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居正没有再多说,若是不行此举,日后就只能从荆州打开缺口,但只要李王军能入驻汉中,到时候走子午谷这条通道,就能焊如钢铁。

“李思,你去命人将此信送道张布手中,要想施行此计,必须尽快拿下长安和天水。”

第三百二十二章 走投无路

李王双目一闪,道:“另三日后我会赶往司隶,先命李靖派遣大军清点攻城器械,今年大雪封山我不动,寒冰镇河我不理,必须先将洛阳拿下,否则此计难行,我心不安,将会影响我入主汉中。”

……

李王轻骑而出,赵云、罗春等人跟随,宇文成都则统率蓝剑卫一路护卫,自然没有宵小前来骚扰。

而王守仁与原班部将早就进入了济北,调派在太史慈麾下效力,孔融虽然为人比较老实,学术方面也是德高望重,但他过于自负,必须在近年拿下青州,李王看中的不只是独到的出海港口,还有青州的良马,有王守仁这群生力军加入,太史慈肯定会轻松不少。

十一月底,李靖统率大军经过绳池,在洛阳城外五十里处驻扎,成功与李王汇合到一处,连夜布置战局,依照原定计划行事,打算次日便对洛阳发动进攻。

此时李靖有首阳山支援而来的一万人马,麾下投入攻城的兵将达到了三万余人,而洛阳城中仅有一万五千人,更无大将值守,除了一个不得重用的出世人物折可适,再无其他。

最最重要的是,李王的暗线此刻身在洛阳,更是守城将军,你说这场战事能有悬念吗。

之所以早先打算拖到明年,是因为牵涉到休养生息和留点时间来清剿士族,但此时李王要施行接下来的计策,就必须以洛阳和长安作为基础,所以这才临时命令李靖统军攻城。

当然李王运气不错,若非是李靖作为统率,换作其他人恐怕已经将攻城器械分类归库,李靖正是考虑到攻伐函谷关时,兵将对操作器械的一些弊端得不到解决,这才日夜操练士兵,打算在来年战事爆发时,能有一批此类精兵投入。

次日一早,李王命大军分为三路,一路袭扰南门,一路用冲车打击北门城墙,另一路作为主力,将会侧重于攻城,而余留的一部三千人由赵云统率,与城内的暗线联络,到时候里应外合,也是为了防止杨彪等人逃离洛阳。

次日一早,双方无需废话,直接开始交锋。

少了王守仁和张绣的洛阳守城大军稀散了不少,仅靠董承一人无法支撑,但人力可贵的就是他拥有爆发力,悍不畏死的决心更是支撑着守城将士拼命阻敌,三个时辰过去,余留厮杀声,却依旧不见破城。

李王在远处叹息道:“倒是可惜了大好的都城,经历了多少战火的洗礼。”

说完之后转向宇文成都道:“破城在即,成都随我前去等候,再入城厮杀如何?”

宇文成都知道敌军翻不起浪花,也就没有劝说,紧邻李王,严防暗箭来袭。

然而就在此时,南门咚的一声炸响,与赵云约定的的炮声不绝于耳,南门开了?

果真是如此,伏完接管的南门在心腹的操作下悄然打开了,赵云不疑有他,统军直入城楼,也该是杨彪等人倒霉,南门身具骚扰任务的是罗春,这时候两员猛将合在一处,只管入城厮杀。

没有意外,伏完做事也算决绝,不止大门被撬开了,就连内城控制千斤闸的兵卒也被换成了自己人,否则赵云冲杀进去,也会被千斤闸拦下。

入得城中,赵云对罗春道:“罗兄,你去内城撞门,我去西门为大哥打开城门。”

“好,赵将军请自便。”

轰轰烈烈男儿大志,抛头洒血战火不灭。

洛阳城破了,在李王的豪华阵容前不堪一击,原定的各项攻城方案半数都没有用上,百年古都在此时就如同一张白纸,这么容易就碎了。

李王一骑当先,领着一千蓝剑卫直冲大街小巷,赵云开了城门便紧随其后,那些兵将更是冲上城头,将杨彪的人马尽数歼灭,不过也有一部分人马选择了投降,成功占领了各处城楼。

来到洛河外,罗春和伏完早就等候在此,李王看到他不禁眉头一皱。

不满道:“伏将军,寿儿还在内城,你此时出现在此处是否有所不妥?”

伏寿一凛,不敢将岳丈的架子摆出来,抱拳道:“末将已经打点好皇宫的一切,西门八校有四校是我的人马,此前我留下三校的人马在内城,仅安排了一校人马在南门守城,此时杨彪等人大势已去,被逼上了城楼,身旁兵将不过自家的门客。”

李王这才点了点头,隔着洛河能看到城头有好些人马伫立,不少熟悉的面孔都在其上。

很多人不知道,三公的府邸其实都在内城,开阳门后便是他们的居住地,而此时李王的大军将内城各处城门都包围,显然是要活捉杨彪。

就在这时,那城头传来一阵骚动,杨彪出现了,此时的头发黑白相间,满脸的疲惫和惆怅,在杨修的帮助下来到墙垛前。

李王抱拳道:“丞相,一别就是年半,近来可好?”

