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锦衣-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替,老子我虽然老了些,但也是个童男子,我来。”说着他当众脱下裤子照着一个坛子中尿了起来,众人纷纷侧头遮目不忍直视。

第六章重启魏和

待悟法尿完,张清泽才讥讽的说道:“哎呀呀,这少林**厉害啊,抓不住一个疯子不说,还当众脱裤子小解,还真是没羞没臊,我都替少林丢人。还有,一个和尚自称是老子,哈哈哈哈,满口污言秽语的也能称作出家人,还是堂堂少林寺的出家人,我这个道教中人不免看了笑话了,是不是啊各位道友?”一众道士哈哈大笑起来。

“你他娘的胡说什么,张胖子你别没数,谁不知道你武当那点破事儿。自从你当上掌门之后折腾了多少次了,不就是为了扬名立万让别人承认你是武林领袖吗?你甭想了,别说天下武功出少林,有我们少林在,你们武当永远矮一头,就算有一天我们少林不在了,你也休想。看你办的这几件懊糟事儿,有一件成的吗,领导能力差也就算了,武功也差,谁不知道你们武当的镇山之宝丹阳子老前辈把一身绝学都教给了段清风,而你哼哼,只不过是因为年岁大一些,这才当上了掌门,武艺稀松平常无非是经验丰富罢了”悟法喋喋不休起来,张清泽听着听着面红耳赤,不禁手扶住了长剑,准备拔剑出鞘刺向悟法。

悟禅此时大叫一声:“悟法,不得无礼。”

悟法一瞪眼还欲再说,却被悟禅伸手拉住,于是只得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

“魏和,外面有什么消息?”陆炳坐在高大的木椅上,看着手中的书卷,边来回摇晃着边对书桌对面抱拳肃立的魏和说道。这个椅子是陆炳自己找木匠做的摇椅,刚用起来的时候很是舒服,但时间久了却觉得腰背有些不爽。陆炳并不是全能选手,自然不知道该如何改进,只得加了两块厚垫子,这才舒服了许多,但是**却因此感觉很不透气。只是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人用摇椅,故此陆炳还是坚持用着,做着时尚的潮流拉风的典范。

魏和是陆炳第一个贴心手下,跟着陆炳出生入死鞍前马后,只不过后来魏和因为做了朱厚熜的内应这才被陆炳贬为了百户。当然陆炳并没有直接声明什么魏和是皇帝的耳目云云的,那样不仅让自己的老兄弟魏和从今往后无法做人,更是给了皇帝一个耳光,身为臣子皇帝愿怎样就怎样,怎能因为皇帝在你身边放了耳目就降罪他人呢。所以当时要处理魏和,就必须找个由头,一石二鸟的去做,而非明目张胆的责备,这般便让别人挑不出理来了,才有了往昔的事情。

不过,对于魏和的处理,陆炳还是留足了情面的,而魏和心中自然知晓,且感激万分。当然这都是一年之后魏和的感触,因为原本他只是感谢陆炳的不杀之恩,他本以为自己为朱厚熜所使,做了双面间谍,既然陆炳不待见自己,也不是真敢杀了自己,除非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而自己立了功,朱厚熜总要提拔一下,自己也算是为皇帝受过,被降职后于情于理该受到朝廷的提拔。

但是且不说朱厚熜曰理万机忘记了这个小小的魏和,就算记得朱厚熜也不是个信守承诺之人,先前所允诺的一系列好处此时都烟消云散了,丝毫不能兑现。

于是魏和在百户任上干了一年又一年,南镇抚司衙门口上并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而魏和也只做了个闲官,管理锦衣卫南镇抚司衙门的器具,属于内务工作和燕京的大老刘一样。其实若是此职上面有人的话可谓是个肥差,可是魏和上面没人,大靠山陆炳已经放弃了他,导致他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四六不靠。

加之先前魏和跟着陆炳得罪了不少人,如今能够在位上保住姓命已经属不易之事,哪里敢奢求什么油水。至于那些兵器粮饷多还没到魏和手里就被上头截走了,现在的魏和是没有嘉奖没有功劳,万一上面查账他还要担责,总之是苦闷万分,成为南镇抚司留下的名副其实的替罪羊和裹脚布。

陆炳调回燕京之后,通过在锦衣卫之中得关系,把魏和又调回了燕京。魏和在南京混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完全是个跑腿的碎催,所以陆炳的通过锦衣卫总指挥使王佐颁布的调令一到,魏和即刻领命就起程去燕京了。

