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过三巡,众人们都已经进入了状态,吴湘也看准时机。让舞女们不再跳舞,而是让一个个美艳的舞女们,去陪这些成都城的官员们喝酒。
官员们左拥右抱,顿时兴致更高了,就连一向严谨的法正,身边也抱了一位身材婀娜的江南美女。
也有官员们趁着酒兴,对陪酒的美女们不断抚摸,而这些美女们都是来自于风月场所,对此已经驾轻就熟。因此也能应付自如。
一位官员大喊道:“吴湘,你让舞女们都来陪我们喝酒了,那谁来跳舞呢?难道说,让你自己来跳?”
吴湘一看。发话之人正是邸阁督邓芝,在吴湘所得到的资料中,邓芝不甚酒力,因此在酒醉之后。喜好说胡话,因此吴湘并不怪罪他的无礼之言。
法正指责道:“伯苗,你喝醉了!”
不过邓芝却不理他。吴湘却笑道:“法大人,邓大人酒后吐真言,实在是幸事,然而我东吴的商人,却不会怠慢了贵客。此时,让舞女们来陪众位大人喝酒,并非是已无歌舞助兴,实则是还有更精彩的节目在后面。”
邓芝奇道:“究竟是何等节目,还请你明示!”
吴湘道:“琵琶、瑶琴、箜篌、阮……这些乐器,只不过是先秦的古物,再加上舞女伴舞,却实在不能够将我东吴的民风表现出来,而我东吴,自有我东吴的音乐舞蹈,接下来要为众位大人奉上的,自然就是我东吴的特有舞蹈,名为‘东吴风’。”
邓芝纳闷道:“东吴风,这实在是没有听说过。”
于是吴湘拍拍手,便命人将另一件乐器搬了进来,众人一看,这不是战场上用来鼓舞士气的战鼓吗?
邓志笑道:“吴湘,你将战鼓都搬上来了,难道说是要打仗吗?”
吴湘也笑道:“邓大人,我东吴之风,实则雄浑,单单以丝竹之声,实在不足以表达,因此,我才命人将战鼓搬上来的。”
陪着战鼓一同上来的,还有一队身穿铠甲的武士,不过众人眼睛犀利,这些人虽然身穿铠甲,但是身材婀娜,都是女子,哪里是上战场的材料,她们的姿色,也都是上乘的。
吴湘道:“众位大人,看惯了美女穿裙戴花,何不看看众位美女女扮男装时的身姿?”
诸位蜀中臣工也觉得吴湘此举颇有新意,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吴湘于是命音乐声响起,鼓乐震天,众位臣工顿时被吓了一跳。
普通的丝竹之声,都是非常平缓的,可是这东吴风的音乐响起,却是音响刺耳,令众人措手不及。
更加奇怪的,是舞女们的舞姿也不似之前这般婉约,而是一个一个张开了腿,左手搭在右手上,舞步非常奇怪。
邓芝道:“吴湘,这舞姿,怎么像是在骑马一般?”
吴湘道:“邓大人,这东吴风的舞步,便是如此奇异,姿势虽不雅,但是却是非常流行,这舞步并不难学,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无论老幼,一学就会,所以在东吴,人人都会跳,这舞步也叫做‘骑马舞’。”
法正赞叹道:“圣人置礼乐,便是为了感化世人,然礼乐难懂,致使世人被感化者少,可是这东吴风,却如此浅显易懂,于是流入市井,这才是真正的礼乐,比起深奥难懂的高山流水来,下里巴人才是真正的礼乐!”
东吴风的音乐,使得众位臣工的心中也开始荡漾起来,借着酒兴,吴湘离席,来到舞池之中,也学着舞女们的模样,开始跳了起来,他左拥右抱,虽然一把年纪了,但是却也跳得甚欢。
也有有样学样的。邓芝喝醉了,也学着吴湘的模样跳了起来,果然,和这些商人们打交道非常的有趣,总比在朝堂上,整日担惊受怕的好。
在东吴风的伴奏下,众位官员们玩得甚欢,待东吴风的舞曲结束,众人这才平息下来。
每一位官员,无论是自己进舞池跳舞的。还是在座位上按部就班的欣赏音乐和舞步的,都已是满头大汗。
既然已经尽兴了,吴湘这才宣布下一个节目。
吴湘道:“众位大人,此次宴席,我若招待不周,那就是我东吴商会失职了,今次,我特意准备了东吴的国宴,还请众位大人品尝一下!”
“国宴??”
众位官员一听。都非常的吃惊。
这东吴还有国宴吗,而且吴湘只不过是一位商人而已,他凭什么说自己所准备的是东吴的国宴?
