不然我们等同瞎子,胡乱冲杀的后果不言而喻。”

受到周瑜的感染,赵云对局势也有些担忧起来,按照周瑜所讲的吩咐下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此时的彭城与往日有了很大的变动,其中州牧府里里外外都是带甲的兵将,俨然一副不能靠近的态势。

陶谦现在也有六十四了,但他的面向看着却像八十岁的老翁,脸上皱纹密布,头发全然斑白,就连坐在桌案前也瘫软无力,看起来是无比的憔悴。

这时候木门咯吱一声,一道身影窜了进来。

陶谦并不觉得意外,声音沙哑:“是曹宏吗?快到我跟前来。”

那人赶忙跑了几步,直直拜倒在地上:“陶公受罪了,让我扶到床榻歇息吧……”

陶谦没有同意,抓起他的手说道:“外边的局势如何了,下人上来打点我也没有问询,怕是露出破绽。”

曹宏有些悲泣,说道:“彭城相和别驾从事都投效了刘备,曹豹、笮融和刘备也往来频繁,原本摇摆不定的孙观萧建也有密信往来,恐怕也投效了他。”

陶谦咳嗽了一声,道:“王朗如何了?我举荐他任会稽太守,不知道可有离去。”

“王朗此时仍旧在彭城,但他闭门不见客,倒是拒绝了刘备的邀请,但门庭间有甲士徘徊,我没敢贸然靠近。”

整个房间都安静了下来,除了陶谦敲在桌案上的咯咯声,陷入了死寂,而曹宏也恭敬的跪着,静候下文。

也不知过了多久,陶谦一声叹息,旋即起身走到一个柜子前,那最深处竟然有个暗格,摆弄了一番才弹出来。

一个红布包裹立在其上,被捧在手心:“曹宏,如今整个徐州我就只相信你,想必此时彭城已经戒严,但无论如何你要将这个包裹交到李王亲信的手里,未免被狼子野心的贼人窃取了徐州,祸害这百万百姓,你必须万死不辞。”

曹宏心头一个咯噔,虽然有些怕死,但他确实是忠于陶谦的,能被这样信任,还能说什么。

抱拳道:“承蒙大人看中,我定然将此物亲自递交给李王麾下,虽万死也要成功。”

陶谦拍了下他的肩膀,低声道:“去吧,记住,要出城可以拜托陈圭父子,但也不能全信,此二人懂得审时度势,此刻看似心向刘备,但只要言明其中要害,想必他也不敢明面上得罪李王。”

“是。”

又叮嘱了一些细节,曹宏才抱拳离去,当务之急并非考虑如何说服陈圭父子,而是如何将这徐州牧的印绶带出州牧府,别忘了外面还有无数的兵将。

这时候一个婢女捧着个玉碟走了上来,也不知记载的是什么东西。

曹宏赶忙叫住:“这是给州牧大人送去的吗?行了,交给我吧。”

那婢女认得曹宏,哪敢拒绝,施了一礼便下去了,而曹宏抱起玉碟,向外走去。

刚刚走了两步,转角处却响起一阵喧哗声,听所说应该是刘备来了。

“末将曹宏,拜见司徒刘大人……”

刘备是陈国皇帝袁术亲封的司徒,这曹宏紧张下却喊了出来,但还好刘备本就自诩司徒,一时间竟然没有察觉这个语病。

笑道:“原来是曹将军,这么晚了还来面见陶公,真是难得了。”

曹宏赶忙道:“陶公病重,我思念对我的提拔恩情,早先送了些吃食来,这不陶公刚要睡下,便命我将这秦时的玉碟交给治中鉴定一番。”

刘备瞥了一眼那玉碟,明眼人一看就是近年才制造的,怎么可能是秦朝的玉碟,这陶谦也是老眼昏花了。

不过并没有表露出来:“我也刚从那里过来,也不知你去能不能见到景兴(王朗),行,不耽误正事了,我这还要去瞧瞧陶公。”

曹宏忙弓腰,将包裹藏在怀中:“恭送大人……”