在京城之中,魏和依然在百户的位置上,他并无再多的要求,这般不受气的生活对魏和来说已经是很满足的了,毕竟曾经他也风光过,这般高低反差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陆炳把京师附近的秘密情报工作交给了魏和,魏和听到陆炳亲口说出这个任命的时候,登时感动的满面泪流。历经一次背叛之后,陆炳依然愿意相信自己,这是何等的信任。于是乎魏和暗下决心,这次一定不辜负陆炳的期望,粉身碎骨难以相报。

其实陆炳所考虑的也是魏和的过去,一个人犯错很正常,若是犯错后没被抓住他就会愈演愈烈反复交替,可是一旦被抓住了接受了严厉的惩罚,并在自身认识到错误之后,这个错误就很难再犯了,正所谓**失贞远不如老**从良,魏和就是如此。

已经背叛过一次的他现在应该再也不会背叛或者说不敢承受背叛的后果,而且这也要看人姓,魏和不像是那种狗改不了吃屎的货色,他也是一匹有野心的恶狼,只有跟着陆炳才能有肉吃。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先前魏和就是从事于情报工作,所以对于工作内容也算是熟门熟路,魏和的工作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故而找他总比找一个外行人来做要好得多。

至于基层的情报人员则是先前遗留的暗探和陆炳新派进来的人组成的,暗探多是正德末年的锦衣卫指挥使江彬留下的,新进入京城的则是跟着戚景通入京送礼的一众人等,这群人其貌不扬撒入人堆里都找不出来,于是神不知鬼不觉的隐藏在整个顺天府,甚至混入各大官员府衙成为了一命小杂役。

这不,情报网发挥了作用,魏和得到了最新的消息,只听他抱拳说道:“据红螺寺附近的探子来报,说有一大群武林人士聚集红螺寺中,其中有武当掌门张清泽,还有少林寺的两位悟字辈的高僧,分别是悟禅和悟法。还有一些二流三流门派的掌门,据情报所得,其余门派掌门正在往红螺寺赶来,出行人数不详,但明曰傍晚之前就应该会有详细的名单和人数出来,具体到每个人的姓命和生平以及看家本领。”

“哼哼,这群武林中人,仗着有些本事超于常人,就以武犯禁聚集生事。张清泽这个矮冬瓜我看在丹阳子前辈和段清风的面子上不计前嫌,没想到他还敢聚会生事。还有少林寺的和尚们,他们不是和武当关系这几年走的不太好吗,怎么现在又和臭老道们聚到一起了。悟禅悟法,少林寺四大金刚出来了两个,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切,尼玛孙悟空怎么没来呢,佛道都有了,凑个西游记看算了。”陆炳嗤之以鼻道:“魏和,加紧查探,若有任何动静速速来报,不可轻举妄动。我倒要看看,他们是要干什么,说不定咱们还能借一下他们的力呢,呵呵。”陆炳计上心来,顿时冷笑道。

“谨遵主公吩咐。”魏和抱拳道。

—————————————————————————————————————

这次红螺寺的聚会说是张清泽聚集的,倒是冤枉他了,也是抬举他了。他在江湖中的名声一直不是太好,而在武功修为的造诣上也有段清风的威胁,更难以走出丹阳子的光芒。在陆家先辈夺命十三刀名噪一时,杀的天下好汉屁滚尿流之后,又过了半代人的光景下,天下出了五个英豪。

丹阳子自然是五人中的一位,武当山是一个道家重地,在武当山上有众多道观,上面有不少分支,统归道教也皆可以称为武当派。从张三丰建立武当派开始,张清泽这一脉才有了只有他们才可以拍着**说自己是武当人的特权,而武当山其他道观出门在外的时候则会恭谦的说自己是武当山什么观什么殿什么宫,绝不会简约大气的称自己是武当。

永乐大帝朱棣靖难之役后,因为担心天下人说自己不正统,是抢多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故而宣扬皇权神授。朱棣多次修建武当山,其中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上的金殿就是朱棣修建的。

而武当派供奉的主神,真武大帝的样貌,也自然是按照朱棣的样貌来修的。民间大多真武大帝多是披发跣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塑蛇龟二将,或是金童玉女,但是最令人过目不忘的是真武大帝的样貌格外传神犹如真人一般,归根结底的原因乃是那本来就是依照真人来塑造的,所以更接地气。而那真人不消说,自然是永乐大帝朱棣。

有了皇帝的鼎力支持,和官方所颁的天下道教的总部和圣地,武当派自然风生水起,经过大力发展,不仅是武学上就连政治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武当山下,甚至有军队驻扎,依山驻军成了武当的传统和不变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情况下,山下是驻扎一个千户所,所中千户即便不能高升也能平稳度过,唯独前些年有一千户被打入深牢发配边疆,倒不是因为他作歼犯科,而是因为陆炳受伤被抓上山后,他没有及时发现并作出救援,故而惹祸上身。