吴湘见众位官员面露怀疑之色,便解释道:“实不相瞒。我承蒙东吴主公孙仁看得起,每年的东吴国宴,都是我命人准备的,这一次。我来成都建东吴商会的会馆,主公特意嘱咐了我,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东吴的国宴,本就是难得的美味,若只是让东吴之人享用,实在是太过意不去了,因此,我才在这里款待诸位大人享用东吴的国宴。”
吴湘的解释,倒也毫无挑剔,看来这位商人不是自卖自夸,而是确确实实的为众人准备了东吴的国宴。
众位官员们都安静了下来,想要看看这东吴的国宴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只见吴湘命人将一口大鼎抬了上来,鼎里面沸水腾腾,看来里面早已经煮好了。
吴湘解释道:“诸位大人,这鼎是皇权的象征,用鼎烹制的食物,向来是非常美味的,只是我这口鼎,并非是始皇帝命人铸造的,而是我特意仿制的,只是作为煮食的餐具罢了。”
法正问道:“吴先生,不知道你这鼎中,究竟煮的是什么?”
吴湘道:“法大人,鼎中美食,你一吃便知。”
于是吴湘命人将鼎中的汤水舀给了在场的每一位官员,而法正是第一个见识到东吴的国宴的人。
只见汤非常的浓郁,奇香无比,法正忍不住,喝了一口。
浓郁的味道立即在口中散开,刺激五脏六腑,法正还从来没有吃到过如此的美味,当真是叹为观止。
汤端到了每一位官员的面前,官员们尝了之后,都觉得说不出的幸福。
这汤,究竟是什么?
法正将一碗汤喝完了,细细的品味着,良久,才道:“吴先生,依我看来,这汤,是由鸡熬成的。”
吴湘摇摇头。
李严道:“依我看来,这是猪的骨头熬成的汤!”
吴湘又摇摇头。
众位官员们都道出了自己的答案,不过却都被吴湘给否定了,虽然每一位官员所猜测的都非常接近于正确答案,但是却也始终差一点。
官员们猜不中,好奇心就顿时增加了几分,都眼巴巴的看着吴湘,希望他公布答案。
吴湘也终于不再藏着掖着了,便道出了东吴国宴的真相。
吴湘道:“法大人,实际上你刚才已经猜得很准了,只是用鸡来熬制的汤,纵然是用一百只鸡,也熬不出如此浓郁的味道。鸡虽是家禽之王,但其被圈养在家中,早已失去了野性,将鸡用来熬制的汤,却总是差一种味道。
而若是猪或是牛,其肉质偏硬,熬出来的汤并不香,至于其它走兽,就算是猛虎财狼,用它们熬出来的汤,也总是显出一种臭味,实在不美。
熬汤的极品,还是需要飞禽,而飞禽之中,又需要小巧的飞禽来熬汤,这样才能使汤味鲜美,令人难忘。”
说到这里,法正有一些猜出来了,道:“吴先生,你所说的,莫不是麻雀?”
吴湘这才点点头,道:“法大人所言甚是,这东吴的国宴,正是以麻雀为底所熬出来的一锅汤,这锅汤味道浓郁,却又不失野性,飞禽之中,麻雀的肉最嫩,所以也是最好吃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的精华,全在这巴掌之中。将麻雀去毛、去内脏、随后丢人鼎中熬制,需熬制一整天,待麻雀的肉和骨头都熬烂了,这一锅汤才算是熬好了。”
吴湘所言,令众位臣工们唏嘘不已。
没有想到东吴的国宴,竟是用麻雀熬制成的一锅汤,而这锅汤,正如吴湘所说,是洗去了麻雀身上的所有精华,因此味道鲜美。是蜀中的这些臣工们所没有尝到过的。
邓芝道:“若是一只麻雀,只怕熬不出这么浓郁的一锅汤出来,吴湘,你这东吴的国宴,究竟要用到多少只麻雀?”
吴湘道:“东吴之国宴,会用到一百只麻雀,所以东吴的国宴又称为百鸟宴,喝着这白鸟熬成的汤,想着百鸟朝凤时候的情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众位官员们也被吴湘的话所吸引了,在吴湘的一番解释下,他们对于这一鼎由一百只麻雀熬成的汤又更感兴趣了,于是又让人添了几碗汤。
官员们都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开始品尝东吴的白鸟汤,汤味的确是非常的浓郁可口,喝了一口就想要喝下一口,令人无法停下来。
官员们放开了肚子。如同是喝酒一般的喝汤,没过多久,整整一鼎的汤。就被这些参加宴席的官员们给喝光了。
就连平日里一本正经的法正也喝了不少,他惭愧道:“吴先生,我等前来赴会,却不想如此失态,想必你这百鸟宴,定是花了不少时间准备的,可是我们这些不懂应情的粗人,竟然将这一鼎的汤给喝完了,还请吴先生不要怪罪的好。”
吴湘笑道:“法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主公命我送来东吴的国宴,就是为了让诸位大人与我东吴一同分享这百鸟宴的美味,既然是美味的东西,自然要让众人品尝才会更加的珍贵,现在列为大人们将这鼎中的汤水全喝完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罪呢?”
