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第一神射-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非现在乃是严肃时刻,孙策倒是想大笑几声,只不过在看到对方全是好整以暇的样子,当下他心中便生出些许怒意,手中的神兵便已高高地举了起来。

还没等孙策下令冲锋,一阵阵呼天抢地的惨叫之声却忽然在东吴军的后方响了起来;而就在孙策回头之际,不远处的丛林已经燃起了熊熊烈火

谁也不知道这火到底是如何燃起来的,可以说当位于后方的东吴军感到一片高温之际,身后浓密的丛林便已在无声无息间化作了滔天烈焰

在周围的丛林‘相助’下,原本就已经不小的火势便已在瞬间蔓延开来,可以说就在孙策回头的瞬间,便已有几十名东吴军将士再度葬身于火海之中。而此时东吴军的后方早已是一片混乱,骚动已经渐渐从后边直接传到前军这边来。

“可恶居然中计了”眼见己方大军已经快要三分之一身处于火海之中,而无情的烈焰正不断往前方冲来,孙策顿时满脸愤怒地回头朝着太史慈等人大声怒斥:

“想不到刘备平日里自诩仁义,今日却以如此狠毒之计埋伏我军”

“你这话可就不对了。”马忠慢条斯理地回道:“我主仁义是不假,但那是对自家人的仁义,你总不可能让我主连对敌人也要仁义吧?再说这一次主公并未前来,此处战事又予他何干?小霸王兄,如果你再不走的话,恐怕等会就只能永远地留在这里了”在曹性的‘耳濡目染’下,本来就活泼开朗的马忠早已变得伶牙俐齿,因此面对孙策的斥责可谓是毫不费劲。

‘是啊,我怎么能把失败归结到对方的狠辣之上。’被马忠这么一说,孙策也意识到方才自己是一时气愤所以说错话了,只是当他再度扫视了一眼前方的太史慈等人后,脸上却忽然露出一丝冷笑:

“哼,纵使尔等早有设计,但三千人的守军也未免太过小觑某家了”

还没等太史慈等人大话,孙策已然用力挥舞起手中的缰绳,随即整个人便已如离弦之箭般地朝着太史慈冲了过去:

“只要我能把你们杀了,那今天的胜利必然会属于我等”在战事不顺的情况下,不愿轻易放弃的孙策竟然打起了‘擒贼先擒王’的想法。

不得不说孙策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就在他骑着胯下神驹上前数步之际,对面的太史慈马忠郝昭便已在同一时间拿出了背后的大弓,随即便已齐齐搭上了三枝利箭

自打曹性得到霸王龙舌弓后,原本得自于徐州陈家的银河万石弓便已被他转赠给了马忠,至于郝昭所使用的则是曹性亲手为他打造的一把银河铁胎弓,而太史慈所使用的自然就是神兵李广弓。

就在三把大弓九枝利箭同时瞄准孙策的瞬间,首当其冲的江东小霸王便已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不需要身边的周泰出言提醒,心中不妙的孙策已在瞬间从坐骑上一跃而下,随即便以一个驴打滚的姿势往一旁翻了过去

“唆唆唆……”

就在孙策离开坐骑的瞬间,这匹也算得神驹的宝马顿时被三枝利箭给当场洞穿,随即另外六枝利箭便已分别从两个方向疾射了过来可以说这三道攻击已经连孙策堕马后可能跌落的方向都已计算在内,若非孙策此时早已滚到一边的话,恐怕绝对难逃当场殒命的下场。

眼见一击不中,太史慈三人今日竟然如同事先训练过一般,各自的右手竟然在同一时间再度抽出三枝利箭。而此时此刻孙策早已从地上狼狈爬起,口中早已发出一声大喝270404183182:

“快撤”

原本就已经被烈火焚烧的东吴军早就没有了战意,而在孙策冲锋失败后,数万东吴军将士顿时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地往后方的空地拼命掏逃窜,而此时已有千余东吴军的将士葬身于火海之中。

虽然孙策已经下令撤退,但由于后大火的关系,因此对于东吴军来说撤退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偏偏就在此时,数之不尽的步弓手忽然出现在原本略显空荡的营中,同时便已齐齐发出了手中的利箭

“唆”

漫天的箭雨再加上滔天的烈焰,让营寨前的丛林顿时成为了人间炼狱,不少东吴将士要么被火烧死要么被利箭射中,总之能逃出去的绝对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眼见自己带来的兵马简直像是羔羊一般地被敌军大肆屠杀,孙策心中的愤怒自然是可想而知,但他自知自己还没有能同时抵挡太史慈等三人的利箭合击,因此在无奈之下也唯有在周泰的护卫下往合肥城的方向退了回去。

