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合掌道:“罗将军果真武艺过人,我麾下将士无人可及也。”

曹昂一张脸也是绯红,不只是因为对方手都没用就逼得自己不得寸进,更有这不知不觉切割了烤羊的本事在里面,要说不佩服,那肯定是骗人的。

李王哈哈大笑:“孟德兄过誉了,罗将军不过是学了点江湖把式,献丑而已。”

曹操相顾一笑,没有再多说。

李王再次举杯,示意罗春将烤羊交给下人分发,赶紧入席。

端起酒杯道:“来,诸位,罗将军这次只为助兴,我也是第一次见,确实是大开眼界啊。”

众人捧杯而起,连道:“这一杯正该敬罗将军。”

一饮而尽,一杯酒大约三两,分两次喝还刚刚好,像曹操之前直接干了一杯,恐怕最多三杯酒劲就会腾起来。

这时候郭嘉抱拳道:“殿下,嘉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王呵呵笑道:“奉孝有何指教只管说来,今日我们两家同好,正该畅所欲言。”

郭嘉点头,说:“前次献帝命我等前来攻伐殿下的领土,便罗列了不少罪名,今日一见殿下,便知那些所谓的罪名都是谬论,既然都是误会,何不罢兵休战,等禀明了陛下,也好还北王一个清白。”

李王心头一动,郭嘉这是知道自己不会拿曹操怎么样还是怎的,不然凭借曹操的气概,是不会允许他这样直入主题的。

沉吟了一下才说道:“奉孝所言甚是,但吾欲天下而百死,纵然献帝如何猜忌于我,只要这天下百姓能体谅孤王,孤又怎会不去念着他们好。”

郭嘉被呛了一句,自顾自坐着不说话,李王的意思是现在他是北王,在北方没有人敢悖逆,献帝安下的罪名只代表他一人,却代表不了天下百姓……

曹操说道:“李老弟果真气概非凡,但你我同为百姓谋生路,加上此前我们两家共同御敌,早有秦晋之好,此时不如化干戈为玉帛,重修旧好?”

李王嘿笑一声,曹操什么时候也这么不要脸了,回道:“我也正有此意……”

曹操大愣,莫非这唯利是图的李王发了魔怔?这么无理的说辞我都不信,你还有此意……

“不过……”

话音一转,曹操惊奇的发现李王竟然能牵动自己的意向,着实不容易,说:“不过什么?”

李王笑道:“不过孟德兄和我同为百姓考虑,何不并两家之长,而攻彼此之短,合一家所学,为苍生开太平。我在想啊,孟德兄干脆来我王府效力……”

才说完一句李王就愣住了,恍惚间自己看到了什么!他竟然看到曹操有瞬间的愣神,我日,曹老板竟然失去了争霸之心?

不过曹操还是说道:“老弟说笑了,为兄之才,不过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哪及北方诸良才。”

李王原本随口一说,不过现在是真有了劝降曹操的意图,要知道史实中有提到,三国搞内政的最牛逼的就数诸葛亮和曹操,但二人的类型又不同,而曹操最耀眼的就是他的政治远见,所以李王是真心想要得到他的帮助。

笑道:“我也不强求,但若是孟德兄他日改换了念头,还望优先考虑我这里。”

曹操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现如今话题被郭嘉说开了,李王索性也直言不讳:“孟德兄,实不相瞒,此前我让出洛阳,本为试探你的忠君之心,现如今看来你倒是一颗天心可昭日月,但献帝却不思进取,听信宠臣逆言,固步自封,荼毒中原,今此一战在所难免,但未免我李王不通人情,今日你我赌斗一番,来年开春你我共起雄兵,于虎牢关会战,如果孟德兄败了,我要你麾下所有将领的投效,何如?”

第四百章 荒唐称帝

不只是曹操呆住了,就连郭嘉、周瑜也愣在那里,看向李王的目光带着震惊。

李靖起身抱拳,道:“殿下,此举万万不可,若是我军突然出兵洛阳,将会被天下诟病。”

李王罢手,直视曹操说:“此一战在所难免,孟德兄半生我看在眼里,今日屈居司隶和豫州,我尚且能先人一步,但数年后徐州陶谦,扬州袁术迟早会亡于兄手,届时,恐怕就不是我提兵雄叩虎牢关,而是孟德兄剑指山河,欲求官渡一战了吧。”

曹操虽然不似煮酒论英雄时明哲保身,但此时争霸之心并不坚定,抱拳道:“如此谬赞,实不敢当,老弟与我约斗无可厚非,不过是堵天下悠悠之口,以我代为替罪羊,坐实献帝的不作为,既然如此,只要老弟能胜过我,便为李老弟做一回嫁衣又何妨,但不知北王殿下若是战败,又当如何?”

