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锦衣-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怠敌之计,更是陆炳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一个巨大阴谋。虽然先进火器的流出会让番邦有所进步,但终究要比新国落后不止一两个档次。长此以往就会推动新国不断进步,为了商业利益,更为了抵抗外敌,而外藩则会习惯于购买使用,变得懒惰起来,自己的创造力会受到阻碍。新国的科技将永远领先于番邦外国,屹立于最高峰上。

第一百六十六章大国调和

新国不光是经济发达,国力蒸蒸日上。政策上又进行了变更,民间文人雅士就经常群聚讨论国事,颇有戏谑的声称新国乃是个大锦衣的国度,因为不管怎么变更,锦衣卫的位置永远是不变的,好似是个铁打的衙门一般。

如此位高权重的机关,若非是陆炳亲自督导和魏和尽心尽力,和其本身自我监管的合理性,很难不出岔子,这是陆炳所忧心忡忡的诟病,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路要一步步的走,饭要一口口的吃,如今锦衣卫虽然有他的缺陷,日后发展下去必定会因为权力过大,稍有漏洞就会因为人的私心而出事,但现在看来却根本动不得,是必不可少的机关。

改都要放在自己人手中。

其余的民政全部归于各地官员,为朝廷中央所调配。如此一来。军政分开,朝中大臣的权利增大,本来就不严重的重武轻文开始走向均衡。内阁大臣的权利也慢慢增加了些许。陆绎放下兵权后被召入京城,帮助陆炳协理国政。

敏感的政客嗅到了一丝圣上想立陆绎为太子的意味,而梦雪晴也略有不安起来。但实则陆炳并没这么想,他只不过是实在有些分身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必须有人帮他。梦雪晴倒是有才,可陆炳又实在不想让梦雪晴再这样操劳了。治国有道却又和自己思路略有不同,可以互相弥补,且是信任之人的就陆绎一人。自然要把儿子调回京城来。不过陆炳自然探查出来各位大臣的想法,他并未让陆绎入主东宫,非东宫者不为太子,这又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新国历三年十一月中旬。鞑靼受西凉进攻。西凉请求新国相助,并请求禁止销售武器予鞑靼。陆炳拒绝西凉之请求,两方关系略有变化。群臣各抒己见,此乃陆炳纳重议之作为。既然新国为商界大国,只要遵守法纪不与陆家为敌,就决不可拒之门外。更何况虽西凉与新国交好是盟友国,但鞑靼也臣服于新国,并结成秦晋之好。岂能厚此薄彼恃强凌弱联合西凉吞并,此乃不义不正之举。不可为之。

另,此次并非鞑靼主动入侵西凉,而是西凉为了土地扩张所欲,实在算不上义战。真如陆炳贩卖武器的时候所想的那样,外界打的越厉害,消耗的武器就越多,新国赚钱的机会就越多。同时,一旦西凉吞并鞑靼,那么势必造成对新国多半土地合围的态势,一旦两国有朝一日交恶,那是十分危险的,故此当予驳回。

鞑靼在于西凉发生了几场战争之后,并未因武器不济而落败,但毕竟国力不如西凉,所以难以持久,日后必落到下风,岌岌可危,故此向新国求助,希望新国能够调和双方。此乃大事,向来西北两方的鞑虏都是犯我汉人的国度,每每都是把汉人国度亡国收场,动辄杀害数十万人,祸害百姓更是不计其数。虽然汉人也略有胜利,但都是因为鞑虏内部斗争导致国力衰弱,这才借机起事,终成大业,而后也不过多为保卫国土的保命之战,参战人数往往多于敌人数倍之多,还得举国之力才能保卫疆土。

现如今则不同了,新国的建立一雪前耻,改变了一成不变的历史,如今这些曾经入侵过汉人的民族竟然向汉人求助了。自然也有人小肚鸡肠的说什么坐山观虎斗,以报历史之仇,前朝往事不过是过眼云烟,本来自然之中就是弱肉强食,没有永恒的仇恨只有永恒的利益,若是互相记仇,那就没有不和新国结仇的国家了,所以这种言论不足为谋。而大部分人则是欢天喜地,为国家今日之强盛而感到自豪,心中也不免多了几分豪气,可以说陆家给了汉人坚硬的脊梁,举国上下尊崇英雄气。

新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以汉人为主,陆炳民族主义极其严重,但却也尊重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习俗和行事方法,并不太多做干涉,只要与基本国策并不背道而驰就适当的放宽政策。而他们也自豪自己是新国一份子,最近国内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声称民族大一统,共称华夏族,当然这种说法并未受到官方认可。对于这种好事儿,国家并不隐瞒,通过邸报和民报进行公布,新国上下相对透明,不论好事儿坏事儿都会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引发民众讨论,这就是陆炳启发民智之策。比如先前保留大明,如何处漓厚熜的事情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宣扬出来,效果相当不错。