虽说平日里一向胆大,但马忠毕竟没有看过如同今日一般的血腥场面,脸上此时早已变得有些发白,胸中更是有一种想要呕吐的恶心感。

“怎么了全义?”眼见马忠似乎身体不适,和两位小家伙早已比较熟络的太史慈顿时满脸关切地问道。

“没事,只是不曾想到竟会如此惨烈。”看着无数在大火以及箭雨中张扎着的东吴军将士,马忠脸上已然全是苍白之色。

“不错,这就是战争。”虽然不会被眼前的场面给吓到,但太史慈还是忍不住叹道:“因此唯有尽快助主公一统天下,才能让今日之事不再发生”

第二百九十六章谁出的计策

第二百九十六章谁出的计策

PS:第二更~

——

合肥城上

看着眼前已经占据上风的刘备军,周瑜也不由得在心中暗叹一声:虽然早就知道东吴军的长处在于水战而非陆战,但当真正看到己方军队战力不及别人的时候,心中多少还是会有一种不甘的感觉。.

若非有孙策这支奇兵前去袭击曹性的后方,周瑜才不会傻得在这座防守优势并不明显的合肥城上和刘备军硬碰硬,而看看时间,如今也敌军也该收到大营被袭的消息才是。

只不过在过了大半个时辰后,刘备军中的攻势已然无比猛烈,就在周瑜觉得有些不对之际,一名士兵已然急急地跑上城楼,随即便已来到他身边报道:

“启禀都督,周将军让属下前来汇报军情”

眼见周泰派人回来通报,周瑜还以为孙策已经得手,当下便笑着向那名士兵问道:“幼平和伯符可是得手了?”

“这…。。”那士兵脸上挣扎了一下,最终还是咬咬牙说了出来:“敌方早有准备,我军遭受火攻惨败而回…。。”

“什么?”见对方不禁没有上当,反而预先准备了火攻,周瑜的脸色此时也不禁凝重了起来。

“孙周二位将军如今还剩多少人马?”一旁的庞统忽然开口问道。

听庞统问到重点,周瑜也不禁竖起耳朵仔细聆听,而那名士兵顿时开口回道:“回先生的话,两位将军的兵马尚有一半之数。”

“居然这么快就损失了一半兵马?”庞统也不由感到诧异,随即便已继续问道:“如今他二人身在何处?”

那名负责通报的士兵赶紧回到:“两位将军已然带着剩余的兵马在归途中,片刻之后便可抵达城下。”

庞统毫不犹豫地说道:“你即刻回去,让他们不必回城,直接带着兵马到合肥城外十里处进行埋伏,以便援助我军后撤”

“这…。”庞统虽然身份不低,但毕竟周瑜才是这里的主帅;因此在听到对方的吩咐后,那名士兵并没有即可领命,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周瑜。

眼见那名士兵看向了自己,周瑜顿时扬手道:“就按照士元所说地去做吧。”

“诺”那名士兵这才抱拳应了一声,随即便已转身下楼去了。

“看来曹性军中也不乏能人啊。”待那名士兵退下后,周瑜也不由得开口叹息了一声。原以为有了魏延的‘鲁莽追击’后,对方必然会有所松懈,没想到曹性不但没有松懈,反而布置得更为周详。

要知道此时并非什么刮风的时节,因此若要使用火攻必须要更多的布置方才奏效;如今既然孙策和周泰当真中了对方的火攻,由此可见对方当真是顾虑周全。因此纵使以周瑜之智,也不由得对曹性身边的谋士起了一丝棋逢敌手的敬意。

不得不说周瑜的想法虽好,但想让对手麻痹大意的目的却反而成为了孙策周泰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要知道作为穿越过来的三国爱好者,曹性对三国人物可说是非常熟悉,因此无论周瑜怎么样做,都不可能让曹性‘大意’,这就是只属于穿越者的‘知己知彼’优势。

“如此看来,我等唯有退往濡须再作打算了。”庞统缓缓说道。

周瑜点了点头,随即略带自嘲地笑道:“没想到那曹性当真如此了得,看来我等也需更加小心,以免被对方看出我等的真实意图。”

“这个倒是不难。”庞统很是肯定地笑道:“况且等他们发现之时,只怕孔明那家伙也早已得手了。”

周瑜微微一笑,随即便已大声喝道:“文长何在?”

“末将在”听到周瑜呼唤,正在不远处指挥守军厮杀的魏延顿时急急地跑了过来应道。

周瑜淡淡地说道:“文长,即刻命城中守军打点好自重粮草,今日曹性必然攻不下合肥,待他退兵之后,我等即刻撤离此地”

魏延大吃一惊:“都督,合肥未失,为何如此之早便退兵?”