李王哈哈大笑:“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孟德兄如此境地还能平心而论,着实令我佩服,好,只要孟德兄能胜过我李王,那你从北方马踏而过,那片土地便划为你治下。”

曹操抿了下口皮,没有再说话,倒是郭嘉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曹操,眼神中的担忧迟迟不肯散去。

这时候一个兵卒急匆匆扑了进来,纳头就拜:“报北王殿下,南方急报。”

“念!”

李王中气十足,但兵卒却犹豫了一下,说:“还望殿下屏退左右,此事……”

不耐烦的挥手:“在场的都是我的朋友,世间事有何听不得,南方战局与孟德兄挨得更近,一同听取便是,你只管说来。”

那兵卒只好作罢,抱拳道:“中兴四年十一月底,原兖州牧刘岱在寿春称帝……”

“轰!”

满堂将士尽皆倒吸一口凉气,刘岱是疯了吗?其中曹操也是为之侧目,这是找死啊。

李王合掌笑道:“老刘家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啊,前有刘虞被迫称帝,改汉为新汉神州,自号为寿帝,却不知这刘岱又是什么个皇帝。”

李王的言语满满对汉室的不忠,但在场的人各怀心思,自然也不会点明。

那兵卒抱拳道:“暗线传来消息,刘岱称帝,改换汉朝为南汉,加封其弟,原扬州刺史刘繇为大司马,封赏袁术为大将军……”说到这里兵卒不由一顿,有些古怪的抬了抬头,不过旋即就低了下去,不敢和李王对视。

不满道:“吞吞吐吐,既然是线报,有何犹豫的,快些说完。”

那兵卒只好继续说:“并加封北王殿下为楚王,贾诩为司空,赵将军为左都督,杨再兴为右都督……”

李王愕然不已,曹操突然笑道:“恭喜楚王,有史以来能被两帝封王,李老弟当数第一人。”

李王脑门一黑,这刘岱不是来恶心人吗,自己原本就是刘协敕封的北王,你来这一遭不是让我和刘协的关系更加紧张吗,不过紧不紧张李王倒不怎么在乎,他在乎的是楚王这个名头。

记得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的韩信就是楚王,最后的下场就不多说了,足够凄惨,加上此时自己也坐拥了天下的二分之一,这不是在暗喻自己也会为别人作嫁衣,落个不得好死的下场,纯粹来恶心人不是。

曹操问道:“既然已经探听了消息,不知敕封的诏书几时会传到?”

那兵卒苦笑道:“恐怕传不过来了,刘岱称帝后一天,就连帝号都没有立下,就将皇位禅让给袁术,此时袁术已经定下登基的日子,大概就在正月初一,以此昭告天下,命各路诸侯向他称臣。”

“哈哈哈!!”

李王的笑声传遍了四野,上气不接下气,众人见他兴起,都不敢打搅,只好耐心等候。

半晌后李王才缓过来,说道:“袁家四世三公,忠于汉室,奈何这一辈一个庶出,一个嫡子,却尽是废物!”

曹操有些忍俊不禁,李王说话就是大大咧咧的,但每每回想又觉得挺有道理,用李王的话说,就是话粗理不粗嘛。

笑道:“李老弟果真直言不讳,袁本初与我幼时有交情,更是同出一门,那时候我就告诫过他,要懂得趋利避害,可如今再看,也不外乎他的本性使然,又被麾下文武将士争权斗狠,才导致大厦一朝倾塌,可叹可悲。”

李王撇了撇嘴,说道:“也就孟德兄如此夸赞,若非袁本初妄兴兵戈,被我逐步击破,凭我麾下那点人马,也不能在阳平一战中奠定胜局,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自己寻死,怪不得他人。”

曹操点了点头说:“反观袁术,阴翳更胜本初,自负堪比霸王,奈何其本事平平。既没有袁本初的远见,也没有霸王的盖世勇猛,如今逆流而上,企图一步登天,与自缚手脚又有何异。”

李王赞同道:“想必袁术如此急迫称帝,无非是江东那边出现了变故,而刘表又瞻前顾后,成不了大事,倒不知那人如今作何抉择。”

“那人?”曹操一凛,任他想破脑袋也不知道李王所指何人,其实至今为止,曹操根本没有将刘备放在眼里,最多是惊奇他有何魅力,竟能取得陶谦的信任,又能得到关羽张飞的协助而已。

李王罢手道:“行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那兵卒赶忙抱拳退下,不敢再多言。

倒是周瑜突然说道:“殿下,袁术如今是公然与汉室相抗,且不知朝廷会作何应对。”

李王愕然,旋即反应过来,周瑜这并非是问询自己,反而暗中在询问曹操才对,虽然曹操在朝廷的话语权不大,但他拥有兵马大权,只要有需要,赵谦和赵温派系的人必然翻不起浪花。

点头道:“这事情难说,不知道孟德兄有何高见?”

