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众臣对张辽的了解,他既然说通商有害,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虽然他说不出任何一个原因,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张辽是错的……

曹丕见张辽不说话了,便道:“文远,你既然说不出原因,那么就请你下殿去吧,今后,不许再这么无理取闹了!”

曹丕意欲将张辽赶下殿去,虽然张辽触怒了他,但是基于对将领的尊重,曹丕是不想处罚张辽的,轰他下殿,只是以儆效尤而已。

但是张辽却不肯下殿,说道:“陛下,末将虽然无法对通商的坏处一一说明,但是末将却深信,曹魏与东吴通商,是会落入到东吴的陷阱之中的,因此,还请陛下三思!”

曹丕给张辽台阶下,但是张辽却不肯下,继续在大殿之上和自己耗着,这彻底激怒了曹丕,曹丕怒道:“张辽,难道你就不怕朕砍了你的脑袋吗?”

张辽可是魏国的名将,若是被曹丕给杀了,那么曹魏的边陲,将会失去如此一位猛将镇守,那便是给了敌国机会了。

于是程昱挺身而出,说道:“陛下,张将军只不过是出于忠心,才会顶撞陛下的,还请陛下息怒,容微臣劝他一劝。”说着,程昱便转身,对张辽说道,“张将军,所谓据理力争,你若没有了道理,就没有办法与别人去争什么。今日,你反对魏国与东吴通商,却也说不出通商的具体害处,这要如何要人信服?”

程昱之言,其他的臣工都颇为赞同。

你要反对一个人的做法,那边要找出那个人做法的错误之处,若是连这一点都找不出来,那和无理取闹有什么分别吗?

但是张辽却听不进去程昱的话,毅然说道:“末将不知道与东吴通商有什么坏处,但是末将却相信,与东吴通商,是自取灭亡的举动,末将相信荀彧大人的话,荀彧大人遗言让末将劝说陛下,那么末将便是要如此去做!”

程昱道:“你根本就拿不出证据,还说什么与东吴通商是自取灭亡的举动,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身为谋臣,程昱实在不知道如何去与武将交流,这些武将,脑袋里面都是一根筋,行为做事从来不经过思考,简直不可理喻。

而张辽又说道:“程大人,你说末将拿不出证据,那么,末将倒是要拿出证据给你看看!”

程昱道:“张将军,你所说的证据究竟是什么?你说你没有证据,现在却又说自己能拿出证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张辽道:“这并非自相矛盾。末将要拿出证据,给程大人和陛下看看!”

程昱问道:“既然如此,张将军的证据,究竟是什么?”

张辽将两眼一瞪,如同猛虎一般的扫过荀彧,道:“证据就是,末将的命!”

张辽的目光虽然寒冷,但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却要比他的目光寒冷一千倍、寒冷一万倍!

程昱被张辽的这句话给吓住了,就连稳坐在龙椅上的曹丕。也被张辽的话给说蒙了。

曹丕道:“文远,你说的是什么?”

谁知道,张辽却突然将腰间的剑给拔了出来,这一举动,令大殿之上的守卫立即紧张起来,他们手持长矛,围在了张辽的身边。

张辽是军中的高级将领,在曹操当政的时候,曹操允许张辽带剑上朝。而这一特权,在曹丕当政之时并未被剥夺。

张辽虽然佩剑,但是这柄剑,在君主面前却从未拔出来过。今日他拔尖而出,顿时令大殿紧张起来。

这些守卫虽然围住了张辽,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张辽乃魏国名将。武力惊人,就算是大家一起上,只怕也不是张辽的对手。

若是张辽真想对陛下动粗的话。那么将不会有人阻挠得了他,因此,就连曹丕也有一些胆怯了……

但是张辽的目的,却并非是对曹丕不利。

只听得张辽说道:“陛下,末将的话你能够不听,但是通商会遭致灭国之事,你却非听不可!今魏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末将不能坐视不理,你说末将不能够将证据拿出来,那么末将就以死明志,希望末将之死,能够让陛下幡然醒悟!”

说着,张辽就将利剑抹上了自己的脖子……

曹丕惊道:“文远,万万不可!”

但是曹丕的话,还没有传入到张辽的耳朵里面,张辽的利剑,就已经在自己的脖子上划出了一道鲜红的口子。

血如泉一般喷了出来,将围在张辽身旁的那些守卫的铠甲都已经染红了。

张辽这位响当当的汉子,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

群臣唏嘘不已,没想到张辽竟然如此忠义,为了说服曹丕放弃通商的念头,竟然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

曹丕从龙椅上起身,奔到了张辽的面前。

此时的张辽虽然未死,但是他也只剩一口气了,张辽用手,紧紧的握住了曹丕。

咽喉被割,张辽说不出一句话出来,但是一双眼睛,却双目灼灼的的盯着曹丕。

曹丕此时,也已经是方寸大乱,根本不知道说些什么。

他看着张辽临时的模样,眼泪都快要落出来了。

“文远,朕答应你,对于与东吴通商之事,暂缓执行,这下,你满意了吧?”