周瑜淡淡地说道:“纵使今日守住了,只怕也难以熬过明日;与其在此白白浪费兵力,还不如先行退兵再作打算。”

“是,末将遵命”虽然心中对周瑜的决定不以为然,但魏延还是依照命令往城下去了。

——

是夜——曹性大营

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太史慈、马忠、郝昭三将,坐在主位上的曹性又不禁看向了站在另一边的徐庶、贾诩、荀彧。最后方才开口说道:“今日的伏击之战,打得不错。”

听曹性的话语中隐有夸奖之意,一旁的马忠顿时脸露得色,而就在此时,只听曹性继续说道:

“只是本将十分好奇,这火攻之计,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这话一出,原本还是兴高采烈的马忠忽然怔住,随即脸上的神色便已开始变得古怪起来。至于事前并不知道此中细节的徐庶以及贾诩,此时脸上倒是露出一丝好奇的神色,反倒是荀彧依旧一脸平静,仿佛眼前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一样。

“按照本将早前的布置,本应是由子义率银河弓骑击溃敌军,但没想到如今却仅仅用了一把大火便已得胜,而且还令东吴军损失了过半人马,若仅以战果而论的话,只怕比本将早前的布置更为高明。”有意无意地扫了一眼已经暗自低下头去的马忠,曹性随即转过头来,目光最终落到贾诩的身上。

“文和,此计可是出自你手?”想来想去,曹性还是觉得贾诩最有可能是这次火攻之计的主谋者,因此才第一个问起他来。

贾诩摇头道:“诩不敢妄领他人之功。”

“不是你想出的?”曹性颇感意外,随即便已看向徐庶:“元直,莫非此计是你想出来的?”

徐庶摇头道:“此计虽妙但却非庶之功。”

眼见贾诩和徐庶都已先后否认,曹性唯有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荀彧:“文若,难道是你?”

荀彧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未参与此事。

眼见此次随军出征的三位谋士竟然尽数否认,曹性这下倒是愈发得好奇起来了,在回头看向太史慈等三人后,他随即向太史慈问道:“子义,你是今日的领军大将,你且说说这到底是何人之谋?”

“是我想出来的”还没等太史慈搭话,一直低头不语的马忠顿时走出来说道:“今天的火攻之计……是徒儿想出来的。”

“是你?”看着眼前年纪尚小的马忠,曹性先是一愣,随即忽然冷笑道:“好啊全义,没想到你才出来不久,本事不见增长,却反倒学会了撒谎。”

“徒儿没有撒谎,此计确实是我想出来的。”马忠脸上一片倔强之色:“若是师父不信,大可义大哥。”

曹性淡淡地问道:“既然你说今日的火攻之际出于你手,那好,请问你今日到底是如何布置那些引火之物,又是如何判断出东吴军一定会从那条路上攻过来了呢?”

一连串的问题让马忠额上顿时冒出数滴虚汗:“这……是这样子…。”

“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想撒谎?”曹性用力地在桌上拍出一声巨响,随即便已脸带怒意地大声说道:“今日在回来之时,为师便已派人去仔细勘察过伏击现场,那引火之物布置得如此巧妙,又岂是你这个平日里向来无心学习韬略之人所能想出来的?”

见曹性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谎言,马忠当下便一言不发地低头站在原地,显然并没有要老实交代的意思。

“看来你是存心要为别人保密了。”眼见亲自教导多年的徒弟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欺瞒自己,曹性也不禁感到一丝心痛,口中的语气更是愈发地冰冷:“很好,既然你如此守信,那从今以后便拜那人为师好了”

这话一出,马忠顿时跪倒在地上,泪水早已无法遏制地从眼中不断流出:自从当年被曹性收为徒弟后,自小失去双亲的马忠便已把对方当成是自己的父亲;如今眼见自己心中最为敬爱的曹性居然有把自己给逐出师门的意思,年纪小小的马忠自然是难以承受。

“哼,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就在曹性有点不忍想要上前安慰马忠几句的时候,一道清脆的声音却忽然从营外传来进来,随即营帐便已被人一把掀开,随即一位身穿寻常士卒服饰的小兵便已大步走了进来。

“你……”看着眼前这位在头盔下隐隐露出几根黄丝的‘小兵’,曹性当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月英,你怎么跑这来了?”这位看上去挺像士卒的‘小兵’,赫然便是曹性的第三位妻子黄月英。

很是不满地瞪了曹性一眼,黄月英并没有马上搭话,而是上前扶起了跪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马忠,嘴里还轻声安抚道:“全义别怕,你师父不会把你逐出师门的。”

被黄月英这么一拉,马忠却依旧没有起身,整个人更是保持着跪倒的姿势一动不动。而在看到马忠不肯被自己扶起来后,黄月英居然当着众人的面就要向着曹性跪倒下来

本章节由友上传



第二百九十七章有点不对

第二百九十七章有点不对

PS:第一更~感谢书友我为→追书来的打赏

——

眼见黄月英居然也要下跪,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曹性顿时被吓了一跳,双直接把对方还未跪下的身子给扶了起来:“月英,你这是干什么?”