曹操现在的境地正如李王所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好尽心讲解。

笃定道:“不用我说,那几人自然也明白其中曲折,相信不会在做出蠢事了。”

在场的个个都是精明之人,非常清楚曹操所指的就是赵谦等人。

第四百零一章 悲剧的徐荣

李王非常赞同,示意曹操继续往下说。

二人举杯共饮,曹操这才说道:“不谈古,便说今,这赵谦德高望重,确实是为臣典范,但他却思想顽固不化,奉承皇命,不思对错,献帝在他的教导下必然不会成为明君……而赵温此人却谦逊有余,变通不足,虽不至于乱了朝纲,但长此以往,汉室也不能在他的引领下走向辉煌,如今李老弟雄兵驻扎黄河,他们心思都在此处,恐怕会畏首畏尾,不敢再兴兵事,对北方是如此,对袁术应当也是如此。”

众人心头有底,比较认同曹操所言,但毕竟天下还是姓刘,恐怕袁术此举也不会讨着好,不说摇摆不定的陶谦,就李世民和刘表恐怕也不同意毗邻处有猛虎酣睡,所以朝廷就算不作出动作,袁术也扑腾不了两下。

李王今日的目的还没有达到,袁术称帝的事情在自己看来就是个笑话,不提也罢。

转言道:“孟德兄远来疲倦,这一杯酒权当为弟者所敬,诸位将军也共饮此酒,切勿因为这等荒唐败坏我等的兴致。”

众人赶忙举杯,与李王和曹操摇摇一撞,一饮而尽。

这一来气氛便和谐了不少,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喝得面红耳赤的徐盛来到陈庆之面前,抬起酒壶亲自为他满上。

“陈将军,在下对你的本事佩服不已,这一杯权当敬意,此后你我恩怨便化于无形,只论征战。”

李王挨得近,嘿笑的看了眼徐盛,这小子看来是喝醉了,原本他被陈庆之俘虏有些上不得台,这时候却来一笑泯恩仇,若是此前还好,可前不久陈庆之还被我给俘虏了,你这一敬酒,不就是有些讽刺在里面吗。

不过下面将士的事情自行解决便是,自己为人主就不要插手了。

倒是陈庆之的度量挺大的,想必二人都有共同言语,毕竟同为统率型人才,相互交流也是好事。

李王的脸也喝红了,眼神自然有三分醉意,拉着曹操说道:“孟德兄,你远来是客,今日何不就与我同住,也好商议天下走势,我自命不凡,但这远见却不及老兄,如何。”

曹操心头不知喜怒,但面上却笑道:“李老弟相请,为兄自当恭敬不如从命。”

相顾一笑,再次撞杯。

……

辗转就是三日过去了,杨再兴收拢了兵权,严令朱元璋残部投降,否则破开天水之后,将会不问对错,一并斩杀,时间就定为正月初一。

令书一出,整个长安便正式进入修养生息的步骤,而朱元璋、刘基等人尽数被大军押解,送往邺城,当然,杨再兴等人收敛了张燕的尸首,也一并送往邺城,等候李王亲自处理。

这里也有一个小插曲,那便是有关张燕之死,当时杨再兴找到张燕的尸首后仔细检查,发现致命伤有十来处,也就没有多想,全以为是他身陷敌军,被乱军砍杀,但之后命主簿记录的时候才听说了经过,原来是徐荣和徐晃联手斩杀了他,顿时怒不可遏,追上押运俘虏的队伍就是一阵砍杀。

本身徐荣就不是杨再兴的对手,仅仅一枪落下,劈开了囚笼的同时,也将他的性命收走,辗转间却不见徐晃的身影。

这是为何?原来张布担忧俘虏的人数过多,怕半道引起哗变,便分成三波押运,这徐晃就走的是第一批,这才逃得升天,落在最后的徐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死的时候连一个字都没能说出来,可谓凄惨。

。。。。。。

虽然长安等地归入了平静,但也没有忘记剔除一些碍眼的东西,就比如张鲁留下的子午谷,仅仅出兵一日,就被顺势拿下了,但也不知有心还是无意,暗中有不少张鲁的教徒逃走了,看样子是南下向汉中赶路去了。

扫平了子午谷后,杨再兴即刻命令大军就地驻扎,再往南就是难走的山路,本军大多数兵卒都是并州、冀州的原班人马,对地形不熟悉而贸然前进,恐怕会适得其反,按照张布的叮嘱,彻底展开布防,静候薛仁贵和马超传来消息。

再有几日就到正月了,可曹操依旧不见回军,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人,也不知道是扣押了还是怎么的,竟然都不思回返,反而在李王的大营中常住了下来,急的夏侯渊等人是热锅上的蚂蚁,乱窜。

