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出茅庐第一战,戚继光就赢了一个开门红!

眼睁睁看着徐阶加分,严世藩几乎气得昏厥。

“少爷,老爷叫你过去!”

“好!”

严世藩胡乱换了身衣服,匆匆来到了老爹的书房,严嵩扫了眼儿子脸上的胭脂膏子,白胡子乱颤。

“没出息的东西,你除了知道银子和女人,还会干什么?现在京城都说什么,收徒当如唐子诚,生子当如唐行之,你啊,比人家差远了!”

严世藩大白脸抽搐了一下,突然放声怪笑,“爹,这俩人再好也不是您的徒弟,不是您的儿子。真正和您老绑在一起的,还是孩儿我。”

看着严世藩欠扁的德行,严嵩真恨不得给他几个嘴巴子,他毕竟老了,没有这个力气,只能淡淡说道:“陛下已经三天没有召见我了,你说该怎么办吧?”

对于天子宠臣来说,不怕皇帝骂,就怕皇帝不搭理,一旦不搭理就代表你没在心里,不是核心圈子的人,皇帝从来都是健忘的动物,很快圣眷就会溜走,这是严嵩最惶恐的事情。

严世藩看出了老爹的恐惧,他反倒镇定了,坐在了严嵩的对面,低低声音说道:“爹,我给三边总督周律去信了。”

“啊!”

严嵩猛然一惊,瞪大了眼睛,呆呆地望着严世藩,“你给他写什么信?”

“当然是让他放聪明一点!”严世藩突然狰狞地阴笑道:“唐慎他们不过是有点本事守城而已,放到外面和俺答浪战,不过是死路一条。”

“能守住城池就不错了,指着京营的那点饭桶,还能干什么?”严嵩不屑地说道。

严世藩哈哈一笑,“老爹说的没错,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守城,真正退兵的办法还是围魏救赵,可是这个办法不管用的话,您说……”严世藩得意地笑着,严嵩惊得豁然站起,颤抖着手指着严世藩。

“你,你竟敢在军国大事上开玩笑,你想灭九族啊!”严嵩知道儿子胆大包天,可是他没有想过,儿子竟然会大胆包天到了这个程度,老头气得已经不会说话了。

严世藩冷笑着站起,“爹,人家把剑架在了脖子上,咱们爷俩想活下去,唯有奋力一搏。再说了,我只是让他们注意草原危险,别把手下的兵弄没了,难道还有错?”

“你没错,是我错了,我不该当你爹!”严嵩气得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严世藩敲着二郎腿,疯狂叫嚣道:“徐阶,唐慎,我要让嘉靖知道,你们比我强不到哪去!”

……

茫茫草原,一匹高大的战马走在最前面,马背上坐着一位中年的千户,身体剽悍,脸上带着好几道伤疤,显得野性而阳刚,在马上带着宝刀长弓,耀武扬威,威风凛凛。此人名叫马芳,是大同左卫下属的千户。

望着水草丰美的场景,马芳浮想联翩。嘉靖四年,他只有十岁,被掠到了草原为奴,给人家放牧。马芳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学会了骑马射箭。一次俺答去狩猎,突然蹿出一只猛虎,马芳抢先射杀了猛虎,俺答对这个勇毅的青年颇为喜欢,把他带到了身边,着力栽培。

不是每个人都像萧芹一般无耻,马芳苦苦等待时机,终于在嘉靖十六年,只身逃回了大明,加入了明军,他要向俺答讨回血债!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马芳杀敌无数,屡立大功,堪称大同的第一猛将。不过由于他出身不好,又没有关系,只混到了千户。

马芳并不在乎,他关心的只是杀鞑子,这一次朝廷派遣钦差锦衣卫的三太保霍建功亲自赶到大同,督促总兵韩尔嘉带着大军出击,而马芳就是先锋。

“哈哈哈,朝廷总算是开窍了,光许鞑子攻击咱们,咱们天天挨打,这日子谁受得了?”马芳豪爽地笑道:“这一次咱们就给鞑子一个好瞧!”士兵们轰然响应,大家的心气别提多高了。

就在此时,突然几骑人马飞至,为首的正是霍建功。

“见过三太保!”