陆炳以为对于这等百姓关心的大事儿,与其刻意隐瞒,倒不如大白于天下,反倒是少了许多胡思乱想和风言风语。而且大家对报纸已经产生一种公信力的信赖,每件事情都是千真万确,所以偶尔利用就可做舆论导向,实乃安抚民心之良策。当然并非所有秘密都会在报纸上刊登出来,虽然是少数,但件件却都是惊天大事儿,比如巴蜀之地的赋税要给西凉就无人知晓。锦衣当国,作为一个大锦衣为骨架的国度。保密这种事情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西凉朝中大臣对陆炳的拒绝感到愤怒,就连夏大德也对此眉头紧皱,自己三弟莫非见异思迁。这次实在是太不给面子了。而陆炳随即拿出大国作风,对两方进行调和,他正憋得难受,命陆绎监国,这让朝臣尤为震惊。皇子协理国政就是即位的预兆,但陆炳却依然不让陆绎入主代表太子身份的东宫,而今又是让其监国。自古太子才可监国,陆炳一招一招的到底玩的是什么没人能猜得透,只叹圣人之思。非寻常人等可以揣摩的。

陆炳携梦雪晴带领依仗先奔赴西凉,新国举国上下震惊无比,劝阻之言层出不穷,现如今西凉和新国关系微妙。此时以圣上之万金之躯出使西凉自然有碍体面。同时。万一西凉背信弃义,害了皇帝,那一切就大为不妙了。陆炳却不以为然,他自有妙计,跟内阁大臣私下聊了一次后,就再无人劝阻了。况且先前巴蜀战时,陆炳曾称来年亲自拜访西凉,与二哥夏大德叙旧。今日之举不过是言而有信而已。

西凉方面也是十分震惊完全闹不懂陆炳的想法,难道他就当真如此心胸坦荡对其不设防?夏大德则是捋髯深思。不过皇后湘云却是格外兴奋,毕竟这么多年都没见过梦雪晴了,她与梦雪晴名为主仆,实有姐妹之情,从小一起长大姐妹情深。而今两人都贵为一国之母,更是地位相当有许多共同的幸福和苦恼,同时也正因为伴随梦雪晴才能结识陆炳,从而与夏大德在一起,历经许多终成一代国母。湘云有满肚子的话要说,天天翘首以待等待梦雪晴的到来。

陆炳除了带了相应的千余精锐护卫和代表国家的依仗以及携带礼物的队伍以外,并未带大军护卫,未过国境一分一毫。可前来相迎的西凉重臣一看就傻眼了,陆炳果然言而有信并未带过多人马前来,但那些护卫也太可怕了,从铠甲下裸露出来的皮肤皆是蓝色的,原来陆炳带来了实力强悍的蓝种人,有了这一千多人马,装备十分精良。即便是新国部队阻拦,蓝种人也足以对敌两万余人,更别说西凉了,保陆炳杀出重围并不算难事。

不光如此,看似陆炳没有践踏他人领土,既是对别人领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领土主权的暗含深意。意思是我不踏足你们国土,你们日后大军也别想踏足我们国土,尊重是互相的,大家友好共处,这是新国对人对己的一贯要求,而非是单方面的不平等要求。

这为后以后的外交事宜打下了基础,从根源上杜绝了前朝商队使臣队伍带兵而入的历史。贵为一国之君都尚且如此,外邦使团怎能僭越本国国君。国土神圣不容侵犯,犯我者必定赶尽杀绝绝不留情。汉人是最会暗含深意和做这等寓意之事的民族,万幸西凉的大臣们并不傻,理解了这层意思,不禁暗探陆炳的高明,而陆炳不带大军踏足西凉土地更少了许多摩擦,若是西凉动手杀害护卫极少的陆炳那可就要被万民耻笑,乃是无理取闹。不论陆炳能否逃脱,都落下新国可举国攻打的话由头。

而最令大臣们感到吃惊的是那遮天蔽日的空中队伍,热气球多达数百,在烈日下在空中移动着,既没踏在西凉领土上,又震慑了敌军,更做瞭望和护卫作用。漫天的热气球上携带近万人,可随时登陆作战,也可接陆炳逃离,而西凉对空中士兵束手无策。这令前所未见过这等景象,只叹是以讹传讹神魔化的西凉人信以为真,同时震慑了西凉国内那些准备隐瞒夏大德,蠢蠢欲动准备私下杀害陆炳的狂躁者,让他们不敢动手。有这样的本事的人,能够让战士们飞上天的人,怪不得可以成就如此大业,分明就是神人啊。