杨彪虽然疲惫,但中气十足:“托大都督的福,老身在洛阳颐养天年,还算过得去,不似大都督整日提心吊胆,忧心何时会被摘去了脑袋。”

李王耸了耸肩道:“我的命属于百姓,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心都在我这里,你拿什么和我斗?下城来吧,我会给你个体面的死法。”

原本准备好了满满几页的罪状也没有派上用场,杨彪此时竟然动了寻死之心,倒不是说他英雄迟暮,走投无路,而是总觉得他没有在阴差阳错下获得献帝,根本不可能弄到如今的地步,也怪他的野心作祟吧,前世的杨彪还是值得肯定的。

杨彪趁下人一个不备,喝道:“李王,若是去年四月留下你的命在洛阳,今日岂有如此灾劫,我去下面等你,我想凭你此时的锋芒毕露,天下诸侯如芒在背,又怎会放过你,哈哈。”

一言落下,纵身一跃,直直从城头栽倒,一命呜呼。

李王看着坠入洛河的杨彪,呢喃道:“哪怕是我李王死去,毁了基业,也会有朱元璋,有曹操、李世民会将你逼入绝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汉家子弟从灵帝时就失去了民心,谈何安天下?改朝换代是必然,若非刘秀天资卓绝,岂会有东汉两百年的安稳。”

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见伏寿

李王转身对宇文成都道:“命人打捞杨彪的尸体,此人功绩不能抹灭,让他风光离去吧。”

“是!”

杨彪的授首,李王原本要迈步入城,但城头的杨修兀自悲戚,另外一道身影走了出来,看着有过数面之缘的面孔,李王一时间又顿了足,想听听他又如何说。

只见淳于嘉俯首痛哭,凝视着洛河流下了老泪,悲泣道:“老友,何以饮恨,何以此去,呜呼哀哉,贼子横行,乱党四起,你我宏图大志还未完成,如何面对故去的先帝。”纵然杨彪在此前罢免了他的职位,但兔死狐悲……

淳于嘉眼尖,竟然在城下看到了李王在仰视他,忆起好友王允对他的信任和帮助,未曾想却将自己等人逼入绝境,怒气上涌,急火攻心,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老血,正要破口大骂。

但李王怎容他在此时败坏自己的名声,暗中对赵云打了个手势,但有一人早早反应过来,那便是才将赶来的默颜,弯弓搭箭,隐在人群中突施冷箭,正好破入他的咽喉,步了杨彪的后尘,一头栽倒在城下的洛河中。

李王有意无意的扫了眼后方,双目明灭不定,喝道:“诸位将士随我进入内城,到北宫解救献帝。

众将士轰然应诺,直入城门,而伏完对城楼打了个手势,顿时早有准备的人马在城楼展开一面倒的屠杀,面对举起屠刀的西门八校,那些门客着实不够看。

红月马一骑当先,稍有阻拦便是一枪扫过,没有一合之人,在七里长的复道上杀出了一条血路,而李靖则紧随其后,一边还不忘吩咐跟随而来的兵卒强占各处宫殿,清剿一些乱臣贼子,诸多亲近杨彪、王允的臣子全按贼党一并抓住,容后再发落。

东汉皇宫按南北两宫设置,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道。

南、北宫城均有四座同向同名的阙门,门两侧有望楼为朱雀门,东为苍龙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

南宫的玄武门与北宫的朱雀门经复道相连,南宫朱雀门作为皇宫的南正门与平城门相通而直达城外。皇帝出入多经朱雀门,故此门最为尊贵。

而此刻李王也没有废话,直接从朱雀门经过,在北宫问明了皇帝的去向,直往西面走去。

北宫西北处有濯龙园,有明帝马皇后的织室,是皇后闲暇时养蚕和娱乐之所,北宫西面的御花园称西苑,是供皇帝游乐的地方,此时的献帝和伏贵人、董贵人都在那里。

一路紧赶过去,再没有杨彪的残余人马阻路,通畅无比,直接钻入西苑。

李王寻问宫女,终是找到了献帝所在,十三四岁的刘协看起来已经成熟了不少,此时双目闪动着兴奋,显然是早早就知道李王攻伐洛阳的事,此时此地能见到他,那么杨彪必然败了,怎能不激动兴奋。

李王翻身下马,双目平视前方,直接走了过去,汉献帝一愣,还以为李王要跪伏在地上说些感人肺腑的衷心话语,哪知他直直从身边走过,看也不看自己,暗自吞了口唾沫,但李王人多势众,此时也不敢喝骂。