虽然曹丕答应得比较勉强,但是好歹是答应了自己的话了,张辽这才将握住曹丕的手给松开了,在手松开之后,张辽的手慢慢的下垂,随后,他的两只眼睛也合上了,这名叱咤风云的魏国名将,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魏黄初二年十月,一代名将张辽,因为反对曹魏与东吴通商,而在大殿之上死谏,最终以自己的性命,换来了曹丕的承诺。

对于张辽之死,曹丕为之流涕,封张辽为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位。

张辽的葬礼,也是办得风风光光的,其规格,不亚于曹氏的皇族,除此之外,张辽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可见曹魏一方,对于张辽的评价有多高。

不过张辽的死,也给曹丕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现在曹魏与蜀汉相战正酣,朝中的得力将领,已经在前线去迎击蜀军了,像张辽这样的封疆大吏,又要到哪里去寻找?

曹丕思前想后,最终都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将领去填补张辽留下的空缺,而这也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第二十九章走私

张辽以死相谏,才换来了曹丕的首肯。

曹丕身为一国之君,自然君无戏言,尤其是答应了已故之人的话,是万万不能反悔的。

因此,曹丕便放弃了和东吴通商的决定。

不过曹丕在官面上却是说,如今曹魏正逢大敌,局势瞬息万变,通商之事,只能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尽快平定蜀中。

对于张辽之死,曹丕却只字未提,命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守口如瓶,张辽之死,以病故的方式昭告天下。

曹丕否决了两家通商的决定传到了东吴,杨林哑然失笑。

“我原本认为,天下垂手可得,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事情却风云突变,现如今,只能再从长计议了。”

在曹丕向东吴送来橄榄枝,意图与东吴通商的时候,杨林的脑中,瞬间闪过了一个能够在数年之内统一天下的念头,可是这个念头,却因为曹丕的突然改变决定而搁浅了。

“我也真是一个傻瓜,自以为是,想要将敌人引入进自己擅长的领域,让敌人体无完肤,可惜的是,敌人最终却没有走进我的圈套。”

在杨林的话语中,分明透着一丝的失落之情。

“杨大人,时机总会有的。”

在杨林的身旁,陪着他说话的,自然就是庞统,庞统在得知曹丕否定和东吴通商之后,就来到了杨林的府邸中,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杨林,心情一定非常的不好受。

庞统又道:“杨大人,我从司马懿那儿得到了曹丕不肯与东吴通商的真正原因,现在,就告知杨大人!”

杨林一句话也不说,洗耳恭听。

庞统就将司马懿所告诉给自己的话。一字不落的说给了杨林听,杨林脸上的表情,从失落,突然变为了震惊,再由震惊,变为了一种由衷的赞叹。

荀彧的遗命,张辽竟然誓死遵从,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魏国皇帝曹丕的一句承诺。

在听完庞统的讲述之后,杨林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原本以为,当今天下,原本不存在我的对手,但是今日一见,方才知道,这对手不仅有,而且还有许多。

当年荀彧先生疑心于我,劝说曹操不肯与我东吴通商,没想到。他还留下了遗言,而遗言的遵从者,竟然是张辽这位忠心耿耿的将军。

曹魏有如此忠义之士,要想灭他。自然是非常的困难,和曹魏比起来,刘备的手下,却要容易对付得多……”

刘备以皇叔自居。顶着大义的名号,而曹操,一向被刘备等人骂做是“曹贼”。从字面上的意思来判断,自然是刘备手下的忠臣要多些,而曹操的手下,定然是些趋炎附势,见钱眼开之人。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曹操手下的文臣和武将,不仅忠心耿耿,而且不惜性命,为的就是保全曹魏的天下。

今日有荀彧、张辽等人誓死护卫国家,那么将来,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忠臣和死士拦在杨林的面前。

想到了荀彧,又想到了张辽,杨林便命嫣儿取来香烛,自己要祭奠曹魏的忠义之士一番。

在院子里,杨林摆好了香炉,便朝着北边的位置,点燃了香。

杨林一边望着北边,一边自言自语道:“荀先生、张将军,你们是曹魏的骨鲠之臣,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存在,才使得我东吴称霸天下的愿望暂时落空。