但急也没用,此前他求见了几次,全部被李王回绝,最后还带出来曹操的亲笔信,就说是暂时在李王的军营中多留几日,只能悻悻而回。

这时候李王在做什么呢,没有错,就是搓麻将。

桌案上四人对坐,李王居上,曹操、郭嘉紧随其后,而不务正业的周瑜自然也要凑热闹了,正好凑齐四人,你来我往好不快乐。

陈庆之他们去了哪里?作为统率同为101点的将才,李靖和他的共同话语确实不少,二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呆在一起了,就比如今天李靖操练兵马的同时,也不忘与陈庆之在高处下一盘棋,二人你来我往互有杀伐,嘴上交流着什么,引得一旁恭敬站立的徐盛耳朵都快竖到脑门了。

而武将方面就不用多说了,除了宇文成都要保护安全外,包括小将墨颜在内的一众将领,各自捉对切磋,全部是使枪的高手,而且个个在后世都留下了浓重笔墨的人,一时间你来我往,杀得豪情四起,互不相让,这不杀了三天了,还没有分出高下……

毕竟是切磋,双方只论枪法造诣,不求杀敌,但几日来却也有了公认,那就是赵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其枪法的造诣之高令人望尘莫及,哪怕是罗春,也仅仅达到了赵云一半,也就等于是堪破精髓脱胎枪法,真要运得圆满,破开桎梏,恐怕又是一个能开辟无双战气的猛人。

但总的来说李王不提要求,曹操也聪明的选择了忍受,哪怕是李王暗中囚禁于他也不多说,至少现在也乐的清闲。

但随后却迎来了一个消息,一个来自常山的人急匆匆拍马而来,却被宇文成都拦下。

第四百零二章 矿山坍塌

宇文成都在账外拦下来人,冲大帐抱拳道:“殿下,虎贲朗将求见。”

李王愕然,牛金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说起来牛金跟随自己也算最早一批,甚至比周瑜还要早一些,但他武艺二流水平,当时虽然才起步,但也修书给冀州刺史韩馥,提拔牛金为虎贲朗将,就是为了拉拢人心。

再之后就一直命他配合郝昭处理事务,已经有很久没有见到了。

而说到虎贲朗将,这是刺史府的官职,与袁术曾经担任的虎贲中郎将有本质的区别。

“看来是常山的铁矿开采出现了难题,不然牛金没必要亲自跑一趟,让他进来吧。”

“是。”

宇文成都应了一声,这才在外面让开了路。

牛金依旧虎背熊腰,但成熟了不少,此时胡须也蓄了起来,身披甲胄,看起来倒是十足的英武将军。

牛金赶忙拜伏道:“末将虎贲朗将牛金,叩见北王殿下。”

李王一边搓麻将,不忘说道:“牛金,你不在常山统军,为何赶来前线?”

牛金抱拳道:“有要事通禀,望陛下屏退左右。”

曹操他虽然没有见过,那那股其实与李王有些接近,想来不会是己方的人。

李王笑道:“无妨,如今孟德兄在我这里做客,不用相瞒。”

牛金心头一凛,前不久不是还在交战?怎么今天曹操就安坐敌军大营,是投降了吗。

不过也没敢多问,说道:“殿下,此来有几件事要通禀,常山郡灵寿县再次发现一处黑石矿,郝太守命我前来问询,是否开挖此处的煤矿。”

李王说道:“这件事有什么好问的,自然开采的越多越好,哪怕现在提炼的技术达不到,但迟早也能用上。”

牛金却说道:“并非如此简单,此处山势陡峭,外部更是凿石盖面,想要开采并非易事,而且这件事跟第二件事情有关,就是原本还在开挖的煤矿坍塌了一角,当时我便命人暂停了开挖,可有些百姓不顾劝阻,贸然进去挖掘,最后导致煤矿第二次坍塌,上百人被困在其中,恐怕已无生还。”

李王怒容一闪,压抑着问:“为什么明知有危险还去开挖,尔等看守的兵将有何作用?”

牛金苦笑道:“并非想想的简单,殿下给的条件很好,每月都定下了额度就能领取工钱,但同时殿下还有另外一番福利可还记得?”

李王一愣,旋即就知道牛金说的是什么了,自己给每个人定下了固定工钱,但必须完成定下的工作量,而对于一些有能力的人,只要他们挖出的煤矿达标,多余的将按照数量给予赏钱。

有了这优越的福利,好些穷苦的人没日没夜的挖掘,倒下的人也多不胜数,但好在没有性命危险。但今日却不同了,矿山闹出了人命,也不知百姓会怎么传。

问道:“郝昭有没有做出应对,别告诉我他此刻依旧在等我的消息。”

牛金说道:“这倒没有,郝太守在事情发生后就亲临了现场,并且严令工匠和兵卒不得透露出去,但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迟早会传出去。”

李王点头不语,一会看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