法正道:“吴先生如此豁达,不愧为东吴商会的主席,相信东吴商会在吴先生的主持下,定会越来越强大,孙刘两家通商,互通有无,果然是一件好事,吴先生,你送来东吴的国宴的意思我已经懂了,我一定会鼎力支持双方的商贸往来的。”
吴湘笑了,法正不愧为西川的俊杰。
所谓互通有无,就是将别人没有的东西送给他,这不仅仅是在于商人们之间,也在于两家的高层,现在,孙仁命吴湘将东吴的国宴送给了法正等人品尝,也是应了此事。
有了孙仁的主动示好,在座的蜀中官员们,自然也乐得其所。
邓芝也道:“吴湘,你这东吴的百鸟宴,甚是美味,不知道我何时才能够再品尝一次,不过也是无妨的,只要两家之间的通商继续下去,就不怕吃不到你这东吴的百鸟宴。”
李严也道:“吴先生,这东吴商会的构思甚好,两家通商,的确需要一个组织来保护互相做买卖的商人们,只是你这东吴商会,却怎么只收东吴的商人入会?难道说,东吴商会只是保护东吴的商人,至于我蜀中的商人们,东吴就不屑一顾了吗?”
吴湘歉意道:“李大人,事实并非如此。如今东吴商会才刚刚建立,其规模和力量都是有限的,当下,东吴的商会,只能保护东吴的商人们,至于蜀中或是荆州的商人,东吴商会实在是鞭长莫及,若强收别人的会费,只怕东吴商会会被人认为是‘只收钱,不办事’的组织。
我在想,现在的东吴商会虽然实力有限,但是那也只是暂时的,若有一天,东吴商会实力发展壮大了,那么自然就能够将西川和荆州的商人也纳入到其保护的范围之内,到了那个时候,这就不再是东吴的商会了,而是孙刘两家的总商会了!”
吴湘说得头头是道,事缓则圆,如果现在东吴商会打肿脸充胖子,那么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倒不如走一步算一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发展壮大,这才是一个组织发展的正确方式。
第四章私访
成都城内最近热闹了不少,不仅仅是因为蜀中与东吴通商的关系,还因为那栋城内最奢华的名为东吴商会的建筑物。
只要一进入到成都城内,就能够一眼看见东吴商会,其气派的程度,比起成都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关于东吴商会的传闻,也是此起彼伏。
最有特色的,莫过于两件事,其一便是东吴风那首节奏感极强的舞曲,其二便是东吴的国宴。
关于东吴风以及东吴的国宴,在坊间的传闻总是多种多样。
据说,当晚赴会的成都城内的官员们,都目睹了这两样东西,所谓的东吴风,似乎是从骑兵获得的灵感而创出了一种舞曲,而东吴的国宴,便是百鸟宴。
不过传闻传得虽然广,真正知晓的,却也只有那些曾经赴会的官员们,只不过这些高官们却是守口如瓶,对于宴席上的事情,他们都没向百姓们透露。
杨林来到成都的时候,这种传闻传得正厉害,对于此,杨林只是乐呵呵的笑着,却不发表任何的评价。
此次来成都城,杨林是微服而至,没有向任何人表明自己的身份,身边只带着嫣儿和另外两名保镖。
众人骑马而行,刚刚进入了成都城,杨林就笑着说道:“如今成都城城门口的关卡已经轻松多了,若是在往日,士兵们必将仔细排查一番,可是今时今日,由于与东吴通商,士兵们能够从商贸中捞到好处,所以对于商人们乃至于普通的民众,也不甚严格了。”
嫣儿笑道:“杨大人,通商虽然对东吴有利,但是对于西蜀。只怕其利益要更大一些!西川之地,原本并不如东吴繁华,可是若是蜀中继续与东吴贸易下去,只怕两家的形势就会差不了多少了。杨大人,你说说,通商的建议,真的值得吗?”
杨林笑道:“嫣儿姑娘还请放心,对方也只是看到了通商的好处,却没有见到通商的坏处,若非是真正慧眼之人。只怕都会被我方给欺瞒过去,要知道,我东吴可是专家,而这些蜀中的商人们,却也只是一些只会趋炎附势的乌合之众罢了。”
嫣儿不语,自从委身于杨林之后,她虽然也会和杨林互相数落,但是都说不了两句,就会沉默下来。
终其原因。是因为在嫣儿的心目中,已经越来越信任杨林这位郎君了,无论杨林能不能给自己名分,嫣儿都已经是杨林的女人了。
杨林在成都城内。并没有打算去逛什么街市,而是径直来到了位于繁华之地的东吴商会,东吴商会的大楼修得非常的气派,杨林只需要一眼。就能够看到。
进入到东吴商会中,杨林径直而入,门口的门房将杨林给拦了下来。问道:“请问你是谁,你是我东吴的商人吗?是否有凭证?是与何人约好来此?”