荀先生,早在合肥与你商谈的时候,我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若是我在早出生几十年,大概就能和荀先生成为朋友了,荀先生自始自终,都没有信任过我,事实证明,荀先生目光如炬,若非如此,只怕曹魏早已落入我东吴的圈套之中了。

张将军,在合肥的时候,我也曾将见识过你的武力,纵观我东吴的将领,只怕没有人能够和你分庭抗礼,你以一己之力力保合肥城不失,原本我以为你只是粗鲁的莽夫,可是没想到,最终迫使我计划失败的,正是张将军你,张将军的气节,实在令我佩服不已。”

杨林虽然是自言自语,但是他身后的嫣儿和庞统,却也清楚的听见了他说话。

嫣儿有些为杨林担心了,一向以来,杨林都是神机妙算,天下大势,很少能逃出他的预料的,但是这一次,杨林的计划却落空了,这对杨林所带来的打击一定很大。

而庞统也第一次见到杨林如此的举动,按理说,自己身为吴臣,竟然当众祭奠敌人的将领,换做是别人的话,只怕是杀头的大罪,但是杨林是吴主孙仁的宠臣,又和孙仁有着亲密的关系,因此杨林的出格行为,倒也不至于会遭来祸端。

杨林在赞叹了几句荀彧和张辽之后,便将香插进了香炉之中。

随后杨林稍稍的远离香烛,对着香炉笑道:“但是,荀先生、张将军,你们二人誓死护卫的曹魏,却是一定会灭于我东吴的手中的,纵然是有你们这些忠义之士,但是你们已经死了,那些活下来的人,未必有你二人忠心不二,死人不能说话、不能做任何的事情,但是我却是活着的,总有一天,我会将曹魏的土地踏平,让我东吴称霸天下!”

杨林信誓旦旦的说了这么些话,言语中,带着一股自信,也带着一丝的杀气。

嫣儿总算放心了,听杨林说的这么几句话,可以知道,杨林已经恢复成以前那个杨林了,不用再为他担心了。

而庞统也喜闻乐见,他可不想看到杨林沮丧,希望杨林能够重新振作,好让自己又见识到更加新奇的事物——从现在来看,大概自己的愿望,很快就能够实现了。

在祭奠完荀彧与张辽之后,杨林便马不停蹄的去见孙仁了。

孙仁在书房中,正愁着杨林为何还不来见自己。

杨林来后,孙仁便让旁人离开,自己和杨林,在书房中密谈。

孙仁道:“杨林。如今曹丕反悔了,他不与我东吴通商,我东吴也奈何不了他,我知道你的情绪定然不佳,但是若你能来到我这书房之中,便说明你已经没有大碍了。”

杨林笑道:“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仁,若是事事都如我自己所料,那么这天下。还有什么乐趣?正是因为了诸多的不确定性,才使得这天下有趣多了,不是吗?”

杨林又恢复了以往的模样,孙仁也颇为欣喜,便又道:“杨林,照你这么说来,你是又有了新的策略了,那么我倒想问问,你的策略究竟是什么?是否是由我东吴大兵压境。趁着曹魏攻打蜀汉之时,偷袭曹魏的后方?”

杨林摇摇头,道:“仁,若是以战争就能够解决的事情。我又何必那么煞费苦心,去和曹魏通商呢?虽然现在曹魏已经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蜀汉的战争上,其后方空虚,但是纵是我东吴偷袭。也没有办法获得全胜,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夺取几座城池而已。若要灭掉魏国,这还远远不够。

曹魏虽然调集的大部分的兵力到了汉中,但是若我偷袭后方,他们一定会撤军防守的,而以蜀汉的兵力,纵然是曹魏撤兵了,他们也是不会趁势追击的,一旦曹魏的援军一到,我东吴就失了先机,要想灭掉曹魏,就几乎不可能了。”

孙仁听了杨林的话,觉得与自己所想的有极大的差别,于是问道:“杨林,如今我东吴兵强马壮,怎么会灭不了曹魏?要知道,我东吴的近卫军,可是仅仅凭借着一万人的数目,就击败了刘备的十万大军!”

孙仁的自信,除了当下东吴经济的繁荣之外,还包括杨林所精心培养的这支名为近卫军的部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再吴蜀双方的长沙之战中,近卫军所展示出来的战斗力,令人瞠目结舌。

于是孙仁有理由相信,依靠着这支部队,便能够将整个天下都打下来!