没等马芳行礼,霍建功一把拉住了他,走到了一旁,深深吸口气。

“马将军,事情不妙了,韩尔嘉说担心路途不熟,会中了鞑子的埋伏,所以不走了!”

“扯淡!”马芳大怒道:“就算闭着眼睛,我也能找到鞑子的老巢,我这就去找总镇。”

“别忙。”霍建功拉住他,说道:“我看得出来,韩尔嘉纯粹是不想出战,不管我说什么,都是一味推脱,我拿他也没办法。”

“那怎么行?”马芳顿时说道:“三太保,你不是说这是要围魏救赵,要保护京城吗?要是我们不走了,朝廷那边怎么办?”

霍建功深以为然,用力拍了拍马芳的肩头,叹道:“我早就听说了,马将军是一条好汉子,我受太保之命出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你愿不愿意和我拼一把?”

马芳毫不迟疑,“只要能杀鞑子,我什么都答应!”

“去他娘的!咱们走,不管韩尔嘉那个缩头乌龟!”

马芳把手下弟兄叫过来,交代了几句,大家义愤填膺,一起纵马出击,一昼夜狂奔,在黄昏时节,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村镇民居。

这里正是当初马芳住过的地方,十几年过去,规模又扩到了很多,只要加一圈城墙,就是一座完备的城池,也就是大板升城的前身。

此地的百姓做梦也想不到明军会杀到这里,他们还当是大汗的人马得胜回归,全都出来迎接。

马芳一声怒吼,手下的将士像是一阵旋风,杀进了板升,砍杀,放火,俺答怎么对待汉人百姓,他们就十倍百倍的奉还。马芳最清楚板升的规矩,他先找到那些带着手镣脚铐的汉人,刑具表明他们没有被驯服。

给他们武器,给他们马匹,让他们随着大军一起杀戮。至于那些已经改换装扮,和鞑子没有什么差别的,几乎都是汉奸,对待他们不用客气。

熊熊大火蔓延着,俺答的子民争相逃窜,叛逃过来的白莲教众也作鸟兽散。马芳浑身浴血,望着火焰,咧着大嘴就笑了起来。

“俺答,马爷爷找你报仇了!早晚有一天,老子要砍了你的狗头!”

马芳嚣张地大叫,眼看着板升毁于一旦,立刻带领着大家伙旋风一般离开,省得被闻讯而来的鞑子围攻,临走时还顺走了上万匹战马,消失在草原的夜色中。

第177章大胜之后

天边浓云翻滚,仿佛棉花糖一般,快速膨胀,弥漫整个天空,青黑的云层,仿佛触手可及,伴随着雷霆阵阵,大滴大滴的雨水落下,砸到干燥的土地,溅起一团尘土。

大地似乎猛然惊醒,张开干渴的大口,吞噬着从天而降的甘霖,很快街道上,屋檐下,全都是雨水,燥热的感觉一扫而光。

“下雨了,下雨了!”

小太监疯狂地叫着,大太监袁亨欣喜地跑到玉熙宫,砰砰磕头。

“皇爷,天降甘霖,老天爷下雨了!”

噹!

紫铜钟发出清脆的声音,透着一股子喜气。两个来月,除了俺答入寇,下了一点小雨,京城就再也没有下过雨。

总算来了一场甘霖,无数的农夫百姓又能活下去了。

嘉靖面带喜色,笑道:“把门窗都打开,朕要凉快一会儿!”

“是。”

袁亨急忙指挥着小太监把门窗打开,任由凉风吹进来,心头的躁动一下子抚平了。突然脚步声又想起来,麦福从外面小跑着进来,走到门槛的时候,脚下一绊,差点摔倒。

“呵呵,都多大的岁数了,还不知道小心。”嘉靖难得笑道:“怎么,又有好事情?”