陆炳自从长岭大败之后,未雨绸缪在边疆和各个城池都准备了残明曾用过的放空固定大弩。边关最多,但即便每个城池上也多有十多架,足以对付空中部队。而陆炳痛定思痛,对热气球本身也进行了改善,首先改善燃料,进行调和防止爆炸,并针对停顿后再度移动,移动速度缓慢而发明了推进装置,虽然无法长久维持,却也能让热气球了些许机动灵活性。

同时对气球本体的材料也进行改变,改成双层燃气气球,如此一来就多了一分保障。表面材料涂抹润滑液体,而且极其厚实,一般攻击若非直接正中,大多不至于一划就破,都会从被润滑液体偏离了飞行方向,飞离出去。而因为气球本身是软的,又是双层,更可增加可变性的和弹性,对气球就更加有了保护功效。

当然,陆炳日理万机,这些事情并不是他依然独立发明出来的。造物局和异人馆共同合力,弄出了许多新型的材料和改善了许多空中热气球不禁打的弊端,更增加了许多对地武器,增强了其战斗力。所以此次陆炳看似轻车从简,没有任何防备,仁义之至的来西凉拜访,但实则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相当于带着一支大军直入西凉。在为自己安全考虑,保证不会被敌人所害的同时,又是对西凉的一种武力震慑,可谓是一石二鸟的妙计。

第一百六十七章永恒的利益

纵然陆炳有种种想法,什么一石二鸟等等等等,但却也是给足了西凉面子。从未有过一个国力强盛的君主亲自出使邻国的先例,并非是因为深入虎穴的安全问题,更代表着国家的颜面,颇有些屈尊掉价的嫌疑。

西凉自然也十分重视这次陆炳的到访,对陆炳的示威也觉得是理所理当,毕竟是个实力强悍的大国,实力比西凉有过之而无不及,此番前来是为拒绝的解释,更是共叙结义之情。故此示弱之后的示威也算是中衡之道,实属应当应分。

夏大德携皇后湘云,以及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虽然从新国和西凉国境到都城撒马尔罕距离甚远,而陆炳耀武扬威不急不慢的行路,所以什么蓝种人和天上的热气球的消息早在四天前就传入了撒马尔罕城中。但是这些事物来到眼前的时候,还是极大的震撼了西凉中央朝野上下。

陆炳命人打旗语给上面的人,让他们在撒马尔罕城外等候,切勿遮挡撒马尔罕的阳光,但这些飘在宫中的城堡却足以看到撒马尔罕城内的景象,同样城内的居民也能看到这些热气球。人们纷纷走出屋子,看向天空之上的东西,甚至有些人跪拜下来,以为是神灵降临。

西凉人多是高大粗壮之辈,但陆炳不亚于他们,乍背蜂腰更显一丝匀称,同样威武阳刚。蓝族人就更不必说了,人的身高和光照强度成反比,但蓝族人是个例外,因为他们居于雪山之上所以继续阳光温暖,个子自然是高的。看似这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这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道理,自然界中无不是这样的改变导致了生存和灭亡,人的科技不管如何发达也逃不出这样的自然法则。

蓝族人是个神秘的种族,他们自愈能力超强,体格健壮。动作灵敏,个子高却十分矫健协调。这还不算什么,他们的血液可以消毒可以解毒,外服有效果,对他们自身流动所用,更是效果非凡。最初陆炳还担心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生活惯了。来到低海拔会有些许不适应,但后来发现这简直是杞人忧天,不光他们耐寒也可耐高温,低海拔高海拔根本没什么问题,即便在水中他们也可以闭气很长时间。估计是和平时缺氧环境下生活有关,即便新生一代也遗传了这样的本事。虽说环境会改变物种,但也绝非一两代就可以完成的。

蓝种人的强悍之处有很多,比如现在来到西凉,天气炎热,气候变化很快,他们穿着铠甲一点也不热,到了晚上也不觉得冷。随便一卧就能睡觉,连帐篷都不用搭建遮风避雨的。如此的蓝种人,站在西凉高大勇士面前。简直宛如巨人一般,那发达的肌肉让西凉猛士看了都胆战心惊。

陆炳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夏大德面前抱拳道:“二哥。”

“三弟。”夏大德也迎到陆炳面前。人固有见面之情,更别说情深意浓的兄弟了,隔空杀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怎么都好说,各种阴险都不觉得残忍。但只要两人一见面。什么权谋利益都会被抛之脑后,剩下的只有浓浓的生死兄弟情。

两人不顾体统抱在一起。互相擂着对方的后背许久才分开。夏大德扶着陆炳的肩膀说道:“三弟,这一年来你可变得老多了。妈的,头发都白了,看来国事操劳的很吧。”

“二哥倒是气色好得很啊。”陆炳笑盈盈的看着夏大德说道。

夏大德贴在陆炳耳边说道:“西凉性蛮,只要武力在就能管理,大权在握穷征暴敛自然舒爽。相比之下汉人鬼精鬼精的聪明人太多,要让我管就都给他们都砍了。听说你还弄什么扫盲和智民政策,你看反受其累了吧,把自己弄成这样。”