等刘备和张飞走远了才起身,手心全是汉水,那里还敢逗留,转而加快了脚步,向外面奔去。

刘备推开大门,竟然没有命下人通传,看来他与袁术长时间合谋,连举止也越来越轻浮了。

哈哈笑道:“陶公,你卧病在床,何不就安心养病,这秦朝的玉碟乃是小事,命人通传一声便是,何须劳烦曹将军深夜跑一趟。”

陶谦一愣,转而赶忙掩饰:“正是,这人到古稀,眼睛浑浊了不少。”

但这愣神终究没有逃开刘备伪君子的贼眼,这时候脸色一变,想起了曹宏的各种异常,要知道刘备是客,曹宏作为将军没必要行跪拜礼的,这一猜想就一发不可收拾。

转而寒声道:“三弟,速去将曹……将军请回来,我有话要吩咐。”

张飞直来直去惯了,只听大哥吩咐,转身一脚踹开木门,向着来路奔了过去。

陶谦是敢怒不敢言,这时候竟然还要对刘备笑脸相迎,也算是委屈小老头了。

刘备转眼又笑呵呵的了:“陶公,你卧病在床,我代管这徐州军政,何不将印绶暂时交由我掌管,毕竟有许多公文要加盖印绶。”

这刘备也不傻,别看他是袁术封赏的司徒,但天下只认献帝,除非有汉室亲自打造的州牧印绶,否则他入主徐州就名不正言不顺。

陶谦咳嗽了一下,道:“玄德啊,上次我不是说清楚了吗,这印绶我给忘记放哪儿了,你不相信大可命人在我府上翻找……”

第四百四十一章 转机

刘备心头一沉,脸上仍旧笑意盈盈,他已经看出了曹宏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具体。

刚刚转出府邸大门,大街上宵禁多时,路过一队兵卒想要盘查,但都被曹宏喝退了,又走了一会儿,身后突然响起张飞的炸响声,曹宏是惊了一惊。

张飞的蛮勇谁人不知,最可气的是他嗜酒如命,在军营中已经闹出了不少人命,曹宏还没有自大到跟这样一个莽夫讲道理。

正好路过一处门庭,两具板石的瑞兽镇宅,当下灵机一动,随手将红布包裹扔了过去,卡在底部并不起眼。

转身就开狂奔,而身后的喊声越来越近,张飞已经扑到了脚后跟了……

就像老鹰刁住小鸡,张飞蒲扇大的巴掌箍住脖颈,曹宏瞬间就被制服,转而被拖着向来路走去,一路上张飞还骂骂咧咧,都是家乡话,听得不甚了了。

又过去了一阵,那处庭院的大门却撬开了一个缝隙,两双眼睛在月色中显得突兀,足足打量了一刻钟,才小心翼翼的走出来。

“头儿,刚我在门庭上看到,曹宏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张飞,被抓了回去。”

那贼眉鼠眼的人看着面熟,赫然是李王曾经联络伏完的暗线,岳家兄弟其中之一的岳精,字不调。

低声道:“有点意思,如今彭城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张飞深夜还抓曹宏,肯定没有这么简单,你还发现了什么?”

那人压低了声音:“倒是有几队兵将路过,其余并没有不妥,不过我看到他朝我们这边扔了个东西,月色明灭不定,看不真切。”

岳精恩了一声,心头是大动,直觉告诉他这里面肯定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说道:“找一下,我们打听了这么久没有进展,这曹宏是陶谦唯一的心腹,此时和张飞对上,绝对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不用多言,那机灵的小子已经循着记忆找了起来。

过了不多会儿,小子惊喜道:“大哥找到了,我们……”

话没说完就被岳精捂住嘴,拖着向大院走去,就在掩上门的瞬间,一队兵卒转了出来,正好和二人错开。

岳精回到室内,小心翼翼,连烛火都不敢打,抬着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珠打量起红布中的物件。

短短愣神后,大喜出声:“徐州牧印绶,可调集徐州一应兵马,也不知曹宏是偷出来的还是受了陶谦的指使。”