门房对杨林的一番盘问,倒是令杨林吃了一惊,他可没想到自己会被门房给拦了下来。
现在吴湘不在,他的两位侄子也不在这里,杨林在东吴的商人们中并不出名,所以会所里的商人们也不认得他。
杨林有些尴尬,谓嫣儿道:“嫣儿姑娘,门房不让我进去,你能不能想些办法?”
嫣儿笑道:“杨大人,你本事如此之大,怎么还会让我这位小丫头去想办法?”
杨林却道:“杀鸡焉用牛刀?嫣儿姑娘,打发门房这样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做了!”
嫣儿无奈,来到门房处,将一块金子丢到了门房的眼前,道:“我们几位上去找人,劳烦通融一下。”
不愧是东吴商会里的门房,如今的东吴商会里住的全是商人,经常能够见到金钱上的往来,门房待久了,自然会眼红,因此他也非常的贪财。
因此,当嫣儿将钱丢到他的面前的时候,他就立即变得唯唯诺诺起来。
“既然如此,几位请上去吧!”
门房放行,杨林却有些不满,道:“嫣儿姑娘,我原本以为你会使些颇有技术含量的把戏的,比如说美人计什么的,可是你却用金钱将门房给打发了,我倒是觉得不太过瘾。”
嫣儿不满道:“对满身铜臭之人,哪里需要使什么美人计?只消金钱能够打发的人,便不算是人!”
嫣儿的话,就算是杨林也听得一知半解,不过他也并不在意,继续上楼。
最顶楼,正是东吴商会的主席吴湘的所在,当杨林和嫣儿出现在吴湘面前的时候,吴湘显得非常的吃惊。
“嫣、嫣儿……还有杨兄弟,你们怎么来了?”
这一次,杨林纯粹是微服私行,并没有告知吴湘,吴湘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杨林的来意,吴湘却是非常清楚的。
于是吴湘道:“杨兄弟,你所吩咐的事情,老夫已经妥善的办好了,这栋商会大楼,便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建设起来的,在成都城内,引起了最广泛的关注,至于这商会,东吴的商人们也颇为感激,现在初步的统计,但凡是我东吴的商人,都已经加入了商会。”
杨林又问:“吴先生,招待西川的官员们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吴湘又道:“原本向成都城内的所有高官都发去了邀请,但是来赴宴的,却也只有十数人,这其中,以法正的官职最高,影响力也是最大,至于宴会上的事情,老夫也是按照杨兄弟的吩咐做的,让舞女们去陪酒,给官员们演奏东吴风的乐曲,并且让他们品尝东吴的国宴!”
吴湘一提到“东吴风”,嫣儿立即嗤之以鼻,道:“义父,你说的那个什么东吴风,就是那个难看得要死的舞步吗?嫣儿可万万想不到,杨大人竟然能够编出如此不堪入目的舞步出来,当真令人大跌眼镜!”
吴湘这才将注意力转向了自己的义女嫣儿,自从嫣儿成为了杨林的丫鬟之后,她整日和杨林待在一起。自己这位义父,倒是见得少了。
如今嫣儿也已经长得亭亭玉立,吴湘这位义父也是非常欣喜的,可惜的是,她却已经是杨林的人了。
在与杨林苟且之后,嫣儿特意来到了吴湘处请罪,说自己已经是杨林的人了,不需要再费尽心思去给自己找好人家嫁了。
吴湘也颇为无奈,心想杨林乃何许人也,此人心肠狠辣。将世人当做是棋子,纵然是身边至亲之人,也难保不会被他利用。
只是吴湘见到嫣儿的表情,知道她是真心喜欢杨林,嫣儿委身于杨林的举动,全是出于自愿。
于是吴湘也只有假意的责骂杨林和嫣儿两句,便也默许了两人的行为……
在吴湘看来,杨林这个人虽然坏,但是从他的身上。却能够分明的感觉到一股气味,这股气味对于男子来说非常的刺鼻,但是对于女子来说,说不定是一种诱人的香味。
杨林和嫣儿在一起了。但是杨林却从未称呼吴湘为岳父,而吴湘也并不奢望,两人之间,依旧如以前那么称呼。杨林还是像以前那样对吴湘发号施令。
今日吴湘再见嫣儿,父女两人却没有时间去叙旧,因为当下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公事,私事倒是可以搁在一旁,稍后再加处理。
吴湘对嫣儿说道:“嫣儿,杨兄弟的事情,你最好不要轻易评价,你只要知道,杨兄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他的目的,无论他所做的事情有多么的奇怪,他的用意,却是为了东吴的好处的。”
吴湘虽然如此说,但是他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