麦福忙拜倒在地,难掩喜悦地喊道:“启奏皇爷,俺答退兵了!”

退兵了,终于退兵了!

嘉靖忍不住长长出了口气,这段时间俺答围城,提心吊胆不用说,就连西直门的水车进不来,嘉靖都喝不到玉泉山的水。

至于百姓更惨,没有了城外的蔬菜瓜果供应,只能每天喝粥,啃饼子,勉强度日。幸好唐毅提前让徐阶做准备,徐阶也的确算是干吏,派员管理京城所有的粮店,并且开放太仓,平价售粮,才没有酿成大乱。

好在一切都结束了,俺答终于走了,就好像一场噩梦结束了。此时的嘉靖除了欣喜,还有更多的骄傲。

“麦福,这次战斗毙杀了多少鞑虏?”

麦福一愣,随即说道:“老奴也不知道,不过城外头都是鞑子的尸体,怎么说也有好几千人。成祖爷以来,从没有这么大的胜利,老奴恭贺陛下!”

“奴婢们恭贺陛下!”

说话之间,袁亨等人也都急匆匆拜倒,一起给嘉靖道喜。

嘉靖笑骂道:“就你这条老狗会说话,成祖爷是打得鞑子屁滚尿流,朕是被鞑子欺负到了家门口,能一样吗?”

麦福伺候嘉靖多少年,自然听得出来,皇帝根本就是言不由衷,心里头不定怎么高兴呢!

“皇爷,能打赢一次,就能打赢第二次,第三次,何愁俺答不灭啊!”

袁亨也急忙说道:“皇爷圣明天纵,又有贤臣猛将,大明中兴有望,老天如此眷顾,想来皇爷仙道可期。”

……

宫里头高兴,内阁同样喜气洋洋,这些天下来,严嵩基本上是半隐退的状态,徐阶发号施令,执掌票拟,办事滴水不漏,深得百官信任。

尤其是俺答撤走,一场大胜过后,徐阶必然扶摇直上,次辅李本不得嘉靖的欣赏,徐阶取而代之,甚至直接落下严阁老,坐上首辅的位置都不是不可能。

文武百官就像是闻到了血腥气的鲨鱼,成群结队往徐阶家里头跑,哪怕见不到人,也要把孝敬送上去。

别人见不到徐阶,作为爱徒和衣钵传人,张居正早早就来恭喜老师,兴冲冲进了值房,就大声嚷嚷道:“师相,听说唐子诚派遣勇士,连夜袭击了俺答的人马?”

“嗯。”徐阶欣慰地点头,“没错,是个叫戚继光的领兵,一千人马,趁着夜色和大雨,猛攻俺答的后队,恰巧又有各地援兵支援,一战解救百姓三十余万,抢回金银细软,粮草马匹无数。”

“太好了!”张居正兴奋叫道:“俺答这一次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年和蒙古人大战,都没有这么酣畅淋漓过,该赏,该重重奖赏。”

徐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说道:“老夫已经在拟定请功的单子,不过守城一战,唐慎出力最大,还是把他叫过来,一起商量商量吧。”

“好,我这就去!”

张居正欣然当起了跑腿的,直接去找唐慎。

……

大雨连续下着,唐慎一身铠甲,站在城墙之上,已经任凭雨水冲刷了一个时辰。作为实际的指挥官,他已经被戴上了无数的光环,什么千年难遇的军事奇才,擎天保驾的第一功臣,百万京城民众的救星,更有很多人上书,推荐唐慎接掌京营,整军经武,然后打出塞外,荡平蒙古……

在民间,有关唐慎的故事已经编成戏曲和评书,从沙洲大捷,到进京赶考,再到抗击俺答,在艺人的嘴里,唐慎唐大人那是集合了诸葛亮、关羽、赵云等等人物优点于一身的超级英雄,文韬武略,世上罕见,天下少有,风头之盛,甚至盖过了常遇春这些开国名将。

面对着潮水一般的赞誉,唐慎没有感到喜悦,相反还有强烈的恐惧不安,他自己有多少本事,自己清楚,能有今天的声望,出力最大的还是儿子,不过是因为儿子年纪太小,无法承受,才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同时唐慎也明白,儿子真有那么神吗?

