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锦衣-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凌点点头:“按照你这么说,这个悟灵还真挺可疑的,带走吧,带在身边还放心一些。”

“就是这样。”陆绎说,就在这时候,门外有士兵急急赶来的动静。两人不再说话只听门外一路喊报的声音,陆绎让士兵进来。士兵称有人给城内射了一封信函。

陆绎打开一后看了几眼,然后递给崔凌说道:“崔凌你看看吧,这是赵慿给你的解释。”

“我就说嘛,她定会言而有信的。”说着崔凌接过信函看了起来。

原来赵慿本是东瀛女子,原名伊贺清流,父亲赵一郎名曰伊贺上野。最初伊贺家族是忍者中的上忍之家,地位相当崇高,后来源氏外戚北条一族结束了掌权,统一慢慢破裂,各个大名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伊贺上野的家族为自己本地的大明效力,但忍者的却在战争中地位发生了变化。大部分的忍者从和武士齐名的位置,变成了家奴刺客一类的东西,而他们则也从战场上退下成为了专门刺探情报暗杀等脏活的工作者。

再到后来,因为战乱几大忍者流派纷纷灭亡,变成了数以百计的小流派。而忍者的待遇也逐步降低,要比武士低许多许多。但忍者的忠心却足以武士比拟,甚至有更严苛的纪律和更大的作用。而且忍者要忍受十分多的委屈,作为一个武士扬名立万后可以受到重用,忍者到头来也就是个流派的头目或者叫影。他们是藏在暗处的部队,做的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自然也就不能登大雅之堂,而且忍者讲究的藏于黑暗之中,若是出现在大众之间,让人人都知道了他们的样貌,只怕日后就难以行动了。

随着战乱的扩大,就连当年的著名的伊贺家族都破裂,伊贺上野则隐姓埋名成为了一名大名手下的武士。武士在明处,忍者在暗处,两方一明一暗互相憎恨,也都对对方感到不耻,为了生计问题,伊贺上野只能装作是名武士,甚至和其他武士一起嘲讽忍者,说他们是跳梁小丑杂耍艺人。

事实上,落魄的忍者真的会做跳梁小丑或者杂耍艺人,但更多的时候不过是为了工作需要,不管是侦查还是刺探,这些都是必须的。忍者是一个忍辱负重的工作,需要心性的磨练。那段时间既是伊贺上野对自身磨练也是外界对他心智的塑造,慢慢的伊贺上野当上了将军,凭着一身高超的武艺,他渐渐在日本领土上扬名起来。可就在伊贺上野固步不前的时候,日本呢却再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变化源于一个大明大臣的进攻,此人名叫陆炳。

那时候的伊贺上野已经结婚并生下了长女伊贺清流,也就是后来的赵慿了。陆炳征讨完琉球之后,因为心中对倭人的厌恶,以及倭人屡犯大明之事的仇恨,率兵攻打日本。从此日本就更加混乱了,陆炳在日本人的眼中就是恶魔的化身,穷征暴敛飞扬跋扈,把日本从此带入了个更加落魄的地步。大批大名和将军被杀,趁着陆炳收到圣旨率军离开日本的时候,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伊贺上野从此崛起,自己成为了大名。

伊贺上野的身份自从成了大名,立刻着手学习大明的科技。他的生平看似隐匿的极好,但却骗不过许多忍者的眼睛。不少附近的忍者皆知伊贺上野本就是忍者,自然会提携忍者。他们没有估计错,伊贺上野果然礼遇了他们。于是便有更多的忍者携全族来投奔伊贺上野,从此伊贺上野手中拥有了无比强大的忍者军团。同时伊贺上野也开始在军中装备明军所用的火器,在先前的战场上,他着实见到了火器的威力。有这火器和忍者军团两把利剑,伊贺上野无往而不利,瞬间占领了大片领土。