起先那小子双手犯哆嗦,州牧印绶,此生还是第一次见,拥有他就等同拥有了权利啊。

短暂的呼吸急促后,问道:“头儿,这东西就是烫手的山芋,刘备如今全城封锁,迟早会派人搜查此物,何不早点送出城去,交给北王殿下。”

岳精继续翻找,苦笑道:“你也说了,刘备封锁了全城,只进不出,哪怕是我们打探很多有用的消息也传不出去,何况是带上……”话没说完就愣住了,旋即大喜道:“天助我也,北王殿下真有神助,收拾下我们连夜出城,有了这封书信,取下徐州不过是探囊取物。”

黑夜掩盖了罪恶,但只要天亮,一个个衣着光鲜的人就走了出来,反而是白天,成了为太多的罪恶的保护伞。

彭城距离山阳不过百十里路,但周瑜会见岳精的时候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先不考校岳精是怎么逃出城来,但他奉上的东西,却引起了赵云和周瑜的震惊,甚至一贯处变不惊的周瑜,也愣神了半天。

缓过劲来后,周瑜连声音都有些颤动:“我记得你叫岳精,曾经联络伏王妃的暗线,呈上来的印绶不假,但信件的内容还有待商榷,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我倚靠这些东西取下徐州,我可以将头等的功绩拱手让给你。”

岳精面色红润,但他这样八面玲珑的人,自然知道怎么说话:“将军谬赞了,一切都是北王殿下料事如神,早一步安排我进入徐州,我又怎敢居功至伟,况且将士们付出了性命,我岂能全数收纳,还请将军如实上报……”

周瑜也镇定了三分,笑道:“行了,你的功绩不可磨灭,徐州不能呆了,你收拾下南下进入扬州,依靠你行商的身份,多在江东和袁术之间流连,切记你的身份并非暗线,明白了吗?”

岳精心头一凛,抱拳不语,自行下去了,他为李王东奔西走就已经做好了被抛弃的准备,周瑜的话无非是在告诉他,若是一朝东窗事发,必须与北王撇清关系……

但终归是提头卖命的活计,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得多,就说此时的岳精,在整个南方商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当然,他的身后站着李王集团,想不发财都难。

等岳精离去,赵云才直言说:“公瑾,天佑殿下,有了这封密信和印绶,何不即刻绕道,往彭城去,必定能杀刘备个措手不及。”

周瑜却罢手道:“不行,关羽连日闭门不战,肯定领了将令,拖住我军,届时刘备逼迫陶谦让位,徐州早已抱成一团,很难控制,这些我自有计较,倒是子龙你……让我有些不放心。”

赵云愕然,问道:“公瑾这是何意?”

周瑜想了一下还是说道:“我听闻你和殿下都与这刘备有些交情,却不知他人真到了生死存亡,你又该如何自处?”

赵云一愣,旋即便陷入了沉思,说起来当时伐董的时候,关羽对李王有救命之恩,虽然不关刘备多少事,但他们毕竟是结义兄弟……

这些都可以先不论,但这刘备在李王重伤时与自己素有来往,更是明言天下分崩离析,子龙便是那顶梁支柱,话里话外都有惜才之心,可李王是她义兄,怎能抛弃,便婉拒了刘备,但要说不对刘备所言上心,那肯定是假的,毕竟他是三国甚至全史最有名的大忽悠。

如今回头一看,周瑜所言还真有几分道理,先前自己急切想要攻伐彭城,难免不是想与刘备对质,为何当初你一心向着百姓,如今却又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夏去秋转来

周瑜沉沉叹息,看着赵云复杂的眼色,就知道戳中了他埋藏在心底的想法,转身离去,留下他一个人考虑吧,毕竟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赵云主攻武力,但同时也是不弱的统率型人才,所以周瑜这一次是打算分兵了,不过这些都需要排布,短时间不能投入。