其实也没有,这次保卫京城的战斗,实际上是大明输了。

按照原本的估计,明军采用围魏救赵的措施,俺答就会知难而退。谁知道竟低估了俺答的傲气,蒙古人采用了分兵的策略,盛怒之下,俺答竟然攻击京城。

幸好有唐毅的种种布置,加上京城高大坚固,存储物资众多,才勉强抵御住了攻击。如果换上别人,俺答也未必杀得进来。

京城无恙,可是周边的城市就倒了霉,根据各地的情报,俺答共计掠走的百姓超过一百万,其余的物资就更不用说了。幸好戚继光出战,抢回了三十多万人,再有马芳又毁掉了板升,总体来说,还是明朝损失更大,但是明朝家底儿雄厚,可以不在乎,俺答就要痛上一阵子了。

即便如此,大明和蒙古的实力对比依旧没有改变,明军还是没有野地浪战的本钱。无论如何,这种两败俱伤的结果绝对不能算得上大胜。

哪怕别人怎么夸奖,唐慎都不会接受,相反,他还会感到羞愧。

作为天朝上国士人本能的羞愧,一群蛮夷竟然在天子脚下耀武扬威,来去自如,不过是打了一场防御作战的胜利,就要被捧上天,赞美成了军神,实在是讽刺。

大明朝,你太虚弱了!

“爹,冷静够了吧?”

听到儿子的低呼,唐慎连忙回头,只见唐毅默默站在了他的身旁,同样望着雨水之中的战场,紧绷的脸上没有一丝的情绪。

“爹,其实是我们败了!”

“嗯。”唐慎默默点头。

“爹,不能留在京城。”

换成别人或许理解不了唐毅的跳跃性思维,唐慎却是一清二楚,他现在得到了远远超出他承受能力的名望,可是手里却没有支撑名望的实力。

面对着嘉靖,面对着严党,面对着天下的士人,他们可不会这么想,只会把不可能的任务推给唐慎,比如出击俺答,比如改革军制,小马拉大车,早晚是会出事情的。崛起的越快,摔得就越狠!

唐家父子如今只是积累足够养分的种子,需要的是一块沃土,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在水深胜过马里亚纳海沟的京城,他们来不及发芽,就被淹死了。

短短的对话,唐慎就知道了下一步该如何应付,脸上露出了欣然的笑意。

“子诚兄,子诚兄,师相要见你!”张居正站在城下,大声喊着。

……

“学生拜见师相!”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徐阶眉开眼笑,拉起了唐慎,根本不在乎他身上湿漉漉的雨水,让他坐在了自己的身边,怎么看怎么欣慰。

“好样的,这一仗斩杀鞑子有两千?”

“差不多是两千五吧!”唐慎老实说道:“第一天死在城下的有一千左右,晚上毙杀了三百,其后几天俺答的攻势减弱,我们杀了五百多人而已。至于昨夜戚继光追到了白洋口,杀死鞑子在一千五百以上,抢回百姓三十万。”

张居正听着,突然笑道:“子诚兄,我听你说怎么有三千多人啊?”

“张大人,账不能这么算,俺答的军中也有很多汉奸败类,师相问我杀了多少鞑子,没问汉奸!”

“哈哈哈,子诚兄啊子诚兄,你可真是个老实人!”张居正笑道:“老实得过分,人家报功都往多了说,你怎么如此斤斤计较?”

唐慎脸色严峻,突然撩袍,跪在了徐阶面前。

“师相,学生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要说给师相。”

“讲。”徐阶痛快地说道。

“师相,我大明富有四海,百姓亿兆,区区鞑虏本不在眼里,俺答之所以能逞凶多年,就是我们凡事太不较真了。上下相蒙,因循苟且,第二卷。自欺欺人,文恬武嬉。就拿这次战斗来说,京城周围数百万民众受到涂炭,被掠走几十万众。杀敌不过几千人,如何算作胜利?弟子斗胆恳请师相,如实上奏陛下,知耻后勇,大明才能真正中兴有望!”