无独有偶,在其他几个地区。也有一些忍者头目开始崛起,有的推翻大名取而代之,有的则是做了幕后黑手。牢牢控制住实权并不争夺虚名。忍者的地位水涨船高达到从未有过的盛世,同时吸纳武士加入忍者的行业中,从此武士和忍者平起平坐,势力也如滚雪球般的更大了。

大约过了五年的时间。日本忍者分为了五大宗派。其中每个宗派中又有数十个流派,大家所擅长的皆不相同,互相配合威力增强,伊贺上野就是五大宗主之一。期间有人联合大明内贼白羽对大明发动了战争,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这场战争中伊贺上野并未参加,他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为什么对大明这么一个腐朽的国家日本却屡战屡败。

最终他发现大明并非是因为有能征善战的将领,也绝非是士兵战斗力强悍。而是因为日本人不够团结,内战不断所致。饱读汉人诗书的伊贺上野决定挟天子以令诸侯,找到了赵氏皇帝的后人,至于血脉还纯不纯正无人得知,不过要的不过是个名头罢了。伊贺上野退位让贤,立起大宋的旗号,让赵元吉登基称皇帝。并且伊贺上野开始散步一些言论,比如华夏子孙灭亡,大明不过是被蒙古人串了的贱种国家等等,顺便他还提起曾经陆炳攻占日本的事情,引发民族耻辱和仇恨,从而聚集了极大的声势。

本来日本就是个崇拜汉民族的文化,宋朝灭亡的时候他们还举国茹素,不降蒙古人,如今被伊贺上野这么一忽悠,他们瞬间对大明的鄙视加深了起来,同时想起曾经的侵略他们也憎恨起了大明,仇恨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让他们忘记是他们先骚扰的大明才会带来后来的弥天大祸。但不管怎样,这些日寇团结了起来,不少散落的势力开始归附赵元吉这个傀儡皇帝,到最后其他的四大宗主也归顺了伊贺上野建立起来的大宋政权,国家基本完成统一,势力逐渐强盛起来。

通过一番厉兵秣马,和对大明沿海倭寇势力的培养,伊贺上野决定对大明发动进攻。为了服众和显示自己的忠心耿耿,当然主要是做给其他归附力量看,所以伊贺上野让赵元吉赐姓自己赵,名曰赵一郎,并把年幼的女儿送到赵元吉身边,认了赵元吉的弟弟为父亲。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就好像赵元吉真的是一国之君,更加名正言顺值得归顺,殊不知这一切都控制在赵一郎的操控之中。

后来战争开始后,赵元吉却果真行动了,在大明领土上大肆收拢势力培养自己的汉人力量,试图摆脱赵一郎的操控,而其他的四大宗主也有这样的心思。赵一郎先前的作为只能瞒过百姓和普通人,对于那些站在权利巅峰的宗主来说,这点龌龊的勾当还是蒙蔽不了他们的眼睛的。

纵然如此赵一郎还是把控着主力,故此赵慿不能让赵一郎倒下,因为一旦倒下日本就会继续混乱,各个领袖之间的均衡力量也就会打破,日本将陷入新一轮的战乱之中。而伊贺家族的梦想,以及伊贺家族的宏图大志更会从此破灭,为了私心为了父女之情,赵慿才恳求崔凌放过赵一郎的。

这封信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陆绎看完连连咋舌看向崔凌问道:“哥们啊,上次你都看出赵一郎身份显赫绝非是个跟班来了,怎么还做这种糊涂事儿呢。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如今贼寇的贼首深入敌营被你擒获,一旦杀了他就能让赵家混乱不堪,从此再度陷入割据战争之中。没想到你反其道而行之,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反倒是把赵一郎给放走了,嘿嘿,你真够厉害的。对了这事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父亲可最恨倭寇了,我只怕他知道了要被你气的吐血了。”

“切,你别讥讽我,我不听你这套。”崔凌撇撇嘴说道:“甭管怎么样,赵一郎可是赵慿的父亲,赵慿在我面前苦苦求饶,我怎舍得杀他。要杀赵一郎势必要伤到赵慿,我反正没这么狠心。”

“莫非你认为赵慿与我们交往是真心实意的,她会把我们当做朋友吗?”陆绎意味深长的看着崔凌说道。

崔凌点点头:“当然,虽然期初是为了接近我们,动机不纯,但必定有真情实意在其中。若真的一点感情没有,她怎会告知你江上有敌军来袭这一机密呢?”