而李王为何会如此大逆不道?原来献帝身后有一道靓影,那便是朝思暮想的爱人。

双手刮过莹润的脸颊,伏寿享受的闭上了双目,但如此多的人在一旁,也是羞红了脸颊。

李王看着她的可爱顿时心痒难耐,一把将其搂入怀中,一低头就将两瓣樱唇捉住,忘情拥吻在一起。

而李靖等人早早察觉了后事,带着众人退入门洞外等候,凭李王的武艺,手无寸铁的献帝根本害不了他。

伏寿突然推了一把李王,低着头羞不可鄂,此时的她哪有以后皇后的威严,与普通人没有半点差异,羞怯道:“大哥,还有人在。”

李王哈哈大笑,再次将伏寿搂入怀中,余留刘协和董贵人一脸的难以置信。

李王低声道:“寿儿,大哥来晚了,让你受了这么多苦。”

伏寿双手吊在肩上,整张精致绝美的脸庞贴在肩上,洋溢着幸福,那两团浑圆坚挺也压在上面,不自禁变换了形状。

低声道:“寿儿不苦,寿儿知道大哥惦记着寿儿,这一天我幻想了无数次,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李王忍不住吻在她的额头,相拥无语。

此时的刘协反应过来,脸色更是一阵青一阵红,这绿帽子是不是都要发黑了?

压下情绪有些害怕道:“爱卿为何搂住我的爱妃不放,还请你注意……”

李王霍然转头,凝视着他道:“当初你让寿儿接近我不就是为了你自己?你顾及过她的感受?你知道这对一个女儿家造成了什么伤害吗?我这不过是拿回属于我的东西,请陛下不要阻碍。”

说完便不再管他,溺爱的给了伏寿一个公主抱,直把她羞得将小脑袋钻入李王怀中,不敢乱看。

李王嘿笑道:“我带你回家。”

“恩~”

翻身上马,李王搂住伏寿侧身道:“陛下,我已经以你的名义召集百官到南宫议事,请陛下休整下服侍便前往南宫,卑职不敢求赏,只希望陛下将承诺于我的话语伏诛现实。”

说完不再理他,策马而走。

转出门洞时道:“表哥,派人通知曹操,随时可以交接洛阳的兵马大权,我既然说过不会入主洛阳,就一定会做到。”

李靖抱拳道:“末将这就去安排。”

李王哈哈大笑,正要调转马头离去,怀中的可人儿却转头凝视他,双目撅着泪水。

柔声道:“夫君,将柔儿带走。”

李王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大喜道:“爱姬是说,刘柔是我们的骨肉?”

伏寿嗔怪的白了他一眼,道:“哪里是什么刘柔,是李柔,夫君不会怪罪我未给夫君诞下子嗣吧?”

“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足以说明李王的兴奋,转言道:“儿女都一样,都是我的掌中宝心头肉。”

第三百二十四章 封王

转身就要吩咐人去找,哪知一旁竖耳倾听的徐盛等人早已窜了出去,他们才不管其他琐事,此时李王膝下只有一子名为李想,那可是并州体系未来之主,高不可攀,如今得知还有一个女孩流落在外,各个都兴奋莫名。

可想而知,这个‘小公主’将在未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李王会心一笑,就连赵云都下去寻找了,仔细想想他这么关心也没错,赵云是李王的义弟,那就是李柔名义上的小叔,关系亲着呢。

策马狂奔,没有任何兵将跟随,但沿途都有兵卒镇守,看见李王一骑绝尘,赶忙拜倒在地上行礼,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哪里敢看被李王搂在怀中的伏寿。

二人飞奔了好一阵,李靖派人来通报,说是李柔找到了,孩子不认生,反而赖在赵云身上不下来,似乎知道这是他爸爸的义弟……

此事倒不慌,李靖还派人传话,刘协已经整装上朝,文武百官也齐聚南宫,就等李王亲至了。

李王策马来到南宫,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让伏寿进去,毕竟男女大妨,为了她的声誉,还是尽量不要在人前表露为好。

门前的太监(以后都这样称呼了,方便易懂)唱道:“兵马大都督李王到!”