黄月英道:“是妾身让全义守密的,若夫君要罚,就罚妾身好了”话虽这么说,但黄月英却是一脸委屈的样子,看上去倒像是曹性在欺负她一般。。

“求师父不要将弟子逐出师门。”就在此时,马忠转动了一下身子,随即朝着曹性边跪在地上边说道。

“好了好了,都起来吧。”曹性没好气地对跪在地上的马忠说道:“你这小子,我什么时候说过要逐你出师门了?”方才曹性说的那句话无非是想引出真正的出谋之人,他又怎么舍得把自己尽心培养多年的马忠逐出师门呢。

眼见曹性没有赶走自己的意思,马忠当即便一脸欢喜地从了起来,随即便已退到一边不再言语:他可是聪明人,自然知道黄月英出来后,这里也就没自己多话的余地了。

在马忠退回郝昭身边后,曹性随即便向黄月英劝道:“月英,此处乃征战之地,你一个女儿家留在这里甚是危险,还是让为夫派人送你回冀州吧。”

黄月英撇起小嘴道:“经过今日一战后,夫君莫非还不相信妾身精通谋略?若是如此夫君大可问问元直师兄,想必他一定会清楚妾身之能。”

见黄月英把话题引到自己头上,徐庶也不禁苦笑道:“师妹精通韬略是不假,但此处毕竟凶险万分,若你当真留予此地,只怕本善也无法专心作战。”

“就是,此处有元直辅助,月英大可不必操心。”就在此时,曹性忽然上前一步,随即便已当众把黄月英抱在怀内:“况且如今蝉儿有身孕在身,家中之事尚需月英多加照料呢。”

被曹性当众抱住,黄月英脸上也不禁飞起一片红晕:“妾身…。。”

“好了,就这么说定吧。”曹性知道黄月英聪慧过人能言善辩,因此也不再给她辩解的机会:“全义。”

“弟子在。”方才站回去的马忠再度出列应道。

曹性缓缓说道:“为师拨给你五千兵马,待明日一早,便护送你三师母回去邺城吧。”

“这…。。”难得出来一趟,马忠自然是想要建功立业,如今眼见曹性话里隐有让自己也回去邺城的意思,当下他倒是有些不情愿了起来。

仿佛是看透了马忠的心思,曹性顿时笑道:“放心吧,你这一次的历练还没有完呢,待把月英送回邺城后,你便回到为师这来吧。”

“是,弟子遵命。”听到曹性这话后,马忠方才疑虑尽消,随即一脸高兴地接下了这件差事。

和曹性相处久了,黄月英也明白自家夫君虽然平日里看起来温和随意,但实际上却是十分有主见。眼见被送回邺城已成事实,当下黄月英也只好无比郁闷地站在一边沉默不语。

见关于今天一战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曹性正待要让众人各自回营休息,却见一名士兵做进营中报道:

“启禀将军,据探马回报,东吴军已于一刻钟前退出了合肥城。”

见东吴军忽然放弃合肥重镇,曹性也不由得愣了一下:“可知道他们往哪里去了?”

那名士兵报道:“据探马回报,似乎是往濡须坞的方向去了。”

“濡须坞?”曹性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随便便摆手道:“传令下去,加派探马出营观察东吴军的动向。”

“是。”负责通报的士兵抱拳应了一手,随即便出营去了。

就在此时,徐庶开口道:“将军,想来必是那周瑜自知难以守住合肥,因此才主动退兵了。”

“元直所言有理。”周瑜退兵的理由曹性其实也能猜到,但他所考虑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但本将所虑的是,我等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徐庶很快便已明白曹性的意思:“在下以为,我等应继续进军。”

“哦?”曹性很是好奇地问道:“元直何出此言?”

徐庶摆手道:“虽则我等已小胜东吴军几场,且让对方折损了两万兵马,但东吴军中仍有六万大军在手,而且敌方大将更是丝毫无损,因此若我等就此退去的话,只怕他日东吴必将卷土重来。”

“不错,元直所言甚合我心。”曹性点头道:“若就此放虎归山,只怕他日后患无穷,子义何在?”

“末将在”太史慈顿时上前应道。

曹性慢慢说道:“着你先带一万兵马前往合肥驻扎,待明日一早,本将自当带大军进驻城内,切记小心周瑜在城内设伏。”

太史慈抱拳道:“末将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