“这点咱们早就预料到了,她要告诉我们为何不早告诉?”陆绎说道:“我估计她不过是没料到你会这么痛快的放了她,一时感动心中不忍才告诉了你。呵呵,这么说来这个赵慿的城府还真不深,依然是小女儿的心思啊,只怕要在磨练几年才能成长。”

崔凌翻了翻白眼说道:“你总把别人想的这么邪恶,在你眼里还有一个好人吗?哼,只怕你除了你自己一个信任的人都没有了吧?”

“别这么说,其实我连自己都不信任,但我信任你兄弟。只有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完全的放松,你是我敢于把后背亮给你而不设防的人。”陆绎说道,此一言真情实意。崔凌听后内心荡漾起了一丝暖流,的确陆绎在自己面前才敢酣睡才敢不运气周身作为防御,想想其实这样活的好累好可怜,只有自己可以信任,而自己竟然错失良机让陆绎陷入更加疲惫的境界。

崔凌想到这里,目光有些晦暗,陆绎自然看透了崔凌的想法,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来日方长,咱们有的是机会,下次可别让我失望了兄弟。”

“恩。”

第七十六章齐书海中伏

齐书海带着从梦雪晴那里弄来的少数兵马,又带着新招募的兵丁,偷偷埋伏在了运送粮草的必经之路上。果然如同斥候所探查到的那样,除了运粮的队伍并无其他埋伏或者大量押运的队伍。

这反倒让齐书海不得不有些担忧,细细想来陆寻说的的确有些道理,而且现在这种类似于完全不设防的状态,更让齐书海担忧。可是此时全军已经知道齐书海和陆寻闹翻的事情,传言极快大家也知道他们为什么闹翻了,这顿时齐书海有些骑虎难下了,若是不进攻就等于承认了陆寻的正确,更是等于给了自己一个狠狠的耳光,这让齐书海这个统帅加长辈颜面何存,只怕再也难有颜面见陆绎了,于是齐书海决定不管是否是个陷阱或者是个埋伏,都要搏一搏,一切听天由命吧。如果这么说的话,齐书海的命并不太好,而他的预感却是十分准确的。果然这是一个陷阱,当齐书海带兵杀入粮草部队的时候,却发现满车的粮草车内装的不是干草粮食,而是满满的士兵。

两方迅速战在一起之后,以命相搏,刚打了没一会儿,朝廷兵马就放出了响箭,于是从四面八方涌现出了许多朝廷兵马。不得不说俞大猷的确是个名将,藏了这么多士兵在四面八方,齐书海手下的专业斥候部队竟然没有发现。同时俞大猷也利用了地形,既然对方要埋伏自己的粮草部队,那肯定是选择方便藏身的群山山脉之所。那么同样这个地方的四周也是山丘。方便齐书海藏身也同样方便朝廷兵马的隐藏,于是就上演了这么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齐书海大呼撤退,但此时此刻哪里还撤的出去。所有人都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里三层外三层根本看不到外面,更不知道该往哪里突围了。齐书海本来就有武艺在身,这些年也没堕了武艺,可是毕竟不是经常征战在第一线,平时也没人敢跟齐书海这位陆家的舅爷动手,所以实战经验并不丰富。还是有懈怠的地方,很久没有与敌人当面对敌了。