而李王率军修养了整整两个月,那败仗的阴云才逐渐散去,不过将士们的心情是恢复了,可李王仍旧是愁眉不展。

罗春和项宇两月来足足单挑了五六次,除了第一次战到了近百合外,其余次数都在五十合徘徊,最近一次也就在前天,罗春战够三十合便力有不支,只能让宇文成都前去救人,可让人郁闷坏了。

按说不该是如此的,但李王经过询问才发现,项宇的无双技能霸王,只要激活了,每次提升的气势若是不减少,那两点的武力加成就不会消失。

项宇想着力压罗春,这一来一去就上次所见,竟然依旧保留着五层霸王的气势,这可是整整10点武力的加成。

加上另外一个无双技能力有千钧,三十个回合就能提升他100斤的巨力,项宇本身的力气就比罗春大,此消彼长正是应了越战越猛的说法。

但李王也拿他没有办法,罗春能和项宇一战,也有他此前突破的因素在里面,而宇文成都自己也没有要他上场,李王可不想用他去试探霸王能不能秒杀他。

毕竟宇文成都的武力已经定格在102点,是利用系统权限强行提升到105点的,霸王这个技能只有找到敌将的破绽,就能秒杀对手,鬼知道那强行提升的武力缺口算不算在里面……

而105点的武将除了罗春外,就只有赵云、杨再兴了,这二人都有枪法的突破,应该不算在105点武力以下,实在不行就只能等聚齐这几人再和霸王单挑了。

对你没看错,就是单挑,项宇一个人单挑我们一群……

实在没办法了也可以把马超拉过来助阵,三人合力的星相之威也不差,能将他们的武力提升到极致。

所以李王已经高挂免战牌,转而和远到而来的张居正商议正事,至少从李王不拒绝张居正的到来就能看出,他对称帝的事情抵触小了不少。

时间的流逝总在不经意之间,辗转夏日已去,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机。

但就是这样一个难得凉爽的日子,周瑜出兵了,也不知是赵云想通了,还是周公瑾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取下徐州……

山阳和沛县摇摇对立,都距离九里山不远,不过山阳在正北方,而沛县在正东方罢了。

三路分兵,由原逐命军副统领王浩民和蒲飞共同率领五千人马,先一步从汶水而下,袭扰沛县周边乡县,引起恐慌。

而赵云则自领两万人马,从丰城而过,大摇大摆进入沛县范围,给关羽所部造成压力。

而周瑜自己也领了五千人马,在九里山前的山涧埋伏,自有后计等待进行。

忽明忽暗,变化万千,敌军难以察觉真实意图,真假参半,有奇效蕴藏在里面,令人防不胜防。

这一天是赵云驻扎在城外的第三天,时不时有周边乡县的消息传来,逐命军连战连克,已经攻陷了好些乡亭,关羽本欲出兵支援,但又考虑到赵云率军驻扎,便暂时没有出城。

夜晚,黑暗中伏着一行近千人,其中首领正是现年十八的关平,作为关羽的长子,在刘备欲夺取徐州军权的时候,便被授予了大权。

烈烈三分将,堂堂百战身。金戈冲杀气,铁马截征尘。

(ps:三国志记载关平是关羽的亲子,演义说关平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认的义子,不可取,所以还是按照亲子的说法来,影视迷请勿纠结。。。。。。)

关平领了将令,今夜便是前来劫营,并非关羽托大,仅给他一千人马,而是军师所吩咐,乃有后招。

烈烈一千人马从黑暗中路过,前方火星零散,并州军应当多半进入了梦乡。

这时观察了一阵的关平松了口气,身旁的副将问道:“将军,门前仍旧有数十人值守,各处哨岗也不曾减少,贸然劫营恐怕会适得其反。”

关平恩了一声,说道:“无妨,军师有言在先,此次我等不求杀敌,乃为惊敌,西路还有五千人马埋伏,如果我们这里出了奇效,自当前去会合,便可听令行事。”

那人点了点头,双目全是兴奋的光芒,连日来被赵云逼迫在城中不能妄动,这次可算能一解郁气了,虽然他们的任务不在杀敌,但也总比什么都不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