一身甲胄银铠,手杖佩剑,头戴银盔,一举一动气势非凡,双目更似电芒扑射,一个人的气场竟压得满堂文武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李王躬身抱拳,道:“臣,兵马大都督参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载,圣君顶天,甲胄在身,望陛下饶恕卑职未能尽全礼。”

刘协经过之前一着,这时候仍旧心有余悸,赶忙在虚空中一抬手,道:“爱卿快快起身,来人,赐坐。”

刘协还道是李王要继续行那董卓、杨彪之事,这时候哪里敢得罪,君主其位,但姿态宛如下人,看得好些忠君爱国之臣对李王怒目相视,心头悲戚不已。

李王突然罢手道:“赐坐就免了,我非董贼,也不是杨彪,陛下大可对我放心。”

话是这样说,但刘协哪里敢相信,一时间怔在龙椅上,道:“朕自然知道大都督的衷心,但此前交战,诛杀逆贼杨彪、王允,大都督恐怕已有些劳累,这赐坐一事还请爱卿不要拒绝。”

李王懒得理他,转身道:“这天地被贼人遮蔽,百姓衣不蔽体,路有冻骨,黄巾贼祸以来,华夏神州饱经战火,天子年幼,但也并非昏君,今我李王决议,还政于献帝刘协,七日之后我并州军将全面撤出洛阳,还望陛下能择选一位忠君爱国之士,戍卫皇城,以免再被贼子乱了朝纲。”

众人大惊失色,李王此举何意?放着刘协这香喷喷的皇帝不占住,非要退守并州,偏居一隅?不会是打仗打傻了吧。

大臣们哗然,但都只能低声交头接耳,纷纷猜测李王的意图。

半晌后呆愣的刘协眼中跃起一抹欣喜,虽然掩饰得很好,却也被李王等有心人察觉,心头失笑不已,看来毕竟是小孩子心性,只会着眼眼前的利益,哪怕是将并州、冀州还给你,你也翻不起浪花。

刘协果真颤声道:“爱卿所言……可是真心实意?”

李王嘿笑道:“我向来说一不二,但我既然要退出洛阳,还请陛下不失金口,兑现曾经的奖赏,当然,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陛下是知道的,也请一并允诺。”

刘协大喜,对左列第一人道:“司空赵温何在。”

那第一人出列道:“老臣在此,还请陛下吩咐。”

刘协朗声道:“如今杨彪、王允被大都督除去,即刻罢黜丞相一职,空缺出来的太尉、司徒暂且不定,其余九卿空出来的五位由你组建班底,依律提拔,另外由你拟定一份圣旨,加封大都督李王为王,号为北,划上党郡为其封地……”

赵温忠厚老实,虽然不是特别顽固,但此时也是大惊失色,拜伏道:“陛下,异性为王多为祸端,我东汉的异性王仅有代王卢芳一人,此先例历历在目,陛下不可做那背弃祖训的昏君啊。”

刘协心头一怒,你这人好不上道,如今三公之位只有你一人,还怕不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吗,此时李王兵锋正盛,你这样得罪他不是自找没趣吗?

挥手道:“爱卿所言在理,但祖训归祖训,如今时局动荡,正该标新立异,北王的功绩可比天高,更是待我汉家不薄,若是此刻不封王,岂不是寒了天下之心。”

李王眼神一闪,早有注意的伏完拜伏道:“臣辅国将军伏完,请陛下加封大都督为赵王。”

一些靠拢伏完的臣子纷纷效仿,高声附和,此时李王的势力如日中天,靠向他比什么都来得实在。

而一些摇摆不定的中立人士也赶忙拜倒,他们可不想略微犹豫的那一阵,便被杀伐果断的李王所记恨上,一时间除了赵温和渺渺几人,全都认定了李王受封异性王的事情。

刘协不理赵温苦苦哀求,继续道:“伏将军和伏贵人在诛灭贼子的过程中,出力出谋,特允许伏寿自卸贵人身份,转为庶民,此后其身份与汉室再无关联,望诸位爱卿谨记于心,并加封伏完为卫将军,原卫将军董承助纣为虐,其罪当诛,三日后随同杨彪、王允等乱臣贼子的家眷,一并在东市口枭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山呼海啸,但不管刘协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至少李王是真心打算放权给他,一方面想看看自力更生的刘协能不能力挽狂澜,一方面也想看看曹操得到天子后,会不会效仿前世之举,这种操纵一切的感觉,着实舒爽。

“哈哈哈哈!”

李王转身离去,一旁的李靖等人紧随其后,甲胄发出铮铮之声,这是血与火凝聚的苍凉之声。

一路来到大殿外,伏寿怀抱一个熟睡的孩童,能有近一岁,小丫头胖乎乎的煞是可爱。

一把将其接过,爱不释手,但毕竟睡着了,也不敢将其吵醒:“表哥,来抱抱你表侄女,马背多有颠簸,命人安排一座平稳的车驾,七日后随大军回家。”

第三百二十五章 豪气干云

转身看向伏寿,此时的她泪眼婆娑,显然是听到了大殿中的交谈,脆生生道:“夫君,我们回家。”

李王拉起她的小手,脸上满是溺爱:“对,我们回家。”

伏寿,一个可怜的女人,生在乱世,成了无根的浮萍,若非李王天降神州,此一生将会锁在深宫之中,哪里又会有对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