而此时,齐书海却不得不以命相搏。他左突右冲杀的浑身皆是鲜血,身旁的士兵们却越拼越少,倒下的人越来越多,齐书海顿时陷入了绝望之中。更加疯狂亡命的打了起来。宛如一只困兽一般,做着最后的挣扎。

猛然间,齐书海只觉得肩头一痛,一只长矛贯穿了他的肩膀,瞬间那只胳膊脱了力,齐书海怒吼着用另一手持兵刃砍断了长矛的杆,然后一下子从身体里抽了出来。鲜血随着这一抽出瞬间喷涌而出,齐书海顿时有一种眩晕感。忙用剑撑住地面,否则真的要一头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了。

齐书海悲呼一声:“姐姐。书海不能为您做事儿了,江炁我们来世再做夫妻。”说完就要挥剑自刎也绝不落到敌军手中,齐书海身份不同于旁人,之所以能战到现在倒不是他武艺高强,而是俞大猷想要活捉他。用齐书海做人质,虽不可打败陆家,却也能换取不少条件,他的身份和陆炳的性格足以换取利益的最大化。

齐书海虽然不聪慧,但显然他看出了这一点,不光他不想被当做人质要挟姐夫一家,更不想屈辱的活着,于是便想挥剑自刎。可就在这时候,只听一人喝道:“休要伤我舅舅性命!”

说话间只见一名小将带着自己的侍从冲入敌营当中,碰着死沾到亡,好不威风,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陆家的嫡出长子陆寻。这次陆寻带来的侍从都是高手中的高手,百炼精兵中的能手,即便是那些从小跟着陆寻长大的长侍也绝非等闲之辈,不是光掏陆寻开心就行的,陆寻可有个聪明的妈和暴躁同样智慧的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梦雪晴对陆寻十分纵容,但对旁人就没这么好脾气了,起码不能让身边人带坏陆寻,得往好的方面引导。出于这个目的,能让梦雪晴瞧上眼给陆寻当侍从的人岂能差的了?

故此虽然这次陆寻仅仅带了十人相助,但却同样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这只侍从的队伍不光能文能武,还有训练好的队形,乃是陆家平时为了保护继承人所需的各种阵型。陆寻不比陆绎一般武艺高强,故此这都是必须的事情。队形变化多端,武器装备也相当先进,对待百人以下的队伍如何溃敌,面对百人以上的队伍如何突围,面对高手怎么从容保护应对,死了一人后在阵型如何填补都是演练过无数次的。此次前来相助齐书海,光运送补充装备的驮货马匹就用了六匹,所以战斗至今身上的装备还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陆寻和齐书海闹了意见之后,齐书海为了放心也为了保护陆寻的安全,把他的侍从全部留在了陆寻身边。虽然当时和陆寻闹得不可开交,但这毕竟是梦雪晴的儿子也是姐夫的儿子,是嫡出长子,万一出了事儿齐书海可但不起责任,必须有高手保护。

现如今陆寻杀入敌营,以身犯险来救自己,还称自己是舅舅,这让齐书海既感动又羞愧,同时也担心无比,喊道:“诸人听令,保护陆百户突围。”

齐书海下了军令,可是陆寻手下的侍从根本不听命令,他们是因为陆寻听从军令才听令的,现如今陆寻让他们违抗军令前来救人,他们怎会再听齐书海的命令。再说陆寻也不听命,只是不停的往前冲,他们岂能不保护。

但重兵围困迅速阻隔住了齐书海和陆寻,陆寻身边的人死了四个,只剩下六个却也浑身带伤。陆寻此时完全展现出了父亲陆炳凶悍的一面,他从未这么悍勇过。手持一柄扇面大斧左右开弓来回翻砍,身旁死去的朝廷兵马无不支离破碎,陆寻连连狂喝战马和他已经浑身浴血。陆寻不管身上的受伤之处。而坐下也多亏是一匹名驹宝马,故此才能全身皆伤而不倒。