但是杨林的想法,却和孙仁不大一样,只听得杨林道:“仁,事情并没有你所想的那么简单,你说我东吴的近卫军战力极强,那只是相对于蜀军来说,而在曹魏一方,却有着非常强大的骑兵,名为虎豹骑,虎豹骑的强大,在当今天下是出了名的,我军切不可掉以轻心。

还有一点就是,我东吴是与曹魏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和约的,按照和约上的说法,我东吴是不能够偷袭曹魏的后方的,若是偷袭了,便会失信于天下人,若是就此取得了天下还好,若是被曹丕给击退回来了,那么曹丕便可以借此大做文章,到了那个时候,我东吴只怕会被全天下人所唾弃。”

杨林详述了攻打曹魏的利害关系,使得孙仁意识到,原来之前自己一直将事态想得过于简单了。

既然一时片刻没有办法将曹魏灭掉,孙仁便又向杨林问道:“杨林,照你这么说,我军应当如何,才能够灭掉曹魏?”

杨林向着孙仁比出了三根手指头,道:“我东吴若想灭掉曹魏,定然要具备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都没有办法将曹魏给灭掉的。”

孙仁问道:“哪三个条件?”

杨林道:“其一,便是曹魏的经济大损,国家入不敷出,境内的百姓们吃不饱饭,而国家对此,一点办法也没有。”

孙仁道:“那岂不是和现在的蜀汉一样?”

杨林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事实上当蜀中一带爆发蝗灾,并且刘备在长沙打败的时候,蜀汉事实上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是因为靠着我东吴的救助,才使得蜀汉政权存在了下来。

至于为什么要保留这个政权,是因为对于我东吴来说,蜀汉根本就微不足道,而且我们也需要一方势力,去吸引曹魏的仇恨,不然的话,曹丕只会将所有的精力全放在我东吴的身上。

不过曹魏一方的实力毕竟雄厚,合肥之战中,我军虚耗曹魏国力之事,这才初具成效,在曹操西征马腾和张鲁之后,曹魏的国力一落千丈,这才有了灾民聚众造反的事情发生。

但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纵然是曹魏一方国力受损,但是要使他的经济彻底崩溃,却没有那么简单,若是曹魏与我东吴通商,那么我东吴大可以借此大做文章,一点一点的蚕食曹魏的国力,只可惜,单单是这一点,却也没有办法实现。”

杨林颇为可惜。孙仁又问:“既然如此,那第二个条件又是什么?”

杨林道:“这第二个条件,便是曹魏的总兵力,必须要低于我东吴的总兵力。”

孙仁纳闷道:“那谈何容易?如今曹魏一方的兵力,少说也有二十多万,至于我东吴,充其量,也只有十万人,这要如何才能将曹魏的兵力降低到十万以下?”

杨林道:“一个国家的兵力。是与国家的人口成正比的,因为曹魏占据北方,北方人口兴旺,因此人口多。军队的数量便多,而我东吴,则是趁着北方的连连战乱发展起来的,所谓后起之秀。自然及不上曹魏一方的根基深。

但是,这也是暂时的,若是吴魏通商。我自然有办法令曹魏的国力大损,只要让曹魏一方的人口素质降低,便能够抑制曹魏的兵力了。”

孙仁叹道:“这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无法与曹魏通商,你的计策便不能实施,杨林,你再说说你的第三个条件是什么?”

杨林道:“这第三个条件,便是曹丕失了民心。”

“民心?”

孙仁有些诧异,以她自己的想法,曹丕原本就是篡夺了汉室江山的乱臣贼子,他会有什么民心?

但是杨林却不这么看,只听得他娓娓说道:“仁,你可不要以为曹魏失了民心,若真是如此,曹丕又怎么能够逼献帝退位的?

事实上,自从曹操独揽朝政开始,曹氏父子就已经开始在慢慢的收揽人心了,先是根除了国家的贪官污泥,再施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众生存的利好政策,这才一点一点的将民心拉拢过来,因此,所谓的禅位,只不过是曹氏父子收揽人心成功之后,所必然的一项举动,并非突如其来。

对于民众们来说,他们厌恶了**的官府,厌恶了饥寒交迫的生活,既然曹魏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那么他们又何必去支持腐朽的汉朝呢?”

杨林说得头头是道,令孙仁学到了许多东西。

近日以来,杨林很少对孙仁讲这么多的道理了,今日的杨林,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将胸中的东西,毫不保留的说给了孙仁听。

在了解到当下的大势之后,孙仁又问道:“杨林,要促成你所说的三个条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你将要如何去做呢?虽然曹丕已经拒绝了我东吴通商的决议,但是我相信,你并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你一定想好了其它的办法了吧?”

杨林摇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