吸!

徐阶的脸色骤然一变,他思索半晌,正不知道如何回答之时,大太监袁亨急匆匆跑进来。

“徐阁老,陛下宣你觐见呢!”

第178章严嵩的功力

徐阶随着袁亨,向玉熙宫走去,他的心中不停思索。见唐慎之前,他的确想着利用此战的功劳,弯道超车,把老朽的严嵩拿下。

但是听唐慎的一番话,徐阶又动摇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必须比别人多看好几步,尤其是面对着黑山老妖般的严嵩,心眼少了一点,就要被算计。

唐慎说这场仗大明赢了面子,而俺答赢了里子。严党和徐党此刻不正是如此吗?徐阶看似成了保护京城的大功臣,风光无限,人人敬仰,可是六部九卿之中,有多少自己的人?严党没有做事,也没有损失,双方的实力对比依旧悬殊。

贸然开战,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嘉靖的圣眷,而嘉靖的脾气又是出了名的古怪,琢磨不定,越是这种关头,就越要谨慎小心,不能出一点差错,徐阶不停告诫自己。

等到了玉熙宫外面的时候,徐阶已经恢复了冷静,这时候麦福拿着拂尘从里面走了出来。

“呦,徐阁老来了,快请进吧,陛下正等着呢!”

“有劳公公了。”徐阶迈步往里走,顺手一张银票就塞进了麦福的袖子,老太监眉头挑了挑,低声说道:“昨儿个严阁老送来了一个箱子,是袁公公领着见陛下的。”

一句话,徐阶的心就悬起来。

果然,严嵩这个老家伙不甘心失败,亲自出手了。徐阶霎时间斗志昂扬,无论如何,我手上一把好牌,绝对不能输给严嵩!

徐阁老迈步进了玉熙宫,给嘉靖磕头行礼,就见嘉靖忙把帘子撩开,温和地笑道:“是徐阁老,快快平身,麦福,去给徐阁老搬个绣墩,往后徐阁老见朕,要赐座。”

“是。”

麦福急忙把一个不大的墩子搬了过来,放在徐阶的屁股后面,别看这么个小小的玩意,满朝文武,在嘉靖面洽有座的只是严嵩一人而已,如今给徐阶赐座,和严嵩平起平坐,绝对是天大的恩典。

越是如此恩遇,徐阶心里头就发毛。慌忙说道:“陛下,老臣还不到花甲之年,怎能受陛下过礼的恩遇,微臣万万不敢当!”

看着徐阶诚惶诚恐的模样,嘉靖眉头一锁,随即又舒展开,笑着说道:“你受得地,受得地!大败俺答,徐阁老居功甚伟,朕和满朝文武,京城的百姓都感着徐阁老的一份情!”

……

徐阶听到这话,非但没有一丝喜悦,反而想到了两句朱元璋的诗: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皇帝的请岂是那么容易承受的,尤其是嘉靖这种怪龙!

扑通,徐阶猛地跪倒在地,大声说道:“陛下,微臣无能,要向陛下请罪!”

“罪?”这下嘉靖也愣了,徐阶这家伙不是吃错药了吧?

麦福深知嘉靖的心思,忙笑道:“阁老莫要开玩笑,谁不知道您是保卫京城的大功臣,陛下要重重的赏你,你怎么先请起罪来?”

徐阶深深吸了口气,本能告诉他这个功劳是万万不能接的。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京城能安然无恙,首功在陛下身上!”

“朕?”嘉靖哂笑道:“徐阁老说笑了,朕什么都没做,有什么功劳。”

“不然!”徐阶义正辞严道:“老子圣人有言: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十万北虏,进犯京城,陛下处之安然,君心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