丹阳子是武当派自开派以来少有的人才,丹阳子的师父本想把方丈也就是掌门或者说观主的位置传给他,怎奈丹阳子天生好武,没有心思在其他杂事方面,只愿意沉迷于武学。故而才让张清泽的师父即位,随后才有了张清泽成为掌门的事情。再到后来,丹阳子就惹了祸,于是便有了一系列变故,此为后话稍后再表。

英雄总是不甘**,同时出现的。与丹阳子齐名的是剑神肖伥的师父,一手五行剑道破天机,虽然简单却包罗万象,一时间天下除了丹阳子等其他四人外,无人能敌。五行剑的精华传给了肖伥,而肖伥虽不及师父的功力,那也只是因为没有师父那么久的时间的积累,更没有相应的对手,但纵然如此他还是继承了师父的名号,被江湖中人尊称为剑神。

不过任谁也敌不过时间这把利刃,前代剑神年老而去,平静离开走的倒也安详,并未受什么痛苦。现如今剑神肖伥继承了师父的衣钵,不光五行剑厉害万分,更是学了天下诸多剑派之所长,取长补短名声不再师父之下,想来前代剑神若是泉下有知倒也可以安息了。

第七章少林寺

说起了肖伥,能让肖伥看上眼的后代,一个是武当的段清风,一个是全真教南无派的纪联洪。全真南无派是早先全真教北七真之一谭处端创立的,那时候全真七子各个威名远播,谭处端所创立的南无派在创立之初一点也不比丘处机的长春宫差多少。

但是时过境迁,到纪联洪的师祖这一代,南无派在武林上开始落魄,不光是因为道观的经济原因,更有武功失传的因素。纪联洪的师祖第六代传人山东济南人马微善,虽然未能继承先辈全部武学,更是不能发扬光大,但是凭借着一身十全纯阳功也能傲立于江湖之上,成为丹阳子同期的五大高手之一。

可叹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事情往往向着雪上加霜的境地发展,已经丢失众多精华武功的南无派,到了马微善这一代更是难以再往下传了,甚至几近全部失传。原来马微善接任掌教不久后,有次入山采药,结果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便慌慌张张的回来了,脸色惨白却闭口不语。

之后,马微善便闭门不出,十日后弟子送饭的时候,发现马微善驾鹤西去,羽化飞升。所谓羽化可不是一个形容词,马微善的身上长满了羽麟,颇具神韵,宛如成道成仙。弟子狂奔而出,哭喊着叫人来,待众人到了房间的时候,却发现马微善的尸体不见了,只剩下一片羽麟留在床上。

马微善所掌握的本就不全的十全纯阳功自此失传,南无派群道无首几近崩散。数十年之后,出了一个青年才俊救了南无派。他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学会了南无派失传的大多功夫,当然最先学会的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十全纯阳功。此人不消说,正是纪联洪,不过这都是江湖传言,其中到底有几分实情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五位英豪中的最后一位,乃是剑王崔英,只不过此人纵横江湖之后就了无音讯了。至今依然是无人知晓他究竟去往何处。陆家先祖夺命十三刀这般天下独一无二的威名都能被世人遗忘,足以见时间的威力,更别说有四人可以与之比肩而立的剑王崔英了。

故而现在提起这个人,早就没人认识了。就算有人做恍然大悟状报出一个江湖中人的名号,也多是认错了,不过是个同名同姓的小人物罢了。也就是有四大高手在的南无少林和武当的弟子,还不时能提起崔英。也无非是夸耀自己的祖师,顺带提出来而已。

崔英失踪,马微善羽化,老剑神驾鹤西去,现如今天下仍然在的也有丹阳子和少林文斗大师了。

文斗大师,是文字辈的高僧。说是高僧并非是说他个人内心和佛学上的修为高,自然这些也是不低的,但江湖人称其为高僧,多是因为他的武学造诣之高。人如其名,文斗和尚的法号之中有一个斗字。看来给他取法号的人并不是按规矩,依照特定诗法往下排的。这说明上辈比丘已经看破他的天性。文斗和尚平生争强好胜,若听闻有人武功很高或者哪里出现名震江湖的人物,必定会扔下经书前去挑战。

这种好胜心与佛家的思想是极其违背的,若是旁人早就被逐出师门了,只不过文斗和尚天赋异禀才思敏捷,经常能用武学来涵盖佛法,倒也算做了出家人该有的修行和感悟。文斗以三十岁的年纪便学会了少林寺的诸多绝技,成为少林瑰宝,这也是少林对他一忍再忍的重大原因,却终究铸成大错。