“国情不同国情不同,我倒觉得没什么不好的。”陆炳也低声说道,两人相视而笑,哈哈大笑,笑的群臣莫名其妙,只能也从一旁陪着干笑,却不明所以。

陆炳说道:“大哥还不陪我进城,刚从城外就看到这撒马尔罕古城的气势非凡,如此坚固的城墙宏伟的建筑,实在是我老弟前所未见过的。这原来就是西亚的建筑,果然异域风情。”

“什么西亚?你还有没见过的东西?我还以为你什么都见过呢。”夏大德笑着拉着陆炳上了做好的车辇上,两国帝王和皇后皆上了驾撵,四人在依仗护卫的跟随下朝着西凉皇宫而去。

一路上两旁站满了维护局面的士兵和围观的百姓,大家对新国国君陆炳的风采赞叹不已,深感怪不得能成就如此大业,并与一代天骄吐洪伊乌梁海能有八拜之交。今日一见果然乃是一方人才,一看样貌就是英俊非凡,既有汉人的儒雅,又有西凉国人所崇尚的阳刚,那两鬓的白发非但不显老迈,更填一番别样的风韵。

陆炳和夏大德连连冲众人挥手示意,夏大德调笑道:“三弟,他们看惯了我这样的粗鄙之人,现在这么一见你这样的英俊的人只怕审美要发生改变了,哎到时候我只怕不再是万人迷了。啧啧啧,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都看直了,我们西域美女可是性感妖娆,要不要充实一下你的后宫啊。”

陆炳回头看了看跟梦雪晴谈笑风生叙旧情的湘云问道:“你收了多少?”

“你二哥我是什么人,洁身自好,岂能乱来。咳咳,好吧,我承认我惧内,但这是疼爱,并非真的畏惧。”夏大德说道。

陆炳撇撇嘴:“得了吧,以前你就这揍性。你自己不敢,你还让我收纳,三个女人一台戏,我现在都有三个了,就别给我找麻烦了。”

“嘿嘿,对了,三弟,你身后那群蓝色的人到底是什么东西啊?”夏大德问道。

陆炳说道:“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的蓝种人。是一个强悍的民族,以一敌十不成问题。咱们现在说话即便这么吵,隔得如此远,他们依然能听到,你信不信?”

“我凑。你怎么早说,我说人家什么东西,这个可不太好。”夏大德咋舌道,陆炳哈哈大笑曰:“他们虽听得见,但是听不懂,现在天下之内能听懂他们话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乌斯藏地区的雪域活佛。他们对我忠诚,视我做神明,我也可以性命相托于他们。”

“你小子就是这般奇遇不断,真乃是奇人也。”夏大德说道。

陆炳等一行人来到了宏伟的撒马尔罕皇宫,这皇宫一点不比北京的紫禁城要差。却异域风情别有一番风情。陆炳每到奇特的地方必定细细观瞧赞叹不已,称赞造物主的神奇之处和文化差异所造出的不同的奇妙。

夏大德大摆筵席,三天三夜不停,对陆炳的到来给予了破格欢迎,极为隆重堪称西凉百年历史上的第一盛世,只有一百二十年后某昏君迎娶皇后之时的盛状可以比拟。总之处处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尽显西凉国力强盛和歌舞升平之态。

陆炳与夏大德进行了商谈。当着西凉首要大臣的众人之面,先解释了关于为何驳回西凉请求的原因,并称这只不过是弟弟对兄长的解释。而国家之间不许就是不许,没有这么多为什么。这显示了陆炳强硬的一面,即便来到西凉的土地上依然那么强硬,这不光是陆炳的性格,还是新国国力强盛的象征,是这样强盛的国力在为陆炳做着支撑。当然陆炳不会傻到说什么西凉会包围新国。导致新国可能要遭受危险或者什么贩卖武器利益等问题的说辞,只说了商业守则上和道义上的原因。

同时。西凉和新国交好,生死同盟之间多要互相帮助。两国国君之间更有结义之情。故此陆炳愿意出手送予西凉几款相对先进的攻城炮和野战炮,以示诚意助西凉大涨军威。虽然这些武器比不上陆家军的精锐所配,却也是时下的标配,威力无穷。但陆炳希望西凉能够就此打住,不再进攻鞑靼,这只是一种请求并非要求。

夏大德并没有表态,大臣们也没表态,陆炳离开后却微微笑了起来,他自然明白夏大德定不会愿意,因为有了这样先进的武器,战局自然更倾向于西凉方面,岂又能善罢甘休。

西凉之旅,夏大德极其高兴,并宣称日后也会去新国多加走动,两方有了这次的陆炳亲自出使,让较为紧张的局势得以缓和。他们看到了新国的实力强盛和先进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