猛然间长矛从四面八方袭来,陆寻回旋板斧打开了三只长矛,但却无法抵挡所有袭来的长矛,顿时战马被刺穿了。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马儿再怎么训练精良,此时受到了重击疼痛难忍之下还是发起狂来。然后迅速翻腾着倒下了。陆寻被掀翻出去板斧也脱手而出,陆寻从地上翻了滚爬了起来,各本不停脚步抽出腰间佩剑继续朝着齐书海所在的方向拼杀。那样子就活像从地狱之中爬出来的恶鬼一样。

俞大猷站在山头,用俘获来的望远镜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喃喃道:“都说陆家二公子陆寻是个废物。今日一见绝非如此。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但也都是龙种。陆炳的种,果然凶悍,只是先前没被激发出来罢了。”

凭借着一股不要命的劲头,陆寻竟然从重重包围中冲了进去,齐书海此时的身旁只剩下了不足十人,而陆寻的侍从也只有三人,这三人之中还有一人臂膀被齐齐砍下。却依然在浴血奋战,简直悍勇的很。直把朝廷兵马打的是胆战心惊。不管是齐书海还是陆寻身上的铠甲已经被砍断脱落,身上大小伤口相加足以十余处,陆寻冲到齐书海身旁,拉了一把险些跌倒的齐书海说道:“舅舅我来了。”

“寻儿,舅舅错了。”齐书海顿时老泪纵横,陆寻微微一笑道:“舅舅莫说这种丧气话,错不错的不重要,现如今咱们还是冲杀出去要紧。”

“好,咱们再与他们大战三百回合!”齐书海顿时英雄豪气大叫道。

两人并肩而行朝着一个放下带着同样全是伤残的士兵冲了过去,人群瞬间淹没了他们。就在这时候,有斥候来报,声称有大量骑兵赶到,人数足有几万人,看不清队伍的边际,只见一片尘土飞扬行进速度极快,而且已经离此地很近了,再有一盏茶的时间估计就能赶到。

俞大猷眉头紧皱,下令诛杀陆寻和齐书海二人,就在此时一股精兵却以迅雷不及之势杀到了跟前,远没有斥候所说的一盏茶的功夫,看来是从不同的方向抄近路而来的。再看这群人风尘仆仆一副日夜兼程行进了很久的样子,即便是在大山之中不适合骑兵奔驰,但在这狭小的相对是平地的地方,居高临下的骑兵依然是步兵的天敌。俞大猷叹了口气感叹天不该让齐书海和陆寻丧命于此,于是领兵撤退,沿途设下埋伏许许。

前来营救的部队并未迅速追击,而是立刻保护好了两人,做好阵型防御把两人保护在了队伍之中。齐书海和陆寻此时已经看不出来样貌了,已经宛如小血人一般,齐书海的胸前被砍了一道大口子,而陆寻则也被敌军伤掉了两个半截手指,两人手中并未扔下兵器,却也疼的累的已经脱了力,不停的打着哆嗦。刚才以命相搏的时候尚且好说,现如今一旦放松下来,看到了高举的陆家旗,知道前来营救的是陆家的兵马,这才放下心来,一时间也就放松了,疲倦疼痛都接踵而至了。

一名将领从马上翻身下来,走到齐书海和陆寻面前,上下打量两人并无生命危险这才放下心来。齐书海的眼皮都快被血粘住了,陆寻也是一样,只是此刻陆寻高喊:“追击杀敌,追击杀敌!”

“陆寻,切勿激动,敌人如此从容撤退,必定在沿途设下了埋伏,此般要是追击必定中伏啊。”那将领说道。

齐书海摸了摸眼皮的鲜血,看向那人,过了半晌才说出:“李将军,你还活着?”

“齐兄弟,我还活着,正是李某。”来者不是旁人正是李祥。李祥和齐书海不算太熟,因为李祥往日在边疆带兵,故此和齐书海只有几面之缘,也难为齐书海在这样的状态下还能认出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