文斗和尚那年四十五岁,师父圆寂之后,寺中由武功虽不及文斗,但德高望重品行兼备且佛法高深的文载做住持,文载乃是文斗的师弟。师父都管不住文斗和尚,作为师弟的文载就更加控制不住,纵然他是少林寺的住持,却也难以约束文斗。

文斗苦修五年之后,总共练成了少林寺的八样不传禁技,遂认为自己已然天下无敌,便下山去挑战天下群雄了。

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按说到了这般年纪,文斗和尚就算不是个清心寡欲吃斋念佛的和尚也该性情沉稳了。怎知文斗他依然如同年少般情况,性格刚烈不羁一点就爆,虽不野蛮却丝毫没有出家人的样子,除了研究武学的时候专心致志,其他时候根本静不下心来思考。于是,文斗就这样毅然决然的下山了。

下山之后的文斗和尚对谁挑战,都无人应战,因为旁人都知道文斗和尚的厉害,与他相敌只能自取其辱罢了。唯独有四人分别与文斗和尚打了三天三夜不分上下,这就是丹阳子,崔英,马微善和老剑神四人,故而与文斗和尚并列为天下的五大英豪。

文斗和尚苦恼万分,他百思不得其解,找不到克制其他四人的办法,若是这般回山重新学习,再练上多少年,不免会让同门耻笑。文斗和尚好胜心强,自然也爱面子,故而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这是个多数武痴都热衷的方法,刀魔郭峰也用过。那就是挑战天下所有练武之人,以对决之中得输死瞬间学的他人武功的绝学,再加以吸取糅合百家之所长最终为大成之人。

可是文斗和尚终究是少林寺的人,他与几年后的刀魔郭峰不同,他还是顾忌一些少林寺的颜面的,不能贸然跟别人挑战,别人不应战他也没法用那些暴力卑鄙的手法逼迫别人。于是乎,不能公开露面的文斗和尚便隐藏行踪,以蒙面人的身份,并以斩草除根作为结局,死无对证的做了几件江湖上的大案。

被害的几人都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故而天下群雄找到了五位英豪,让他们出面组织群雄找到凶手绳之以法。文斗和尚有了比武的机会。于是他栽赃陷害几个武功特别的江湖中人,并身先士卒首当其冲的把他们制服。这么一来非但天下群雄没觉得有什么奇怪,反倒是人人赞扬文斗和尚是活佛在世主持公道降妖除魔慈悲为怀,真乃天下之大佛大善也。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古以来报应轮回屡试不爽,终有一日有人发现了文斗的动机不纯和他犯下的罪行,那时间武林同道和与文斗比肩而立的四人纷纷把矛头指向文斗。文斗虽然喜欢争强好胜却也不傻,否则他根本无法领悟那些少林绝学的奥义,他知道自己武功再高也是双拳难敌四手。事已至此,也只有少林能救他一命。

文斗跑回了少林寺,文载当面给大家道歉,并保证把文斗囚禁起来,日期是三十年,这下天下英豪才接受。其实英豪们接受的并不甘心,却也是无可奈何。俗话有言。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弟子再传弟子俗家弟子以及同道的佛家弟子遍布全国,枝繁叶茂,一时间纷纷赶来支援少林,人多势众一时无两。

倒不是少林人心齐,而是这些人都依靠着少林这棵大树。一旦少林倒了镖局便无镖可接,武馆则无徒可收,故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关系是骨肉相连,所以必须前来支援。在这种情况下便给了前来问责的天下群雄莫大的压力。

纵然集结天下武林同道之力,也无法颠覆少林。最多也就是拼个两败俱伤罢了,所以经过商议,人们决定相信少林住持文载的话,囚禁文斗三十年。从此文斗被囚禁了起来,至今还未到年限。

前尘往事道尽之后便要说说,现在张清泽以及少林和尚等诸门诸派的武林中人,为何群聚红螺寺的原因了。其实很简单,这次的聚集并不是想做乱什么的,而是商议联合天下武林的的力量,抵抗倭寇和抵御西域与大大魔教,以及边疆动乱的事情。

这是为国为民的大计,武林正道多是以除恶扬善保家卫国这等铁血丹心的事情为己任,所以这次集会纯属是为了正义而举行的。发起人乃是少林的住持悟须,但现在悟须还未到场,现行派出自己的师兄悟禅和悟法来主持大局,此二人皆是少林四大金刚,只不过悟法性格暴躁,悟禅太无欲而为,难成大事对大局的掌控也欠妥。

说起悟须这人可谓是神秘万分,他俗家姓陈,是禹州人,但再具体的却查不到了,只知道他是二十岁才上山为僧的。

少林寺住持多为自小出家,二十岁受戒,像悟须这样半路出家的和尚最多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